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春節(jié)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描春節(jié)的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年真熱鬧!除夕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忙”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在打掃衛(wèi)生。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又是掃地,又是擦玻璃忙的不亦樂乎,不一會就將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煥然一新。
打掃完房子。媽媽做年夜飯。奶奶在包餃子,奶奶在包餃子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秘密,奶奶在餃子里上了一些硬幣。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問奶奶:為什么在餃子里包上一些硬幣?奶奶說誰吃到這個餃子,來年福氣多多。我看著這個餃子想:今晚我一定要吃到你。除夕最重要的'是貼春聯(lián),爺爺貼大的,我貼小的。我看到爺爺將福字貼倒了說:爺爺你將福字貼倒了。爺爺說:不就是福到了嗎。我似懂非懂。
除夕夜是最美好的時刻。大家團聚在一起,喝著美酒,吃著佳肴,看著電視,真是其樂無窮。我吃餃子的時候,吃到硬幣了,奶奶說我有福氣。
大年初一,天還沒亮我們就起床了,我們穿上衣服就去拜年了。
新的一年,我祝人們:天天哇哈哈,年年高樂高,心情似雪碧,生活如蜜桃。我祝自己德才并進,大吉大利。
描春節(jié)的作文 篇2
時間如水一般流逝著。轉眼間,送走了虎虎生威的虎年。同時也迎來大展宏圖(兔)的兔年。正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jié)這一天是一個喜氣洋洋、鞭炮連連的日子。大家都會把任何東西的換新的,來表示新的.一年里,有新的希望。
在這一天里,我很早起床陪著一些朋友去看日出。突然,勤勞的公雞大聲地跟大家說:“新年新氣象,祝大家新年好!”大地到處都展現(xiàn)出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象。小鳥們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著。他們唧唧咋咋的叫著!仿佛在跟人們說:“大家新年好!”
我們看完日出之后就商量著怎么去玩鞭炮!我們買了很多的鞭炮,只可惜鑫不能玩!我們放了一個上午的鞭炮!高興的玩了一個上午!下午,我們一起去店市玩!大家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玩著!順便提著大包小包提回家!晚上,肯定是欣賞煙花咯!好美哦!煙花在天空中使天空從一副黑暗轉變成一副生機勃勃的、美麗的景象!
在這里,我想祝大家新年新氣象,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大展鴻圖!
描春節(jié)的作文 篇3
返鄉(xiāng),一個或多或少帶點貶義的詞,每一個客鄉(xiāng)人卻矢志不渝的執(zhí)行著神圣的使命。每一回的返鄉(xiāng)路,都能夠寫出一段故事,各種奔波,各種擁堵,各種不便。當腳步踏上故鄉(xiāng)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委屈都煙消云散,所有的心酸都變的值得,這就是春節(jié)的魅力,一個心靈的歸宿,因凈化而得到升華。
不變的鄉(xiāng)音,變化的容顏,不停的打著招呼,嬸子、大娘、三哥、二嫂,在不同的寒暄中將你的記憶拉回到小的時候,拉回到那個端著碗滿村跑的年齡。
家門口有一片菜地,用籬笆圍起來,韭菜剛剛吐出嫩葉,頭刀韭菜是最鮮的;大蒜長的很壯碩,炒肉片最好;夾雜的薺菜也很肥,又能夠做薺菜煎餅了,薺菜蛋湯也不錯,想一想都美,掃空了一路風塵。
古老的鄉(xiāng)村因為城鎮(zhèn)化的進程,芳香的`泥土里夾雜著些許黃沙和水泥的味道,縷縷炊煙早已不見,年味也淡了很多,許多的習俗也因為麻煩而省略了,炸丸子是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一個。丸子,諧音一年的完結。臘月二十九,一大盆的紅心蘿卜洗干凈刨成絲,放上切好的蔥、姜、鹽等調味。倒上面粉和水,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喜歡酥脆的就少一點面粉,喜歡彈牙就多一點面粉。攪拌和勻,放在手心,一個手擠,一個手揪,放進油鍋里面炸。炸出金黃就能夠出鍋,可直接吃,可炒、可燉、可煮,能夠吃到來年的三四月份,在過去還能互相贈送。
大年三十,寫春聯(lián)貼“門吊子”,門分左右,兩邊貼的是春聯(lián),門梁上貼的是“門吊子”,門吊子上面是春聯(lián)的橫批。以前的春聯(lián)是買紅紙裁好了自己寫,現(xiàn)在都是市場上直接買,很少有人寫了。我家因為不方便張貼,自己寫了副春聯(lián)收了起來,上聯(lián)是:龍骨玉蹄,一馬平川辭舊歲,下聯(lián)是:金角銀衫,三羊開泰迎新春。橫批:新年吉祥。
門吊子,有的地方也叫掛錢,形狀類似小幡。有5張,每張一個顏色,頭紅、二綠、三黃、四粉(或紫)、五藍。每張上面一個字,連起來是一副通俗的吉祥話,比如:萬事皆如意,恭喜發(fā)大財?shù)鹊。貼上春聯(lián)、門吊子,放一掛鞭炮,春節(jié)就算開始了。
過年不能夠不提餃子,要準備兩種餡,一葷一素,素餡是大年三十晚上包,一邊看春節(jié)晚會一邊吃,葷餡是初一早上包,寓意著先苦后甜或者是憶苦思甜。
從大年初二開始,就一直在走親戚,接親戚。常年不在家,街坊鄰居都要轉一轉。叔、姑、舅、姨、二大爺,都要去拜個年,過去老禮節(jié)講究這個,雖然有應付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親情。走完這家去那家,回來前都要轉個遍,累,又熱鬧著。
這就是春節(jié),千萬個家庭的節(jié)日,總結過去,不忘昨日的來處。奔向新的征程,認清明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