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 “池、惜”等6個生字。會寫 “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初步感知初夏小池的美麗。
4.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詩、積累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會寫“立”字
2、在讀中感受詩意,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貼畫(用來獎勵)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ㄒ唬 新舊鏈接,鋪墊情感。
1、師:今天春光明媚,春姑娘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她吹紅了桃花、吹綠了柳樹,大地立刻成了一副五彩的畫,有許多詩人寫下了無數(shù)贊美春天的詩,小朋友們記得嗎?我們來背一背(學生背誦:《春曉》、《村居》、)
2、風景如畫的春天過后馬上就是——(夏天),夏天,你最喜歡干什么呢?(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
預設:
1、游泳——那一定很痛快。
2、吃棒冰——涼涼的棒冰真解渴。
3、穿裙子——女孩子穿上裙子,美得像一朵花。
。ǘ┏踝x古詩
1、揭題:是的,夏季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無窮的快樂。今天,咱們就一起去學習一首有關夏天的詩(板書詩題:小朋友們認真看老師板書)
2、指名讀題(注意讀準字音:池)
3、這首詩是宋朝大詩人楊萬里寫的。
3、學生自由讀詩(又不認識的字怎么辦?指導學法:把它圈出來,看拼音,多讀幾遍)
4、學習生字
、俪鍪旧挚ㄆ,指名讀,注意讀準字音,②去掉拼音全班認讀,③出示生字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A、平時,我們應該愛惜什么?(指名說)
④生字回到古詩中,指名讀古詩。
5、課件播放音樂,老師范讀全詩。(提出聽的要求)
學生一邊聽,一邊感受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味。
6學著老師的樣子,自己練一練。(老師帶讀、指名讀、齊讀)
(三)再讀古詩
1、請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你好像看到了小池的哪些景物?
2、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描述想象的畫面,老師相機貼詞卡(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3貼出自繪掛圖,看看這些景物都在哪里?學生在相應的位置貼詞卡
A、泉眼也很愛惜它的細細的泉水,不讓它們多流一點兒似的,泉水就慢慢地,無聲無息地流出來。(教師邊講邊畫簡筆畫)這樣的泉水應該怎樣畫?(自由說,細一點,輕一點)你們知道嗎?我們的聲音也是可以畫畫的,咱們來讀一讀,讓老師感受到這靜靜的、細細的泉水。
B、在夏日的日光下,池塘里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歡嗎? 是啊,連樹陰都喜歡得投進了池塘的懷抱了, 讓我們帶著這種喜愛的心情把這柔柔的池水,這靜靜的景色讀出來!
C、把這兩句連起來讀一讀
D、感悟朗讀——讓我們走入詩中,想象你就是小荷,你就是蜻蜓,一邊美美的讀一邊做動作可以嗎?(加上動作練讀,激發(fā)想象)
E、師:小蜻蜓,你輕輕地落在小荷上干什么呢?(指名回答)
預設:
1、像在跳芭蕾舞!谄鹉_尖,展開雙翅,多么輕盈的舞姿!請你讀出這樣的感受。
2、像在和荷葉握手(聊天)。——多么親熱,多么友好呀。請你讀出這樣的感受。
3、蜻蜓把荷葉當作停機坪!,飛累了,就在上面舒服地休息,多自在。請你帶著這樣的感覺讀。
師:蜻蜓輕輕地落在荷葉上,正舒服地休息呢!生讀——
師:蜻蜓與荷葉有說不完的悄悄話,生讀——
師:蜻蜓親熱的.和荷葉握握手,咱們交個好朋友!生讀——
4、看《小池》動畫,師配合畫面描述:初夏,風和日麗。我來到一個小池邊,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里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中倒映著濃密的樹陰。池里長出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只是露出尖尖的小角。這時,飛來幾只蜻蜓,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指名讀、賽讀、齊讀)
5、配樂齊讀
(四)背誦古詩
1、多美的景色啊,多美的小池啊,多美的夏天!小朋友,趕緊用你們甜美的聲音去背一背吧!
2、和老師合作背誦(男女生賽背、)
3、教學生字“立” 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寫
4、老師準備了這張夏日小池圖,請小朋友們把圖上的詩補充完整。
。ㄎ澹┱n外拓展、布置作業(yè)
1、小朋友們,夏日小池的景色還有很多,睜大你的眼睛看看吧。ㄕn件播放夏日小池的圖片)
2、宋朝大詩人楊萬里還寫了一首夏天荷塘的詩,你們看——(師范讀)生跟讀
3、回家吧《小池》背給爸爸媽媽聽,再把這首詩讀一讀。
板書設計:,小池
楊萬里
泉眼
樹陰小荷 蜻蜓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初步感受古詩的語言美。
體會從平凡之處發(fā)現(xiàn)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字體會小池的小而美。
教學難點:學會從平凡之處發(fā)現(xiàn)美。
一、西湖荷花圖片導入
。ㄔO計意圖:引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體會西湖的“大”。
。ㄔO計意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小池》均為楊萬里的作品,取景一大一小,心境一開闊明朗一淡然喜悅,故以前者之“大”反襯后者之“小”,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出示小池圖片(無景),對比小池和西湖。
。ㄔO計意圖:先抑后揚,體會小池的平凡。)
四、多種方式誦《小池》
。ㄔO計意圖:設置疑問,如此平凡的小池,如何讓詩人寫詩贊頌?)
五、抓住“惜”和“愛”兩個關鍵字,依托“細流”和“樹蔭”兩個意象體會首聯(lián)、頷聯(lián)。
(設計意圖:體會平凡中的美與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珍愛。)
六、生在空白小池中繪畫。
。ㄔO計意圖:頸聯(lián)、尾聯(lián)畫面感極強,用繪畫的`方式直觀地感受小荷與蜻蜓相互依偎的畫面。同時讓學生體會在平凡之處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感受。)
七、說說喜歡西湖還是小池。
。ㄔO計意圖:首尾呼應,詩人在創(chuàng)作這兩首詩時的心境是不同的,借這個問題,學生深入理解小池平凡卻細致的美。)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3
教學預設目標:
1、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學習古詩《所見》。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一、激趣導入。
1、沈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
--展示學生平時的古詩積累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說說)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
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匯報。
4、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么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么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里回蕩。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
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四、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說說)
2、說說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
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
范寫"黃"、"童"
六、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里討論一下,試著編一個故事。
七、課后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學習古詩《小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圖揭題,導入。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這是什么?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圖文對照,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fā)想象,感情朗讀。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fā)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jīng)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著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只蜻蜓,有一只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
4. 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 朗讀反饋。
6 .練習背誦。
五、學習生字。鞏固詞語。
1. 出示帶音節(jié)生字認讀。
2. 去掉音節(jié)認讀。
3. 小組合作,創(chuàng)造性認記字形。
4、認讀課后我會讀的詞語。
六、總結全文。
七、課后拓展:
和伙伴們交流自己會背的古詩。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4.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錄像片斷,并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
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小池》(板書:2小池)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宋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jié)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小池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lián)想更多的東西)
五、背誦古詩,總結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fā)現(xiàn),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huán)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六、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寫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區(qū)別!罢铡弊质巧舷陆Y構。上面的“日”和“召”一樣長。
七、布置作業(yè)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小池的樣子。
八、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教學中以美麗的自然景色錄像直觀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學過程配以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教學媒體運用恰當、適度,為突破重、難點服務。媒體,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傳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雖然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學中作恰當、適度的運用,可以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的,這一點在本教案中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本教案將錄像、圖片都用上了,既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媒體運作,變抽象為形象,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三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受小池塘的明麗。
教學準備:
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畫筆、白紙。
一、接題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本課插圖。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
2.板書:小池塘,你覺得小池塘美嗎?
3.指導讀題。把課題美美地讀一讀。
4.春天來了,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想去小池塘邊看一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姐姐吹了一口氣
水波
一只氣球
鮮紅
蘆葦
睫毛
倒映
白鵝
珍珠
(2)你覺得小池塘最美的地方是哪兒?選一句讀給大家聽。
三、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一段。
。2)多媒體顯示小池塘中水波閃動,池塘邊的蘆葦隨風飄動的畫面。
。3)小池塘像什么?哪兒像?讀讀課文,想想畫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讀給大家聽一聽。相機指導讀好“輕輕”、“一閃一閃”、“長長的”等詞。教師通過適時巧妙的評點,如:“多么溫柔的春風姑娘”,“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跡地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體會到春風的`溫柔,池水的。清亮,蘆葦?shù)募氶L,感受小池塘的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體顯示:白天和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
。1)教師配樂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邊聽邊觀看畫面。
(2)白天,這只“大眼睛”里能看見什么?晚上呢?
。3)你覺得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嗎?把你感受到的美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學生閉眼靜聽,想象畫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裝點得格外漂亮。讓我們拿起書,把小池塘的美景看個夠吧!
四、畫畫說說,積累內化
1.小池塘多美呀!讓我們拿起彩筆來畫一畫。
2.根據(jù)圖畫指導背誦。向好伙伴介紹你的畫。
3.小池塘還會映出些什么?在圖上添一添。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說一說。
五、識寫結合,學習生字。
1.讀本課生字,認識3個偏旁。
2.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組內討論。
3.教師指導“氣”的最后一筆要有彈性;“女”字旁要長而窄,第三筆改為提;“魚”字旁最后一筆也改為提。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正確讀記“池、惜”等6個生字,理解“惜、露、樹陰、晴、柔”在詩中的意思。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情感目標:初淺理解《小池》的內容,感受詩中美麗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1、初淺理解詩句的大致意思,加深對詞的識記。
2、在多形式誦讀古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并積累課外詩句。
教學流程:
一、溫故知新,導讀揭題。
1、復習舊知:孩子們,開學初我們就走進春天,積累了描繪春天的詞匯,欣賞了描寫春天的兒歌,聆聽了關于春天的故事,更品讀了優(yōu)美的春天的詩——(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說:聽著清脆的鳥鳴聲,看著零落的花瓣。)你會想起——《春曉》跟著旋律讀——(幻燈:古詩《春曉》)
、(楊柳風箏圖)看到這樣的風景,想到哪首古詩?——《村居》你來讀——
關于美麗的春天,詩人總有寫不完的話題,可一轉眼春天過去了,迎來的是什么季節(jié)?(夏天)
關于它,宋朝詩人楊萬里也給我們帶來一首優(yōu)美的古詩——(看老師寫課題:小池,“池”——師邊寫邊解字:“也”邊有水讀作“chí”。)
二、初讀感知,趣味識字。
1、出示古詩:觀賞《小池》,詩人寫下了詩句——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嗎?詩中帶點的都是這課要認的字,現(xiàn)在請拿出筆在書中圈出這些字,拼一拼,先讀準字音,再把詩歌連起來讀一讀。
3、讀完了吧,考考你,行不行?(抽讀生字卡)
①“惜”——組個詞:愛惜、疼惜、憐惜,怎么記住這個字?
小結:積極去疼,積極去愛,這就叫“惜”。所以旁邊是個豎心旁。
②(出示:“陽”、“陰”:這兩個字不同在哪?)把“日”換成“月”就是——“陰”。
小結:陽光下亮堂堂,月光下陰森森,熟字換部件,一下記兩個。
③“晴”——陽光燦爛“qing,qing,qing”見“青”后鼻韻qing,qing”
“柔”——舌頭卷起“rou,rou,rou ”溫柔、柔和、柔軟
、堋奥丁薄l會編個字謎?(路上有雨組成露。)
、(課件出示六個生字:池、惜、陰、晴、露、柔)
看,這六個生字寶寶要歸隊了,上下結構的字寶寶是誰?
剩下的都是什么結構?
現(xiàn)在快速認讀,有把握嗎?
5、記牢生字,現(xiàn)在誰來讀讀這首詩?(出示不含拼音的古詩)。
6、詩就像歌一樣有節(jié)奏,(出示劃分節(jié)奏的`古詩)瞧,這會兒劃分了節(jié)奏線,誰還會讀?
三、創(chuàng)設意境,品讀感悟。
1、指名朗讀。(個別——全班)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跟著朗讀的節(jié)奏,我們來到了小池邊,看——(課件播放)這是個怎樣的小池呀?
(干凈、清澈——池水清澈。這可是小池的特點呀,真會說。)
(再看看周圍,這個小池還有什么特點?——安靜、寧靜、美麗)
3、孩子們,楊萬里的詩里每一行都是一個美麗的畫面。畫面里都給我們展示了不同的景物。
(1)我們先看第一行詩:“泉眼無聲惜細流,”
、僭娭袑懥耸裁淳拔锬?(板書:泉眼、細流)
、诳矗@冒著泉水的小洞就叫——(泉眼)
泉水就從里邊流出來了,你覺得這里的泉水怎么樣?
、叟,詩中把這細細的泉水叫——(板書更改:細流),細細的泉水總是這樣慢慢地流著,誰能讀出細水慢流的感覺?這細水慢流還能從哪個詞感受到呢?(無聲)嗯,泉水悄悄地從泉眼里流出來,步子很輕,全班讀——
這輕悄悄的泉水可是泉眼媽媽的寶寶呀,寶寶要出門了,媽媽心里會——詩中哪個詞寫到泉水媽媽的不舍?(板書:惜)還會讀出這份不舍?
、苄〗Y:“細”、“無聲”都給我們展示了泉水細流的畫面,可只有讀懂了“惜”字,才能明白詩人的情感呀。我們一起再來感受感受,讀——(齊讀)
過渡:泉水慢慢地流著,流到哪呢?(出示圖片)猜猜看,哪一行詩寫了這個畫面?
(出示:“樹陰照水愛晴柔!)
(2)這行詩里寫了哪些景物呀?(樹陰、池水)誰能上來找一找圖上的樹陰在哪兒?
哦,樹陰就是樹的影子。影子都這么清晰了,可見小池里的水非!(清澈)看,一縷縷柔和的陽光透過綠樹照射在清清的池水里,美不美!美得連綠樹也投進它的懷抱了,這就叫“________愛_________。”(板書:愛)
學到這,我們發(fā)現(xiàn),小池就像剛才我們說的那樣清澈、寧靜。難怪詩人如此“惜”,如此“愛”。我們連起來讀一讀吧。(生: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指導朗讀:池水在夏日的陽光下,靜靜地躺著,愛它就別把它吵醒。點評:你這樣輕聲細語,就不會破壞小池的寧靜了?磥砟愀鷺潢幰粯訍坌〕。(指名1-2個)
過渡:小池都是這樣安靜嗎?我們一塊兒讀一讀后兩行詩歌。
(課件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你覺得這時的小池跟剛才一樣嗎?多了什么景物呢?(板書:小荷、蜻蜓)
小荷是什么?(對,沒展開的荷葉)
【小荷——夏天剛來,她就從池里探出頭了,尖尖的、卷卷的,多嬌嫩的小荷呀!
小蜻蜓就停在上頭。池塘里就這一只蜻蜓嗎?看——
(出示句式:小蜻蜓飛來了,有的_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___)
小結:來了這么多可愛的小蜻蜓,池塘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過渡:嬌嫩的小荷姐姐碰上這群活潑的小蜻蜓,你會怎么讀這兩行詩句?
①讀出對比的:(安靜害羞的小荷是你,調皮的蜻蜓也是你,能讀出對比,真了不起!)
②讀的平平的:
a小荷姐姐正緊閉著葉片呢,多害羞呀!讀——
b有點像害羞嬌嫩的小荷姐姐,蜻蜓也這么害羞嗎?再讀讀!(有點調皮了,再讀——)
小結:一個害羞、一個調皮,讀出對比了!(全班)
(4)拓展談話:
這會兒,小蜻蜓立在上頭,跟小荷姐姐在干什么呢?
、僬f悄悄話:說什么呢?悄悄告訴我——他多信任小荷姐姐,正說著貼心話兒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倆多親近呀!
②打招呼:來,跟小荷姐姐我打打招呼——不夠熱情,我不理你了。
真夠熱情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他倆多親熱呀!
、鄢瑁阂辉缇徒o姐姐帶來好聽的歌,多友好呀!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苄菹ⅲ猴w累了吧,在我這休息舒服嗎?,那就多歇一會兒!他倆多親密!
孩子們,你眼中的小蜻蜓有調皮的,有熱情的,有粘人的,可以有自己的讀法。來一塊兒再讀讀這兩行吧——(自由讀詩句)
小結:孩子們,泉眼惜細流,樹陰愛水,那小蜻蜓和小荷姐姐那么親密。這是為什么呢?的關系呢?(板書:喜歡)
過渡:他們親密地說著聊著,給寧靜的小池帶來了熱鬧,帶來了生機。
帶上感情,連起來讀一讀吧!(全班)
小結:小池雖小,卻處處充滿生機,充滿樂趣——(齊讀全詩)
(5)詩歌帶上旋律更美,更動聽,和著樂曲聲,我們再讀——
(6)現(xiàn)在閉上眼睛,你能想起詩中美麗的畫面嗎?來,看著板書的提示,我們有滋有味地背一背,齊——
四、余味延伸,積累鞏固。
楊萬里不僅帶領我們欣賞了小池寧靜,感受了小池的趣味,還讓我們記住了那棵害羞尖角的小荷。關于夏日的荷塘,那真是多姿多彩?(出示組圖:初夏一過,池塘里不僅荷葉滿滿,還有許多——(荷花),這婀娜多姿的荷花才是盛夏池塘的主角呢,她讓楊萬里詩興大起,提筆寫下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配樂讀)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總結:美麗的夏日荷塘,讓我們記住了楊萬里的《小池》,也領略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孩子們,夏日荷塘還留下了哪些名詩名句呢?回去上網(wǎng)好好找找!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補充在課文里!
[板書設計]
小 池
泉眼 (惜)細流
樹陰 (愛) 水
小荷(喜歡)蜻蜓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教學設計04-03
古詩《所見》教學設計04-04
小學古詩教學設計04-03
古詩教學設計《春曉》04-03
古詩《春曉》教學設計04-04
古詩《清明》教學設計03-30
古詩《詠柳》教學設計12-06
《小池》教學反思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