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宴梅道士山房古詩賞析
宴梅道士山房古詩賞析
更新時間:2024-03-28 15:31:04
  • 相關推薦
宴梅道士山房經典古詩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宴梅道士山房經典古詩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品簡介】

  《宴梅道士山房》由孟浩然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吟詠道士山房中的景物,反映了作者失意之余的離俗之感。詩的前半部分寫作者在賞玩春景時,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詩的后半部分熱情贊嘆梅道士的生涯。詩中用仙家典故和道家術語,涉筆成趣。雖為一般應酬之作,但語出自然,妙句天成。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宴梅道士山房

  作者:孟浩然

  林臥愁春盡,搴帷見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fā)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注解】

  1、梅道士:生平不詳。孟浩然有《尋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詩,可見梅道士當是隱居近鄰。詩題或作《清明宴梅道士山房》

  2、林臥:林下高臥,指隱居。搴帷:掀開帷幕。物華:風光。

  3、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這里指梅道士。據(jù)《漢武故事》載,西王母欲見漢武帝,先有青鳥飛來,后以青鳥比喻使者!渡胶=洝の魃浇洝罚骸坝治鞫俣,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惫弊ⅲ骸叭帏B主為西王母取食者,別自棲息于此山也。”這里指梅道士派人來請詩人赴宴。

  4、赤松: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這里也指梅道士。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名。《列仙傳》謂:“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昆侖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漢書·張良傳》:“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游耳!边@里指梅道士。

  5、金灶:指道家煉丹的爐灶。王勃《秋日仙游觀贈道士》:“霧濃金灶靜,云暗玉壇空。”

  6、仙桃:傳說西王母曾以仙桃贈漢武帝,稱此桃三千年才結實!稘h武帝內傳》稱西王母曾以玉盤承仙桃送漢武帝:“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這里借指梅道士家的桃樹。

  7、童顏:像兒童一樣的容顏,例:鶴發(fā)~。

  8、流霞:仙酒。《論衡》:河東項曼斯好道,去鄉(xiāng)三年而反,曰:“去時,有數(shù)仙人將上天,離月數(shù)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愴。饑欲食,輒飲我流霞一杯,每飲輒數(shù)月不饑!边@里借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9、童顏兩句:意謂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顏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隱《武夷山詩》:“只得流霞酒一杯!边@里也指醉顏。

  【翻譯】

  隱居林中憂愁春天就要過去,拉開帳簾觀賞野外景物。忽然遇到青鳥使者,邀請我去赤松子仙人家作客。煉丹的爐子剛剛生火,仙桃花正在開放。如果青春的容顏可以永駐,又何必珍惜醉人的流霞酒。

  【韻譯】

  高臥林下正愁著春光將盡,掀開簾幕觀賞景物的光華。

  忽然遇見傳遞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訪問他家。

  煉丹的金爐灶剛剛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開花。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顏,何惜醉飲返老還童的流霞。

  【評析】

  唐代,因兩晉南北朝時代的胡鬧,佛道并起,和尚道士成堆,也好許多人當了和尚道士,也不用跟平常人爭就業(yè)機會了。孟詩人看來在樹木里當隱士,結交了不少佛道家。梅道士一定會飲酒作詩,一定能附庸風雅,一定常在道觀宴請眾雅士。孟詩正發(fā)著春夢,欣賞春華的逝去,梅道士的小道童跑了過來大叫,“師父又要請大家喝酒了。”一聽大喜呀,還愁著日子不好打發(fā)呢。一溜煙跑到梅道士道觀,已經有一眾雅士們在坐,道童開始煉金丹,詩人聚眾欣賞桃花。孟詩人打起了玩笑,梅道士你修煉可保童顏不老,還要什么仙丹仙桃,還喝什么返老還童的東東。詩很簡單,短短四句,道出當年隱士道士們的生活,隱士們閑著看春天,道士們忙著請客吃飯,什么青鳥、赤松、金灶、仙桃,什么童顏流霞,仿如仙境,實為人間。不過詩人閑的發(fā)慌,羨慕著道士生活的豐富多彩。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站”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這首詩以隱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駐顏、流霞等術語和運用青鳥、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賦予游仙韻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作者介紹】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長安,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在此前后,他還曾游歷揚州以及湘、贛、蜀的一些地方,也曾滯留洛陽。開元二十二年(734),襄州刺史韓朝宗約其同去長安,為其延譽。但孟浩然不慕榮名,竟至期未去。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足一年而返鄉(xiāng)。二十八年,他病疹發(fā)背,醫(yī)治將愈,適王昌齡來襄陽,相見甚歡,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fā)而亡。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他和王維并稱王孟,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后,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者。其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自然渾成,韻致飄逸,意境清迥,空靈蘊藉,挹之不盡。

  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吟譜》)。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lián),為摹寫洞庭壯觀的名句。但這類詩在孟詩中畢竟不多見?偟恼f來,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于篇幅。

  現(xiàn)通行的《孟浩然集》為南宋初刻本,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宴梅道士山房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經典古詩賞析11-15

古詩及賞析06-29

絕句古詩賞析01-21

古詩《詠柳》賞析11-22

古詩《秋思》賞析11-23

古詩原文及賞析03-08

王之渙古詩的經典賞析12-11

經典的清明古詩賞析10-31

所見古詩賞析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