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詠梅的古詩,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詠梅的古詩1
一、說教材。
古詩《詠梅》是省編教材中班上學(xué)期語言領(lǐng)域中的活動之一,古詩作為我國特有的一種載體,是我們祖先運用了最靈動、最睿智、最精辟的詩的語言來表達(dá)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從語言角度來看,古詩在遣詞造句中力求體現(xiàn)作品的文學(xué)性,講究平仄、對仗、韻律、節(jié)奏,富有音樂美,讀來瑯瑯上口。而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記憶能力最強(qiáng)的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大量記誦古詩,既可以鍛煉幼兒口齒清楚伶俐,吐音準(zhǔn)確流暢,又能讓幼兒品味詩的優(yōu)美意境,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但是,有些古詩的內(nèi)容對于幼兒來說有些深奧,而幼兒的理解能力也有限。
二、說學(xué)情。
《綱要》指出:引導(dǎo)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xué)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然而《詠梅》這首古詩,幼兒在欣賞、理解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梅花的美,而且還可以了解梅花不畏嚴(yán)寒品格,養(yǎng)成不怕困難、堅強(qiáng)的良好品質(zhì)。
三、說教學(xué)目標(biāo)。
1、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并朗誦出詩句的韻律美。
2、了解梅花不畏嚴(yán)寒、凌寒傲雪的品格,感受梅花的美。
四、說教學(xué)準(zhǔn)備。
《詠梅》ppt課件、古箏曲、幼兒畫冊《語言》上p25。
五、說教學(xué)重難點。
根據(jù)目標(biāo),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并朗誦出詩句的韻律美。
活動的難點是:了解梅花不畏嚴(yán)寒、凌寒傲雪的品格。
六、說教法、學(xué)法。
《綱要》指出: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熟悉、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因此,本次活動采用的主要教法有:課件展示法、談活法、觀察指導(dǎo)法、提問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不僅提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采用的學(xué)法有:觀察法、表演法、游戲法。
七、說教學(xué)過程。
根據(jù)學(xué)情,幼兒教育階段,教師如何培養(yǎng)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從而達(dá)到教育教學(xué)目標(biāo)成為幼兒園古詩教學(xué)的一個難點。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幼兒園語言教學(xué)經(jīng)驗,我嘗試了古詩“五步”教學(xué)法,即:
一、圖畫展示。
教師展示ppt課件圖片,欣賞梅花,讓幼兒說說梅花的顏色和生長特點。
師:孩子們,在冬天這樣寒冷的季節(jié),我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或者在暖暖的屋子里取暖,然而梅花依然不怕寒冷,靜靜的開放,說明梅花它遇到困難怎么樣?對,我們小朋友們也要學(xué)習(xí)它,不怕困難、堅強(qiáng)的品質(zhì)。
二、故事講述。
教師將《詠梅》這首詩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把故事減縮成成語,朗誦給孩子們。
三、動作表演。
鼓勵幼兒將成語加上動作,表演給大家。
四、復(fù)習(xí)鞏固。
進(jìn)行游戲“幼兒古詩朗誦大比拼”
五、精彩繪畫。
指導(dǎo)幼兒用手指著色點畫梅花。
活動結(jié)束
謝謝大家,我的說課完畢!
詠梅的古詩2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wù)f東風(fēng)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賞析/鑒賞
詠物詞在南宋時已發(fā)展成熟,周邦彥人稱“縝密典麗”,“富艷精工”,史達(dá)祖繼承了這種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而其除了字鍛句煉外,又使情景融合無際,更加渾融。
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詞人自號梅溪,作詞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愛梅之情可見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張镃(功甫)南湖園中賞梅,《醉公子·詠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誤向山中,得與相識。溪岸側(cè)。……今后夢魂隔。相思暗驚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樹三百!痹V說與梅花溪畔相識,鐘愛情深,別后夢魂相隔,相思暗驚,弄得多情鬢白,剪愁不斷,沾恨淚新。這首《留春令》在詞意和感情上與此極為相似,由詞意可知詞人是大約在春天的一個傍晚來到梅花溪的。此時太陽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見那梅樹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銀光素輝,清奇幽絕,分外動人。可是,那梅樹梢頭卻因暮色尚未散盡,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朧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這情景對一心賞梅,愛之情深的詞人來說,自然是很掃興的,心中不覺浮起難以抑制的怨愁,顯出百般無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騷雅之筆寫出兩句奇妙的詞句:“掛愁無奈,煙梢月樹!鼻熬鋵懬,后句寫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掛愁”很是形象,也是詞人愛用的字眼。他曾在《八歸》中說:“只匆匆眺遠(yuǎn),早覺閑愁掛喬木。應(yīng)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边@“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八個字,清辭奇思,深得詞家三昧。姜夔說:“邦卿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蓋能融情景于一家,會句意于兩得!本痛硕,實在是恰切之評。過拍兩句:“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寫詞人月下徘徊,愁思難釋的情景。暮色已濃,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無所隱匿,連詞人的滿懷相思也沒有可安頓的地方,真?zhèn)是“寸心外,安愁無地”,閑婉深曲的細(xì)膩感情在低低的訴語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按涸隆,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寫月光月色,又映帶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見。句中的“點”字形象地寫出月光映澈溪水,點破黃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點破黃昏又富有一種動態(tài)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
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許”,上承“相思”二字,用擬人化手法敘說梅花相愛情深,曾兩情相悅,此時猶沉浸在昔日歡愛的回憶中。梅花本來無情,而詞人以情觀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時光已經(jīng)逝去了,往事猶記,舊情依然,魂牽夢隨,柔情似水,滿腹衷腸,急切欲訴,卻又思緒紛亂,欲說又不知從何說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夢勞詩苦!”這個“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說而說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著力表達(dá)了詞人對梅花相愛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當(dāng)他無計可訴相思的時候,驀然想起東風(fēng)或能傳達(dá)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帶給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帶給梅花?墒牵犝f多情的東風(fēng)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詞人無限哀怨地說出末結(jié)兩句:“聞?wù)f東風(fēng)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睂懙竭@里,詞人的心頭更加沉重了。雖然梅留東風(fēng)只是“聞?wù)f”,未必是真,但在詞人想來,疑慮難釋。只能失望地將之當(dāng)真。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fù)雜感情一齊涌了出來。
從這結(jié)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詠梅的古詩3
《白梅》
作者:王冕(元代)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解析:從詩歌大的構(gòu)思技巧來看,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詩人以梅自況,借梅花的高潔來表達(dá)自己堅守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遠(yuǎn)志。在具體表現(xiàn)手法中,詩歌將混世芳塵的普通桃李與冰雪林中的白梅對比,從而襯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潔。通過閱讀與分析,我們便知這首的主要的藝術(shù)手法是:托物言志,對比襯托。
《梅》
作者:王淇(宋代)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解析:詩中提到的林和靖,是指宋詩人林逋,在神宗末年,隱居于孤山梅嶺,經(jīng)常放鶴湖中,不婚不宦,肅然自適,有“梅妻鶴子”之稱,是位超然物外的'高士,梅花又稱臘梅,嚴(yán)冬百花凋零獨自香。象征著高潔、堅貞。
《梅花絕句》
作者:陸游(宋代)
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解析:陸游寫過不少詠梅詩,這是其中別開生面的一首。頭兩句寫梅花綻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語言鮮明,景象開闊。而三、四兩句更是出人意表,高邁脫俗:愿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把癡迷的愛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dá)了出來。
《楊柳枝詞》
作者:劉禹錫(宋代)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解析:看著春天的美好時光最先到達(dá)這里,(這里)已經(jīng)是樓臺亭閣掩映在了一片淺黃和淡綠顏色中了。(為什么這里會最先受到春天的眷顧呢?)因為這里的風(fēng)景宜人,楊柳阿娜多姿,就像多情的少女一樣,所以被春風(fēng)最先發(fā)現(xiàn),不停的眷戀愛撫了。
《早梅》
作者:柳宗元(唐代)
早梅發(fā)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風(fēng)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yuǎn)客。
解析:梅花傲霜雪斗嚴(yán)寒,歷來是詩人歌詠的對象,且多以梅自喻,表達(dá)作者的情趣。柳宗元也正是這樣,在《早梅》詩中借對梅花在嚴(yán)霜寒風(fēng)中早早開放的風(fēng)姿的描寫,表現(xiàn)了自己孤傲高潔的品格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江梅》
作者:杜甫(唐代)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fēng)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解析:梅花在臘月前就綻放了,一年的后半載梅花開得最多.雖知春光好,但寄居異鄉(xiāng)的愁苦又如何盡?白雪、冬樹如同原本就是一樣的顏色,江上之風(fēng)也仿佛自己舞起波濤。故鄉(xiāng)難以再見面,巍峨嶙峋的巫山再也見不到了。
《雜詠》
作者:王維(唐代)
已見寒梅發(fā),復(fù)聞啼鳥聲。
愁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解析:以時序的遞進(jìn)、物候的變化,因為光景蹉跎,不能如期踐約,便是這象征青春、愛情的春天,欣欣向榮的春天,也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梅花開了,早春已過,百鳥叫了,仲春也已飛逝,F(xiàn)在是鶯飛草長的暮春了,她看到愈來愈茂盛的春草眼看就要連到階前,禁不住惶恐起來了。
《新栽梅》
作者:白居易(唐代)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解析:池邊七株梅花,花時已到,迎風(fēng)欲開。而桃李的花期尚自遙遙,詩人不禁感嘆,梅花,你不要害怕桃李的妒忌,就為了使君的欣賞逞風(fēng)先開吧。
詠梅的古詩4
古詩原文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biāo)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譯文翻譯
不要認(rèn)為瓊花淡雅素裝,誰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是那樣的清新幽靜,自然是風(fēng)姿搖曳,儀態(tài)優(yōu)美,不要靠近東邊的墻垣。
梅花的顏色風(fēng)姿是上天的恩賜,都帶著一些孤寂冷落。可憐漫漫的長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艷麗,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注釋解釋
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雙調(diào)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澹妝:一作“淡妝”。
瓊花:揚(yáng)州瓊花,傳說神仙所種,珍貴無比。但現(xiàn)在所見的揚(yáng)州瓊花并非原株,而是聚八仙花的變種。
霓(ní)裳:指神仙的衣服,因為相傳神仙以云為裳。詞人在這里是用之比喻梅花的外形。霓,虹的一種!冻o·九歌·東君》:“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標(biāo)格:儀態(tài),風(fēng)姿。宋蘇軾《荷花媚·荷花》“霞苞電荷碧,天然地、別是風(fēng)流標(biāo)格!
莫近東墻:此處化用了宋代程垓《眼兒媚·詠梅》“一枝煙雨瘦東墻,真?zhèn)斷人腸”之句。
“冰肌”句:意即梅花的顏色風(fēng)姿是上天的恩賜。冰肌玉骨,本是形容女子肌膚白凈,體態(tài)優(yōu)美,此處是詞人借以喻梅花的風(fēng)姿脫俗。分付,交付。
遙夜:漫漫長夜。
疏影:稀疏的梅花花影,出自宋代逋(bū)《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創(chuàng)作背景
舒穆祿雪梅寄住在成親王府納蘭性德家,納蘭性德對表妹雪梅關(guān)懷備至,他們一同在書房讀書這兩年耳鬢廝磨,納蘭性德時常想起表妹的一顰一笑。一天,日上三竿還不見表妹進(jìn)書房,納蘭性德就去看望表妹,他看到表妹早起梳妝時偶發(fā)靈感而作這首寫給她的情詞。
詩文賞析
“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納蘭說,不要把雪花當(dāng)做是梅的淡雅妝飾,梅自身就有著白色霓裳的美麗。雪花是天外之花,別有根芽,雖輕靈脫俗卻沒有悔的一縷香魂,因而這樣的一種純潔幽香、超凡脫俗的美,只有梅才有!皠e樣清幽,自然標(biāo)格,莫近東墻。”在這雪花飛舞的寒冬,梅是清幽的。百花凋零,草木蕭條,梅卻散發(fā)幽香,燦爛微笑。不要走近東墻接近她。梅花不是什么名貴之花。它是嚴(yán)冬萬物蕭條中的一抹淡雅,因而它美得凄絕。梅花是美的,但它生性高潔,寧可抱香枝上老,也不隨黃葉舞西風(fēng)。李易安詞巾的“故應(yīng)難看梅花”和納蘭的“莫近東墻”,說的部是梅花品格的高尚純潔,只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梅的冰清玉潔,讓人心生敬仰,納蘭說它是“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梅的冰肌玉骨是上蒼的恩賜。它不同于塵世中的俗花,忙著爭奇斗艷:梅不屑與它們爭舂,只把春來報,因而,上蒼除了賜予它冰肌玉骨的風(fēng)采,同時還給它孤高、寥落和凄涼。在寒冷遙遠(yuǎn)的冬夜里,清冷的炯霧和清涼的`明月籠罩著它,只留一束疏散的影子橫映在窗紗上。納蘭在每一個冬夜看到的都是“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的景象,納蘭沒有說他看后的心境,卻把整個凄冷的氛圍傳遞給讀者,讓我們和他一同感受那樣的情懷。
在這首詞中,納蘭通篇沒有寫一個“梅”字,卻字字句句都在寫梅;通篇沒寫一個“人”字,卻無處不見人的影子。寫梅花的品格,實則是寫人的品格。詞中對梅骨、梅神、梅魂的詠嘆和贊美。林逋因為心中有“梅妻”,所以才能寫出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世芳姿,納蘭愛表妹,寫出這首詞。
情到深處情轉(zhuǎn)薄,納蘭才有“莫近東墻”之說。他不愛春天里的萬紫千紅,卻獨愛嚴(yán)冬里在煙霧和冷月籠罩下的梅花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枝梅在納蘭心中獨一無二。借梅花寫人是納蘭的真意。冰肌玉骨是寫人,別樣清幽也是寫人。納蘭夜夜面對梅的“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睹物思人,在寂靜的夜空,遙望明月,納蘭嗅著梅的清香,度過漫漫長夜,他一夜無眠。
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但妙筆天成,神韻自出,渾然無痕,另成意境。
詠梅的古詩5
這首詞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調(diào)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達(dá)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筆致細(xì)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原文
《卜算子·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fēng)雨的摧殘。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縱觀全詞,詞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陸游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了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謂“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詠梅的古詩6
七律:梅
懸崖百丈花枝俏,驛外橋邊無主開。
夢里任夸香與影,雪中自是去和來。
今番縱化身千億,明日何勞嘴一歪
歲歲榮枯歲歲長,不關(guān)驚喜不關(guān)哀!
七絕:寒梅
兩樹寒梅發(fā)小橋,引來游客緊觀瞧。
提鼻更把花枝嗅,為使清香入夢謠
臨江仙:梅雪休提
或雪或梅原自洽,誰期近染紅塵多情總是有閑人,一開一聚賞,再瞅不覺貧。
廿四番花興敗事,何須感嘆鋪陳夏秋冬后又芳春。但求人健朗,吃睡兩淳淳。
七絕:笑京城梅花開得遲(四月始開)
一朵梅花一首詩,夢中誰許更吾癡
花魁怯冷遲春到,已被吾還一笑嗤!
七絕:梅師
一朵梅花一首詩,疏直不病盡吾師。
可憐處士天天看,不過橫斜那幾枝!
七絕:由詠梅想到的.....
女樂足殘梅樂彎,先民心態(tài)已堪觀。
可憐有輩實難醒,猶夢橫斜水那灣!
女樂足殘:舊時男人婦女纏足為樂。
七絕:詠梅之徒有虛名
百無一用是書生,清友名梅又怎評
未見高屋誰做檁,但于詩里現(xiàn)矯情!
梅是彎曲的.,做不了棟梁之才。
五律:夢梅不得破睡夜讀有感
夢里近梅都,江城幾萬株。
欣云驚異彩,觸靄愕全無。
悶醒空惆悵,移情滿案書。
看得歡喜處,妙也一聲呼。
青玉案:元夕夢梅
煙花夜綻千千束,
更飄落星如雨。
寶馬威姿塞滿路。
爆竹頻響,警笛無數(shù),
半宿都說苦。
節(jié)前雪滿梅花樹,
夢底依稀暗香住。
雖已為她詩百度,
黯然回首,那梅仍宿,
冰火留觀處。
五絕:雪后思梅之謙遜
肯遜三分色,何惜一段香
花魁三讓雪,害我費評章!
臨江仙:雪后憶往昔杭州西湖短暫之旅而再思梅
雖道遲遲才有雪,卻常霜滿人間!梅枝已耐許多寒,花期期尚早,雪后可還安
夢繞西湖湖畔路,橫斜共影青山。不知曾載幾多歡黃昏一樣月,夢醒不堪看!
詠梅的古詩7
陸游《卜算子·詠梅》賞析
卜算子·詠梅
。ㄋ卧~)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注釋】
卜算子·詠梅:選自吳氏雙照樓影宋本《渭南詞》卷一!对~律》以為調(diào)名取義于“賣卜算命之人”!对~譜》以蘇軾詞為正體。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仄韻。
驛外:指荒僻之地驛:驛站,古代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換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斷橋:殘破的橋。
寂寞:冷清。
無主:無人過問
著(zhuó):接觸,挨上。更著:又遭受。
無意:不想。自己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斗艷。
苦:盡力,竭力
一任:任憑。完全聽?wèi){百花去妒忌吧。
群芳:群花;百花。
零落:凋謝
碾:軋碎。
作塵:變成灰土。
【賞析】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自開自落,無人理睬。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fēng)雨的摧殘。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斗艷,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已經(jīng)毫不在乎。就算它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仍舊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上片寫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這環(huán)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
下片寫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
詠梅的古詩8
【篇一:《西湖梅》】
馮子振(元)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fēng)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篇二:《早梅》】
齊已(唐)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篇三:《新栽梅》】
白居易(唐)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篇四:《墨梅》】
張臬(明)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fēng)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篇五:《瓶梅》】
張道洽(宋)
寒水一瓶春數(shù)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篇六:《梅花》】
王冕(元)
三月東風(fēng)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詠梅的古詩】相關(guān)文章:
詠梅的古詩03-29
詠梅的古詩06-01
詠梅的古詩8篇03-29
《卜算子詠梅》古詩翻譯10-26
陸游古詩卜算子詠梅11-22
陸游古詩卜算子詠梅【推薦】01-21
詠梅的詩詞01-05
詠梅的作文03-02
詠梅的詩詞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