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數的意義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在學生三年級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小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裝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為今后學習小數四則運算打好基礎。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小數的計數單位,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教學難點是:抽象小數的意義。
知識教學點是:
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2.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3.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具準備:
米尺、課件.
能力訓練點是: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為達到上述目標,我在這節(jié)課的主設計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層次教學,促使學生眼、腦、手同時作用,獲得豐富表象,引發(fā)學生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 第一層次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米尺圖,在教師啟迪下,學生積極思維,根據嚴密的邏輯性,探索出規(guī)律。第二層次先出示米尺讓學生感知,然后提問,不直接回答,留 給學生思考余地。再通過填空的形式把思考過程反饋出來。第三層次的教學是通過教師點撥和學生觀察、討論、語言敘述,將規(guī)律靈活運用的過程,達到進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運用分數的有關知識作遷移,類推出小數的意義,揭示其本質特征。如再次引導學生觀察米尺,結合板書討論問題: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1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然后結合板書討論出小數的計數單位,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 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文字、圖片、聲音、音樂、動畫等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以調動學生的視聽覺等多種感觀,使學生的內心體驗推向高潮,使他們產生一種學習的沖動,求知的欲望。如一開始讓學生聽課件中的讀一讀。小數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是有體驗的。這樣設計就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認識,消除抽象的數學與學生的距離感。
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這兩條帶子有多少長,不能得到整“米”數時,須用其它數來表示,教學小數的產生。
3、結合課件教學一位小數、二位小數、三位小數……,教學小數的義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學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進率是10。
5、完成連線題,
6、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提出問題。
7、學生進行全課小結。
8、練習“思維訓練”。
板書設計: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2
課堂簡介:
一、談話導入,揭示小數的產生
1、師:認識小數嗎,你能說一個小數嗎?
2、你還知道小數的哪些知識?
3、你知道小數是怎樣產生的嗎?
二、教學小數的意義
1、認識一位小數
2、認識兩位小數
3、認識三位小數
……
4、概括小數的意義
師:分數與小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5、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
6、認識進率
三、鞏固練習(略)
四、課堂小結(略)
聽課反思:
聽了屈老師的《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一課,我不禁感嘆:這節(jié)課真的不好講!同時,本節(jié)課也有我比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課堂引入要有針對性。
我們都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對于一節(jié)課來說,尤為重要?墒,要真正做到這一點,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雖然是講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但要怎么引,確實值得琢磨:這么引對教學是否有幫助,是否和新內容有一定的關聯。小數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屈老師在課上開門見山的引入小數,喚起了學生的學習經驗。簡潔精煉,有針對性的導入,這是我的收獲之一。
2、在教學時如何體現小數的意義。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一課的重點是建立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利用分數接觸小數;仡欁约阂酝慕虒W和屈老師的這節(jié)課,屈老師利用板書和多媒體輔助教學,采用了三層次教學,促使學生腦、眼、手協(xié)同作用,獲得豐富表象,引發(fā)學生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并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練習,強化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和小數計算單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多側重說一下表示的`意義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認為計數單位的教學可以揉到小數的意義的揭示過程中。還有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覺得最后的練習環(huán)節(jié)應該聯系實際設計一些生活中的練習題。
3、注重方法滲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達爾文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高一級的知識,是對知識的一種本質揭示,是數學知識結構的靈魂。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yǎng),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jié)課中,在教學1分米= 1/10米=0.1米時,滲透等量替換思想,并以此為基點展開,先讓學生初步感悟十進制分數與一位小數之間的聯系,進而鼓勵學生由此及彼、遷移類推得到許多一位小數,再讓學生比較這些小數的共同點,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比認識二、三位小數。歸納小數意義時,滲透抽象化方法,在學生多層面、多角度豐富感知的基礎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數量、單位名稱,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二位小數……,使學生順利地從直觀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3
【教材分析】
《小數的意義》是在學習了三年級下冊“元、角、分與小數”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小數的意義,以兩、三位小數的意義為教學重點,把小數的意義拓展到生活更廣泛的領域,如用小數表示的身高、體重、時間、溫度、面積等。在這些不同的生活領域使用的小數,理解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認識小數的數位及其計數單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小數概念和計數方法。為后面進一步學習比較小數大小、小數加減法、小數性質、小數乘除法等打下基礎。
在這節(jié)課教材安排了說一說,認一認,填一填,試一試,練一練等活動。讓學生通過說一說生活動中的小數,體會小數的意義及其與日常生活的廣泛聯系;認一認,借助幾何模型,通過數形結合使學生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系,理解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試一試,借助計數器讓學生認識小數部分的數位以及數位之間的進率從而進一步理解小數;最后通過練一練鞏固學生對小數的認識。
【學情分析】
小數的意義是較為抽象的概念,學生對小數意義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建構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實現認識的提升。
我們知道,教師只有真正的把握了教材,讀懂了學生,才能設計出最適合學生的各類活動。所以我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非常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以它為起點進行教學;再是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從淺入深,從簡到難,循序漸進。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及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2、了解小數的數位以及小數的記數單位。
3、在活動中體會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并會進行轉化。
【重點和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這也是本課學生的困難點。
【教學設計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具體設計分為四個活動來完成。
活動一:
我設計了交流信息,讓學生在交流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小數的讀、寫。體會小數在生活中的意義。
課前安排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數,一方面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在收集小數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思考這些小數的意義,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小數知識的經驗。
開課交流資料,用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題材,明確本節(jié)課的研究內容。再讓學生用個性化的理解方式表達自己對小數的理解,大膽的釋放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已有經驗,也有助于教師探明學生的起點。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又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為后面進一步學習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做好鋪墊。
在對小數的讀寫這一知識點上,我讓學生憑借自己已有生活經驗與知識水平,互相學習,直接解決。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明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的不同。為學生的數學思考創(chuàng)設條件。
活動二:
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與十幾分數的聯系,這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在這一活動中我按照:分—選涂—寫說—練,四步來進行:
1、憑借學生的已有知識給小數分類。學生在原有知識基礎上,會把0.1、0.3、0.62、0.2、14、0.23這幾個小數分為三類,0.1、0.3是一位小數、0.62、0.23是兩位小數、0.059是三位小數。
2、引導學生給上面三類小數選擇合適的米尺圖,并在米尺圖的格子上涂色。在這里我選擇了三種精確度不同的米尺圖:精確到分米的、精確到厘米的、精確到毫米的。
憑借學生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認識與進率的理解,學生很容易理解0.1就是在精確到分米的尺子上涂1格;0.23就要選擇精確到厘米的尺子,涂23個小格;0.214選擇精確到毫米的尺子涂214格。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在感知上理解小數的意義。
3、再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剛才涂色的米尺圖,并討論交流同一米尺圖上小數與分數的關系,說說你對剛才幾個小數的理解。這樣學生結合米尺圖,即從數上,又從形上就很容易理解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聯系,理解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從而也使直觀認識小數意義,過度到認識抽象的小數意義。
4、通過做練習:用小數、分數表示下面圖形的涂色部分;把分數寫成小數,并談一談你的思考方法等進一步使學生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
活動三:
認識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先讓學生速讀課本p5的內容,介紹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再通過開放性的'游戲活動:同桌兩人,一人撥珠,一人讀數,并說說各數位上的數分別表示多少,然后交換角色。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小數數位各名稱的理解和體會到小數部分的數位也是十進位的,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在前兩個活動,設計上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生活經驗,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不斷向學生提出挑戰(zhàn)性問題,一次次把學生的學習引向深入,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主動建構知識。
活動四:
根據本課的知識點及重難點,設計了三個練習:
基礎練習:1、小練習:獨立完成第6頁“練一練”第3、4、5題。通過練習鞏固,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激趣練習:2、數學游戲:你說我涂。
拓展練習:3、p4填一填。
通過直觀模型讓學生初步感知帶小數,幫助學生建立數感,這也是對本節(jié)課,小數認識的一個拓展。
本節(jié)課我的困惑
1、在本課中對小數的讀寫,你是怎樣教學的?
2、教材在小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為什么要安排通過直觀模型理解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你是怎樣思考的?
活動五:交流信息,進一步學習小數的讀寫。
1、復習導入:出示一些商品價格標簽,讓學生說說商品的單價。
2、談話引入:同學們都能正確地讀出了這些商品的標價,“那除了商品的標價可以用小數表示外,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3、全班匯報,交流收集的資料。
4、同學們收集了那么多的小數,你能挑選你最感興趣的一條,談談你對它的理解嗎?
總結:剛才這些資料都是用小數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現象。通過交流,發(fā)現同學們對小數已經有了一些認識。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大家一起幫老師把資料讀出來,請一位學生來寫出小數。
。▽W生讀小數、一生寫小數。)
師:誰能說一下,你剛才是怎樣讀的?怎樣寫的。
。ㄉ涣鳎
師: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這樣開課,既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又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小數,再用個性化的理解方式表達對小數的理解,大膽的釋放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已有經驗,為后面進一步學習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做好鋪墊。對小數的讀寫,學生在三年級小數的認識中在元、角、分的具體背景下已經強調過了,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這類比較簡單的問題,可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經驗與已有知識、利用學生的相互交流直接解決。只需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的不同。]
活動六:理解小數的意義,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
1、請同學們觀察這些小數,想一想,可以怎樣分類?
。▽W生小組內交流,匯報)
0.1、0.3、0.62、0.214、0.23
2、給上面三類小數選擇合適的米尺圖,并在米尺圖的格子上涂色。(在這里我選擇了三種精確度不同的米尺圖:精確到分米的、精確到厘米的、精確到毫米的。)
3、學生用分數表示剛才涂色的米尺圖,并討論交流同一米尺圖上小數與分數的關系。
4、出示課件:
。1)分別用小數、分數表示下面圖形的涂色部分。P6練一練第一題。
。2)P6練一練第二題。
活動七:認識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
(1)快速閱讀課本P5。
出示計數器,介紹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
(2)撥一撥,說一說。
在計數器上各數位都撥上3個珠子,說說每個3表示多少,這個數怎么讀?
。3)學生比較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與整數部分有什么不同?
。4)學生活動:
同桌一人撥珠,一人讀數,并說說各數位上的數分別表示多少,然后交換角色。
。墼O計意圖:先讓學生速讀課本p5的內容,介紹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再通過開放性的游戲活動:同桌兩人,一人撥珠,一人讀數,并說說各數位上的數分別表示多少,然后交換角色。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小數數位各名稱的理解和體會到小數部分的數位也是十進位的,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活動吧:鞏固應用
基礎練習:小練習:獨立完成第6頁“練一練”第3、4、5題。
激趣練習:數學游戲:你說我涂。
拓展練習:p4填一填。
[設計意圖:根據本課的知識點及重難點,設計了三個練習:基礎練習:鞏固,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激趣練習:增強知識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拓展練習:通過直觀模型讓學生初步感知帶小數,幫助學生建立數感,這也是對本節(jié)課,小數認識的一個拓展。]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意義)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整數除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和提高,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這部分的教學,讓學生懂得除數是小數除法的算理,并為下一步“人民幣的兌換”、“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本節(jié)課的是本單元的重點、難點,也是這一冊書的重點、難點。它包括了整數除法的算理,小數點的移動等相關知識的融合。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目標: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從中獲取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確的筆算。
2、能力方面: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能利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3、思想情感方面: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驗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不斷探索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參差不齊,個別學生在學習整數除法方面不扎實,對于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加上學習本章內容需要仔細、認真。因此,在教學中要著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去合理安排教學方法,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加強輔導,應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
四、教法
本節(jié)課利用遠教多媒體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形象生動、突出重點、便于學生接受等優(yōu)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既掌握知識又培養(yǎng)能力。從“復習舊知——探究交流——深化提高——鞏固應用——評價回顧“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利用知識的遷移,充分發(fā)揮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始終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五、學法
重視對學生學法、算法的指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以“學”為主線,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用舊知識去解決新問題,貫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理念,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最終目標。
六、教學實施過程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作如下安排:
復習舊知——探究交流——深化提高——鞏固應用——評價回顧五個環(huán)節(jié)
(1)復習舊知(目的:利用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窗口)
依次打開幻燈片“小博士考考你”。
第一張“小數點去掉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復習小數點移動后,在原數的基礎上發(fā)生了變化?
第二張“擴大相應的倍數,小數點應向右移動幾位?”
第三張“被除數、除數、商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復習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嗤谋稊担滩蛔兊囊(guī)律。
復習舊知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自由搶答、集體訂正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思維,同時這一部分的知識為探究交流打下知識基礎。
。2)探究交流
談話導入打電話情節(jié),同時出示第五張幻燈片。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找出圖片中含有的信息。
出示下一張幻燈片,出示問題,(誰打電話的時間長?)安排學生自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嘗試探究,列出算式。后用課件顯示出正確的算式。
根據顯示出的兩個算式,引導學生觀察,提問:今天我們學習的除法和上次課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除數由整數變成了小數。教師順勢引出課題。
板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探究除數是小數除法的算理:
小組合作交流(4個同學一組,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如何來解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最后選取一名代表把交流討論出的結果講出來)
本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是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匯集組員的意見,教師對能力薄弱的小組進行引導,但不能點破,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出解題的關鍵所在。學生匯報成果時,教師可在黑板上板書出學生的算式。通過幾組學生的式子,讓全體學生找出這些算法的共同點——總結出利用轉化的方法(把除數轉化成為整數來除)
接著,利用多媒體課件顯示出豎式算法,顯示時要進行必要的語言講述,幫助學生弄清每一步的依據,強調要先把除數擴大成為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要向右移動幾位(依據前面學習過的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規(guī)律)——其實實質是把除數轉化成前面學過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在顯示到第二個算式時,要問學生在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時,如果被除數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么辦?——要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數位。
最后,寫出相應的答案,作答。
。3)深化提高
課件顯示第七、八張幻燈片。
第七張幻燈片,讓學生口答如何把除數變成整數,同時等號兩邊式子完全相等。說出依據。
第八張幻燈片,觀看用豎式計算除數是小數除法時,怎樣移動小數點,強調格式要規(guī)范,書寫干凈。
。4)鞏固應用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體驗成功喜悅的階段,同時這一階段可以改變學習氣氛的主要階段。
出示第九張幻燈片,讓學生利用學習到的知識,在紙上計算出這些式子的商(任選三個,教師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課堂輔導,最后舉手回答,集體訂正)
。5)評價回顧
向學生提出問題,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用能用幾句話來說說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嗎?
通過舉手回答,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進行總結,進行板書。最后,課件顯示第十張幻燈片,讓學生齊讀兩遍,加深印象。
如時間充分,可進行能力拓伸,讓學生試做第十一張幻燈片的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一部分,多媒體課件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板書,簡潔明了的板書,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進行深刻記憶的良好保證。
板書設計:
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1、先觀察除數是幾位小數,向右移動除數的小數點,把除數變成整數。
2、被除數的小數點馬與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位數不夠時,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數位。
3、按除數是整數的方法去除。
八、遠程教育資源的運用
遠程教育資源的運用,大大縮短了農村與城市在運用多媒體方面的差距,遠程教育資源上的課件及先進的教學理念,為農村教師在教學上帶來一次革命,運用形象生的課件給學生上課,讓學生直觀的學習到抽象的知識。本節(jié)課,我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把除數、被除數小數點的移動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學到了方法。我相信,隨著遠程教育資源不斷的深入到我們的課堂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我更相信,廣大教師會在教學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5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系到小數的性質、單名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等相關知識。學生對小數意義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建構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需要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實現認識的提升。當然,這一過程離不開教師及時而必要的指導。
教學重點和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于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教學目標:
從生活中了解小數,明確要用小數表示的必要性,經歷觀察、測量、猜想等學習活動,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說出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并正確能讀寫小數;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理解、抽象小數的意義。通過觀察、測量,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從而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廣泛運用,體驗數學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景,請學生說一說搜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板書:
、僖粡堊雷拥母叨仁0.7米;
、诮淌掖皯舻膶捠0.85米;
、垡环菽暇┏繄髢r格是0.50元
、苊慷入姷膬r格是0.52元。
、菀豢冒说闹亓渴0.625千克。
、迠W運冠軍劉翔的身高是1.89米,體重是74.11千克。
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這些地方需要用小數來表示?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用小數來表示的必要性。
讓學生在讀一讀這些小數,在讀的過程之中,如果有錯誤,教師當即指導。
3、問:這些都是小數,你知道關于小數的哪些知識呢?
關于小數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們就進一步研究小數的意義。(揭示課題)
這樣的設計,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引發(fā)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新授部分
1、0.7米表示什么意義?誰來說說(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師帶領學生完整說:剛才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1分米,就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誰也來就像這樣完整說一說。
師:這就是0.7米的意義。
師:對照板書中的分數和小數,你能發(fā)現什么?
學生思考后再交流,十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反之,一位小數也可以用十分之幾表示。
問:十分之五等于多少?0.8等于多少?
2、像我們過去三年級所認識的0.1米、0.2米以及0.7米都是表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得到的分數,那么1米還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呢?
每份長1厘米,就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問:誰愿意再來說說0.01米的意義。學生完整地說出: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長1厘米,就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想一想0.85米表示什么?
重點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
3、觀察:對照板書,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得到:百分之幾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師:能舉些例子嗎?
師:現在我們如果將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多長?用分數、小數如何表示?
你又能發(fā)現什么呢?(得到:千分之幾可以寫成三位小數)請再舉例。
師:如果將1米平均分成10000份呢?能再舉例嗎?
接著學習下面的幾個小數:0.50元、0.52元、0.625千克
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歸納抽象:剛才我們分的是1米、1元、1千克、一個圖形等,都可以用整數“1”來表示,我們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還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
在本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讓學生課前收集身邊的小數,課的開始即讓學生展示匯報生活中常見的小數,一方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在收集小數的過程中,會自然地思考這些小數的意義,激活了已有的初步認識小數的經驗。之后,教師再展示生活中的一組關于小數的材料,用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題材,明確地提出了本節(jié)課的研究內容——探究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小數的意義。并讓學生試著說明這些小數的意義,有助于教師探明教學的起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直觀認識小數意義的基礎上,認識抽象的小數意義。學生對小數意義的認識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可以進行適度的重組和補充。
原教材只是借助于1米、1元這兩個計量單位,講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這種認知表象感覺單一,不利于學生對“整體1”的完整認識,在設計時,增加了通過分“1千克、一個圖形”得到小數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分1元時,讓學生理解0.5元、0.52元所表示的意義;在分1千克時,讓學生理解0.625千克所表示的意義;在分1個圖形時,分別理解0.7、0.23、0.009所表示的意義,從而使得內容更加的飽滿,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開放。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下冊50 — 51頁。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系到小數的性質、單名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等相關知識。
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其依據是十進制位置原則。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進分數為什么可以依照整數的寫法用小數來表示的道理,著重從“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來說明小數的意義,使學生明確“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這樣簡化了小數的意義的敘述,更有利于學生們理解,是這次課程改革一大優(yōu)點。
2、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
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同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于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
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3、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測量、猜想等學習活動,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2)、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得計數單位以及每相臨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3)、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采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嘗試法、引導發(fā)現法、等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引導他們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小數的含義是屬概念教學,較為抽象,根據學生對概念的認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這一規(guī)律。
1、從生活中了解小數,明確要用小數表示的必要性。
2、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理解、抽象小數的意義。
3、通過觀察、測量,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從而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4、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廣泛運用,體驗數學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jié)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通過觀察、測量、歸納,可以發(fā)現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通過指導獨立看書,匯報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進入超市買菜的情景,使本課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相吻合
1、白菜0.5元/斤,紅蘿卜0.8元/斤,西紅柿2.5元/斤。
2、黃豆2.85元/斤,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歸納出不能用整元數表示的這種數,要用小數表示。
引入課題。這樣的設計,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引發(fā)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ǘ┟鞔_目標探索新知
同學們都知道小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那么同學們關于小數,你還知道些什么?
我預設學生的提問
1、小數是怎么來的。(怎么產生的)
2、什么叫小數?(小數的意義)
3、小數是怎么讀的,怎么寫的?根據學生提的問題,揭示課題并板書。
。ㄈ┬率
1、復習舊知
。1)1元=( )角1元=( )分1米=( )分米1米=( )厘米1米=( )毫米
。2)5角=(—)元3分米=(—)米12厘米=(—)米35毫米=(—)米這樣設計目的在于喚醒學生的記憶,根據單位間的.進率準確的寫出對應得分數,為后邊講分母是10、100、1000等十進分數作鋪墊。
2、精講根據學生們對生活中小數(各種單價)的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交流、觀察發(fā)現小數的意義:分母是10、100、1000等分數可以寫成小數表示,小數表示的是分母為10、100、1000等的分數。
。1)象“0.1、0.3、0.9”這些小數叫1位小數。(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1位小數。
1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象“0.01、0.04、0.18”這些小數叫2位小數。
。ǚ帜甘100的分數,可以寫成2位小數。2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3)象“0.001、0.015、0.219”這些小數叫3位小數。(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3位小數。
3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3、根據小數的意義進一步說明它們的計數單位是0.1、0.01、0.001 …
(三)鞏固新知
1、練習“考考你”;(練一練)第1題2、用米做單位測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場買菜統(tǒng)計表。
【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ㄋ模┬〗Y
1、了解小數的歷史。(小資料)
【了解小數的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2、學了小數這節(jié)課,能談談你知道了些什么嗎?
。ㄎ澹┳鳂I(yè)布置
1、從生活中記錄一些小數,明天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完成課本55頁1、2題。
布置實踐性的作業(yè),使學。
如果你是應聘小學數學教師,那么就要把小學數學教材熟悉一下,并要深刻理解與掌握數學教材各部分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點是什么,怎樣在教學中體現?難點是什么,怎樣在教學中突破?課時怎樣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年齡特點來劃分,特別是要注意把握各冊教材之間的關聯性,這樣才能吃透教材,進而把握教材。沒有充分的準備,只想靠運氣抽到有備的內容機率小,就會出問題,通常應聘單位會給出一定的考核范圍,如:隨機抽選說課內容的范圍在數學三四年級。
一、說教材(教材的地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
二、說教法(參與式、討論式、互動式、體驗式、研究性學習、談話、對話、辯論、調查、情景模擬、親歷體驗、小活動等)
三、說學法(依據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方式的轉變,說出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達到體驗中感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活動中歸納知識;參與中培養(yǎng)能力;合作中學會學習)
四、說教學程序
主體部分:說出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知識點的處理、運用的方法、教學手段、開展的活動、運用的教具、設計的練習、學法的指導等。并說出你這樣設計的依據是什么。
五、說板書設計(這一點往往會被新手忽略)
板書提綱、說出這樣設計的理由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出版的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三單元第38-39頁的"文具店"―――小數乘法意義。該內容的呈現與過去的教材呈現有區(qū)別,沒有細分為"小數乘以整數,小數乘以小數"兩個部分,而是刪繁就簡,重點體會"小數乘整數"的意義。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過"元、角、分與小數"、"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加減法"和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v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2、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技能目標:通過具體情況和實踐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能從多角度想出簡單小數乘法的結果,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滲透類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3、說教學重點、難點
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材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難點是使學生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二、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較豐富、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在復習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自主研究發(fā)現小數乘法意義,用已有知識來求解簡單小數乘整數的結果,并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整個教學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組織進行:①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②合作探究,明理獲知,③深化運用,鞏固新知,④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分兩步組織教學。一是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情境,拉近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體會到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課件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圖。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提問"如果你來買某種文具,怎樣才能知道你該付多少錢呢?"旨在讓學生明白要知道購物中需要付多少錢,必須知道物品的單價和所購的數量。待學生回答后,緊接著出示課件②,即文具專柜。在學生觀察中提問"你從這個文具柜中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從直接的生活經驗與背景中,親身體驗情境中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有利于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是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從學生提的數學問題中,選擇"買3支鋼筆需要多少元?"讓學生自主解答,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列式,算式2 3表示什么意義?從而為后面小數乘法意義的學習作好鋪墊。
。ǘ 合作探究,明理獲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在學生回顧整數乘法意義之后,提問"買三塊橡皮需要多少元?",學生自主思考如何解決,學生這時應該不難就能列出算式0.2 3,隨即追問"為什么要這樣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學生充分回答的基礎上初步感知0.2 3表示的意義。緊接著設問"0.2 3的結果是多少?",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指導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計算0.2 3的方法。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增強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學會了運用已學的小數意義、小數加法和將小數轉化整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隨機滲透了類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也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小數乘法意義的理解。
再就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能用自己的話闡明小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幾是多少?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揭示課題并板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知識不斷出現,知識固然重要,但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更為重要。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錢偉長先生亦說:"教師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處理知識的能力教給學生,這是關鍵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學習數學要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ㄈ┥罨\用,鞏固新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四組闖關題。第一關是試一試:①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元?②買兩把直尺需要多少元?這關是模仿性練習,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第二關是涂一涂,即根據算式涂涂得出結果。第三關是填一填,即根據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和根據乘法算式寫加法算式,這兩關是提高性練習。是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小數乘法意義的理解。第四關是想一想:0.2 3=0.6,3 0.2=?這關是深化性練習,一是讓學生明白整數乘法的交換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二是讓學生體會一個整數乘小數的意義也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通過這樣闖關練習,不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層次練習中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體會用小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喜悅。
(四)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幫助學生整理,解決疑惑問題。
本節(jié)課這樣設計是基于讓學生能夠實實在在從課堂學習中感受到、體驗到、領悟到、思考到新知的獲取,建立數學模型。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8
一、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過程,更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二、說教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第四單元中“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這一內容既是前面知識的延伸,也是系統(tǒng)學習小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為以后學習小數四則運算打好基礎。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以上教學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課時教學目標時注意聯系生活,盡量聯系學生身邊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資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fā)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自身全面和諧發(fā)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標:
1、通過教具演示和聯系實際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小數的基礎上知道小數的產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知道小數是在實際生活中產生的,并有著廣泛的應用,認識小數與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小數的計數單位,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3、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小數的計數單位,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教學難點是小數的意義的探究過程。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使學生深刻理解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數來表示,這些分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寫作小說分別是0.1、0.01、0.001……通過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中解決0.1里面有幾個0.01;0.01里面有幾個0.001,讓學生深刻體會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這節(jié)內容選擇的教學方法為嘗試法、講授法、練習法等,選擇的依據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的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我的教學設計包含有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通過讓學生先估測再測量2米長的紅絲帶和60厘米長的綠絲帶、量數學課本的長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當教師讓學生用米作單位說出它們的長度時,學生心理產生了矛盾,因為有些測量結果不夠1米,無法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教師引出不夠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單位,需要用其它數來表示,由此引出“小數”。學生通過測量親自體驗了小數產生的必要性,從而喜歡上小數,對什么是小數產生了神秘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探究小數的意義。
小數的意義是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新課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學應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方式,防止重結論,輕過程的做法,積極組織有效的數學活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與研究實現師生互動、共同研究探討的方法,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去體驗、去思考,構建數學概念。因此,在教學中我力求引導學生在測量、觀察等操作的基礎上,從直觀的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讓學生用米為單位分別用整數、分數、小數來表示,從而過渡到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的形成。學生始終參與到概念的探究過程中,通過比較、歸納、分析和綜合最后抽象出小數的意義。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當學生成功解決一個問題后趁熱打鐵,將它拓展變化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給生活中的小數分類。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而是通過闖智慧關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從解決問題中發(fā)現、歸納出來。我認為這樣能促使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探索,以練習的形式探索出小數的計數單位、以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師生進行全課小結。
教師問:“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來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加以梳理總結,最后教師出示大發(fā)明家愛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靈感+99/100的勤奮,讓學生用小數把等式中的分數表示出來,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
教師:“這是大發(fā)明家愛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嗎?”從而讓學生明白:人必須勤奮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學們都能成為天才!人才!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P117——120。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系到小數的性質、單名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等相關知識。
2、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小學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于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3、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測量、猜想等學習活動,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2、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說出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并正確能讀寫小數;
3、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采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嘗試法、引導發(fā)現法、等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引導他們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小數的含義是屬概念教學,較為抽象、凝煉,根據學生對概念的認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這一規(guī)律。
1、從生活中了解小數,明確要用小數表示的必要性。
2、從已有的生活經驗中,理解、抽象小數的意義。
3、 通過觀察、測量,讓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小數產生于生活,從而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
4、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廣泛運用,體驗數學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三、說學法
通過本節(jié)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1、學會通過觀察、測量、歸納,可以發(fā)現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 。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通過指導獨立看書,匯報交流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5.1”假期情景 ,使本課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經念相吻合
1、在假期里你買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錢?
2、老師買了一本書,同學們猜一猜要多少元?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歸納出不能用整元數表示的這種數,要用小數表示。引入課題。
(轉自數學 吧 )
這樣的設計,旨在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引發(fā)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明確目標 探索新知
同學們都知道小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學們想了解小數的.什么?
我預設學生的提問(預設)
1、小數是怎么來的。(怎么產生的)
2、什么叫小數?(小數的意義)
3、小數是怎么讀的,怎么寫的?
根據學生提的問題,師生分析問題
1、師生小結小數的意義
(1)象“0.1、0.3、0.9”這些小數叫1位小數。(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1位小數。1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象“0.01、0.04、0.18”這些小數叫2位小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2位小數。2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3)象“0.001、0.015、0.219”這些小數叫3位小數。(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3位小數。3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學習小數的寫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考考你”;(練一練)第1題
2、用米做單位測量同桌的高度;
3、菜市場買菜統(tǒng)計表。
【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小結
1、了解小數的歷史。(小資料)
【了解小數的歷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2、學了小數這節(jié)課,能談談你知道了些什么嗎?
(五)作業(yè)布置
1、從生活中記錄一些小數,明天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完成《作業(yè)本》
布置實踐性的作業(yè),使學生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數學活動,學會讀、寫小數,進一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知識的遷移。
[過程與方法]
通過知識遷移,學會小數的讀、寫,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新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感受、體驗、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在小的數位較多的情況下,學會讀、寫小數。
教學難點
通過小數讀、寫法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整數的寫法 。
2、復習整數的讀法。復習整數數位順序表。
3、嘗試改數
你能不改變這三個數的數字,將這三個數改成小數嗎?
563 4007 12378
二、 教學小數的數位的順序表
。1)復習整數的數位表
指名學生講已學過的計數單位有哪些,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2)教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僬f明什么叫做小數的數位?
②小數的計數單位哪最大,它和整數個位間進率是多少,那么表示十分之幾的數要寫在小數點右面第幾位,這個數位叫做十分位。
、郾硎景俜种畮椎臄狄獙懺谛迭c右面的第幾位,這個數位叫什么,它所對應的計數單位是什么?
、鼙硎厩Х种畮椎臄狄獙懺谛迭c右面的第幾位,這個數位叫做什么,它所對應的計數單位是什么?
⑤再往下還可以有萬分位、十萬分位、百萬分位等,因為數較多的不常用,我們在數位表上就用“……”表示。
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上面的問題。
小結:實際用時小數和整數常寫在一起,這樣的數也叫做小數,小數點左邊的部分就稱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數就稱小數部分。
三、學習小數的讀法
。1)讀55.55
教師:通過預習,小數55.55應該怎么讀?誰來給大家讀一讀呢?
學生(猜測):五十五點五十五;五十五點五五;五十五點五十分五百分。
教師:哪個同學回答正確?正確讀法是“五十五點五五”。小數的正確讀法是什么?
[小結] 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讀法不同,整數部分按照原來的讀法讀,小數部分按從左到右依次讀出每一個數字。
。2)讀5050。005
。ㄕn件出示5050。005讀作)
教師:按照我們剛才的小結,大家一起讀出這個小數。
學生:五千零五十點零零五。
教師:在這里老師要強調,小數點后面的每一個數字都要讀,這一點大家必須記住。
(3)整理小數的讀法
讀小數時,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來讀,整數部分是“0”的就讀成“零”,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字。讀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讀幾個0。
四、學習小數的寫法
感悟寫的方法
教師:根據小數的讀法,你能寫出小數嗎?
。ɑ脽羝鍪荆簩懗鱿旅娴 小數三點三零、六十四點零五、零點零零四、一點零零一)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寫出白版上的小數,彼此檢查看看正確與否。
學生:交流自己的成果,總結小數的寫法。
教師在學生書寫過程中進行檢查,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點撥指導,使每個學生都會寫出相應的小數。
[小結]在小數時,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寫法寫,小數部分要依次寫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寫幾個0。
五、探究提升
。1)多少個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邊應該是哪一位?百分位右邊應該是哪一位呢?
。2)指出345.679整數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別是什么位?
。3)再指出小數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別是多少?
六、達標測評
(1)寫出下面的小數。
零點零七 五點零六 十點零零二
三百點七一 零點零一四 十五點五零三
。2)填空
0.9里面有( )個 0.1,0.07里面( )個0.01,
4個( )是0。04,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
。3)讀出下面各數
南江長江大橋全長6.772千米。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優(yōu)秀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了解小數是如何產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2、明確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以及它們之間進率。
3、經歷小數的發(fā)現、認識過程,感知知識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體驗探究發(fā)現和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小數的計數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難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出示課件(m,dm,cm)并問到:首先來見見幾位老朋友,你還認識它們嗎?誰來讀一讀?
指一名學生試讀
師:一起讀
生齊讀。
師:想一想,括號里應填幾?
指名回答。
出示課本情境圖
師: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是多少?
生:1米1分米、1米2分米
師:如果只用米作單位,該怎樣表示呢?
生:1.1米、1.2米(師板書)
師: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見到小數?來看幾幅圖片。(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小數)
師:我們把小數點后面有一個數的小數叫做一位小數,找一找還有一位小數嗎?
小數點后面有兩個數的叫做兩位小數,能找一找嗎?
誰能說一個三位小數?
師: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認識小數。(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
師出示課件:把一米平均分成十份,這里的一份是多少?
生:一分米
師: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呢?生:十分之一米
師: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0.1米
師: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小數是0.1米。這里還有兩個括號需要填寫,大家獨立完成,可以嗎?
生完成,師指名回答,并讓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集體評價。
師:觀察這些分數和小數,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如果有困難,師引導:觀察這些分數的分母是幾?小數是幾位小數?
得出結論: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師板書)
師:理解了嗎?考考你,完成作業(yè)紙鞏固練習1
生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探究兩位小數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如果平均分成100份,會是什么樣子呢?來看一下。(課件出示)
師: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
生:1厘米
師: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一百分之一米
師:用小數表示呢?
生:0.01米
師:真聰明,那么后面的括號繼續(xù)交給你獨立完成。
生完成,師指名說,集體評價。
師:再來觀察一下這些分數和小數,又有什么發(fā)現呢?
生交流,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師板書)
師:學會了嗎?還得考考你。請大家完成作業(yè)紙上鞏固練習2
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探究三位小數的意義
師: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是什么樣子呢?又會有怎樣的發(fā)現呢?
現在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和同桌,交流討論,完成第三個探究。
生生合作交流,師巡視。
生完成,匯報結果,集體訂正。
師:觀察這里的分數與小數,能得到一個結論嗎?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師板書)
4、推想、概括小數的意義
師:試想一下:把一米平均分成一萬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數怎樣表示?小數呢?如果平均分成十萬份呢?
師:能不能把我們剛才的這些發(fā)現概括成一句簡潔明了的話呢?
生交流,師引導說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師板書)
師:現在把我們所學的知識應用起來,請大家完成作業(yè)紙《應用感受,鞏固意義》
生完成,指名回答,訂正。
5、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與進率
師出示課件:思考一下,0.3里有幾個0.1?
生:0.3里有3個0.1
師:0.06里有幾個0。01呢?0.007里有幾個0.001呢?
生依次回答。
師:0.1、0.01、0.001寫成分數分別是多少呢?
生: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師: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師:再思考:十分之一里有幾個百分之一?百分之一里有幾個千分之一?
生回答。
師:所以小數相鄰兩個計數單位的進率是?
生:是10
三、綜合應用、拓展提升
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紙上的《綜合應用》
第一題: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第二題:指名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視野
課件出示教材“你知道嗎?”指名讀一讀。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優(yōu)秀說課稿3
教學目標
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掌握小數的數位順序,能比較熟練地讀寫小數。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小數的意義,能比較熟練地讀寫小數。
教學難點:正確他說出小數部分每一位上的計數單位。
教學過程
。ㄒ唬┙沂菊n題,明確目標
師:前面兩節(jié)課我們分別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讀寫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對這些知識進行練習,進一步鞏固這些知識。
(二)分類練習
1、小數的意義。
(1)“練習十八”第1題。看圖中涂色或箭頭所指部分,寫出小數。
、僖獙懗鲂担瑧撛鯓铀伎?
整個圖形在“0一1”之間平均分或多少份,涂色部分或到箭頭所指部分有這樣的幾份,想好分數,再寫成小數。
、诎瓷鲜鏊悸,學生獨立完成。
、鄯答佒v評。
、苤赋雒總數的計數單位,有這樣的幾個計數單位,(口答)
⑤學生口述小數部分的數位順序和相應的計數單位。
③舉例說明什么叫帶小數?什么叫純小數,
口答,先舉例,再回答定義。
。2)“練習十八”第二題。把相等的分數和小數用線連起來。
、侏毩⒕毩暋
、诜答佔龇,你是怎樣連的,(看分數、想小數、找小數)
、鄯答伣Y果,用投影核對。
。3)說出7。625中的小數部分每個數位上的數,各有幾個計數單位。
①同桌互說。
②指名學生回答反饋。
③提問:7.625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有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7.625的計數單位是0.001,有7625個0.001。
。4)根據要求寫小數。
、僖粋小數,十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4,個位和十分位上是0,這個數是多少?
讀題后在練習本上寫出,再對照檢查,最后反饋校正。
②一個小數,十位或千分位上的數都是5,十分位是8,個位和百分位都是0,寫出這個數。
按完成(1)的方法完成,最后反饋講評。
。5)小結:小數是用來表示什么的一種簡寫形式?它的小數部分的計數單位有怎樣的規(guī)律?
2、小數的讀寫法。
。1)讀法。
①讀出下面的數:0.36
10.01
103.004
說說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的讀法有什么區(qū)別?
讀小數部分時從十分位起從左往右把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依次讀出。
、谧x5題。
a、把讀的過程寫下來。
b、反饋講評。
。2)寫法。
、賹懗鱿旅娓鲾。
四點九 零點六零五 一百點零零八
反饋寫法。
、诘6題。
獨立練習。完成后用投影反饋講評。
、鄣8題。數學課本的定價是多少元: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口頭匯報。
。ㄈ┚C合練習
1、課本第3題。
(1)獨立練習,錯誤的打“╳”后訂正。
(2)反饋講評。
2、課本中的思考題。
。1)獨立思考。
。2)反饋講評。
(四)小結
。ㄎ澹┳鳂I(yè):《作業(yè)本》第67頁(六十五)。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1
教學目標
。ㄒ唬┰趯W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ǘ┦箤W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ㄈ┡囵B(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學生初步認識一位和兩位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認數范圍擴展到三位小數,使學生明確小數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并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有些數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數表示,例如商品的價錢,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錢,在進行測量的時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數的結果,常常用小數表示。
我們上學期已初步認識了小數,你能以元作單位,把下面數先寫成分數,再寫成小數嗎?
2?诖穑海1)1角=(——)元=( )元
。2)3角=(——)元=( )元
(3)9分=(——)元=( )元
。ǘ⿲W習新課
1。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數。(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標價不夠整元可以用小數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時,它不夠整米時,以米作單位也常用小數表示。
2。教學小數的意義。
。1)利用舊知識繼續(xù)研究。
我們已經知道1角是0.1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
是同一數量,那么十分之幾的數用小數表示是幾位小數?(一位小數)
那么百分之幾的數用小數表示是幾位小數?(兩位小數)
。2)通過觀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都可用小數表示。
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進率分別是多少?
板書:1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觀察米尺。提問:
、侔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分米?寫成分數是幾米?寫成小數是幾米?
學生觀察得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寫成分數是
3分米是多少米?用分數、小數怎樣表示?
師生共同明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或者幾份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诎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寫成分數是多少米?寫成小數呢?
學生觀察米尺后得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厘米,寫
怎樣把7厘米寫成以米作單位的分數和小數?
啟發(fā)學生想:15厘米怎樣寫成以米作單位的分數和小數? 經小組
第一位寫1。所以15厘米是0.15米。
明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郯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
千分之一米怎樣用小數表示?
啟發(fā)學生推理得出:千分之一寫在小數點右面第三位,寫作0.001。
9毫米、63毫米以米作單位寫成小數分別是多少米?
63毫米是0.063米。
根據上述問題,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或幾份的數都可以用幾位小數表示?(三位小數)
教師提出,我們還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繼續(xù)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數。
啟發(fā)學生根據前面3個問題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ò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或幾份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幾份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分成IO00份,1份或幾份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
。3)啟發(fā)學生概括小數的意義。
啟發(fā)性提問:
、偕厦胬佣际前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②這樣的1份或幾份,用什么樣的分數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所以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也是10。
師指出:像上面這些分數也可以依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別寫作0.1,0.01,0.001…等。
閱讀課本:95頁結論。
反饋:95頁“做一做”。
訂正時說明意義,計數單位。
。4)強化概念。
啟發(fā)性提問:
、偈种畮椎臄涤脦孜恍当硎荆恳晃恍当硎編追种畮祝恳晃恍档挠嫈祮挝皇嵌嗌?
、诎俜种畮椎臄涤脦孜恍当硎?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矍Х种畮椎臄涤脦孜恍当硎?三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苊肯噜弮蓚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三)鞏固反饋
1。練習二十第2題、第5題。
2。填空(投影)。
3。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為什么?
。ㄋ模┳鳂I(yè)
練習二十第1~3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學生在第七冊中已初步學習了小數,本節(jié)課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小數的產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小數的計數單位,從而對小數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教學小數的意義分兩段進行。
第一段,理解小數的意義,分兩個層次。第一層利用日常生活實例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認識小數;第二層引導學生觀察米尺的刻度,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其中的1份或幾份用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使學生對小數的認識深入一步。
第二段:抽象概括、明確小數的意義。
通過一系列的啟發(fā)提問,引導學生概括出小數的本質特征,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小數的聯系及其所表示的意義,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練習設計圍繞重點,鞏固概念,并針對易錯、易混題,讓學生在正誤對比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1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1分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長1厘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1毫米。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1
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01
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001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2
各位領導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數的性質》,本課時是青島版教材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蛋的世界——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信息窗二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對小數和分數有了初步認識并且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大小比較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深入學習小數有關知識的開始。學好這部分知識可以為今后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比的基本性質”等規(guī)律性較強的知識打下一個比較好的鋪墊。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和對教材內容理解、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通過猜想、驗證以及比較、歸納等活動,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化簡或改寫小數。
2、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3、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zhàn)性。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小數的性質,并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直尺、正方形紙片,多媒體課件
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數學學習過程應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教法與學法。
1、以學生活動為主體。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
2、體現規(guī)律形成的全過程。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奉送結論,而是在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發(fā)現、分析、歸納和鞏固運用。
3、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學中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并在空間、時間上為學生提供發(fā)展的充分條件。
基于以上對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興趣
以超市購物的話題引入,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關于小數大小比較的問題,引導學生猜測“鉛筆和橡皮,哪一個貴?”,這樣設計,不僅讓學生復習上課時的內容,而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使學生切身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 猜想驗證,探究性質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以下幾個層次:
1、小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測0.9=0.90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你的猜想正確嗎?小組合作,選擇喜歡的工具,通過量一量,涂一涂,驗證自己的猜想。然后讓學生“觀察等號左右兩邊的小數,你有什么發(fā)現嗎?”(先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引導出小數的末尾有沒有0,小數的大小一樣。)
這樣設計把問題放到小組中,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參與活動,以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相處,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大膽動手量一量、涂一涂進行驗證,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見解的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舉例驗證,總結性質初步驗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質疑“我們的猜想是不是對所有的小數都適用?”,組織學生進行舉例,然后小組合作驗證,全班交流,最后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據,你有什么發(fā)現?”,通過交流,總結板書: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板書課題:小數的性質)這樣,讓學生在初步發(fā)現規(guī)律之后,舉例驗證,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不僅讓學生初步學會了舉例驗證的方法,而且體現了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本環(huán)節(jié)意在盡可能多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3、利用性質,體會價值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讓學生初步應用小數的性質對小數進行化簡改寫,先讓學生獨立完成題目,在這個過程中,設置關鍵性問題“這個0可以去掉嗎?”“怎樣把5改寫成三位小數呢?”要引導學生重點理解“13.040中間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把5變成小數后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數點”,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小數性質的理解,體會小數性質的價值。
三、練習反饋,鞏固內化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三個層次的題目,包括基本題,綜合題和拓展題;绢}的設計面向全體,使每個學生都能鞏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綜合題關注差異,使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發(fā)展,拓展題關注發(fā)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總結質疑,自我提高
讓學生交流學習的收獲,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總結學習方法,并在自評與互評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了突出重點,為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板書如下:
小數的性質: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以上是我對這一課時的教學設想,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注重引導學生沿著“實例——猜想——驗證——總結——應用”的軌跡去探索、去發(fā)現,使學生體驗探索、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學生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此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基本達到教學目標。說課完畢,歡迎指正,謝謝!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加減法》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課題: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加減法”。
2、教材簡析
。1)課型:新授課。
。2)知識基礎:整數加減法和法則、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3)主要知識點:整數減小數。
。4)后續(xù)知識:小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及分數的加減。
。5)教材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
本節(jié)教學內容從整數加減法引入,先教學加法再教減法,在與整數法則的對比中理解小數的計算法則。一步計算后學習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簡便計算。這種編排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了統(tǒng)一的知識鏈。
教學切入點:整數加減法教學重點:小數加減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位數不同的加減計算方法(尤其是位數少的減位數多)
3、教學目標:
。1)從整數的意義引出小數的意義,使學生了解二者意義相同。
。2)學生自主探索、與同學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3)養(yǎng)成仔細看題、認真驗算的習慣。
。4)使學生體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教師主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诖苏J識,本課教學注重活化教材、強化體驗、深化應用。采用“課前參與——課中探索——課后延伸”三段式教學模式。實質上就是整體建構的自學指導、檢查點撥、探究規(guī)律、回歸系統(tǒng)。課前自學收集數據編寫小數加減算式,增強收集信息的能力,課中探索發(fā)現新知,構建新知,在學習中體驗競爭、合作的快樂;課后延伸體現知識的價值,激勵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三、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導入。
創(chuàng)設情境:師:“佳佳文具店”趕著“”前夕開業(yè)了,聽說那的文具還挺便宜的,咱們一起去看看吧。ǔ鍪疚木叩陥D)瞧,還真熱鬧呢!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指名說)可老板說了開業(yè)期間所有文具一律低價銷售,每個人只能挑選兩樣,你最想買什么?(指名說)算一算你得付多少錢?(導入部分貼近生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ǘ┠繕。
讓學生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1、簡單的'小數加法
、僬麛导臃
②從學生的各種解法中選擇最直接的
、蹍^(qū)別整、小數加法的異同
④懂得小數加法對位的道理
、輹鉀Q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簡單的小數減法
設計意圖:學習目標與教學目標不同,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應達到的要求,適宜教師思考、理解。學習目標的理解對象是學生。學習目標的制定要站在小學生的立場上,適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制目標也是可行的,學生自己定制的目標適于大多數學生接受。不過學生定制的目標有局限性,高度、深度達不到要求。本節(jié)課的目標是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制定的,說明教師的調控課堂能力不強,放不開手。
(三)點撥
1、回憶。
師:整數加減的法則是什么?
指名匯報。(復舊迎新,做好鋪墊。找準本課學習的切入點。)
2、推測。
師:你打算怎樣購買,可以提怎樣的問題,展示給大家看。生舉例,教師使用暗示語言引導學生舉出不同類型題目。如:生:+師:1位小數加1位小數。生:+……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驗加減法計算的不同類型,突出難點:整數減小數,為點撥規(guī)律做好伏筆。
3、嘗試。
師:任選你喜歡的2題嘗試解答。生板演。
生1:20—=生2:生1錯了,我來改正。20—=生3:不對,我來改!=討論:誰的方法好?
小結:生2簡單,生3嚴謹。開始學習時提倡生3做法,熟練后提倡生2做法。設計意圖:把握動態(tài)生成資源,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積極性,互助合作解決問題。體現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四)探究。
師:觀察這些算式的解答方法,嘗試總結解答方法。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課件出示小數加減計算方法)
。ㄎ澹炞C。
用小數計算方法檢驗剛才計算的題目是否正確。(養(yǎng)成驗算習慣)
。┗貧w。
師:你學習到了什么?想一想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和同桌談談
。ㄆ撸┳鳂I(yè)布置:課堂作業(yè):作業(yè)本95頁
推薦作業(yè):假期中調查在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小數加減法,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和家長、同學或老師交流。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理解小數的意義。
2、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二、教育方面: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其價值,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小數的意義”問題。
2、內容分析:教材選用測量黑板、課桌,一方面這兩種事物都是教室里學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學生在測量之后除了能夠體會小數的產生于實際需要以外,還可以將測量結果作為一般的常識來掌握?紤]到學生對長度單位比較熟悉,教材仍選用了米尺作為教學小數意義的直觀教具,以長度單位為例說明小數的實質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教材通過分米(厘米、毫米)改寫成米數,三個層次共同說明,把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表示,再進一步用小數表示。教材著重從“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的角度說明小數的含義,最后教材說明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由學生自己填出。
3、學情分析:小數的意義屬于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過程。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對概念認知的思維特點,我們在制定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注意聯系生活,盡量聯系學生身邊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資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fā)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學會思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小數的基礎上知道小數的產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小數意義的探究過程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測量工具(米尺)。
六、教學過程:
。ㄒ唬┎僮鲗耄
1、讓兩名學生測量黑板、課桌長度。(用米作單位)
2、交流測量結果,展開討論。
3、引導小結:
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板書課題: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黑板、課桌長度的活動,當讓學生用米作單位說出黑板的長時,學生心理產生了矛盾,因為測量黑板時多出的部分不夠1米,課桌也不夠1米,無法得到整數的結果,需要用其它數來表示,由此引出“小數”。學生通過測量親自體驗了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ǘ┮龑骄浚
1、認識一位小數。(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儆妹鬃鲉挝,怎樣用分數來表示?為什么?(結合分數的意義說明)
、谟眯当硎臼牵0.1米。
、壅l來說說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寫成0.1米。)
板書:1分米=米=0.1米。
。2)討論:
、儆妹鬃鲉挝唬3分米怎樣用分數和小數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別說說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2、認識兩位小數。(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儆妹鬃鲉挝唬鯓佑梅謹祦肀硎?為什么?
、谟眯当硎臼牵0.01米。
、壅l來說說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米,也可以寫成0.01米。)
板書:1厘米=米=0.01米.
。2)討論:
、儆妹鬃鲉挝唬3厘米怎樣用分數和小數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別說說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認識三位小數。(出示學生尺)
。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單位,怎樣用分數來表示?為什么?
、谟眯当硎臼牵0.001米。
、壅l來說說0.001米表示什么?
板書:1毫米=米=0.001米。
。2)討論:
、儆妹鬃鲉挝,3毫米怎樣用分數和小數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谡f說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這樣分下去,還可以得到萬分之一米……也可以寫成0.0001米。
象剛才小圓點后面一位的小數叫一位小數,兩位的小數叫兩位小數_____。
。ㄈ└爬ǎ
1、概括小數與分數的關系。
。1)什么樣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兩位、三位_____小數來表示?
。2)一位、兩位、三位小數分別表示幾分之幾?舉例說說。
2、概括小數的意義。
師: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設計意圖】小數的意義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學生比較難理解。要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方式,防止重結論,輕過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使學生始終參與到概念的探究過程中,通過比較、歸納、分析和綜合,理解小數、分數之間的關系,最后抽象出小數的意義。從具體事例推進到語言描述,這個過程需要遷移類推,更需要抽象概括,這樣能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ㄋ模┬档挠嫈祮挝缓瓦M率
。1)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展開討論)板書:(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2)1米里有幾個0.1米?0.1米里有幾個0.01米,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3)師:因為整數和分數相鄰兩個單位間進率都是10,所以這些分數也可以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個位的右面,用一個小圓點(小數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設計意圖】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么,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而是讓學生從解決問題中發(fā)現、歸納出來。這樣能促使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的探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通過討論交流和概括總結,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ㄎ澹╈柟虘
1、學生看書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做一做”用分數、小數表示涂色部分。
3、闖關練習:
(1)括號里能填幾?你是怎么知道的?
0.3里面有()個,0.09里面有()個;0.08里面有()個。
。2)下面的括號里能填幾?
0.1米里面有()個0.01米。
0.01米里面有()個0.001米。
0.001米里面有()個0.0001米。
4、說說這些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什么?它里面含有多少個計數單位?
0.3、0.18、0.25、0.036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小數和分數的關系,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和對計數單位的認識,讓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n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ㄆ撸┌鍟O計: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小數的產生:在進行計算和測量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
整數分數小數
一位小數:1分米=米=0.1米。
兩位小數:1厘米=米=0.01米。
三位小數:1毫米=米=0.001米。
七、小數的計數單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八、教學反思
1、有關小數知識,三年級學生已有了初步認識,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觸,如購物中的數學問題等。本節(jié)課,我通過讓學生量一量來引入,從現實情景中感受小數的產生,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在引入小數意義的教學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更多地通過自主探究、深入感悟開展學習活動的。教師給學生提供了教大的學習空間。本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是分數初步認識,教師利用米尺,將分母是10的分數與一位小數相聯系,通過學生的觀察、體驗,感悟新知識,掌握新知識,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探究二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意義。課堂教學中始終應該關注學生的有效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結構體現層次性。課堂教學安排要努力體現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先易后難,先扶后放。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所采用的“一引、二放、三收獲”正是體現了我的設計思想。在小數意義和小數計數單位教學中,首先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如借助于直觀工具,建立一位小數的意義。我認為,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正確表象非常重要。在小數計數單位的教學中,我也同樣如此安排。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理解小數的意義。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每個學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紙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出示100,問:認識嗎?一起說(100)、把100縮小10倍是多少?(板書:10)、把10縮小10倍是(1),把1再縮小10倍,你知道是多少嗎(0.1或),把0.1縮小10倍,又是多少呢?(板書:0.01或),接下去是……?(板書:0.001或)
2、師:像這樣,我們可以一直地寫下去(用省略號表示)。
3、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他們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嗎?引出課題《小數的意義》
二、探究意義
(一)教學0.1
1、如果我們用一張正方形表示1的話,請你估計一下,0.1該有多大,用手比劃一下。請將你心目中的'0.1在這張白紙上用顏色涂出來。(電腦演示正方形紙、1)
2、(展示、匯報)說說你是怎么表示出0.1的。小結:要想準確地表示出0.1,我們應該先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再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還可以用什么數來表示?
3、取出一張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準確地表示出0.1。
4、請涂出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用小數怎樣表示?用分數表示是(),0.3里面有多少個0.1,空白部分呢?(用小數表示,用分數表示)
5、投影:陰影部分用小數怎樣表示?有多少個0.1,空白部分呢?
6、想一想,1里面有()個0.1。
(二)教學0.01
1、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得到0.1的?
2、你能在紙上表示出0.01嗎?請你在格字圖上表示出來(生取出平均分成一百份的正方形紙片)。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空白的部分呢?(電腦演示過程)
3、請看老師這張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小數?
4、看到0.23,你還想到了什么小數。
5、請你在方格紙上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小數,再同桌間說一說這個小數表示什么意思,看到這個小數,你又想到了那個小數?
6、生匯報
(三)教學0、001
1、對于0.001,你有什么想說?2.黑板上掩飾0.001
3、看到0.001,你會想到哪些小數?
三、提煉小數意義
1、請你觀察這三組的數,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得出:一位小數、十分之幾,兩位小數、百分之幾,三位小數、千分之幾等等)板書: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2、小結:像這些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小數。(完善板書)
3、師:其中的一份,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們把它叫做計數單位,也可以寫作0.1、0.01、0.001等等。如0.3的計數單位是0.1,它有3個0.1。0.25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0.01。
4、思考:(電腦)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
四、解決問題練習
五、總結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02-28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12-19
小數意義說課稿12-31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8篇03-01
《小數產生和意義》說課稿12-12
小數乘小數說課稿05-27
小數乘法說課稿01-08
《小數性質》說課稿01-03
小數性質說課稿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