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蘇東坡傳》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元祐九年,蘇夫人和當政的皇太后先后去世。蘇夫人去世時,蘇東坡正紅運當頭;侍笕ナ绤s是蘇東坡的沒落之始。章惇拜相后,大肆展開復仇計劃,罷黜、監(jiān)禁、貶謫的圣旨密如雨下,與蘇東坡同時,有三十幾個元祐期間的大臣受到降官或貶謫,懲處人數(shù)之多,迫害手段之殘忍,為往古所未有。司馬光和呂公著,躺在墳墓之中,仍兩度遭受降級,剝奪爵位和榮銜,這還不夠,章惇提請皇帝下詔掘開司馬光之墓,砸爛棺木,鞭笞尸體。
蘇東坡是貶謫到廣東高山大庾嶺以南的第一個人,他已經(jīng)飽歷命運的榮枯盛衰,現(xiàn)在只能向前行進,無憂無懼,以真誠勇敢之態(tài)度相向,把一切付諸天命。即使這樣,他一路奔南,降級命令貶低官階,也一路尾隨而來。但他外在的生活不寂寞,不僅舊友新朋前來陪伴,臨近地區(qū)的官員都與他結交;杭州的參廖,常州的錢世雄,不斷派人帶禮物、藥品、書信來探望;有一個道士老友吳復古,時隱時現(xiàn),隨時提醒蘇東坡,倘若他不為政治所糾纏,就過那種飄蕩不羈的日子。
在惠州,朝云因瘟疫而亡,蘇軾把她安葬在城西豐湖邊的小山邸上,蘇東坡對朝云的情愛不但記在墓志銘上,還表現(xiàn)在詞上,如以梅花象征,“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蘇東坡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達觀的人生哲學,不許他失去人生的快樂。他祈求上蒼祈福,祈求農民糧食滿倉,祈求海上風平浪靜。鄉(xiāng)間空氣清潔,農民可以常保健康,五谷豐登,林太太能有酒賒給他喝。
可是,很快,遠謫海南島的命令又到了。在這荒蠻之地,蘇軾和默默無名的讀書人,匹夫匹婦相往還,他無須言語謹慎,可以完全自由,可以名士本色示人,以閑談為樂。他到鄉(xiāng)野采藥,寫醫(yī)學筆記,整理雜記文稿,為五經(jīng)作注,對不喜歡的人也用文字諷刺,如在一篇寓言中嘆:“到處被鱉相公廝壞!”
元符三年,新皇太后攝政,所有元祐老臣一律赦罪。蘇東坡又要漂泊無定了。渡海到雷州,接到命令去往永州,又從沿海城市廉州北上往梧州,到廣州,金陵,自靖江北歸常州家園。
最后陪在蘇軾身邊的,除了三個兒子,還有老友錢世雄,維林方丈。
蘇軾曾寫道:“嶺南萬里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只道者。”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讀《蘇東坡傳》有感】相關文章:
讀《蘇東坡傳》有感01-10
讀蘇東坡傳有感12-02
讀《蘇東坡傳》有感02-18
讀《蘇東坡傳》有感(15篇)01-15
讀《蘇東坡傳》有感15篇08-26
讀《蘇東坡傳》有感通用15篇01-16
讀《蘇東坡傳》有感(匯編15篇)01-18
讀《蘇東坡傳》有感(合集15篇)02-13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1-05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