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注釋及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意思解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每年春晚最后一首歌是李谷一的《難忘今宵》,朋友聚會經(jīng)常要唱周華健的《朋友》,戰(zhàn)友、同學(xué)、朋友分別時要唱電影《駝鈴》的主題曲《送戰(zhàn)友》,好像這已是一種約定俗成。
其實,在古代也有這樣的約定俗成,在唐朝,就有一首歌,就像今天的《送戰(zhàn)友》一樣,經(jīng)常吟唱于送別宴上。這首歌的名字叫《陽關(guān)三疊》,改編于一首詩,這首詩的作者是王維,詩名叫《送元二使安西》。
這首詩是什么背景呢?唐朝時,在安西設(shè)都護府,轄域包括了今天的新疆、阿富汗、伊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領(lǐng)域,是唐朝西北部重要的軍事要塞。
元二,原名元常,因家中排名為二,被稱為元二,史料不詳,因為要出使安西,好朋友王維搞了一場送別宴,也因為一次送行,元二登上了歷史舞臺,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歷史出鏡。
這首詩沒有記載寫作時間,初步判斷是在公元755年之前寫的。因為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被抽調(diào)到內(nèi)地平亂,致使守護空虛,被吐蕃占領(lǐng),后于公元840年,建立龜茲國而結(jié)束唐朝統(tǒng)治。所以元二到安西出差,應(yīng)該是在安史之亂之前,也因此可以判斷,王維送元二的這場告別宴是在公元755年之前。
好朋友元二出趟遠門,要到邊塞安西去,王維從長安城一路送到咸陽,也就是唐朝的渭城,分手作別,擺下告別宴,宴席中,惜惜相別就不用說了,喝酒吧,什么也不用說,都在酒里了。此時咸陽的清晨剛剛下過小雨,濕潤的空氣清新,路面無塵,旅館的柳樹也剛剛泛青,應(yīng)該是一個春天。二人把酒話別,王維說了一句感傷至極的話,老二啊,再喝一杯吧,再往西走,可就沒有老朋友了。真是”情深不在語,盡在杯酒中”。于是一首千古絕唱由此誕生。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guān)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因為這首詩既沒有趕考送別的期許,也沒有上任送別時的恭賀,更沒有被貶送別時的悲傷,在詩中表達的僅僅是朋友間濃濃的情誼,于是被人譜曲,經(jīng)常在告別宴中傳唱,名為《陽關(guān)三疊》。
經(jīng)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陜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王維這首飽含濃濃朋友情的唐朝”送戰(zhàn)友”——《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注釋及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意思解釋】相關(guān)文章:
古詩送元二使安西01-27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01-28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7-06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原文(精品)03-31
《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學(xué)反思10-20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xué)反思10-15
《送元二使安西》古詩詞鑒賞02-01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詞原文、賞析、解讀10-11
曾鞏《贈黎安二生序》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