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鄉(xiāng)的詩詞1
1、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能歸。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李頎:《古意》)
2、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xiāng)皆淚垂。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飚風中自來往。枯桑老柏寒颼遛,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李頎:《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3、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4、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5、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人。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崔涂:《除夜有懷》)
6、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杜牧:《旅宿》)
7、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8、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9、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盧綸:《晚次鄂州》)
1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1、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醪峨蹰w序》
12、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鄭侍御謫閩中》
13、蟬迎節(jié)又換,雁送書未回!拙右
14、雁南征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青。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涛募А逗帐伺摹
15、有海人寧渡,無春雁不回。——王維《過始皇墓》
思鄉(xiāng)的詩詞2
1. 中秋月
。ㄋ危┨K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2. 《中秋》
。ㄌ疲├顦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3.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4. 《水調歌頭》
。ㄋ危┨K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6. 《太常引》
。ㄋ危┬翖壖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xiāng)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8. 《月夜思鄉(xiāng)》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9.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思鄉(xiāng)的詩詞3
愛國的.詩詞
1、《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4、《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5、《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6、《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8、《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9、《題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聞軍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呼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思鄉(xiāng)的詩詞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xiāng)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xiāng)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xiāng)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思鄉(xiāng)作
【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
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
冬日山居思鄉(xiāng)
【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云夢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
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
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
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xiāng)愁。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故鄉(xiāng)杏花
【唐】司空圖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江外思鄉(xiāng)
【唐】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xiāng)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遠望
【唐】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xiāng)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和三鄉(xiāng)詩
【唐】高衢
南北千山與萬山,軒車誰不思鄉(xiāng)關。
獨留芳翰悲前跡,陌上恐傷桃李顏。
鄉(xiāng)思
【唐】薛濤
峨嵋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fā)中流。
思鄉(xiāng)的詩詞4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一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二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三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四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五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六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七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八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九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十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思鄉(xiāng)的詩詞5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陰雨》
唐·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
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鄉(xiāng)思》
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
《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xiāng)心。
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竹枝》
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xiāng)情。
《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6、《題大萸嶺北驛》
唐·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嶺頭梅。
《思江南》
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xiāng)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渡江漢》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滯雨》
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xiāng)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送吳十九往沅陵》
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xiāng)。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經寒食,思鄉(xiāng)淚濕巾。
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
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
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鶴
驅馬傍江行,鄉(xiāng)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張喬
何處積鄉(xiāng)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漁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隨風 一作:隨君)
長相思·山一程
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鬢毛衰 一作: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采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 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思鄉(xiāng)的詩詞6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xiāng),明月,愁
【名句】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出處】
唐?盧綸《晚次鄂州》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譯注】
兩邊鬢發(fā)斑白,又遇上三湘的秋色,望萬里明月,思歸心意更增。
【說明】
《全唐詩》于此篇題下注“至德中作”,時當在唐朝安史之亂的前期。由于戰(zhàn)亂,詩人被迫浪跡異鄉(xiāng),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陽,南行軍中,路過三湘,次于鄂州,而寫了這首詩。更多描寫思鄉(xiāng)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此詩只截取飄泊生活中的片斷,卻反映了廣闊的社會背景。首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心情,頷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景況,頸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聯(lián)想,尾聯(lián)寫“晚次鄂州”的感慨。詩中流露厭戰(zhàn)、傷老、思歸之情。全詩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熾熱,反復詠育,舒暢自若,韻味無窮。
【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抒懷的詩。詩人由江西經過鄂州直抵湖南。漢陽城在漢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點題,“云開”見喜悅,“孤帆”見悲傷,一喜一悲,跌宕起伏。緊接著描寫“晚次鄂州”所見所聞。由白天的風平浪靜到晚上的江潮初升,透露出詩人晝夜不寧的紛亂思緒。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兩句,借景抒懷,抒發(fā)身世飄零之感和徹骨的思鄉(xiāng)之情!叭妗,指湖南境內,即詩人此行的目的地;詩人的家鄉(xiāng)在遙遠的蒲州,所以稱“萬里”。這兩句是說,詩人的愁緒已使兩鬢斑白,現(xiàn)在又面對蕭瑟的寒秋,不過是徒增了憂傷罷了;詩人家鄉(xiāng)遠在萬里,他的思歸之心早已飛回家鄉(xiāng),而身體卻在漸漸遠離,形神分離,獨對明月,鄉(xiāng)愁更加濃重。一個“逢”字,將詩人的千愁萬緒與秋色的萬般凄涼聯(lián)系起來,移愁情于秋色,妙合無垠。一個“對”字,則寫出此時的孤獨凄涼,唯有明月可與為伴。
尾聯(lián)抒發(fā)感慨,揭示詩人有家不可歸,只得在異鄉(xiāng)顛沛奔波的原因。把思鄉(xiāng)之情與憂國愁緒結合起來,深化了憂心愁思,使此詩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思鄉(xiāng)的詩詞7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朝代:唐代作者: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陽關曲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念奴嬌·憑高眺遠
[宋]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_,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登樓望月
朝代:宋代作者: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思鄉(xiāng)的詩詞8
1、墨痕香,紅蠟淚。點點愁人離思。一一張淑芳《更漏子。秋》
2、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一一王維《雜詩》
3、送別(隋朝民歌)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一杜甫《春望》
5、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白居易:《陰雨》)
6、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嶺頭梅。
7、陽關萬里路,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8、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規(guī)。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
9、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蘇軾《蝶戀花春景》
10、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苊堋兑惠嗉t·登蓬萊閣有感》
11、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1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13、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陳子昂:《感遇其三》)
14、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
15、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6、故園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铎
17、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8、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19、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20、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21、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
22、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畎住蛾P山月》
23、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為淹留寄他方!茇А堆喔栊小
24、徒勞問歸路,峰疊繞家鄉(xiāng)。一一杜牧《西山草堂》
25、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畎住钝T秋懷》
26、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7、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钌屉[
28、耿耿旅燈下,愁多常少眠。思鄉(xiāng)貴早發(fā),發(fā)在雞鳴前。九月草木落,平蕪連遠山。秋陰和曙色,萬木蒼蒼然。去秋偶東游,今秋始西旋。馬瘦衣裳破,別家來二年。憶歸復愁歸,歸無一囊錢。心雖非蘭膏,安得不自然。(白居易:《秋暮西歸途中書情》)
29、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30、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31、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32、木葉蕭蕭秋氣新,江聲直下更無塵。平生來往誰能識,只有金焦是故人。
33、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shù)峰西。——朱彝尊《出居庸關》
34、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韋莊《章臺夜思》
35、戎昱《長安秋夕》八月更漏長,愁人起常早。閉門寂無事,滿院生秋草。昨宵西窗夢,夢入荊南道。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
36、寄書長不達,況且未休兵。
37、剛斷腸、惹得離情苦!馈栋补印みh岸收殘雨》
38、鄉(xiāng)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拙右住堵鍢蚝橙兆魇崱
39、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40、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李益:《行舟》)
41、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畹略!吨啂X南道中作》
42、少小離鄉(xiāng)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43、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獜埦琵g《西江夜行》
44、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5、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插雞翹!钌屉[《茂陵》
46、如今俱是異鄉(xiāng)人,相見更無因!f莊
47、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虾迫弧对绾嫌袘选
48、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R綸《晚次鄂州》
49、朔風正搖落,行子愁歸旋!畎住钝T秋懷》
50、木蘭槳子藕花鄉(xiāng),唱罷廳紅晚氣涼!啤俄n莊閘舟中七夕》
51、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xiāng)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5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53、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李白:《關山月》)
54、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xiāng)淚,漳水東流碧玉波。(元。骸哆h望》)
55、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瘏
56、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維《不遇詠》
57、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xiāng)。
58、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59、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一一白居易《望月有感》
60、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一一《漢樂府民歌》
61、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瀠瀠。——張先
62、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獜堁住冻写搿で迕鲿r節(jié)》
63、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湓狻洞号d》
64、故園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铎
6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鄉(xiāng)思》
66、傷往事,寫新詞,客愁鄉(xiāng)夢亂如絲!咨腥
67、幾年。(劉長卿:《新年作》)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68、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盧綸《長安春望》
69、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钌屉[《端居》
7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一王維《渭城曲》
71、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李德!吨啂X南道中作》
72、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李益《塞下曲·其一》
73、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蘇軾《蝶戀花春景》
74、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75、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維《不遇詠》
76、白云江上故鄉(xiāng),月下風前吟處。——子蘭《秋日思舊山》
77、陽關萬里路,不見一人歸,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庾信:《重別周尚書》)
78、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79、萬里銜蘆別故鄉(xiāng),雪飛雨宿向瀟湘。數(shù)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杜牧:《雁》)
80、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81、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82、送別(隋朝民歌)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尺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83、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84、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一一《漢樂府民歌》
85、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天又一年。
8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鸥Α洞和
87、樵子漁師來又去,一川風月誰為主。葛長庚《鳳棲梧綠暗紅稀春已暮》
88、詩酒結社,水云之間,哪堪醉意中揮毫潑墨,畫境如夢歸家鄉(xiāng),寸幅之中展盡千里河山。
89、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司空圖:《故鄉(xiāng)杏花》)
思鄉(xiāng)的詩詞9
黃鶴樓
朝代:唐代
作者:崔顥
原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賞析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懷鄉(xiāng)之佳作。這首詩首聯(lián)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說自從仙人離去,黃鶴樓已經歷經千百年之久;頸聯(lián)詩意一轉,進入景物描寫,寫晴日在黃鶴樓所見之景;尾聯(lián)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全詩雖不協(xié)律,但音節(jié)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思鄉(xiāng)的詩詞10
【關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xiāng),松樹,風雨聲
【名句】
無端繞屋長松樹,盡把風聲作雨聲。
【出處】
元 虞集《院中獨坐》
何處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總關情。
無端繞屋長松樹,盡把風聲作雨聲。
【譯注】
那繞屋而長的高高松樹,總是毫無理由的迎風發(fā)聲,像下雨聲一樣。
【說明】
元代人虞集生長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屢次請求回到南方,但終不獲允許,鄉(xiāng)關之思由此而愈加濃烈。此詩正反映他的這種鄉(xiāng)愁和苦楚的心理。
【賞析】
“何處它年寄此生”,詩劈頭就是這么一問,人生寄何處?這是來自于詩人內心深處的感慨。詩人生長在江南,那江南自然是他感情最深厚的地方,只可惜,身不由己,他有家難還,因而發(fā)此感慨!吧街薪峡傟P情”,江南的青山綠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牽動著作者的內心,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江南故土。更多描寫思鄉(xiāng)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無端繞屋長松樹,盡把風聲作雨聲”,這兩句是無理之辭,傳達的是詩人那種無法排遣的鄉(xiāng)愁。詩人鄉(xiāng)愁難耐,無以發(fā)泄,竟然埋怨起屋邊的松樹了。那松樹真是不解人情,它總是沒理由地發(fā)出像下雨一樣的風聲。松樹自然不解作者的愁思,它發(fā)出的聲音也是自然常理,明明是風的聲音,作者偏偏聽起來像雨聲,這松樹也真是冤屈。松樹“繞屋”,表明詩人居京已有多年,一年年的時光流逝,讓作者心驚,以至情感異常敏感。“盡把風聲作雨聲”是作者的錯覺,正是詩人移情所產生的作用。江南的`雨聲,詩意盎然,真是自然界的天籟,作者對此印象尤為深刻。當他聽到北方的風吹草木聲時,就聯(lián)想到了江南的雨聲,可見作者思鄉(xiāng)已到癡迷的地步。同時,這句又是激憤之語,風聲不該這么無賴,來家中作者的思鄉(xiāng)愁情。
思鄉(xiāng)的詩詞11
浪淘沙·山遠翠眉長
[宋]吳文英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凈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jié)過西廂。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西江月新秋寫興
[宋]劉辰翁
天上低昂仰舊,人間兒女成狂。
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
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望江南/憶江南
[宋]華清淑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薊上酒樓喧鼓吹,帝城車馬走駢闐。羈館獨凄然。燕塞月,缺了又還圓。萬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淚看嬋娟。何日是歸年。
掃花游/掃地游聲
[宋]王沂孫
商飆乍發(fā),漸淅淅初聞,蕭蕭還住。頓驚倦旅。背青燈吊影,起吟愁賦。斷續(xù)無憑,試立荒庭聽取。在何許。但落葉滿階,惟有高樹。
迢遞歸夢阻。正老耳難禁,病懷凄楚。故山院宇。想邊鴻孤唳,砌蛩私語。數(shù)點相和,更著芭蕉細雨。避無處。這閑愁、夜深尤苦。
更漏子·墨痕香
[宋]張淑芳
墨痕香,紅蠟淚。點點愁人離思。桐葉落,蓼花殘。雁聲天外寒。五云嶺,九溪塢。待到秋來更苦。風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徑通。
除夜長安客舍
[宋]歐陽詹
十上書仍寢,如流歲又遷。望家思獻壽,算甲恨長年。
虛牖傳寒柝,孤燈照絕編。誰應問窮轍,泣盡更潸然。
首春逢耕者
[唐]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榮。
土膏釋原野,白蟄競所營。
綴景未及郊,穡人先偶耕。
園林幽鳥囀,渚澤新泉清。
農事誠素務,羈囚阻平生。
故池想蕪沒,遺畝當榛荊。
慕隱既有系,圖功遂無成。
聊從田父言,款曲陳此情。
眷然撫耒耜,回首煙云橫。
薊北旅思
[唐]張籍
日日望鄉(xiāng)國,空歌白苧詞。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旅次朔方
[唐]劉皂
客舍并州數(shù)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又渡桑干水,卻望并州似故鄉(xiāng)。
旅次洋(一作揚)州寓居郝氏林亭
[唐]方干
舉目縱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時。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涼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繞石泛觴遲。
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
愛國思鄉(xiāng)的詩歌10篇精編
思鄉(xiāng)的詩詞12
1、《泊船瓜洲》
宋朝·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楓橋夜泊》
唐朝·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次北固山下》
唐朝·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靜夜思》
唐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5、《春望》
唐朝·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6、《關山月》
唐朝·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朝·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8、《春夜洛城聞笛》
唐朝·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9、《逢入京使》
唐朝·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0、《渡荊門送別》
唐朝·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11、《長相思·山一程》
清朝·納蘭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12、《渡漢江》
唐朝·李頻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3、《商山早行》
唐朝·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14、《宿建德江》
唐朝·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5、《渡漢江》
唐朝·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6、《閣夜》
唐朝·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17、《雜詩》
唐朝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18、《長安春望》
唐朝·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19、《日暮》
唐朝·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
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
20、《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朝·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21、《雜詩三首》
唐朝·王維
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見寒梅發(fā),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22、《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朝·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23、《蘇幕遮·碧云天》
宋朝·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24、《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唐朝·孟浩然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25、《秋思》
唐朝·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6、《早寒江上有懷》
唐朝·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27、《登樓賦》
三國·王粲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
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邱。
華實蔽野,黍稷盈疇!
28、《壽陽曲·瀟湘夜雨》
元朝·馬致遠
漁燈暗,客夢回。
一聲聲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
29、《夜書所見》
宋朝·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30、《山中》
唐朝·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31、《蘇幕遮·燎沉香》
宋朝·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32、《鵲橋仙·夜聞杜鵑》
宋朝·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
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33、《涼州詞》
唐朝·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34、《秋風引》
唐朝·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35、《磧中作》
唐朝·岑參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36、《夕次盱眙縣》
唐朝·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zhèn),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37、《宣城見杜鵑花》
唐朝·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8、《游金山寺》
宋朝·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fā)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xiāng)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39《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
宋朝·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
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40、《蜀中九日》
唐朝·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41、《滿江紅·題冷泉亭》
宋朝·辛棄疾
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
漸翠谷、群仙東下,佩環(huán)聲急。
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
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
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
向危亭橫跨,玉…
42、《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宋朝·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
43、《古意》
唐朝·李頎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
44、《旅宿》
唐朝·杜牧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45、《章臺夜思》
唐朝·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鄉(xiāng)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46、《新年作》
唐朝·劉長卿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47、《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故居》
宋朝·蘇軾版本
一三年枕上吳中路。
遣黃耳、隨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
常記高人右丞句。
作個歸期天已許。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
48、《晚次樂鄉(xiāng)縣》
唐朝·陳子昂
故鄉(xiāng)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49、《小梁州·九日渡江》
元朝·湯式
秋風江上棹孤舟,煙水悠悠,傷心無句賦登樓。
山容瘦,老樹替人愁。
樽前醉把茱萸嗅,問相知幾個白頭。
樂可酬,人非舊。
黃花時候,難比舊風流。
50、《朝天子·秋夜客懷》
元朝·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著風飄蕩。
砧聲催動一天霜。
過雁聲嘹亮。
叫起離情,敲殘愁況,夢家山身異鄉(xiāng)。
夜涼,枕涼,不許愁人強。
思鄉(xiāng)的詩詞13
1、京口瓜洲一水間,中間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2、驅馬傍江行,鄉(xiāng)愁步步生。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杜荀鶴:《江岸秋思》)
3、松下矛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4、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聞道風光滿楊子,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李益:《行舟》)
5、何處積鄉(xiāng)愁,天涯聚亂流。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張喬:《江上送友人南游》)
6、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布燮:《思鄉(xiāng)作》)
7、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周賀:《冬日山居思鄉(xiāng)》)
8、故國遺墟在,登臨想舊游。一朝人事變,千載水空流。夢渚鴻聲晚,荊門樹色秋。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xiāng)愁。(戎昱:《云夢故城秋望》)
9、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10、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憶故林。(孔紹安:《落葉》)
11、逐名利長安日下,望鄉(xiāng)關倦客天涯,孤雁南來倍思家!獜埧删谩都t繡鞋·次韻劍擊西》
12、雁行蔽虜?shù),魚貫出長城。——陳子良《贊德上越國公楊素》
13、四時佳節(jié)惟重九,況接君家鴻雁行。——趙蕃《寄周愚卿昆仲》
14、應有新詩當尺書,日望南來雁!踔馈恫匪阕印そ袢崭淮I》
15、白雁從中來,飛鳴苦難聞!畎住秾W古思邊》
思鄉(xiāng)的詩詞14
教學目標:
1.把握思鄉(xiāng)懷人詩詞的特點,提高古詩鑒賞能力
2.體會詩的感情,分析詩的技巧
教學重點:
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和詩所用的表達技巧
教學設想:
從分析情感入手,引導學生體會思鄉(xiāng)懷人詩詞的寫法,從而學習思鄉(xiāng)懷人詩詞的鑒賞。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這就是人間最難舍的情—親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常用詩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對遠方親友的思念,所以,表達游子濃郁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情、鄉(xiāng)思是古代詩歌常見的一種主題。
二、背誦學過的思鄉(xiāng)懷人詩詞
提示:我們先看看我們學過的思鄉(xiāng)懷人詩詞一般表達怎樣的感情。
引導學生背誦以前學過的思鄉(xiāng)懷人詩詞,邊背邊分析詩中表達的情感如王維的七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抒寫游子的思鄉(xiāng)懷親。其中“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高度概括而又極自然地表達了年輕的詩人旅居在外對溫暖的家庭和可愛的親人的刻骨懷念。每當佳節(jié)來臨,而自己形影相吊之際,更使他憶及合家歡聚的情景,著既是詩人自己此時此刻的心聲,書寫了他深摯的思親之情;也傳達了世人共有的情思。此句流暢質樸,明白如話,千百年來已成為游子思鄉(xiāng)的佳句。中國文化的凝聚力,常常通過思鄉(xiāng)懷親表現(xiàn)出來。中國人對故土的眷戀,以及“落葉歸根”的思想,都是中國文化凝聚力的體現(xiàn),是超越時代的。作品中具有一種穿透時代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并引起讀者心靈的共鳴。
小結:古代思鄉(xiāng)懷人詩詞一般表達怎樣的情感?對友人的思念,在異鄉(xiāng)的孤寂、惆悵、落寞、凄清。
三、把握思鄉(xiāng)懷人詩詞的情感
。ㄒ唬┓诸惲b旅愁思如:溫庭筠《商山早行》
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
邊關思鄉(xiāng)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李白《樂府》(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ǘ╄b賞示列:①思念親人岑參《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內容]這是一首七絕。第一句寫眼前的實景,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煙塵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長安親人無限眷念的深情神態(tài)。三四句一方面表現(xiàn)了詩人對親人、故園眷念的親情,又寫出了詩人“功名只向馬上取”的雄心和開闊豪放的胸襟。高適《塞上聽吹笛》霜盡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內容]這是一首七絕。第一二句寫的是實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戰(zhàn)士們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白的清輝,這時,不知哪座戍樓吹起了羌笛,戰(zhàn)士們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三四句化用《梅花落》曲名的典故,梅花落曲在風吹之下,響遍關山,夜長曲悠,戍邊戰(zhàn)士思鄉(xiāng)之情不盡。縱觀全詩,雖然寫了戰(zhàn)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但這種思鄉(xiāng)情緒并不低沉,而是樂觀開朗、感而不傷的。
孟郊《歸信吟》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內容]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前兩句寫詩人一邊灑淚,一邊寫信給遠方的親人;后兩句寫自己的魂也隨著信一起回到萬里之外的親人身邊。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有時?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闋,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內容]這首詞的詞牌名為“水調歌頭”。這首詞的上闋主要抒發(fā)自己對政治的感慨。前四句點明飲酒賞月,贊美月夜,同時也暗含關心朝廷上情況的意思。后五句表面上是說回到天上宮闋,又怕受不住天上的寒冷,所以還不如在人間好,實際上是想回到朝廷中,又怕黨爭激烈,難以容身,因此還是奮發(fā)有為、做好一個地方官。下闋前三句過渡到思念兄弟之情的主題上。先用反詰的語氣、埋怨的口吻向月亮發(fā)問,以抒發(fā)自己在月圓之夜卻與兄弟不能團圓的遺憾之情;接著,又轉為安慰的語氣,既然月有圓缺,人有離合,自古皆然,那就沒有什么悲傷的了,只要兄弟倆彼此珍重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就夠了。下闋主要抒發(fā)思念兄弟之情。這首詞的基調是積極樂觀的。②思念故鄉(xiāng),回鄉(xiāng)樂王維《雜詩》(其一)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其二)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內容]這是兩首五言古詩。第一首詩從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筆,她見有船從江南來,便急不可耐地問船家,是否捎來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寫女方對男方的思念。第二首詩從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見到孟津有人來,急問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開了沒有。這是寫男方對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內容]這是一首七絕。第一句以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渲染出離別的氣氛,這氣氛是暗淡的,但也是開闊的。第二句詩人望著辛漸北去的歸舟,頓生孤寂之感。第三四句詩人托辛漸向洛陽親友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表達了他對洛陽親友的一片深情。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其二)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內容]這是兩首七絕。第一首詩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前兩句概括寫出數(shù)十年久客他鄉(xiāng)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也表達出自己戀戀不忘故鄉(xiāng)之情。三四句通過兒童發(fā)問的戲劇性場面,抒發(fā)了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第二首詩在嘆息久客傷老之余,又不免發(fā)出人事無常的慨嘆。最后兩句借“湖波不改”越發(fā)深沉地感嘆物是人非。③羈旅愁思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內容]這是一首七絕。涼秋夜半,霜氣逼人,月亮下去了,耳聽幾聲烏鴉的驚叫,眼看江岸的丹楓和江中的漁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鄉(xiāng)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鐘聲,又遠遠來叩旅人的心扉。這首詩描寫了水鄉(xiāng)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環(huán)境,抒發(fā)了羈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縈繞在心頭的縷縷鄉(xiāng)愁。
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內容]這是一首五律。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寫了出門在外的.作者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頷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詩人將六種典型景物組合在一起,構成山間早行特有的畫面。頸聯(lián)寫剛上路時見到的景色。尾聯(lián)寫旅途的景色使詩人聯(lián)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xiàn)的故鄉(xiāng)景色,從而將“早行”之景與“早行”之情完美地結合起來。④邊關思鄉(xiāng)(征戰(zhàn)不歸,身不由己的天涯羈旅)柳中庸《征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內容]這是一首七絕。前兩句作者寫道:年復一年,東西奔波,往來邊城;日復一日,躍馬橫馬,征戰(zhàn)不休。自然地透出單調困苦、不盡無窮的怨情。后兩句寫征戍之地的寒苦與荒涼,寫征人轉戰(zhàn)跋涉的遙遠與苦辛。這首詩一方面以“歲歲”與“朝朝”寫出怨苦無時不有,又以“青!、“黃河”、“黑山”表現(xiàn)出怨若無處不在。李益《從軍北征》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內容]這是一首七絕。第一句交代了行軍的地域、季節(jié)、氣候,渲染了行軍的環(huán)境氣氛。第二句借具有“離別悲傷之意”的《行路難》曲,創(chuàng)造了一個此吹彼和、響徹夜空的悲壯境界。第三四句用夸張的手法顯示出這片笛聲的哀怨和廣大征人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攝取了一個回首看的動作,并將難言而不盡的思鄉(xiāng)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內容]這首詞的詞牌名為“漁家傲”。上闋寫景,景中蘊情。前兩句寫道:塞下已自荒涼,秋來更見蕭瑟,雁尚無留意,人留在此純是出于不得已。這兩句既點明了時令和環(huán)境,又映襯出邊關將士們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接著,悲壯的軍樂和雜亂的邊聲混合在一起,在落日余輝、煙霧繚繞著的群山中間,將士們就守著那一座早閉的孤城。下闋主要是抒情。前三句從時間上已由傍晚轉入深夜,從人物的描寫上也深入到了人物內心世界的刻劃。離家萬里,但由于“燕然未勒”,將士們還不能有回家的打算。最后,為國為家的白發(fā)將軍,面對濁酒陷入沉思,心中無比苦悶。這首詞詠嘆的是戍邊將士的內心郁悶之情,不過,郁悶的原因不單是不能回家,還包括未能為國立功。因此,情緒并不消沉,其風格是沉郁悲壯的。
三、鑒賞思鄉(xiāng)懷人詩詞歌中的意象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來表達主題思想及感情,這些事物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詩人賦予了某種特定的內涵。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
1.抓意象的特點。次北固山下(唐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注釋: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以北。懸:端端正正地高掛。
析:抓住物象組合所體現(xiàn)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關注詩歌的有效信息——詩歌的題目、點題句、作者、注釋、表達感情的最重要的語句,找到理解的切入點!按巍保厚v扎,停泊!翱汀睘樵娙。第一句點題,聯(lián)系注釋,可推知洛陽是故鄉(xiāng)!翱吐贰保鹤约阂叩穆猛,“行舟”“鄉(xiāng)書”“歸雁”這些意象表達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陽故里,表現(xiàn)了詩人思念親人的感情。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內容]這是一首散曲小令,曲牌名為“天凈沙”,題目是“秋思”。這是抒發(fā)天涯旅思的代表作。這首小令共描繪出三幅畫面,且這三幅畫面均由一組名詞短語構成,特色明顯。第一組畫面:枯藤、老樹、昏鴉,給人的感覺是灰暗、蒼涼、孤寂、蕭瑟。第二組畫面:小橋、流水、人家。又給人以“溫馨”的感覺。第三組: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讓人覺得冷清、凄涼、路途遙遙。這又都圍繞著一個“愁”字。第一組從正面襯出游子的鄉(xiāng)愁,第二組從反面襯出游子的鄉(xiāng)愁,第三組直接點出游子濃郁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情、鄉(xiāng)思。2、抓意象的特殊內涵。
分析古代詩歌可以從這些事物的特有內涵入手。下面舉例說明。
對月思親——引發(fā)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愁。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保ㄌ评畎住鹅o夜思》)——望月思鄉(xiāng)異常感傷。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保咸评铎稀队菝廊恕罚滤脊蕠,表現(xiàn)了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磧(沙漠)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保ㄌ评钜妗稄能姳闭鳌罚CI衬袔资f戰(zhàn)士一時間都抬頭望著東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xiāng)之情。
常見意象:
杜鵑鳥——凄涼哀傷的象征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弊右(guī)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比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xiāng)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鴻雁——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鷓鴣——羈旅鄉(xiāng)愁
古載“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聞之思家”
四、鑒賞思想懷人詩詞歌的表達技巧詩人是怎樣把思鄉(xiāng)的感情與所見所聞的一些事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
、僖跃耙r情(景)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xiāng)明月”傳達“鄉(xiāng)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以“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
詩人在描摹細微婉曲、隱秘難言的情感或濃情密意時,往往通過景物來渲染襯托。
[雙調]清江引秋懷(元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析:本詩前兩句,作者道出自己的鄉(xiāng)思情。然而這種鄉(xiāng)思情有多深有多濃?作者沒有直接外露,卻是以“西風”“紅葉”“黃花”“芭蕉”“秋雨”這些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那么作者為什么把這幅秋景著上濃麗的色彩呢?一想便知:襯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思情!
喜景襯哀情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
絕句(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析: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zhàn)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兩句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濃厚。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這是一首在“安史之亂”后寫的一首抒懷詩,詩人于吟詠尋常的事情之中,潛伏著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容。表面看來,這首詩是寫“他鄉(xiāng)遇故知”,字里行間好似洋溢著一種“喜”情。然而詩人卻在這“喜”的背后,蘊藏著深沉的“憂”——一種感時傷世、憂國憂民之情。前兩句是當年上流社會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憶。后兩句是說四十多年后,這兩位歷盡滄桑的老詩人和藝術家又在流落長沙時不期而遇,不勝感慨。短短的四句,時間跨度四十多年,何等概括。這兩句不僅點明了重逢的時節(jié),而且是樂景寫哀,“江南好風景”恰恰成了亂離時世與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襯;下句“落花時節(jié)”則另有寄托:國勢日衰,盛年已過,流水落花,好景難再,不禁凄然相問,潸然淚下。詩中從“聞”到“逢”之間,歷盡數(shù)十年的世事滄桑、人生坎坷,未從正面涉及一字,但透過詩人的追憶感喟,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身世,讀者強烈地感受到世運之沉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俱在其中。
、诩词聦懬槔畎椎摹洞阂孤宄锹劦选罚骸罢l家玉笛暗飛聲?”詩人的故園情思是由一曲《折楊柳》引發(fā)的,先寫笛聲滿城飛揚,再寫故園之思深濃,“事”與“懷”結合緊密、自然熨帖③虛實結合
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聯(lián)想和想象。聯(lián)想和想象對表現(xiàn)詩歌的主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聯(lián)想與想象須有一定的現(xiàn)實根基——現(xiàn)實客觀景物或事件。
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xiàn)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lián)想或想象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如:
塞上聽吹笛(唐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
析: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色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五、小結: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這類詩歌大多纏綿凄切,充滿感傷情調。這類詩歌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聯(lián)想塑造形象。
六、實戰(zhàn)演練(見附二)
思鄉(xiāng)的詩詞15
1、《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3、《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7、《竹枝詞二首·其二》劉禹錫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xiāng)歌。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8、《端居》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9、《河廣》佚名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10、《秋浦途中》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無。
11、《夕次盱眙縣》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zhèn),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12、《題大庾嶺北驛》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頭梅。
13、《長安春望》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14、《陰雨》白居易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
望闕云遮眼,思鄉(xiāng)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15、《晚次鄂州》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16、《寒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17、《山寺夜起》江湜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18、《章臺夜思》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鄉(xiāng)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19、《庾樓曉望》白居易
獨憑朱檻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霧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
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xiāng)人。
20、《更漏子·秋》張淑芳
墨痕香,紅蠟淚。點點愁人離思。桐葉落,蓼花殘。雁聲天外寒。
五云嶺,九溪塢。待到秋來更苦。風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徑通。
21、《浪淘沙·秋》朱栴
塞下景荒涼,淡薄秋光,金風淅淅透衣裳。讀罷安仁《秋興賦》,憀栗悲傷。廿載住邊疆,兩鬢成霜,天邊鴻雁又南翔。借問夏城屯戍客,是否思鄉(xiāng)?
22、《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沈佺期
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云。洛浦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
南浮漲海人何處,北望衡陽雁幾群。兩地江山萬馀里,何時重謁圣明君。
23、《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岑參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
白發(fā)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24、《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xiāng)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25、《渡河北》王褒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常山臨代郡,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26、《鷓鴣天·樓上誰將玉笛吹》張炎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xiāng)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27、《菩薩蠻·歸鴻聲斷殘云碧》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云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28、《旅寓安南》杜審言
交趾殊風候,寒遲暖復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
積雨生昏霧,輕霜下震雷。故鄉(xiāng)逾萬里,客思倍從來。
29、《菩薩蠻·洛陽城里春光好》韋莊
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xiāng)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30、《步出城東門》佚名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愿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xiāng)。
31、《送賈訥倅眉》蘇軾
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
試看一一龍蛇活,更聽蕭蕭風雨哀。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
32、《春日》張耒
如絲苣甲饤春盤,韭葉金黃雪未干。旅飯二年無此味,故園千里幾時還。
異方時節(jié)三巵酒,殘歲風煙一慘顏。曾奉龍旗典邦禮,歲窮祠祀少休閑。
33、《送蜀客》雍陶
劍南風景臘前春,山鳥江風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較遠,自緣身是憶歸人。
34、《望江南·燕塞雪》華清淑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薊上酒樓喧鼓吹,帝城車馬走駢闐。羈館獨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還圓。萬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淚看嬋娟。何日是歸年。
35、《登襄陽城》杜審言
旅客三秋至,層城四望開。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
冠蓋非新里,章華即舊臺。習池風景異,歸路滿塵埃。
36、《祝英臺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吳文英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蓮步。自憐兩鬢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處。
晝閑度。因甚天也慳春,輕陰便成雨。綠暗長亭,歸夢趁飛絮。有情花影闌干,鶯聲門徑,解留我、霎時凝佇。
37、《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李清照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38、《阮郎歸·客中見梅》趙長卿
年年為客遍天涯。夢遲歸路賒。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
腸未斷,鬢先華。新來瘦轉加。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
39、《秋懷》元好問
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黃華自與西風約,白發(fā)先從遠客生。
吟似候蟲秋更苦,夢和寒鵲夜頻驚。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
40、《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岑參
一身從遠使,萬里向安西。漢月垂鄉(xiāng)淚,胡沙費馬蹄。
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送子軍中飲,家書醉里題。
41、《登樓望水》顧況
鳥啼花發(fā)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xiāng)何處一歸船。
42、《憶江南·歌起處》王世貞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家在五湖東。
43、《清明呈館中諸公》高啟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44、《寒食江州滿塘驛》宋之問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xiāng)。驛騎明朝發(fā)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45、《大堤曲》李白
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淚向南云滿。
春風無復情,吹我夢魂散。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46、《麻平晚行》王勃
百年懷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尋戍道,遠近聽泉聲。
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
47、《鷓鴣天·元宵后獨酌》楊慎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翦翦風。
魚雁杳,水云重,異鄉(xiāng)節(jié)序恨匆匆。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48、《歸雁二首》杜甫
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云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
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云。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49、《聞鷓鴣》尤侗
鷓鴣聲里夕陽西,陌上征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
50、《浪淘沙·曹溪驛折桃花一枝數(shù)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左輔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guī)讟潆[紅樓。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鄉(xiāng)夢不曾休,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擲與巴江流到海,切莫回頭。
【思鄉(xiāng)的詩詞】相關文章:
思鄉(xiāng)的詩詞12-05
經典思鄉(xiāng)詩詞鑒賞12-06
思鄉(xiāng)詩詞鑒賞08-19
思鄉(xiāng)的詩詞及鑒賞08-03
思鄉(xiāng)的詩詞(精)10-11
思鄉(xiāng)詩詞鑒賞(精品)01-04
關于思鄉(xiāng)的詩詞03-06
中秋思鄉(xiāng)詩詞鑒賞11-18
愛國思鄉(xiāng)之情的古詩詞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