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chǎn)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xiàn)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全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全文1
晚春
【唐】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注釋】
不久歸:將結(jié)束
楊花:柳絮
榆莢: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的,莢小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fēng)飄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楊花榆莢: 楊花就是柳絮, 榆莢, 榆樹的莢又叫榆錢。
【譯文】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會有不同的領(lǐng)悟。
通常的理解為: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將會消逝,所以萬紫千紅展盡光彩;柳絮和榆錢缺少才華和遠(yuǎn)見,只好隨風(fēng)飄散。
站在這個角度,花草樹木是頗具靈性慧根的,感悟歲月不饒人,懂得發(fā)奮圖強(qiáng),一展人生價值。花草尚且如此,何況人乎?豈能仿效柳絮榆錢,虛度大好年華!
我們是否還可以換一個揶揄嘲諷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們將此詩理解為花草樹木知道屬于它們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了,所以費盡心思只為最后的一抹浮華;柳絮榆錢不屑這些伎倆,飄逸逍遙,俯看蕓蕓紛爭,如何?
【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進(jìn)一步品味便不難發(fā)現(xiàn),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shù),吐艷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fēng)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詩人體物入微,發(fā)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fēng)采。寥寥幾筆,便給人以滿眼風(fēng)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說這首詩平中翻新,頗富奇趣,還在于詩中擬人化手法的奇妙運用,糅人與花于一體!安輼洹北緦贌o情物,竟然不僅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讀者大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進(jìn)行毫無羈絆的大膽想象,使人思之無窮,味之不盡。
再細(xì)加揣摩,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梢酝高^景物描寫領(lǐng)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樹”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fēng)光的珍惜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傷感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為“晚春”添色。這就給人以啟示: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jī),“春光”是不負(fù)“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錢鐘聯(lián)《集釋》系此詩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韓詩》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卻是如此。"的確,僅就描寫暮春景色而言,此詩可謂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詩題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寫乃春游郊外所見。詩人全用擬人手法,不說人之惜春,而說草樹亦知春將不久,因而百花爭艷,各呈芳菲。湊熱鬧的還有樸素?zé)o華的楊花榆莢,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飄舞。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或"斗"或"解",活潑有趣。這是此詩明白有趣之處。
然而"無才思"三字頗怪異,遂引起后人諸多猜測;蛑^勸人勤學(xué),不要像楊花那樣白首無成;或謂隱喻人之無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諷喻;或言贊賞楊花雖無芳華,卻有情趣和勇氣。細(xì)審詩意,詩人當(dāng)是贊賞楊花的。"無才思"應(yīng)是故作頓挫的諧謔之筆。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會有不同的領(lǐng)悟。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學(xué)習(xí)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kuò)大文言文的表達(dá)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dāng)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古詩》全文2
[宋]趙廱
古端有奇勝,名巖擬天星。
傳聞輦轂下,往往極口稱。
有為背馳說,曾不如邱陵。
請君勿夸山,恐非動者情。
請君勿譽(yù)水,靜必惡淙琤。
玄酒薄滋味,眾口難調(diào)羹。
甲乙獨相口,馬不同牛耕。
海上有逐臭,寧云爾德馨。
主人何負(fù)盜,勢固為盜憎。
茲山豈求全,乃與人事并。
言言而疑疑,世態(tài)犬吠聲。
百聞輸一見,日月中天明。
我綰高要章,往返萬里程。
凜凜民社寄,旦旦朱墨榮。
及茲瓜戍期,作意星巖行。
星巖有佳處,丈人試靜聽。
空洞似容德,不禁魑魅停。
其中百尋泉,澄找無濁清。
神龍倏兮來,穩(wěn)穩(wěn)石榻橫。
忽焉風(fēng)云合,霹靂行雷霆。
驅(qū)逐百種怪,栗栗心膽驚。
為山何用高,有此足以名。
提攜麴居士,賓從盡豪英。
刻山與題柱,悔罪付兩黥。
男兒須辦此,誰能作蠅營。
《古詩》全文3
[宋]張镃
丈夫出處無兩岐,強(qiáng)自分別兒童癡。
鹿門龐老不愿仕,名與諸葛爭驅(qū)馳。
天子從臣豈易得,履聲已至黃金墀。
堂堂文譽(yù)動宸極,奕世長策歸論思。
攀轅臥轍昔人事,前日作州重見之。
萬口祝公猶在耳,拜后爵土同封蘄。
緒余間發(fā)有如此,功業(yè)盛著庸何疑。
仙風(fēng)卻與松喬期,泛苕涉霅尋幽奇。
洞天白石人未省,翦茅植樹親指麾。
山靈地嫗許時秘,恰與八座供娛嬉。
人間臺榭難頓著,臨勝向背真天施。
霞晨霧夕更護(hù)耀,鷗朋鷺導(dǎo)欣逶迤。
鄉(xiāng)來韓必今復(fù)來,飛云入步長相隨。
上章乞身世亦有,發(fā)落齒撼將何為。
公未五十方朱顏,勇退奚俟謀耆龜。
九重嘉賞寵殊職,百辟動色欽清規(guī)。
镃也塵鞅方羈縻,先德未報鬢已絲。
高節(jié)凜凜端可師,扣門糧食局休千里齎,
一舸叫月從鴟夷。
《古詩》全文4
《小池》
。ㄋ危钊f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水(今屬江西)人。政治上主張抗金,正直敢言。寧宗時因奸相當(dāng)權(quán),辭官退居,終憂憤而死,賜謚文節(ji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南宋四大家”。其詩早年學(xué)“江西詩派”,后用心于晚唐詩人,50歲后忽有所悟,摒棄諸家,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詩歌多吟詠自然景物,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細(xì)節(jié),乘興走筆,構(gòu)思新巧,語言通俗明暢,幽默詼諧,筆調(diào)清新。
—白話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xì)細(xì)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fēng)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詩詞簡介—
《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jī)盎然。
詩中,作者運用豐富、新穎的.想象和擬人的手法,細(xì)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征和變化。第一句寫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寫小池之上有一抹綠蔭相護(hù),第三句寫小荷出水與小池相伴,結(jié)句寫蜻蜓有情,飛來與小荷為伴。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賞析—
此詩一切都是那樣的細(xì),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fēng)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
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xì)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fēng)物圖,表現(xiàn)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guān)系。開頭“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xì)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
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fēng)光,才以水為鏡,展現(xiàn)自己的綽約風(fēng)姿。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睍r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yīng),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diào),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古詩今譯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xì)細(xì)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美術(shù)家朱宣咸以楊萬里《小池》詩意而創(chuàng)作的中國畫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與生動地反映了這一詩情畫意。
《古詩》全文5
[宋]劉過
涼生見硯窗未糊,秋風(fēng)射入如相呼。
床頭吳鉤作龍吼,便欲乘此搗穹廬。
丈夫詩膽如斗大,摩挲笑與歌楚些。
生平柔腸作鐵堅,挑盡寒燈擁襟坐。
撞鐘打鼓天欲明,鴉未知曉雞先驚。
夜來有雨不須問,聽取窗前蕉葉聲。
老僧慣間定較可,山色朦朧半煙銷,
玉簪委地怕禁持,消息雨中彈指過。
前回十日得一晴,遠(yuǎn)山松檜如潑青。
癡云冉冉自辟易,半江滾滾金龍生。
桂花畢竟終燥薄。強(qiáng)出嬋娟懶梳掠。
正緣久不見去生,事半蘇中掃蕭索。
人言快意難得時,世間樂事須生悲。
轉(zhuǎn)頭潑墨天地黑,依然雨腳如絲垂。
山翁豈識神龍志,特地霖淫阻游意。
不知金鴨香篆長,擁鼻猶可看文戲。
重重疊疊添青蒼,誰謂濃翠繞叢篁。
草木過濕有香意,衣籠篤褥篝龍湯。
峭巖萬丈苔斑駁,日固甚佳雨不惡。
晴明晦冥俱可觀,芻拳有時薦藜藿。
愛山之癡如愛詩,或日或雨皆足奇。
君不見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古詩》全文6
[宋]周必大
粵從三代還,歲月過千{左礻右冀}。
時豈無賢君,道未契寰旨。
煌煌唐太宗,勛業(yè)在所喜。
寇攘既掃除,蠻貊畢至止。
循良布郡邑,惠政寬獄市。
忠賢儼班聯(lián),切諫柅浮靡。
關(guān)輔羅府兵,巖穴聘奇士。
民生覆盂安,國勢泰山倚。
皇心期過之,風(fēng)下九萬里。
忠厚培本根,文物粲華蕊。
淳熙視貞觀,何啻相表里。
屬車尚濤江,列障隔淮水。
蠶茲獯鬻氏,作我太清滓。
坐令營屯眾,久費糗糧峙。
中原厭狼貪,諸將空虎視。
安得貫砮楛,來貢尺有咫。
六合混一家,耕桑盛生齒。
愿言講治道,先務(wù)當(dāng)有幾。
欲仁斯仁至,患在未舉趾。
而況前史中,遺事可尋理。
衛(wèi)英爪與牙,王魏目兼耳。
處中賴房杜,虛受忘彼此。
不聞國異政,但見車同軌。
孰云古道難,僉曰今王是。
寸陰勝所競,盛德日方起。
舞干格三苗,其效七旬爾。
軻稱仁無敵,傳謂禮可已。
東鞮及北女,會見朝玉戺。
南山竹易殫,陛下功難紀(jì)。
儒館謾獻(xiàn)歌,將奈詞之骳。
《古詩》全文7
[宋]晁說之
我嘗為歷學(xué),上元要極遠(yuǎn)。
上元有遠(yuǎn)邇,疏密出早晚。
顧惟爾大父,皇極探其本。
唐堯上百代,日月來袞袞。
因之知百索,孰可妄憎噂。
子前視我詩,與子論詩壺。
子詩既煥爛,我言得安穩(wěn)。
為子極源流,無難如瓴建。
風(fēng)雅辟大田,騷些助鋤墾。
曹劉鮑謝輩,風(fēng)雨得薦藨。
閑居既識陶,詠懷宜知阮。
不有鮑與謝,白也胡婉娩。
茍無阮與陶,蘇州曷息偃。
上下曹劉來,少陵自益捐。
豈易少陵學(xué),浪走徒多踠。
況復(fù)爾來人,不灶而市飯。
大兒夸蘇豪,小兒爭黃謇。
詎知韓柳先,學(xué)大忘赫烜。
余事五七言,朝鸞參暮鶠。
又如萬仞姿,松巖絕蘭畹。
念彼形似徒,澀舌吞枯菌。
何人分詩文,兩隊有魴鱒。
子早知此病,我語出復(fù)返。
何以謝子勤,王道不可緩。
凜凜易春秋,南面儼龍袞。
禮書朝萬邦,寶輅粲朱幰。
顏曾侍珪璋,荀孟陳干盾。
老謾憐驥櫪,壯當(dāng)勇虎圈。
明朝役高興,蜀道橫碧巘。
我實愛子才,語長情繾綣。
《古詩》全文8
金縷衣
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注釋:
1、金縷衣:綴有金線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
2、堪:可以,能夠。直須:不必猶豫。直:直接,爽快。
3、莫待:不要等到。
譯文: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作品介紹:
《金縷衣》是唐朝時期的一首七言樂府詩。
此詩是一首富有性、涵義深永的小詩,它叫人們不要重視榮華富貴,而要愛惜少年,可以說它勸喻人們要及時摘取的果實,也可以說是人們要及時建立功業(yè),正因為它沒有說得十分具體,反而更覺豐富。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據(jù)說元和時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見杜牧《杜秋娘詩》及自注)。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
賞析:
關(guān)于這首《金縷衣》,一直有學(xué)者說并非杜秋娘所作,她不過是中唐時一個著名的歌女,因為曾經(jīng)唱過此曲,所以便有幸被冠名。這首詩的大意是:我勸你不要在乎那華麗的金縷衣,我勸你還是要好好珍惜青春年少的光陰。花開的時候,不要猶豫,直接折下來便可以了。不要等到花謝之后,徒然折下一段空枝。
曹芹在《葬花詞》里寫道: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花開花落,最能觸動女子細(xì)膩的情思。而詩人杜秋娘似乎也悟到了這自然的'常態(tài),但她并不消極。她并勸勉世人,不要貪圖金縷衣的物質(zhì)吸引,要將自己的熱情和年華投入積極進(jìn)取之中。唯有把握時機(jī),拮取最燦爛繁華的光陰,才算不辜負(fù)寶貴的。
這首詩千百年來廣為傳唱,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兩句更成為后世人勸喻珍惜光陰,及時行樂的經(jīng)典詩句。
《古詩》全文9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五言詩。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biāo)志。處處表現(xiàn)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xué)意境。為南朝蕭統(tǒng)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昭明文選》(又稱《文選》)而成。《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xiàn)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zhuǎn)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藝術(shù)上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同時,《古詩十九首》所抒發(fā)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常讀常新。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鐘嶸的《詩品》贊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也可寫作“行行復(fù)行行”。)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今日良宴會》之四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
《西北有高樓》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涉江采芙蓉》之六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明月皎夜光》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冉冉孤生竹》之八
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千里遠(yuǎn)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庭中有奇樹》之九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yuǎn)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迢迢牽牛星》之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jī)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回車駕言邁》之十一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東城高且長》之十二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仫L(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巾帶,沈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驅(qū)車上東門》之十三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生年不滿百》之十五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凜凜歲云暮》之十六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希。徒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孟冬寒氣至》之十七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蛷倪h(yuǎn)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注釋】三五:農(nóng)歷十五日。四五:農(nóng)歷二十日。三歲:三年。滅:消失。區(qū)區(qū):指相愛之情。
《客從遠(yuǎn)方來》之十八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明月何皎皎》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古詩》全文10
[宋]蔣捷
夜倚讀書床,敲碎唾壺,燈暈明滅。多事西風(fēng),把齊鈴頻掣。人共語、溫溫芋火,雁孤飛、蕭蕭檜雪。遍闌干外,萬頃魚天,未了予愁絕。
雞邊長劍舞,念不到、此樣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鐵。是非夢、無痕堪記,似雙瞳、繽紛翠纈。浩然心在,我逢著、梅花便說。
作品賞析:
蔣捷在元朝建立之后,一直對統(tǒng)治者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他拒絕了元朝要他做官的召見,隱居終老于竹山。他的詞作多婉約其辭,表達(dá)愛國思想。這首詞卻是直寫亡國之痛的,但激昂之氣仍很內(nèi)斂。
“夜倚讀書床,敲碎唾壺,燈暈明滅!逼鸸P描寫夜晚,靠著讀書床,在暗淡燈光下,和朋友對談,說到激昂處,也有擊節(jié)高歌、敲碎唾壺之概!扒盟橥賶亍敝傅氖峭醵厥拢醵鼐坪笞x曹氏《步出夏門行》詩,激昂之處,情不自己,使鐵如意敲唾壺?fù)艄?jié),使壺口出現(xiàn)許多缺口。這個典故,表達(dá)亡國之后,救國無方的憤激心情的。但一吐之后,即收束住,用“燈暈”來沖淡它!岸嗍挛黠L(fēng),把齋鈴頻掣!睆氖覂(nèi)寫到室外,室外西風(fēng)吹來,把書齋的門鈴吹響!拔黠L(fēng)”指出夜是秋夜,而且這是深秋寒夜!叭斯舱Z、溫溫芋火,雁孤飛、蕭蕭檜雪!笔覂(nèi)朋友對談,其樂融融。但只能烤芋充饑,看出生活之慘淡。室外:失群孤雁,不斷哀鳴,誰能為之尋找失去的伴侶。而蕭蕭的檜樹也披霜戴雪。這里的“檜雪”,可能是初降的微雪,或只是月白霜濃的景象。室內(nèi)些許溫暖之氣,室外就是一片蕭寒了!氨殛@干外,萬頃魚天,未了予愁絕!笔覂(nèi)愁腸,想到室外走走,闌干以外,卻是狀如魚鱗的'萬頃云天,談話生起消除不了心中的牢愁。自然界的嚴(yán)冷,象征著當(dāng)時遺民的政治處境。
“雞邊長劍舞,念不到、此樣豪杰!薄半u邊長劍舞”用晉代志士祖逖聞雞起舞、以鍛煉報國身手的典故。想借古來壯士的凌云豪氣,但處境如此,又不敢更作空洞豪語,只好抑遏壯氣,情調(diào)復(fù)歸凄婉!笆莨抢饫,但凄其衾鐵!薄袄饫狻奔葼钌眢w消瘦,又狀氣骨嶙峋。點明學(xué)不成“豪杰”的原因在于身軀之消瘦和生活之窮困。
“是非夢、無痕堪憶,似雙瞳、繽紛翠纈!弊匪纪鰢,何事有利社稷。誰人誤國,因何傾覆?這些是非功過,恍然如夢矣。要追究考察這些問題,也只覺“繽紛”撩亂,象雙眼受著“纈花”瞇住!昂迫恍脑,我逢著、梅花便說!蓖鰢乱殉蛇^去,但“浩然”之心依然存在,我要等到“北定中原日”。但“壯心”不能當(dāng)眾傾吐,只能對著“梅花”才說。“梅花”,是堅持民族氣節(jié),遺民、志士的象征。
蔣捷這首詞,緊緊圍繞的是一片凄涼的氛圍。只是稍許的激昂之情,恰如雷電一般撕天烏云的一角,讓人感到亮的存在和希望之所在。
《古詩》全文11
晚春
唐韓愈
cǎomzhīchūnbjiǔguī,bǎibānhngzǐdufāngfēi。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ynghuāyjiwcisī,wijiěmntiānzuxuěfēi。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飛。
作者簡介: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唐代文學(xué)、哲學(xué)家。因其常據(jù)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后世稱之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世稱韓文公。
注釋解說:
、磐泶海捍杭镜淖詈笠欢。
、撇痪脷w:這里指很快就要過去了。
⑶百般紅紫:即萬紫千紅,色彩繽紛的春花。斗芳菲:爭芳斗艷。
、葪罨ǎ褐噶。榆莢:榆的果實。初春時先于葉而生,聯(lián)綴成串,形似銅錢,俗呼榆錢。
、晌┙猓褐恢。漫天:滿天。
全詩解釋:
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shè)法挽留春天,一是爭奇斗艷,人間萬紫千紅?蓱z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全詩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雖然詩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詩人體物入微,發(fā)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fēng)采。寥寥幾筆,便展示出滿眼風(fēng)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fēng)光的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正是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這勇氣非常。這就給人以: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jī),春光是不負(fù)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此詩題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寫乃春游郊外所見。僅就描寫暮春景色而言,此詩可謂有情,亦不落俗套。詩人全用擬人手法,糅人與花于一體,不說人之惜春,而說草樹亦知春將不久,因而百花爭艷,各呈芳菲。湊的還有樸素?zé)o華的楊花榆莢,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飄舞。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這是此詩明白有趣之處,堪稱平中翻新,頗富奇趣。
然而無才思三字頗怪異,遂引起后人諸多猜測;蛑^勸人勤學(xué),不要像楊花那樣白首無成;或謂隱喻人之無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諷喻;或言贊賞楊花雖無芳華,卻有情趣和勇氣。如果說此詩真有寓意,就應(yīng)當(dāng)是其中所含的'一種生活哲理。從韓愈生平為人來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又是力矯元和輕熟詩風(fēng)的奇險詩派的開山,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此處或并非存心托諷,而是觀楊花飛舞而忽有所感觸,隨寄一點幽默的情趣。詩的妙處也在這里。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可能有不同的領(lǐng)悟。
《古詩》全文12
[唐]馮延巳
窗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渾無緒。
庭際高梧凝宿霧,卷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閑繡縷,一餉關(guān)情,憶遍江南路。
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尋處。
注釋:
【1】寒雞: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的雞。鮑照《舞鶴賦》:“感寒雞之早晨!半u覺得寒冷,不到天明就叫,所謂”夜半寒雞“!痹绯俊埃扔诔,亦此意。
【2】香。喊严阊谐杉(xì)末,印成回紋的圖案,然后點火,亦叫“香篆“。唐宋時用以記時辰!跋阌〕苫摇北砻飨阋讶急M,天將破曉。
【3】渾無緒:全然沒有好情緒。
【4】庭際高梧:房屋旁高大的梧桐樹。
【5】宿霧:夜間下的霧。
【6】“屏上”句:謂心情不好,懶動針錢,羅衣尚未繡完,即搭在屏風(fēng)上。繡縷,刺繡用的彩線,此用作動詞,即拈針刺繡。
【7】一餉:片刻、一會兒,通作晌!耙火A“,片刻,亦言”半晌“。
【8】關(guān)情:感情有所牽系。
【9】謾語:胡亂的話。謾,欺騙。夢魂謾語,即夢話,卻比囈語稍輕!靶荨埃菀,否定語。
作品賞析:
馮延巳描寫男女情事的詞約占集中半數(shù),此類詞往往不注重人、事描述的具體、真切,而長于表達(dá)主人公的愁悶與思緒,這首[鵲踏枝]即是這樣。詞中側(cè)重寫閨中少婦思念的痛苦。她因相思情深,徹夜未眠,起床后亦慵懶無力,無心一切,未繡完的`羅衣被擱置一邊,朦朧的思緒飛到江南,昔日的歡聚如今已化為烏有,忽然醒悟,夢中的盟誓是那樣的虛假而不足憑信。詞中通過場景的變換,將恩婦無由排遣的悵惘與煩悶次第展現(xiàn),情深筆婉,曲折含蓄,頗富情韻。
《古詩》全文13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fēng)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這首詩寫羈旅鄉(xiāng)思之情,但作者不寫如何獨棲孤館、思念家鄉(xiāng),而著重于夜間小景。
夜書所見南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詞譯文
蕭瑟的秋風(fēng)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仿佛在告訴我深秋到來的消息。從遼闊的江面上吹來的`秋風(fēng),不禁讓我想起自己是旅居在外的游客,引起我對家鄉(xiāng)的無限思念。突然間看到遠(yuǎn)處有閃爍的燈光,便知道那是幾個頑皮的小孩正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愿意去睡覺。
詞語注釋
1、蕭蕭:風(fēng)聲。
2、客情:旅客思鄉(xiāng)之情。
3、挑:挑弄、引動。
4、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qū)又叫蛐蛐。
5、籬落:籬笆。
【賞析】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fēng)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fēng)瑟瑟、寒氣襲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xiāng)的孤寂無奈。這首詩寫羈旅鄉(xiāng)思之情,但作者不寫如何獨棲孤館、思念家鄉(xiāng),而著重于夜間小景。
前面兩句表達(dá)的是一種思鄉(xiāng)之情,比較孤單寂寞,所以用了中板稍慢的速度,因人在靜思的時候心跳比較緩慢,激動的時候心跳就快,所以板式的變,要符合人的心理特征。用竺派來演唱,竺派有個特點就是離調(diào)的手法,第三句就離調(diào),就是慢宮轉(zhuǎn)角,后面一句是反襯,在這么靜的情況下,還有小孩子在抓蛐蛐,曲調(diào)也表現(xiàn)了小孩子輕輕地捉蛐蛐的情景,最后一句是遠(yuǎn)景。所以整首詩先是孤獨感,再用童趣來反襯,最后是遠(yuǎn)景,雖然只有四句,但是內(nèi)容很豐富。
《古詩》全文14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yīng)辟舉,來自盱江湄。
久為金陵客,旅食困鹽齏。
層樓斷春夢,新亭傷夕暉。
薢茩展良晤,游從獲委蛇。
苦乏尊中物,清茶瀹新磁。
朝家方需賢,用以備羽儀。
如君真典刑,朝著合先躋。
今茲得一官,其職在勾稽。
道明雖快簿,毋乃秩猶庳。
吾聞君子心,愛民仁所推。
茍不務(wù)澤物,卿相亦奚為。
烏傷古漢縣,土壤非膏腴。
我實此邑民,習(xí)俗固昔知。
君今蒞其邑,為爾略陳之。
昔當(dāng)暴秦世,孝子曰顏宜。
親喪負(fù)土葬,哀感群烏飛。
銜土來致助,吻傷血流滋。
邑由是得名,遺冢故累累。
凄涼千載下,林風(fēng)撼余悲。
建炎宋南渡,中原戎馬馳。
時維宗忠簡,獨建勤王師。
汴京既恢復(fù),渡河將有期。
回鑾二十疏,瀝血以陳詞。
神州未全璧,計表砉緘哀。
遂隳中天業(yè),南北成分離。
至今讀遺事,令人雙淚揮。
忠孝實大節(jié),至行出天彝。
吾邑乃兼有,簡冊耿光輝。
余習(xí)之所被,其民良易治。
可施禮義化,難用威詐驅(qū)。
奈何邇年來,其力不勝疲。
誅求苦無藝,大小含創(chuàng)痍。
須憑長民者,煦嫗勤撫綏。
茍復(fù)事敲撲,愈使其心乖。
至公民不病,至誠民不欺。
以故昔循吏,務(wù)先恩惠施。
所居其民富,所去民見思。
愿君勉自奮,前哲諒堪追。
華川十里澤,近在縣郭西。
曩當(dāng)歲大比,吉讖驗清漪。
暑雨芙蕖渚,春風(fēng)楊柳堤。
仙宮聯(lián)梵宇,煙樹蒼參差。
吾師文獻(xiàn)公,其傍有新祠。
妥靈設(shè)虛室,麗牲植豐碑。
頗聞闕主守,荒草滿階墀。
煩君下車后,為我薦一卮。
摐藻幸可擷,豈必牲肴肥。
先廬在縣北,棟宇就傾頹。
老桂當(dāng)北堂,高槐蔭前扉。
頃者處州軍,肆暴如狼羆。
毀我西南軒,以作軍營圍。
老母颯垂白,獨在其中居。
不知風(fēng)雨夕,何以庇其軀。
煩君下車日,語我弟與兒。
雖然力綿薄,家事要維持。
稍須加繕葺,先業(yè)不可隳。
憶我里居日,親友常提攜。
覓句輒裴回,尋杯每淋漓。
只今亂離后,在者知有誰。
仲實忠簡裔,篤學(xué)號醇儒。
開門授章句,后生所歸依。
仲玉類許丞,庠序賴綱維。
優(yōu)游里闬間,年已向艾耆。
德元負(fù)才氣,少也不可羈。
援經(jīng)復(fù)據(jù)史,歷歷談是非。
酒酣即狂歌,襟度無畛畦。
左足久蹩躠,想更容顏衰。
惜哉承平世,遺此磊落姿。
近聞處村僻,轉(zhuǎn)與世情違。
高氏好兄弟,和氣溢塤篪。
仲顯最卓犖,處物善隨時。
往者筑新城,趨事不敢遲。
比予遘家難,尉書遠(yuǎn)相貽。
殷勤見高誼,使我重相懷。
仲祥乃難弟,倜儻絕猜疑。
時時暢郁抱,即物賦新題。
亦遭官軍惡,狼藉桃李蹊。
定應(yīng)稼軒下,仍可肆娛嬉。
漢英成均彥,語語甘如飴。
一自去京華,力耕理東菑。
平生經(jīng)濟(jì)具,蕭條嗟已而。
國器意跌宕,篆法效秦斯。
酒禁近嚴(yán)甚,無從啜其醨。
山田秋芋紫,自足供午炊。
國章我所畏,為文時出奇。
詞鋒動橫厲,穎脫囊中錐。
也從青巖隱,依山結(jié)茅茨。
凡此數(shù)君子,吾邑稱白眉。
可以咨政務(wù),可以談玄微。
煩君相見頃,為我道區(qū)區(qū)。
自我去鄉(xiāng)里,三載于今茲。
學(xué)殖反荒落,宦業(yè)亦何裨。
惟贏髭與鬢,星星總成絲。
未續(xù)《歸田賦》,空誦《陟岵》詩。
今晨送君別,令我慘不怡。
奈此臂不羽,不得從君歸。
山川豈遼邈,夢魂庶相隨。
新寒入絺绤,別袂風(fēng)披披。
抗手秦淮上,我歌多嘆噫。
情真覺辭費,后會以為資。
《古詩》全文15
石將軍戰(zhàn)場歌
明代
作者:李夢陽
清風(fēng)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間事;
店北猶存古戰(zhàn)場,遺鏃尚帶勤王字。
憶昔蒙塵實慘怛,反覆勢如風(fēng)雨至;
紫荊關(guān)頭晝吹角,殺氣軍聲滿幽朔。
胡兒飲馬彰義門,烽火夜照燕山云;
內(nèi)有于尚書,外有石將軍。
石家官軍若雷電,天清野曠來酣戰(zhàn);
朝廷既失紫荊關(guān),吾民豈保清風(fēng)店。
牽爺負(fù)子無處逃,哭聲震天風(fēng)怒號;
兒女牀頭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將軍此時挺戈出,殺敵不異草與蒿;
追北歸來血洗刀,白日不動蒼天高。
萬里煙塵一劍掃,父子英雄古來少;
單于痛哭倒馬關(guān),羯奴半死飛狐道。
處處懼聲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師;
應(yīng)迫漢室嫖姚將,還憶唐家郭子儀。
沈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經(jīng)過淚滿巾;
黃云落日古骨白,沙礫慘淡愁行人。
行人來折戰(zhàn)場柳,下馬坐望居庸口。
卻憶千官迎駕初,千乘萬騎下皇都;
乾坤得見中興主,殺伐重聞載造圖。
姓名應(yīng)勒云臺上,如此戰(zhàn)功天下無!
嗚呼戰(zhàn)功今已無,安得再生此輩西備胡。
【《古詩》全文】相關(guān)文章:
《古詩》全文05-18
《古詩》全文(推薦)05-18
《古詩十九首》全文01-20
夜書所見古詩全文01-21
【通用】《古詩》全文15篇05-18
《古詩》全文15篇(通用)05-18
《長安秋望》古詩全文賞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