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哈佛家訓》讀后感1
在這個漫長并且忙碌的寒假中,我讀完了整整422頁的《哈佛家訓大全集》,在靜靜閱讀的22天里,我從中獲取了無數(shù)的珍貴“財寶”,可以這樣說《哈佛家訓》這本書是一本非讀不可的教學名著,它一定能讓你有深刻的感受。
包羅萬象的《哈佛家訓》深受青年少年的熱愛。本書匯集了哈佛大學最頂尖的教學方式,教會了我許多人生哲理,教育了我學習優(yōu)秀品質(zhì),教誨了我發(fā)覺自己的杰出本領(lǐng),教導(dǎo)了我改掉自身弱點使我成為一個杰出的、優(yōu)秀的人。它還教會了許多在成長中的孩子學會自我選擇,自我塑造,成為對世界有用的人。它采用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去引導(dǎo)大家,故事的開頭和結(jié)尾中必定有一段真理,讓大家明白這故事所講述的東西,而且故事的題目下方都有一句名人名言,讓大家更加明白故事的道理。這每一篇感動人心的故事都讓人陶醉、無法自拔。
本書主要分為五大篇,篇篇精彩萬分。第一篇講的是人生的許多道理,重點寫出了人生的意義,如何正確面對人生,讓自己的一生活的有價值、不害怕死亡;第二篇是講的.是人的許多優(yōu)秀品質(zhì),著重表明了人要自立自強自信,要寬容尊重他人等一系列的優(yōu)秀品質(zhì)。當然后面的哈佛精神也十分精彩,深刻。
閱讀后我感受深刻,我覺得人的一生說短也不短,說長又不長,但時間寶貴,那些浪費時間的人,他的一生肯定是短暫的,因為他放棄了時間,時間當然也會放棄他。我們應(yīng)該珍惜時間,哪怕是每一分,每一秒。我明白成功屬于每個有準備的人,因為他們努力過、奮斗過、勇敢過
我想我們應(yīng)該向《哈佛家訓》上說的那樣奮斗努力、珍惜時間從而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
《哈佛家訓》讀后感2
《哈佛家訓》是由威廉·貝納德編著的,其中《一枚硬幣的祝福》這篇文章令我非常的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美國喜劇演員大衛(wèi)·布倫在12歲那年的圣誕節(jié)時,他的同學幾乎每個人都得到了家長贈送的精美禮品,唯獨他的父親沒有給他任何東西。那天回到家,大衛(wèi)顯得很傷感。他小心地告訴父親,自己也想得到一份圣誕禮物。而他的父親卻只給了他一枚硬幣。大衛(wèi)拿著這枚硬幣買了一份報紙。報紙上面有一篇介紹一位喜劇演員人生經(jīng)歷的文章,使大衛(wèi)深受感動。他放下報紙,他想,要是我也能做一名喜劇演員該多好!就這樣立下志愿去學喜劇表演。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他終于成為了有名的喜劇大師。
這個故事讓我覺得: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的夢想,也許這一個夢想只需花一個硬幣,但卻可以享用一生。我自己也有許多的硬幣,我要把這些硬幣用到該用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應(yīng)該向大衛(wèi)?布倫學習,從小立下志愿,并努力去自己的志愿。
《哈佛家訓》讀后感3
《哈佛家訓》是一本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生活好處的書,書中介紹了許多名人成功的關(guān)鍵,也有許多看似平凡卻含義深刻的故事。它能夠使一個人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震撼著人的心靈。
打開封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目錄中的幾行大字,“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夢想——裝點歲月的風景,真愛——永恒不息的心跳……”再往下翻,你就會被深深地吸引。我就是如此,這些故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厭,其中的《不能流淚就微笑》,給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震撼。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辛蒂。她在醫(yī)科大學讀書時,不幸患上可怕的'“多重化學物質(zhì)過敏癥”,這種病到目前為止仍無藥可醫(yī),使辛蒂對香水、洗發(fā)水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一切化學物質(zhì)一律過敏,連空氣也可能使她的支氣管發(fā)炎;疾∏皫啄,辛蒂一向流口水,尿液變成綠色,有毒的汗水刺激背部構(gòu)成了一塊塊疤痕。她甚至不能經(jīng)過防火處理的床墊上,否則就會引發(fā)心悸和四肢抽搐。她只能生活在無毒房間中,與世隔絕。更可怕的是她同樣不能流淚,因為她的淚水同樣有毒?伤]有被這些所嚇倒,她依然開心地生活,一向到死。她曾說過這么一句話:“在這寂靜的世界里,我感到很充實。因為我不能流淚,所以我選取了微笑!弊x到這,我完全被震撼了。這是多么可怕的病,這是多么痛苦的人生,沒有花香,沒有歡快的鳥聲,感覺不了陽光、流水和風的快慰;野椎氖澜,如同死寂般的的生活,怎樣能讓人承受的了呢?
或許當災(zāi)難來臨時,人能夠努力回避;如果回避不了,能夠抗爭:如果抗爭不了,就得承受;要是承受不了,就得哭泣流淚;如果連流淚也不行,那該怎樣辦呢?絕望還是放下?文中的辛蒂則恰恰相反,她選取了微笑,她笑對人生,她的笑代替了她的痛苦,她笑著走完了余下的年華。辛蒂的勇氣令我想到了現(xiàn)實中的我。我在家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吃不了一點苦,每遇到一點小困難,便連連搖頭,不停嘆氣,甚至嚎啕大哭也不足為奇。此刻想想,何必呢?自我所遇的困難真有這么大嗎?即使有,為什么必須要以哭、放下來解決呢?何不以換個角度,笑著重新做一遍,這樣的效果豈不是更好?生活并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已由上帝安排定局,如果你不喜歡,你能夠努力,你能夠讓自我的勇氣匯成力量,去推翻定局,親手創(chuàng)造一個令你滿意的世界。
人的一生是那么短暫,又是那么漫長。一年又一年,當你還在努力學習“a、e、o……”時,一下子,就到了小學畢業(yè)。雖然人生就像蒼茫的大海,誰也無法預(yù)知未來,但你能夠自信、樂觀地應(yīng)對,努力去做,那你也將會成功。假如我是一只鳥,我就要成為天上永遠飛翔的雛鷹;假如我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我就要成為最勇敢,沖在最前方的浪花?傊乙獔詮,我要勇敢!《哈佛家訓》讓我一生受益!
《哈佛家訓》讀后感4
人生中最難讓自己戰(zhàn)勝的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你認為自己是強者,你就能成為強者,如果把自己看成弱者,自己就是弱者。
比如說:你現(xiàn)在是學習的年齡,你現(xiàn)在把自己要學的東西都能像你剛?cè)雽W時那樣認真、仔細,把要學會的東西當天都弄懂,讓自己有一種學不會勢不罷休的精神,在學習方面還能不提高嗎?
做家長的要是好好的去教導(dǎo)他們,用正確的人生觀無啟發(fā)和啟達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為智慧之星,成為生命中的強者。
每一個人〔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渴望自己擁有成功的人生,但是,不同的環(huán)境和不同的教育方法,給了孩子一個不同的人生。
真正的朋友之間最重要的是忠誠,因為忠誠才有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忠誠和信任兩者是相互襯托的,在相互襯托中才有和諧。
一個人的生存能力,也就是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是平時累積的;生活經(jīng)驗,也是自己生存的一大智慧。一個人用一生把自己的智慧和學到東西、技巧,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運用,并且表現(xiàn)的伶俐盡智。
《哈佛家訓》讀后感5
沒有哪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豐富的哲理生動有趣地展現(xiàn)出來。不同于眾多說教式的書籍,《哈佛家訓》從頭到尾都是生動的,引人入勝的。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xiàn)了另一片天空。
其中有三篇故事印象最深。第一篇《成功就站在失敗的后面》:1832年的美國,有一個人和大家一道失業(yè)了。他很傷心,但他下決心改行從政。他參加州議員競選,結(jié)果競選失敗了。他著手開辦自己的企業(yè),可是,不到一年。這家企業(yè)倒閉了。此后幾年里,他不得不為償還債務(wù)而到處奔波。在他一生經(jīng)歷的十一次重大事件中,只成功了兩次,其他都以失敗告終,可他始終沒有停止追求。1860年,他終于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他就是至今仍讓美國人深深懷念的亞伯拉罕。林肯。
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示是:一直堅持到最后的人才知道,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偉人和凡人不同之處,只是在于能否堅持到最后而已。成功就站在失敗的后面,朝前走幾步,你就會看見。
第二篇《名著從一頁紙開始》:哈里在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服役的時候就愛上了創(chuàng)作,但不知為什么,他總不能寫出讓人滿意的作品。哈里認為,他必須先有了靈感才能寫作,所以,他每天都必須等待“情緒來了”,才能坐在打字機前開始工作。每當哈里想要寫作的時候,他的腦子就變得一片空白,這種情況使他感到害怕。為了避免瞪著白紙發(fā)呆,他就干脆離開打字機。他去收拾一下花園,把寫作暫時忘掉,心里馬上就好受些。他也用其他辦法來擺脫這種心境,比如去打掃衛(wèi)生間,或者去刮刮胡子。
后來,他偶爾聽了作家奧茨的經(jīng)驗,覺得深受啟發(fā)。奧茨說:“對于情緒這種東西,你千萬不能依賴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寫作本身也可以產(chǎn)生情緒。有時,我感到疲憊不堪,精神全無,連五分鐘也堅持不住了。但我仍然強迫自己寫下去,而且不知不覺地,在寫作的過程中,情況完全變了樣!惫镎J識到,要實現(xiàn)一個目標,你必須呆在能夠?qū)崿F(xiàn)目標的地方才行。要想寫作,就非在打字機前坐下來不可。在衛(wèi)生間或花園里,永遠都寫不出什么。他馬上行動起來。他制訂了計劃,每天都堅持寫。經(jīng)過了長達20xx年的努力,他的`長篇小說終于問世了,這本小說就是我們今天讀到的經(jīng)典名著—《根》,哈里因此書獲得了美國著名的“普利策獎”。
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示是:如果我們要做成一件大事,就必須付出艱辛和全身心的投入。許多人沒有成功,只是因為太容易放棄自己的努力。當我們要失去信心的時候,不妨自問一句:為什么不能再堅持一會兒?
第三篇《5分鐘造就一生》:卡爾。華爾德曾經(jīng)是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的鋼琴教師。有一天?柦o愛爾斯金教課的時候,忽然問他:“你每天總共要練習多長時間鋼琴?”愛爾斯金說:“大約三四個小時!薄澳忝刻炀毩曢g隔的時間都很長對嗎?”“我想是這樣,每次差不多一個小時,至少也是半個小時以上。我覺得這樣才好!薄安,不要這樣!”卡爾說:“你將來長大以后,每天不會有很長的空閑時間。你應(yīng)該養(yǎng)成一種用極少時間練習的習慣,一有空閑就幾分鐘幾分鐘地練習。比如在你上學之前,或在午飯之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中間,哪怕5分鐘也去練習一下。把短時間的練習分散在一天里。如此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14歲的愛爾斯金因為聽了卡爾的忠告,使自己日后得到了不可估量的益處。后來愛爾斯金當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師。他用卡爾教他的積少成多的辦法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他的授課工作雖然每天都很繁重,但是他每天仍有許多可利用的短暫余暇用來寫作和練習鋼琴。愛爾斯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每天無數(shù)個幾分鐘的時間,足夠他完成創(chuàng)作和彈鋼琴兩項工作,而且最后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示是:當“沒有時間”成為我們無所作為的借口時,平庸就會伴隨我們一生。如果我們總想用一塊完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那我們可能永遠一事無成。時間像海灘上的沙粒,要一點一點地抓取,積累很多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它的分量。
《哈佛家訓》讀后感6
我讀過一本書,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如何謙讓,如何做人。也讓我懂得了許多我平時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它就是《哈佛家訓》。
這套書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生指南,每一個小故事都富有哲理,使看了的人回味無窮,令人十分感慨與震撼,我也不例外。其中的《一塊小面包》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講得是在一個村莊,一位富有的面包師每天都會給村里的.窮小孩做面包。一個叫格琳琴的小女孩,在兩次搶面包時,都拿到的是最小的一塊,但即使如此,她還不忘對面包師說聲謝謝。但在第三次當母親切開面包時竟然藏著幾枚銀幣,媽媽讓她送回去?擅姘鼛焻s說這是上帝的獎賞。
讀了這篇小故事,讓我感受到人人都要有一顆謙讓、感恩的心。謙讓會使人得到尊重:謙讓會使人學會寬容。在生活中,爸媽對我做的一切,說聲:“謝謝”,對老師對我們的細心教導(dǎo),說聲:“您辛苦了!保斖瑢W們之間相互幫助時,說聲;“謝謝”。
讓我從現(xiàn)在做起,當一個像母親和格琳琴一樣懷著一顆謙讓、感恩的心。那么世界將變得燦爛美好!!!
《哈佛家訓》讀后感7
古埃及諺語說:“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個好朋友。”閱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收獲了快樂和營養(yǎng)。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哪本書, 我一定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我5 歲時媽媽特意去新華書店挑選的。買回家之后, 媽媽堅持每天晚上為我讀一兩個故事。我雖然似懂非懂, 但是仍然聽得津津有味。上小學以后, 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 開始和媽媽輪流讀故事。常常要睡覺了,我還鬧著媽媽:“再讀一個,再讀一個!”就這樣,我們把書讀了一遍又一遍,受益匪淺。
《哈佛家訓》收錄了大大小小370 多篇蘊含著深刻道理的故事,每篇故事后面都配有哈佛箴言, 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 既有意味深長的人生哲理, 又有優(yōu)雅脫俗的藝術(shù)情趣。它告訴我們什么才是正確的觀念, 什么才是聰明的做法, 什么時候應(yīng)該克制自己, 什么應(yīng)該堅守,什么又應(yīng)該舍棄……
書本里眾多故事中, 對我啟發(fā)最大的是《分清輕重緩急》這個故事。它講述的是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爾斯·舒瓦普向效率專家艾維·利請教“ 如何更好地執(zhí)行計劃”的方法,艾維·利讓舒瓦普在紙上寫下第二天要做的'6 件最重要的事,舒瓦普用了5 分鐘就寫完了。艾維·利接著叫舒瓦普用數(shù)字標明每件事對于自己和公司的重要性,又花了5分鐘。艾維·利最后說:“ 好了, 把這張紙放進口袋, 明早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拿出來, 做第1 項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 著手辦第一件事, 直至完成。然后以同樣的方法對待第2 項、第3 項……每天都這樣做, 讓公司里的員工也這樣干! 5年后, 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艾維·利提出的方法對小鋼鐵廠的崛起功不可沒。
我以前做事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東一錘子, 西一榔頭, 到頭來哪樣也做不好。看完這個故事之后, 我恍然大悟, 原來是我沒有訂下明確的目標, 做事沒條理才導(dǎo)致了這樣的后果。 現(xiàn)在我明白了:要想較好地完成計劃, 就得把要做的事分好類, 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直至做完才能做下一件事。否則, 就會因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哈佛家訓》這部青少年家教寶典, 使我更加樂觀、積極、妥善地面對人生,它是我的心靈伙伴!
《哈佛家訓》讀后感8
每讀到《哈佛家訓》里的文章,我都會聚精會神的看里面每一篇小故事,里面有時讓我捧腹大笑的,有時讓我痛哭流涕的……這本書它是我的'良師益友,它里面的文章都會讓我懂得人生許多的道理,要禮貌、要幫助別人、要善良、要勇敢、要堅持……
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陶行知說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就像老師一樣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大家,它讓我們懂得了實踐與認識的統(tǒng)一,書是帶給我們知識,而我們要把所學的知識用實踐來證明。
《哈佛家訓》讀后感9
我十分喜歡讀《哈佛家訓》,這本書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生動有趣又有意義。最近,我讀了《愛心從身邊開始》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介紹了幾則身體力行的愛心小故事:殘疾青年幫鄰居老太太買食品;一位婦女幫一位喪夫的年輕媽媽看孩子;一位大學生做義工幫臥床病人做清洗工作。他們都是從身邊開始,長期堅持,真正幫助了別人。
我家的車房上方住著一戶人家,他們有一個腦癱的兒子。這個兒子有二十歲了,很胖,不會走路,不會說話,只會發(fā)出“嗚嗚嗚”的`叫喊聲。后來,我知道他的名字叫阿海。阿海的房間的窗戶正好在我家車房正上方,我天天跟媽媽去取車上學。一來二去,阿海認得我們了。他一大早就趴在窗臺,瞧著來來往往的行人。一旦發(fā)現(xiàn)認識的人,就興奮地叫喊“嗚嗚嗚……”
這時,如果你回應(yīng)他,他就安靜了,而且很高興。媽媽每次聽到他的叫喊,就立即高興地說:“早上好!阿海,吃早餐了沒?”阿海要不點頭,要不搖頭,然后就安靜下來了。媽媽也要求我這樣做。有時,時間很緊或是心情不好,我就不想搭理阿海了。媽媽批評我:“阿海不能走,不能說,沒有朋友跟他玩,他多可憐啊!所以我們不能不搭理他!蔽蚁肓讼,媽媽的話很有道理,我如果不跟小伙伴玩,一天都受不了。阿海一步也不能離開家,我又怎能剝奪他小小的樂趣呢?自此,我每天早上都和阿海打招呼。
善意只有表達出來才是善行,否則,它只是太陽的影子,永遠不能給別人帶來溫暖。釋放你的善意吧!
《哈佛家訓》讀后感10
如果我們從小就明白,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那么我們就不會害怕困難,就不會在遇到挫折時,而輕易地放棄。聯(lián)想起平常做課后練習時,如果遇到比較難的`題目,我不是棄之不理,就是隨便填上一個答案來糊弄了事,自我經(jīng)常是得過且過,自欺欺人。我不由得十分慚愧。
《哈佛家訓》是一本適宜我們?nèi)魏我粋人閱讀的書,它的每一篇故事給我們帶來了透徹心靈的感悟。我要讓《哈佛家訓》時時刻刻地鞭策著我,除了學好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加強思想品德上的鍛煉,成為全面發(fā)展的接班人!
《哈佛家訓》這本書,看了一個故事就讓我永生難忘。它里面有幾百幾千個哲學故事,在這些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深刻。
《哈佛家訓》讀后感11
很榮幸,在寒假讀書活動中,我領(lǐng)到了《哈佛家訓》這本書。
這是一本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作者是美國威廉?貝納德。這本書曾經(jīng)對美國和世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現(xiàn)在它又繼續(xù)影響著我們中國人。看完這本書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很多時候,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故事往往蘊涵著深刻的道理,會引起人們會心的感悟。這本書以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chuàng)意、勇氣和覺悟十個章節(jié)輯錄了一百多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每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個名人成功的艱辛與困難,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和生活意義,給我們的思維以啟迪,引導(dǎo)我們對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對我的感觸很深:一所中學中26個所謂的壞孩子組成了一個學習班,老師、校長和家長幾乎放棄了他們,可一個叫菲拉的女老師主動要求教他們。剛開學,老師給他們出了一道選擇題:
第一個人篤信巫醫(yī),嗜酒如命,有多年的吸煙歷史,還有兩個情婦;
第二個人曾經(jīng)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1公升的白蘭地。
第三個人正好相反,他是國家的戰(zhàn)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習慣,熱愛藝術(shù),年輕時從未做過違法的事。問誰能夠成為中人敬仰的偉人。
“孩子們,”菲拉接著說,“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以往的過錯和恥辱只能代表過去,真正代表一個人一生的,是他現(xiàn)在和將來的所作所為。從現(xiàn)在做起,努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你們都將成為了不起的人才。”正是這番話,改變了26個孩子一生的命運。如今這些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他們中有的做了心理醫(yī)生,有的做了法官,有的做了飛行員,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班里那個最愛搗亂的學生羅伯特?哈里森,成了華爾街上最年輕的基金經(jīng)理人。
想想身為教師的我,班里也有所謂的“壞孩子”,但是和她相比,我缺少菲拉老師擁有的那份教育機智。其實,好孩子、壞孩子又有什么依據(jù),又有什么界線呢?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好的,他們也都愿意做一個好孩子。或許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為偶然的偏離就給孩子下永遠的定論。一個人的昨天已經(jīng)是歷史,昨天,無論你怎樣也不能證明你的明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頁,忘記昨天,去追求理想,實現(xiàn)夢想。正如開頭所說的:《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它讓孩子們走出迷途,走出黑暗,拯救他們。
像這樣一篇篇精美的小文章和一句句短小驚嘆的小道理書中還有很多。而每次看過訓言之后,我的心里總會有一種有一種好好反省自己的感覺。我還從里面得到了許多啟示,我看了其中的一片小教訓,上面寫著“自以為聰明的人是讓別人聽自己說話,真正聰明的人是讓自己聽別人說話”,我看了以后深有感觸,我以前就喜歡說一大段話而不讓別人插嘴,說到最后我自己累了才停止。現(xiàn)在我才知道,我這樣做其實是愚蠢的,應(yīng)該讓自己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會讓自己從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是一本可以讓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書,是一本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一起閱讀的`書——因為它不僅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滋養(yǎng),也可以使父母和老師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無論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還是經(jīng)歷過世事風雨的成年人,如果因為《哈佛家訓》中的某一個故事或是某一句話而改變了人生,從而是自己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那他的人生就有意義。其實教育應(yīng)該是雙向的,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書中還有很多生動的事例,讓人讀后對自己的認識、工作等方面進行思考。最后用書中的話作為對自己、對大家的一種鼓勵:“如果你是鷹,你應(yīng)該借助夢想的翅膀,奮力飛翔,到達人生的高峰。如果你是蝸牛,也決不要放棄夢想,只要你肯努力奮斗,終有一天也能和鷹一樣,站在金字塔的頂端!
在新的一年里,定一個屬于自己的目標,一個自己努力跳起來才能夠到的目標。讓我們用目標裝點歲月的風景吧!
《哈佛家訓》讀后感12
今日我讀了哈佛家訓中的一篇文章,它令我十分感動。這篇故事講的是阿里害怕死亡,死亡對于他的心靈是恐怖的。一次,教師講道:“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在生死關(guān)頭會把生留給他人,把死留給自我。”阿里一點也不相信死亡這些事,所以他認為教師是在騙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人,也不會有這樣的事情。有一次,阿里向媽媽問了這個問題,媽媽給他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馬丁和科爾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是建筑工人。
一天午時,他們正在工作,突然,他們腳下的鋼管短裂了。兩人幾乎同時從高空中落下,可是一個防護欄救了他們,但兩人實在太重了,防護欄只能承受一個人的重量,兩分鐘后,防護欄開始亂響,科爾含著淚對馬丁說:“馬丁,我還有孩子!”沒結(jié)婚的馬丁只說了三個字:“那好吧!”然后就松開了手,象一片樹葉飄向了水泥面……“那只是一個故事罷了!
阿里不以為然的說!鞍⒗,那個得救的人就是你爸爸,你爸爸說的那個孩子,他就是你……”媽媽的`眼里含著熱淚,阿里望著媽媽說:“馬丁叔叔必須是那秋天最美的樹葉,是嗎”“是的,他已飛上了天堂,上帝也會感動的。”在防護桿吱吱作響的時候,馬丁只說了三個字,對于友誼,他只用了一個行動來表達。
《哈佛家訓》讀后感13
爸爸推薦我讀《哈佛家訓》于是我便買了這本書讀了起來。這本書里講的是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個個故事都講了做人的道理,和成功人士的故事。和壞習慣一旦養(yǎng)成了,就無法改變。做人要踏踏實實,來不得半點虛假的道理的故事。
我也推薦給四年級的同學看一看,該怎樣做人,怎樣該掉壞毛病和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人道理。讓我們的前程更有希望!越來越美好。
《哈佛家訓》讀后感14
《哈佛家訓》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其中《媽媽只收0美元》、《我知道你是明星》、《當你微笑的時候》……。這些對我印象都很深。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個人和一頭驢》這篇。
《兩個人和一頭驢》這篇主要講述了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用一頭驢馱著東西到集市場上去賣,東西賣完之后,老人讓孩子騎著驢,自己在地上走路,結(jié)果路人說孩子不懂事,之后孩子立即下來,讓老人上去,自己在地上走路,路人看見了說老人不通情達理,便立即把孩子也抱上來,路人看見了說兩個人都坐在上面,不怕把驢壓壞嗎?兩人聽了立即都跳下來,路人又見了,開始笑話他們有驢不騎,真傻!最后老人說只剩下一個辦法了,就是把驢抬起來走。
這篇主要想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沒有主見,那么必定會被人擺布、嘲笑,結(jié)果就會被人輕視。
讀了這篇,它讓我不禁想起了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的朋友來我家里玩,我就穿上了我最喜歡的一件衣服,可是我的朋友看見了,說我穿的不好看,后來我讓她幫我去挑衣服,她挑啊挑,讓我一會穿這個一會穿那個,不僅沒有挑出一件她滿意的.衣服,反而把衣柜給弄得亂七八糟。
所以這讓我更加明白: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給我們提出建議,我們都要有自己的意見、主見,不然就會成為第二個老人和孩子。
《哈佛家訓》讀后感15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哈佛家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孩子之于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發(fā)展,成長為優(yōu)秀的人才。為此,許多父母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也有一些父母希望通過各種途徑輔助孩子的成長,比如聘請名師輔導(dǎo),送孩子上名校等。當然,這一方面的積極意義不能否定,但與此同時卻不能忽略家教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賴以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也是進入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教之于整個教育過程而言,可謂是一種“先天教育”,是其他后天教育都無法代替的。還只在懵懂時期,其個性,品質(zhì)尚未形成,可謂是一張白紙。這個時候,家長在這張白紙上涂上什么樣的色彩,孩子就容易呈現(xiàn)什么樣的.個性,以后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依照這種色彩來堆建。這就是家教的意義所在。
當然,就孩子的成長過程而言,它是與整個社會相連接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也是整個社會環(huán)境所給予的。但在這個受教育的范疇中,家教顯然更具有優(yōu)越性。
對于大多數(shù)父母來說,給孩子“面包”不是問題,會想方設(shè)法滿足孩子對物質(zhì)的需要,然而,一談到孩子的成長,談到孩子所需的精神糧食,則往往惶惶不安。即使有些家長通途一些途徑掌握到一下家教的心得,也常常感到遠遠不足,生怕顧此失彼,對孩子的成長指導(dǎo)造成偏差。因此這些原因的存在,正是編寫此書的初衷。
這本書在形式上,以故事為主,通過一個個真切的故事深入淺出的描述全面的哲學理念,內(nèi)容涉及夢想的力量,自信樂觀與人生的聯(lián)系,習慣對人生的影響,尊重理解在處世中的重要性,責任心與成功之間的聯(lián)系,勇氣之于挫折的必要,親情與博愛在自我與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等多個方面?梢韵到y(tǒng)的啟迪孩子的智慧,幫助孩子培養(yǎng)各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為日后孩子能成長為優(yōu)秀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這本書給予了我知識,給予了我精神,給予了我力量,這就是我的讀后感。
【《哈佛家訓》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01-26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范文04-27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15篇03-09
哈佛家訓讀書筆記(15篇)03-10
《哈佛家訓》讀后感09-05
哈佛家訓讀后感01-30
《哈佛家訓》讀后感09-08
《哈佛家訓》讀后感【經(jīng)典】08-05
哈佛家訓讀后感05-21
哈佛家訓的讀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