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都說蘇州是人間天堂,橋、水、園林都是蘇州響當當?shù)拿芯湓捠沁@樣說的呢:到蘇州不吃蘇州糕團,那就不算到過蘇州。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兩種美食:海棠糕和玻絲糖。
相傳古代,有個大戶人家的女兒名叫海棠,她長得十分的美麗,還有一手非常了得的廚藝。出嫁后,她生了個可愛的兒子,兒子的嘴巴很刁,這個不喜歡,那個不好吃。每次一大桌子的菜,總會被倒掉好多,為了不浪費,她想了很多辦法,可都不管用。有一天,她突發(fā)奇想,在那些剩菜里加點紅豆和糖,再在外面澆一層米糊放在鍋里蒸。蒸好后,兒子聞著那香味便嚷嚷著要吃,“好吃!還要!”一向挑食的兒子吃一口便愛上了這味道,她的婆婆也對這海棠糕贊不絕口。為了紀念海棠姑娘,后人把這種糕點取名海棠糕。
海棠糕在很多地方都有賣,但我還是更偏愛山塘街上那種古老的味道。手藝人用調(diào)好的豆沙拌上一點兒紅絲和綠絲,放入盛滿面糊的模具中,再往上澆上一層面糊后,把它浸入油鍋中,海棠糕就會開始“長胖”,飄悠悠地浮在水面上。不一會兒,海棠糕就做好了。手藝人用一只大夾子夾起后放入牛皮紙袋中,一份香噴噴的海棠糕就做好了。但我從手藝人手中接過散發(fā)著熱氣的海棠糕后,總會迫不及待地揭開紙袋,香氣撲面,咬上一口,外面炸出了一層薄薄的脆皮兒,里面糯米的軟糯,豆沙的香甜,與紅絲綠絲的微辣帶點兒咸味交織在一起。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最原始的、純粹的味道。也許這就是蘇州味兒吧。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老房子下總能聽見陣陣吆喝聲,有的是收廢品的李大伯在喊,有的是賣糖畫的王阿婆在叫,還有的當然是做玻絲糖的張爺爺在招呼了。每到秋天,張爺爺在樹蔭下擺張小鐵桌,架個框,上面擺口大鍋,下面就是火爐。一切都準備好了,就開始做了。這時,巷子里的小孩兒都會聞著香味,圍在張爺爺身邊,一只只小饞貓的目光都牢牢地鎖定在這口簡單的鍋中。
一些糖片,一些黃豆粉,這就是玻絲糖的原材料。把糖放進大鍋里,不一會兒糖就融化了,那就可以把黃豆粉放進去揉了,揉呀揉,揉呀揉,就揉成了豆粉團,然后把它拉長,繞在一起,再拉長。我最喜歡玩這種了。張爺爺總會切下一小塊把它繞在干凈的木棍上,一拉一繞,當它變得金黃而透明時,玻絲糖就做好了。每當張爺爺做好時,總會招呼孩子們?nèi)コ,十幾張嘴在一起,小半鍋就被消滅了。每次張爺爺一分給我們,我們就直接往嘴里塞,邊吃邊說:“真甜,真香!笨粗覀冞@些饞孩子,張爺爺也樂了。
【舌尖上的蘇州】相關(guān)文章:
舌尖上的美味12-10
舌尖上的家作文11-15
舌尖上的記憶作文02-14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04-09
舌尖上的愛作文12-20
舌尖上的中秋作文03-06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03-03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02-22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