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1
1、《立秋》
明朝·夏云英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閑自理空侯。
2、《立秋后感》
明朝·張澯
金盞銀盤麗短墻,秋來依舊菊花香。
有時閉戶避桃李,孤負一春無酒嘗。
3、《立秋日諸公過敝廬得秋字》
宋朝·洪朋
是月季朱夏,今辰立素秋。
風生庭柏凈,雨過井梧幽。
南想高鴻度,西看大火流。
數(shù)能文字集,如許歲時遒。
4、《立秋日》
唐朝·劉言史
商風動葉初,蕭索一貧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與簟疏。
舊醅難重漉,新菜未勝鉏。
才薄無潘興,便便畫偃廬。
5、《立秋日呂景二內(nèi)翰呂田二黃門見訪》
明朝·何景明
高城下一葉,亭榭已蕭疏。
河漢生秋早,星辰動夜虛。
玉珂停騕裊,金硯落蟾蜍。
俱是文章伯,相看我不如。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2
1、《戊午立秋》
明朝·蘇升
夏雨過新秋,凄清到枕頭。
柳條仍帶喜,荷葉莫須愁。
世事應無定,吾生自百憂。
葛巾亦無恙,空負酒人游。
2、《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歸雨作》
宋朝·楊萬里
青天赤日更黃埃,迎送紛紛正往來。
一夜炎蒸無計奈,三更風雨領(lǐng)秋回。
人生作麼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間點霜雪,何曾筆下減瓊瑰。
3、《立秋》
南北朝·周弘讓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4、《皖城逢立秋》
明朝·鄧云霄
鄉(xiāng)程迢遞杳難期,又見江亭一葉飛。
日月不饒孤客鬢,煙霞長護釣魚磯。
杜蘅遠望愁堪結(jié),鴻雁南還喜并歸。
欲挽銀河洗殘暑,夜來涼露濕征衣。
5、《六月二十八日立秋》
元朝·方回
平生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復東。
只信一朝飛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
絕憐牛女常遭謗,粗足莼鱸不嘆窮。
世外世間異天壤,政須深谷臥秋風。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3
1、《和千家詩六十首·其四十七·立秋日》
明朝·李江
火云馀焰尚燒空,乍起初秋一陣風。
十里芰荷香欲斷,眼前黃菊滿籬中。
2、《七月朔立秋是日雨》
清朝·乾隆
一歲已分平,九秋節(jié)應始。
五鼓復雨落,疏密直達已。
雖未至優(yōu)渥,三寸沾亦美。
所惜云漸薄,過午放晴矣。
農(nóng)占固稱佳,再霈心焉企。
3、《庚寅歲鄉(xiāng)居立秋偶占》
近現(xiàn)代·劉鳳梧
柴門臨水稻花香,垂穗盈疇日漸黃。
漫悵粗糠難果腹,須知新谷快登場。
飽經(jīng)烽火三邊赤,又試秋風一味涼。
人隔蒹葭從未得,獨扶藜杖看斜陽。
4、《六月二十六日立秋》
清朝·乾隆
秋信夜來傳,秋光故可憐。
蟬聲稀柳外,日影到窗前。
宿暑風催遠,寒芳露浥鮮。
朝來憑賞處,不覺嘆流年。
5、《六月廿一日立秋偶題》
明朝·金幼孜
兩日風雨過,滿目皆秋意。
開軒灝氣回,入座涼飆至。
高梧響蕭蕭,鳴蜩方嘒嘒。
坐念寒暑更,令人發(fā)深喟。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4
1、《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
宋朝·楊萬里
雨後林中別檨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閑人報夕陽。
2、《立秋二首·對酒聊同楚人醉》
宋朝·張耒
對酒聊同楚人醉,哦詩惟聽越吟聲。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風聽曉鶯。
3、《立秋後》
宋朝·蘇轍
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渥肺肝。
天地不仁誰念爾,身心無著偶能安。
詩書久為消磨日,毛褐還須準擬寒。
謾許百年知到否,相從一日且盤桓。
4、《立秋后一日池上雜興·小娃猶記喜歸時》
宋朝·張镃
小娃猶記喜歸時,故唱前年自賦詞。
但得池邊鷗鷺聽,更須門外野人知。
5、《避暑駐蹕山莊六月間陰霖少晴自立秋日晴霽喜懷》
清朝·康熙
亢旸望十雨,霪雨思晴天。
累日貫秋序,終朝潦水綿。
身雖無暑汗,心實抱迍邅。
忽睹西風緊,油云逐嶺巔。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5
1、《七月十四日立秋》
清朝·乾隆
常年每覺迎秋慢,今歲翻嫌秋到忙。
素節(jié)豈緣逢閏駐,蕭晨最易感人傷。
月臨望矣偏韜影,風拂梧而已變涼。
更有憂懷籌穡事,倚欄幾度盻商羊。
2、《立秋日》
明朝·朱樸
井上初聞一葉秋,蕭然涼月滿西樓。
玉關(guān)遠信悲戎馬,銀漢佳期望女牛。
草木變衰時又晚,山川搖落水還流。
不知鏡里星星發(fā),消得潘郎幾許愁。
3、《立秋日聞蟬》
宋朝·楊萬里
老火薰人欲破頭,喚秋不到得人愁。
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4、《立秋二首·西風裊裊木颼颼》
宋朝·張耒
西風裊裊木颼颼,身在江湖北岸州。
自古楚人詞最好,為君重賦竟陵秋。
5、《七月六日立秋懷王北山給事》
清朝·陳廷敬
清時要地重黃門,封事詞林共討論。
秋色邊烽還照耀,西風畫角又黃昏。
雙星河漢隔鐘漏,一葉梧桐飛掖垣。
記得延英去年事,宣豪江硯正承恩。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6
1、《立秋》
明朝·丁肇亨
一葉初飄六月秋,終宵雨瀉火西流。
夕陽弄影輕煙暝,臥聽鄰砧不耐愁。
2、《六月二十九日立秋》
清朝·乾隆
昨夜梧聲到枕邊,曉看物色又推遷。
但過此日無長夏,可識今朝判半年。
露草蛩音聽去爽,風荷珠顆較來圓。
四時瀟灑惟金令,若論詩情我亦然。
3、《立秋有懷陳上舍》
宋朝·白玉蟾
沒巴沒鼻落一葉,發(fā)顛發(fā)狂何處風。
九十日暑掃地去,滿懷汗珠尋已空。
卻煩察判潘孺子,說與上舍陳元龍。
來宵無雨必好月,一樽還要與君同。
4、《乙未立秋》
近現(xiàn)代·林英男
身陷炎方蒸暑溽,敢期木葉動秋聲。
殷勤喜鵲迷津路,銀漢難逢一夜明。
5、《高堰立秋》
清朝·張增
晶晶秋光水上過,微茫樹影下陂陀。
地連吳楚湍瀾闊,天入淮揚風雨多。
沙際漸看飛鸛鷺,湖心猶自走黿鼉。
清霜白露沾衰草,蕭瑟應回萬里波。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7
1、《庚申立秋》
明朝·蘇升
金風初入小亭幽,白發(fā)依稀送上頭。
籬菊笑人徒歲月,盤荷不自解春秋。
西山禾黍收空急,紫塞干戈練未休。
世事關(guān)心憂總切,豈堪重上仲宣樓。
2、《立秋》
明朝·吳與弼
茅屋秋風已滿林,老懷卻憶少年吟。
丈夫壯志今何似,空感平生燈火心。
3、《立秋·其二》
清朝·黃任
幾陣疏疏雨,殘荷尚發(fā)香。
秋衫天與健,午榻竹先涼。
露洗明河白,云銜落日黃。
蕭齋一蟬噪,光景似林塘。
4、《邸舍立秋·其二》
明朝·沈守正
盻盻望秋至,今宵夢亦秋。
鵲銜蟬噪急,云帶漢光流。
有酒難獨醉,無人堪說愁。
如何不歸去,閑老荻花洲。
5、《七月七日立秋》
清朝·乾隆
秋色復秋聲,人人秋意生。
剛傳新爽入,便喜普天晴。
白帝誠知節(jié),黃姑若遣情。
晚來仍渡漢,露重一鉤明。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8
1、《己卯立秋》
近現(xiàn)代·秦鴻
意態(tài)白云浮,浮生碧海漚。
歡娛金掌露,恨痛玉盤羞。
樹影張?zhí)煳,陽光濯地流?/p>
一收曾萬取,把盞喚清秋。
2、《庚寅立秋感賦》
近現(xiàn)代·熊盛元
荷未枯時鬢已秋,隔溪香黯小紅樓。
鳥驚殘夢云千疊,人坐虛堂茗一甌。
鏡里形骸非舊我,吟邊浩蕩怨靈脩。
海塵揚處仙家醉,誰與憑欄詠四愁。
3、《立秋》
元朝·周霆震
京洛風塵竟未休,送迎為上敝貂裘。
蕭條人物常如夕,慘澹乾坤又入秋。
敕使經(jīng)年遺北海,戰(zhàn)場近日在南州。
紛紛雞鶩群爭入,誰向滄江友白鷗。
4、《伏中苦熱聞立秋將至成絕句催之》
明朝·黃淮
聞說新秋次第來,先期特地遣詩催。
要憑嚴令驅(qū)殘暑,散作清涼遍九垓。
5、《立秋夜感懷》
明朝·沈宜修
涼夜悠悠露氣清,晴蟲凄切草間鳴。
高林一葉人初去,短夢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繞,空馀殘月半窗明。
文園多病悲秋客,搖落西風萬古情。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9
1、《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2、《新秋》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3、《城中晚夏思山》
唐·齊己
葛衣沾汗功雖健,紙扇搖風力甚卑。
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
竹軒靜看蜘蛛掛,莎徑閑聽蟋蟀移。
天外有山歸即是,豈同游子暮何之。
4、《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shù)聲。
所思渺千里,云外長洲城。
5、《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6、《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7、《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8、《宣府逢立秋》
清·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
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
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9、《秋夜雨·和韻劉制幾》
立秋夜觀月,喜雨
宋·吳潛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來正是雙絕。
雷公驅(qū)電母,盡收卷、十分袢熱。
三更又報初秋了,少待他、西風凄冽。
靈司話頭莫說,且唱飲、劉郎一闋。
10、《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觀國
不肯樓邊著畫船,載將詩酒入風煙。
浪花濺白疑飛鷺,荷芰藏紅似小蓮。
醒醉夢,喚吟仙。先秋一葉莫驚蟬。
白云鄉(xiāng)里溫柔遠,結(jié)得清涼世界緣。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10
1、《立秋二絕·折枝楸葉起園瓜》
宋朝·范成大
折枝楸葉起園瓜,赤小如珠咽井花。
洗濯煩襟酬節(jié)物,安排笑口問生涯。
2、《立秋日作》
清朝·乾隆
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立秋當。
如何午熱為孤注,疑是金官讓末光。
桐葉庭邊想影落,草蟲砌下覺聲楊。
農(nóng)占晴雨紛如訟,歷驗原來亦鮮償。
3、《立秋有感》
宋朝·白玉蟾
溪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彈冠。
方旦喜無暑,教人又怕寒。
人生中如許,不覺鼻頭酸。
4、《二十二日立秋夜行泊林皇港二首·吳楚封疆接》
宋朝·張耒
吳楚封疆接,東南澤國寬。
江流秋日盡,山對暮云閑。
囊有離騷賦,頭余騎省斑。
前秋聊把酒,一笑且開筵。
5、《立秋后三日得二侄并侄孫家書》
宋朝·程公許
萬里書來印籀紅,慰情何但萬金同。
縣絲性命幸存活,發(fā)地生涯甘阨窮。
老去憂心長似醉,秋來衰鬢亂飛蓬。
故園未有西歸日,且愿平安信數(shù)通。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11
1、《立秋日晚坐》
元朝·周權(quán)
山云漠漠樹蒼蒼,風薦池荷滿意香。
獨據(jù)繩床眠未得,一檐風雨夜初涼。
2、《和邵蕊宮立秋雨窗即事原韻兼寓感懷·其二》
清朝·汪新
少住為佳客館停,憑將情話伴孤醒。
蕭條舊宅梁間燕,零落諸昆雨后螢。
愧我鬢髭潛換黑,喜君云霧撥來青。
長歌自是牢愁甚,和向秋窗淅瀝聽。
3、《立秋》
漢朝·劉雄
雨如嘆氣時時落,雷似吞聲隱隱聽。
人事自隨寒暑換,丹砂未就只勞形。
4、《都門立秋·其二》
明朝·李孫宸
客久偏憐節(jié),天涯又見秋。
宦情仍鹵莽,歲月袛優(yōu)游。
露下蟬吟苦,風前燕語愁。
西山朝氣爽,應許馬曹收。
5、《立秋日寄粹夫》
明朝·何景明
一葉悲天地,秋風淚萬行。
江河無日夜,邊塞有煙霜。
雁鵠思高起,龍蛇愿久藏。
蓬瀛何處涉,頭白恨無梁。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12
1、《七月朔日立秋》
清朝·乾隆
恰是雙秋始,還看半歲分。
祝融猶戀暑,列缺已驅(qū)云。
花氣承濃露,林光翻薄曛。
蟬聲辭夏往,蛩意報人聞。
籌歲西成近,惜陰乙夜勤。
伊犁萬里外,凱唱早還軍。
2、《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朝·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3、《立秋日登烏石山和幕府楊子承韻》
元朝·薩都剌
海國山四圍,繁華坐消歇。
樓觀沉夕陽,鴻雁下秋色。
水邊無麗人,石上多古刻。
感此暮歸遲,秋露滿山白。
4、《立秋·其一》
清朝·黃任
一夕得秋氣,商聲颯幾回。
西風不可觸,千籟萬山來。
百感起遙集,流年驚暗催。
井梧何太急,飛葉上平臺。
5、《七夕立秋寫懷》
清朝·袁懋功
七年逢七夕,具在異鄉(xiāng)時。
歲序添潦倒,天心惜別離。
雁來歸夢遠,秋到落梧知。
不盡凄其意,星河隱樹枝。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13
《一葉落》
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ㄌ疲┍R綸
嵩高云日明,潘岳賦初成;h槿花無色,階桐葉有聲。
絳紗垂簟凈,白羽拂衣輕。鴻雁悲天遠,龜魚覺水清。
別弦添楚思,牧馬動邊情。田雨農(nóng)官問,林風苑吏驚。
松篁終茂盛,蓬艾自衰榮。遙仰憑軒夕,惟應喜宋生。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14
1、《送夏大理歸省其母壽九十六月二十一初度明日立秋》
明朝·韓雍
綵衣仙子下青云,拜舞萱堂喜氣新。
時近新秋先一日,歲周花甲又三旬。
羅輕疊雪恩袍麗,杯滿流霞壽酒醇。
積善從來享遐福,加封還儗荷絲綸。
2、《立秋日川上作》
宋朝·邵雍
富貴固難愛,貧寒易得愁。
休將少時態(tài),移作老年羞。
既有非常樂,須防不測憂。
誰能保終始,長作國公侯。
3、《丁亥立秋》
明朝·李夢陽
火多常病熱,殘暑特相欺。
今日涼風至,颯然竹林披。
聞雞每起早,省稼獨歸遲。
天地蕭條意,何須一葉知。
4、《立秋后一日助甫見訪得霜字》
明朝·李先芳
屏居對芳草,同病喜相將。
闌暑人如醉,新秋鬢有霜。
蟲鳴風雨夕,螢點薜蘿墻。
后夜看牛女,還期就一觴。
5、《立秋日·畏景流庭過》
宋朝·史肅
畏景流庭過,涼飔即坐來。
物隨時共換,人覺老相催。
憩蝶依叢穩(wěn),嘶蟬抱樹哀。
玉簪香好在,墻角幾枝開。
關(guān)于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15
1、《立秋》
清朝·周沐潤
不待庭梧下,森然色欲秋。
天遙孤鷺接,海入亂蟬流。
林氣涼吹野,風聲危倚樓。
明當出郭去,溉種省民疇。
2、《己巳立秋》
近現(xiàn)代·秦鴻
天道自能公,行車路未窮。
紅花歸素手,碧樹有毛蟲。
聚散知云變,癡狂看狗瘋。
文章今已老,將欲哭秋風。
3、《立秋》
宋朝·王镃
西風吹縐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
自汲井花調(diào)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
4、《立秋日書懷》
宋朝·王疇
一歲中分氣序平,夫何猶有感秋情。
已饒健鶻凌空翮,肯作寒蜩抱樹聲。
桐葉漸愁經(jīng)雨墜,桂枝還喜得風生。
夜涼頻愜山居興,天澹銀河徹曉清。
5、《次韻吳竹修立秋日》
宋朝·陳著
白帝來時赤帝歸,年年流轉(zhuǎn)不違時。
書鐙有約花先喜,庭樹無情葉自知。
楸市漫勞兵后夢,莼鄉(xiāng)僅免客中思。
老軀便動衣裘想,胠篋其如穴壁兒。
【立秋節(jié)氣的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
立秋節(jié)氣古詩詞08-15
立秋的經(jīng)典古詩詞07-25
立秋的古詩詞01-28
立秋節(jié)氣文案08-11
立秋節(jié)氣古詩11-06
立秋節(jié)氣的詩詞07-31
立秋節(jié)氣詩詞08-14
(合集)立秋的古詩詞06-21
立秋最美古詩詞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