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化學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1mpa等于多少公斤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mpa等于多少公斤
答案:10KG。
兆帕是壓強的單位,全稱為兆帕斯卡。1Pa是指1N的力均勻的壓在1m2面積上所產生的壓強。Pa是壓強單位,1Pa就是1N㎡,1Pa=1Nm2。
1MPa等于10公斤壓力。1MPa=10^6Pa,1千克力平方厘米=10牛頓10^-4平方米=10^5牛頓平方米=10^5Pa,所以1MPa=10千克力平方厘米。
1Pa是一個很小的壓強,直接用帕做壓強的計量單位也會給實際的計算造成很多不便,所以經常會使用一些較大的計量單位。就比如1MPa,1atm,1mmHg。1MPa是1Pa的100萬倍,即1MPa=10^6Pa。1MPa(1兆帕)=1百萬帕。
其他換算:
1.1MP=1000KP=1000000Pa
注意:pa=NM^2
2.1標準大氣壓=0.1MP=100000Pa(NM^2)=10NCM^2=1KGCM^2
注意:G=mg=10N
3.1bar=1個標準大氣壓
4.1公斤力壓力是指1公斤(千克)的物體對它支撐物體的壓力,也能夠理解成為重力。
5.1MPa=10^6NM^2。
1MPa意思是1牛頓的力,作用在1平方毫米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
6.1Kgfcm^2=0.1MPa=1bar
7.在工程上,我們仍然用公斤力這個單位,所以就能得到工程大氣壓
1公斤力就等于9.8牛頓
1工程大氣壓=1個大氣壓=1Kgfcm^2=0.1MPa=1bar
注意:壓強的國際單位是帕斯卡(Pa),由于帕斯卡這個單位十分的小,不便于計算,所以我們常使用MPa(兆帕),1個葵花籽放在桌面上就有10帕斯卡左右,故兆帕也是國內常用的單位。
mpa是壓強單位,兆帕,M:兆,pa:壓強單位,帕斯卡,符號:pa。
1Mpa=1000000Pa
兆帕,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單位表達式為:P=FS
那么1MPa等于多少公斤呢?
答案:1Mpa=10KG。
1Pa是一個很小的壓強,直接用帕做壓強的計量單位也會給實際的計算造成很多不便,所以經常會使用一些較大的計量單位,就比如1MPa。因為1千克等于10牛,1帕等于每平方米一牛,1兆帕又等于一百萬帕,1平方米等于1萬平方厘米,所以1MPa換算成公斤,就是一百除以十等于10千克;千克和公斤是相等的,所以1MPa就等于10公斤,它表達的是十公斤力在一平方厘米上產生的壓強。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景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景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景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景下增大受力面積。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能夠用壓強計來測量。
中考物理知識拓展
一、現代順風耳——電話
1、1876年由美國科學家貝爾發(fā)明了電話。最簡單的電話由話筒和聽筒組成。話筒將聲信號轉變?yōu)橐纛l電信號,聽筒將音頻電信號轉變?yōu)槁曅盘。通話雙方的話筒和聽筒是互相串聯的,自己的話筒和聽筒是互相獨立的。
2、為了節(jié)約電話線路的使用效率,人們發(fā)明了電話交換機,1891年出現了自動電話交換機,它通過電磁繼電器進行接線。
3、電話按信號輸方式來分,可分為有線電話和無線電話;按信號類型來分,可分為模擬電話和數字電話。信號電流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跟聲音的頻率、振幅變化的情況完全一樣,這種信號叫模擬信號,這種通信叫模擬通信。用不同符號的不同組合表示的信號叫數字信號,這種通信叫數字通信。
4、模擬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丟失信息,而且抗干擾能力不強,保密性也很差,信號衰減厲害。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種中,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好。
二、電磁波的海洋
1、導線中的電流迅速變化會在空間激起電磁波。電磁波在空氣、水、某些固體,甚至真空中都能傳播。光波也是電磁波的一種。
2、電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樣,都是3108m/s,電磁波的速度,等于波長和頻率f的乘積:c=f單位分別是m/s(米每秒)、m(米)、Hz(赫茲);頻率的常用單位還有千赫(kHz)和兆赫(MHz)。
3、用于廣播、電視和移動電話的電磁波是數百千赫至數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無線電波。
三、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1、無線電廣播的發(fā)射由廣播電臺完成;發(fā)射部分主要由話筒、載波發(fā)生器、調制器、放大器和發(fā)射天線組成。接收部分主要由接收天線、調諧器、解調器和揚聲器組成。
2、電視信號的傳輸與無線電廣播基本相同,只是發(fā)射部分多了攝像機,接收部分多了顯像管。
3、移動電話(無線電話,手機)既是無線電的發(fā)射裝置,又是無線電的接收裝置。它的特點是體積小,發(fā)射功率不大,天線簡單,靈敏度不高,需要基站臺轉發(fā)信號。無繩電話是家話中主機電話與分機電話溝通的一種家用電話,一般使用范圍在幾十米或幾百米之內。
4、音頻電流和視頻電流加載到高頻電流上,形成了發(fā)射能力很強的射頻電流。
VIDEOIN視頻輸入
VIDEOOUT視頻輸出
AUDIOIN音頻輸入
AUDIOOUT音頻輸出
RADIOIN射頻輸入
RADIOOUT射頻輸出
S-VIDEOS端子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1、微波是波長在10m~1mm之間,頻率在30MHz~3105MHz之間的電磁波。微波大致直線傳播,所以每隔5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個微波中繼站。
2、利用衛(wèi)星做通信中繼站,稱之為衛(wèi)星通信。這種衛(wèi)星相對于地球靜止不動,叫做同步地球衛(wèi)星。在一球周圍均勻分布3顆衛(wèi)星,就可以實現全球通信。
3、1960年,美國科學家梅曼發(fā)明了第一臺激光器。激光的特點是頻率單一、方向高度集中。光纖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纖中傳輸信號的。光纖由中央的玻璃芯和外面的反射層、保護層構成的,可以傳輸大量的信息。
4、將數臺計算機通過各種方式聯結在一起,便組成了網絡通信。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叫因特網(Internet)。它使用最頻繁的通信方式是電子郵件(e-mail)。例如:xiaolin@sever.com.cn@前面是用戶名,后面是服務器名,cn表示這個服務器是在中國注冊的。電子郵件傳遞信息既快又方便。
中考物理復習知識整合
1、液體壓強跟液柱的粗細和形狀無關,只跟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液面到液體內某一點的距離,不是高度。
固體壓強先運用F=G計算壓力,再運用P=F/S計算壓強,液體壓強先運用P=gh計算壓強,再運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于柱體則兩種方法可以通用)
2、托里拆利實驗水銀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只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3、浮力和深度無關,只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沒時V排=V物,沒有浸沒時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體的狀態(tài):若漂浮或懸浮則直接根據F浮=G計算,若有彈簧測力計測可以根據F浮=G-F拉計算,若知道密度和體積則根據F浮=gv計算。
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離,并且力距離要對應才做功。
5、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喗M的機械效率除了跟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外還跟所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不變。
6、物體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不變。此時還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例如灑水車,投救災物資的飛機。
7、機械能守恒時,動能最大,勢能最小?梢杂扇菀追治龅母叨群托巫兇笮∠扰袛鄤菽,再判斷動能的變化。
8、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同時增大和減小。只是在不同的變化過程中,引力和斥力的變化快慢不一樣,導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樣,最終表現為引力或斥力。
9、分子間引力和大氣壓力的區(qū)別: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但如果伴隨著空氣被排出或大氣壓強的變化則說明是大氣壓力。例:兩塊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開是大氣壓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10、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化沸騰);物體內能增加,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物體吸熱,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不一定升高(還和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
中考物理知識的復習口訣
電與磁
1.磁現象
磁體兩端磁極強,指南S指北N。
異名相吸同名排(斥),常見磁體靠磁化。
2.磁場
磁場方向有規(guī)定,磁針靜止北極指。
磁體外部磁感線,北極(N)出發(fā)回南極(S)。
地球周圍地磁場,沈括發(fā)現磁偏角。
3.電生磁
電流周圍有磁場,證明丹麥奧斯特。
通電螺管磁極判,安培定則伸右手。
聲現象
1.聲音的傳播
物體發(fā)聲要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停。
聲音傳播靠介質,真空不能夠傳聲。
通常聲速340m/s,聲速固中比液快。
聲速液中比空快,固液空來順序排。
2.聲音的特性
聲音特性有三種,音調響度和音色。
物體振動快與慢,對應音調分高低。
每秒振動為頻率,頻率單位是赫茲。
人耳聽見范圍是,20到20000赫茲。
物體振幅大與小,聲音強弱為響度。
不同聲音能區(qū)分,聲波不同于音色。
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妨礙人們休息,學習工作聲音,
干擾聽音聲音,都是常見噪聲。
聲音等級分貝(dB),剛聽弱聲為0。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超90(dB)。
保證工作學習,聲音不超70(dB)。
保證休息睡眠,聲音不超50(dB)。
減弱噪聲三階段,聲源、傳播和人耳。
聲的利用有兩類,傳遞信息和能量。
高中物理知識公式大全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量(m)}
3.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4.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安培力F=BILsinθ(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7.電場力F=Eq(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靜電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9.洛侖茲力f=qVBsinθ(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視為fm≈μFN;
(4)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5)其它相關內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時:F=(F12+F22)1/2
3.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高中物理知識的復習戰(zhàn)略
梳理知識
在復習階段,應該把自己過去復習的知識、做過的題目做一個梳理,使自己對物理基本概念、規(guī)律有一個系統(tǒng)的概括認識。對物理學科要有一個整體印象,它包括哪幾大塊知識點,每個知識點下面又分哪些小知識點,在做題時才能及時把需要的知識點從頭腦里調出來,快速準確的答題。
精選精練
不做習題不能檢驗自己的水平,但做題決不能陷入新的“題!敝。仔細研究這幾年綜合試卷不難發(fā)現,試題的涉及面廣,不僅限于課本還要關注媒體報道及科學知識在現代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在復習中不要再去花大量時間做偏題、難題、怪題,而要在拓展視野、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可在老師的指導下精選一些典型習題精練。
清晰解題思路
復習時不要盲目做題,要注意整理解題思路。每做一道題就想一想,審題時應注意什么,怎么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怎么選擇物理規(guī)律,這樣才會越做思路越清楚,答題速度也就上去了。
整理錯題
在最后階段整理容易出錯的地方對提高成績很有幫助。一般可以看復習課的聽課筆記,還有以前試卷中做錯的題,歸納一下,在審題、確定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和運動情況分析、規(guī)律選擇時易犯的錯和應用規(guī)律時易犯的錯,保證不再出同樣的錯。
聯想解題
在整理思路時要著重進行聯想和比較。在解決新的問題時,有意識地聯想與該問題有關的規(guī)律、解決相似問題時常用的方法和過去碰到過的相似的情景。然后進行比較,看新舊情景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本質的變化,從而得出基本的解題思路。
嚴格規(guī)范認真審題
物理學科有自己的各種規(guī)范要求,例如計量單位規(guī)范、實驗操作規(guī)范、學科用語規(guī)范和解題格式規(guī)范。稍有不慎,便會造成失分。審題不認真也會造成大量失分。目前比較注重推演題、證明題的解答,要求學生能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并準確表達,敘述應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條理性,而且特別要注意常用公式中的符號物理意義。
抓實驗
在中考中,學生最怕“設計型實驗”。其實,設計型實驗盡管是要學生自主設計一個教材中沒有的新實驗,但所運用的原理、方法、器材都來自于平時的學生實驗。這就要求學生扎扎實實地弄清楚每個學生實驗的目的、原理、設計思想、步驟以及數據分析方法等,并可拓展到課堂演示實驗,如果考生能對課本上的每個實驗都了然于胸,設計型實驗將不再是難題。
自我分析
根據平時的學習情況和模擬成績,為自己設定可以達到的分數目標,并把這種目標落實到每一種題型。鞏固自己能夠掌握的知識,爭取考試時會做的題不丟分,對于沒把握做對的弱項題目,不妨學會放棄,以節(jié)省時間。要分析自己的長處和弱點,有針對性的復習。
高中物理知識立體化復習法
物理復習中要實現"知識立體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以大綱要求,突破教材原有的章節(jié)順序,根據知識成分、結構以及它們的內在聯系,巧妙地把知識進行重新梳理和組織,從全貌到單個、從外延到內涵、從理解到掌握,以便靈活運用,形成多層次的知識立體感;二是精心設計具有單項針對性和綜合運用性的立體習題,適時檢查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訓練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強化知識立體模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
復習中使學生形成立體模型,主要是采用分析比較、歸納演繹、滲透聯想等思維方法,在尊重知識發(fā)展規(guī)律和相互依存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以下三個程序:
。1)分析知識的內在聯系,抽出知識主線組成主骨架。
分析現行高中物理教材,它構成的知識體系的主骨架是三條主線:一是力和運動;二是沖量和動量;三是功和能。如果有目的地按這三條主線去安排復習教材,組織討論,尋找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和發(fā)展,就容易把握住知識的主要方面。
例如功和能,可以根據:教材中哪些部分含有功和能的概念?哪些規(guī)律是功和能的運用和發(fā)展?從同一信息來源出發(fā)沿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等不同方向去分析探索,明白功和能在各部分知識中的主導作用,使其自然地把握住功和能這條主線。
一旦理解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識主線,就會有的放矢地去認識現象,掌握規(guī)律學習計劃,鞏固舊知識,啟迪新知識。這實際上是掌握了探求問題的真諦的金鑰匙。
(2)圍繞知識主線,歸納演繹主要知識,形成知識經絡。
知識主骨架形成后,就應因勢打開思路,根據知識主線去演繹各知識單元的主要知識形成經絡。如力學知識單元,它主要是由于作用的瞬時效應(牛頓第二定律)、時間積累效應(動量定律)、空間積累效應(動能定理)和兩個守恒定律(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組成經絡,這可用力和運動作基礎,如以下層層歸納演繹:
力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即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物體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就立即產生加速度,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瞬時比例關系,用牛頓第二定律來表達,即:∑F=ma
如將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相結合,就得牛頓第二定律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F=ΔP/Δt
從而得到動量定理的表達式
∑F?Δt=ΔP
即:物體受合外力的沖量等于物體動量的增量,它表示了力對作用時間的積累效應。
如僅僅是物體1與物體2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知:
F1、2=-F2、1
若物體相互作用時間為t,對每個物體則有:
F1、2=Δp2/t
F2、1=Δp1/t
對兩個物體組成的物體系有:
Δp2=-Δp1
得:P1+P2=P1′+P2′
即:相互作用的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若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這就是動量守恒定律。
如果用牛頓第二定律與運動學公式相結合還可演繹出另一種表達式:
又得到動能定理表達式:W=ΔEk
即:所有力(包括重力、彈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代數和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表示了力作用的空間積累效應。
若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其它力不做功(或它們做功的代數和為零),按動能定理又得機械能守恒定律等等。
從上可以看出,通過知識主線演繹形成的知識經絡,實現了對知識的理解由部分向整體,由粗向細逐步過渡的過程。花的時間少而收效大。
【1mpa等于多少公斤】相關文章:
一光年等于多少年04-06
一節(jié)等于多少公里04-06
1升等于多少斤01-31
體育項目鉛球所用的球的重量約多少公斤01-29
一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03-06
一刻鐘等于多少分鐘04-08
全馬多少公里06-09
威士忌多少度04-07
《大小多少》教學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