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著,名字叫做《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它給我?guī)砹饲八从械恼痼@。
這本書講的是海倫·凱勒在生命之初僅僅擁有了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之后,一場大病突襲而來。而在病魔離去的時候,也同時帶走了她的視力與聽力,她成了一個五官三殘的盲、啞、聾人。
無盡的黑暗和寂靜籠罩著海倫·凱勒幼小的生命,她開始變得暴躁。父母并未因為女兒的缺陷而放棄她,他們詢朋友、訪名醫(yī),但最終的結果是醫(yī)生下的定論:海倫的眼睛無法復明。
在海倫將近7歲的時候,她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走進了她黑暗的世界:安妮·莎莉文老師。安妮·莎莉文也有著非常悲慘的幼年經歷,她也曾一度患有嚴重的眼疾,幾乎成了盲人。這些苦難的經歷,使安妮·莎莉文深深知道在海倫的未來道路上有著多少困難和艱辛。她用偉大的愛心,用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幫助海倫學習看書、寫字,幫她樹立信心,認識自我。海倫8歲時進入了柏金斯盲人學校,在那里開始了新的生活。9歲時,她克服了種種困難,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與人交談。在14歲到19歲之間5年時間里,她付出了多于常人數百倍的努力,刻苦學習,考上了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并在大學期間寫出了自傳體處女作——《我的生活》。
踏入社會的海倫·凱勒并沒有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積極奔走,到處演講,為殘疾人的公益事業(yè)籌措基金。她雖然身有殘疾,但卻用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走出了黑暗和寂靜的世界。她先后與電話的發(fā)明者貝爾博士、馬克·吐溫、愛迪生、福特、泰戈爾等名人和大師成為朋友,還曾做過卡耐基的助手,并從他們身上受益匪淺。海倫·凱勒的一生,是堅毅的、光輝的一生,也是鼓勵千百萬人積極向上的一生。
讀完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我被她頑強拼搏勇于挑戰(zhàn)不服輸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她在這樣的條件下仍是不停的學習、吸收知識,何況是我們這些健康的學生呢?
海倫·凱勒因她的堅強品質和卓越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在她死后,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有人曾如此評價她:“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人類善良的表現,相信她的事跡能成為后世的典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相關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06-0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得體會12-01
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04-1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詞好句好段摘抄11-27
《給我三假如天光明》讀后感06-1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內容(精選16篇)06-1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名著讀后筆記作文范文05-13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通用29篇)06-29
假如失去光明作文10-31
讀《假如給我三光明》有感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