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教學資源>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更新時間:2022-05-18 15:09:16
  • 相關推薦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有一個夢想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從比喻、排比等角度體會這篇演講辭的特點。

  2、學會從長文章中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3、感受馬丁路德金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深情導入

  從16世紀起,歐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擄掠到美洲為奴。黑人作為商品來買賣一向延續(xù)到19世紀,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的頒布,讓黑人在法律上獲得了自由?墒窃诂F(xiàn)實生活中呢

  種族歧視、壓迫現(xiàn)象仍然十分嚴重。美國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生活貧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進入各級各類高層機構,不能參加投票和選舉,不能像白人一樣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動自由。

  南部一名黑人婦女拒絕讓座給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了持續(xù)的抗議行動。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黑人展開爭取民權的運動。當時在教會當傳道士的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也投入其中,并成為了民權運動的領袖。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特區(qū)一次25萬人的集會上,他發(fā)表了這次舉世聞名的演講。

  目的:配樂配圖,教師深情朗誦,營造氣氛。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作者:

  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

  2、理清文章結構思路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猜想一下此文會寫些什么資料

  生答

  師:請同學們快速默看課文,看后比較下文章的資料與你所猜想的是否一致

  3、師生小結:

  (1)、為什么有這個夢想1——6

  (2)、怎樣實現(xiàn)這個夢想7——16

  (3)、這個夢想是什么17——25

  (4)、期望這個夢想早日到來。26——32

  目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長文章時,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本事。

  三、深研文本

  1、為什么有這個夢想

  1-6自然段

  一百年前,政府許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給黑奴帶來了期望。

  一百年后,政府沒有兌現(xiàn)諾言,“宣言”成為“空頭支票”,黑人依然沒有自由和平等。

  如果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權利,國家就得不到穩(wěn)定。

  2、該怎樣實現(xiàn)這個夢想

  (1)7—16自然段非暴力斗爭方式

  理解“非暴力斗爭方式”是本課的難點。首先引導學生抓“精神力量戰(zhàn)勝物質力量”。再經過設喻,如:同學不細心把你墨水瓶打翻,你衣服被弄臟了,你如何處理這件事。學生可能有多種答案,可從中選擇最好的。假如從內心原諒了他的無心之過,而不是和他拳腳相加,那么這就是“精神戰(zhàn)勝物質力量”了。

  (2)哪些語句反映了這種斗爭方式

  學生先自我找,找不到教師再提醒,如果找到了,教師就小結一下,找提示性詞語。

  “不要、不能、必須、要、只要”的句子

  師小結:和平、團結、徹底、永遠向前!

  3、這個夢想是什么

  17-25自然段

  (1)學生從原文中初步歸納

  人人平等

  擁有自由正義

  消除種族歧視和隔離

  黑人白人情同手足

  (2)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

  師引導學生在先前歸納的基礎上再次提煉,分類專業(yè)術語歸納。

  政治上:

  期望美國的有色人種能享有和白人一樣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權。

  文化上:

  期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有受教育的權利和自由。

  經濟上:

  期望有和白人一樣的就業(yè)和發(fā)展的機會。

  要求政府,從政治、經濟、文化上給予黑人真正的自由與平等權利。

  4、期望平等自由早一天到來。

  師:對于這樣的夢想,馬丁路德金抱著什么樣的態(tài)度

  選讀句子。

  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

  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yōu)美交響曲。

  ……

  目的:培養(yǎng)學生靜心閱讀的習慣、關注細節(jié)的意識和歸納概括本事。

  四、探究演講激動人心的力量

  播放馬丁路德金演講的剪輯視頻(30秒)

  讓學生自我從文中找句子,自我讀,自我領會。

  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點撥。如情感上、語言表達上。

  如果學生談得不足,教師再用備用方案。

  1、出示一組句子讓學生比較。

  (1)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上“資金不足”的.戳子后被退了回來。

  (2)一百年前,林肯總統(tǒng)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它至今還沒有得到實現(xiàn)。

  生動比喻——深深抓住聽眾的心

  2、選句子抽學生演講。

  如果美國忽視時間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決心,那么,這對美國來說,將是致命傷。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x的光明的一天不到來,叛亂的旋風就將繼續(xù)動搖這個國家的基礎。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難以形容的野蠻迫害,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

  不!我們此刻并不滿足,我們將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安之若素”“義憤填膺”等詞語。

  2.了解演講的背景及主要資料。

  3.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本事目標

  1.揣縻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本事。

  2.體會全文活力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本事。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生命不息、為人民請命不止的崇高獻身精神

  2.自由、平等、民主是人類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我們應樹立遠大的夢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yè)奮斗。

  【教學重點】

  1.結合語境,聯(lián)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語段和詞語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認識。

  2.深層理解本文演講后產生的意義及其影響。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悟體會重點句段,從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與拓展。在設疑的前提下,點撥、解答難題;同時供給有關的圖片、文字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教具準備】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馬丁路德金遺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作者及背景簡介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精讀課文,理清全文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如果我們在這兒提到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想大家必須十分熟悉.可是在沒有講出這個國家的名字之前,我想到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麥克爾杰佛遜、林肯……另外,還有“9.11”。無疑這個國家的名字是“TheUnitedstates”(美國)?磥硗瑢W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墒牵以趩,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xiàn)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占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xiàn)狀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日我們將經過一個窗口來對美國社會現(xiàn)狀作一個初步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日要共同學習的一篇十分重要也極其優(yōu)美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

  二、作者與背景介紹

  教師組織學生看練習冊,資料資料如下:

  1.馬丁路德金(1929~1968),是美國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他為美國黑人的政治權利而斗爭,從而為世界其他地區(qū)樹立了榜樣。他帶給人們的啟示是黑人不應當被隔離,而應受到像其他人一樣的待遇,并且應當受到完全的尊重。他政治主張的核心是非暴力主義。

  1929年,馬丁路德金誕生于美國東南部的佐治亞洲的亞特蘭大市。他是一位基教牧師的兒子。小時候他喜歡打籃球網球,異常喜歡踢足球。他把很多時間用來讀書。為了賺點錢,他還送報紙。他喜歡廣交朋友,而不喜歡任何形式的打斗。15歲時他獲得入學成績優(yōu)秀獎而進入壯方某州的一所大學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權利,能夠像他們所期望的那樣自由地生活。學習班和工作。1948年他大學畢業(yè),擔任教會的牧師。當時在南部各州.黑人還沒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雖然美國在1865年學結束了奴隸制,然而南部各州.經過了它們自已的法律,繼續(xù)把白人和黑人分開。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飯店。醫(yī)院。公共汽車和火車里都有為黑人設置的隔離區(qū)。黑人兒童在單獨為黑人開設的學校上學;ㄔ诤谌藘和砩系慕逃涃M只及白人兒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沒有選舉權,如果他們想要參加選舉,就得經過一項閱讀測驗。

  1948年到1951年間,馬丁路德金在美國東海岸的費城繼續(xù)深造。他畢業(yè)生相信,如呆人們得不到民權,那么要求社會變革則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他認為,能夠經過和平革命到達社會變革的目的,而不經過戰(zhàn)爭和殺戮,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國黑人,給他們平等到的權利。

  他將全部獎金(54,600美元)獻給了自由運動。規(guī)定凡是理解美國政府資助的組織都必須平等地對待黑人。1965年一項新的選舉權法案成這法律.從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選選舉.權。

  由于馬丁`路德`金從事黑人解放運動的工作,所以樹敵眾多.有一次,一枚炸彈爆炸,毀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個永遠值得被所有人記住的日子,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城被種族主義者刺殺身亡.

  (多媒體顯示馬丁路德金遺像)

  2背景簡介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車,坐到“白人專坐”的區(qū)域內。她拒絕挪動座位,而被警察帶走。于是成立了一個組織,在求公共汽車公司改變這種不公正的做法,馬丁路德金被推薦為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他們在市內散發(fā)了好多傳單,傳單說:“你去上班時,請乘公租車去,或搭別人的車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絕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馬丁路德金號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繼續(xù)斗爭。他的房子被子人毀壞了,有段時間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脅,最終該州首府律師說,公共汽車公司無權在車上把黑人和白人公開。

  1963年,馬丁路德金晉見了肯尼迪總統(tǒng),要求經過新的民權法,給黑人以平等的權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一場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景很糟,黑人參加工作的機會極少,并且僅有25的黑人有選舉權。馬丁路德金被子關進了監(jiān)獄。他說:“我們已經為我們的權利等了三十年!”斗爭在繼續(xù),一周后所有的監(jiān)獄都有關滿了人.黑人的革命贏得了全國的支持,最終,公共場所都有對黑人開放,所有被關押的參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釋放了。

  1963年8月28日,華盛頓特區(qū)組織了一次二十五萬人的集會,要求種族平等。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萬的黑人發(fā)表了一篇演說,這篇演說詞立即舉世聞名。他講話沒有講話稿,他把自已對前途的看法用充滿活力的語言告訴了云集的聽眾,這就是“我有一個夢想“。

  三、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或指定學生有感受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生大聲讀課文,教師根據(jù)演講詞的特點,結合演講的資料、場合、對象,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整體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

 。1)這一次演講是針對什么人的?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各是什么?

 。3)這次演講涉及哪些資料?

 。4)這次演講想到達什么目的?

  2.學生分組討論,指定學生發(fā)言。

  明確:(1)主要是針對美國黑人,同時也包括美國政府。

  (2)這一次演講的時間是1963年月28日;地點是在華盛頓廣場;場合,在華盛頓特區(qū)組織二十五萬人的集會上。

 。3)要求自由、民主、種族的平等。

 。4)進一步推動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運動,加快實現(xiàn)夢想的步伐。

  五.學生精讀課文,分組計論分析全文的結構層次

  1.學生討論,

  2.各組組長組織學生發(fā)言,

  明確: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顧?隙ā督夥藕谂浴返闹卮笠饬x。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狀,=得出自已正當?shù)囊蟆?/p>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結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勝利必須能夠到來。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資料:“揭露事實”“諷刺許諾”“提出要求”“提醒當局”“講究策略”“證明決心”。

  六.布置作業(yè).回憶所學過的演講詞,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七、板書我有一個夢想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回顧?隙ā督夥藕谂浴返闹卮笠饬x。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揭示黑人生活的狀,=得出自已正當?shù)囊蟆?/p>

  第三部分(第17自然段到結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勝利必須能夠到來。

  八、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在文段落和語境中揣麾重蹼詞語與修辭方法的運用,體會文中奔涌的活力,掌握演講詞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面孔,總有一些聲音,當歷史過往的時候,給我們留下感動的痕跡。

  也許,他沒有偉岸的身軀,有的,只是瘦削的臉龐和堅定的目光,可是,卻能將自由的期望注入絕望者的心里;(林肯)

  也許,她沒有美麗動人的容顏,有的,只是布滿皺紋的滄桑,可是卻能用最無私的愛向人們詮釋什么是天使的模樣。(特雷莎修女)

  也許,他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有的只是發(fā)自心底的細若游絲的心聲,可是,卻能告訴大家什么才叫做靜水深流。(圣雄甘地)

  這些人,能用他們正義的聲音,一次次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段矣幸粋夢想》是馬丁路德金發(fā)自心底的呼喚,被稱為是20世紀最為驚心動魄的聲音。

  二、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用討論的形式探討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及本段的資料要點:(1)“偉大的美國人”指誰?(2)什么是《解放黑奴宣》?(3)本段落的意義和作用是什么?

  2.學生討論,互肋合共同探究。教師給必要的提示。教師出示有關林肯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

  明確:(1)林肯(AbrahamLincoln.1862~~1865),美國總統(tǒng)(1861~~1865).共和黨人.曾任律師,1848~1849年當選為眾議員.主張維護聯(lián)邦統(tǒng)一,逐步廢除奴隸制度,當選總統(tǒng)后,南方各州相繼宣布脫離聯(lián)邦,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爭的初期,曾謁力設法與南方諸州妥協(xié),遭拒絕;在群眾運動高漲和軍事失利的情景下,1862年開始采取革命措施,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戰(zhàn)爭成為群眾性的革命斗爭,保證了戰(zhàn)爭的勝利。內戰(zhàn)結束時,即被南方奴隸刺殺。

 。2)《解放黑奴宣言》,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林肯總統(tǒng)于1862年9月22日頒布的宣言,它規(guī)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成為自由人,但沒有明確廢除奴隸制,也沒有規(guī)定給黑人以土地。宣言當時受到國內外人民群眾的`支持,并使戰(zhàn)爭形勢轉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憲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條例廢除了奴隸制,但戰(zhàn)爭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視。

  (3)關于第三個問題,學生明確:本次的游行集會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而這個主題早在一個世紀前就被當時的一位偉人寫在了《解放黑奴宣方》理,而時至今日,黑人的權利不能夠得到保障.所以有必要重提歷史,一方面表示對政府的不滿,另一方面昭示明眾:我們利并非無理取鬧;我們必須奮斗,也許前邊的路還很長。

  三、讀課文的第二.三部分,有意識地指導同學們誦讀本部分中的重點段落,并注意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進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感染力與號召力

  1.誦讀課文熱愛.2.3.5.7.8.10.11.12.13.14.18.19.20.21.22.23.24.25.自然段,注意情感的分配.語調的緩急.語音的輕重.

  2.請同學們試讀課文的確.2.3自然段.

  (1)明確: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現(xiàn)今生活的,同時又是演講的開始,所以讀時既要充滿活力,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邊有三個相連的“今日”,這三個“今日”在讀時既要一氣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語調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讀的詞有“必須正視”“隔離”“歧視”“窮困”“萎縮”“自已”“故土家園”。第三自然段在讀時整體語調可略和緩一點,但重點詞語依然要注意,如;“每一個美國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薄皺嗬

 。2)學生再讀以上兩段,同學之間互評。

  3.學生試讀第5、7、8段。

  (1)明確:經過期。3、4兩自然段的平緩之后,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為了滿足這種情感的張揚,作一口氣連用了四個排比句式“此刻是……時候”,一方面這是情感發(fā)泄的需要,另一方面這種排山倒海的語勢也加強了資料的表達,極強地突出了現(xiàn)實為自由。平等而戰(zhàn)的重要性,至于7、8自然段,因其資料講的是斗爭的策略,所以它的語調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語重心長的。

 。2)學生再讀以上段落,大家互評。

  4.同學再讀10到14自然段。

  (1)教師提示:10~14自然段能夠說是一段答言。針對“熱心人”的質問,甚至能夠說是一種挑釁,“你們什么時候才能滿足?”(那里邊有潛臺詞:貪得無厭;你們就不該提這樣的要求等等)。應對黑人的現(xiàn)狀,應對此公的質問,作者定會義憤膺,怒不可遏,一串條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彈,似噴井之油;如江海洶涌,似急風掃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人身受到攻擊,我們不滿意;生活范圍受限,我們不滿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們不滿意。但我們決不貪得無厭——正義與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就是我們斗爭勝利之日!

  這一段正義逼人.豪氣沖天的誓言,無疑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證明了黑人斗爭的決心,但同時以不失理智,這一點我們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縱,決不是無限制的。因為作者在講述的過程中是按了必須的順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權利。好演講必須要煽情,但如何把握好一個度,這是一門藝術。

  (7)學生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5.朗讀第18段到第25段.

  (1)明確:本段快要接近演講的尾部,從資料上講是對末來的展望與描繪,和前邊一段相比,應舒緩一些。是魚躍大海,鷹擊長空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作者馳騁想像,放縱而又不失中心舒緩而又富于感召.設喻精巧,令人向往親情貫注,給人光明.無限的憧憬,完美的末來,無不在作者的演講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他想黑人之所想,說黑人之所說.但這還不夠,他想黑人之所末想,說黑人之末說,這正是他作為黑人政治領袖的杰出之處,也是其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原因。他就是這樣一次次把演講推向高潮,也一次次恰到好處地調動著聽眾的情緒,他設喻非凡,他語勢如虹晚安他用心在講演,他用生命在呼喚。他是黑人的偶像,享有”黑人之音”的美譽。他的光芒如日中天他的感召勝似萬馬千軍。他受到民眾的愛戴,而遭受敵人的仇恨,他死了,因為敵人怕他,然而億是不可戰(zhàn)勝的,他是民心,他是正義,他是一種精神,時至今日,在美國,黑人所要求的依然沒有完全得到,他們的夜正長,路也正長。

  (2)學生聲情并茂朗讀第18~25段。

  四、教師總結。經過我們剛才的讀.悟.品,想必同學們對本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xiàn)請同學們一齊朗讀課文。

  1、總結歸納演講詞的特點,學生思考,自由發(fā)言。同學們,演講詞這種文體,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學過聞一多先生的最終一次演講和上一篇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外,想必大家也必須在報刊雜志上看到過一些別的演講詞.此刻,我們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已經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學請同學齡前們來做一次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嘗試:總結與歸納一般演講詞的基本特點和實質。

  明確(1)語言方面經過我們對演講詞的橫向比較,回顧.體悟,我們能夠這樣說,演講詞為了增強語勢,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辭,用整句.如本文中“此刻是…..時候”構成排比,氣勢強大,情感撲面而來。多用短句,呼喚語等,富于感召力,極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問,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日,黑人仍生活要物質充裕的海洋中的一個窮困的孤島上”“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由此可見,演講詞是頗講究藝術性的。

  (2)資料方面,我們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針對性。邏輯性。思想性。演講需要真情,演講無需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從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要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舍此則為緣木求魚。悟到這一點很重要,愿同學們多想一想,多悟一悟。

  8、課堂練習

  2、聯(lián)系上下文,學生分組討論,研讀以下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人開了一張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翟子后便退了回來,可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那里的“空頭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醋暑學不會過去。(那里的“秋天”與“醋暑”分別指什么?)

 。3)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期望之石。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身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yōu)美交響曲。(“這個信念”具體指什么?“交響曲”有什么特點?用在那里有什么深刻含義?)

  明確:(1)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繼承人!翱疹^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吸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zhàn)斗。

 。2)本句同樣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黑人為自由。平等而奮斗所到來的那一天,比作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聽人使聽眾,明白他們奮斗所得到的結果是什么,從而促使他們更自覺地去戰(zhàn)斗。和“秋天”構成比較的則為“醒暑”,一個“醒暑”生動而簡潔地揭示了黑人備受摧殘的生活現(xiàn)狀,表現(xiàn)出了黑人為“秋天”的到公平而戰(zhàn)的追趕切性和必要性。

 。3)聯(lián)系上下文,不難看出“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必須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然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完美生活的和諧而又優(yōu)美的畫面。

  五、拓展訓練:

  1、出示四畫面。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讓學生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證明自我對治理環(huán)境惡化的渴望。

  參考:我有一個夢想,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我們的雙眼;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條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再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兒歡樂的嬉戲;

  我有一個夢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再涂抹滾滾的濃煙,讓每一只鳥兒自由的翱翔;

  我有一個夢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成山,讓每一個孩子在綠樹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長。

  2、自由討論:在馬逝世后的今日,你認為在美國,馬丁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

  明確:(直到今日,這種種族歧視的情景依然存在。教師出示圖片材料:美國辛辛那提的警察開槍打死違章駕車的黑人,不僅僅未受處罰,反而得到休假一周的獎勵。1995年來,該地共有五名黑人被警察開槍打死。)

  六、課堂小結

  本文情感充沛,詞句優(yōu)美,設計喻巧妙,感召力強。作者以回顧歷史開端,以揭示黑人現(xiàn)實生活為主要資料,以展望完美的末來而結。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邏輯性。整個演講詞,不僅僅體現(xiàn)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遠的追求與不屈的精神。愿同學們也樹立遠大的夢想,勤奮學習,早日成材,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及人類的提高做出貢獻。

  七、布置作業(yè)。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已對演講詞的認識。

  八、板書設計演講詞

  語言方面——有“三多”,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辭,用整句.

  資料方面——針對性。邏輯性。思想性。需要真情,

  九、課后反思。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我有一個夢想》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單元,屬于政治演講詞范疇。本篇位于《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與悼詞《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之間,因而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兼具層次分明與修辭豐富的特征,它是馬丁·路德·金為解放黑人用生命發(fā)出的吶喊,既有對種族歧視的悲憤,又有激勵黑人為黎明到來而努力奮斗,決不妥協(xié)的慨然。本單元所選文章為中外演講辭,學習本單元有利于學生了解演講辭特征,在此基礎上,經過揣摩其中的感情,語氣和表達技巧,到達學以致用的目的。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學習了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對于演講辭的特征有了必須程度的了解!段矣幸粋夢想》相對來說淺顯易懂,學生容易把握其主旨。但由于時代背景和社會文化的巨大差異,學生較難感受馬丁·路德·金式的熾烈博感情懷。所以,計劃以補充背景與充分誦讀的方式,營造特定的情景,使得學生如身臨其境般感知本演講辭的所蘊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了解演講辭的文體特征,體會其情感力量與多樣化的表現(xiàn)手法。

  二、明確作者的主要觀點,理清文章的邏輯結構,把握深刻透徹的說理方法。

  三、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xiàn)夢想的堅定信念。

  四、理解作者對自由、平等的強烈渴望,培養(yǎng)經世濟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一、進一步了解演講辭的文體特征,體會其情感力量與多樣化的表現(xiàn)手法。

  二、作者的主要觀點,理清文章的邏輯結構,把握深刻透徹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一、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xiàn)夢想的堅定信念。

  二、理解作者對自由、平等的強烈渴望,培養(yǎng)經世濟民的情懷。

  【教學方法】

  誦讀法、講授法、問題驅動法、任務群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諾貝爾和平獎授獎辭中有一段話:“他是西方世界第一個向我們顯示了斗爭也能夠以非暴力的形式展開的人。他在他的斗爭中第一次為我們帶來了兄弟般的友愛成為現(xiàn)實的消息。他把這一消息帶給所有的人、所有的國家和種族!蹦抢锏摹八钡降资钦l?“他”的“斗爭”又是指什么呢?帶著這些疑問,就讓我們一齊走進課文《我有一個夢想》,來一探究竟。

  二、正課

  環(huán)節(jié)一課文誦讀,初步感知

  【課文誦讀】①播放作者演講視頻,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情感與語氣變化。

 、趯W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悟演講辭文體特征。

  【初讀感知】本篇演講辭題為《我有一個夢想》,那么作者的夢想究竟是什么?請同學們嘗試用自我的話加以概括。

  【明確】人人平等;擁有自由正義;消除種族歧視和隔離;黑人白人情同手足。即自由、平等、友愛。

  環(huán)節(jié)二文本細讀,思路梳理

  【提問】我們剛才已經總結出了作者的夢想,那么作者為什么會產生這個夢想呢?請大家進行小組討論,結合課文和自我的知識積累,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引導】

  1.背景補充

  南北戰(zhàn)爭之后,美國黑人有了法律上的自由,可是這種自由只是停留在政府的一紙文書上。一百年后的今日,黑人仍然處于社會最黑暗的底層,種族歧視仍然根深蒂固。饑寒、疾病、暴力等各種虐待使得黑人維持不了最基本的生存,在社會政治、經濟、教育各個方面,黑人都沒有與白人同等的權利與自由。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美國黑人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民權運動。1963年8月8日,25萬黑人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舉行盛大集會,在會上,該場運動的杰出領袖馬丁·路德·金發(fā)表了這篇著名演講。(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

  2.文本細讀

  ①本文哪幾個自然段闡述了本次集會的原因及目的?

 。1-4自然段)

 、诮Y合第一、二自然段,從“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的今日”的比較中,你能讀出什么?

 。ǘ弑容^,既凸顯林肯《解放黑奴宣言》的重要地位,又展示黑人的悲慘現(xiàn)狀,揭示本次集會的原因。)

  ③“一百年后的今日,黑人仍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一百年后的今日,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我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边@兩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們從哪幾個方面揭示了美國黑人的生活處境?

  (這兩句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揭示了黑人物質生活貧困,精神備受歧視,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的悲慘現(xiàn)實。)

  ④“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墒俏覀儾幌嘈耪x的銀行已經破產,我們不相信,在這個國家巨大的機會之庫里已沒有足夠的儲備!蹦抢锏摹翱疹^支票”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空頭支票”在那里是個巧妙的比喻。本來,自從林肯總統(tǒng)簽署黑奴解放宣言,黑人在法律上就有了和白人一樣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但現(xiàn)實卻如此令人失望,就像空頭支票一樣,聽起來不錯,但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在美國這樣一個商業(yè)社會,空頭支票的內涵大家都十分熟悉,用它來作比,形象且易為人們理解。)

  3.自主補充

  教師引導學生與大家分享自我所明白黑人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完善學生對于本演講辭情境的理解與把握。

  【明確】種族歧視下的黑人的悲慘命運與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不足與缺失是使得作者產生這個夢想的原因。

  【提問】此刻,我們已經明白了夢想是什么以及夢想產生的原因,那么作者又打算怎樣實現(xiàn)夢想呢?下頭請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引導】

  1.區(qū)分角度(多媒體展示表格)

  斗爭方式

  斗爭手段

  斗爭態(tài)度

  斗爭方式

  非暴力斗爭方式

  斗爭手段

  團結白人、長期堅持以徹底到達目的

  斗爭態(tài)度

  堅決、毫不退縮、徹底

  2.文本細讀

 、僬n文哪一部分具體寫了對黑人為了爭取自由而進行的斗爭提出的一些要求與設想?

 。5-16自然段)

 、诘谖宥芜B用四個“此刻是……的時候”有什么效果?

 。嫵膳疟,有氣勢的.語言宣泄內心境感,這種強烈的語勢表現(xiàn)渴望自由的心理,此刻的時候,黑人的意志堅定、旗幟鮮明,不會再妥協(xié)于白人政府的愚民拖延政策,要求白人政府兌現(xiàn)最初的承諾。)

 、邸白杂珊推降鹊乃是锾烊绮坏絹恚谌肆x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边@句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ㄟ\用比喻,把黑人民權運動勝利的那一天喻為爽朗的秋天,與之對應,黑人

  飽受酷暑已久,也是黑人內心無法釋放的怒火。)

 、9-14自然段的排比有什么作用?你能夠從中讀出什么?

 。ㄟ@些排比句的使用,使作者的思想表達得更充分,更鮮明,更有排山倒海的氣勢和一瀉千里的活力,更容易感染聽眾并激起他們深深的共鳴。證明黑人斗爭的決心,驚天地、泣鬼神的誓言,警察停止對黑人蠻橫迫害,兩種膚色的人有同樣的資格住宿旅館,黑人的基本生活不再被局限于貧民窟內,黑人和白人都一樣有參加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利,并且投票同樣有效。這種反復的寫作手法能夠看出黑人斗爭毫不退縮,朗讀該段時應當想象到馬丁·路德·金的慷慨激昂、這是壓抑之久的內心吐露。)

  【明確】應對這一夢想,作者所倡導的是采取非暴力的斗爭方式,采取團結白人并且長期堅持的斗爭手段,以堅決、徹底、毫不退縮的態(tài)度進行自我的抗爭。

  環(huán)節(jié)三文體歸納,情感升華

  【小組討論】剛才我們已經梳理本文的主要思路,即“夢想產生原因”——“實現(xiàn)夢想的途徑”——“夢想是什么”;經過文本細讀,我們也發(fā)現(xiàn)演講辭似乎與我們平常所學習的散文等其他文體有所不一樣。下頭就請大家進行小組討論,嘗試結合本文,自主歸納演講辭的文體特征。

  【引導】

 、僮髡邽槭裁匆谘葜v辭中都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產生了怎樣的作用?

  a.排比的使用,使作者的思想表達得更充分,更鮮明,更有排山倒海的氣勢和一瀉千里的活力,更容易感染聽眾并激起他們深深的共鳴。

  b.比喻的使用使得作者的觀點更加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c.呼告的使用使得作者的演講更具煽動性,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而到達演講的效果。

  ②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美國時,都稱之為“我們國家”或是“我們共和國”,那里的“我們”有什么作用?

  (增強感召力和煽動性。)

  【明確】多用整句(排比,氣勢強大)

  多用短句、呼喚語(感召力,煽動性)

  多用修辭格(比喻、排比、反復等增強感染力)

  【教師范讀】教師配樂范讀17-25自然段,學生仔細聆聽。

  【提問】結合我們以上所學及教師的范讀,請思考為什么這篇演講能夠激動人心?

  【明確】因為這篇演講辭有著極其感人的充沛的情感。作者從“結束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對一百年之后黑人現(xiàn)狀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兌現(xiàn)支票的義正詞嚴,再到對“夢想”的熱烈憧憬,其間無不充滿著作者悲憤而熱烈的情感。正因為作者飽含深情,并且在演講中把夢幻、心曲和圣歌聯(lián)系起來,使演講如交響樂一般在聽眾中回蕩,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并得以升華,產生了極強的號召力。而這正是演講成功的必要條件。

  【總結】我們剛才總結作者的斗爭手段中有一條就是“團結白人”,他真的做到了,在1963年8月28日林肯紀念堂前的民眾,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白人。在本次集會結束后,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約翰·肯尼迪還邀請馬丁去白宮做客,并且對他說:“我也有一個夢想,我夢到,有一天新的《民權法案》能夠在參眾兩院經過!钡z憾的是,三個月后,總統(tǒng)帶著這個夢遇刺身亡。

  【提問】作者多次遇險,面臨死亡的威脅,為什么他還能毅然的站出來發(fā)表這篇演講?你認為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明確】作者以真情貫穿整篇演講辭,順應時代,成為黑人的代言人,用生命為自由而歌,站在斗爭的第一線,成為一座精神的豐碑。

  【總結】演講需要真情,演講無須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眾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要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段矣幸粋夢想》是二十世紀最為驚心動魄的聲音之一,穿過近半個世紀的時空隧道,我們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憫和大悲痛。在這篇演講發(fā)表五年后,像大多數(shù)夢想主義者一樣,這個一生苦心經營“夢想”的黑人最終倒在了“夢”的路上。發(fā)表本篇演講的五年后,當馬丁來到孟菲斯市領導工人罷工下榻洛林汽車旅館時,隨著一聲槍響,一根使無數(shù)黑人站起來的頸骨就這樣斷裂了。但這種為自由平等而歌的精神卻永遠保留,不僅僅是美國將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必須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世界更多的國家越來越熟知這位站在世界和民族高峰的黑人。

  三、結課

  人類追尋夢想的腳步從來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的倒下而停止,當今世界種族歧視依然存在,實現(xiàn)平等與自由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正是無數(shù)先賢的不懈奮斗才讓我看到了期望與光明,也正是夢想使得人類這個種族生生不息,大步從今日跨向明天,從戰(zhàn)爭走向和平,從敵人變成親人。

  四、布置作業(yè)

  1.課下閱讀林肯《葛底斯堡演說》和丘吉爾《熱血、汗水和眼淚》,回顧演講辭特征。

  2.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稿。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演講的背景、主要資料。

  (2)反復朗讀體會本文慷慨激昂的語言。

  (3)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本事目標:

  (1)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本事。

 。2)提高朗讀本事。

 。3)培養(yǎng)演講本事。

 。4)培養(yǎng)學生的詞語概括本事。

  3.情感目標:

 。1)體悟馬丁路德金的崇高獻身精神。

  (2)自由、民主、平等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主題,教育學生要樹立遠大的夢想,為崇高事業(yè)而奮斗。

  教學重點:分析本文的主題思想,體悟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獻身精神,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

  教學難點:了解黑人的歷史及現(xiàn)狀,了解馬丁路德金的演說的背景。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反復誦讀中感悟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2、點撥法點撥學生于“憤、悱”之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3、討論法進取倡導學生“疑義相與析”,培養(yǎng)合作協(xié)同的精神。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好,今日我們來學習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我們都說,世界上最歡樂的事情,莫過于為了夢想而奮斗。一個人能夠十分清貧、困頓、低微,可是不能夠沒有夢想,只要夢想存在一天,我們就能夠改變自我的處境。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而光明和期望也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夢想必須會成真的人身上。

  那么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你的夢想是什么呢?(學生回答)

  好,同學們都有著自我的夢想,也都在為自我的夢想而奮斗著。此刻我們一齊來看一看,馬丁路德金,他的夢想是什么?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其實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和一個國家,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我要給同學們出一道問題,請你根據(jù)我說的前三個詞語,說出一個國家的名稱!皢痰、華盛頓、好萊塢”。

  看來同學們對美國十分熟悉。(展示美國的地圖),美國被很多人描繪成自由的天堂。

  但真正的情形如何,美國真的是所有人的天堂嗎?

  我們用一組圖片來說話。

  出示圖片:平均每三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黑人,那么黑人是從哪里來的。

  圖片1說明:16世紀起,歐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擄掠到美洲為奴。

  圖片2說明:黑人作為商品來買賣一向延續(xù)到19世紀,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讓黑人在法律上獲得了自由?墒窃诂F(xiàn)實生活中呢?

  圖片3說明:幾個白人警察在公眾場肆無忌憚地毆打一個年輕的美國黑人小伙子。

  師小語:經過這組圖片,你還能說明美國是絕對的自由嗎?

  那么,如果我們都是美國黑人,我們應當怎樣去做?

  大部分的美國黑人會怎樣去做呢?

  美國的黑人在20世紀50年代,展開爭取民權的運動。南部一名黑人婦女拒絕讓座給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持續(xù)的抗議行動。當時在教會當傳道士的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也投入爭取黑人民權運動的行列,并成為了民權運動的領袖。(圖片展示)

  環(huán)節(jié)1:介紹作者

  環(huán)節(jié)2;寫作背景介紹

  1963年8月28日,25萬人響應馬丁路德金的號召,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游行,爭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權利。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館前的石階,對群眾發(fā)表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IhaveaDream)演說,期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齊。

  環(huán)節(jié)3:檢查預習

  詞語積累: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感到十分震驚。

  .......(大聲朗讀這些詞語)

  三、走進夢想(分析文章的主體思想):

  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讓我們一齊看一下這篇演講詞,一齊走進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感受一下馬丁路德金強大的精神力量。課前已經布置同學們回去預習了,今日我們將經過三個問題的探討來走進馬丁路德金的夢想。

  探究思考:(如我們來寫“我有一個夢想”這文章,一般會怎樣寫呢?)《中國夢,我的夢》

  1.“我”有怎樣一個夢想?

  2.“我”為什么有這樣一個夢想?

  3.我們怎樣實現(xiàn)這一夢想?

  給大家?guī)追昼姇r間來思考一下這三個問題,同學們之間也能夠相互討論交流一下,看看這些問題的答案分別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能夠找到,并且嘗試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

 。▽W生討論交流。)

 。1)探討問題一:

  師:好,我們先來探討第一個問題:“我”有怎樣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講述了他的夢想?

  明確:18、19、20、21、22、25六段。

  師:同學們找的是既快又準確,很不錯。那同學想不想現(xiàn)場聆聽一下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教師范讀)

  師:聽完之后,感覺如何?

  明確:一氣呵成,活力飛揚,很有氣勢

  師: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文章在語言表達方面采用什么樣的修辭方法?

  明確:語言精彩,并且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

  師:我們說過排比的運用具有什么效果?

  明確:增強語言氣勢,感情充沛,結合演講辭這種文體會使聽眾受到鼓舞。(找一找文中其他的排比句)

  師:對啊,作者的夢想采用六句連排,若江河一瀉千里,當然氣勢非凡了。這是這篇演講辭的特點之一──排比修辭的運用,大家需要異常注意一下,加以學習和運用。

  那剛才是教師個人的范讀,同學們可能聽了覺得在氣勢和感情上并不那么淋漓盡致,下頭請同學們來齊讀這一部分,來領略這排比中的非凡氣勢。(學生齊讀)

  師:好了,我們也別只顧品味活力而忘了我們的問題,作者的夢想到底是什么?此刻,誰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從文本當中歸納概括。)

  夢想:美國能消除種族隔離和歧視,實現(xiàn)自由、民主和平等。

 。2)探討問題二:

  師:其實這不僅僅是作者一個人的夢想,也是所有美國黑人共同的夢想!好,夢想是什么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了,此刻我們再來看一下第二個問題:“我”為什么有這樣一個夢想?馬丁路德金當時向所有的黑人喊出了“要求自由、平等、友愛”的夢想,是因為當時黑人享受這些權利嗎?(再問)黑人的遭遇如何?

 。ㄌ嵋螅赫埻瑢W跳讀文,找出介紹黑人遭遇的段落(第二段),全班大聲朗讀,并用文中的重要詞語來加以概括。)

  原因: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和貧困的環(huán)境中,美國沒有實現(xiàn)百年前自由的諾言,今日作為黑人當然應當討回自我的權利,實現(xiàn)“自由、平等、和白人友愛相處”的夢想。

  (比喻的修辭)

  師: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直接敘述黑人現(xiàn)狀的`句子。

 。3)探討問題三:

  師:是啊,黑人也是人,每個人都不愿意受到歧視,生而平等是人最基本的權利。在有法律保障(補充:結合第一段,南北戰(zhàn)爭后,林肯頒布《解放黑奴宣言》,讓黑人在法律上獲得了自由)卻仍然受不到公平待遇的情景下,黑人想要實現(xiàn)自我的夢想,實在是再正?墒堑氖虑。那么夢想明確之后,作者又打算怎樣樣去實現(xiàn)它?(學生回答,結合課文重要語句,進行歸納總結)

  明確:

  斗爭的方式:采用非暴力的和平的方式。

  斗爭的手段:團結白人,長期堅持以徹底到達目的。

  斗爭的態(tài)度:堅決、毫不退縮、徹底。

 。4)作者為什么把“夢想是什么”放到最終?

  這部分表達作者心中執(zhí)著追求的夢想以及為了實現(xiàn)夢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作者是在揭露黑人生活的現(xiàn)狀,抨擊美國社會的黑暗之后,才正面提出自已的正當要求和夢想的。這樣,既使自我的要求更加無可辯駁,又充分表現(xiàn)了他所代表的美國黑人勇于抗爭的獨立精神。

 。5)教師小結:經過大家的團結合作,我們解決了這三個問題。美國黑人雖然還在受歧視,雖然仍然生活在貧困中,但在馬丁路德金熱情洋溢的演講中,他告訴我們只要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就能實現(xiàn)所有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友愛的夢想。

  四、親身體驗(朗讀夢想)

  師:這是一篇富有文采,熱情洋溢的演講,極富感染力和號召力。下頭就讓我們來親身體驗一下。從課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段或幾段,大聲地朗讀(朗讀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達的輕重緩急)

  師:也能夠想象一下你是馬丁路德金,此刻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前向25萬的黑人同胞進行演講。除了我們剛才的朗讀要求以外,還要稍加注意一下你的肢體語言。

  (各請一位男生和女生來進行朗讀PK,請同學來點評。)

  五、很多年過去了,你認為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

  (展示一組圖片)

  六、拓展訓練(寫夢想、說夢想)

  師:此刻,民主、平等、自由已不僅僅是馬丁路德金一個人的夢想,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人類從嬰兒時期成長到此刻,有過無窮無盡的夢想,有的已美夢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實現(xiàn),有的似乎還很遙遠,但夢想的完美讓我們執(zhí)著追求。同學們,此刻我想聽你訴說,訴說你的夢想。

  要求:

  1.仿18~21段以“我有一個夢想”或“我夢想有一天”開頭。

  2.注意結合本文演講辭的特點(如排比、比喻等修辭的運用)

  (學生展示寫好的夢想,生點評,師小結)

  七、結語:

  剛才我們一同感受了夢想成真的完美時刻,然而,馬丁路德金并沒有親身感受到勝利的喜悅,1968年4月他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年僅39歲,美國勞拉說“我們難以想象沒有金的美國歷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讓美國變得更公平”。馬丁路德金生前,獲諾貝爾和平獎,死后,美國將每年的1月的第三個星期必須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聯(lián)合國也將每年的1月15日作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最終讓我們共同欣賞一段紀念視頻,來表達我們對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精神的敬仰。(播放視頻)

  本文情感充沛,設喻巧妙,作者以回顧歷史開端,以揭示黑人現(xiàn)實生活為主要資料,以展望完美的未來而作結,不僅僅體現(xiàn)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精神,愿同學們也能樹立遠大的夢想,勤奮學習,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及人類的提高做出貢獻。

  板書設計:

  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

  思考題:

  1.“我”有怎樣一個夢想?

  2.“我”為什么有這樣一個夢想?

  3.我們怎樣實現(xiàn)這一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5

  一、主題

  《我有一個夢想》是高中語文(必修2)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并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活力經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深深地感染著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本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本事。

  二、背景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情文并茂、語言豐富生動、富有鼓動性。所以在教學時我以誦讀為主,經過誦讀讓學生體會作者文句中蘊含的感情,領會演講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講中的獨特效果。然后在誦讀的基礎上設計探究性問題,以深入理解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探究本事。最終完成仿寫的練習,巧妙地把學生引到寫作上,體現(xiàn)新課標中“寫作本事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

  三、過程描述

 。、學習導入

  投影:種族歧視的一些圖片;世界各國存在武裝沖突、戰(zhàn)爭的圖片。

  導入:的確,在有些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仍然生活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國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條件極差的環(huán)境里生活,那里的人們期待著真正和平、民主、自由到來的那一天!而這個期待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來了,這個人就是馬丁·路德·金。今日我們再次學習、深入理解他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

 。病⒀凶x課文,突破重難點:

  環(huán)節(jié)一:了解作者的夢想是什么:

 、艑W生跳讀課文,找出文中涉及作者夢想資料的段落。明確后,全班齊讀。

  ⑵請學生概括這六個夢想的資料。

  ⑶課題是“我有一個夢想”,可剛才大家讀的句子中,共有六個“我夢想”,是不是作者有六個夢想?我們應如何理解作者連寫六次“我夢想”?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提示:這六個句子不但外在形式整齊、極具氣勢,并且內在邏輯嚴密。僅有在政治上確立了自我的地位,人人平等,才能擁有討論自由和正義的權利;僅有在偌大的社會中推行自由和正義的思想,才能從思想上消除歧視,僅有消除歧視,才能真正出現(xiàn)黑人和白人和睦相處的局面。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同時也是一組排比句,作用在于加強語勢。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如何去把這種語氣表現(xiàn)出來。

 、冗@幾段除了排比、反復的修辭外,還有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提示:比喻。(比喻的表達特點就是生動形象。讀者借助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能夠深刻體會演講者表達的意義。)

  ⑸課文中的29~31段強調的是讓自由之聲從美國的各個州響起來,為什么不用“讓自由之聲從美國的各個州響起來”一句話來概括,而是一一列舉了各個州?這有什么作用?

  提示:反復、強調,加強語氣。進一步把作者渴望平等、民主、自由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矢鶕(jù)以上理解、分析,你認為18至25段這樣的排比段應怎樣讀出氣勢?提示:本段從資料上講是對未來的展望與描繪,語氣應舒緩一些。作者馳騁想象,給人光明,無限的憧憬,完美的未來,無不在作者的演講中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請一生再讀)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作者夢想的原因

  ⑴為什么作者會有如此渴望自由、民主、平等的夢想?

  相關:文中2──4段體現(xiàn)。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生活倍受壓榨。美國沒有實踐她的諾言,只是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⑵比較閱讀,刪掉第2段中的“一百年后的今日”表達效果有何不一樣。(屏顯)

  一部分生讀:“然而一百年后的今日,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我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日我們在那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景公諸于眾!

  另一部分生讀:“然而一百年后的今日,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一百年后的今日,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一百年后的今日,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一百年后的今日,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我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日我們在那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景公諸于眾!

  提示:去掉后面三個“一百年后的今日”,主要資料不變,但語氣顯然不如原文更有氣勢。作者為什么強調一百年后的今日說明黑人遭受壓榨的時間之長,增強了文字的感染力。這三個“今日”在讀時既要一氣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語調都比前有所抬升;需要重讀的詞有“必須正視”“隔離”“歧視”“窮困”“萎縮”“自我”“故土家園”。

 。ㄗ寣W生再次體會排比句式的作用:1、語言有氣勢。2、感情充沛。3、使聽眾受到鼓舞。)

  ⑶教師范讀。

 、热嘣俅锡R讀第二段。

  環(huán)節(jié)三:作者如何實現(xiàn)自我的夢想

 、抛髡哒J為應采取什么方式手段和態(tài)度才能實現(xiàn)這一夢想?

  提示:斗爭方式:非暴力;團結白人。

  斗爭態(tài)度:堅決徹底;毫不妥協(xié)。

 、坪谌恕笆裁磿r候才會滿足?”你認為應怎樣去讀這幾段?(提示:從重音、停頓、抑揚去回答)

  教師提示:10~14自然段能夠說是一段答言。針對“熱心人”的質問,甚至能夠說是一種挑釁,“你們什么時候才能滿足?”(那里邊有潛臺詞:貪得無厭;你們就不該提這樣的要求等等)。應對黑人的現(xiàn)狀,應對此公的質問,作者定會義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條件式(只要……就……)排比句,如出膛之彈,似噴井之油;如江海洶涌,似急風掃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人身受到攻擊,我們不滿意;生活范圍受限,我們不滿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們不滿意。但我們決不貪得無厭──正義與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就是我們斗爭勝利之日!

 、钦堃簧x。其他人評議:

  小結:本文情感充沛,詞句優(yōu)美,設喻巧妙,感召力強。作者以回顧歷史開端,以揭示黑人現(xiàn)實生活為主要資料,以展望完美的未來而結束。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邏輯性。整個演講詞,經過排比、反復、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不僅僅體現(xiàn)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遠的追求與不屈的精神。

  3、自選語段,嘗試演講:

  馬丁·路德·金在演講時,現(xiàn)場聽眾激動萬分,掌聲如雷,連綿不斷。請同學們找出打動自我的語段,嘗試進行現(xiàn)場演講。

  4、拓展訓練:

  出示四幅畫面: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

  讓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寫一段排比句,證明自我對治理環(huán)境的渴望。并有感情地讀出來,在全班交流。

  四、教例評價及反思

 。、優(yōu)化教材:

  此案例大膽地打亂了課文的結構思路,抓住“作者的夢想是什么”這個核心問題,以它為切入點,然后從“探究作者夢想的原因”“作者如何實現(xiàn)自我的夢想”這兩個問題展開。既能突出重點,又脈落分明。

 。、主角轉換:

  根據(jù)課文資料和單元要求,教學中我力求把讀放首位,經過自讀、評讀、合作讀、個人展示讀等方式,使學生喜歡讀書,并把課文從讀流利,到有感情。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感悟課文資料,領悟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還學生真正“讀者”的地位。從誦讀中理解作者對平等、自由、和平的渴望,避免了繁瑣的分析,提高了教學效益。

 。、讀寫聯(lián)袂:

  經過學習本文的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寫一段排比句,訓練學生的寫作本事。閱讀為寫供給了范本,寫作加深了閱讀的體驗。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盡管我十分投入地走進課堂,但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還是存在許多不足與紕漏:對學生實際估計不足、無法牢牢抓住學生、教學機智仍然欠缺。這些也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的課堂駕馭本事的強弱、教師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專業(yè)知識的扎實與否都是能否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體會全文激情飛揚,及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學習并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品味語言的深刻含義和表達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質疑——點撥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我期待著那一天》

  主要內容:由一個黑人孩子為了黑人的利益放棄了自己足球夢想的故事,擴展到全世界的和平問題,反映了美國仍存在種族歧視問題,以及仍然有些國家和地區(qū)不斷有武裝沖突。讓我們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導入

  的確,在有些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仍然生活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國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條件及差的環(huán)境里生活。讓我們共同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其實這個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來了,這個人就是馬丁路德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我有一個夢想》。(1分鐘)

  三、復習

  上節(jié)課我們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層次,領悟了文章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

  明確:通過這次演講喚醒黑人,給黑人以信心,去為爭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2分鐘)

  四、學生讀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默記30秒。

  五、品味精彩語言

  1、聯(lián)系上下文,研讀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倜绹鴽]有屢行這種神圣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支票上蓋著“資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來,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這里的“空頭支票” 指什么?這樣表達有什么效果?)

  明確:空頭支票指“虛假的承諾,不能兌現(xiàn)的空話”

  表達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覺地投入戰(zhàn)斗。

 、谧杂珊推降鹊乃实那锾烊绮坏絹,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這里的“秋天”與“酷暑” 分別指什么?)

  明確:秋天指黑人為自由、平等而奮斗所到來的那一天。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使聽眾明白所得到的結果是什么 ,從而促使他們更自覺地去戰(zhàn)斗。酷暑:生動而簡潔地揭示了備受催殘的.生活現(xiàn)狀,表現(xiàn)了黑人為“秋天”的到來而戰(zhàn)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劾首x18—25段 思考:這幾段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作用是什么?充分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確:排比 增強氣勢 表達了作者對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與追求。

  2、這篇演說詞言詞懇切,韻律和諧、文筆優(yōu)美,在上節(jié)課的朗讀中,我們已充分感受到作者的非凡魅力。再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請大家找出自己做喜歡的段落或語句推薦給其他同學,并簡要說明理由。(提示:欣賞角度 ①修辭及表達效果②句式特點) ( 5分鐘)

  六、歸納演講詞語言的基本特點

  1、學生思考,分組討論(4分鐘)

  整句

  2、交流(4分鐘) 明確: 三多 短句

  修辭

  七、課堂練習

  1、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修辭,寫一個話題一致的句子。(5分鐘寫,2分鐘交流)

  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

  例句:這一莊嚴宣言猶如玫瑰的芬芳,給千百萬在花香鳥語的快樂中受冷落的黑奴帶來了希望。

  2、學生齊讀18——21段并仿照寫一組排比句,要求反復出現(xiàn)“我夢想有一天……”。(1分鐘讀,6分鐘寫,3分鐘交流)

  例句: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再也沒有鋪天蓋地的沙塵暴遮擋住人們的雙眼。

  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河流都清澈見底,不在泛起骯臟的白沫,讓每一條魚快樂得嬉戲。

  我夢想有一天,讓所有的天空都碧藍如洗,不在涂抹滾滾的濃煙,每一只鳥自由翱翔。

  我夢想有一天,讓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積如山,讓每一個孩子再綠樹下草地上健康成長。

  八、學生質疑

  九、回顧與反思

  十、布置作業(yè)

  1、仿寫:有了這個信念,我們將從絕望之嶺劈出一塊希望之石。

  2、討論:在馬丁逝世的今天,你認為在美國,馬丁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

  十一、板書設計

  我 有 一 個 夢 想

  馬丁路德金

  演講詞語言特點

  長句

  三多短句

  修辭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聯(lián)系時代背景,揣摩重點句段的深層含義及強烈的感情色彩。

  2. 反復誦讀,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體會并學習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4.體悟馬丁路德金的崇高獻身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崇高而偉大的事業(yè)奮斗。

  教學難點:

  1.對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對非暴力抵抗主義的認識。

  2.演講詞的特點及運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感悟體會重點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問答、討論與拓展。

  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公開課)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難忘懷的大x行,一場令全世界刻骨銘心的演說。

  導入語:

  在2003年8月酷熱的一天,數(shù)千人匯聚在美國華盛頓林肯紀念碑前,紀念緬懷一位偉人。人們又記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難忘懷的大x行,那一場令全世界刻骨銘心的演說。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約25萬人的游x隊伍匯聚在此,聆聽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說。金博士慷慨陳詞,演說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個夢想”的名句更是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賞析這篇激情洋溢的演說詞——《我有一個夢想》。

  二、介紹作者與背景:(補充一些圖片,加深印象。如林肯紀念堂前的紀念活動、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圖片)

  三、原音重現(xiàn):金博士為何會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講究竟有什么迷人之處?我們先欣賞原音重現(xiàn),對照課后練習英文片段聽演講錄音,體會演講的語調、激情。(播放錄音)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領會感情,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分組讀有關段落,并思考討論問題:

  ①“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夢想”具體指什么?試概括。(即消除種族歧視,爭取政治、文化、經濟上的民主、平等、自由)

 、

  作者說“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國的夢想中的!蹦阍鯓永斫膺@句話?(美國的夢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

 、垴R丁路德金一貫主張非暴力主義,倡導非暴力抵抗原則,文中一些語句體現(xiàn)了他的主張,試找出并體會。

  小結:

  《我有一個夢想》,這是20 世紀最為驚心動魄的聲音之一,穿過近半個世紀的時光隧道,我們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憫和大悲痛。但即使在這一場波濤洶涌、黑人的不滿情緒一觸即發(fā)的集會上,金博士仍然以他慣有的理性和基督之愛向人群宣講。(7段)這就是一個“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來,“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進行之中的目的,人們無法通過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美好的目的。因為手段是種子,目的是樹。”

  3、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歸納

  演講詞的特點:

  板書:說服力、感染力

  內容:針對性、思想性、鼓動性

  結構;議論文,邏輯性

  語言:口語化、得體

  藝術:修辭(排比、比喻、呼告、反復)

  五、重點句段賞析:(結合課后練習)

  (1)美國沒有履行這種神圣的義務……但是我們不相信正義的銀行已經破產。

  運用比喻,把美國政府比作支票的簽字者,而把美國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頭支票”指的就是政府違背諾言,對有色人種拒付支票。這樣就撕破了政府的虛偽外衣,讓聽眾明白他們和政府之間的關系,促使聽眾放棄幻想,更加清醒、警覺地投入戰(zhàn)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

  運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擺脫貧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這樣就能把黑人為之奮斗的最終結果的感受,生動而直觀地傳達給聽眾。與此形成對比的則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備受摧殘的生活現(xiàn)狀,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這個信念……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yōu)美交響曲。

  “這個信念”當指前文的夢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夠到來,正是有了這樣一種信念,他們才有了拼搏奮斗的源泉。所謂“交響曲”是一種大型管弦樂套曲,既有管樂,又有弦樂,自然少不了合奏與“交響”。作者把它用到這兒,可謂匠心獨運,恰到好處,因為它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了黑人運動取得最終勝利后和白人一樣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諧而又優(yōu)美的畫面。

  (4)10—14自然段:面對黑人的現(xiàn)狀,針對“熱心人”的質問,作者義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條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彈,似噴井之油;如江海洶涌,似急風掃云,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人身受到攻擊,我們不滿意;生活范圍受限,我們不滿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們不滿意。但我們決不貪得無厭,只要‘正義與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就是我們斗爭勝利之日!

  這段正義逼人、豪氣沖天的誓言,極大地鼓舞了人們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爭的決心,但同時也不失理智。

  六、學生即興演講:

  現(xiàn)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是馬丁路德金一個人的夢想,它已成為全人類共同追求的一個永恒主題。人類從嬰兒時期成長到現(xiàn)在,有過無窮無盡的夢想,有的已美夢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實現(xiàn),有的似乎還很遙遠,但夢想的美好讓我們執(zhí)著追求。

  請以“夢想”為話題,聯(lián)系實際,即興演講,注意體現(xiàn)演講詞的特點,時間一分鐘。

  補充:

  1、 國風的詩《我有一個夢想》;

  2、袁隆平作的一則電視公益廣告:“我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見水稻長得像高粱一樣高,稻穗長得像帚帕一樣長,米粒長得像花生米一樣大,幾個朋友坐在水稻下乘涼……”

  七、結束語:聽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說,我們的心靈又經受了一次洗禮,我們人生的目標又清晰了幾分。愿大家珍惜時光,努力拼搏,為心中的夢想而奮斗!愿全人類的美夢成真!讓我們一起祈禱吧!(在《祈禱》歌聲中結束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 了解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⑵ 通過誦讀,體會本文激情澎湃、文質兼美的特點。

 、 體會和揣摩這篇演講稿成功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是反復、排比和比喻)和文采斐然的特點,并學以致用。

  2、過程和方法:

  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朗讀,多向對話與交流,當堂進行文段練習。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理解馬丁·路德·金的偉大理想,并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語言,體會修辭手法在演講中的表達作用,并能用排比、反復和比喻等常用于演講稿的手法寫作。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主要想通過朗讀貫穿教學始終,從而了解演講稿最常用最有效的修辭方法——反復、排比和比喻的運用,并感受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和排山倒海的氣勢對聽眾的感染力,最終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討論比較,咀嚼鑒賞,語段練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黑人能在美國當總統(tǒng)并連任,這在一百多年前是絕對不可想象的,因為那時的“黑人”幾乎與“奴隸”是同義詞。他們沒有土地,受不到教育,生活沒有絲毫改善的可能。

  盡管南北戰(zhàn)爭之后,當時的總統(tǒng)林肯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但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的種族歧視和壓迫仍然十分嚴重,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樣享有自由。

  在此情形下,美國黑人以爭取平等自由為目標,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民權運動。馬丁·路德·金就是這場運動中杰出的領袖。

  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雕像前,他面對參加集會的25萬人發(fā)表了一篇舉世聞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板書)

  二、解題

  “我”指誰?——馬丁·路德·金。

  “夢想”一般有兩個含義,一是幻想,一是理想,大家說是哪個?

  ——理想。

  那么標題告訴我們,本文是寫馬丁·路德·金的一個理想,或者一個愿望。

  從體裁上講,本文屬于演講稿,既是演講稿,就一定適合朗讀。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看看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什么?再細細地品品,看看這篇著名的演講稿又有怎樣的魅力呢?

  三、朗讀

  1、教師:為了更好地朗讀,我們來進行一個男女同學間的簡單比賽吧!具體要求是:先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朗讀,然后男女雙方各推薦一到兩名代表到講臺上去讀或演講,看看哪一組表現(xiàn)積極,讀得好。(PPT展示“看誰讀得好”)

  (PPT展示“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

  2、生大聲朗讀,師巡回檢查指導。

  3、兩組代表上臺朗讀,互評。

  4、教師范讀一段。

  四、合作探究

  1、師:剛才這幾位同學讀得很好,下面看看同學們的思考能力怎么樣。(PPT展示“看誰想得全”)

  首先請大家想想,馬丁·路德·金到底有什么夢想?這個內容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哪個部分?

  (PPT展示“作者的夢想到底是什么?”)

  明確:第17至25段。

  2、生:集體朗讀第17至25段。

  3、師:看大家能否用一句話概括出這個夢想?(可寫在課文的旁邊空白處)

  4、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5、學生交流。

  6、共同明確:他希望將來有一天,黑人能和白人一樣享有民主、平等和自由,并情同骨肉,攜手共進(板書)。

  7、既然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馬丁·路德·金為什么要用九段文字來表述呢?是不是太羅嗦了?

  (PPT展示“這里主要用了哪些手法呢?”)

  生討論明確:運用了排比、反復、比喻這些修辭手法。

  8、那么這些手法有何作用呢?

  (PPT展示“這些手法有何作用呢?”)

  生討論明確: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有說服力;起強調作用,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讀起來一氣呵成,氣勢貫通;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激起聽眾共鳴。

  師:這些手法恰恰是演講稿中最有用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法,我們應該掌握。

  五、課堂練習

  1、師:我們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夢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英國著名女作家伏尼契說:一個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純潔。

  我相信同學們也有自己崇高的理想。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寫一段排比句,或者幾個排比段,不少于三個,來說說我們自己的夢想。

  (PPT展示“看誰寫得棒”)

  PPT展示句式模式:

  我夢想有一天,…… 。

  我夢想有一天,…… 。

  我夢想有一天,…… 。

  ……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 。

  ……

  過一會我們再來交流一下,看看哪一組在這個“寫”的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更優(yōu)秀?

  2、生寫自己的夢想,教師巡回指導。

  3、師生交流自己的夢想。

  PPT展示教師的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每天都能在課堂上完成必修作業(yè),白天快快樂樂地鍛煉一小時,晚上安安穩(wěn)穩(wěn)睡足八小時。

  我夢想有一天,我們的學校不再只是以分數(shù)論優(yōu)劣,所有的學生都能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去做我們想做應該做的事。

  我夢想有一天,帶著我的學生來到那巍峨的峰巔,迎著和煦的春風,共同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

  我夢想有一天,帶著我的學生來到那浩瀚的江海,教他們游泳,與風浪共舞,一起體驗“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從容。

  我夢想有一天,帶著我的學生來到那遼闊的草原,躍馬揚鞭,一起抒發(fā)“胯下才騎千里馬,心中便起萬山情”的豪情。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能有時間來讀圣賢詩書,享翰墨飄香,賞經典琴韻,觀春花秋月,悟世事人生,讓你們的青春煥發(fā)出別樣的激情。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能用你們的語言和文章,一掃塵世的濁氣,將人間正氣弘揚。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能獨自走向社會,在世俗的風雨之中,摸爬滾打,愈挫愈勇,成為一個個能文能武的英雄。

  我今天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學生,乃至全中國的學生將來成為祖國的主人時,能夠縱橫捭闔,運籌帷幄,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大展身手,建功立業(yè),造福社會,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們由衷的贊美!

  最后,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樹立崇高的夢想,創(chuàng)造人生的輝煌!

  六、作業(yè)

  將你在課堂上寫的文段完善成一篇以“我有一個夢想”為主題的演講稿,下節(jié)課我們來一個演講比賽。

  下課!

  附板書: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

  【教學總結】

  這篇文章已經上過多次,也拿來當過賽課篇目(在附中以這篇文章獲得2012年學校中青年教師高中文科組第一名),今日又拿來做公開課,不是我不負責或隨意地把舊日已有的東西拿出來充數(shù),可以說,我更加細心地備課,更加講究設計感和現(xiàn)場感,因為我想要超越兩年前的我。今日的我在新的一輪循環(huán)中,面對不同的學生,怎樣把我已經激情過的文章跟他們再來一次嶄新的碰撞,怎樣才能收到我更期待的效果,這才是我要考慮的。新的.嘗試,新的挑戰(zhàn),我要在這種循環(huán)的教學中去尋求新的變化和心的變化!

  首先值得我欣慰的是我高一(9)班的學生,我們的準備僅僅限于早讀的時候通讀了兩遍,但是同學們這節(jié)課上的配合,跟著我一起入境出境,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我的預期,他們的掌聲足以表達他們對自己的肯定和對我們師生合作的滿意。

  其次,就本節(jié)課的設計來說,我覺得我應該思考這么幾個問題:

  一、作為一篇著名的演講辭文體,我要教給大家的是什么?

  1、掌握基本的演講技巧

  演講是技巧性較高的語言表達,還確實不是一節(jié)課內可以讓同學們學會的,只能說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有點演講的味道,所以關于演講的技巧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就要不斷地貫徹和練習,讓盡量多的學生能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演講技巧。

  2、了解本文的演講內容

  對內容的理解是學習任何一篇文章的先決條件,這篇文章內容簡單,思路也不復雜,我把全文的內容解讀為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受苦難——來聚集——說夢想——唱自由。其中把聚集的斗爭方式和夢想的內容作為重點來解讀。

  3、體會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情感

  金的情感在本文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激情的一面;有憤怒的一面,也有歡喜的一面。這些情感隨著金的演講用不同的文字表達出來,所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了解是準確把握其情感的基礎。相對應以上內容來說,作者情感也在發(fā)生變化:悲憤——理智——期待——欣喜。其中把對夢想的期待和自由的欣喜作為演講的最高潮。

  二、怎樣把學生帶入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情境?

  這節(jié)課怎樣讓學生“入境”,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只有學生進入了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氛圍,能跟著他的演講一起心潮起伏,才算是真的“入境”了,但是光憑對視頻文件的觀看和對文字的閱讀是不足以“入境”的,于是我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來讓學生“入境”:

  1、課前的情境代入法

  課前我讓同學們能設身處地,把自己置于這25萬聚集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給自己換上黑色的皮膚,作為其中的一員來“切身”體會當時參與聚會的心情。

  2、用“我們”的口吻來訴說黑人的生活現(xiàn)狀

  我查找相關資料,了解黑人在20世紀中期的真實生活狀況,再讓同學們用“我們”的第一人稱口吻來分條陳述自己的生活現(xiàn)狀,且對同學們的稱呼變“同學們”為“同胞們”,進一步調動大家這種羞辱和悲憤的心理。

  三、怎樣才能縱深挖掘這篇文章背后的東西?

  這篇演講辭沒有特別難理解的詞句,馬丁·路德·金作為黑人的演講背景同學們在歷史課的學習中已經了解較多,于是很難做到淺文深教,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但是其中我覺得有一個點是值得大家討論一下的:馬丁·路德·金提倡的非暴力反抗方式。因為社會進入到現(xiàn)在,文明程度越來越高,還是存在著許多用暴力方式來解決問題,那么,為了在這堂課上教育大家要善良、要理智、要和諧,更加智慧地為自己爭取權利,這個問題的討論還真顯得比較重要。于是我拋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討論,封林均和吳佳懌同學說出了暴力方式的弊端,陳抒語同學說出了非暴力帶來的好處和受人尊敬,這和金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直接相關的。這樣比較深度的和有教育意義的討論就自然達到了我的教學期望。

  四、學生模仿演講的重點應放在什么地方?

  整篇的演講辭,處處都可以作為同學們效仿演講的材料,但是在一節(jié)課內,把哪些內容作為演講的典范,確實需要斟酌和裁定。我選取了四個點,都是經過深思慎取的:

  1、黑人對現(xiàn)狀的絕不滿足

  這里的黑人現(xiàn)狀需要同學們來演講,因為長期的壓榨使黑人悲憤與不滿與絕不合作的態(tài)度在這里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了。

  2、大聲說出我的夢想

  這里的夢想不是某一個人的夢想,是美國所有黑人的夢想,是馬丁·路德·金演講的核心部分,大家今天就是為了說心中的夢想而聚集起來的,所以必須作為文章的高潮部分來模仿演講。

  3、讓自由之聲在每一個角落響起

  這個地方很多排比句,作者不厭其煩地把每一個地點拿來做排比,自然有他的用意,這時候的情感也是很熱烈的,作者希望真正的自由在美國的每一個角落,而不是某些地方實現(xiàn)就行了。

  4、 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靈歌”

  這是比較欣喜的場面,所有的人一起歌唱古老的“黑人靈歌”,能把大家內心的悲憤、羞辱、不滿等負面情緒一齊清掃,這是給所有人希望和解脫的時刻,是內心最大的期待,因為情感也最易表達到位。

  當然,我們當初的教學設計都是期待圓滿的,我們的教學反思也會給自己帶來一些思考和進步,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節(jié)課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印象,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會給學生帶來怎樣的記憶和影響,才是我們做到了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我希望自己上的每一課或多或少都能留給孩子們一些印跡吧!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9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yōu)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3.理解馬丁·路德·金在文中所表述的和平斗爭主張。

  4.感受作者爭取種族平等的熱切情懷和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本文運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體會本文感情真摯、結構嚴謹、文辭優(yōu)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學寫演說辭。

  課前準備

  教學之前,引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了解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生簡介作者及美國黑人的歷史和現(xiàn)狀。

  2.教師課堂播放課件《馬丁·路德·金》和《我有一個夢想》的音頻片斷。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怎樣劃分本文的演講思路?

  討論后明確:整個演講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陳述為實現(xiàn)其要求所使用的斗爭策略。第三部分(17-32)段,表達作者心中執(zhí)著追求的理想以及為了實現(xiàn)理想所具有的決心與信念。第一部分是這次游行活動的原因,也是演講的基礎;第二部分是這次活動的策略與目標,也是演講的發(fā)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講的高潮與結局。

  2.《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特征是什么?

  討論后明確: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決心不改的執(zhí)著精神,構成了演講詞《我有一下夢想》的靈魂。充沛的情感是這篇演講詞的主線。演講者從“結束種族奴役的漫漫長夜”的期待開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國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兌現(xiàn)諾言的義正辭嚴,到“我夢想著”的燦爛前景;把夢幻、新曲、圣歌綜合起來,寄托了演講者悲憤與熱切的情感。這種情感又在與聽眾的心理中回蕩,明確的斗爭原則,切身利益的呈現(xiàn),美好未來的展望,都使聽眾的情緒受到感染并得以升華。

  三、具體研習

  1.演說辭開篇闡明了“簽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義,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國歷史上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也可以說這是保障黑奴權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評價了宣言的巨大意義,說它“猶如燈塔的`光芒,給千百萬在那摧殘生命的不義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帶來了希望!边@樣,作者首先為黑奴爭取民權自由運動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法律基礎,說明美國自頒布宣言以來,黑奴就應該而且必須享有平等的權利。這就將美國政府置于一個極為不利的境地,也為以后的斗爭掃清了輿論上的障礙。

  從內容上看,在闡明宣言的意義后,作者筆鋒陡轉,向人們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國讓人失望的現(xiàn)實,“黑人仍生活在富裕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仍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焙谌说倪@種悲慘的處境與首段中宣言的光輝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對比之下,文章自然會產生非常強烈的諷刺效果,增強了對敵的戰(zhàn)斗力和內容的感染力。

  2.由演講辭第二部分能看出馬丁路德金的斗爭策略嗎?

  明確:能。第二部分分為三層:第一層(第7段至第8段),提出斗爭原則和對白人的態(tài)度。斗爭的原則是不使用暴力。這和馬丁路德金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對白人的態(tài)度,不應該全不信任,因為普通白人的命運與黑人的自由是休戚相關的。第二層(第9段到第14段),指出斗爭的目標:黑人獲得自由,爭得正義的權利。這一層使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的激情如飛瀑直瀉,表達了黑人爭民權,爭平等,爭自由的強烈愿望。第三層(第15段至第16段),指出堅定的信念。斗爭是長期的,不是這一次游行就能解決的,黑人的境遇也許暫時還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但只要我們懷著不變的信念和熱忱,堅持下去,正義的愿望終會實現(xiàn)。

  總而言之,馬丁路德金的斗爭策略包括五個維度:原則——不使用暴力,因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傷害;態(tài)度――團結大多數(shù)白人,由此能獲得更多的認同和支持;目標――黑人必須獲得自由,達到的目的絕不含糊;信念――長期斗爭才能成功,勝利總會實現(xiàn);激情――蘊含著理性的導向,因為斗爭僅僅有激情沒有理智往往失敗。

  3.本文是怎樣運用排比句演講的?運用這樣的排比句演講有什么效果?

  明確: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達的是一百年來黑人的悲慘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側面、多角度地強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慘,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貧困,給聽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第5段:“現(xiàn)在是從……現(xiàn)在是把……現(xiàn)在是為……”,作者要表達的是:現(xiàn)在是美國政府“兌現(xiàn)諾言”的最佳時刻。使用排比句式,則把這次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從“荒涼”走向“陽光普照”;是把“流沙”改為“堅石”,增加了這次游行的正義的分量。第27段連用五個“一起”在分句之間排比,表達了黑人團結協(xié)作,將民權運動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念。通過排比句的使用,則使這個信念堅定、執(zhí)著、充滿了義無反顧與視死如歸的悲壯,喚起了所有讀者與聽眾的共鳴。排比語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達的內容更加豐富,思想更加深刻,語氣更加強烈,感情更加充沛。能產生排山倒海的氣勢和一瀉千里的激情,進而增強演講的表達效果。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2、 通過誦讀,了解排比手法在演講詞中的作用并體會激情

  3、 了解演講詞的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演講中的激情。

  教學難點:

  中間擴散式結構分析與理解。

  教學方法:

  誦讀法(多媒體輔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初中時大家最大的夢想是什么?到元高求學。如今,你們的當初的夢想已經成真。相信大家都是帶著一個新的夢想跨入元高的校門,那么你們能和大家說說你現(xiàn)在的夢想是什么嗎?(學生暢談)。(追求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好男兒志在四方;巾幗不讓須眉)大家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很好,因為有夢想,才有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才有創(chuàng)造輝煌的可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夢想有關的文章,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

  二、 作者簡介

  馬丁路德金,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領袖,倡導通過非暴力的和平方式消除種族隔離制度和種族歧視政策。(由學生誦讀幻燈片介紹內容)

  他為黑人運動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寶貴的東西——生命。

  本文是他在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特區(qū)林肯紀念堂前,在一次有25萬人參加的集會上,發(fā)表的舉世聞名的演講。

  (幻燈片:這是當年演講的現(xiàn)場)

  馬丁路德金墓(幻燈片)

  馬丁路德金沒有實現(xiàn)他的夢想就離開了他的'事業(yè),然而,他的夢想并沒有隨著他的肉體進入墳墓。(展示幻燈片)

  第一幅:美國和聯(lián)合國的紀念日和背景中的各國國旗,說明了他為世人對他的懷念和敬仰。

  第二幅:新舊兩張照片的對比,說明馬丁路德金還被人們所銘記,他的夢想依然在現(xiàn)實社會,在黑人的心中延續(xù)下去。

  第三幅:小朋友面前的文字,說明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已在下一代的生命中埋下了種子,并將生根發(fā)芽。

  三、 師生互動課文分析

  1、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篇舉世聞名的演講稿。出示學習目標

  2、 問題:本文的標題是《我有一個夢想》,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馬丁路德金什么樣的夢想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在幾十年后依然扎根在幼年一代的心中呢?

  下面給大家2分鐘時間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明確反映作者夢想的段落。(課前已經讓大家預習并為全文段落標上序號,全文共32段。)

  明確:17——25段

  3、下面我們先誦讀一下這一段。

  (1) XXX同學領讀17、22、24段

  (2) 男同學齊讀18、20、23段

  (3) 女同學齊讀19、21

  (4) 合讀25段

  評價:在同學們的誦讀中我真正體會到了聲情并茂的含義,我感覺仿佛有47幾個馬丁路德金環(huán)繞在我周圍。

  3、 誦讀完這一段文字之后,你們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馬丁路德金的情緒?

  明確:高昂、高漲、激動、慷慨激昂……

  為什么這幾段文字有如此強烈的表達效果呢?

  明確:使用了排比的句式

  根據(jù)已往學過的知識和剛才的誦讀,你能總結出演講詞中排比的作用是什么嗎?

  1、使語言有氣勢;2、感情充沛;3、會使聽眾受到鼓舞。

  好,下面我們再齊讀一遍這一部分,來加深對排比作用的理解。

  4、 大家的誦讀把馬丁路德金的感情詮釋得很到位,那么你們結合這幾段,能不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我有一個夢想”中“夢想”具體指什么呢?

  明確:平等、正義、自由、公平、民主

  5、 不錯,這就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也是所有黑人的夢想,那么他們?yōu)槭裁从羞@樣的夢想呢?

  明確:因為黑人的生存現(xiàn)狀中恰恰缺乏這些。

  6、 下面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一部分前面的部分,首先找出反映黑人生活現(xiàn)狀的段落。

  明確:第2段,9——14段(大家篩選信息的能力很強,我們看看這兩個部分句式上的特點是什么?排比,剛才我們已經總結了排比的作用。下面我們通過誦讀來了解黑人生活狀況,XXX同學為我們誦讀一下讀第二段,然后男女齊讀9——14段;展示幻燈片,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

  7、 現(xiàn)在的美國黑人境遇尚且如此,三十年前的情況我們可想而知。我們知道,對于黑人來講,實現(xiàn)夢想,爭取權利是一場斗爭,那么這種斗爭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呢?

  明確:作者在3——4段指出美國政府對黑人的欺騙的事實之后,5——8段提出了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斗爭。下面每組一個段落,概括出作者認為應該怎樣進行斗爭。

  8、 過程小結:正是因為黑人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因為黑人還沒獲得平等、自由等權利,所以馬丁路德金在這里喊出了黑人的夢想(回到重點段)。那么作者向我們交代當我們有了這個夢想之后,現(xiàn)實情況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實質上就是夢想的意義)請大家在下文中找出。

  明確:(26——28)26——32段。

  9、 文章結尾部分思路很清晰,是分兩個部分來寫的,26-28段側重于寫夢想的意義;29-32段側重于夢想的召喚。

  下面請同學為大家朗讀26-28段。(或者先自由誦讀一遍)

  XXX同學的朗讀仿佛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夢想實現(xiàn)后是何等的喜悅和幸福

  10、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一聲聲的自由之聲熱烈的召喚人們?yōu)榱藢崿F(xiàn)自己的夢想而去努力奮斗。請大家聲情并貌的朗誦這一部分。

  11、 在馬丁路德金夢想的召喚下,黑人們通過不懈的斗爭,使美國黑人的現(xiàn)狀有了較大的改變。在當今美國的黑人中,出現(xiàn)了一批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人士。你能給大家介紹幾位嗎?

  (幻燈片展示)這便是馬丁路德金夢想的不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12、 下面請大家聽一下馬丁路德金的聲音,感受一下他的激情。

  就是這個聲音,鼓足了黑人斗爭的勇氣,至今仍然激勵著無數(shù)的黑人為自己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而奮斗。

  13、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演講詞,請大家結合課文,總結一下演講詞有什么特點。

  明確:1、主旨鮮明,針對性強;2、思維邏輯性強;3、鼓動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

  14、下面我們再回過頭來朗讀一下寫作者夢想的段落,讓我們的感受與馬丁路德金的激情再次融合。(機動處理)

  15、結束語:

  馬丁路德金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鏗鏘豪邁的聲音還在我們耳邊回響,他的夢想依然激勵著黑人在爭取民權的道路上更加毅然前行。一個人,不能沒有夢想;作為一個元高人,我們更應該知道夢想的意義與價值。希望大家以夢想為指引,以激情為伴,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每一步!

  16、作業(yè):

  一、內容:水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成山、沙塵暴。

  要求: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段排比,表明自己對治理環(huán)境惡化的渴望。(幻燈片)

  二、本文除了多處使用排比的手法外,還大量的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找出這些句子,并分析一下比喻的表達效果。

【我有一個夢想教案】相關文章:

我有一個夢想02-17

我有一個夢想作文12-03

我有一個夢想作文12-22

我有一個夢想的作文05-11

《我有一個夢想》說課稿12-11

我有一個美麗的夢想作文03-12

我有一個夢想優(yōu)秀作文03-06

我有一個夢想作文30篇03-18

我有一個夢想作文600字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