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立秋的古詩
立秋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4-03-07 09:08:19
  • 相關推薦
立秋的古詩(共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秋的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立秋的古詩1

  唐代: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作者簡介: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jié)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鎮(zhèn)上。謚曰文。

立秋的古詩2

  唐代:白居易

  病眠夜少夢,閑立秋多思。寂寞馀雨晴,蕭條早寒至。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立秋的.古詩3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納蘭性德〔清代〕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朝代:明朝|作者:何景明

  一葉悲天地,秋風淚萬行。江河無日夜,邊塞有煙霜。

  雁鵠思高起,龍蛇愿久藏。蓬瀛何處涉,頭白恨無梁。

  朝代:宋朝|作者:陸游

  今年病老遂難禁,二豎奔逃豈易尋。

  風雨三更僮仆睡,自持殘燭檢千金。

  《秋詞二首》

  [唐]劉禹錫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朝代:明朝|作者:吳與弼

  茅屋秋風已滿林,老懷卻憶少年吟。

  丈夫壯志今何似,空感平生燈火心。

  《立秋》

  唐代: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代:杜甫

  山云行絕塞,大火復西流。

  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

  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

  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節(jié)爽病微瘳。

  主將歸調(diào)鼎,吾還訪舊丘。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代: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代: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代: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立秋》宋朝·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朝·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伏中苦熱聞立秋將至成絕句催之》明朝·黃淮

  聞說新秋次第來,先期特地遣詩催。

  要憑嚴令驅殘暑,散作清涼遍九垓。

  《玉樓春·立秋》明朝·葉紈紈

  微云日暮庭花紫。一葉飄輕淡羅綺。

  扇驚長信泣佳人,山冷蒼梧悲帝子。

  樓前莫問相思字。深院螢飛照砧杵。

  燕去幾時歸,秋夢芙蓉江上水。

  《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jié)》唐朝·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唐朝·徐鉉

  一宿秋風未覺涼,數(shù)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宋朝·楊萬里

  雨後林中別檨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閑人報夕陽。

  《立秋二首·對酒聊同楚人醉》宋朝·張耒

  對酒聊同楚人醉,哦詩惟聽越吟聲。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風聽曉鶯。

  《立秋後》宋朝·蘇轍

  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渥肺肝。

  天地不仁誰念爾,身心無著偶能安。

  詩書久為消磨日,毛褐還須準擬寒。

  謾許百年知到否,相從一日且盤桓。

  《立秋后一日池上雜興·小娃猶記喜歸時》宋朝·張镃

  小娃猶記喜歸時,故唱前年自賦詞。

  但得池邊鷗鷺聽,更須門外野人知。

  《閏六月,立秋後暮熱,追涼郡圃二首·上得城來眼頓明》宋朝·楊萬里

  上得城來眼頓明,暮山爭獻數(shù)炎青。

  垂楊舞罷西風葉,一葉多時獨未停。

  《舟中立秋》

  施閏章〔清代〕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云沉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洊饑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立秋的古詩4

  1、《立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2、《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3、《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shù)聲。

  所思渺千里,云外長洲城。

  4、《新秋》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云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謾起悲。

  5、《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6、《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觀國

  不肯樓邊著畫船。載將詩酒入風煙。

  浪花濺白疑飛鷺,荷芰藏紅似小蓮。

  醒醉夢,喚吟仙。先秋一葉莫驚蟬。

  白云鄉(xiāng)里溫柔遠,結得清涼世界緣。

  7、《宣府逢立秋》

  清·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

  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

  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8、《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9、《立秋》

  宋·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10、《新秋》

  唐·杜甫

  火云猶未斂奇峰,欹枕初驚一葉風。

  幾處園林蕭瑟里,誰家砧杵寂寥中。

  蟬聲斷續(xù)悲殘月,螢焰高低照暮空。

  賦就金門期再獻,夜深搔首嘆飛蓬。

  立秋的經(jīng)典古詩名句2

  1、《早秋客舍》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xiāng)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2、《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和杜錄事題紅葉白居易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3、《一葉落》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4、《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5、《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6、《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7、《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8、《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9、《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0、《霜葉飛》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煙重,燕鴻初度江表。露荷風柳向人疏,臺榭還清悄。

  恨脈脈、離情怨曉。相思魂夢銀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塵埃,玉鏡羞照。

  無限靜陌幽坊,追歡尋賞,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轉頭空,況老來懷抱。

  盡綠葉紅英過了。離聲慵整當時調(diào)。問麗質(zhì),從憔悴,消減腰圍,似郎多少。

  11、《立秋前一日覽鏡》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12、《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

立秋的古詩5

  《立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幼小的烏鴉啼聲陣陣,待到聲音散去,只留空空的玉色屏風在此地。秋風習習,使得入睡時枕席畔也沾染了涼意,就像是有佳人在為詩人扇風一般,涼爽清新。睡夢中迷迷糊糊地起身,想要探尋秋的蹤跡,卻什么也沒發(fā)現(xiàn),只有梧桐葉落滿了臺階,在這明朗的秋月映照下,顯出一絲秋意。

  這就是真實的立秋了,夏秋交際之時,自然和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細微的變化。秋意雖未濃,但正如人們常說的“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梧桐葉落,便標志著孟秋時節(jié)的開始,天氣逐漸涼爽。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惫物L時人們會感覺到?jīng)鏊,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chǎn)生。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有其特定的文化符號意義,“悲秋”已成了一種文化傳統(tǒng)和思維定式,似乎秋天就該是寂寥凄清的`季節(jié)。但詩人劉禹錫一反傳統(tǒng),用明朗的筆調(diào)寫下組詩《秋詞二首》:

  《秋詞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的筆觸一碰到“秋”這個季節(jié),就變得哀婉纏綿,悲嘆其寂寥凄清,劉禹錫卻不認為如此,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他極力稱贊,秋日的魅力甚至超越了春日。秋高氣爽,晴空萬里,開闊的視野中,一只仙鶴振翅高飛,推開周身的層層白云,直沖霄漢,這便激發(fā)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靈感,思緒似乎也隨之直上天際,遨游霄漢了。

  秋日是最適合登高游覽的季節(jié),沒有夏日的烈日當空,也沒有冬日的層層冰雪覆蓋,視線格外清晰,不用與自然界的光線折射做抗爭,觀景也更為直接。山體由光滑的巖石堆疊而成,經(jīng)過秋天溫和日光的照耀,氤氳著青黛流轉變幻的光澤。山澗緩緩流過,明澈見底,石板上的青苔隨水流搖擺的身姿都清晰可辨。

  夜幕降臨,萬物都被覆蓋上一層薄薄的霜。草木知秋,雖還很少有落葉,但許多樹的葉子都從綠色變成了秋日的黃色,他們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說楓葉,它們在漸漸由黃轉紅,漸變的色彩分外動人,待到深紅一片,便誠如杜牧《山行》所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登上高樓遠眺,清風徐來,涼氣入骨,使人沉著冷靜,哪像是春天,太過絢爛的春景迷人眼,乃至使人輕浮發(fā)狂。第一首寫秋天的氣質(zhì)高尚明朗。第二首寫秋天的景色明凈怡人。兩首互相補充,不同于一般詩人建立的秋日與深閨怨婦、羈旅文人的情感聯(lián)系,而是把秋寫的如君子一般受人喜愛,展現(xiàn)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情感基調(diào)和樂觀進取的壯志豪情。

  暑熱將散,自當奮力進取,積極向上本就該是人生之常態(tài),做一個胸襟開闊的人,自此千山萬水盡收眼底,萬種風情,皆可從可視得的風景,轉化為自由不受拘束的詩情漫游天地。

立秋的古詩6

  《蘇幕遮。懷舊》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現(xiàn)已被改編成歌曲,由著名搖滾歌手高旗譜曲,再由音樂詩人李健演唱,他用遼闊與空靈的嗓音演唱出來,讓聽者身不能至,心早已歸。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詞從一開始就勾勒出一幅秋色的景象,美麗又哀傷的畫面,秋天是思念的季節(jié),故這首詞表達是旅者對家鄉(xiāng)的愁思之情。

  而下句“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又是將場景轉向深夜,月光灑下,有心事的人卻夜不能寐,只有將苦酒灌入愁腸,化成相思的眼淚。

  《一剪梅》

 。ㄋ危├钋逭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易安居士,千古第一才女,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

  年少時讀李清照,總覺得不可思議,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寫出如此佳句,她一生周折坎坷,一生尋覓,一路顛簸。

  長大后,愛過恨過終究是意難平,才多多少少明白一些,生活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無可奈何,怎一個愁字了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年少不懂李清照,讀懂已是傷心人。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ㄋ危┬翖壖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幼安)與李清照(易安居士)并稱濟南二安,所以在大明湖畔,并不是只有夏雨荷哈。

  辛棄疾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右手柔情,左手仗劍。

  這首詞表達人在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

  現(xiàn)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

  《木蘭辭擬古決絕詞柬友》

 。ㄇ澹┘{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何為擬古決絕詞?

  《決絕詞》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tài)與之決絕。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啊,兩個人初次遇見的時候,是多么的美好啊,一切都十分美好,就連時光,也都是愉悅的。

  可是人心易變,又怎能每次真如初見,初見的美好終究會被時光抹去,比翼連枝也只是當日許下的美好愿望。

立秋的古詩7

  立秋前一日覽鏡

  李益〔唐代〕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譯文

  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仕途生涯都反映在這鏡中。

  只有花白如雪的兩鬢,明天又是一個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命運也不過如此。

  注釋

  身外:自身之外。

  兩鬢:兩邊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fā)。

  鑒賞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過于年華蹉跎而志業(yè)無成,乃至無望。如果認定無望,反而轉向超脫,看破紅塵。在封建士人中,多數(shù)是明知無望,卻仍抱希望,依舊奔波仕途,甘受淪落苦楚。李益這詩即作是想,懷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鏡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詩人看見自己兩鬢花白如雪,蒼老了。但他不驚不悲,而是平靜淡漠,甚至有點調(diào)侃自嘲。鏡中的面容,畢竟只表現(xiàn)過去的經(jīng)歷,是已知的體驗。他覺得自己活著,這就夠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筆勾銷,無須多想,不必煩惱,就讓它留在鏡子里。但是,鏡外的`詩人要面對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該怎么辦。他覺得后一天恰同前一日。過去無成而無得,將來正可無求而無失。何況時光無情,次日立秋,秋風一起,萬物凋零,自己的命運也如此,不容超脫,無從選擇,只有在此華發(fā)之年,懷著一顆被失望涼卻的心,去面對肅殺的秋風,接受凋零的前途。這自覺的無望,使他從悲哀而淡漠,變得異常冷靜而清醒,雖未絕望,卻趨無謂,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無限苦澀在言表。這就是此詩中詩人的情懷。

  詩題“立秋前一日”點明寫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詩的比興寓意在悲秋。“覽鏡”,取喻鏡鑒,顧往瞻來。前二句概括失志的過去,是顧往;后二句抒寫無望的未來,是瞻來。首句,實則已把身世感慨說盡,然后以“在鏡中”、“兩鬢雪”、“對秋風”這些具體形象以實喻虛,來表達那一言難盡的的遭遇和前途。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盡,使全篇既有實感,又富意趣,渾然一體,一氣呵成。

立秋的古詩8

  《立秋》

  唐代: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代:杜甫

  山云行絕塞,大火復西流。

  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

  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

  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節(jié)爽病微瘳。

  主將歸調(diào)鼎,吾還訪舊丘。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代: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代: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代: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立秋夕懷夢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飆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shù)聲。

  所思渺千里,云水長洲城。

  《立秋日》

  唐代: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立秋日》

  唐代: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

  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

  五代:徐鉉

  一宿秋風未覺涼,數(shù)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立秋》

  宋代: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后一日涼風蕭瑟便若感人》

  宋代:宋庠

  倏忽徂炎罷,驚秋自此辰。

  殘蜩空愛露,孤扇欲辭人。

  嵩少千尋嶺,滄浪萬里津。

  如何一乘興,煙策弄飚輪。

  《立秋後》

  宋代:蘇轍

  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渥肺肝。

  天地不仁誰念爾,身心無著偶能安。

  詩書久為消磨日,毛褐還須準擬寒。

  謾許百年知到否,相從一日且盤桓。

  《立秋夕》

  宋代:武衍

  水花香弄晚風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覺,一天星濕露華明。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宋代:陸游

  客疾無根莫浪憂,今朝掃盡不容留。

  飯囊酒甕非吾事,只貯千巖萬壑秋。

  《立秋二絕》

  宋代:范成大

  其一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其二

  折枝楸葉起園瓜,赤豆如珠咽井花。

  洗濯煩襟酬節(jié)物,安排笑口問生涯。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

  宋代:楊萬里

  雨后林中別樣涼,意行幽徑不知長。

  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閑人報夕陽。

  《立秋》

  宋代: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重疊金·壬寅立秋》

  宋代:黃升

  西風半夜驚羅扇。蛩聲入夢傳幽怨。

  碧藕試初涼。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許雙鴛宿。

  又是五更鐘。鴉啼金井桐。

  《立秋》

  宋代:王十朋

  節(jié)物催吾老,天涯見立秋。

  涼微金尚伏,暑熾火初流。

  家遠思嘗稻,年衰怯戴楸。

  歸耕期已近,河漢望牽牛。

  《立秋日》

  宋代:陳造

  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

  萬口噤不息,束濕底多罪。

  況我七十翁,形劣氣已憊。

  懣若墮丹書,孰者我牘背。

  微風忽鳴秋,遽喜又無害。

  天豈芻狗我,生死置度外。

  會看三日雨,怛掉推所愛。

  甘澤洽嘉谷,生意亦蕭艾。

  《立秋》

  元代:方回

  暑赦如聞降德音,一涼歡喜萬人心。

  雖然未便梧桐落,終是相將蟋蟀吟。

  初夜銀河正牛女,詰朝紅日尾觜參。

  朝廷欲覓玄真子,蟹舍漁蓑煙雨深。

  《立秋》

  明代:夏云英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

  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閑自理空侯。

  《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納蘭性德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

  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

  炎涼。等閑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

  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

  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

  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

  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

  從此羈愁萬疊,夢回分付啼螀。

  《立秋》

  清代:乾隆

  通閏立秋早,況在深山中。

  蟲鳴莎底急,風來樹上雄。

  益覺秋信佳,曠覽極長空。

  白帝有神權,素宇無纖蒙。

  匪惟契靜懷,更用占祥農(nóng)。

  《舟中立秋》

  清·施閏章

  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陰云沉岸草,急雨亂灘舟。

  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

  洊饑今有歲,倚棹望西疇。

立秋的古詩9

  《詩經(jīng)》瓠葉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詩經(jīng)》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渳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須我友。

  《早秋客舍》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xiāng)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和杜錄事題紅葉白居易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一葉落》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霜葉飛》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煙重,燕鴻初度江表。露荷風柳向人疏,臺榭還清悄。

  恨脈脈、離情怨曉。相思魂夢銀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塵埃,玉鏡羞照。

  無限靜陌幽坊,追歡尋賞,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轉頭空,況老來懷抱。

  盡綠葉紅英過了。離聲慵整當時調(diào)。問麗質(zhì),從憔悴,消減腰圍,似郎多少。

  《立秋前一日覽鏡》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立秋[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的古詩10

  1、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蹩儭兑巴

  2、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踅ā肚镆箤τ昙氖Y寺二秀才》

  3、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斟H恕肚锬呵矐选

  4、秋雨凄涼花濺淚,憑闌漸冷青衣。——《臨江仙》

  5、春花秋月入詩篇,白日清宵是散仙!~玄機《題隱霧亭》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諟Y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7、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王之渙《九日送別》

  8、重九開秋節(jié),得一動宸儀!f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

  9、最愛蘆花經(jīng)雨后,一蓬煙火飯魚船!皱汀对伹锝

  10、涼煙浮竹盡,秋月照沙明!畎住队^魚潭》

  11、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獜埡病端紖墙琛

  12、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鸥Α对隆

  13、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獎亍肚镲L辭》

  14、橫笛弄秋月,琵琶彈陌桑。——李白《夜別張五》

  15、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鸥Α肚锱d八首·其一》

  16、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畎住兑共磁d緫压拧

  17、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瘏ⅰ吨链罅簠s寄匡城主人》

  18、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懹巍肚锼肌

  19、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紹翁《夜書所見》

  20、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獪赝ン蕖短K武廟》

  21、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獜堁住肚迤綐贰

  2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拍痢毒湃正R山登高》

  23、出門看落日,驅馬向秋天!哌m《河西送李十七》

  24、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5、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蹙S《秋夜獨坐/冬夜書懷》

  26、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畎住缎葜x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27、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醪g《芙蓉樓送辛漸》

  28、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張先《青門引·春思》

  29、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畎住顿洀]司戶》

  1、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蹩儭兑巴

  2、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踅ā肚镆箤τ昙氖Y寺二秀才》

  3、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斟H恕肚锬呵矐选

  4、秋雨凄涼花濺淚,憑闌漸冷青衣!杜R江仙》

  5、春花秋月入詩篇,白日清宵是散仙。——魚玄機《題隱霧亭》

  6、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諟Y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7、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踔疁o《九日送別》

  8、重九開秋節(jié),得一動宸儀!f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

  9、最愛蘆花經(jīng)雨后,一蓬煙火飯魚船!皱汀对伹锝

  10、涼煙浮竹盡,秋月照沙明!畎住队^魚潭》

  11、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張翰《思吳江歌》

  12、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杜甫《月》

  13、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獎亍肚镲L辭》

  14、橫笛弄秋月,琵琶彈陌桑!畎住兑箘e張五》

  15、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鸥Α肚锱d八首·其一》

  16、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17、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18、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陸游《秋思》

  19、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紹翁《夜書所見》

  20、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獪赝ン蕖短K武廟》

  21、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獜堁住肚迤綐贰

  22、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拍痢毒湃正R山登高》

  23、出門看落日,驅馬向秋天。——高適《河西送李十七》

  1、萬綠枝頭一葉黃,秋風恰則到林塘。

  2、一宿秋風未覺涼,數(shù)聲宮漏日猶長。

  3、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4、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

  5、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6、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7、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8、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

  9、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10、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11、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12、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里話豐收。

  13、病眠夜少夢,閑立秋多思。

  14、白首看黃葉,徂顏復幾何。

  15、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

  16、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17、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18、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

  19、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20、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21、離離蒲葉先秋老,裊裊萍花帶露開。

  22、秋祠靈岳奉尊罍,風過深林古柏開。

  23、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24、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清。

  25、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

  26、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27、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28、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風半點無。

立秋的古詩11

  立秋

  劉言史〔唐代〕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譯文

  從這天的早晨起,暑氣消去,秋風陣陣而起。

  天闊云高夏色已收,樹木在風中作響,是秋天的聲音。

  注釋

  茲晨:這個清晨。或者現(xiàn)在的清晨。

  流火:七月流火,暑去秋來的意思。戒流火,應指同義。

  商飆:秋風的`意思。

  劉言史簡介

  劉言史(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唐代詩人。藏書家,趙州邯鄲人。約公元742年至813年間,約自唐玄宗天寶元年至憲宗元和八年間在世。少尚氣節(jié),不舉進士。與李賀同時,工詩,美麗恢贍,自賀外世莫能比。亦與孟郊友善。初客鎮(zhèn)襄,嘗造節(jié)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詞藝,特加敬異卒后,葬于襄陽。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詩六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曾旅游金陵、瀟湘、嶺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軍節(jié)度使時,頗好文學,為之請官,詔授棗強縣令,世稱“劉棗強”,但未就任。

立秋的古詩12

  《立秋》

  作者:吳藕汀

  檐果欄花落葉驚,瑤池仙種正滋榮。

  立秋欲試鳴蟲候,硯北先聽蟈蟈聲。

  《立秋》

  作者: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前一日覽鏡》

  作者: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早秋客舍》

  作者: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獨夜他鄉(xiāng)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立秋日》

  作者: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作者: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岳州看黃葉》

  作者:張說

  白首看黃葉,徂顏復幾何。

  空慚棠樹下,不見政成歌。

  《霜葉飛》

  作者: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煙重,燕鴻初度江表。

  露荷風柳向人疏,臺榭還清悄。

  恨脈脈、離情怨曉,相思魂夢銀屏小。

  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塵埃,玉鏡羞照。

  無限靜陌幽坊,追歡尋賞,未落人后先到。

  少年心事轉頭空,況老來懷抱。

  盡綠葉紅英過了,離聲慵整當時調(diào)。

  問麗質(zhì),從憔悴,消減腰圍,似郎多少。

  《落葉》

  作者: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和杜錄事題紅葉》

  作者: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一葉落》

  作者: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唐)盧綸

  嵩高云日明,潘岳賦初成;h槿花無色,階桐葉有聲。

  絳紗垂簟凈,白羽拂衣輕。鴻雁悲天遠,龜魚覺水清。

  別弦添楚思,牧馬動邊情。田雨農(nóng)官問,林風苑吏驚。

  松篁終茂盛,蓬艾自衰榮。遙仰憑軒夕,惟應喜宋生。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立秋的古詩13

  《醉中對紅葉》白居易

  臨風杪秋樹,對酒長年人。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

  《早秋客舍》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xiāng)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詩經(jīng)》瓠葉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詩經(jīng)》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渳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須我友。

  《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和杜錄事題紅葉白居易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一葉落》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槐葉冷淘》杜甫

  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

  經(jīng)齒冷于雪,勸人投此珠。愿隨金騕褭,走置錦屠蘇。

  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qū)區(qū)。

  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一葉落》李存朂

  一葉落,搴珠箔。此時景物下蕭索。

  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蓮葉》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在君塘下種,埋沒任春浦。

  《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柳宗元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紅葉》羅隱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野晴霜浥綠,山冷雨催紅。

  游子灞陵道,美人長信宮。等閑居歲暮,搖落意無窮。

  《落葉》齊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見諸鄰。世上誰驚盡,林間獨掃頻。

  蕭騷微月夜,重疊早霜晨。昨日繁陰在,鶯聲樹樹春。

  《落葉》王建

  陳綠向參差,初紅已重疊。中庭初掃地,繞樹三兩葉。

  《紅葉》吳融

  露染霜干片片輕,斜陽照處轉烘明。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泛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一時衰颯無多恨,看著清風彩剪成。

  《岳州看黃葉》張說

  白首看黃葉,徂顏復幾何?諔M棠樹下,不見政成歌。

  《霜葉飛》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煙重,燕鴻初度江表。露荷風柳向人疏,臺榭還清悄。

  恨脈脈、離情怨曉。相思魂夢銀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塵埃,玉鏡羞照。

  無限靜陌幽坊,追歡尋賞,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轉頭空,況老來懷抱。

  盡綠葉紅英過了。離聲慵整當時調(diào)。問麗質(zhì),從憔悴,消減腰圍,似郎多少。

  《立秋前一日覽鏡》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心中舊氣味,若校去年時。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擴展閱讀:關于立秋的`的詩句名言

  立秋[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

  朝代:唐代作者: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

  朝代:宋代作者:方回

  暑赦如聞降德音,一涼歡喜萬人心。

  雖然未便梧桐落,終是相將蟋蟀吟。

  初夜銀河正牛女,詰朝紅日尾觜參。

  朝廷欲覓玄真子,蟹舍漁蓑煙雨深。

  《立秋》

  朝代:宋代作者: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立秋》

  朝代:明代作者:周玉如

  白帝嚴金駕,乘風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輝。

  乍驚青梧落,將催赤雁飛。

  何須賦團扇,恩顧似君稀。

立秋的古詩14

  《立秋》

  朝代:宋代作者:方回

  暑赦如聞降德音,一涼歡喜萬人心。

  雖然未便梧桐落,終是相將蟋蟀吟。

  初夜銀河正牛女,詰朝紅日尾觜參。

  朝廷欲覓玄真子,蟹舍漁蓑煙雨深。

  《立秋》

  朝代:宋代作者: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立秋》

  朝代:宋代作者:沈說

  昨日午時秋,西風夜轉頭。

  吹來溪外雨,藏卻樹間樓,暝帶棲鴉色,涼催客燕愁。

  一樽吟未了,衰鬢早颼颼。

  《立秋》

  朝代:宋代作者:王镃

  西風吹縐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

  自汲井花調(diào)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

  《立秋》

  朝代:宋代作者: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

  宋代:釋道璨

  碧樹蕭蕭涼氣回,一年懷抱此時開。

  槿花籬下占秋事,早有牽牛上竹來。

  《立秋》

  朝代:明代作者:周玉如

  白帝嚴金駕,乘風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輝。

  乍驚青梧落,將催赤雁飛。

  何須賦團扇,恩顧似君稀。

  《立秋》

  朝代:唐代作者: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的古詩15

  《立秋》

  朝代:宋代 作者: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

  朝代:唐代 作者: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立秋》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暑赦如聞降德音,一涼歡喜萬人心。

  雖然未便梧桐落,終是相將蟋蟀吟。

  初夜銀河正牛女,詰朝紅日尾觜參。

  朝廷欲覓玄真子,蟹舍漁蓑煙雨深。

  《立秋》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情。

  一涼轉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立秋》

  朝代:明代 作者:周玉如

  白帝嚴金駕,乘風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輝。

  乍驚青梧落,將催赤雁飛。

  何須賦團扇,恩顧似君稀。

  《詠廿四氣詩 立秋七月節(jié)》

  唐朝 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聞賊平鎮(zhèn)將凱回歸府官俱》

  元朝 方回

  亂起杏花落,賊平梧葉飛。

  頓忘三伏暑,竟解萬山圍。

  大將傷流矢,諸軍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凱歌歸。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朝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宣府逢立秋》

  清朝 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

  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

  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杜甫

  山云行絕塞,大火復西流。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窮途愧知己,暮齒借前籌。已費清晨謁,那成長者謀。

  解衣開北戶,高枕對南樓。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禮寬心有適,節(jié)爽病微瘳。主將歸調(diào)鼎,吾還訪舊丘。

  《立秋后自京歸家》

  (唐)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聞賊平鎮(zhèn)將凱回歸府官俱》

  朝代:元朝 作者:方回

  亂起杏花落,賊平梧葉飛。

  頓忘三伏暑,竟解萬山圍。

  大將傷流矢,諸軍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凱歌歸。

  《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shù)聲。

  所思渺千里,云外長洲城。

  《立秋日》

  (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和王卿立秋即事》

  (唐)司空曙

  秋宜何處看,試問白云官。暗入蟬鳴樹,微侵蝶繞蘭。

  向風涼稍動,近日暑猶殘。九陌浮埃減,千峰爽氣攢。

  換衣防竹暮,沈果訝泉寒。宮響傳花杵,天清出露盤。

  高禽當側弁,游鮪對憑欄。一奏招商曲,空令繼唱難。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唐)盧綸

  嵩高云日明,潘岳賦初成;h槿花無色,階桐葉有聲。

  絳紗垂簟凈,白羽拂衣輕。鴻雁悲天遠,龜魚覺水清。

  別弦添楚思,牧馬動邊情。田雨農(nóng)官問,林風苑吏驚。

  松篁終茂盛,蓬艾自衰榮。遙仰憑軒夕,惟應喜宋生。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立秋的古詩】相關文章:

立秋的古詩10-17

關于立秋的古詩06-26

形容立秋的古詩12-23

關于立秋的古詩【精選】11-06

立秋的古詩(精選130首)08-08

立秋古詩詞08-16

立秋的經(jīng)典古詩詞07-25

立秋的古詩詞01-28

立秋節(jié)氣古詩11-06

[優(yōu)選]關于立秋的古詩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