- 相關推薦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人物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歷史人物的作文 篇1
祭屈原白衣素袂在風中舞出決絕弧度,眉頭輕蹙盛滿擔憂,深邃的眼底沒有絲毫恐懼等負面情緒,面對著這奔騰咆哮的汨羅江,面對著這已糜爛的世道,你毅然地抱石投江而死。
你,屈原,懷抱著沉重難以實現(xiàn)的夢想與抱負,翻涌著深不可測的濃濃愛國情懷,選擇了以自己生命為代價的這一悲壯的方式,為楚國敲響了喪鐘。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也是這時,你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我敬仰你,愛戴你,為你的“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那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行,現(xiàn)在能有多少人擁有?鄙視那些自命清高的人,冷眼看著他們虛偽做作的臉譜,突然懷念起你的“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倘若世間都那么純粹該有多好。但我并不認同你結束自己的生命;钪么踹有希望,而死去則失去了一切。有人說,你天真地希望你的死亡能敲響楚人的警戒之鐘。
我不相信你會有這種想法。死者的作用抵不上生者,你知道的。這一點,你比誰都清楚。那么,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又為何?絕望?灰心?原來,屈原大詩人也不過是一個膽小鬼嘛。而你的聞名于世,除了杰出的才華,便是那顆深深的愛國心。在你心里,沒有什么比得過國家的安危,哪怕是自己的生命。這樣想來,似乎懦弱地投江而死也似乎說得通了。不被重用,對自身才華的自信成為你肩上的`重擔;楚國淪入秦國之手,對祖國的深愛成為你心中的大石。雙重壓迫,讓你自信的腰背再也挺不直。你無法釋去重負,因此,死才是對你而言最好的解脫?墒,真的僅僅是這樣么?
你,屈原,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有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之一,竟然選擇了這么屈辱地死去……屈原啊屈原,我該怎樣評價你?
歷史人物的作文 篇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盟砂兀Π味,如一把把利劍,刺破蒼穹,我獨敬佩你的氣魄雄渾。朵朵蓮花,簇擁而立,如一盞盞心燈,照亮心扉,我獨敬佩你的淡泊明遠。層層漣漪,縈繞旋轉,如一個個光環(huán),晶瑩透亮,我獨敬佩你的智慧明達。你就是一盞清茶,每品一次,都有沁人心脾的芳香。
我獨喜歡你——老子。
我敬佩你的智慧。在那個科技知識還很落后的年代,你就悟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事物的本質,你把事物發(fā)展運行的規(guī)律看得一清二楚。在我心中,你具有一雙透視的眼睛。你還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边@是怎樣一種凝練而切中實質的表達,深刻精髓。你一語道破天機,所有的疑惑在你那里都變得清晰明了。
我敬佩你的明達。一句句至理名言縈繞耳畔,你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蹦憧赐噶税傩账墒艿耐纯,你也懂得仁義禮智信在人心中的淡化,你更清楚盜賊的'橫行和恣意妄為往往假借小智小利。因此,你才提出棄智棄利,讓一切回歸它最初始的樣子,讓一切再現(xiàn)它的純真和天然。
我敬佩你的赤誠。你最大的夢想就是生活在一個平定安寧的國度,你希望“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边@就是你的理想國度:一群善良的百姓,一種回歸自然的閑適,構成一個和諧的美好家園。不得不承認,你的這份赤誠感天動地,給人一種無法拒絕的力量。只可惜,現(xiàn)代社會難以實現(xiàn),但是,你的愿望是那樣的美好。
老子,你的言語和行徑都給了我許多做人的啟示,我真想穿越時空和你進行暢所欲言的對話。那么,就讓你的書永遠陪伴我,永遠享受你的精神食糧。
歷史人物的作文 篇3
酒味似滿身,書香若撲鼻,今朝不折腰,憶古陶淵明!}記
夕陽收去了最后一抹余暉,終南山隱沒在月殘星稀中,還能看得到紛紛小菊,就在這南山東籬又悠然了,縱使五柳先生離我千百年,又由這悠然的我,夢已回兩晉。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碧諟Y明的田園生活,寥寥20字足矣。就是這后余生的歸隱,才成就了“隱逸詩人之宗”。就是這淡泊名利,躬耕自資,才為我對他的崇敬找到了理由。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陶淵明自少就有如此大志,但他卻不是盲目的追尋。公元400年的時候,陶淵明懷著大濟蒼生的希望投靠到恒玄門下作屬吏,而那時陶淵明所期盼的恒玄卻有著吞掉東晉的勃勃野心,陶潛怎能為己之志向,而做與野心家同流合污的小人呢?當然不會,一定不會……“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睋嵝湟粨]毫,陶潛把對骯臟恒玄的憤怒重重的留在了潔凈的`白紙上!熬糜螒偎绾窝驮谧?”宦途一嘆息,淵明卻并沒有就此墮落,馳報劉裕,以“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明志。他沒讓我們失望!陶淵明,我對你崇敬。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有自己的氣概,真正的氣概。公元405年的時候,陶淵明的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任職了八十多天,卻偶遇潯陽郡督郵,屬吏叫他“當束帶迎之”。要是常人,或許早弓腰屈膝了,但陶淵明怎會僅如此?他雖有遠大的志向,卻又有自己的氣概,雖然韓信忍胯下之辱是一個典例,但陶淵明不是韓信!拔邑M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這話說得驚天動地,撼山移林,如此氣概,真正的陶淵明!陶淵明,我對你崇敬。
“夫耕于前,妻鋤于后”,13年的宦官就這樣在陶淵明的失望乃至絕望中結束了,真讓人扼腕惋惜,不過又幸而陶淵明因此為我們留下了更美的詩篇!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彼e適的心態(tài)在田園世界里無拘無束,自由不羈,他淡名的姿態(tài)在如今世界里淋漓盡致,傳頌萬家,他和諧的詩句在文學世界里令人詠懷,獨超眾類。
五柳歸隱不折腰,先生后世盡無名。淘盡漫漫田園路,淵明不朽亦有云。
【歷史人物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歷史人物的作文11-06
【精選】歷史人物的作文3篇10-10
【精選】歷史人物的作文4篇09-01
歷史人物作文三篇10-05
歷史人物的作文4篇11-05
我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09-02
歷史人物的作文三篇10-12
精選歷史人物作文4篇09-23
精選歷史人物的作文三篇10-18
歷史人物作文四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