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游人員,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河南景點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1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2
河南福森丹江大觀苑位于舉世聞名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主要水源地━河南淅川境內,是河南福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為推進河南旅游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按照“以藥為主,多業(yè)并舉”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借助南水北調歷史機遇,投資近2.6億元、按5A級景區(qū)標準,歷時六年,強力打造的以“水文化、佛文化、藥文化、楚文化、商文化”為主要內容,集“觀賞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養(yǎng)生性”為一體的中原休閑度假勝地和祈福圣地。
丹江大觀苑由六個伸入丹江湖中的小島組成,占地10.8平方公里。島上鳥語花香、蒼松翠柏、松針鋪地;湖中千頃碧水、煙波浩渺、天水一色;四周青山環(huán)繞、群峰聳立、驚險壯觀。景區(qū)以丹江秀水為背景,以淅川厚重的歷史文化作底色,在河南大學環(huán)境與規(guī)劃設計院規(guī)劃設計的基礎上,多次補充、完善,內涵豐富,趣韻疊加。建成了楚文化歷史博物館、商界奇才范蠡博物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館、中原三面盛世觀音像、觀音禪院、飛江索橋、龜壽瀑、奇石好漢林、生肖廊、報喜鳥林、四方神獸、龍生九子、萬米沿江長廊、中藥植物園、水上娛樂城(含游泳、漂流、陽光沙灘、水上象棋、賞魚釣魚)等精品景點,配套建設了多個大型停車場、文化廣場、游客接待中心,配置了豪華游輪、游覽觀光車等高檔服務設施。因勢利導,自然天成,吸引著海內外大批游客慕名而來,已成為中原旅游業(yè)躍起的一顆璀璨明珠,被譽為河南省旅游業(yè)的一張珍貴名片。
水文化 丹江水庫湖面有800多平方公里,號稱亞洲第一庫,其第一還表現(xiàn)在水質清冽、甘甜可口、因此也成為南水北調的主要水源地,以水位中心形成了飛江索橋、沿江走廊、人工瀑布、垂釣園,各種游艇,水上飛機、丹江魚宴等形成的林林總總多姿多彩的水上世界. 佛文化 中原古剎香嚴寺毗鄰丹江水庫之濱,位居中原四大名寺之一,上寺尚存,丹江苑將承擔起下寺原貌的復原,并修建下寺藝術館及亞洲第二大的中原盛世觀音,正籌建中的觀音將分為三大部分:觀音主題、觀音廣場、觀音禪院。觀音主題部分造型獨特,采用現(xiàn)代聲光電綜合技術,升降自如。開光時,觀音像伴隨著音樂噴泉冉冉升起,嶄新的詮釋了神秘的佛家文化。進一步豐富了丹江苑區(qū)濃厚的文化氛圍。 藥文化 丹江湖周邊的青山乃八百里伏牛山延伸地帶,氣候溫和,中草藥資源豐富,號稱天然藥庫。
丹江苑在原來天然草藥的基礎上開辟了近萬畝的中草藥基地,種植品種豐富的中草藥植物,既可觀賞又可藥用,既充分發(fā)揮了自然資源,又可保護水土植被。中草藥基地上還籌建了藥王殿、李時珍像等建筑雕塑,以展示歷代中醫(yī)藥名人事跡,建成全國少有的中藥文化薈萃之地。 楚文化 淅川丹江水庫是楚國時期的都城丹陽,楚文化的發(fā)祥地。為再現(xiàn)楚國的`文化風貌,充分展示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歷史文化經典,丹江苑籌建了楚風樓、丹陽樓及相關文化景點,再現(xiàn)歷史名人、文化淵源。使游客在回歸自然的同時,充分感受文化旅游的獨特風味與樂趣。 商文化 范蠡,一代商圣。在楚國位居宰相后,急流勇退,棄官從商,成就一代儒商,富可敵國。其在商業(yè)上的創(chuàng)見至今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可謂市場經濟的鼻祖。他提出的“經商十八則”及相關經商哲學仍有著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為諸多商家學者所稱贊與研究。丹江苑籌建的范蠡閣及相關建筑旨在向游客提供文化觀光的同時,傳播商圣范蠡的經商風范,使其發(fā)揚光大,成就更多商業(yè)巨子。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3
過了漫水橋,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老潭溝,大家請看,這里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有如仙閣,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朋友們,一路歡歌,一路美景,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到了老潭溝的盡頭,俗話說“游云臺,贊云臺,不到天瀑不算來,這就是著名的云臺天瀑了,云臺天瀑落差達314米,寬約五到七米,是目前亞洲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天瀑之高,雄冠九洲,站在它的近旁,可以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弘氣勢。她盛水時期氣壯山河,淡水之時儀態(tài)萬千。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團團棉花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一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籠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xiàn)了力量、又體現(xiàn)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活力、精神振奮!
出了老譚溝不遠,有石橋橫架河谷,這就是小寨溝了,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萬化的飛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觀,風光怡人,宛若秀麗江南,故得雅號“潭瀑川”。
過了金龍臥波,欣賞完造型奇特的Y字瀑布后,再往前行,我們就來到了清漪池,紅石映碧水,使清漪池呈現(xiàn)出一種青純氣質,這里的水淺而清澈,清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綠無塵。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但在這清池中卻有小魚生長,為了適應水清的環(huán)境,魚身逐漸變得透明,幾乎和水一樣,很難被人發(fā)現(xiàn)了。
好了朋友們,由于時間關系,云臺山的講解暫時先告一段落,下面留給大家半小時的時間自由活動,半小時后在原地集合,小張將繼續(xù)帶大家參觀云臺山的下一個景點——茱萸峰!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4
安山森林公園位于固始縣城東20公里處,是一處集生態(tài)旅游、尋根朝覲、宗教文化、度假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森林公園。安山公園森林資源異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3%,植物群落主要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灌木林以及何首烏、山七、冬凌草等珍貴藥用植物。
安山公園自然風光旖旎多姿。可謂是春來觀花一山艷,夏往避暑一山青,秋覽霜葉一山紅,冬賞雪景一山銀。登上安山最高峰——浮光峰,使人頓生江山如畫之感和一覽眾山小之慨。
安山公園人文底蘊積淀豐厚。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在此放牧休息時留下身軀跡影的牧羊石,有奉祀“開漳圣王”陳元光祖母魏敬夫人的奶奶廟。尤其是歷經滄桑的`奶奶廟,不僅讓安山成為開漳開閩后裔們抒發(fā)愛國愛鄉(xiāng)之情的靈山圣地,更成為揚名固始的窗口和平臺。
到安山森林公園,登浮光峰,看日出,觀云海,賞山花,聽松濤。瞻仰開漳先賢,品味歷史文化,可以讓你遠離喧囂,體味幽靜,回歸自然、追尋夢般意境。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5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中華第一奇峽”——紅石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因谷內冬夏溫差無異而得名。游覽紅石峽,您最好先站在橋上俯瞰一下,他幾乎具備了中國盆景的所有特質,既有宏大粗獷guang的氣魄,又不失精巧婀娜的體態(tài),所以有人說:紅石峽是縮小的山水世界和放大的盆景峽谷。在紅石峽,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筆觸遠不是人類的理解所能涵蓋的。紅石峽長約兩千米,深68米,最寬處30余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于峽谷幽深并且狹窄,形成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大自然的蒼海桑田,十多億年的地質變遷,伴隨著無數(shù)次的造山運動,將那些含有石英砂的巖石抬升出地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崖壁。由于巖石中鐵礦物質的氧化,經年累月,崖壁被染成了紅色,于是形成了丹崖碧水的.景觀,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紅石峽了。
“高峽出平湖,云臺生神韻”朋友們,我們繼續(xù)前行,就來到了子房湖。古人云:“山水之名,以人著之”,子房湖因西漢名臣張良在此隱居而得名。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兩千多年以來,他一直被儒家所推崇,為道家和民間所神化。傳說,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王未遂,到云臺山避難,因在河邊踩住了伊尹的腳步而“得神”。子房湖東西寬200米,湖面300余畝,是云臺山僅有的湖泊水體景觀,在這里您可以盡情地領略高峽出平湖的景色。這里青山碧水,四季風景各異;春可臨水賞山花,夏可入水戲碧波,秋觀長天共一色,冬攬山水扮素裹,置身于此,可盡得山水之樂。子房湖碧波蕩漾,水質優(yōu)良,在湖中還發(fā)現(xiàn)有珍稀國家瀕危野生動物桃花水母,它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于5。5億年前,因形似桃花瓣而得名,古稱“桃花魚”,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6
嵖岈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河南省遂平縣境內,景區(qū)面積148平方公里,可游面積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區(qū)、河南省十大熱點景區(qū)和18個重點風景區(qū)之一。嵖岈山山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中原盆景”、“華夏圖騰林”、“地質公園”、“西游記全書”和“東方第一社”之美譽。
2021年10月9日,國家旅游局在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嵖岈山創(chuàng)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盆景大多數(shù)人都見過,但你見過方圓五十公里大的巨型盆景嗎?來嵖岈山吧,素有“中華盆景”盛譽的嵖岈山,會讓您領略到不一般的奇石盆景!
嵖岈山位于駐馬店遂平縣境內,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的嵖岈山,南臨駐馬店市,距武漢300公里,北靠漯河市,距鄭州180公里。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縱貫遂平縣境,距景區(qū)25公里。因其豐富多彩的地質結構被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景區(qū)內奇石遍布、渾然天成,素有“中華盆景”“奇石王國”之美譽,其中聞名中外的天下第一石猴、飛來石、定海神針等更是引得無數(shù)游客嘆為觀止,流連忘返。嵖岈山的山峰不僅絕崖突兀、奇峰巍立,峰巒之間還犬牙交錯、崢嶸嵯峨,群峰競艷,蔚為奇觀。而嵖岈山的'山洞洞壑幽邃、千變萬化,是探險獵奇的迷宮,黑風洞、乾隆洞、九曲通天洞等著名景點更是引來眾多游客進入尋壑探險。嵖岈山中的道路也為一奇景,景區(qū)內“一線天”、“通天梯”類的景點比比皆是。神奇的嵖岈山也沉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吳承恩游過嵖岈山后靈感涌發(fā)創(chuàng)作了舉世名著《西游記》;乾隆皇帝游后更是把嵖岈山搬入自己御花園才得以欣慰。
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和現(xiàn)代化的交通條件,縮短了景區(qū)與大都市之間的距離,交通方便快捷。氣候宜人、資源豐富,處在南北氣候的過度地帶,四季風光如畫。陽春,山花爛漫,鳥語花香;盛夏,綠樹成蔭,泉水潺潺;金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隆冬,銀裝素裹,冰清玉潔。山上眾峰崢嶸,洞壑幽邃,古樹參天,綠藤滴翠;山下涓涓細流,湖光倒影,交相輝映,如入仙境。有九大景觀、九大奇峰、九大異石、九大名棚、九大仙洞,各類景點200多處,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明代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許瓚游覽崎岈山留下了“山秀尋仙蹤,隱隱云壑十萬峰”的絕美詩句,是對嵖岈山美景的真實寫照。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7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8
函谷關位于豫陜晉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門靈寶市境內,距三門峽市區(qū)約75公里,靈寶市區(qū)12公里。函谷關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后毀于戰(zhàn)火。1987年重修太初宮,1992年復建函谷關關樓,是一處融道家文化和軍事文化于一體的人文游覽區(qū)。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道德經》的靈谷圣地,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經》)、名關(函谷關)留芳青史,聲播海外。前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玉溪道人閔智亭親筆為景區(qū)題寫“道家之源”匾額。 該景區(qū)面積16.9平方公里,分為函谷關和太初宮兩大部分。函谷關建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辭!)。
春秋戰(zhàn)國以來,歷經了七雄爭霸、楚漢相爭,黃巢、李自成農民起義,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狼煙烽火,是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太初宮是我國春秋末年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老子著述《道德經》的地方,他的著作《道德經》,其思想博大精深,蘊含豐富,涉及天、地、人各個方面,在政治、經濟、軍事、藝術、倫理、養(yǎng)生等領域都有獨到的見解,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自1992年以來,函谷關每年都要舉行老子誕辰紀念活動,屆時海內外旅游者前來朝圣。主要景點有關樓、函關古道、太初宮、大道院、道家養(yǎng)生園、藏經樓、瞻紫樓、雞鳴臺、碑林、蠟像館、博物館等20余處。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9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北二十公里處黃河之濱,南依巍巍岳山,北臨滔滔黃河。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以及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等一系列獨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博大、雄偉、壯麗、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她處于中華民族發(fā)源地的核心部位,融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尋根祭祖、弘揚華夏文明為一體,是“中華民族之魂”----黃河之旅的龍頭景區(qū),國家旅游局推出的十四條黃金旅游線路上的重要景區(qū)之一。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qū)現(xiàn)已開放景區(qū)面積20多平方公里,有炎黃景區(qū)、五龍峰、岳山寺、駱駝嶺、星海湖等五大景區(qū),分布著炎黃二帝巨塑、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哺育、黃河碑林、浮天閣、極目閣、黃河第一橋等40余處景點,每年接待上百萬中外游客,被譽為萬里黃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10
各位朋友,歡迎您來到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是仿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按1:1的比例原樣建造而成的,完美再現(xiàn)出宋代開封繁華如夢的盛景。清明上河園在1992年7月開始動工,1998年10月28日正式對游客開放。全園占地面積600畝,是中原地區(qū)最大的仿宋建筑群。
國家旅游總局給清明上河園的價值定位是:“步入畫卷,夢回千年”。每天上午九點,清明上河園都要舉行隆重熱烈的開園儀式,蔚為大觀,不可錯過。
清明上河園的開園儀式隆重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大家請看,首先出場的是馬隊。騎手們個個身著宋式短裝,手擎彩旗,在一片沖天鑼鼓聲中呼嘯而來,分列場地兩旁;緊接著奔騰而出的是歡迎盤鼓,盤鼓手也是宋裝打扮。大鼓懸在腰畔,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鼓點歡快;最后出場的是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簇擁下上場的一代名臣包拯包青天。只見他鐵面黝黑,雙目有神,大步向您走來,歡迎您到清明上河園游覽。接著,馬隊騎手們手中旌旗揮舞,盤鼓手中大鼓齊鳴,游客們在“包青天”的帶領下,共同走進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游覽的序幕拉開了。
現(xiàn)在請走進迎賓門,您看到的那座大型人物雕像,就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張擇端,字正道,號文友,山東諸城人,宋代著名的宮廷畫家。年青時游學于京師,擅長畫舟、船、車馬、集市、橋梁等景物,風格自成一家。他創(chuàng)作的`《清明上河圖》是以北宋東京開封為背景的長卷風俗畫。整個雕像高6米、重達30噸。您看,這位藝術大師手捧畫卷,凝視遠方,炯炯的目光仿佛是看透了820_年來的風云變幻、世事滄桑,又像是在祝福咱們古老開封的再次輝煌。雕像正后方的白色花崗巖浮雕,高3米、寬16米,描繪的正是《清明上河圖》中的傳奇畫面。從車夫、搬運夫、船工到市井商人、公子哥兒,太平盛世中的各色人物都刻畫地栩栩如生。下面我們轉到浮雕的背面進行參觀!肚迕魃虾訄D》是北宋滅亡流出皇宮后經無數(shù)人之手收藏。其中有13位收藏者為《清明上河圖》做了14闕跋文,來表示對《清明上河圖》的喜愛。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一闕“通衢車馬正喧闐,只是宣和第幾年,當日翰林呈畫本,升平生物正堪傳”是金代詩人張公藥所寫,我國已故相聲大師馬季所題。當您走進清明上河園,就仿佛來到畫里一樣,重新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古都。園內有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希望能使您領略到宋代文化獨特的魅力,為您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這幅圖描繪的是東京汴梁清明時節(jié)的繁榮景象,是當年繁榮盛世的見證,突出反映了當時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人民的生活。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11
明道宮,位于河南鹿邑縣城東部,始建于漢,興于唐天寶年間。距老子出生地10華里,老子晚年曾經在這里講學,后百姓傳說老子于此處騎青牛飛升成仙。明道宮內的'老君臺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始建于唐朝天寶二年,臺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磚構筑,由14個平面圍成的高壇形古建筑。
沿33層臺階進入老君臺上的山門,是正殿,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內東西偏殿各一間。臺上13棵檜柏青翠蔥郁,常年涼風習習,百鳥飛鳴。臺下波光煙靄,湖水縈洄,景色宜人。沿山門向南約里許的中軸線上,有享殿、玄元殿、迎禧殿、觀復亭、崇道亭、騰云閣、文昌閣、八卦臺、眾妙之門牌坊、猶龍堤、弘道苑等景點。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來慕名來訪者絡繹不絕,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唐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趙桓、宋徽宗趙佶以及大文學家蘇東坡、歐陽修等都曾來此或祭祀朝祖,或觀瞻游覽,留下了諸多不朽的詩篇華章。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12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華文明發(fā)源地之一的河南來旅游。我是您此次行程的導游員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小楊,現(xiàn)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就是河南的省會——鄭州。大概2個半小時就能抵達今天游覽河南的第一站——焦作云臺山國家地質公園。上午我們主要參觀潭瀑峽景區(qū),中午在景區(qū)飯店品嘗風味美食,下午參觀紅石峽景區(qū),傍晚 5點返回鄭州!按蠛P写慷媸帧,今天我們坐車呢,就要聽司機師傅的。在我右手邊的就是我們的司機范師傅,著名演員范偉小品演的好,而我們的范師傅車開的好,保證大家會有一個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本次旅行就由我和范師傅竭誠為大家服務,在旅途中如果您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請盡管提出,我將盡力給予解答和滿足,最后也預祝大家此次旅程帶著期待而來載著滿意而歸。
來到了焦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基本情況。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東連新鄉(xiāng),西接洛陽,北依太行山與山西省接壤,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一衣帶水。全市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焦作是一座新型的旅游城市,古時稱山陽,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地之一,她曾是懷慶府的所在地,因此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里有聞名世界的“四大懷藥”——懷地黃,懷山藥,懷菊花,懷牛膝,除了中藥材之外,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是我國鋁,電工業(yè)的發(fā)展基地之一。說過了藥材和礦產,咱們再來說說吃。武陟油茶,“海蟾宮”的松花蛋以及董記鬧湯驢肉被稱作焦作的名吃“三絕”,美味程度可想而知了。另外,中華武術苑中的奇葩--陳氏太極拳也發(fā)源于此。北京有故宮,文化深遠;內蒙有草原,廣闊無垠;蘇州有園林,寧靜典雅;焦作有山有水,仁者智者皆往來之。焦作的自然風光秀美壯麗。太行山層巒疊嶂,母親河淵源流長,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氣,成就了焦作旅游之大勢。太行峽谷景觀盡顯雄險奇秀,黃河北岸風光充滿詩情畫意,旅游景域面積500平方公里,景區(qū)景點1000余處。有全省現(xiàn)存形制最大的五代磚塔妙樂寺塔,規(guī)模最大,保存完好的伊斯蘭建筑“清真寺”。還有李固文化遺址、勝果寺塔、韓愈墓、司馬懿故里等。還有最具魅力也就是今天要參觀的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
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以山稱奇,以水叫絕,是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由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茱萸峰,萬善寺等景區(qū)組成。云臺山因山勢高聳,森林茂密,山間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無論您什么時候來到這里,都會讓您看到它美的一面:春來冰消雪融山花爛漫;夏至山林蔥郁,飛瀑流泉;秋季層林盡染,紅葉似火,可遍插茱萸遙寄情懷;冬日銀裝素裹,能領略壯美蒼茫的北國風光。云臺山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作為儒.釋.道景觀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漢獻帝避暑臺和陵墓,也有中國山水園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賢”的隱居地,至今還有劉伶醒酒臺,有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洞府,還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吟誦“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佳話…… 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避暑有樓,醒酒有臺,載文詠詩有碑碣”。保證到了景區(qū)會被它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蘊吸引,流連忘返。
“心動不如行動”,云臺山景區(qū)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做好下車準備,關好車窗,貴重物品妥善保管,請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豫A10086,下車后請跟隨我一道去領略仙境般的云臺盛景!
下了景區(qū)交通車,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幅山水勝景是潭瀑峽景區(qū),它原名小寨溝,傳說這里曾是歷史上“隋營”“唐寨”之處,故名“小寨溝”。它是一條南北向的溝谷,溝的三面皆為陡崖,只有南面有出入的缺口。這里崖壁高聳,砂巖,頁巖,白云巖等自下而上層疊相壓,在上部水的侵蝕溶蝕作用下,致使這里形成較多的泉,瀑,潭景觀,真可謂“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再加上溝谷兩側有郁郁蔥蔥的植物點綴,并與山,水,石天然配合,交相輝映,構成了潭瀑峽怡人的自然山水風光。迎面看到的是龍蛇潭,因昔日有巨蛇出入,故名。往前,見一群自高巖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層有兩條瀑布,如情人耳病廝磨,竊竊私語地流入同一潭內,故稱情侶瀑。穿過減肥石和金龍臥波后,見一掛高十余米的”丫“子瀑。再往前石平坦的清漪池,因水色至清,漣漪輕蕩而命名。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但這里卻又有魚,為了適應水清的環(huán)境,魚身逐步變得透明,幾乎和水一樣了?梢娺@樣美的地方,連魚兒都不舍得離開了。繞過洗硯池,試劍石,點將臺等亂石堆后便進入了小寨溝的盡頭,峭壁上,一簇簇青苔高掛山崖,仿佛一只綠孔雀高掛架上,雀尾一掛水簾,起名為鳳尾串珠,是這里的代表景觀。崖壁上無數(shù)的線瀑,匯聚成潭,人稱唐王飲馬池,加之附近的靈龜吐珠,云龍播雨,石舟,蝴蝶石等景觀的協(xié)調配合,使山水融合,環(huán)境清幽雅致,景色確實令人賞心悅目。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13
鄭風苑景區(qū)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區(qū)東部風光旖旎的鄭韓故城之畔,溱水之濱,長1.2公里,占地面積1000余畝(水域面積200畝),有鄭風苑、鄭聲苑、歷史名人苑和游樂園四大部分組成,主要有樂水亭、鄭風閣、鄭國東門、荷花仙子像、鄭聲苑、琴瑟宮、九曲流英、歷史名人苑等景點。免門票費!
該景區(qū)于2002年7月建成開放。苑內河橋路相連,林水亭相映,吃住游相配。鐫刻有《詩經·鄭風》的奇石,形態(tài)各異;匯聚中國南北方名品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亭亭玉立;氣勢恢宏、妙趣橫生的壁泉飛瀑,使人猶處深山峽谷;造型別致的情侶小屋,令青年男女留連忘返;兒童樂園中歡聲笑語,樂趣無邊;釣魚臺上寧靜安逸,遮蔭避雨;亭臺軒榭造型各異,古樸典雅;“東周列國志石欄”堪稱中華一絕;在琴瑟宮要以欣賞到2000多年前的.鄭國風情舞蹈表演及編鐘、古箏等樂器演奏,繞梁三日,意韻悠遠;登上鄭風閣,四周風光盡收眼簾,窯洞餐廳古香古色,頗具有黃土高原風情。
鄭風苑以她美麗的自然風光、膾炙人口的鄭風詩歌和那纏綿悱惻的愛情傳說故事,使這里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愛情圣地,被譽為“東方伊甸園”、也有人叫‘愛情公園’。在這里可以作詩經覓蹤之旅,品味東方古典愛情的甜美;也可攀巖戲水,蕩舟垂釣,盡情領略她優(yōu)美而迷人的風情!
河南景點導游詞 篇14
今天帶團去了嵩山,就把嵩山的導游詞簡單給介紹一下。
一說起嵩山,大家一定就想到了少林寺。是的,少林寺就坐落于嵩山之上。但少林寺只是嵩山的一部分。
嵩山古稱“萬方山”,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稱“岳山”,自周平王遷都洛陽以后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定嵩山為中岳。它與我國的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并稱為我國的五岳。要說中岳嵩山,它東不如泰山雄偉,西不如華山險峻,南不如衡山秀麗,北不如恒山崎嶇,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嵩山以其獨特的風貌,燦爛的文化和天然的地質博物館而馳名中外。為什么說是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呢?因為嵩山經過幾億萬年的褶皺、地殼運動和造山運動形成了跨幾個時代的巖層。它們分別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時期的地層,是研究地質構造的一個良好的實踐基地,這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很少見的,被地質學家形象的稱為“天然的地質博物館”,為中外學者矚目。
嵩山有兩大山群組成,大致以少溪河為界。以西為太室山,它東西橫亙,逶迤連綿,宛如醉臥蒼龍。主峰峻極峰,海拔1494米。以西為少室山,它由御寨山和九朵蓮花山組成,其特點是山高、路險、峰林、石怪,宛如鳳凰起舞。明代付梅詩云:“太室似龍臥,少室如鳳舞;左右郁相望,唯岳垂千古;往來臨其惦,去天余尺五!边@是對太室山和少室山的高度概括和生動寫照。
關于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
大禹受命治水,因治水心切,大禹常常顧不上吃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女很心疼自己的丈夫。于是他們就約定,妻子涂山氏女聽到鼓聲就去山上給大禹送飯。一次大禹在開鑿山時有塊兒石頭不小心掉到了山下的石鼓上,石鼓響了。妻子涂山氏女聽到鼓聲就連忙做飯,給自己的丈夫送去。因為在開鑿山時需要有一個力氣很大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禹在開鑿山時變成一只熊,妻子看到自己的丈夫是只熊,羞愧難當扭頭就跑了。大禹看到這種情況就連忙去追,在追到太室山南簏是時候,妻子涂山氏女變成了一塊兒石頭。因為當時妻子涂山氏女已懷有身孕,大禹看到這種情況后就對著石頭大喊:“還我兒來!边@時只聽的.一聲巨響,石頭裂開,大禹的兒子從里面跳了出來。于是大禹就把自己的兒子取明為啟。妻子涂山氏女變成石頭后,她的妹妹就嫁給了禹,住在太室山西邊的一座山上。因為在古代妻子又可以稱為室,所以就把大禹的第一位妻子所在的地方叫太室山,把第二位妻子住的地方叫少室山。而少林寺是因為坐落于少室山的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嵩山是一個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一個地方,這里的宗教活動也是很多的。嵩山七十二峰峰峰有名,七十二寺寺寺相連。這里文物古跡遍布,風景秀麗是一個值得旅游的地方。
【河南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河南景點導游詞02-16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01-22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2篇07-11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2篇)07-11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4篇04-03
河南導游詞05-14
景點導游詞06-05
河南殷墟的導游詞08-10
河南旅游導游詞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