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dá)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歌舞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歌舞作文 1
“咚鏘、咚鏘、咚咚鏘……”伴隨著整齊的鼓點,只見一個個身材魁梧的“梁山好漢”揮動著手上的英歌槌,激情地舞起屬于潮陽人的“中華戰(zhàn)舞!
“奶奶,快點兒,要開始了!”我焦急地叫喊道。奶奶聽后馬上牽著我趕忙跑到大街上,此時馬路兩旁早已擠滿了人,大家都在等待“好漢們”的大駕光臨!
隨著一聲禮炮轟響,好漢們迎面跳躍而來,開始了,他們跳的跳,舞的舞,在前面的是司大鼓的宋江,他敲打著鼓,似乎在發(fā)號施令,領(lǐng)舞者是掛黑須的李逵和掛紅須的關(guān)勝,這二人可是當(dāng)中的佼佼者。一個個“好漢們”穿著華麗的衣裳,臉上涂著各種顏色的顏料,有紅的、黃的、藍(lán)的,臉譜各具特色,只可惜我對“好漢們”了解得不多,看來得找個時間惡補……他們拿著兩根棒槌,變化動作相互敲打,舞得多么熱烈、激昂。他們動作剛勁有力,行云流水,吆喝聲洪亮,與鼓聲相共鳴,吼出聲來氣勢磅礴。唱、打、跳、槌有機結(jié)合,將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觀眾們更是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回到院子里,我仰望天空,心里還回想著剛才的英歌舞表演過程,意猶未盡。奶奶于是對我講起英歌舞的歷史,她十分熱情地說:“英歌舞以“舞”與“武”相結(jié)合,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由古代祭拜流行活動逐漸演化為英歌舞藝術(shù),成為潮陽地區(qū)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藝術(shù),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我也回饋我今天聽觀眾們說的,笑著對奶奶說:“英歌舞還取材于《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故事!蹦棠堂业念^笑著對我說:“是的!你說的沒錯,演繹的有兩個傳說版本,一是梁山好漢大破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我知道,我知道,還有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蔽覔尨鸬。奶奶看著我說起英歌舞來臉上眉飛色舞,便欣慰地笑了……
這時候,小巷里又響起來“喝喝喝”的聲音,原來是一群小孩子拿著自制的英歌槌,在巷子里表演著激昂的英歌舞呢!
英歌舞作文 2
這一定又是你,英歌舞,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驚異。靜聽著,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英歌舞,讓我迷戀……
古老的民巷帶著剛剛蘇醒的寂寥,新年等在窗外。一半串鼓聲浸入耳根,父親忙把我托在肩頭,遠(yuǎn)遠(yuǎn)地,鼓響了起來
那鼓,密時如雨,不能穿指;緩時如云,搖曳從容,幾十位表演者的手甩動著,發(fā)出強而有力的聲響,碰撞在四周的空氣中。隆隆隆隆,噔噔噔噔,像醉了的蝴媒,或是明湖珠翠,繽紛降落到地面上;又像出鞘的兵刃,亦是一閃冷焰,僅剩沸騰中的熱血,我的心仿佛隆隆。隆隆,噔噔,噔噔……
真真的就是英歌,它舒展得像一條巖脊的線條,展開得像一朵千瓣的花朵,旋轉(zhuǎn)的像一陣飛揚的流蘇,搏擊的像一群爭食的猛獸,只見兩根英歌槌在他們的手里舞得如穿針繡花般靈巧。舞出一瞥最敏銳的鋒芒。像皚皚塞野的雪在月的寒光下閃映,噴吐冷激的輝艷,桴鼓相應(yīng),有贊詩道:“"骨軟身軀健,眉濃眼目鮮,形客如怪族,行步似飛仙。"如此舞姿,怎能叫我的心不驚顫呢?
他們的臉上涂了色彩不一的涂油,兩腮勻著桃紅,好似冬日枝頭的豆杉,唇上暈著朱砂,宛若水的'映影,風(fēng)的輕歌,云的留痕,浪的柔波。點以墨黑,黑得如屋檐;明黃,黃得如杏子,緋紅,紅得如紅纓,他們忽而點額撫臂,畫眼描眉,似女子在鏡前梳妝。他們雙眉顰蹙,我便憂愁,他們笑頰粲然,我便喜樂,他們張目嗔視,我就生氣,我的心早已隨著他們而喜怒哀樂。
夕陽描著聲的影,燃著舞的烈,均勻的一片靜,籠罩在這名為潮汕的土地上。永流傳……
這一定又是你,英歌舞,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驚異。殘霞邊一顆星子出現(xiàn),英歌帶給了我一場盛大的視覺與聽覺享受。而英歌將不停地不停地延續(xù)下去,文化,也將不停地不停地傳承下去,英歌舞讓我迷戀……
英歌舞作文 3
在潮汕地區(qū),剛開始學(xué)習(xí)拼音的小孩子,每天出門上班的大孩子,頭發(fā)已經(jīng)蒼白的老孩子,提到英歌舞,誰不是立時就回憶起英歌舞那剛勁的舞姿、豪邁的氣勢、響徹云霄的掌聲……
我常聽爸爸媽媽說,每年正月的二十五、二十六,他們小時候都會去看英歌舞表演。我十分好奇:爸爸媽媽說的英歌舞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我決定上網(wǎng)查一查英歌舞。原來英歌舞是從古代的`儺舞進(jìn)化而來的,英歌舞表演主要有兩個重要場面,一是梁山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二是梁山英雄化妝救宋江。
我又滿懷期待與好奇點開了一個英歌舞表演的視頻。視頻中無論男女老少都聞聲趕來欣賞表演。表演的人按梁山好漢的形象打扮,有魯智深、武松、林沖……表演的人手拿兩根木棒,揮動著,有時左手敲擊右手的木棒,有時右手敲擊左手的木棒,敲擊的聲音清脆,一套動作有力、熟煉且行云流水。英歌舞表演所到之處,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趕來團(tuán)團(tuán)圍住觀看,不時掌聲雷鳴,真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赐暌曨l,我再次上網(wǎng),對英歌舞的細(xì)節(jié)進(jìn)行進(jìn)一步的了解。 哇!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英歌舞中竟然有這么多小細(xì)節(jié)我沒有注意到。英歌舞的隊列有長蛇捷挺進(jìn)、雙龍出海、四虎并驅(qū)、粉蝶采花、孔雀開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敲,胯足敲,背后敲等;節(jié)奏有快板、慢板、中板之別,就連臉譜也有武面文面之分。英歌舞以剛勁、奔放的舞姿,構(gòu)成了磅礴、豪邁的氣勢。我不禁十分期待,什么時候我才能親眼看到英歌舞的表演呢?
英歌舞作文 4
在潮汕的大街小巷,每當(dāng)節(jié)慶或重要節(jié)日來臨,總能看到一支支身著鮮艷服飾、手持英歌槌的隊伍,伴隨著激昂的鼓點,在塵土飛揚中演繹著一段段古老而生動的故事。這便是潮汕地區(qū)獨有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英歌舞,一場力與美、歷史與現(xiàn)代的完美交融。
英歌舞起源于明代,據(jù)傳是為了紀(jì)念梁山泊英雄好漢的英勇事跡而創(chuàng),它將歷史故事以舞蹈的形式展現(xiàn),既是對英雄的緬懷,也是對民族精神的頌揚。每一場英歌舞,都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讓觀眾仿佛置身于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親眼見證梁山好漢的豪情壯志。
英歌舞的表演者多為男性,他們身著彩色戰(zhàn)袍,頭戴英雄臉譜,手持雙槌,隨著鼓聲起舞。舞蹈動作剛勁有力,步伐矯健,既有武術(shù)的.陽剛之美,又不失舞蹈的韻律感。特別是領(lǐng)舞者“時遷”,以其靈活的身姿和高超的技藝,引領(lǐng)整個隊伍穿梭于“戰(zhàn)場”,演繹著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最令人震撼的是英歌舞的鼓點,它不僅是舞蹈的節(jié)奏,更是整個表演的靈魂。鼓聲時而低沉有力,如戰(zhàn)鼓催征;時而激昂高亢,似英雄凱旋。在這鼓聲中,舞者們仿佛被賦予了無窮的力量,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激情,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熱血與夢想的世界。
英歌舞不僅僅是一種藝術(shù)形式,它更是潮汕地區(qū)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在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英歌舞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關(guān)注與參與,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橋梁。每一次英歌舞的演出,都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致敬,也是對新時代精神的展現(xiàn)。
英歌舞作文 5
在潮汕的廣袤土地上,有一種舞蹈,它不僅僅是身體的律動,更是心靈的震撼;它不僅僅是藝術(shù)的表達(dá),更是歷史的回響。這,就是英歌舞,一種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的民間藝術(shù)形式。
英歌舞的起源,如同一部古老而神秘的史詩,講述著梁山泊英雄好漢的傳奇故事。它不僅僅是對英雄的頌歌,更是對勇氣、智慧和正義的頌揚。在英歌舞的舞臺上,每一位舞者都是一位活生生的英雄,他們通過舞蹈,將那些耳熟能詳?shù)腵英雄事跡重新演繹,讓歷史在觀眾的眼前生動再現(xiàn)。
英歌舞的表演,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舞者們身著色彩斑斕的戰(zhàn)袍,頭戴英雄臉譜,手持雙槌,隨著激昂的鼓點起舞。他們的動作剛?cè)岵?jì),既有武術(shù)的矯健,又有舞蹈的柔美。特別是領(lǐng)舞者,他如同戰(zhàn)場上的指揮官,引領(lǐng)著整個隊伍在“戰(zhàn)場”上穿梭,每一次揮槌、每一次跳躍,都充滿了力量與激情。
英歌舞的鼓點,是整場表演的靈魂。它時而低沉有力,如戰(zhàn)鼓催征,讓人熱血沸騰;時而激昂高亢,似英雄凱旋,讓人心潮澎湃。在這鼓聲中,舞者們仿佛被賦予了無窮的力量,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英雄的敬仰和對勝利的渴望。
英歌舞,不僅僅是一種舞蹈,它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精神的寄托。在潮汕人的心中,英歌舞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它讓人們在欣賞藝術(shù)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來自歷史深處的力量與榮耀。每一次英歌舞的演出,都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致敬,也是對新時代精神的呼喚。它讓我們相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對英雄的敬仰和對正義的追求,將永遠(yuǎn)激勵著人們前行。
【英歌舞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歌舞晚會作文10-22
《英英學(xué)古詩》教學(xué)設(shè)計04-03
《英英學(xué)古詩》教學(xué)設(shè)計[通用]04-10
我的李煥英作文10-23
(薦)《英英學(xué)古詩》教學(xué)設(shè)計04-08
夢見舞廳 歌舞廳 歌廳08-17
我和我的李煥英作文09-15
三英戰(zhàn)呂布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