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A版六年級下冊《古詩兩首:竹枝詞》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學習“竹枝詞”文學特色,了解雙關(guān)修辭手法,體會本詩中諧音雙關(guān)的作用。
。ǘ┻^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探究本詩“諧音妙用”、“畫面優(yōu)美”、“鄉(xiāng)土味濃、雅俗共賞”的特點。
。ㄈ┣楦袘B(tài)度價值觀: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展開想象,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了解雙關(guān)修辭手法,體會本詩諧音雙關(guān)表達的作用。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三峽民歌視頻)剛才看到的是三峽地區(qū)的一些民歌,其實在古三峽一帶還有一種民歌,這種民歌含思宛轉(zhuǎn),清韻悠遠,音調(diào)和諧,明朗歡快。后來有文人非常喜歡,于是就仿照這種民歌形式填寫了很多詞,后來就演變?yōu)橐环N新文學形式,叫竹枝詞。
(播竹枝詞概念幻燈片)竹枝詞是流行于古三峽地域的一種民歌,含思宛轉(zhuǎn),清韻悠遠,音調(diào)和諧,明朗歡快。人民在勞作之余,成群結(jié)隊在江邊、堤畔吹笛、擊鼓,邊唱邊舞,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情,驅(qū)散一天的疲勞,是三峽人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唐代詩人劉禹錫將竹枝詞翻作新詞,發(fā)掘升華為一種著名的詩歌載體,從而將“竹枝詞”推向了藝術(shù)頂峰,盛行于世。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劉禹錫寫的《竹枝詞》。
二、作者簡介及背景介紹(播劉禹錫簡介幻燈片)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政治上主張革新,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diào)填詞,寫了十來篇,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是其中一首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
三、整體感知,了解其基本意思
1、師范讀(播竹枝詞詩歌幻燈片)
2、生齊讀
3、生互相交流,明確詩意
4、師具體解讀詩意
(過渡:剛才翻譯過來,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很有疑惑,這首詩既然是情詩,但后面一些句子實在讓人捉摸不定,怎么又寫了天氣了呢?這個就涉及到本詩的一個特色,諧音雙關(guān),下面我們來詳細探究)
四、審美探究
1、諧音妙用
(1)關(guān)于雙關(guān):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雙關(guān)。雙關(guān)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A、語義雙關(guān):借助詞語的多義關(guān)系構(gòu)成的雙關(guān)叫語義雙關(guān)。
一猴死,見冥王,求轉(zhuǎn)人身。王曰:“既(1)欲做人,須將毛盡拔去!奔磫疽共姘沃2)。方(3)拔一根,猴不勝(4)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選自《笑林》)溥儀登基
B、諧音雙關(guān):即利用詞語的同音或近音條件構(gòu)成的雙關(guān)。
六、七、八、九,沒食(十)孔夫子搬家--盡輸(書)
結(jié)婚送梨,意離婚之意,送東西別送鐘,意送終之意,意即逝世。
(2)分析本詩雙關(guān)妙處
第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后的心理活動。姑娘雖然早在心里愛上了這個小伙子,但對方還沒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從江邊走了過來,而且邊走邊唱,似乎是對自己多少有些意思。這,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這個人啊,倒是有點象黃梅時節(jié)(就是每年的端午前后,正是江淮入梅時,接下來將是一個月左右雨不止的日子,所謂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這個時候應該是農(nóng)歷的五月)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捉摸不定了。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通過這兩句極其形象又極其樸素的詩,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們東方女性的含蓄美,不像現(xiàn)在有些歌里唱的“死了都要愛,親愛的你怎么不在我身邊”。
拓展:劉禹錫的竹枝詞,用晴的諧音暗喻“情”。大概這也是一首較早的諧音竹枝詞,后人在寫男女戀情上常常用這種方法表達,甚至將一些方言、歇后語也入了詩。如元人倪瓚有一首竹枝詞:
心愿嫁郎郎不歸,不及江潮不失期。
踏盡白蓮根無藕,打破蜘蛛網(wǎng)費絲。
婚期快要到了,然而未過門的丈夫還沒回來,這位少女帶有迷惘埋怨的心情,做了三個比喻。說丈夫該回來不回來,不如江潮那樣如期;說踏盡白蓮池也尋不到藕(偶的諧音),說打破蜘蛛網(wǎng)費了絲(思的諧音)。這后一句可能是當?shù)氐男笳Z。
(3)體會詩意,分批朗誦
找4個同學(2男2女),配樂朗誦并點評
(過渡:同學們的詩歌把老師仿佛又帶到了美麗的柳葉湖邊,看,春風里,如絲如夢的柳條下,一個頭戴金釵,雙眼含笑,手挽著竹籃在湖邊洗衣服的漂亮姑娘。她突然癡情地望著湖那邊……)
2、畫面優(yōu)美
放歌曲MV《竹枝詞》,并在視聽感受中想像美好的畫面,并讓學生思考五分鐘,寫下一個美景片斷(寫意境散文,繪心中夢想)
請同學念自己寫的片斷,并作點評。
師出示一個片斷:
春光融融的岸邊,青青的楊柳枝兒隨著春風蕩漾,不時輕撫過平靜的江面。悠悠的聽到江上的阿哥在唱著歌兒,如癡如醉!東邊是陽光萬里,西邊確是春雨綿綿,說不是晴天吧,可卻有太陽!
3、雅俗共賞,鄉(xiāng)土味濃。
竹枝詞是由民歌蛻化出來的,民間的口語、俚語皆可入詩,且極少用典,讀起來瑯瑯上口,雅俗共賞。正是由于在竹枝詞里用了大量口語、俚語和地方鄉(xiāng)音,讀起來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風味和生活氣息。
這首詩,就吸取了巴土民歌的精華,我們可從土家族流傳已久的情歌中,找到它的原始形態(tài)。土家族情歌有一首是這樣唱的:
你看天上那朵云,又像落雨又像晴。
你看路邊那個妹,又想戀郎又怕人。
這兩者相比,形式一樣,內(nèi)容相近,但仔細品味起來,自有文野之分,雅俗之別。竹枝詞正是以俗為特色。歷代許多優(yōu)秀的竹枝詞恰恰是淡語中有味,淺語中有情,俗語中含雅。
五,復習詩歌,賽詩讀詩
小結(jié):通過以上的賞析,我們對竹枝詞這一文學藝術(shù)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賽詩讀詩的活動。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高適《別董大》
勸君更盡一杯酒,……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海內(nèi)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友情詩句
慈母手中線,……孟郊《游子吟》
遙知兄弟登高處,……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師北定中原日,……陸游《示兒》
--親情詩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六、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本詩
【語文A版六年級下冊《古詩:竹枝詞》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A版五年級下冊《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語文教案01-17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03-03
(精選)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07-20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06-22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教案設計01-17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古詩二首》語文教案01-17
【熱門】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07-20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精)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