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詩詞中楊柳的意象
楊柳是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意象,柳意象系統(tǒng)由柳枝、柳絮、柳葉等組成,其自然物理特質(zhì)適應(yīng)了古人的思維方式,使其不可避免地成為古人某些特定情感的載體。曾經(jīng)有學(xué)者將古代詩詞中楊柳的意象概括為如下十種,即:
生意盎然、綠茵蕩漾的早春意象,哀婉凄切、戀戀不舍的別離意象,韶華易逝、青春不再的歲月意象,牽腸掛肚、剪理還亂的閑愁意象,魂牽夢繞、獨具一格的鄉(xiāng)愁意象,風(fēng)流綺麗、刻骨銘心的愛情意象,窈窕多姿、可愛宜人的美女意象,漂泊無定、以色事人的娼妓意象,無喧無嘩、幽靜宜人的隱居意象,因風(fēng)得勢、桃李成蔭的世人意象。
從上述民間對于插柳戴柳原因的解釋來看,民間在所涉及的意象,主要有兩類:生意盎然的早春意象和韶華易逝的歲月意象,而這又都與人們的生命乃至“來世”的生命有關(guān)。因此,表面上看各地對插戴柳枝原因的解釋紛繁多樣,但其實質(zhì)并無多少差別。尋求支持青春長駐、生命長久平安健康的力量,乃是民眾在清明節(jié)插柳戴柳的根本動機。
柳樹
為什么用柳樹來祈求生命的力量
問題是,民眾為什么會選擇柳樹來祈求生命的力量?這應(yīng)該主要歸因于柳樹的自然特性。一方面,楊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绷鴹l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這種特性令古人不由發(fā)出“夫木槿楊柳,斷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橫之亦生,生之易者,莫過斯木”(周密《癸辛雜識續(xù)集》)的感嘆。先民對柳樹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繁殖力很羨慕,很崇拜,認為它“含精靈而寄生兮,保休體之豐衍”,并幻想通過與柳的接觸將它的繁殖力和生命力轉(zhuǎn)移到人的身上,從而使自己的生殖力、生命力得到強化。另一方面,在眾多植物中,楊柳抽絲發(fā)芽是較早的,正如曹丕所說,“四氣邁而代運兮,去冬節(jié)而涉春;彼庶卉之未動,固肇萌而先辰”。這一特點不僅使柳樹(包括柳枝、柳葉、柳絮)成為盎然生機的載體,還成為春天(蘊含生機的春天)到來之消息的發(fā)布員。
總之,柳的特性使它在人們心目中成了生命的象征。無論插柳屋檐下還是門戶上,那青青的顏色確實為清明時仍然略顯蕭條的生活空間增添了幾分春意和生機;無論戴柳頸項間還是頭發(fā)上,那青青的顏色也確實讓佩戴者多了幾分活潑與生動,因而也顯得年輕起來;蛟S在許多現(xiàn)代人看來,“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來世變豬狗”等民諺,不過是讓人們遵循習(xí)俗的勸語,多少有點嚇唬人的味道,甚至被視為無稽之談,但對于那些認真用自己的行動去實踐節(jié)俗的人來說,他們的清明節(jié)生活真的因為插柳戴柳而多了些情趣,多了些快樂,他們也因此而多了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插柳戴柳外,一些地方還吹柳笛、服柳葉。如在江蘇瓜洲,清明日早晨要用清水吞下七個柳葉芽。在上海,人們用柳條將祭余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存放到立夏日,用油煎后給小孩吃,俗信可以不疰夏。在山西忻州,做面燕兒插柳于上,陰干,俗信可治小兒腹瀉。在北京、江蘇、山東等地也有類似習(xí)俗。而在明代宮廷中,還有清明射柳的做法。
清明節(jié)期間插柳戴柳之外,還插戴其他種類的植物。比如天津?qū)氎嬉粠,多戴松枝。在山西萬泉,人們戴麥苗和柏樹葉。在江蘇蘇州,人們習(xí)慣于在門上插桃樹枝。在浙江,各地小孩有頭戴柳枝花草的習(xí)俗,俗信頭戴蔥頭則聰明、戴豆花能明目、戴柳葉有好娘舅、戴黃楊有好爹娘、戴香薺有好兄弟、戴艾葉能消災(zāi)。而衢州未婚女子多頭戴柳枝和竹箬,認為這樣能嫁個好丈夫。在海南,婦女簪石榴花,認為可以避免害眼。有些地方不用柳主要是因為柳不易得,不得不用他物來替代。比如民國二十六年本《來賓縣志》明言當?shù)厍迕魅,“折桃枝帶葉插門前”。注云:“例應(yīng)插柳,縣境少柳,故易以桃!
其實不管插戴的是什么,它都蘊含著是人們對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來的殷切期待。
【詩詞中楊柳的意象 為什么用柳樹來祈求生命的力量】相關(guān)文章:
楊柳樹作文10-22
楊柳樹作文11篇(精選)02-13
生命的力量02-17
生命的力量作文06-30
生命的力量優(yōu)秀作文03-07
詩詞中的的名言警句12-28
湘中詩詞賞析06-30
請相信生命的力量作文09-16
生命的力量作文300字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