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往體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初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初秋》1
1、古風(fēng)(其二十六)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2、夏末留別洞庭知己朱慶馀
清秋時節(jié)近,分袂獨(dú)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門聽暮蟬。
浪搖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榮歸在幾年。
3、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fēng)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4、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5、夏歌南朝,梁蕭衍
江南蓮花開,紅花覆碧水。
色同心復(fù)同,藕異心無異
6、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fù)能實(shí)。
碧葉喜翻風(fēng),紅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yīng)與飛蓬匹。
名蓮自可念,況復(fù)兩心同。
7、采蓮曲隋殷英童
蕩舟無數(shù)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fēng)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jìn)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8、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9、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0、秋興八首
杜甫
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
聽猿實(shí)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
同學(xué)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其四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guān)山金鼓震,征西車馬羽書遲。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其五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guān)。
云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圣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diǎn)朝班。
其六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墻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其七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jī)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fēng)。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guān)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美陂。
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11、初秋寄子由(選)
蘇東坡
憶在懷遠(yuǎn)驛,閉門秋暑中。
藜羹對書史,揮汗與子同。
西風(fēng)忽凄厲,萬葉穿戶牖。
子起尋裌衣,感嘆執(zhí)我手。
朱顏不可恃,此語君勿疑。
別離恐不免,功名定難期。
當(dāng)時已凄斷,況此兩衰老。
失途既難追,學(xué)道恨不早。
買田秋已議,筑室春堂成。
雪堂風(fēng)雨夜,已作對床聲。
12、奉和初秋詩
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動鐘。
北閣連橫漢。南宮應(yīng)鑿龍。
祥鸞棲竹實(shí)。靈蔡上芙蓉。
自有南風(fēng)曲。還來吹九重。
古詩《初秋》2
1.次虞仲房司馬送秋韻
宋-丁世昌
自入秋光能幾時,無端又賦別秋詩。
夜長月冷蟲鳴急,天闊風(fēng)高雁過遲。
三徑黃花存舊節(jié),半欄紅葉墮殘枝。
往來畢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
2.送秋
明-釋函是
風(fēng)急煙銷遠(yuǎn)岫開,長空只有雁歸來。
青山久住忘人世,時愛松陰破綠苔。
3.送秋
清-彭孫貽
羈人秋思繞天涯,一夜林霜落戌笳。
過嶺雪猿啼古岳,開籬黃葉滿貧家。
二陵殘日收禾黍,獨(dú)客孤村數(shù)暮鴉。
從此寒廬掩愁臥,葛巾風(fēng)霰待梅花。
4.送秋
清-劉繹
幾度盼秋秋不到,秋來秋去更情殷。
旱晴一雨才三日,天氣新霜未十分。
疏葉淡黃欺夕照,微風(fēng)飛白漾輕云。
從來志士嗟長夜,悔不乘時早樹勛。
5.卜算子-暗里送秋光
清-陸求可
暗里送秋光,不管愁人怕。
偶向梧桐樹底行,一葉當(dāng)頭下。
風(fēng)起小池寒,露濕蓮房卸。
引勤當(dāng)年舊性情,無數(shù)悲秋話。
6.洞仙歌 送秋
清-阮恩灤
青林紅樹,幾日霜風(fēng)警。才說悲秋又秋盡。
想金焦兩點(diǎn),瘦卻愁蛾無限恨。殆比送春更甚。
寒云催雁陣。雁去無聲,碧漢迢迢夜清迥。
楚客賦情疏,搖落江蘺,忍重憶、故園風(fēng)景。
到此際、匆匆苦難留,問有酒盈樽,可能消領(lǐng)。
7.蝶戀花-送秋
近現(xiàn)代-劉蘅
簾幕新寒籠薄霧。
怕?lián)靺敲,?zhèn)日烘蘭炷。
籬菊欲留秋小住。霜風(fēng)不肯容庭樹。
秋去應(yīng)知何處去。
啼雁聲中,黯黯云邊路。
無限蘆花江水暮。愁多莫向衡陽度。
8.漁家傲-澳門送秋,攜谷兒登新園
近現(xiàn)代-陳洵
夢里關(guān)河憑訊雁。社余日日催歸燕。
遲節(jié)晚花猶喜健。霜容倩。
錦屏鴛枕新裝遍。
把酒西風(fēng)誰與勸。登臨客恨逢多難。
此度送秋情不淺。秋去遠(yuǎn)。
傷心行路休回面。
9.水龍吟-送秋
近現(xiàn)代-鄭文焯
故國從此無花,可憐秋盡誰家苑。
連城江氣,傷心一白,飛蓬夢遠(yuǎn)。
鶴老云孤,蟲悽天瘦,歲寒空戀。
怪西風(fēng)容易,者般搖落,爭留待東風(fēng)轉(zhuǎn)。
不信江南腸斷,放哀歌、楚聲先變。
山川猶是,英雄安在,登臨恨晚。
野戍殘燐,江烽危照,蒼茫望眼。
但愁波,到海何人,借與快并刀剪。
10.念奴嬌-送秋
近現(xiàn)代-趙熙
秋光告別,便曉鐘交代,一杵新冬。
略似陽關(guān)三進(jìn)酒,天涯寒士途窮。
螢火長門,蛛絲團(tuán)扇,三十六離宮。
并無馀地,一聲南雁愁中。
白帝歸向何方,欲留不得,如夢杳無蹤。
不信有情天不老,鍊成頑石鴻濛。
萬念如潮,五更吹角,黃葉下西風(fēng)。
河梁枕上,聞雞漫蹴司空。
古詩《初秋》3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古風(fēng)》
。ㄆ涠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夏末留別洞庭知己 朱慶馀
清秋時節(jié)近,分袂獨(dú)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門聽暮蟬。
浪搖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榮歸在幾年。
《夏歌南朝》
梁 蕭衍
江南蓮花開,紅花覆碧水。
色同心復(fù)同,藕異心無異
《采蓮曲隋 》
殷英童
蕩舟無數(shù)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fēng)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jìn)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詠芙蓉南朝》
梁 沈約
微風(fēng)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 》
梁 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
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古詩《初秋》4
1、《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2、《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yuǎn)不知。
3、《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4、《漁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5、《秋詞》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6、《秋夕》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
7、《三五七言秋風(fēng)詞》唐代:李白
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
8、《雁門太守行》【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bào)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9、《登高》【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1、《秋思》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12、《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13《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14、《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古詩《初秋》5
古詩原文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fēng)。
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
相思豈云遠(yuǎn),即席莫與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顥,泛滟凌長空。
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
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譯文翻譯
蕭蕭的夜雨隨風(fēng)襲入竹林,驚恐的鴉鵲翻飛于林叢之中。
思念的人兒被阻隔在河的對岸,整夜里刮著瑟瑟寒風(fēng)。
濃濃云霧,茫然無際,蒼蒼瀟水,波濤洶洶。
所思念的人兒怎說得上遙遠(yuǎn)?只可惜在座席上不能與他同膝共詠。
這美人心中懷藏奇妙的樂曲,焦桐木上,緊繃的絲弦根根朱紅。
清商曲調(diào)在秋空中飛揚(yáng)激蕩,猶如閃動的浮光映射到蒼穹。
琴曲得自內(nèi)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豈有半點(diǎn)人為的加工。
但細(xì)微的心聲被封閉在心里,耳聾的俗人又從哪兒能知情聽懂?
注釋解釋
吳武陵:柳宗元在貶謫永州時最親密的友人之一!缎绿茣の乃噦鳌贰皡俏淞辏胖荩ń窠魃橡垼┤。元和初擢進(jìn)士第!,柳宗元謫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宗元賢其人!
稍稍:蕭森,陰晦。
翻翻:翩翩,鳥飛輕疾的樣子。
美人:此指吳武陵。按,以美人喻指心中仰慕贊美之人,是《詩經(jīng)》和《楚辭》以來的傳統(tǒng)手法。湘浦:瀟水邊。湘,這兒實(shí)為瀟水。浦,水邊。
杳(yǎo)幽暗深遠(yuǎn)。極:窮盡,這兒指看到盡頭。
滄:水青蒼色。
云:謂,說。這兒是說得上的意思。
即席:就席,在座席上。莫與同:不能與他同坐。莫,沒,不。
若人:伊人,此人。若,此。抱:懷有。
縆(gēng):緊繃。這兒指琴弦緊緊地張?jiān)谇偕稀?萃航箍莸耐┠。這兒借指琴身。相傳東漢蔡邕用燒焦了一截的桐木制琴,音甚美,故名焦桐,又叫焦尾琴。
清商:古代以宮、商、角、徵、羽表示五階聲律,商音清越,故名清商。激:激揚(yáng),飛蕩。西顥(hào):秋天。古人以東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西代表秋。又古人稱西方為顥天。顥,白色。
泛滟(yàn):浮光閃動的樣子。這兒比喻琴聲美妙感人,使人心波動蕩。凌:直沖向上。
自得:自有所得,自己心中有所感受體會。得,心得感受。作:造作,做作。
天成:天然而成,不借助人力。諒:確實(shí),真的。功:人工。
希聲:細(xì)微的聲音。希,細(xì)。閟(bì):關(guān)閉,封閉。大樸:本質(zhì),本性。大,重大的,基本的。樸,未經(jīng)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借指樸質(zhì)的天性。
聾俗:愚昧不明事理的世俗之人。聾,聽覺喪失或遲鈍,喻愚昧無知。何由:由何,從何。聰:聽覺靈敏,聽得很清楚。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作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秋。詩中說“美人隔湘浦”,說明其時吳武陵居住在瀟水之西,柳宗元則居住在瀟水之東城內(nèi)。到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柳宗元遷居瀟水之西愚溪,就不再與吳武陵有瀟水之隔了。那么此詩應(yīng)作于公元810年以前。
詩文賞析
這首詩可以分為二層。第一層為開頭八句,寫詩人在初秋夜坐之時對吳武陵的思念之情,充滿了關(guān)切和同情。這種思念之情由“一夕生秋風(fēng)”而引起。凄雨侵竹,驚鳥翻飛,濃霧彌漫,煙波浩渺,勾勒出一片秋夜乍寒凄涼的景象,這襯托出詩人被貶謫的愁苦憂戚的心情,也暗示出朝廷的`黑暗和政局的險(xiǎn)惡。正直不屈的才士橫遭打擊和迫害,如鵲鳥在寒冷的風(fēng)雨中棲居無所,驚懼難安。他們被貶謫到邊荒,毫無出路,如濃霧煙波無窮無盡一樣。這里,詩人一方面表達(dá)了自己的憂憤痛苦,一方面又表達(dá)了對吳武陵的惺惺相惜和深切同情。詩人由己及友,很自然地勾起了對吳武陵的思念,他們同病相憐,在初秋風(fēng)雨之夜都會愁苦難當(dāng)?shù)。第二層為后面八句,寫詩人對吳武陵琴藝和才華的高度贊賞,為人才被埋沒而深表憤慨。首先,詩人寫吳武陵的琴弦和琴身,十分華麗名貴,為下面寫琴聲的美妙作一鋪墊。然后寫琴音的清揚(yáng)流蕩,作者用浮光閃動上激秋空來比喻,十分新奇巧妙。琴聲清越,可以上凌天空,使人體會到琴聲的穿透力強(qiáng),曲調(diào)高遠(yuǎn)。琴聲激蕩,如波光閃耀,粼粼奪目,使人體會到琴聲中激情洋溢,而且音質(zhì)清麗,曲調(diào)流暢。這兩句又與秋天和瀟江景物緊緊相扣,運(yùn)用比喻不但貼切,而且自然。其次寫琴曲的自得天成。這就是說,琴曲是吳武陵內(nèi)心真情的流露,沒有絲毫的造作和人為的刻意。吳武陵的志趣高遠(yuǎn),才華橫溢,已不言而喻。最后兩句,詩人為吳武陵的才華被埋沒而抱屈不平,深表憤疾。吳武陵琴聲美妙清越,但對權(quán)貴來說,只是聽不見的細(xì)微聲音。吳武陵在被貶之后,剛直不屈,其本性樸質(zhì)如初,毫無虧損,他心中流露的真情志趣,權(quán)貴們不僅不愿聽賞,而且也是無法聽懂無法理解的。權(quán)貴們正如聾子一樣,對才士的情趣、憂憤、才華根本就感受不到。這里,柳宗元用辛辣的嘲諷表達(dá)了心中無比的憤慨,為朋友,也為自己。
古詩《初秋》6
初秋行圃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翻譯
。}目)初秋在園子里散步
夕陽看似無情,其實(shí)最有情,園里樹上的蟬,正趁著太陽落下的短暫時間,拼命的高聲歌唱,園子里一片蟬叫聲。
蟬的`叫聲好像就在身邊,可是你卻無法找到他們,因?yàn)椋?dāng)你找到它跟前的時候,它好像知道你來了,鳴叫聲立即停止了。
注釋解釋
圃:種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園子。行圃,即指在園子里散步。
咫尺:周制八寸為咫,十寸為尺。形容距離很近。
詩文賞析
這是以生活為題材的古詩,它以描寫為目的,詩人寫落日催暮蟬,蟬鳴聲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寫了聞蟬尋聲,蟬兒閉口的情形,整首詩通俗易懂、真切傳神、趣味橫生。雖是即景,卻亦具有一番清新別致的情趣。
【古詩《初秋》】相關(guān)文章:
初秋的句子05-29
初秋的作文06-05
關(guān)于初秋的作文04-13
校園的初秋作文03-14
初秋的校園作文03-14
初秋心情說說02-19
初秋的夜晚說說02-04
關(guān)于初秋的作文(精華)01-05
初秋的作文15篇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