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作文1
說起端午節(jié),我的話匣子就關不住了。由于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就親自嘗試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悅。別急,你聽我慢慢說吧!
去年的5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父親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要吃粽子的,這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聽到吃的東西,我的興趣就上來了。父親話鋒一轉,說:“可是,今天可不可以吃白食。你也要親自動手!
聽完父親的說教,我就忙乎開了。不就包粽子嗎?這還能難倒我,父親也不想想,他女兒可是一頂一的聰明。開始包粽子了,我既興奮又緊張。聽其他人說,粽子包的好壞可以測試出一個人的細心程度。哎,真不知曉我會有哪些杰作。雖然表面上我信心滿滿,可心里還是在打鼓,畢竟我從來沒包過呀!
姥姥給我示范了一遍,我就驚慌失措地做了起來,先把三片粽葉疊在一塊,接著折成漏斗型,然后裝入糯米,可是困難來了,我把糯米放進來之后,這部分淘氣的糯米娃娃一下子就都跑出來了。我左看看,右看看,還是沒發(fā)現什么蛛絲馬跡。姥姥一看我的動作,就知曉出現了那些問題,連忙說道:“小楓,你的漏斗尖角有一個小洞,糯米就是從那里出來的!蔽铱禳c把漏斗尖角捏緊,這下糯米娃娃就老實多了,全部呆在了粽葉里。我自言自語地說:“姥姥真不愧是粽子專家!蔽页酶改覆蛔⒁,在我包的粽子里放上了一枚硬幣。哪個吃到了我包的.這個粽子,就可以財源廣進、好運連連,喜上加喜……
粽子包好后,接著就是放進蒸爐里蒸了。我快點把我包的粽子和姥姥、父母的粽子混在一塊,沒過多長期,粽子就可以食用了。大家每一個人手拿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慢慢地解開粽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進來,發(fā)現里面全是剁碎的豬肉,害得我白開心一場。我仔細地盯著大伙,姥爺吃到的是豬肉粽,姥姥吃到的是豬肉粽,父親吃到的也是豬肉粽,只有母親吃到了硬幣。這可把姥爺、姥姥,父親都給震得大吃一驚。我告訴了他們真相,是我把硬幣放進粽子里去的。
他們聽完我放硬幣是什么原因,都樂得哈哈大笑。這次勞動體驗,讓我感覺到了快樂,讓我吃上了滿口噴香的粽子,真值。
端午節(jié)作文2
昨日,同桌突然告訴我,端午前一定會下潑盆大雨,因為那叫“龍舟雨”,勾出了我塵封在心底的回憶……
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jié)外婆都會給我們四個小饞蟲包粽子,而我們四個小饞蟲圍繞著外婆,讓她邊包粽子邊給我們講故事,那個愛國詩人,屈原。
雖然這個故事講了好多次,我們還是很認真的聽,也許還小,只是把它當普通的神話故事,卻不曾理會到外婆說這故事的含義。
五月初五,屈原義無反顧的抱石投江,他全心全意為楚國辦事,卻招到楚王的猜疑。
劍哥無語的靠在墻邊,他認為屈原很懦弱,死,能解決問題嗎?
琴兒似懂非懂的瞪大雙眼看著外婆。
我內心卻很矛盾,就這么死了,這個故事是否太不完美了呢?如果不死,屈原的故事會不會還流傳到今天?
玉卻拍案大贊屈原剛烈,有骨氣。
每到這時,外婆都會用奇異的目光看著我們,四個在同樣的環(huán)境里長大,腦袋里卻裝滿了奇里古怪的想法。老大的沉著冷靜,老二的優(yōu)柔寡斷,老三的熱血沸騰,老四卻不知道在想什么,老四的心,好像永遠都被封鎖的,只有自己知道。
故事講完后,粽子也熟了。每人拿上一個大粽子,大口大口往嘴里塞,臉上浮出幸福的笑臉,外婆總是催我們快吃,然后到山里去找竹哥玩。
大山里其實沒什么好玩,只是那里的小朋友都很活潑好客,每次去,我們都會在那玩瘋一天,他們永遠都不像城市的孩子那樣拘束,我行我素。
端午節(jié)又叫龍舟節(jié),既然是龍舟節(jié)沒船,總會覺得差點什么。也許,他們在我眼睛看出了掃興,遠遠的看到湖岸停泊的兩條竹筏,這就是我們的龍舟,這就是我的回憶。也許它還在吧,端午節(jié),粽子香,龍舟樂,童年最真、最誠的'樂……
站在橋頭,回望從前的種種,那些歡聲笑語依然在耳邊回蕩,那時,那人,那段回憶變成的電影……
玩弄著手上的酒杯,抬頭望望沒有星星的星空,想起去年有個強盜,它強搶了我們的回憶,它比英、法連軍強搶圓明園更狠。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的回憶錄中,它不知廉恥的把端午節(jié)列入了自己國家的節(jié)日……
每次都告訴自己,不要知道這么多,知道了,還不如忘記。如今,韓風不斷的滲入中國,不知是不是因為端午節(jié)的事,本已對韓國有一點點好感也蕩然無存。
有些事,是不是不知道好能?
端午節(jié)作文3
以前的端午節(jié)都是和父母在公園度過的,但是今年的端午節(jié)卻是在農村度過的。而且,這次端午節(jié)我也過得與眾不同。
早上兩點多鐘時,我起床穿好衣服后走出門去。一般在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起床去踏青。但是我想:一到端午節(jié)就踏青未免太沒意思了。所以我突發(fā)奇想——去放羊。
我拿起鞭子,大舅在前面領著羊,很像一只“頭羊”帶著羊群。我在后面揮動著鞭子,趕著羊群。不一會兒,就到草地了。羊們一頭扎進草地里吃著那些綠油油的草;大舅則坐在一旁聽著收音機。我望著那大片的草地,那綠色美得讓人無法形容。這種綠色在城里是看不到的,在城里甚至連草也看不見幾顆。我看的如醉如癡,禁不住躺在了草地上睡著了。
早上五點多時,我回到了大舅家,早餐是粽子和煮的自家雞下的雞蛋。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時拿雞蛋和小朋友們比賽的情形:上小學時,班級里舉行了敲雞蛋的比賽,拿雞蛋小的`那一頭互相敲擊,贏得那個雞蛋會被我們稱為“雞蛋王”,然后,“雞蛋王”會在我們的注視下被他的主人吃光。想罷,我拿起雞蛋互相敲擊,然后,我將剩下的那個贏了的雞蛋吃得一干二凈。
傍晚時我和大舅一起去接舅媽。舅媽在溫室大棚里摘了一天的豆角。一到了那兒,我就鉆進了大棚,那豆角秧已經頂到了棚頂,豆角也已經長得很長了。大舅把豆角都裝上車后,沒有了我坐的地方,我也就只好坐在了“豆角車”里?墒俏矣X得還是躺著比較舒服,便躺了下來。一路上的顛簸就猶如坐過座山車一樣刺激,像要掉下去一樣。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圍著飯桌,吃著餃子,感到非常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jié)給我留下了許多快樂而又很美好的回憶,他已經刻在了我的腦海里,永遠也忘不掉。我很希望明年的端午還能在農村度過,它雖然不像南方一樣熱鬧,卻使我無法忘記。
端午節(jié)作文4
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乃是中國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毫不遜色于春節(jié)。
香軟甜膩的粽子,可是端午節(jié)節(jié)日的象征。人們要么自己買些粽子蒸著吃,要么耐心地親手做出來,不過,后者總是要多于前者的。每年端午節(jié),奶奶總要滿足一家人的期望,多做幾個粽子吃,因此,她還是個包粽子大師呢!拿一些粽葉過來,把生米倒進卷成圓錐形的粽葉里,再用細繩把幾個粽子結在一塊兒,一股腦給蒸了,待時機成熟,一個個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就出爐了!把細繩解開,粽葉展開,里面就顯現出白色的糯米,用筷子插上,再取來些糖和芝麻,沾一沾,咬一咬,真是又香又甜又糯。粽子還有各種口味,夾了蜜棗的,夾了臘肉的,添了豆沙的,添了蛋黃的.……真是五花八門呀!
其實,除了粽子,咸鴨蛋也是端午節(jié)的標志。咸鴨蛋的做法很多,奶奶說:“從山上刨下一堆黃泥土,再把鹽與黃泥土攪拌在一塊兒,把鴨蛋用黃土包起來,半個月后,再刨開黃土,里面的咸鴨蛋便完成了;”媽媽說:“把鴨蛋放入酒里浸泡一下,拿出來后再摻合點鹽,再用保鮮膜包起來,就Ok了!”不過,第一種方法最為正宗,弄出的咸鴨蛋也更美味。咸味繞舌,那股適口的咸味,晃蕩晃蕩地由喉頭輕飄飄地流進了胃囊里,通體清爽。每逢端午前后,我們院子里全員出動找黃土,為的就是這個。
端午節(jié)這幾天,我的外公總要送來幾袋他親自種的桃子、批杷和荔枝,這些都是新鮮又美味的解暑水果,我每年就盼著這個時候的到來呢!
這天,也是劃龍舟的比賽日。一群群人千里迢迢地趕往官橋百米港,不畏路遙遠,只愿觀龍舟就行。那比賽現場是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由于人太多,都瞧不見江面上激烈的賽龍舟。于是,幾位小朋友借助家長的幫助,竟坐在樹上穩(wěn)穩(wěn)當當地觀察,只見那些龍舟,像一條條大白魚,爭著游著,載著一大群健兒在浪花里躥。
“鹽梅已佐鼎,曲蘗且傳觴”端午之風,家鄉(xiāng)之俗,可謂快樂、傳統……
端午節(jié)作文5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祖先傳下來的習俗。想著那美味的粽子,就饞得直流口水;還有那艾草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
記得去年,我們一家三口回來到奶奶家過端午節(jié)。節(jié)日的前幾天,奶奶就從山坡上采回了粽葉,回家以后,將這些新鮮的綠葉清洗晾干。奶奶還準備了許許多多包粽子的材料;有紅豆、綠豆、糯米、老臘肉……奶奶見到我們十分高興,笑瞇瞇地對我說:“可馨,奶奶教你包粽子吧!甭犃四棠痰脑捨铱膳d奮了,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點包給我看。只見奶奶拿起兩片洗干凈的粽葉,把它們疊起來,再捏住粽葉的一邊,把粽葉輕輕一轉成為了一個漏斗形狀,就像冰淇淋的那個蛋卷筒一樣。然后往漏斗里灌進糯米和紅豆,再用粽葉的末端把漏斗蓋起來,用繩子扎緊,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個粽子?粗棠虌故斓氖炙,我真是欽佩又羨慕。我也躍躍欲試地拿起了兩片粽葉。包粽子,看起來簡單,自己包起來卻不容易。我手忙腳亂,一不小心糯米從粽葉縫里“逃”了出來,沒過一會兒就被我折騰得亂七八糟的,勉強用繩子捆起來,卻也是那樣奇形怪狀,逗得大家都大笑起來。
一家人齊動手,沒多久就包好了粽子,奶奶把粽子放到大鍋里煮。在煮粽子的時候,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老百姓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聽完故事,粽子也熟啦,整個屋子都飄滿了粽香。家人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嘗著美味大餐,說說笑笑,開心極了!
午飯后,奶奶在門上掛起艾葉、蒿草、菖蒲等植物。奶奶說這可以避邪驅瘟。媽媽用剩下的艾葉菖蒲煮了一鍋熱熱的藥水,用這水給我泡了一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真愜意啊!
千年的傳統延續(xù)至今,每一樣習俗都被傳承著,端午節(jié)的味道也被記憶。甜糯的粽子,淡淡的艾香,這是端午節(jié)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愛的味道。
端午節(jié)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來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后人緬懷他逐漸形成一個節(jié)日。
在端午節(jié)當天,人們會按照習俗來包粽子、賽龍舟、貼五福、掛艾草等。說起這包粽子來,我跟它還有段不解之緣哩。
端節(jié)的前一天,媽媽把事先已經準備好的粽子葉、江米、蜜棗以及馬蓮浸泡在水里,我對此十分不解,便問媽媽:“媽,為什么要把這些東西泡在水里,現取現用不是更好嗎?”媽媽說:“如果不把這些東西泡軟,粽子葉是脆的,用的時候一包就碎了,所以要把它們全部泡軟。等這些原料都變得軟乎了,才能包粽子”。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我又去廚房看那浸泡在水里包粽子的'原料,果不其然,跟媽媽說得一個樣。經過一夜的浸泡,粽子葉都變軟了,聞著還有一股淡淡的竹葉的清香味,不像剛買來時那么干巴巴的了。我興高采烈,迫不及待的想要包粽子,媽媽自然是不答應,但也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于同意了。于是,我忙前忙后,幫媽媽把原料擺放到桌上!皨,怎么包粽子?”“先把粽子葉圍成一個V字形,放入一顆蜜棗,然后灌入江米,再放兩顆蜜棗,將粽子葉雙雙折回再用馬蓮將其捆好,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媽媽邊說邊示范著,眨眼功夫已將一個粽子包好。再看我,目瞪口呆,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看啥呢?趕快包。”我這才從觀看中回過神來,手忙腳亂包起粽子來……
一小時過去了,我一個也沒包完。再看看媽媽的戰(zhàn)績,已有二十六個粽子了,媽媽看到了我這面的桌子一片狼藉,除了幾片破損的粽葉還有到處散落的米粒,于是我被“紅牌罰下場”。唉,我只好悻悻地離開了飯桌。但最后,我還是吃上了粽子。那粽子的香、糯、綿滑,怎是個爽字能形容的啊!嘿嘿,古有“無功不受祿”,今有我“無功也受祿”,或許也真像媽媽給我的那句名言——全天下的粽子都不夠你禍害的。我大概真的不是包粽子的料吧!以后還是幫媽媽吃吧。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真開心。因為我包的不止是粽子,還包的是一種傳統文化。
端午節(jié)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大街小巷都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到來了。
今天是端午節(jié),農歷五月初五,我早早的起來,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問媽媽這是什么香味。繈寢屨f:這是門口的艾葉的氣味。我又好奇的問:為什么要掛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jié)在門口或者窗戶上插上艾葉,有為家中招來福氣,帶給家人身體健康的意思。而且艾草還有一種的藥理作用,夏天蚊蟲特別多,艾草還可以驅蚊子。原來古人掛艾葉,還有這么多寓意。這時我看見奶奶在廚房忙活半天,還沒有出來,我就走進廚房看見奶奶,把一大盆糯米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奶奶從袋子里拿出一把長長尖尖的粽葉,把粽葉頭和尾用剪刀剪掉,用清水洗干凈,放入鍋中用清水煮。我跑過去問奶奶,為什么要把粽葉放入鍋里煮呢?奶奶微笑地說:放在鍋里是因為怕粽葉上有我們看不見的細菌,粽葉是在水邊長大的,用水煮是殺掉上面的細菌。
奶奶開始包粽子了,我也加入了進來。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先把粽葉折成一只綠色的小三角形,然后我用勺子挑了一勺糯米,再拿一顆紅棗放入糯米里包裹好,再把它折成一個大三角形,不好,糯米從一個角里面漏了出來,第一次失敗了,可我沒有放棄,我又重新包了一個,這次我終于包好了,我又連續(xù)包了幾個。我們一邊包著粽子,奶奶還給我講了有關端午節(jié)故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來楚王聽信小人的讒言,疏遠了屈原,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來楚國都城被秦軍攻破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駕著船打撈屈原的`遺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又怕魚蝦吃掉去了遺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
最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煮,煮了沒一會兒,滿屋子都是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想吃粽子,在這慢慢的等在當中,美味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紅紅的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著電視,吃著粽子,其樂融融的過著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我愛這個有趣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8
當到農歷五月十五,處處就洋溢著粽子的香味、艾草的獨特氣息與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處處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令人新鮮感十足。
端午節(jié)最傳統的食物非粽子莫屬了。傳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當時眼見自己的國家被秦軍侵略,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為表自己的忠貞之心,他不惜含恨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人們聽聞屈原的死訊后,紛紛趕到汨羅江邊去劃船,將竹筒中的米撒入江中,希望魚兒們不要吃屈原的尸體。而那時盛在竹筒中的米就成了現在的粽子。
端午節(jié)時,我們家也會包粽子。我先清洗粽葉,再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在下面鋪上一層“米棉被”,之后在上面鋪上一些肉、豆、棗等食材,再蓋上一層米,就可以用線捆好放入鍋里面蒸了。一開鍋蓋,傳來的不僅僅有粽子的糯香、肉香,還有粽葉的那股令人難忘的清香。一聞到這股香味,必會食欲大開,令人垂涎三尺。
在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我們還會帶艾草荷包,飲雄黃酒,插艾葉等。帶艾草荷包在人們眼中有兩種意義,不僅可以驅蚊蟲,在民間還有保平安之意。在我們這里也有吃五黃的習俗,就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吃黃瓜、黃鱔、黃魚、咸蛋黃和飲雄黃酒。有些地方還有做五彩小掃帚的習俗,一到端午,我們的手上和腳上掛了由染好色的七色麻繩和染過色的果殼串在一起的小掃帚,據說代表吉祥如意。
“咚咚咚”屋外,鑼鼓喧天,我尋聲而去,原來是在賽龍舟啊!一到湖邊,就見到湖面上有七八條窄窄的`龍舟,瘦長的龍舟前有一個大大的龍頭。龍舟上坐滿了肌肉大漢,中間是鼓手,岸邊的人在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十多個大漢坐在龍舟上,船槳整齊一致,大汗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但他們不放棄,岸邊的拉拉隊的助威聲更是響亮了,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沖過終點。
端午這個節(jié)日,各地的傳統雖各式各樣,但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希望平安幸福。端午,一個喜氣洋洋的端午,一個熱鬧非凡的端午!
端午節(jié)作文9
隨著端午節(jié)的漸漸臨近,商場、超市里已擺滿琳瑯滿目的各色粽子,預示著節(jié)日的臨近。大街小巷仿佛充滿了粽子的香味,空氣都帶著淡淡的粽香,忙的都有些遺忘了,又是端午了。
父親住院有半個月了,幾日來都是在忙忙碌碌中渡過的,送孩子、上醫(yī)院、做飯,幾乎天天如此,如果不是看到超市里的各色粽子,幾乎忘卻了端午節(jié)的來臨。
父親在家的時節(jié),此時家里早已是粽香滿屋,孩子們歡歌笑語的嬉鬧著,等待那美味的粽子在滾燙鍋里翻騰個夠了以后,拿到桌上的那一刻。拿起熱氣騰騰的粽子,迫不及待的扯下包裹在粽衣上的絲線,剝除掉美味最后的保護,沾上甜甜的白糖,小心翼翼的塞入嘴中,呼出一口熱騰騰的蒸汽,閉上眼睛,品味著那濃濃的粽香從嘴里一路向下,直到全身被粽香包裹,真是一個美呀!
父親一直說我手笨,怎么也學不會包粽子,試過許多次,一直不得要領,現今,父親不在家中,只有靠母親一人了。抽時間回家了一趟,說是幫母親包粽子,其實,也就是打一個下手,自己實際也幫不了多少的忙。拿起放著的竹葉,看著母親熟練的擺動著,不一會,一個完美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我擺弄了半天,不是包不緊,就是包不住,母親看不過去了,及時喝止了我,把我趕到了一邊,只好坐到一邊看著母親包了。
母親的白發(fā)又增多了!這一陣由于父親生病,母親益發(fā)的操心,白發(fā)愈發(fā)多了起來!
現今我家端午節(jié)倒是講究不多,無非是包個粽子,家門口插上幾株艾葉而已,完全不如家鄉(xiāng)那樣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是熱鬧不凡,龍舟、懸掛菖蒲、艾草,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等等不一而足。唉,好久沒有回家鄉(xiāng)了!
看著母親包完粽子,煮在鍋里,才匆匆而去。傍晚時分,砰砰的敲門聲響起,打開門一看,原來是父親,手里提著一兜的粽子,往家里一放,沒說幾句話就走了,看著那兜粽子,只覺得兩眼發(fā)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久久無法平靜。
那一個個的粽子,就是濃濃的愛意!濃濃的深情!那一顆顆的米粒、一個個的蜜棗就是一顆顆跳動心,一片片不舍的情!
悠悠端午節(jié),濃濃粽香情!
端午節(jié)作文10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更是充滿了民族特色,而端午節(jié)就是其中的一個。
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聽家鄉(xiāng)的人說,端午節(jié)還有個來歷呢。據說,古代有一個詩人叫屈原,十分熱愛自己的祖國?墒牵敃r的皇帝昏庸無能,使得國家四分五裂,百姓家破人亡。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落得如此田地,于是他悲痛欲絕,投江而死。人們聽說屈原投江而死,連忙劃船到江里去打撈他的尸體,可是卻怎么也找不到,人們怕魚蝦會會把屈原的尸體吃掉,就把糯米撒到江中。這樣那些魚蝦就去爭食糯米,而不會去侵蝕屈原的尸體了。
這個故事傳下來后,人們每年都用包粽子與賽龍舟的方式來紀念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粽子是用糯米加上糖做成的.,又香又甜,我可愛吃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母親都會包非常多粽子讓我們吃,所以,我天天盼著端午節(jié)的到來。賽龍舟可好玩了!在平靜而遼闊的大江中,幾只船甚至十幾只在一起劃,船頭上都有一面小旗,船上有十幾個漿手,幾個打鼓的坐在船中央。號角一吹,鼓聲立即響徹天地間,漿手每人持一只短漿,隨著鼓聲劃動。兩岸觀賽的人也閑不住,不停地拍手叫好,還為船員加油打氣。鼓聲是有規(guī)律的,什么時候節(jié)奏應該緊迫,什么時候應該輕緩,鼓手都掌握得準確無誤。不管哪支隊伍贏了,其它的隊伍都會為他們祝賀,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哪!哪支隊伍贏了,就在哪只船頭上系上紅布條。這小小的紅布條表現出了這支隊伍的團結與集體榮譽感。每當看到勝出的隊伍的船上掛的紅布條,還有隊員們臉上的笑容時,我就會對母親說:“母親,我長大以后也要學劃船,像這些大人們一樣來賽龍舟,還要拿冠軍!”母親看到我自信的樣子,欣慰的笑著說:“好,母親支持你!蔽腋吲d得心都快要跳出來了,恨不得馬上長大,然后去參加龍舟比賽,拿到冠軍,讓眾人為我喝彩。
除了包粽子與賽龍舟,端午節(jié)時,還要在門的左右兩邊的墻縫中插艾蒿,午飯還要吃肉,飲雄黃酒也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習俗。
端午節(jié)十分有趣,彌漫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充滿了民族特色。中國的其它節(jié)日也都非常有趣,透露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熱愛之情,充滿了民族特色與鄉(xiāng)土氣息,但我獨愛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jié)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但端午節(jié)最傳統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
外婆是一個包粽子的好手。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各種餡的粽子,外婆說:“用蘆葦葉子包的粽子最香”,外婆在包粽子前要先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她把采摘好的蘆葦葉子放在鍋里煮一煮,再把預先泡好的糯米和輔助材料如紅豆,紅棗等洗干凈備用。等煮好的蘆葦葉子涼了以后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取三片蘆葦葉子將它們卷成一個圓錐體,在圓錐體里先放一顆紅棗,接著放上糯米,再放上幾顆紅豆,最后用線把葉子捆結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外婆包的粽子小巧玲瓏,非?蓯。等外婆把粽子包完后就把它們放在鍋里大火煮四十分鐘,接著再用小火煮一整夜,煮熟的粽子,會發(fā)出淡淡的蘆葦葉子香味,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半夜醒來都能聞到從廚房里飄出來的.粽子香味。第二天早上起來,頓時胃口大開,剝開粽子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
我還喜歡看賽龍舟,賽龍舟已得到新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當十幾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的劃著,擊鼓手使勁的敲著。“加油,加油!”場外啦啦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更加用力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
吃著粽子,看著精彩的龍舟賽,這兩樣最傳統的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20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激動,期待的心迎接你!
端午節(jié)作文12
兩千多年以前,大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人們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尸體,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把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句話,誰的嘴里不是立時生出一種甜甜膩膩的感覺呢。誰的眼前不是立時浮現出香噴噴的粽子,碧綠的艾葉,還有一只只喜氣洋洋的龍舟呢。
當媽媽把幾個熱氣騰騰的粽子端上桌來,輕輕剝開碧綠的粽葉,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蜜棗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蔓延開來,還摻雜著一絲絲粽葉的清香,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聞著艾葉的清香,讓糯米在嘴里慢慢融化,這種情調,只有端午節(jié)才體會得到。吃著香甜的粽子,也不能忘了看激烈的.龍舟賽。你瞧,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正聚精會神的看比賽呢。電視里,民俗風氣和槳手們的激情吸引著觀眾。瞧,觀眾們歡呼聲覆蓋著全場,槳手們的吆喝聲也雄渾有力,大鼓響起,震耳發(fā)聵,他們期待著大賽的到來,讓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誰喝了一聲,龍舟有序地排列起來,槳手們都在沉默中醞釀力量,欲在賽季中爆發(fā)!龍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龍即將決戰(zhàn),龍眼炯炯有神地巡視一切。又有人喝了一聲,鼓響了,槳動了,槳手們一聲聲有節(jié)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們劃動手槳,汗出浹背,有序配合。時而這條獨占鰲頭,時而那條后發(fā)制人,他們你追我趕,向終點飛去。哎呀,原本在第一的紅龍開始重心不穩(wěn),向一邊倒過去了,后面的綠龍看見,開始加速,企圖超過紅龍,可紅龍絲毫不慌,趕緊調整好船身,向終點劃去,一聲哨聲響起,比賽結束了,紅龍也不負眾望的的了第一名,坐在電視機前緊張地我們也輕輕呼了口氣,還好穩(wěn)住了。
端午節(jié),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jié)日,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我非常喜歡端午節(jié),不僅是喜歡粽子的清香,還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這個節(jié)日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作文13
這天早上,媽媽來到床邊,把正在熟睡的我叫醒了。我情不自愿地睜開眼睛,說:“干什么?”媽媽說:“想吃粽子,就快起來!迸,粽子!這可是我垂涎已久的東西啊,我立刻從床上爬起來。我問媽媽要干嘛,媽媽說:“去街上買東西!贝蠼稚希祟^攢動,很多人都在買棕葉,我跟媽媽也買了一大把棕葉回家。
回到家里,我和爺爺、奶奶及一些親人圍在一起包粽子。我一邊包一邊問爺爺為什么包粽子。爺爺說:“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提出過許多卓有成效的治國主張,但是國君都不予采納。后來國土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蔽疑钣懈杏|地說:“原來是為了紀念屈原啊!”爺爺又說:“其他地區(qū)還有將粽子投入江中、賽龍舟的習俗呢!边@時媽媽說:“中午還有龍舟比賽,要不要去看啊?”我迫不及待地說:“要!
中午到了,餐桌上出現了香噴噴的`粽子,我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藏著的則是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糯米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的糯米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大粽子開始狼吞虎咽起來。呵,這不正是我最愛的粽子嗎?
吃完了粽子,媽媽騎著摩托車把我?guī)У搅速慅堉鄣谋荣悎龅,觀看比賽。我們選了一塊能看到全場比賽的地方,坐了下來。我問媽媽:“哪一條是代表我們村的龍舟啊?”媽媽微笑著說:“正中間的那一條!北荣愰_始了,在眾人的呼喊聲中,只見我們的船披風斬浪一路領先,可是漸漸地我們的船開始后勁不足了,在沖刺的時候輸給了別村,最后得了個第二名。我滿臉遺憾地對媽媽說:“真可惜,就差那么一點!”媽媽憮摸著我的頭說:“傻孩子,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嘛!”
哦,這就是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作文14
節(jié)日有味道嗎?當然有!
一片芳香的粽葉,包起一個屬于我的,甜蜜蜜的端午。
“唔——”我揉揉眼睛,正犯著小迷糊,忽然聞到一股甜絲絲的香味!鞍!今天是端午,怪不得那么香!”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個個大大的肉粽和我最愛的蜜棗粽,正熱乎乎的,冒著白白的熱氣,向我招手!棒兆樱兆,我來啦!”
推開房門,果然,桌子上擺滿了大碗小碗,糯米,紅豆,蜜棗……一應俱全!鞍ミ,你這個小懶蟲終于起床啦?來來來,掛個小香囊,咱們一起包粽子!”奶奶回過頭來,抖落滿手的糯米,遞給我一個精美的小香囊,上面繡著一朵開得正旺的荷花,被一大片荷葉簇擁著,湊上去聞一聞,一股淡淡的艾香,沁人心脾!
開始包粽子了,檢出一片大大的,散發(fā)著淡淡清香的粽葉,將它的一角折成三角形,再放上一半糯米……看奶奶包得得心應手,我卻怎么也包不好。頑皮的粽葉把自己鼓得硬硬的,輕輕一彎就咔咔直響,好像隨時都會折成兩截。好不容易將它別扭地“捏”在一起,一把糯米下去,“嗶——”小三角的各個縫隙都開始漏米,白白的糯米如瀑布般瀉下,還好奶奶及時出手相救,不然,我這番“裝了漏,漏了裝”,十足的“狗熊掰玉米”!
接下來要放蜜棗了,我特地從碗底下挑出一顆最大的,“唔,好香!”我舔舔嘴,小心地將它埋進糯米中,一邊的奶奶好像看透了我的心似的,找了一顆小的蜜棗,塞進我的`嘴里,濃濃的甜味遍布我的味蕾,甜絲絲的,融化在心頭。
最讓我頭疼的還是綁粽子。奶奶拉著繩子纏纏繞繞,再輕輕一拉,就是一個漂亮的結,一個可愛的粽子隨之誕生了。而我,拉拉扯扯,扯扯拉拉,不是勒疼了手,就是粽子散了架!好不容易那可憐的粽子被我“五花大綁”打好了結,最后勉為其難,套著“不倫不類”的外套下了鍋。
咬一個自己包的粽子,滿嘴的甜,有那蜜棗的甜、糯米的甜,還有心里的甜!
端午節(jié)作文15
初夏時節(jié),迎來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這次,我們到奶奶家過端午節(jié)。
剛走進奶奶家門口,奶奶就迎了上來,笑瞇瞇對我和哥哥說:“今年我們不買粽子,自己動手包粽子吃!闭f著就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粽葉、紅棗、腌肉、生糯米和細繩等。我拿起一片長長的粽葉,好奇地問:“一片粽葉可以包一個粽子嗎?”奶奶馬上回答說:“要兩片粽葉才能包一個粽子。你先看看我是怎么包粽子的。”奶奶先把兩張長長的粽葉圍成一個三角形漏斗的樣子,然后裝上一些生糯米,再把里面裝上一顆紅棗,最后用粽葉一圈一圈的纏繞起來,包得嚴嚴實實的,再用細繩緊緊扎上,一個可愛的小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可真厲害!包粽子又快又好。
“您包得真好呀!我也要包!”我和哥哥興奮地喊了起來,迫不及待地拿起粽葉,媽媽趕緊提醒說:“小寶貝們,這里有紅棗、腌肉兩種菜,包的時候只選一種就行了,紅棗只放一顆就夠了,不然會太甜的!蔽艺漳棠痰姆椒ㄏ劝艘粋紅棗粽子,可我包的這個粽子經常漏出幾粒米來,樣子癟癟的,比奶奶包的粽子差多了。這時我看到哥哥手里拿著剛包好的粽子,看起來像個金字塔,感覺和奶奶包的差不多,我包的粽子完全不能和他比。一下子,我又傷心又著急,奶奶急忙安慰我說:“別難過,我小時候第一次包還沒你包得好呢!你再多包幾個就好了!蔽衣犃四棠痰腵話,立刻信心滿滿,包了一個又一個,看上去真的一個比一個好,甚至比奶奶包的還好,頓時心花怒放,開心極了。
感覺時間只過了一會,粽子就包完了,好大一盆,有好幾十個呢!不一會兒,粽子濃濃的香氣充滿了房間,饞得我直流口水。我餓極了,香噴噴的粽子一上桌,我就頭也不抬地大口吃了起來,甜甜的粽子可真好吃!這時,我問爸爸:“除了吃粽子,端午節(jié)還要干什么?”爸爸眉開眼笑地說:“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要喝雄黃酒,劃龍舟。”我突然想起了屈原的故事,就跟奶奶講了一遍,奶奶夸獎我故事講得很精彩。
今年的端午節(jié)過得真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做事情要一次次嘗試,不斷積累,才能真正做好;丶业臅r候,我對奶奶說:“自己包的粽子比買的粽子好吃多了,明年端午節(jié)我還要包粽子!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的作文08-16
端午節(jié)作文12-09
端午節(jié)的習俗作文06-16
【熱門】端午節(jié)作文06-26
關于端午節(jié)的作文06-26
快樂的端午節(jié)作文06-30
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08-18
端午節(jié)小學作文08-22
端午節(jié)的粽子作文05-10
端午節(jié)的趣事作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