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自由并不在那些想把自己變成不同的人身上,也不存在于做你碰巧想做的事,更不是跟隨傳統(tǒng)、父母或上師,而是在每一個剎那了解你自己是什么。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48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當我們找到了另一種能夠?qū)崿F(xiàn)忘我境界的途徑時,我們就可以不再依賴性。等心念了解了它的全部過程,問題也就結(jié)束了。也就是說,當對性的過度思考停止時,心智就自然會有創(chuàng)造了,而正是這種創(chuàng)造使我們感到快樂。處在創(chuàng)造的狀態(tài)中是一種快樂,因為那也是一種忘我。
2、一顆不被扭曲的心是真正修道的心,它不是到寺廟燒香拜佛的心,不是捧著佛經(jīng)或其他經(jīng)書高聲吟誦的心,不是不斷地重復著禮拜儀式的心,而是真正的靜心。
3、冥想的頭腦是沉靜的,當所有的思想都歸于沉靜時,我們的感知就進入一種冥想的狀態(tài)。
4、心能不能徹底安靜下來?我們的心永遠都在喋喋不休,永遠都在轉(zhuǎn)動不已。我們的思想也時刻都在回顧、記憶、累積知識,它總是不斷在改變,使自己積累越來越多的概念和名詞。我們的感知基于思想的記憶和經(jīng)驗,如果我們說"我不知道",那就意味著盡管我們已經(jīng)搜羅了頭腦中儲存的所有知識,但我們還是沒有感知到。
5、我們一旦進入全觀的覺知狀態(tài),自我感就不見了。由此可知,冥想?yún)R集的能量不是由沖突的思想制造出來的,而是在;沖突徹底停止之后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真正處于冥想運動的心是精進不懈的,它充滿關(guān)懷、警覺性而又富有觀察力,而且在那份觀察力之中還蘊涵著熱情與慈悲。如果只知道專注于選擇、執(zhí)著和排斥,那么我們是不可能有這份覺察的。
6、念頭、象征或見解都會阻礙我們?nèi)ビ^察。要認識自己,就不能有先入為主的想法、知識、象征或印象。這樣,就能在每個當下真實地覺知了。
7、要擺脫矛盾,我們必須無選擇地覺知現(xiàn)在。重要的是一刻接一刻地覺知,而且不積累任何覺知帶來的經(jīng)驗,因為在積累的那一刻,我們只是在依據(jù)那個積累、那個模式、那個經(jīng)驗在覺知。這樣,我們的覺知就會為我們的積累所制約,于是就不再有觀察而只有解釋。有解釋的地方就有選擇,有選擇就會產(chǎn)生沖突,而在沖突中就不可能有了解。
8、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很警覺,能覺知一言一行以及所有發(fā)生的事,能察覺思想的活動,能覺知到自己如何說話、如何走路、如何反應(yīng)、如何擺姿勢等,那么所有深埋的東西就會很容易地暴露出來。這不需要花什么時間,因為我們已經(jīng)不再抗拒什么,也不再刻意挖掘什么,我們只是一直在觀察與聆聽。處在覺知的狀態(tài)里,所有東西都會暴露出來。
9、在每個當下覺知,它不是源自于時間,所以沒有未來與過去的概念之分,只關(guān)注此時此刻的身體和心理上的體驗。因此,這個絕對的靜止不動是超越所有思想的,而這個當下是無止境的,因為它不受時間的影響。不要刻意地為未來設(shè)想什么,只要觀察這一刻所發(fā)生的事情即可,透過無為的覺知,我們自然會進入正向的精神狀態(tài)。透過對不覺知的了解,覺知自然會出現(xiàn)。
10、概念即語言、觀念、理論。現(xiàn)實不是概念,而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在一堆語言里打轉(zhuǎn),不愿去面對生活中的事實。
11、一個概念化的世界就是觀念的世界、公式的世界、理論的世界、一個想象的意識形態(tài)構(gòu)成的世界,一旦走進那個抽象的領(lǐng)域,我們將完全迷失自己。概念能幫我們解脫痛苦、擺脫恐懼嗎?不能。只有在完全拋開概念去生活時,我們才能真真切切地領(lǐng)悟到生活是什么。
12、我發(fā)現(xiàn)我在哪里追尋快樂,哪里就一定深藏著冷漠的根源。哦,請務(wù)必看到這一點!天堂不在快樂中,快樂中只有冷漠和痛苦。
13、只要存在中心,就沒有自由。我們有沒有可能去除時空的間隙,去除一個人和他所害怕的東西之間的隔閡?答案是:只有當我們不再延續(xù)自我感覺時才有此可能,即當我們能夠放下自己內(nèi)心累積的一切知識,即我們的經(jīng)驗、記憶、傷痕、生活方式時,那個中心才會消失,時間和空間才不再是問題。
14、現(xiàn)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活躍的當下。因此,如果我們試圖用過去的東西即思想來了解當下的行為,那我們就根本不會明白愛意味著什么。于是分裂就出現(xiàn)了,生活就變成了沖突。
15、也許我們會心生疑惑,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將掉入萬丈深淵,怎么還有心情吃野草莓?擺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三種選擇:沿著藤條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懸掛在空中,但我們忘了,他當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擔心爬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擔心掉下去會粉身碎骨,更不用去想別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許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后老虎已經(jīng)走了。這就是活在當下的心態(tài)。
16、幸福既然無處不在,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ふ倚腋,而覺知不到幸福呢?可以尋找的東西定然不是永恒的東西,而肯定是短暫的、易逝的。我們的頭腦也絕不可能找到幸福。幸福不是感覺,它也不像感覺一樣,是可以追求和尋找的東西。感覺可以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到,但是幸福無法被找到。而且無論過去我們多么幸福,它永遠也不能保證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
17、生命總是向我們發(fā)起挑戰(zhàn),對我們提出要求。如果應(yīng)付不夠,那么我們就可能遭受挫折。因此,各種逃避方法對多數(shù)人而言才那么重要。
18、死亡本來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個事實。對于我們,它是無足輕重的,因為當我們存在時,死亡還沒有來;而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已經(jīng)不存在了。因此,死與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所以我們也就沒有理由去恐懼死亡了。
19、如果你追問真相,你就會認清恐懼不是愛,依賴不是愛,嫉妒不是愛,占有控制不是愛,責任義務(wù)不是愛,自嘆自憐不是愛,不被人愛的痛苦不是愛。愛不是恨的另外一面,正如謙卑不是虛榮的反面一樣。如果你能毫不強制地,就像雨水洗去綠葉上的積塵一般除凈那些假象,也許你會突然見到那朵人們所渴望的奇葩。
20、你害怕接納自己,因為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就是你為何順應(yīng)社會、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的想改造自己,是毫無意義的,因此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然后從接納自己開始。
21、失去這個人之后所感受到的寂寞、蒼涼、痛苦,在你還沒戀愛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謂的愛只是一種刺激,暫時掩蓋你的空虛。你通過另一個人來逃避寂寞,利用這個人掩蓋寂寞。你的問題不在于這段關(guān)系,而是你自己的空虛。逃避很危險的,因為它就像某種藥,把真正的問題隱藏起來。這是因為你心中沒有愛,所以不斷從外在尋找愛來填補自己。這種缺乏愛的表現(xiàn)導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這個事實,你就不會再靠外來的人事物來填補內(nèi)心的空虛。
22、你們知道,庸俗的心永遠不會叛變。
23、如果缺乏對人的尊重,知識只會導致毀滅和不幸。培養(yǎng)對他人的尊敬,是正確教育中主要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教育者自己缺乏這項品格,他便無法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兑簧膶W習》
24、我們的心總是在依賴一些信念,修行體系或哲學系統(tǒng);我們依賴另一個人來指導我們?nèi)绾涡惺;我們總想找到一個能帶給我們希望和快樂的老師。因為我們追求的只是一種安全感罷了。《生命之書》
25、我們都喜歡炫耀自己,顯示自己擁有一些什么東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者一朵玫瑰。他從來不假裝,它的美就在于他本來什么樣就是什么樣!度松胁豢刹幌氲氖隆
26、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確定感,就會助長恐懼!渡畷
27、只要成功成了我們的目標,我們便無法免除恐懼,因為成功的欲望滋生了對失敗的恐懼。《一生的學習》
28、自我是由許多實體集合而成,每一個實體都和其他實體相抗衡。自我是種種互相沖突的欲望的戰(zhàn)場。《一生的學習》
29、如果我是愚笨的,而我想變得有智慧,這份想變得有智慧的努力,就是更大形式的愚蠢,因為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愚蠢是什么。不論我怎么嘗試去變得有智慧,我的愚蠢依然存在。
30、年長的人對那些自己都不明白的事,就不該在孩子面前提起,相反的,他們應(yīng)該制造一種氣氛,使孩子可以在其中自在而無懼地成長。
31、有一種更深的依賴必須要認識清楚,才能獲得自由。那就是,你總是依賴別人給你快樂。
32、你的老師只能幫你準備參加考試,他們從不和你談生命的問題,而生命的問題卻是最重要的。
33、生活中有一件不平凡的事,就是做個默默無聞的人,既沒有名,也不偉大,不是非常有學問,也不是驚人的改革者或革命家,只是一個無名氏。
34、要得到內(nèi)在美,你必須要放下一切,具有一種不被捆綁,沒有限制,防備或抵抗的感覺。
35、如果你的心能容納無限的經(jīng)驗,雖然飽經(jīng)世故,卻又能保持單純,這才是素樸。只有在你的心不想在歲月中得到或變成什么時,你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36、如果父母真的愛他們的孩子,他們會希望你活在沒有恐懼的世界里,希望你是健康快樂的人,他們會在乎這個世界有沒有戰(zhàn)爭與貧窮,社會會不會把你或你周遭的人毀了,不論是什么人,他們都能平等地關(guān)懷。如果父母真的關(guān)心他們的孩子,社會會在隔夜之間改變,我們會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會有一個沒有真正的世界。
37、感受到美而不加入意見,是唯一真正對美的了悟。在印度,你能更清楚地看見世界的縮影,我們希望被愛,卻不知道愛是什么,我們不快樂,渴求真實的東西,我們轉(zhuǎn)向圣書,然后在語句中迷失與打轉(zhuǎn)。
38、教育的目的不是讓你適應(yīng)社會模式,相反,它是要幫助你完全地,深入地,充分地了解所有事物,然后從社會模式中突破,如此你就不會成為一個傲慢的人,因為你是真正天真的,所以你具有信心。
39、你觀察你心智的障礙卻不去責難,你的心就可以超越它們,之中不尋常的超越行為就會帶領(lǐng)你抵達真理。
40、這種被特定的文化或文明所局限及牽引的整個過程,就可以稱為"命運"。
41、一個圓融的人,他的意識是自由的,但一個人圓融無礙時,他是沒有必要守規(guī)律的,園融意味著生命各個層面的統(tǒng)合。
42、生命是很奇怪的,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許多事情就會發(fā)身,一切都會如愿。一旦你開始冒險,你的心及你的周遭就會發(fā)生變化,生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你的愿望。
43、社會并不想要那些靈敏、銳利,具有革命性的人,因為這種人不可能適應(yīng)社會既有的模式,他們會粉碎舊有的一切,這就是為什么社會希望你的思想合乎它的模式,也就是為什么你們所謂的教育總是鼓勵你們?nèi)ツ7、跟隨與馴服。
44、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心沒有覺察的能力,不能了解內(nèi)心微妙的活動,這樣的心才是庸懶的,無知的。
45、一個人如果能明白貪得無厭和野心是如何形成的,并且從其中抽離,這個人就是在不斷地革新,他的心智是博大精深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因此就能像一粒投入止水中的石頭,造成一波波的浪潮,這些浪潮最后就會創(chuàng)造出完全不同的文明。
46、一個真正的革新者,是能擺脫所有的誘導和觀念,并且不被社會的集體意愿所纏繞的人,然而,你所受的教育并沒有幫助你成為如此的革新者,相反,它卻教導你去服從,或者把舊有的事物改變一下就算了。
47、我們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規(guī)范,而它真的是非常復雜。你知道,社會認為它必須控制或規(guī)范它的公民,必須根據(jù)某些宗教、社會、道德及經(jīng)濟的模式來塑造人們的思想。
48、當我們掙扎時,起因總是來自真實的自己和期望中的自己之間的沖突。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48條】相關(guān)文章: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4句07-02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9句08-17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6條10-17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5條10-15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匯編37句08-27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摘錄38句07-30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合集35條11-07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錦39句09-27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匯編38句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