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者,發(fā)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对鴩視贰_@篇文章是小編整理的曾國藩句子說說,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1、圣賢成大事者,皆從戰(zhàn)戰(zhàn)兢兢之心來。
2、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人有毀我誚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養(yǎng)其量。
4、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jié),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5、凡處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穩(wěn),一任間言語。
6、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7、短不可護,護則終短。長不可矝,矝則不長。尤人不如尤己,如圓不如好方。用晦則天下莫與汝爭智,謙則天下莫與汝爭強。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納者仲尼所臧。妄動有悔,何如靜而勿動?太剛則折,何如柔而勿剛。吾見進而不己者敗,未見退而自足者亡。為善則游君子之域,為惡則入小人之鄉(xiāng)。
8、天下絕對沒有容易相處的境遇,人間哪里有空閑的歲月。
9、天下的事情,沒有不從艱苦中得來而可以長久可以宏大的。
10、堅定志向,勞苦心思,勤勉努力,無論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11、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學問!对鴩獣拧。
12、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涂,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对鴩獣拧。
13、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对鴩獣拧。
14、大約上等賢哲,當以天緣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曾國藩書信》。
15、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对鴩獣拧。
16、軍士所過,有取民間一草一木不給錢者,即行正法。望兩君日以斯言訓做之。——《曾國藩書信》。
17、成軍以出,要須臥薪嘗膽,勤操苦練,養(yǎng)成艱難百戰(zhàn)之卒,預為東征不歸之計。若草率從事,驅不教之士,執(zhí)蠱脆之器,行三千里之遠,以當虎狼百萬之賊,未與交鋒而軍士之氣固已餒矣,雖有一二主者忠義奮發(fā),亦無以作其眾而貞于久也!对鴩獣拧贰
18、進兵須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牽制!对鴩獣拧。
19、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对鴩獣拧。
20、上下一于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曾國藩家書》
21、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对鴩視
22、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对鴩視
23、凡人一身,只有"遷善改過"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讀書"四字可靠!对鴩視
24、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曾國藩家書》
25、商貿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对鴩視
26、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对鴩視。
27、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曾國藩家書》。
28、凡事當有遠謀,有深識。堅忍于一時,則保全必多;一時之不忍,而終身慘乎!——《曾國藩家書》。
29、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对鴩沼洝。
30、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于世,勿悖于道!对鴩P記》。
31、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曾國藩
32、盛世垂統(tǒng)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末世扶危救難之英雄,以心力勞苦為第一義。
33、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鴩
34、畢竟先知后行,至于純熟,乃能合一!鴩
35、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曾國藩
36、凡行公事,須深謀遠慮!鴩
37、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曾國藩
38、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鴩
39、貴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興,貧視其所不取,窮視其所不為。
40、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曾國藩
41、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曾國藩
42、萬里關山睡夢中,今朝始洗眼朦朧。云頭齊擁劍門上,峰勢欲隨江水東。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臥龍躍馬今安在?極目天邊意未窮。 ——曾國藩 《初入四川境喜晴》
43、人之所資,須自掙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須善用時機,借梯而上。
44、好談己長只是淺。——曾國藩
45、求靜是初學收心之法,若只在靜上用工,久之習成驕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動心,正是從人情物理是非毀譽中磨煉出來,到得無動非靜,乃真靜矣!鴩
46、以耕讀二字為本,乃是長久之計。
47、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yǎng)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48、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貸而富者曰文。噫!吾將謂得時乎?尊而驕者不為矣,吾將謂失時乎?富而安者吾為矣。
49、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錯亂。
50、尖酸語最易傳布,正經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51、有一種人以姑息匪人市寬厚名,有一種人以毛舉細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寬,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無所容。
52、蓮香入座清,筆底當描成這般花樣;湖水連天靜,眼前可悟到斯道源頭。
53、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來站穩(wěn)都難。
54、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圣外王之業(yè),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55、百端拂逆之時,只有逆來順受之法!鴩对鴩視
56、自立志自新以來,至今無聲余日,未曾改得一過!鴩
57、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fā)出,自氣質上發(fā)出,自習識上發(fā)出,自物欲上發(fā)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最要如此!鴩
58、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學則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棄也。孝其所以當孝,弟其所當弟,自是而推之,則亦圣人而已矣。
59、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自柔出,柔能克剛。諸葛長青:君子當剛柔并濟!
60、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对鴩視
61、天下事當于大處著眼,小處下手 ——曾國藩 《致吳竹書》
62、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曾國藩
63、君子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曾國藩
64、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 曾國藩
65、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則決不甘心為下流;有識則知道學問沒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觀海,如井蛙看天,都是無識之人。有恒心則絕無不成功的事。這三條缺一不可。
66、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
67、氣能挾理以行,而后雖言理而不厭。
68、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財,不走何待?"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69、家門太盛,有福不可享盡。
70、輕財足以聚人,艏鶴鬩苑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1、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72、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fā)出,自氣質上發(fā)出,自習識上發(fā)出,自物欲上發(fā)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最要如此。
73、學者能高眾也,毋以勝人,行標俗也,毋以繩人,免矣。
74、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則知之非也。今之所謂博聞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聞見。
75、曾國藩經典人生哲理語錄2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和。寡合則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德有余而為不足者謙,財有余而為不足者鄙。
76、治軍之道,總以能戰(zhàn)為第一義,能愛民為第二義,能和協(xié)上下為第三義。
77、未有基礎不正,而枝葉產生,能自暢茂者也。
78、盡人事以聽天,吾唯日日審慎罷了。
79、胸懷寬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80、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較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
【曾國藩句子說說】相關文章:
曾國藩句子說說80句06-27
曾國藩句子說說(精選60句)11-30
曾國藩句子說說匯總60句09-01
曾國藩名人句子說說50句精選08-19
曾國藩名人句子說說80句精選08-12
曾國藩名人句子說說80句08-29
曾國藩句子說說大全100句06-11
曾國藩句子說說大全60句07-23
曾國藩名人句子說說(精選40句)07-12
曾國藩名人句子說說匯總(精選80句)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