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竹影》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各位領導、專家、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豐子愷的《竹影》。
一、創(chuàng)意說明:
教材簡析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是藝術大師豐子愷先生散文作品中一篇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文章描寫了作者幼年時與小伙伴們在月下畫竹影的有趣游戲及對中國畫的認識,充滿了童真、童趣,揭示出“藝術和美常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主旨。
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課文表現(xiàn)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是教學的重點;領會“藝術和美常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的主旨是教學的難點。
目標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我確立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學會在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美;認識到美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根據(jù)教材的知識構建特點和七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好問的特點,確立知識與能力目標:體會文章表現(xiàn)的童真、童趣;提高我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我確立的過程和方法目標: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理念
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運用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求知欲。有機滲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語文,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并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感悟,鼓勵他們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合《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實驗課題,展開輕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研究,構建師生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逐步形成“師生同學,質疑釋難,分享體驗”的教學風格。
二、學習過程
。ㄒ唬┳匀粚
師: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學習第18課——豐子愷的《竹影》。(板書課題)
(二)揭示學習目標
1.能說出課文的主要情節(jié)。
2.理解課文描寫所表現(xiàn)的童真童趣。
。ㄈ┫葘W后教
引導學生進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式學習,養(yǎng)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
1.輪流誦讀課文,自主學習,積累生字詞
設計意圖:朗讀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對話最直接的方式。輪流誦讀,自主學習,積累生字詞,夯實基礎。
2.速讀課文,自主合作,概述主要情節(ji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圈點批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充分利用語文學習資源,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循序漸進,為品讀課文、合作學習做好鋪墊.
3.品讀課文,合作學習,理解童真童趣
【《竹影》說課稿】相關文章:
《竹影》說課稿12-13
《竹影》說課稿10篇12-31
《竹影》說課稿(10篇)12-31
《竹影》說課稿11篇12-31
《竹影》說課稿(11篇)12-31
《竹影》教學反思04-09
有關竹的句子03-10
描寫竹的作文04-10
家鄉(xiāng)的竹作文03-11
竹優(yōu)秀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