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jié)的作文1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每年小姨都會包許多好吃的。甜的大蜜棗粽子給我們吃,尤其是我和媽媽最愛吃。還可以和長輩。妹妹們一起聚在家,熱熱鬧鬧的度過端午節(jié)!而今年卻沒有那么熱鬧了。因為舅舅和小姨們出去賺錢了,姨丈也帶著妹妹也出去玩了,只有我們一家三口和了。顯得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為媽媽會包蜜棗粽給我吃,誰知媽媽卻在忙著做家務。中午,煮了一桌好飯好菜,叫和外婆過來,但是沒有洋溢著一點兒歡快的氣氛!下午,媽媽為了不再讓節(jié)日過得一點意思也沒有,便帶我和外婆一起去外面逛逛。我們去了菜市場,卻沒有看到半個粽葉的影子,去買粽子卻沒有蜜棗的,我有些失望,媽媽我說:“下次看見有賣蜜棗粽子的決定買給你吃!”聽了這話我的'這才好了一點。媽媽逛完了服裝店又帶我們去了合家福超市去,路途中還給我們買了一些好吃的。從超市里出來后,我們已是滿載而歸。
回到家,我因為很想舅舅和小姨,還有四歲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網和他們一起視頻聊天,小姨笑著對我說明年端午節(jié)一定包很多的蜜棗粽子給我吃,讓我吃個夠。雖然今年我們沒能在一起過端午節(jié),但是還可以在網上和他們相見,也是很的。舅舅和小姨還跟我約好,明年端午節(jié)一定回來過節(jié)呢!
端午節(jié)的作文2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過得非常的有趣,下面,我就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家的端午節(jié)吧。
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要包粽子,賽龍舟------我最喜歡的是包粽子。包粽子特有趣,一般人是包不好粽子的。包粽子首先要浸泡好糯米,洗干凈粽葉;然后把粽葉卷成漏斗狀,握在一只手的.手心里,注意不要讓包葉留有縫隙,隨后將糯米放進“漏斗”里,米不能裝得太滿;接著將超出“漏斗”的葉子封住“漏斗口”,用線或包帶從拿粽子的手掌底由下向上,由手心里往外將粽子纏成“▽”狀,并把包帶系成一個活結,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可以放進鍋里煮。不過想吃粽子,還得有耐性才成,因為煮粽子得花上好幾小時,才能讓粽子熟透,熟透的粽子吃起來,才又香又軟又滑。
端午節(jié)除了包粽子,最熱鬧的就是賽龍舟。賽龍舟是很有講究的,聽老人們說,以前賽龍舟的賽手們全是年輕力壯的男子們的特權,女子是不準上龍舟的,只能遠遠的觀看。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女子也可以參加了,F在賽龍舟有很多種方法,一般分比賽型和娛樂型,都以娛樂為目的;只要開展賽龍舟活動,賽河的兩岸站滿了全鎮(zhèn)的男女老幼來為賽手們加油鼓勁,賽手們更不用說了,個個爭先恐后,積極奮進,那場面可壯觀啦?上У氖牵F在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特別是青壯年的外出,很難開展賽龍舟的活動了。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每年在我家鄉(xiāng)過的端午節(jié)都非常的有趣,令人難忘。
端午節(jié)的作文3
很小的時候就盼著端午節(jié)了。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米粒煮黃了,上面蓋著紅豆泥或紅棗。米飯有些透明,呈現出一些微紅的顏色,四角倔強地翹起來,很可愛。粽子的葉子上都是水,還有點米味。一口咬下去放在粽子上,會充滿米香。再咬一口,就會看到一個暗紅色的餡。餡是甜的,加上米飯,這種甜不膩;米飯泡出棗子或豆沙的甜味,味道也不一樣。
我經常滿嘴“小胡子”吃飯,媽媽笑我就是“大臉貓”。但是我不介意。我笑了笑,用舌頭舔了舔米飯,銜著一口就去找外婆。
奶奶會微笑著看著我,在床前慢慢移動,從枕頭旁邊的縫紉籃里拿出一些香包。那時候外婆只是我孫子的孩子,特別珍惜,所以外婆每年都會做五六個香包。這些香包五花八門,在我的記憶里,好像沒有一樣東西像它們一樣。奶奶當時技術很好,會做很多種圖案。有鹿、老虎、蛇、壁虎;還有日月星辰;還有一些花草和心形的。不管他做什么,他就像一樣。他雖然不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差。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香囊的味道,但它無疑是我當時最好的點綴。就像炒作一樣。姨媽看著我,笑我夸。我不管她說什么,但我還是“佩服自己”,當著我媽的面去玩了。
現在情況不同了。我度過了一個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表哥七歲,外婆很久以前就去世了。我們家端午節(jié)的習俗是“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囊的加持,我依然日復一日安穩(wěn)的長大。但是有時候心里很空虛,越接近端午節(jié)越是如此。
端午節(jié)的作文4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等,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插艾草、賽龍舟、飲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粽葉;碧綠碧綠的;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媽媽就把粽葉先洗干凈。再放在熱水中燙一下,然后把糯米洗干凈,把蜜棗倒入碗中,準備工作做好了,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粽葉折一下,往里面裝糯米,在糯米中放入一顆甜甜的蜜棗,把粽葉包好,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的手可真快呀!一會就包好了幾十個四角形的粽子,整齊的放在鍋里。
接下來就是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后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里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坐在桌前,剝開碧綠的.粽葉,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蜜棗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一種無法形容的香糯在嘴里蔓延開來。吃到嘴里才發(fā)現,原來在糯米里,早就融進了粽葉的清香,蜜棗的甘甜,這種感覺只有端午節(jié)才有吧。所以,我向大家提議,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的傳統(tǒng)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
端午節(jié)的作文5
每當想起第一次包粽子是的情景,我就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記得那是我六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來到了姥姥家。一進姥姥家門就看見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盆,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食材和綠綠的葉子。我好奇的問姥姥:姥姥,這些都是干什么的呀?姥姥笑著對我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這些都是包粽子的原材料呀!我也包!我也包!看我那興奮勁姥姥答應了。
只間姥姥從一個大盆里拿出了兩片粽葉,一疊就成了一個圓筒,往里面放上兩勺米,幾個棗,又來回折了幾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興致勃勃地拿了兩片粽葉照貓畫虎的包起來,左邊折一下,右邊疊一下,折來折去,終于疊成了一個歪七扭八的圓筒,往里面放上了兩勺米,幾個棗,把剩余的葉子往圓筒上一鋪便系上了草繩。哎?怎么餡露出來了?白白的'江米就像淘氣的小孩子不老實的探出頭來,好像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我使勁把粽葉往左拽拽,江米又在右面露出來。這下可怎么辦呢?我望著盆里的粽葉忽然有了主意。我又拿了幾片葉子左一片,右一片的把露出來的江米包了起來,F在小小的粽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綠棉衣,胖胖的。
粽子下鍋了,媽媽指著鍋里的一個最大,最胖的粽子說:這個粽子最大一定餡最多,一會兒誰都不許跟我搶。開飯了,媽媽打開那個最大的粽子,剝了一層又一層,邊剝邊說:哎?這個粽子是誰包的?怎么只有葉子沒有餡呢?我聽了笑著對媽媽說:這個粽子是我包的,因為老露餡,所以我又給它包了一層又一層的棕葉。一家子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就是我第一次包粽子的經歷,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端午節(jié)的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苯裉,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我期待已久的粽子,正在向我招手呢!
“開始了,開始了!”同學們大聲歡呼、手舞足蹈,跑著去搶粽葉,我也取來一張青綠的粽葉,從中折疊成漏斗的形狀,舀幾勺糯米放進粽葉,再加上幾;ㄉ兔蹢。輕輕地卷粽葉,折了好幾次,粽葉總是調皮地裂開嘴,一粒粒白花花、亮晶晶的糯米跑出來了。我十分著急,只好請老師教我包粽子,老師左右對折,一下子就包好了。老師真是我的“救兵”。
可是怎么系粽子呢?我一定要自己嘗試,我取來粽繩,齊腰纏上,可是,調皮的繩子上下滑動,怎么都無法固定,我急得直跺腳。哼,跟我作對,沒門!我一手捏粽子,一手纏繩子,再用嘴拉繩子,使出渾身解數,終于把粽子綁架結實。環(huán)顧四周,我發(fā)現同學們包的十分漂亮,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于是我暗下決心,重新再試。我又取來一張墨綠的粽葉,開始聚精會神地包粽子,很快就把粽子包好了。我無比興奮,看看,這次果然包得漂亮多了。
粽子下鍋了,不一會兒,一股濃濃的粽香撲鼻而來,粽子煮好了,我取來一個,剝開外皮,蘸點糖,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就是香甜可口,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边@個端午節(jié)收獲可真大!
端午節(jié)的作文7
轉眼間,又是一個端午節(jié)的到來,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五日節(jié)……在春秋之前端午節(jié)是病防疫的節(jié)日,后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jié)日,一直沿襲至今,漢族人民還增添了節(jié)日中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粽子,又叫“角`”、“簡粽”。包的花樣也繁多,有上面是三個大三角形下面是一個尖角的、有四個角成一個平形四邊形的……總之包法是形狀各異的都有。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一般是前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
從我懂事起,我的外婆就是每年快到端午節(jié)是,會提前一周開始自己包粽子,外婆總說自家包的粽子干凈、好吃,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守在外婆身邊給她做小幫手,首先,外婆要提前一晚浸泡好X米,粽葉也要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開始一張一張地清洗葉子,外婆說這些粽葉上面好多的蟲卵、蜘蛛,必須這樣刷洗才能干凈,怪不得外婆一直說自家的粽子吃著干凈,原來是在整理和清洗這些葉子上下的功夫多;最后,就是泡好的X米里倒入食用堿,根據自家的口味不同,有放臘肉的、有外放紅豆的、有放豆沙的、也有什么都不放的白米粽子。我們家愛吃白米沾糖的,所以做起來也沒那么復雜,包好后最關鍵的就是系繩了,外婆說當年她都學了三年才學會怎么綁繩的。
看著外婆嫻熟地手法,看著那一串串漂亮的包好的粽子,讓我聯想到我的學習中是不是也要把基礎知識學扎實了,融匯貫通到技能當中,做到學以致用,!這滿屋飄散著粽子清香,香氣四溢,讓我忍不住就想立刻吃上一口。
端午節(jié)的作文8
我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家庭中,有許多盛大的節(jié)日,而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端午節(jié)。在端午節(jié)里,人們還要采艾蒿,掛上五花八門的葫蘆。而且每年過節(jié)媽媽都在我正熟睡時給我的脖子·手臂·腳脖系上帶五彩珠的五彩線,媽媽說一定要在太陽出來前系上才吉利。媽媽還給我買香香的荷包,大家想過粽子為什么要包成這個樣子嗎?原來是大詩人屈原投江后人們?yōu)榱瞬蛔屒I著,就劃著小船去給屈原送用糯米做的飯團,可是屈原給鄉(xiāng)親們托夢說:“那些飯都被魚蝦吃了,讓大家把粽子包成龍角一樣,包好后用龍舟來送這樣魚蝦們以為是龍王給的,就不敢吃了!濒兆泳褪沁@樣來的。我最喜歡吃姥姥包的,吃著那美味可口的粽子,感受著節(jié)日的歡樂,享受著節(jié)日的歡樂,享受著一家團圓的幸福,讓我格外興奮。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中國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中國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點評: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這個節(jié)日有很多習俗,而且有一些傳說故事,是很多人都喜歡的節(jié)日。小作者在文中介紹了關于粽子的傳說,敘述得很生動,能夠吸引讀者。但小作者并沒有將自己過端午節(jié)的經歷寫下來,而文章的題目是《難忘的.端午節(jié)》,文章就沒有體現出“難忘”二字。建議小作者將自己和家人一起過端午節(jié)的經歷詳細敘述出來,展現出這個節(jié)日的難忘。“而且每年過節(jié)媽媽都在我正熟睡時給我的脖子·手臂·腳脖系上帶五彩珠的五彩線”改為“而且每年過節(jié)媽媽都在我正熟睡時給我的脖子、手臂、腳脖系上帶五彩珠的五彩線”。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和第三段重復了,建議將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刪掉。
端午節(jié)的作文9
“五月五,是端陽”你知道這是在描述哪一個節(jié)日嗎?對啦,就是端午。
端午又稱端陽節(jié),與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并稱為四大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古時候,也有很多關于端午節(jié)的古詩詞,如杜甫的《端午日賜衣》、陸游的《乙卯重五詩》蘇軾的《六幺令·天中節(jié)》都是對端午佳節(jié)的贊美。
記得前年的端午節(jié)我格外高興,因為那一天正好是我的陽歷生日,我邀請了很多朋友一起來過端午。媽媽也特地為我們安排了很多端午的節(jié)目。
首先,我們用提前準備好的五色絲線編織蛋袋,聽說古時候是用五色繩來辟邪的,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編織起來卻很難,大家編織的都津津有味,我廢了很大的勁才把下面的'繩子綁了一個大結,終于編好了,大家迫不及待的把雞蛋裝進去掛在胸前。這時候我想到了一個游戲,于是我說“既然大家都有雞蛋,不如我們就來撞雞蛋吧!”“好啊好!”大家連連點頭。接著我們兩兩對決,我雙手握緊蛋身,露出蛋的小頭去抵小溪的雞蛋。大家都圍著我們喊加油,我屏住呼吸,“叭”的一聲,我趕緊摸摸自己的雞蛋,“太好啦!我的雞蛋沒有破!是你的蛋碎啦!”我興奮的對小溪說。小溪用手指觸了觸他的破蛋,向我吐了吐舌頭:“我餓了,剛好可以吃雞蛋了!”大家都笑了。
接著我們還玩了拔河的游戲、吃了奶奶包的端午粽子,端午節(jié)的活動真豐富!我們玩的都很開心,我已在心里盼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啦!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
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就是端午節(jié)。我爸爸的故鄉(xiāng)――陽澄湖鎮(zhèn)車渡村就在美麗的陽澄湖旁,一到端午,那里的人們都會從湖邊的蘆葦叢中掰下青翠的蘆葦葉來包粽子,大的、小的、咸的、甜的……各種各樣。能干的阿姨、大嬸們,將洗凈的糯米、早就準備好的肉、棗子、紅豆、豆沙等都拿出來,擺在屋前的八仙桌上,便開始有說有笑地包起粽子來。
她們先將蘆葦葉卷成一個喇叭形,再往里面放進白白的糯米,擱上大塊的肉、紅紅的棗子等,有時還會放點甜滋滋的蜂蜜,最后用棉線將粽子捆住扎牢?粗齻兊碾p手靈巧地穿梭,一會的功夫,就能裹上一大堆粽子。農家的灶頭的水也開了,嘟嘟地直冒熱氣,她們將粽子在廚房里放進去水里,慢慢煮……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也一陣陣的從廚房里飄出來。惹得饞嘴的小朋友伸長了頭頸,在外面一直轉悠;有的小朋友還會跑到廚房里,更近一步聞粽子的香味;有的甚至還會去問大人們粽子煮好了沒有。粽子終于煮熟啦!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擺到了我們眼前。扯開棉線、撥開棕葉,你就能吃到美味的粽子了,軟糯中有著清香的`棕葉味道。其中,我最喜歡吃的是香香的肉粽了。
因為里面的肉和糯米都很入味,很好吃。除了粽子,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風俗,端午這一天還要舉行許多活動呢!孩子會穿戴好虎頭鞋帽、婦女和孩子胸前掛上用絲綢等縫制的各種樣子的香袋,形狀有老虎頭、南瓜娃娃、糖娃娃等。但是,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里,大家最喜歡的活動。啊,端午節(jié)的風俗習慣真是豐富多彩!
端午節(jié)的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是一個端午節(jié)到啦!每逢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它們有方的,有三角的;有肉的,有豆沙的……
今天中午,爸爸把做好的肉粽、蛋黃粽放在桌上:“快點吃吧,不然就涼了!”爸爸剛說完,我就吃了起來,不時發(fā)出“太好吃了!”的'聲音。我問爸爸:“爸爸!粽子咋做的?”“我來告訴你!”奶奶大步流星地走來,“首先拿幾張粽葉卷成錐形,然后在里面放滿糯米,中間再加點餡,看你喜歡吃什么口味,可以加肉、蛋黃、棗子……最后用彩線把它扎起來,放入水中煮熟,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哦,原來做粽子這么難。 蔽殷@訝道。“你知道我們蘇州人端午節(jié)紀念的是誰嗎?”媽媽問道!笆遣皇乔?”“不是,應該是伍子胥。”說著媽媽翻出《蘇州歷代名人傳說》給我看,“伍子胥幫助吳王伐楚后,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后來吳國討伐越國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zhàn),多次告誡吳王‘勾踐不死,吳國必亡’,可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伯嚭的話,接受勾踐求和,還賜伍子胥自殺。五月五日伍子胥的尸體被投入江中喂魚,那條江后來被人們稱為胥江。屈原投江比伍子胥要晚兩百多年,所以我們蘇州人紀念的是伍子胥!
“啊!原來端午節(jié)有這么多知識呢!我一定要好好地過這個端午節(jié)才行!”
端午節(jié)的作文12
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江蘇連云港,那里不僅環(huán)境優(yōu)美物產豐富,而且許多傳統(tǒng)的民間風俗都被保留了下來,尤其是端午節(jié),熱鬧非凡,有趣極了!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
五月節(jié)、重陽節(jié)、艾節(jié)。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是必須有的傳統(tǒng)節(jié)目,至于每家都要掛艾葉、白芷,喝雄黃酒,據說是為了辟邪。
到了這一天,江邊兩岸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再看看江里的比賽龍舟,只只披紅掛綠,漂亮極了,比賽隊員個個擦拳磨掌,準備比個高低!只聽一聲令下,一只只龍舟在江面上你追我趕初中作文 ,鼓聲震天,場面壯觀極了!
聽老人們講,賽龍舟是因為在當時楚人舍不得賢臣屈原含冤而去,所以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已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賽之起源,后來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以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這天家家還要包粽子,是因為荊楚之人在這天煮糯米飯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怕魚吃掉,故用竹筒裝糯米飯投入,逐漸用粽葉包米來代替竹筒。
我在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太開心了,不僅有好吃的、好玩,而且還能聽到好多美麗的'傳說故事,真的是舍不得離開呀!看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如果有機會的話,你也來這兒玩玩吧!保證你會滿載而歸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1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這天,我們穿著老師發(fā)的校服,前往一個離學校很近的中西餐廳——富蘭城堡。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端午憶屈原”開始了。大屏幕上面寫著“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接下來老師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相關知識以及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主要事跡及主要作品。作品主要是《離騷》、《天問》、《九歌》和《懷沙》等。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俗,如賽龍舟、包粽子、飲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栓五色線和給孩子涂雄黃等等。
然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開始了。老師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個沒有裝香料的空香囊袋。紅色代表熱情,力量和勇氣。他它可以增強疫力和吸引力。綠色代表自然之母的顏色,它幫助你在學習生活中更加的謹慎細致,朝著你心里的目標不斷的努力前行。我輕輕下位,把香囊遞給了我的媽媽。只見媽媽一大把,一大把地把艾葉放進香囊袋里,直到裝滿,系上一個蝴蝶結,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接下來是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系藍絲帶”。我把藍絲帶系在媽媽的左手腕上。藍絲帶代表著感恩、鼓勵、關懷和愛。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誦經典”。通過大聲誦讀屈原的作品,我內心真佩服,他真是厲害呀。
終于到了第五個環(huán)節(jié),快樂尋寶。當老師說完開始后,全部的學生都沖了進去。有的像大猩猩,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強盜。四處搶免單券,我找到了一張免單券。帶著它去回答問題。問題真簡單,問的是“端午節(jié)是在什么時候?”我的回答是“五月初五”。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屈原有了更高的認識。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像屈原一樣,愛家愛國,忠貞不二。
端午節(jié)的作文14
端午節(jié)在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名端陽、龍舟、正陽等,和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在屈原被貶后,楚國滅亡,屈原因為太傷心,投汨羅江自盡。消息傳到漁民那里,漁民趕緊劃船來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江水太急,早已不見了屈原的尸體。人們只好扔飯團,上面掛著五彩紙、雞蛋等,并祈禱魚蝦不要咬屈原的尸體。
我最難忘的端午節(jié)是20xx年,幼兒園在教室里舉行了包粽子的活動。那時候,我的媽媽也來了,她手把手教我怎么包粽子?墒,我學了好久還是沒學會。就在我灰心喪氣不想學的時候,媽媽鼓勵我說:只要耐心就能學會!
我覺得媽媽說得很對,就又跟著媽媽學起來。我拿了兩片粽葉,先把粽葉折成碗狀,再把糯米裝進去,順便加入幾顆我喜歡吃的紅棗,再把糯米和紅棗用粽葉包住,就大功告成了!沒過一會兒,我就學會了包粽子,只是還不知道怎么打結。
我們班做了好多粽子,都分批放到鍋中蒸煮。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個,!真香!一股清香鉆進我的鼻孔,頓時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兩個粽子,但是媽媽提醒我: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影響消化。我點點頭:嗯嗯。
多么難忘的端午節(jié)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15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奶奶學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痹谀棠痰闹更c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奶奶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蓳u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奶奶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作文12-09
端午節(jié)的作文08-16
【推薦】端午節(jié)作文12-11
端午節(jié)作文【熱】12-11
【熱】端午節(jié)作文12-11
端午節(jié)作文【推薦】12-11
【精】端午節(jié)作文12-11
【薦】端午節(jié)作文12-11
端午節(jié)作文【精】12-11
端午節(jié)作文【薦】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