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1
利用閑暇時間,我潛心拜讀了肖川教授的著作《教育的力量》。讀肖川教授的書,是一種享受,是一場思想的洗禮,讓我一次次回味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教育魅力。還記得剛拿到《教育的力量》一書時,出于習慣,對著封面細細打量:黃底黑字透著莊嚴與素雅,溫情、雅致、精道、犀利的文字如一株水墨荷花悠然盛開于心中,韻味無窮……
最喜歡這種隨筆形式的書,每篇文章篇幅不大,但說明問題,容易觸動讀者的神經(jīng),引起共鳴。肖川教授的隨筆折射著一種睿智,讀他的隨筆是對心靈的一場洗禮。
《教育的力量》一書從“追問教育、教育的方向、成為有思想的教師”等幾方面闡述了作者對教育、教學、營造幸福人生等問題的見解。他那親切的語言和博愛的熱情無不啟發(fā)著我的思維,拓寬了我的視野。這本書寫出了教師的心聲、教師的疑惑、教師的無奈和缺憾……它更像一面鏡子,讀的時候,讓人不禁時時對照自己,我是這樣做的嗎?我做到了嗎……
讀了《祝福教師》一文,我為他文中的真情而感動。文章說:“教師是一種職業(yè),一種古老的職業(yè),一種將與人類共在的職業(yè)。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很多職業(yè),諸如警察、軍人、偵探、保安、門衛(wèi)等等都將消失,但教師這個職業(yè)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它將永存。正是她,傳承著人類文明的薪火。”是啊,作為教師的我們傳承著人類文明的薪火,還承載著太多家長對我們的希望和學生對我們的期待,所以我們更要用百分百的努力去面對他們。在《祝福教師》一文中我還讀到了“真誠”。真誠來自哪里?內心。只有來自內心的真誠才能打動人心。誠然,教師的職業(yè)是光榮的,社會給教師很多的美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托起明天的太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但同時又對教師提出了要求:只求付出,不求索取。教師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的政治和道德修養(yǎng)。過節(jié)了,祝福的短信紛至沓來,祝福的字眼比比皆是,而看過太多的文章卻獨獨沒有祝福二字,文中那一聲祝福已經(jīng)打動了每位教師。
從《名師不可仿》中我讀到的是“思考”。隨意仿名師,一不小心就會“東施效顰”。如果能先衡量自己的能力、再仿名師,可能就是仿名師勝名師了?辞遄约旱拈L處,明白自己的短處,也就不至于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空自苦惱。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生活得更有意義,這樣才無悔此生。我們應該走在知識的最前線,應該懂得盡可能多一點,這樣在面對學生時才會做得更好,才會無愧我心。努力讓我們的教育充滿思想,正如教授所說,終有一天,我們的年華會老去,可我們的思想會在足跡中閃光,并將照亮前行的路。
《教師的成長策略》我讀到的是啟發(fā);《教育給了我們什么》我讀到的是困惑;《一本讓我感到羞愧的書》我讀到的是無奈……每一篇文章都讓我讀出一種力量,不管是強大的還是微弱的,都是由內而發(fā)的。書中的每一個文字,無不在傳遞著這樣的信息:
有思想會使得我們興趣廣泛,內心鮮活,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更有品味,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使我們能從“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教育百花園中汲取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使自己不再盲從名師,邯鄲學步、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教育孩子是我們教師所擔負的國家重任,我們要致力于引領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我慶幸我能夠在二中這樣一個有著良好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氛圍的地方教書育人,這種教育使我意識到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多姿多彩。
《教育的力量》這本書給了我無限的思考與遐想,有時候我在向他請教,有時候我在與他對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是的,我的許多困惑總會在書中找到答案,引領著我在教育思想的境界中遨游。讀至酣時,我總是問自己:教育的力量到底來自何處?我們能從教育中汲取到人生的何種能量?又或者我們自己就是教育本身的最大能力的發(fā)揮者?這些問題讓我步入了思考的洪流之中,讓我在反復閱讀之后,使得自己的思想也可以受到間接的熏陶,豐富著自己精神世界的同時也激發(fā)了自己的語言中樞、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透過《教育的力量》,肖川老師詩一般的語言浸潤著他對人生的感悟、對他人崇高的激勵、對美好生活的摯愛,一個充滿智慧的導師,一個用情感感召他人的學者形象躍然紙上。人是一個綜合的整體。知、情、意、行相互影響,相互生成,沒有情感的腦力勞動,容易導致疲勞;沒有情感的付出,結果自然蒼白無力。歌德年輕時寫過這樣一段話:“人們只能認識自已所愛的,愛或激情越強烈越充沛,認識就越深刻越完整!睈凼且环N能力,能激勵自我去堅定地面對挫折,同樣能給人以力量去憧憬美好的未來。是愛發(fā)展了情感,而情感在人的生命中有著重要的價值,所以促進學生情感發(fā)展的教育才備受關注。情感教育是心靈的碰撞和真情的沐浴,它牽引著人們回到真實的生命狀態(tài),回到本原的心靈感覺,去感悟我們內心深處的靈性之光。學生的未來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他的智商,更取決于他的情商,如:求知動機、理想與抱負、意志的堅定性、興趣和情緒的穩(wěn)定性、獨立性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更多的平等對話、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的欣賞關愛。在這樣的情感教育下,學生的學習才會如沐春風。
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一個孩子跨進學校的大門成為你的學生時,他無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話對他來說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來,你就是指揮、理智和道德的典范……”,這種指揮力、理智力、典范力來自哪里?作為教師,讀書,就成為了人生路上不能停歇的腳步,完美著這份神圣真理的存在。那么,給自己一個相對較高的目標,懷一份欣然的態(tài)度,充滿激情地走在人生的路上,用自信和快樂點燃生活的燈,用信念和堅定鑄造人生的劍,用自己的希望去擴展學生的希望,給學生一個人生的高度,也給自己一個全新的人生角度……
從《教育的力量》這本教育專著中,我汲取了精神力量,更感受到了讀書帶給自己的教育能量,在讀書中追求生命的質量,追求一種完滿和無憾。如果不讀書,我的思想不會呈現(xiàn)靈感,我更不會在積累沉淀后感到思想的充盈。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出始知深。這種過程很有成就感,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擁擠與世事的紛繁復雜,掩卷而思,悵然所失的那一刻卻聆聽到了一種特別的聲音——知己的傾訴、知音的交流,更是思想的提升!督逃牧α俊纷屛叶,教育是對人的成全,是面向心靈成長的活動。教育的力量來自對學生細膩而理智的愛;來自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來自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和熱情鼓勵;來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讀一本好書猶如品一杯香茗,翻書細讀之間美妙的感覺繞著指尖,停在唇邊,好不愜意,《教育的力量》就是這樣一本書。合上書,閉著眼,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停留在心中。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2
我讀了《教育的力量》這本書,深深地被肖川教授那優(yōu)美的文筆、深邃的思想所折服!八碾S筆體現(xiàn)著一種對美的追求和趨從”,“或似淡雅的香茗,或勝陳年的烈酒!蔽腋杏X,讀肖川老師的隨筆是一種美的享受,一種教育的享受。
“在我們的身邊有一個精靈,它產(chǎn)生于剎那之間,卻可以定格成為永恒。它不會因為你富甲一方而需要他,也不會因為你一貧如洗而不能擁有它。它如夏花燦爛,如春風溫暖,它是清冽的甘泉,是心靈的陽光。它,就是微笑!鼻妍、靈動的文字猶如春風拂面,讓人倍感溫馨。確實,微笑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溝通彼此的心靈,能使人產(chǎn)生信心和力量,能使人心情舒暢,振奮精神。要知道,您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幼兒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
《微笑是一種力量》這篇隨筆是我最喜歡的文章,讓我懂得作為老師,我們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們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如果說微笑是一縷春風,那么它會吹散淤積在心頭的陰霾;如果說微笑是一抹陽光,那么它能溫暖因受傷而苦悶的心;如果說微笑是一劑良藥,那么它能讓孩子在心底寫下一份自信。莎士比亞說過:如果你一天中沒有笑一笑,那你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所以說,微笑會給你一種友好、安全的感覺,它會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人心的距離,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快樂的、擁有友誼和財富的人,你就把智者的微笑寫在臉上,把愚者的冰冷的面孔摔到一邊去吧!
微笑是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一種暗示和期待。
微笑是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一師的種肯定。
微笑是對學生愛和關注的最好闡釋。
讀一本好書猶如品一杯香茗,翻書細讀之間美妙的感覺繞著指尖,停在唇邊,好不愜意,《教育的力量》就是這樣一本書。合上書,閉著眼,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停留在心中。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3
看了一篇題為《教師是教育創(chuàng)新最大的阻礙力量》的文章,順手轉發(fā)到朋友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老師的回復都覺得這個人說話以偏概全,沒有真正認識到教師這個群體的責任和擔當;教師外的群體都覺得我轉發(fā)這樣的文章,真是大膽。
對我個人而言,很不喜歡這樣貼標簽的方式,把教師這個群體歸結于阻礙教育創(chuàng)新的最大力量,我也覺得非常不妥。但是轉念一想,作為教師,或者說,教師要表達的教育觀念應該引領時代,而不是緊跟在時代之后。我希望自己不要成為創(chuàng)新的阻力,所以發(fā)文自勉。
上世紀30年代,電影在中國開始涌現(xiàn),可是整個電影界的形勢復雜,很多人都主張,不要去蹚這潭渾水,以免控制不了局面。xxx沉思良久,決定派夏衍等文化人進軍影壇,接著《風云兒女》《馬路天使》等一系列的優(yōu)秀電影一掃武俠神怪、鴛鴦蝴蝶的窠臼,點亮了民族心靈的燈塔。
面對新技術、新媒體、新的思想文化、新的領域,老師到底是應該挺身入局還是裹足不前?是與時俱進還是墨守成規(guī)?這好像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既然無法回避,那我們就坦然面對。教師,是教育最大的變量。在這個社會環(huán)境沒有辦法左右的時候,改變自己的想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影響周圍的人,給周圍一絲微微的光,可能也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在我決定做小學教師的時候,有一篇文章起到了很大作用,這就是巴蜀小學的建校宣言:
教育有成功的一天嗎?直接了當?shù)卣f,不會有。
假使你只有空間觀念,那么,教育有可以成功的一天。
假使你在空間觀念里承加了時間觀念,那么,教育永不會成功。時代潮流在不停地前進,教育怎能停留在時代的后面?文化思想在不停地擴展,教育怎能停留在文化的后面?教育是時代上繼往開來的事業(yè),他要趨合時代,適應潮流;他要發(fā)揚文化,扶植思想。在未來的時日中,他決沒有止境。(文章很長,大家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
我常讀這篇文章,每每感嘆于先輩的'勇氣和力量,“巴蜀因為地理上的關系,在教育沒有長足進步的我國里,不能站在最前線上!薄叭瞬诺娜狈,足以阻礙進行。因襲的思想,足以影響前途!薄皞個教師都是兒童的導師!薄
如果有這樣的反思力量,我們何愁自己不進步,教育不進步呢?最后也用《宣言》的話語來結束這篇文章:我們決以最大的努力,期獲最大的效果。敬請各界人士給我們最大的助力。
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成為教育創(chuàng)新最大的推動力!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4
讀著這段文字,我浮想聯(lián)翩: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喜歡那些聽話的孩子,希望每個學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對那些另類學生往往視為調皮,或不可理喻。其實想想,真正推動科學或某一領域科學發(fā)展的,往往是那些富有個性的孩子。愛迪生被老師視為"搗蛋"生被驅趕出學校,發(fā)明出的電燈卻照亮世界;達爾文童年成績特差,卻對花草昆蟲癡迷忘返,被老師認為智力有問題,在母親的引導下最終成為著名的"生物學"…一個人在某些方面也許是白癡,但他在某一個領域卻往往有絕對的優(yōu)勢。這正如人們所說:"當上帝給你關閉了一扇窗,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千篇一律都成為"龍"。做父母的也好,做老師的也罷,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個性,為孩子編織孩子自己的夢。"是喬木就讓它長成最好的喬木,是小草就讓它長成最好的小草,"只有這樣,教育的百花園里才會五彩繽紛,百花競艷!孩子們才會在適合自己的一片天空下茁壯、快樂的成長。
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我認為前提是每個教師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發(fā)展。教師沒有了個性,他的教學就成了沒有個性的教學,沒有個性的教學又怎能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中沒有創(chuàng)新有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所以每個教師都應該是獨特的,我希望我能成為我自己,成為獨特的那一個。
前幾天的一次午自習,我在教室改作業(yè),當我改到黨海川的作業(yè)時,我不禁皺起了眉頭:字又寬又大,格子塞得滿滿的。于是,便隨口說了一句:"海川啊,你的字該減肥了。"沒想到的是,預備鈴之后,幾個孩子將我圍住了:"老師,你今天批評海川真幽默!"一句話,讓我不僅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真的有點幽默了?就象肖川先生說的幽默是你獨特的個人風格?
我不由想到我們的教學,我們的自主管理、自合學習等學習方式的轉變,由原來的注重教案轉變成關注學生學案,學生自讀自悟,學會學習,這樣才達到了"授之以漁"。我們的方向是對的,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們都應該堅持下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是我們做教師天職。我們教師只有自己學會學習,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肖川博士給予我們教師的是真誠與深刻,他與我們一起分享著這個時代的夢想與溫暖。我想我們雖然不完美,但我們努力追求著,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多反思,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象肖川教授一樣,做個獨特的、有個性的自己。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5
近段時間以來,我利用閑暇之余,認真拜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的力量》這本書。這本書是李鎮(zhèn)西魏書生高金英萬瑋等教育名家及部分優(yōu)秀教師圍繞“后進生轉化”這一教育中的難點問題,用生動的教育案例,精彩的教育故事,展現(xiàn)了科學的教育方法,使我受益匪淺,領悟到教育理論要與教育實踐完美結合,要用愛與智慧給予后進生向上的力量。
在本書的第二編“用心靈贏的心靈”中,我讀到了多篇真實的事例,感受到老師對于學生的愛是發(fā)自內心的,就像李鎮(zhèn)西老師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在陳霖老師的《教育始于走近》中,他對于易陽,不會拿衡量其他孩子的標準去衡量他,而是盡可能讓他在規(guī)則范圍內享受自由,一旦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就會立即鼓勵,并相信他會做的更好。但易陽不久又會“原形畢露”。在這種情況下,陳老師先是了解他的家庭信息,然后決定去走近這個孩子的內心,去聽一聽里面都有些什么聲音。愛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在孩提時代得到愛的人,往往更容易健康成長,易陽缺乏的是情感上的關愛和內心的安定,因此陳老師盡己所能和易陽的媽媽聯(lián)系,讓她多關注孩子,陪伴孩子,同時作為老師也和他多溝通交流,走近他,幫助他肯定自身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這個事例讓我明白,順應孩子的天性,給孩子希望,用“歸零心”去看待孩子,每一個暫時“沉睡”的孩子都會覺醒。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書中,曾闡述過這樣一個觀點: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F(xiàn)在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初期,學生們特別渴望和珍惜得到老師的愛,師生之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我們要走近學生的內心,用我們的賦予給他們的愛能夠收獲更多的愛,在他們心中播下愛的種子,讓他們能夠懂的愛,去愛護和關心他人。去展現(xiàn)他們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我們做教師的,就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首先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美好的萌芽”。這是后進生信心的來源好進步的動力。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6
進入開篇,我就被“后進生”三個字吸引了,在我歷年任教的班級中,幾乎每年都有那么一兩位。這也是我們奮斗在一線的教師,或者從事各種教育崗位的其他教師所關注的話題。一般資優(yōu)生或者中等生,教師是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的。但是,對于每個后進生,教師甚至要花成倍或者成十倍的精力去關注他們不光是學習還是生活處事的各個小問題。相信大多數(shù)的老師是不擅長“對付”這樣的學生的。
首先,李鎮(zhèn)西先生生動地再現(xiàn)了在職教師對于后進生的一些“意見”,后進生各種的不如意,讓教師們覺得“心煩”。
其次,李鎮(zhèn)西先生又提出,后進生在學校中是一群弱勢群體,但他們能幾年如一日的堅持上學,參與課堂教學,他們難道就沒有讓我們心生敬佩的地方嗎?
帶著這樣的敬佩,李鎮(zhèn)西先生又提出,要轉化教師的思想,轉變對待后進生的方法。這也是本書的意義所在。
讀到這里,我相信,這本書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對待后進生,我們要改變的不是我們的叫法,而是對待他們的行動上。
作為教師的我,深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但在教學過程中做法仍是膚淺。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想”,更要發(fā)展學生的思考策略和研究探索的意識與能力。教師要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發(fā)展,而不僅僅是讓學生發(fā)表意見,更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獨立研究與探索的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高品質的。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也只是“想想”而已,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所以不能駕馭課堂,更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從而造成課堂效果不滿意。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還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深入思考和潛心研究,才能扎扎實實的上好每一節(jié)課,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教師的`學習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專家引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作為教師,如果沒有向學之心,即使再高明的專家,恐怕也不能對其起到引領的作用,“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按著馬的頭讓它飲水”。自我反思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有理論支撐的,高度自覺的對自己實踐的回顧與審思——這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過程,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作為基礎,自我反思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至于同伴互助,是一種相互切磋、相互勉勵和真誠分享。
【教育的力量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當下的力量》讀書筆記12-09
夢想的力量讀書筆記03-31
夢想的力量讀書筆記04-24
夢想的力量讀書筆記(15篇)01-24
《習慣的力量》讀書筆記(精選16篇)12-18
夢想的力量讀書筆記15篇01-20
《當下的力量》讀書筆記15篇12-20
《夢想的力量》讀書筆記(精選54篇)03-02
夢想的力量讀書筆記通用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