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古朗月行古詩教案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
更新時間:2024-11-05 14:08:31
  • 相關推薦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朗月行古詩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這首詩的意境。

  2、能認讀古詩中得生字“朗”、“行”、“盤”、“疑”、“端”,能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1.本課生字卡片,觀月圖片。2、幼兒已經(jīng)了解李白這個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非常神秘的客人,是我國古代非常出名的天才詩人,大家都叫他“詩仙”,誰能猜出他是誰呢?(在上節(jié)課中教師提過李白,幼兒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過的《靜夜思》的作者)他的名字就叫做李白。

 。ㄔO計意圖:通過讓幼兒猜詩人的名字,引導幼兒回憶上次所學的古詩的作者)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靜夜思》的內容,并請幼兒完整的背誦。

  師:我們這昨天也學過一首李白的詩,誰還記得那首詩的名字?

  師:那你能把這首詩完整的背下來嗎?(分組再集體一起背誦)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更多李白寫過的詩,并請個別幼兒表演背誦。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昨天剛學的故事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會背了,那你們還知道哪些李白寫的詩呢?你會背誦嗎?

  (設計意圖:回憶復習古詩《靜夜思》,同時回憶幼兒自己知道的李白寫的古詩,引出活動主題)

二、呈現(xiàn)活動主題

  1、教師將掛圖遮擋住,露出月亮,不提示幼兒這是月亮,讓幼兒自己發(fā)揮想象說說它像什么。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一下老師的這張紙上有什么?你覺得它應該會是什么?(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回答)

  2、教師揭下遮擋的紙讓幼兒觀看圖片

3、自己認出月亮。引出主題

  師:這個是李白小時候看到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到底看到了什么呢?(教師揭下遮擋紙)

  師:他看到的是什么?(月亮)李白小時候,有一天在晚上抬頭忽然看到天上有一個大大圓圓的又白白亮亮的東西,他不知道這是什么,他不認識月亮。于是,他也和你們一樣看這它覺得很像白玉做的'盤子,于是就叫月亮“白玉盤”。后來他才知道這原來是月亮,于是他寫了一首詩叫“古朗月行”,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呢?我們一起來聽一下。(教師朗誦古詩)

 。ㄔO計意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意思,提高幼兒學古詩的興趣和動力。)

  師:李白真是有趣,他把月亮當成了白玉盤,李白又把月亮想象成什么了呢?

  師:哇,李白又把月亮當成了“瑤臺鏡”。小朋友們猜猜看瑤臺鏡是什么東西?

  師:這個瑤臺鏡是神話故事里的王母娘娘用的鏡子哦。(可解釋一下瑤臺鏡是什么。(添加點神話色彩))

  師:誒,老師是怎么知道李白吧月亮當成了瑤臺鏡的?(引導幼兒自己說出詩句“又疑瑤臺鏡”)

  師:那詩中說瑤臺鏡怎么了?誰知道?可再次朗誦古詩,引導幼兒自己說“出飛入青云端”

 。ㄔO計意圖: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自己說出詩句,幫助幼兒回憶詩句,記憶古詩)

 三、記憶、背誦古詩

  1、教師帶領幼兒熟讀古詩并認讀生字

  師:李白小時候想象力真是豐富,他呀“小時不識月”,后來將月亮“呼作白玉盤”,但是又不確定“又疑瑤臺鏡”,卻又好奇瑤臺鏡怎么就“飛入青云端”。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來朗誦一次吧。(幼兒跟讀古詩)

  師:小朋友們讀的真好聽!這兩首里面的字寶寶都認識了嗎?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老師這里有幾個字不認識,誰能幫幫老師呀?(出示生字卡片,請會的幼兒讀。孩子們都不會的話可以“場外求助”游戲。)

  2、能認讀生字以后嘗試背誦詩句

  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上面的字寶寶了,那我們一起看著自己認識的這些字寶寶吧這首詩完整的讀一次吧。

  師:小朋友們讀的聲音真響亮真好聽。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用李白這首詩里的話,告訴老師;李白小時候看月亮的故事?纯凑l說的最好。

  師:小朋友們說都很好聽。既然小朋友們都會講故事了,那我們一起試著不看這些字寶寶把這首古詩背出來給老師聽聽看,聽聽誰的聲音最好聽。(幼兒集體背誦,在分組背誦)

  3、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月亮嗎?那你們喜歡李白觀看月亮的這首詩嗎?它叫什么呀?你們回家以后愿意把李白看月亮的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嗎?你愿意把李白的這首詩也念給爸爸媽媽聽嗎?

  師:那請小朋友們回家以后吧古詩背給爸爸媽媽聽吧,再見!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入青云端。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2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月亮。

  2、本課生字卡片,月亮的圖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背誦李白的詩《靜夜思》。(先指名背誦,再全班背誦。)

  2、揭示課題。板書:

  3古朗月行。認讀課題中的生字。注意讀準兩個后鼻韻母的字。

  4、介紹作者:這首詩也是李白寫的。

  二、觀察圖畫,范讀課文。

  1、出示掛圖。聯(lián)系課前觀察,說一說:圖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范讀課文。聽聽詩人是怎么說圓月的。

  三、自學課文(教師巡回并指導)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反復讀課文3遍。

  2、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詩中要掌握的6個生字和要認識的5個字,讀準字音。

  四、讀詩句,學生字

  1、檢查古詩朗讀情況。(指3-4名不同層次學生讀)

  2、認讀“時”、“識”這兩個讀音相同的生字,區(qū)別字義。

  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3、詩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齊讀第三行)

  教師解釋“白玉”(可制作裝飾品的礦石,或用實物舉例)。

  認讀“作”。(平舌音。作業(yè)的“作”就是這個字。)

  指導讀:他以為月亮是白玉盤呢,多有趣啊!把兩行詩句連起來讀!糇鳎子瘢P。

  4、除此之外,他還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讀第三行)指導:又疑瑤臺鏡。認讀“臺” 5、這瑤臺鏡應該放在桌子上、梳妝臺上,詩中說它怎么了?(讀第四行。)指導:飛在/碧云/端。

  五、朗讀、背誦課文

  同學們雖然都認識月亮,但在觀月時也有許多想象,越看越覺得月亮美麗、可愛。能把你的心情在讀中表達出來嗎?請聽錄音朗讀。

  1、反復朗讀課文(先學生自由讀,再指名讀)

  2、背誦課文。(背誦時仍要注意節(jié)奏。)

  六、識字、寫字指導

  以學生識記為主,教師作適當?shù)难a充,重點指導“彳”的寫法。

  古:“枯”的右半部分。組詞鞏固:古詩、古代。

  行:左邊是雙人旁,上撇短,下撇長。右邊比左邊低一些。組詞鞏固:自行車、行人、行不行。

  時:日字旁加個“寸”!皶r”與太陽有關。如:時間、時候、時光。

  識:言字旁加個“只”。組詞:認識、知識、識字。

  作:作業(yè)、工作、作用的“作”都與“人”有關,所以這個字是單人旁。右邊是“竹”的左半邊再加兩短橫。

  臺:上半部分要寫得比“口”寬些。組詞:講臺、臺球、上臺。

  七、抄寫生字(課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1、認讀生字。(開火車讀,反復兩遍。)

  2、比一比,讀一讀。(完成課后練習3)

  指名讀,說出每組字形上的`聯(lián)系,讀音的差別,通過詞語區(qū)別字義。

  3、讀拼音寫漢字。(略)

  二、認讀要求認識的生字

  1、讀古詩,畫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讀一讀,記住它們的讀音。

  3、認讀:朗呼疑鏡碧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三、背誦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4,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兒的,然后要求學生如實畫下來。

  2、每評一幅畫得好的,貼到黑板上展覽。

  3、用“月亮”練習說話。

  聯(lián)系《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毖a充完整。內容不加限制,可從形狀、顏色、位置、運動等多角度說,學生想說什么說就說什么,鼓勵學生要和別人說的不同。注意說話時語句完整、通順。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朗”、“識”“玉”三個字,會寫“識”、“玉”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味和情感。

  3、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

  重點難點:

  資源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貼出圖片(一個寧靜、美麗的夜晚,眾星下一輪玉盤似的月亮高懸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這個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也喜歡抬頭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在他眼里,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寫的《古朗月行》這首古詩。

  二、初讀詩文,找出生字寶寶

  1、大家自己先來讀讀古詩吧,有信心讀好嗎?如果遇到困難,我們應該怎么辦?

  2、學生在古詩中找到生字寶寶,讀讀它們,并想辦法記住它們的樣子。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并適時指導朗讀,相機理解詩意

 。ㄒ唬┲该麑W生讀詩,讀后及時評價指正。

 。ǘz查生字的學習,并指導朗讀,理解詩意。

  認識“朗”,并理解題目:古朗月行

  1、你怎么記住這個字的?你能給“朗”字組詞嗎?

  2、引導理解“朗月”。

  什么樣的夜晚才會有明月?(晴朗)

  古時候有個叫鮑照的人在一個晴朗的夜晚看見了月亮,于是寫下了“朗月行”這首古詩。幾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見了這樣的朗月,他也特別想為月亮寫首詩,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鮑照寫過的《朗月行》的題目,并在前面加上一個“古”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朗月行。學生接讀題目。

  認識和書寫“識”這個字,并理解“小時不識月”。

  1、這個字你是怎么記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寫這個字呢?

  2、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識”字,(什么結構?每個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訴老師該怎么在田字格里寫這個字。學生再書空,然后在書上寫這個字。

  3、給“識”字組詞。

  4、李白小時候不認識什么呢?齊讀第一行詩:小時不識月。

  認識和書寫“玉”,并且朗讀和理解“呼作白玉盤”。

  1、出示“玉”,這個字和哪個字很相像?(區(qū)分:玉王)怎樣在田字格里寫好這個字呢?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書寫。

  2、給“玉”字組詞。

  3、李白小時候不認識月亮,他把月亮稱呼為什么?齊讀第二句詩:呼作白玉盤。想象白玉盤是一只什么樣的?如果你見到了這樣的月亮你會怎么樣?李白小時候和你們一樣,見到如此美麗神奇的月亮,可是卻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聲呼喚:呀!天上有個白玉做成的盤子!

  4、那這句詩該怎么讀呢?指名學生讀,在不斷評價中引導學生讀出驚訝贊嘆的語氣,然后再齊讀。

  學習剩下的兩行詩

  1、天上的圓月還讓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學生自己讀讀剩下的兩行詩。再指名回答。

  2、這面鏡子是從哪里來的?瑤臺是個什么樣地方?鏡子本來應該放在什么地方?可是現(xiàn)在它飛到哪里了?想象一下從這面鏡子里,我們能看到什么?如果你見到這樣的月亮你會怎么樣?

  3、我們該怎樣讀這兩行詩才能讀出月亮的神奇與美麗呢?在指名讀后的評價上引導學生讀出驚嘆的語氣。在必要的時候,老師也可示范讀。

  四、整體感悟,指導背誦。

  1、學生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描述展開想象的翅膀:一個晴朗的夜晚,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一個小孩子抬頭望著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啊,它那樣潔白,美麗,一定是最好的白玉做成的盤子吧?不對!不對!它那樣明亮,那樣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鏡子飛到了云朵之上。

  2、你喜歡這樣的月亮嗎?喜歡它的什么?那讓我們邊讀詩,邊展開想象吧!配樂齊讀古詩。

  3、想不想把這么美的詩背下來呢?指導背誦。

  五、拓展延伸

  1、在這首里,李白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美麗神奇的月亮,我們還學過他的一首關于月亮的詩,它是?指名人背誦《靜夜思》。在這首古詩里,看到天上的月亮,李白想到了什么?

  2、我們還學到了一首關于月亮的兒歌,指名人背誦《小小的船》,在兒歌里,彎彎的月亮像什么?

  3、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或者是兒歌?

  六、課堂小結:

  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人都喜歡月亮,也喜歡月亮不同的樣子,他們描寫和贊美它,還把它當成懂得感情的好朋友,把快樂的事告訴它,也把煩惱的事向它訴說,同學們,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們也抬頭靜靜地望著天上的月亮吧,那個時候你會對它說些什么呢?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4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幻燈課件故事錄音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猜一則謎語,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保ㄔ铝粒

  2.出示朗月的畫面。(想像月亮都想什么)

  二、揭題,范讀古詩。

  1.初步讀通古詩,理解文章大意。

  2.范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幼兒跟讀。

  3.指名讀,教師隨機指導生字讀音。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讀古詩,談認識。

  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從哪句詩句知道的`?

  2.注釋,作者簡介

  3.古詩意思

  4.借圖想象,感情朗讀。

 。1)出示幻燈片

 。2)聽描述,想象詩的意境

 。3)邊想象邊誦讀詩句

 。4)指名讀詩文,大家評議

  5.背誦古詩。

  四、活動延伸

  畫一幅有關月亮的圖畫。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5

  一、教材解讀

  《古朗月行》是長春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版塊中的一課。這一板塊內容圍繞著“有趣的夜空”這一主題展開,共三篇文章:古詩《古朗月行》;兒童詩歌《小小的船》;童話故事《青蛙給星星打電話》,三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把學生的視覺引向了深邃、神秘的夜空!豆爬试滦小肥菢犯蓬},而本課只節(jié)選了整首詩的前四句。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這首詩借助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表達了詩人小時候對月亮幼稚而美好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字,認識1個偏旁“十字頭兒”。

  2、能有節(jié)奏地朗讀、背誦古詩。

 。ǘ┻^程與方法:圖文結合,理解古詩大意,想象月亮的美妙與神奇。

 。ㄈ┣楦袘B(tài)度價值觀: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是識字與寫字的教學,難點則是領悟夜空的神秘。

  四、學情分析

  我教學的這班孩子非常的天真,想象力豐富,所以我覺得我的設計還是比較適合他們的。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老師布置了作業(yè)要大家觀察晚上的天空,都觀察了嗎?你都看到了什么?

  2、要在什么樣的天氣才能清晰的看到星星和月亮呢?

  3、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形狀的?它看起來像什么?(把話說完整)我也喜歡夜空,尤其是那夜空中的月亮(出示ppt課件圖片),但是我觀察到的卻是這樣圓圓的月亮!你們看,這圓圓的月亮看起來像什么?(引導把話說完整)

  4、唐朝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他在小時候也對月亮充滿了好奇,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李白的這首詩《古朗月行》,齊讀課題。

  二、新授

  (一)識字教學。

  1、教師范讀,請同學來評價。(設計意圖:范讀之后,激起孩子們朗讀興趣,輕松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

  過渡語:我讀的怎么樣?能來評價一下嗎?其實,要想把這首詩讀好很容易的,只要你記住了這些生字就成功一半啦!

  2、小組合作,借助拼音學習“古、白、玉、行、飛、”幾個字。

  提出要求: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能不能給這個字組一個詞。這個字的拼音怎么讀?

  3、小組匯報。

  4、出示“行”字的演變過程。

 。ǘ⿲懽种笇。(以“古”字為例)

  1、指導書寫“古”字。(找到本課虛宮格中的“古”字,書空“古”字的每一筆的筆畫,觀察“古”字間架結構)

  2、請同學說一說“古”字每一筆在虛宮格中的位置。

  3、認識“古”字是上下結構的字,偏旁是“+”字頭。

  4、描一描虛宮格中的'字。

  5、教師范寫,學生練習書寫。

  6、展示學生寫的字,互相點評。

  (三)鞏固所學生字,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ㄟ^渡語:孩子們,這些字你們都認識了嗎?現(xiàn)在就來試著讀一讀這首詩吧!看能不能把它讀通順?)

  1、指名讀。

  2、創(chuàng)設比賽情景。(過渡語:有沒有同學覺得自己讀得比他好?)、

  3、請同學評價。

  4、激發(fā)孩子的朗讀興趣。

  (過渡語:xxx既然大家都認為xx讀得比你好,那老師悄悄地告訴你一個好辦法,一定能打敗他!)

  5、悄悄地指導一個孩子給古詩斷句,然后讀給大家聽,讓同學自己來發(fā)現(xiàn)本首詩是二三節(jié)奏。

  6、學生自己給古詩劃分節(jié)奏。

  7、指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按照二三節(jié)奏再來朗讀,體會古詩的節(jié)奏感。

 。ㄋ模w會詩人對月亮的好奇之情。(不求精深,只是點過)

  1、(過渡語:讓我們合作,按照二三節(jié)奏來再朗讀一遍這首詩,一邊讀一邊想:李白小的時候都把月亮當成什么了呢?)

  2、學生發(fā)言,大聲的朗讀這句詩。(配合學生發(fā)言,出示PPT課件,激發(fā)孩子們對月亮對夜空的好奇)

  三、總結

  孩子們,浩瀚的夜空充滿了神秘,等待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從今晚開始,選擇一個晴朗的天氣,再去觀察一下夜空,看看那一閃一閃的星星像什么?然后在家長的幫助下寫一句話。

  四、作業(yè)。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6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

  2、感受中秋之夜月兒的美麗、神奇

  3、想象古時候兒童對月宮的憧憬和向往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活動準備

  1、中華文化:古詩“古朗月行”

  2、月餅各種

  活動過程

  1、與幼兒聊一聊有關月亮的傳說

  2、完整地吟誦古詩,并用淺顯的語言描繪詩的大意

  3、請幼兒閱讀《古朗月行》,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并說一說

  ——畫面上有什么(夜空、兔子小孩月亮樹房子)

  ——夜空中的月亮是什么樣的?請幼兒用詩句中的詞語說一說

  ——玉兔和孩子在做什么

  4、念一念古詩,嘗一嘗月餅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成功之處

  1、本活動我注重了“理解思考”,“認知聯(lián)想”,“情感態(tài)度”的`目標達成,并在理解中學會了誦讀,在故事情節(jié)中開啟了想象,在品嘗月餅中領會了親情。把知、情、意、行的教育較好地結合在了一起,使幼兒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得到了發(fā)展。

  2、開展了學習經(jīng)驗的延伸活動:讓幼兒用各種材料制作月餅;角色游戲“月餅店”;回家與家長收集、講述“月亮的神話”故事,加強了幼兒對古詩誦讀的理解,起到了家園互動的作用,激發(fā)了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

  1、介紹詩人李白的過程稍微長了一點,導致幼兒的注意有所分散

  2、幼兒想象月宮情景時有些雷同,啟發(fā)想象的方法少了一些。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想象古時候兒童對月宮的憧憬和向往,感受月兒的美麗、神奇。

  2、能積極地參與古詩朗誦活動,初步理解古詩大意,并能有節(jié)奏地朗誦。

  3、學習古詩,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二、活動重難點:

  1、熟悉古詩內容,能準確、流利地朗誦。

  2、理解古詩大意,能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三、活動準備:

  1、中華文化:古詩《古朗月行》。(幼兒用書)

  2、月亮圖片、古詩視頻。

  四、活動過程:

 。ㄒ唬┎轮i導入。

  1、有時圓圓掛天空,有時彎彎掛樹頭。白天見不著,晚上才出來。

  2、你喜歡月亮嗎?(出示月亮的畫面)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呢?圓圓的月亮又像什么呢?(啟發(fā)想象)

  3、圓圓的月亮我們還可以叫朗月,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回憶小時候看月亮的情景時,詩性大發(fā),于是寫下了一首詩《古朗月行》,詩人把朗月想成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古詩《古朗月行》。

 。ǘ┩暾蕾p、學習古詩。

  1、老師示范朗誦古詩。你聽到了些什么?

  2、看古詩視頻,再次欣賞。

  ——提問:你聽到了些什么?

  3、跟老師學念古詩二遍。

  4、解釋詩句的意思。

  1)師: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當作白玉盤。

  2)師:為什么會把月亮當作白玉盤呢?(視頻)

  3)我們一起來念念這一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4)有時又以為月亮是仙人梳妝用的鏡子,調皮地飛到了青云的上頭。(視頻)

  5)師:為什么月亮有時又像鏡子呢?

  6)師:說的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感受一下: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7)師:小朋友猜猜看,月亮上面有些什么呢?

  8)師:哦,有嫦娥、白兔、桂樹。原來小朋友都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啊!你們看月亮里是不是好像仙人嫦娥把雙腳垂下來坐在月宮里呢?看!月宮里的.桂樹多茂盛呀!我們一起來念: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視頻)

  9)師:咦,白兔手里好像拿著什么?原來是藥呀!它在問誰和它一起吃。來一起跟老師來念念: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視頻)

  5、跟老師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注意停頓和重音。

  6、播放視頻,讓幼兒跟著念一念。

 。ㄈ┱堄變洪喿x《古朗月行》,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并說一說、念一念。

 。ㄋ模┙Y束:

  師:沒有想到月亮里面藏著這么多的秘密啊,你還知道別的關于月亮的古詩嗎?下課后念給小朋友聽聽,好嗎?

  五、網(wǎng)絡資源鏈接:

【古朗月行古詩教案】相關文章:

古朗月行古詩詞鑒賞01-25

《古朗月行》古詩詞鑒賞04-04

古朗月行(拼音版與翻譯)07-07

杜牧古詩《山行》教案11-21

大班語言古詩山行教案11-23

山行的古詩及賞析01-28

古詩《山行》的意思11-22

山行古詩賞析01-28

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山行》10-01

錢塘湖春行古詩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