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根據(jù)范圍的不同,事跡材料可分為集體事跡材料和個人事跡材料。寫事跡材料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壇新秀事跡材料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壇新秀事跡材料范文1
時間就是一個人的自傳,時間的自傳又似乎總是無跡可尋,隨意任性,不循章法,無所謂規(guī)劃。我生性率真、直爽,對時間的流逝更是遲鈍,所以要站在某個節(jié)點盤點所謂的成長歷程,于我而言,實為不易。古羅馬有句名言流傳至今:“認識你自己”。只有五個字,很深刻、很哲理,但很難。
閱讀,我是喜歡散文的,因為自由、灑脫,不拘一格;旅游,我是不喜歡攻略的,因為不擅長、很惰性;教書,我是性情的,語文課可以上得很激情、很忘我、很陶醉,偶爾也會很得意;成長,我是很幸運的,一路上遇見很多的良師諍友,讓我這樣一位普通老師成了浦江縣名師,金華市教壇新秀,金華市教改之星……也正因為這份感恩,也正因為這份隨性,我總覺得無從說起,又覺得可言說的太多,以至于難以付諸筆端。
靜靜地,把自己放在“教師職業(yè)”這一個特定的背景下,努力遇見每一個自己,盤點時間留下的軌跡。
農村七年
在隨性中覺醒
我出生在農村,可我似乎又從不熟悉農村。童年的我,體弱多病,嗜睡不喜動,生活很是簡單。同樣,我六年的農村小學教學生涯,看似極為簡單,卻并不單調,可說是隨性至極的。
簡單是因為心無掛礙,只是心無旁騖地工作教學。20xx年金職院畢業(yè)后,根據(jù)教育局安排,到鄭家塢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當時全校十來位年輕教師,全部住在學校宿舍。沒有手機,沒有網(wǎng)絡,沒有那么多的娛樂,白天我們上課、改作,晚上就聚在一起海闊天空地胡聊,琢磨最多、討論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課上得有趣,不要成為學生的催眠藥,想法和做法非常純粹。最得意的莫過于分享自己課堂上有創(chuàng)意的招法。記得我還自創(chuàng)了一套“問答接龍”的課堂游戲,非常吸引學生。就是由學生自讀課文后,提出問題讓其他同學搶答,解答不了的最后由老師來回答。現(xiàn)在想來,就是我們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當時的出發(fā)點只是為了改變一成不變的課堂模式,讓學生學得有趣點。所以,只要用心,就能找到有效的教學方式。
不單調是因為我擁有太多的工作角色。班主任、語文教師、體育教師、電腦教師……角色多重,卻并不手忙腳亂,反而覺得非常美好、快樂。雖然是鎮(zhèn)小,卻遇見了兩位真正以校為家的好校長——吳善祺、陳剛林兩任校長。他們每個學期總會想法設法搞一些教研活動,加快新教師的成長。當時初出茅廬,又無人指導,上公開課只能憑感覺,又沒有試教的概念,所以只能晚上在教室里獨自試講。記得有一次上公開課,來了好多周邊學校的老師,我拿出了自認為的看家本領,運用了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的方法,自己上得激情飛揚,學生學得入情入境。課后研討,才知道縣里的教研員也來了,而且要我自己先說說再點評。說真的,我那時壓根不知道教研員是什么身份,也不知道什么叫反思,可年輕時的我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從來不知道什么叫怯場。所以我就天馬行空地把自己備課、上課的所有感受,一古腦兒地倒出來。意想不到的是,教研員竟對我大加贊賞,而且夸我是個非常有潛力的新教師。就是這么“有潛力”這三個字,讓我有了更多展示、鍛煉的機會。也正是這次活動,給了我一個重新遇見更好的自己的機會,遇見更多優(yōu)秀導師的機會。
實小至今遇見新的自己
20xx年,通過進城招考,進入實驗小學,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給了我很寶貴的沉潛努力的時間。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蔽议_始認真觀摩名師的課堂實錄,訂閱教學雜志,閱讀專家的理論文章,我的職業(yè)理想開始萌芽。我開始認識到我不能只做一個“手中有技術”的老師。我遭遇了專業(yè)發(fā)展的第一個瓶頸,有段時間總是找不到上課的感覺。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課堂是否有效,開始困惑語文課真的必須情意濃濃嗎?太多的困擾讓我無所適從。
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電視紀錄片中在介紹金字塔,忽然有了一種頓悟:“金字塔”的最可能高度完全取決于其底部的寬度,同樣教師發(fā)展的制高點也受到其底蘊寬度的制約。于是我不再糾結于一堂課的成敗得失,我開始擴大自己的閱讀視野,不再只停留在名師課堂實錄的研讀,我開始關注《給教師的建議》《語文課程論基礎》《語感論》等教育理論書籍。更為可喜的是我進入了朱柏烽名師工作室、盧雁紅名師工作室以及縣語文核心教研組,在如此強大的導師團的引領下,我獲得了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受到了最悉心的指導,實現(xiàn)了最迅速的成長。在這幾年中,專業(yè)上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但更為可貴的是,我從導師身上感受到了他們巨大的人格魅力,這成為了我成長的最大動力。
沉潛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困惑是無法在語言和精神之間尋找一條通道。我開始把困惑轉化為研究點,我又找到了課感,一上講臺就莫名其妙地全身是勁,激情飛揚。有朋友笑話我,常態(tài)課怎么還可以這么激動和興奮。就是在這種狀態(tài)下,我執(zhí)教了《說明文閱讀》《貓》《電腦住宅》《飛向藍天的`恐龍》等公開課。特別是《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是我在沒什么時間試教的情況下上的,卻深受老師們的贊賞,并且發(fā)表在《教學月刊》上。
但此時,我的語文課堂還是直覺性大于設計感,感性植入多于理性建構,也就是說,我更多的是用第六感在教學。這種教學的直覺固然可貴,可是缺乏理性思考和理念支撐的課堂,還只是停留在就課論課的單一層面,無法進行教學的融會貫通。于是,我努力有意識地從純粹的教學型老師向研究型的老師轉變。
這幾年,我就是這樣不停地在困惑中否定自己,又在努力中遇見新的自己,不停地聽課、反思,不停地寫作、做課題,忙碌而充實,踏實而收獲。
面朝教海
感恩一路有您
在十四年的教學生涯中,有一種陪伴,為我寫下了生命的成長;有一種關愛,讓我感到了摯愛的真情;有一種影響,鐫刻了我思想的印記;有一些人,他們的付出,讓我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幸運的人,在我的成長道路上,總會有很多關心和幫助我的領導、同事和小伙伴們。這么多年來,鄭家塢中小的兩任校長(吳善祺校長、陳剛林校長),實驗小學的三任校長(樓朝輝校長、朱柏烽校長、徐雙蓮校長),大溪中心小學的張月環(huán)校長,檀溪中小的祝響響校長,縣教育局領導,教研室的樓慶華老師、虞霞芳老師、唐光超老師、張俊英老師、方筱莉老師……都對我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這也是對我個人努力的最大認可。從他們身上,習得了為人的智慧,做事的智慧,治學的智慧……一路走來,有太多太多的人要感謝,是你們帶著茉莉花般的芬芳,引領我徐徐前行;感謝同伴,是你們用真誠和熱情點燃激情;感謝學校,是團隊的勤奮執(zhí)著感染著我,讓我雖一路坎坷,但又高奏凱歌。
記起紀伯倫的一句話: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成績也好,榮譽也罷,它們只能代表過去,它們將是我前進的動力,我將永遠以一團激情之火,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之中。不忘初心,適時歸零,攀越更高峰。那就如《犟龜》一樣:上了路,總會遇見隆重的慶典。為遇見,也為遠方,一切才剛剛開始……
教壇新秀事跡材料范文2
xx,女,講師,護理分院專任教師,臨床護理教研室主任。夯實教學功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從教14年來,始終堅持課前充分備課,課中靈活授課,課后及時總結的教學習慣,在不斷地實踐和總結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曾獲錢江學院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和省青年教師技能比賽優(yōu)秀獎。她積極探究教學方法改革,在教學中不斷研究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效果。先后主持1項省級課堂教學改革項目,1項市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參與完成1項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和3部教材編寫,發(fā)表2篇教學研究論文。做學生的'好導師,與學生共成長。教學之余,汪麗琪老師積極帶領學生參與專業(yè)實踐,指導學生科研,指導學生競賽。曾指導學生榮獲省高校大學生養(yǎng)老服務科普圖片設計大賽三等獎、省大學生護理競賽團體優(yōu)秀獎、院學生科研項目一等獎、院暑期社會實踐二等獎等好成績。個人曾獲杭州市暑期實踐先進個人、錢江學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教壇新秀、領航師德育導師、優(yōu)秀班主任、就業(yè)工作先進等榮譽稱號。關注專業(yè)發(fā)展,積累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完成浙江省民政廳課題2項,杭州市社科聯(lián)課題1項,浙江省老年學會課題1項,杭州市屬高校產學對接優(yōu)秀中青年教師進企業(yè)服務項目1項,參與民政廳課題1項并獲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論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發(fā)表論文10余篇。
教壇新秀事跡材料范文3
20xx年本科畢業(yè),我滿懷憧憬從東北來到江南水鄉(xiāng)——浦江,驚喜又忐忑。
初到實驗小學,儒雅溫和的校長,真誠友善的同事,瞬間消除了我的不安。工作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在人才濟濟的實小大家庭中,自己如此渺小和平凡。
于是,暗下決心,我要學習、要進步、要成長……
在最美的遇見中——成長
開始工作初期,首先面臨的是備戰(zhàn)縣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作為教練組成員,最早上班和最遲下班是我工作的常態(tài),甚至犧牲了“十一”黃金周和周末時間。比賽結果居然沒能如愿換來冠軍,傷心,怨憤接踵而來。
但是賽后我平靜地分析原因、查找不足,提高訓練實效,在后來的縣田徑比賽中,學生多次獲得全縣冠軍。
20xx年,學校推薦我參加縣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賽前,我就給自己強加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因為實驗小學老師比賽必得頭獎,工作后自己初次參加“大賽”,可謂“壓力山大”! 然,壓力面前,我能做的就是充分準備,整理材料、復習技能、訓練體能等。值得欣慰的是我獲得了一等獎的第一名,心里的“石頭”終于可以放下來。
兩年后的20xx年,再次參加縣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經過前一屆的積累和精心準備蟬聯(lián)小學組冠軍,并有幸代表浦江縣參加市級比賽,面臨著全市各區(qū)縣的十幾名選手真的有些緊張,在石磊老師的鼓勵下,一鼓作氣、勇往直前的完成了比賽,最終收獲了冠軍,看到結果公布在網(wǎng)上時,很少落淚的我眼眶中盈滿淚水。
在最難的磨礪中——成長
20xx年,第一次參加縣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評比,沒日沒夜地觀看、分析教學案例,多次進行課堂教學演練,課余請教經驗豐富的同事,課下苦練技能,然后,滿懷自信參加比賽,結果,獲得了縣三等獎。
這消息如晴天霹靂一般,給我當頭一棒,我自覺沒有勇氣面對學校領導和同事,暗暗發(fā)誓,今后我不再參加課堂教學評比,我輸不起,更丟不起學校的“臉面”。
隨著歲月的更替,閱歷的豐富,曾經無法承受失敗的我,漸漸理解,失敗是磨刀石,試金石,哪里“倒下”就要從哪里堅挺的站起來,繼續(xù)前行……
平實的生活與孩子同行
學校業(yè)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部分體育特長突出和體育運動愛好者展示的舞臺。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運動技術水平,體育組老師們課下查閱書籍,學習先進的訓練方法與理念,一起研究、探討疑難問題,早出晚歸,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團結一心,共同奮斗,在田徑、籃動技術水平,體育組老師們課下查閱書籍,學習先進的訓練方法與理念,一起研究、探討疑難問題,早出晚歸,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團結一心,共同奮斗,在田徑、籃球、足球等項目上近幾年來收獲了數(shù)十次冠軍,書寫了不少傳奇故事。在烈日、雨水、汗水與淚水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回憶,同時給自己積累了寶貴的'知識財富,收獲了無數(shù)的精神財富……
“閃亮”的日子與同事共度
工作十二年以來,和同事們一起參加排球、籃球、太極拳、氣排球、羽毛球、趣味運動會,教育系統(tǒng)三年一屆的文藝匯演以及其它文藝演出等節(jié)目的前期準備和排練中,受到實驗小學這群熱血、激情而又能吃苦耐勞同事們的感染,養(yǎng)成了許多良好的工作習慣,熏染了諸多優(yōu)秀精神品質。即使個別老師并不擅長某項運動技能或舞蹈動作,但是仍然勤奮、好學的鉆研,即使個別老師體力不支,但是仍然認真、頑強的堅持著,即使個別老師傷痛難忍,但是仍然執(zhí)著、刻苦的繼續(xù)著……優(yōu)良的工作作風感染了我,使我有了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動力與信念。
在最痛的破繭中——超越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從工作初期的校教師教研課,到教育聯(lián)盟交流課,到新教師匯報課,到縣教學研討課,到縣體育教師培訓專題講座,到縣體育核心教研組專題講座,到省、市教育教學展示課,到省、市教壇新秀的評比過程,再到體育新教師培訓講座……許多次的磨煉與經歷中,參伴著熱烈的互動與激烈的爭執(zhí),參伴著和諧的研究與探討,參伴著導師、同行、同事和朋友無數(shù)次的指導、批評、鼓勵、贊許等,這所有的過程中感謝一起陪伴、批評、指導的“您”。
20xx年11月,參加xx市課堂教學評比中,陳建衛(wèi)、陳鳳東、楊燦三位老師協(xié)助我,對上課場館進行實地考察、丈量、布局,同時,他們三人既扮演我課堂上學生的角色,又充當器材搬運工。教學設計完成后,又請教于招娣、陳淑蓮老師繼續(xù)對教學流程及細節(jié)進行整理與推敲,結束已經接近凌晨了。
20xx年4月縣教壇新秀評比的前夜也是如此的相似,下午五點多公布上課內容,陳淑蓮、孫志松、傅淑英三位暖心同事七點鐘不到就已經來辦公室?guī)兔Τ鲋\劃策了,在辦公室中研討教學設計,在操場上分析場地安排,不知不覺已經是夜晚十一點多,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他們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在市教壇新秀評比的準備過程中,教研員張偉勝老師多次指導我的教學設計和論文,還組織了一支精干、強大的教研團隊研討,教研團隊老師、辦公室好同事,以及縣語文骨干吳贊贊老師和數(shù)學骨干顧侃毓老師對我?guī)坠?jié)試教課從多角度、多層次、夸學科進行深刻的剖析與點評,讓我受益匪淺。
徐雙蓮校長多次打電話關心準備情況,或面授比賽經驗,或大加鼓勵以消減壓力;祝響響老師在指導論文答辯中說:“你是體育老師當中口才最好的,是口才好的老師當中體育教的最好的!” 祝老師的鼓勵使我信心倍增,一鼓作氣,獲得xx市第十二屆中小學體育教壇新秀評比的第一名,并被推薦到省里,最終意外的收獲了浙江省教壇新秀。
回想入職之初的稚嫩,到現(xiàn)在的漸入佳境,一路走來,離不開領導同事的指導和支持,借此機會,感恩樓朝輝、朱柏烽、徐雙蓮三位校長,感恩潘亞男副局長、石磊科長、陳益軍老師、張偉勝老師、柳海霞老師、張立亭老師、周光道老師、祝響響老師、施彥文老師、李慧勤老師、于招娣老師、吳奇?zhèn)ダ蠋、陳永苗老師、季德威老師、陳鳳東老師、楊燦老師、陳淑蓮老師、陳建衛(wèi)老師、孫志松老師、傅淑英老師……
此刻開始,一切回到最初,以“歸零”的心態(tài)重新審視自己,以“歸零”的狀態(tài)繼續(xù)我的教育之路……
教壇新秀事跡材料范文4
xx,女,講師,基礎護理學教研室主任。護理專業(yè)專任教師。
指導學生成績突出。任教以來,王花玲老師指導完成專業(yè)學生科研項目6項,指導學生參加浙江省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賽獲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浙江省養(yǎng)老圖片設計大賽,兩名同學獲優(yōu)勝獎;指導學生參加省護理學科競賽獲優(yōu)勝獎;指導學生參加第十七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杭州師范大學三等獎。
教學工作追求創(chuàng)新。近年來主持1項省級教改項目、1項市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1項院級重點教改項目和1項院級課程考核方式改革項目,并積極配合分院省級一流學科建設,籌劃社區(qū)護理方向的學科發(fā)展。獲20xx年錢江學院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二等獎”,還曾獲杭州市教育系統(tǒng)“家庭事業(yè)兼顧型”先進個人、杭州市教育局系統(tǒng)優(yōu)秀教師、!敖虊滦恪、院第十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榮譽稱號。
科學研究成果突出。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項、主持市廳級科研項目3項,并發(fā)表論文10余篇,參與的'科研項目“養(yǎng)老服務體系研究及實踐系列研究”獲杭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杭州市屬高校產學對接優(yōu)秀中青年教師進企服務項目。主編教材2本,擔任副主編教材1本,參編教材5本。
【教壇新秀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優(yōu)秀事跡材料05-11
護士事跡材料09-06
衛(wèi)生之星事跡材料04-27
家庭模范事跡材料04-10
誠信之星事跡材料04-13
文明家庭事跡材料04-24
好家長事跡材料04-19
師德模范事跡材料04-07
家風家訓事跡材料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