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名言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名言主要是指人們普遍熟悉的成語、俗語、諺語、格言、詩詞等。你知道什么樣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優(yōu)秀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優(yōu)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優(yōu)秀1
1、農村的發(fā)展始于學校教育水平的提高,農村文化的發(fā)展始于農村教師素質的加強,農村學校教育的功效取決于任教者的精神、知識、博學和視野。(第五卷614頁《特殊的使命》)
2、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4、學校的理想是:不要讓任何一個在智力方面沒有受過訓練的人進入生活。愚蠢的人對社會來說是危險的,不管他們受過哪一級的教育。
5、我把揭示人類精神的全部偉大意義和美看做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如果一個人充滿了為人民、為祖國和為人類的理想而奮斗的崇高思想,這樣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第三卷808頁《公民的誕生》)
6、我堅定地認為,在童年、少年時期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是非常必要的。(第五卷359頁《人民教師》)
7、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8、那種連續(xù)記錄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給教師的建議》)
9、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
10、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
11、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
12、育人先育心
13、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
14、道德教育是一項專門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
15、勞動的崇高道德意義還在于,一個人能在勞動的物質成果中體現他的智慧、技藝、對事業(yè)的無私熱愛和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同志的志愿。
16、按照“各盡所能”的原則而進行教學和教育工作,能為提高學生集體的智力水平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由于實施這一原則,可以使“差生”不失去自信心,使他們逐步地發(fā)展起一些智力技巧,而到了一定的階段上,他們就能在哪怕一門學科上取得好成績。
17、對父母和同志,對集體和社會,對人民和祖國的義務感,要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義務和缺乏義務感,就談不上人的道德,也談不上集體。
18、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yǎng)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19、如果不去加強并發(fā)展兒童的個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
20、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的行為,那么,兒童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chuàng)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
21、人有什么樣的幸福觀,他就是什么樣的人。(第五卷575頁《我的教育信念》)
22、如果沒有童話,兒童的完滿的智力發(fā)展是不可思議的。(《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
23、教育才能的基礎,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們面前的這個人才剛剛開始生活在世界上,我們可以使這個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壓制、傷害和扼殺。因此,每個決心獻身于教育的人,應容忍兒童的弱點。如果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不僅用腦子,而且用心靈去認識它們,就會發(fā)現這些弱點是無關重要的,不應對它們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
24、讓學生體驗到為天下人之憂而憂的心情:我一向認為有一點極為重要:那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他的童年時代就體驗到那種為天下人之憂而憂的心情。每當兒童減輕某人的命運、遭遇、生活負擔之后,會體驗到一種幸福,只有在那時快樂才會使童年變得高尚起來。——蘇霍姆林斯基
25、讓我們的女學生早在少年時期,特別是在青年初期就作好思想準備,以便在同男人的精神心理和道德審美關系中表現出意志堅定和勇敢無畏的精神。(單行本《愛情的教育》144頁)
26、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蘇霍姆林斯基
27、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
28、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yōu)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29、美教給人識別惡,并與之進行斗爭。我想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鏡子,你在這面鏡子里可以照見你自己,從而對自己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態(tài)度。
30、思考習慣的形成,在決定性的程度上是取決于非必修的閱讀的。(《給教師的建議》)
31、興趣的源泉還在于運用知識,在于體會到智慧能統帥事實和現象,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yǎng)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32、教師要教會學生懂得人的情感:我們要教會學生懂得人的情感,這里有歡樂、痛苦、委屈、困惑、驚慌、羞愧和許多別的情感,它們表現在人們的眼睛里,在不冷不熱的談吐里,在一個人或仔細觀察、或視而不見、或侃侃而談、或默不作聲、或行走站立、或喜怒哀樂的一舉一動里。
3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34、培養(yǎng)美好情感和品質是學校教育的起碼目標
35、每個教師應當成為自己學科的出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一)》)
36、要培養(yǎng)青少年與種種不良作為作斗爭的精神:我們認為,培養(yǎng)公民與生活中的種種不良作為作毫不妥協的、積極的斗爭,這是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果孩子們看到了浪費現象和隨便對待公共財產的行為,看到了懶懶散散、無所事事、阿諛奉承這樣一些惡劣行為,卻采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tài)度,那是不能容忍的。
37、有人說青春就是批判的年華,這種說法并不夸張。這種批判的特點是很高的積極性和很強的原則性。
38、一個有學識的、善于思考的、有經驗的教師,他并不花很長的時間去準備明天的課,他直接花在備課上的時間是很少的。但他確實一生都在為上好一節(jié)課而準備著。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他永遠不會說:我的知識已經積累夠用一輩子了。知識是活的東西,它永遠在更新。知識也在陳舊和死亡,就象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樣。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知識的源泉,就要永遠處在一種豐富的、有意義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
39、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40、我們的職業(yè)的精神和哲學的原理,我們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為了給學生一顆知識的火星,教師應當從整個知識的海洋中吸取營養(yǎng)。
41、“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42、美能磨練人性:一個人如果從童年時期就感受到美的教育,特別是讀過一些好書;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贊賞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難設想,他會變成一個冷酷無情、卑鄙庸俗、貪淫好色之徒。美,首先是藝術珍品,能培養(yǎng)細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細致,人對世界的感悟越深刻,從而對世界的貢獻也越多……
43、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學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我在這里似乎有點夸張地說:若請他參加婚禮,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親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清醒地回家。
44、學校的首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人
45、教師的個性在如何塑造著學生的個性。……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學生的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yǎng)的學生也不會有任何特色。
46、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jié)課上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給教師的建議》)
47、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48、保留自由活動的時間是學生智力生活豐富的首要條件。(《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
49、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
50、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
51、我堅信小學教育時期,則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人需要受教育的一個界線,包括對人需要形成期的那個界線。正是在這個時期,應當去培養(yǎng)為他人幸福的那種慷慨胸懷……(第二卷190頁《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
52、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發(fā)起學生要當一個好人的愿望,實質上是從自豪感、自尊心、勞動的尊嚴感開始的,而缺少了這一點,學校、學生集體都是不可思議的事。
53、我認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幫助自己的學生贊賞道德美并被這種美所鼓舞,使他堅定地相信,美和真理總是會勝利的。
54、有良知的人有責任心和事業(yè)心。
55、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條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學生對自己越是尊重,他對你在道德上的教誨與關于應該如何進行自我教育的指導,就越聽得進去,接受得快。如果學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對你的教育和規(guī)勸就會充耳不聞。
56、兒童是脆弱無助的。每當我看到第一次跨進校門的兒童時,我常會聯想到那剛剛開放的帶點紫紅色的桃花,要使這朵花結出果實,園丁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勞動!
57、友誼是培養(yǎng)人的感情的學校。我們所以需要友誼,并不是想用它打發(fā)時間,而是要在人身上,在自己的身上培養(yǎng)美德。
58、我們手中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人。我們如同雕刻家雕琢大理石那樣在塑造人!挥邢嘈湃说娜,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能手。
59、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出好的品質?墒侵挥性诩w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yōu)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60、我建議你,年輕的朋友: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最嬌嫩的花兒。它很容易被摧折,被曬枯,被不信任的毒藥摧殘致死的。
61、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并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
62、教師不深刻了解他所教的基礎知識所屬的那門科學,就談不上教育素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
63、書籍和個人藏書,對人民教師來說有如空氣般重要。(《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
64、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教育的藝術》)
65、高貴的精神是不會停步不前的,它經常使人勇敢而無所畏懼。蘇霍姆林斯基
66、每一位教師不僅是教書者,而且是教育者。由于教師和學生集體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學過程不是單單歸結為傳授知識,而是表現為多方面的關系。共同的智力的、道德的、審美的、社會和政治的興趣把我們教師中的每一個人都跟學生結合在一起。
67、從兒童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斷鞏固和發(fā)展他們身上所有好的東西。只有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學生優(yōu)點的地方,學生才能產生上進心。
68、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給教師的建議》)
69、只有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學生優(yōu)點的地方,學生才能產生上進心。
70、大自然是一本書,是思維的搖籃。(《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
71、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chuàng)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72、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敏銳。要培養(yǎng)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蘇霍姆林斯基
73、假若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確認,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他的不聽話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漸漸習慣于頑皮、任性、搗亂、不聽話,之后就慢慢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74、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人確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著未來闊步前進,時時刻刻想著未來,關注著未來。由理解社會理想到形成個人崇高的生活目的,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條漫長的道路。
75、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熱愛勞動的雙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將成為粗壯的大樹。(《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三)》)
76、勞動,不僅僅意味著實際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著智力的發(fā)展,意味著思維和語言的修養(yǎng)。
77、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出偽君子。
78、謙虛,被人們稱為一切美德的桂冠。(《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
79、如果學生們只是單純地勞動,付出體力,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那么,這種勞動的教育作用是不明顯的。勞動所達到的技能水平,應該與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相符。只有這樣,它才能夠真正成為勞動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成為形成一代新人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因素。(第五卷114頁《開發(fā)出每個學生獨特的人格之美》)
80、教育?這首先是人學。(《育人三部曲》)
81、培養(yǎng)學生的心靈,這就意味著使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精力、智慧、意志、發(fā)明創(chuàng)造精神投入到勞動的物質成果中去,從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所創(chuàng)造的東西中“看到自己”。如果一個學生到了十三、十四歲,還沒有體驗過這種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我們就為他的命運感到坐立不安。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是一個人的自尊感的根源,同時,也是一個人嚴格要求自己的源泉。只有那體驗到取得成功的歡樂的人,他才有希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82、要記住,你不僅是教課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蘇霍姆林斯基
83、真正的教育是要培養(yǎng)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和對人民的一種責任感
84、教育少年困難重重
85、把學習當成一種苦事和沉重的負擔――這是極不正常的現象。這是缺乏和諧的教育的直接后果。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即把責任感變成學校精神生話的核心,把我們所談到的個人對環(huán)境的態(tài)度的豐富多彩和多方面性集中體現出來,才有可能克服這種現象。
86、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衛(wèi)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蘇霍姆林斯基
87、愛人吧!對人的愛是你道德的核心!應當這樣生活:讓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純潔、強大無比!做一個真正的人,這就是說要為你周圍的人貢獻出自己心靈的力量,讓他們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讓你生活中接觸的每一個人從你那兒,從你的心靈深處得到一點最美好的東西。蘇霍姆林斯基
88、請你任何時候不要忘記:你面對的是兒童的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
89、論教師素質
90、真正的教育是從教育者的素質開始的: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fā)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而真正的教育,實際上就是從這兒開始的。
91、忘記親情的人不會有愛國主義情感:那些忘記自己在會走路之前是在搖籃里度過時光的人,那些對身受其養(yǎng)育之恩的母親冷漠無情的人,是不會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的情感的。如果在家庭和學校里充滿一種尊敬母親、父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氣氛(這是一種對母親、父親的偉大勞動表示尊敬、關心的親切氣氛),那么愛國主義情感和信念的源泉便會清澈純潔,長流不息!K霍姆林斯基
92、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93、論教師讀書
94、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秘訣”之一,就在于從兒童的學校生活的最初幾步開始,就要使他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同時也就是對勞動的認識,把勞動看成是需要智慧的、非常復雜的事情,從而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逐步樹立起年輕的勞動者的人的尊嚴感。
95、沒有“活水”,素質就枯竭、衰退
96、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
97、人不僅創(chuàng)造財富,還要為人處事,而且在為真、善、美的服務之中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意義。需要教人們學習的正是這些東西。
98、男生的高尚情操能使女生受到影響。集體影響的魅力就在于此。因為要對男生施加影響,使他具有道德美,就必須通過女生。如果一個集體中女生的榮譽感和尊嚴感沒有得到發(fā)揚,而男生的道德無知卻在滋長,那么這個集體就根本談不上是個真正的集體。(第一卷744頁《培養(yǎng)集體的方法》)
99、教育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實,并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美的品質。
100、論課堂教學
101、只有在有良心和羞恥心的良好基礎上,人的心靈中才會產生良知。良心,就是無數次發(fā)展為體驗、感受的知識,正是在它的影響下,必然會派生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yè)心。
102、善于鼓舞學生,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經驗。
103、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教師時常要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松。
104、人生在世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和美妙動人的。
105、沒有家長學校,我們就不能設想會有完滿的家庭、學校教育。(《給教師的建議》)
106、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
107、良心是信念的感情哨兵。蘇霍姆林斯基
108、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109、“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
110、們將永遠賴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嚴。
111、如果兒童是帶著很不愿意的情緒去拿起書本的,那么這就不僅壓抑了他的精神力量,而且對內部器官的相互作用的復雜體系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我了解很多這樣的事例:當兒童懷著厭煩的心情去做作業(yè)時,他的消化機能就嚴重減退,終于發(fā)生胃腸道疾病。
112、我的教育理想就是:讓孩子們去觀察、思考和推論,體驗勞動的歡樂和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東西而感到自豪,為別人創(chuàng)造美和歡樂并在此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欣賞自然界、音樂和藝術的美,以這種美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關心別人的痛苦和歡樂,像關心自己的事情一樣關心別人的命運。
113、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人的個性更為復雜、更豐富的了。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產主義教育的宗旨,實現這一宗旨的途徑就象人自身一樣復雜紛壇
114、教育不是長輩的斷然命令和晚輩的恭順服從,而是長輩和晚輩參與其中的緊張和復雜的共同精神活動。
115、體力勞動對于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的豐富的思想世界。
116、一個教師要想成為真正的教育者,他就應當以自己的見解、自己的個性使知識發(fā)出光彩,從而使學生感到教師的話是針對他講的。集體中應當有人感到羞愧,有人感到驕傲;而總的說來,在同教師交往的此時此刻,集體的精神生活應當受到這樣的愿望所鼓舞,那就是要追隨教師,象教師教導的那樣去生活。
117、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點就是愛人。他對共同事業(yè)的忠誠來源于這種對人的熱愛。我們認為培養(yǎng)熱愛人的感情和關心人的強烈意向是蘇維埃學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務之一。
118、為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給教師的建議》)
119、如果沒有文化財富——知識、文學、藝術、音樂以及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的美,那么生活就會變得暗淡、狹隘,從而失去了真正的人的幸福。我們的任務就在于,要在每一個未來的物質生產的勞動者身上,培養(yǎng)起一種對知識、文化和美的不可熄滅的向往。
120、其實,每個兒童都有把最珍貴的東西給父親和母親的意愿。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小孩子,你就會相信這一點。十分遺憾的是,許多父母由于不懂得自己孩子心中產生了愛的萌芽,而扼殺了孩子們心中這種崇高的激情,自愿地拒絕孩子們準備為他們做的好事。(單行本《關心孩子的成長》58——59頁)
121、培養(yǎng)情感,這是個性形成過程中的一個極其復雜、細膩的問題。在這方面,精神生活中的思想和智力領域同情感和意志領域的相互聯系,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單行本《愛情的教育》43頁)
122、如果美――人的心靈的美、道德高尚的美和忠于偉大理想的美,如果一個人忠誠的美已經成為他的個人財富,那么,這種財富就會使姑娘成為一個在道德上不可動搖的、明哲的和目光遠大的人。(第三卷504頁《公民的誕生》)
123、如果缺乏生氣勃勃的感情生活,少先隊組織就會變得軟弱無能、消極懶散。只有當一種思想表現為奮發(fā)的精神,表現在斗爭中,表現在遇到困難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的時候,它才能成為激勵少先隊集體奮發(fā)向上的因素。(第三卷688頁《公民的誕生》)
124、道德經驗是個人的精神財富
125、教學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學習、掌握知識變得很輕松、毫無困難。恰恰相反,當學生遇到困難并獨立地克服這些困難地時候,他的智力才會得到發(fā)展。必須給學生挑選出這樣的智力任務,使他使足力氣,集中注意,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認識未知的東西,使他取得成績,同時認識到:不付出勞動就體驗不到克服困難的歡樂。
126、所謂和諧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動的兩種職能配合起來,使兩者得到平衡:一種職能就是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另一種職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現,自己的內在本質的表現、自己的世界觀、觀點、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積極的勞動中和創(chuàng)造中,以及在集體成員的相互關系中的表現和顯示。------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深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財富。人的充分的表現,這既是社會的幸福,也是個人的幸福。
127、重要的是要用志向鼓舞人:在我們艱難的事業(yè)中,一個最棘手、最難以捉摸的工作,就是用志向去鼓舞人。……志向是同一個人對自己的約束,給自己的承諾,對自己提出的要求相聯系的。
128、只有當知識變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發(fā)人的興趣和熱情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識。
129、成為母親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煥發(fā)出全部的力量和美。
130、我們力求使學生深信,由于經常的體育鍛煉,不僅能發(fā)展身體的美和動作的和諧,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鍛煉意志力。蘇霍姆林斯基
131、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么無論什么時候你也培養(yǎng)不出這種感情來。因為人的這種真摯的感情的形成,是與最初接觸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對祖國的語言最細膩之處的體驗和感受聯系在一起的。
132、真正精通教育工作的教師是不把教材的提綱寫進課時計劃的。他的知識就在自己的頭腦里。課時計劃只不過是對教材的教學論的加工而已。這是一種有趣的現象:如果教師死守住講課提綱,如果教師很費勁地尋找著他要講的話,那么學生就很難聽懂教師所講的東西的意思,他們的頭腦里就會是一團亂麻。
133、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出偽君子。蘇霍姆林斯基
134、如果教師的聰明才智“深化”到培養(yǎng)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能力”上來,如果教師所講的話善于激勵學生投入創(chuàng)造性的能力的競賽,那末,學校里將不會有一個平庸的學生,理所當然地,生活中也將不會有一個不幸的人。
135、沒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136、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137、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38、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衛(wèi)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
139、美蘊藏著強大的教育力量。(《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二)》)
140、先進的進步的思想和觀念是個人優(yōu)秀品質的源泉
141、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給教師的建議》)
142、學校不能培養(yǎng)沒有確定自己志向的人
143、童年和少年時期,當惡習還沒有成性而莠草剛剛生根之際,就要對它們進行譴責。只有在譴責之后出現自責良心感到痛苦之時,譴責才會有成效。(第二卷399頁《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
144、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3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145、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146、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要求,教師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識上,學生對自己學習上的成績就越冷淡,學習愿望就越低落。
147、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148、關心兒童的健康,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兒蠻的精神生活、世界觀、智力發(fā)展、知識的鞏固性、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決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
149、只有在有良心和羞恥心的良好基礎上,人的心靈中才會產生良知。良心,就是無數次發(fā)展為體驗、感受的知識,正是在它的影響下,必然會派生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yè)心。蘇霍姆林斯基
150、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傳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學生傳授對待真理的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對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欽佩的情感,對于邪惡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態(tài)度。蘇霍姆林斯基
151、低年級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教會兒童學習《蘇霍姆林斯基選集(四)》
152、生活在書的世界之中,意味著領略思維的美,享受文化財富,使自身變得更加高尚。
153、人們心靈中最強有力的、最有智慧的財富(愛情)就象音樂,象醉人心靈的迷人美麗一樣在影響著孩子。這種財富永遠撥弄著孩子敏銳的心弦,如對言語、對善良的心愿,對敏于感受愛撫和親熱的情感。誰的童年被愛的陽光照耀著,那他就會互相創(chuàng)造幸福,就會對父母的言語、對他們善良的心意、對他們的勸導和贈言、對他們的溫存和警告有著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154、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的興趣。
155、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156、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
157、十分重要的是,關于祖國的豪言壯語和崇高理想在我們學生的意識中不要變成響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辭藻,不要使它們由于一再重復而變得黯然失色、平淡無奇。讓孩子們不要去空談崇高的理想,讓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靈的熱情激蕩之中,存在于激奮的情感和行動之中,存在于愛和恨、忠誠和不妥協的精神之中。
158、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chuàng)造,借助詞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并且與此聯系地認識詞本身的極其細膩的感情色彩。(前蘇聯)
159、要想自己成為幸福的人,就應當對別人關懷備至,體貼入微,赤誠相見。
160、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和美的滿足的東西,都具有一種奇特的教育力量。
161、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人確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著未來闊步前進,時時刻刻想著未來,關注著未來。由理解社會理想到形成個人崇高的生活目的,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條漫長的道路。蘇霍姆林斯基
162、人要有一種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紅線
163、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熱愛勞動的雙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將成長為粗壯的大樹。不熱愛勞動,不進行自我教育,志向這棵幼苗也會連根枯死。確定個人志向,選好專業(yè),這是幸福的源泉。
164、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一個思想、感情和感受的世界。個人怎樣“影響”集體,集體又怎樣“影響”個人,對此我們是無權視而不見的。讓學生感到孤獨,感到對他的痛苦和歡樂無人作出反應,這是教師的道德所不容的。
165、沒有時間教育兒子——就意味著沒有時間做人。
166、要相信教育的力量
167、我們認為,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和預防不良習慣,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第四卷28頁《帕夫雷什中學》)
168、勞動,不僅僅意味著實際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著智力的發(fā)展,意味著思維和語言的修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
169、孩子,這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鏡子。(《育人三部曲》)
170、教師的素質是年輕人的精神支柱:年輕人的道德面貌、行為以及對待善惡的態(tài)度是由他們的精神支柱所決定的,而這種精神支柱牢固與否,取決于教師的個性、教師的思想是否豐富和他對我們生活的真理是否忠誠。
171、任何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一切好的東西背后都是巨大的勞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我們所從事的活生生的教育工作:一天從一堆沙土中淘出一粒金子,一千天就能淘出一千粒金子。(第四卷692頁《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172、德育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深深懂得:生活是強有力和戰(zhàn)無不勝的珍寶,但同時也常常無法自衛(wèi)和易受損害。有時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只需一句冷酷的話語,一瞥冷峻的目光,就足以折斷這纖細的生命線。(第五卷820頁《清泉》)
173、“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要求,教師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識上,學生對自己學習上的成績就越冷淡,學習愿望就越低落。”
174、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fā)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175、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176、提高教育技巧這首先是要自己進修,付出個人的努力,來提高勞動的素養(yǎng),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養(yǎng)。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先底的研究精神,那末任何提高教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
177、思想好比火星:一顆火星會點燃另一顆火星。一個深思熟慮的教師和班主任,總是力求在集體中創(chuàng)造一種共同熱愛科學和渴求知識的氣氛,使智力興趣成為一些線索,以其真摯的、復雜的關系――即思信的相互關系把一個個的學生連接在一起。
178、如果學生們只是單純地勞動,付出體力,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那么,這種勞動的教育作用是不明顯的。勞動所達到的技能水平,應該與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相符。只有這樣,它才能夠真正成為勞動教育與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成為形成一代新人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因素。
179、自然界里許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給孩子們看、講給孩子們聽,他們自己是不會留意的。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優(yōu)秀2
1、為了使集體受到教師的和諧一致的理想、信念、興趣、趣昧、好惡等崇高精神的鼓舞,需要些什么呢?首先需要教師具有高深的學問。用列寧的話說,要具有真正的學問。我們的教師必須深刻而又嚴肅地認識到我們是在用思想和知識教育人的這一真理。
2、按照“各盡所能”的原則而進行教學和教育工作,能為提高學生集體的智力水平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由于實施這一原則,可以使“差生”不失去自信心,使他們逐步地發(fā)展起一些智力技巧,而到了一定的階段上,他們就能在哪怕一門學科上取得好成績。
3、道德經驗是個人的精神財富
4、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意味著勞動與人在各類活動中的豐富精神的統一,意味著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關系上的道德純潔,意味著體魄的完美、審美需求和趣味的豐富及社會和個人興趣的多樣。能力與需求的協調賦予人的充實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他體會和感受其中的幸福。
5、對父母和同志,對集體和社會,對人民和祖國的義務感,要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義務和缺乏義務感,就談不上人的道德,也談不上集體。
6、社會的重要責任,首先是家庭和學校的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高尚的愛的美好情感。這種情感能使人變得高尚,幫助人養(yǎng)成共產主義道德的許多重要品質。(單行本《愛情的教育》3頁)
7、人不僅創(chuàng)造財富,還要為人處事,而且在為真、善、美的服務之中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意義。需要教人們學習的正是這些東西。
8、人類愛是教育的強大力量。誰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類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誰能進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9、如何對待人類美麗的花冠婦女,孩子用自己的心靈從那些細膩、微妙、不易察覺的小事中可以體會得到。
10、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發(fā)起學生要當一個好人的愿望,實質上是從自豪感、自尊心、勞動的尊嚴感開始的,而缺少了這一點,學校、學生集體都是不可思議的事。
11、學校不能培養(yǎng)沒有確定自己志向的人
12、忠實于崇高的理想,是個人道德發(fā)展的頂峰。這種高尚的情感,是從對人的忠誠開始的,也是從愛戴與忠實于為使我們社會里自由的人能得到誕生、幸福、物質與精神財富的那些人開始的。(第二卷301頁《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
13、美教給人識別惡,并與之進行斗爭。我想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的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鏡子,你在這面鏡子里可以照見你自己,從而對自己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態(tài)度。
14、如果我們不去認真地進行道德教育,就不可能在人們的心靈中樹立共產主義理想。(第四卷758頁《和青年校長的談話》)
15、只有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學生優(yōu)點的地方,學生才能產生上進心。
16、教育,首先意味著相互王好處想,教師往好處想自己的學生,學生往好處想自己的教師。(第五卷486頁《沒有信任便沒有教育》)
17、如果我們說,愛的情感是衡量道德的最靈敏、最精確的天平,這絕非言過其實。因為人之愛人,是表明對自己和對別人的態(tài)度,愛的情感所激起的思想和感受越深,越強烈,也就越向周圍的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人以對自己和對心愛的人的態(tài)度仿佛向人們高聲宣布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單行本《愛情的教育》3頁)
18、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出好的品質?墒侵挥性诩w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yōu)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19、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綠的芽胚,在這上面生長出人類的思想、活動、行為、熱情、激情的大樹。
20、要使每一個教師都成為他的學生的榜樣——有高尚的品德修養(yǎng)和豐富的精神生活,熱愛知識,不知疲倦地探索求新事物。
21、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
22、母性自豪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女孩子、女人應該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個青年、男子、未來的父親的教育者。她應該成為賢惠的家長。只有當女孩子具備了人類足以自豪的精神財富的時候,才能在她心中確立起自豪感。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自豪、賢惠和嚴肅的人,她必須具有一個人值得自豪的東西:個人尊嚴、崇高的生活目的、創(chuàng)造能力、愛好與志向。(第三卷502頁《公民的誕生》)
23、只有日益深入地鉆研教學和教育過程的微妙細節(jié),只有不斷地開辟塑造人的`靈魂這門藝術的新境界,你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者,成為教師的教師,才能為別人所信賴和尊重。
24、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25、盡可能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
26、沒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27、要培養(yǎng)青少年與種種不良作為作斗爭的精神:我們認為,培養(yǎng)公民與生活中的種種不良作為作毫不妥協的、積極的斗爭,這是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果孩子們看到了浪費現象和隨便對待公共財產的行為,看到了懶懶散散、無所事事、阿諛奉承這樣一些惡劣行為,卻采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tài)度,那是不能容忍的。
28、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
29、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
30、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么無論什么時候你也培養(yǎng)不出這種感情來。因為人的這種真摯的感情的形成,是與最初接觸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對祖國的語言最細膩之處的體驗和感受聯系在一起的。
31、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條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學生對自己越是尊重,他對你在道德上的教誨與關于應該如何進行自我教育的指導,就越聽得進去,接受得快。如果學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對你的教育和規(guī)勸就會充耳不聞。
32、在我們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質,豐富的精神世界和體質的健全發(fā)展應當合而為一。教育者的本領和藝術,在于他每時每刻都能夠清醒地把握住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實質。一個共產主義新人,并非所有良好特點和品質的機械堆積,而是他們和諧結合的統一體。
33、受到刺激的孩子不會失去對公正和教師的信任。他期待教師說出真心話,他希望教師公正地對待他。
34、道德教育是一項專門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
35、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比人的個性更為復雜、更豐富的了。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產主義教育的宗旨,實現這一宗旨的途徑就象人自身一樣復雜紛壇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優(yōu)秀】相關文章: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04-07
蘇霍姆林斯基名言06-12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06-12
蘇霍姆林斯基經典名言(精)07-06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6-16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02-11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2篇05-07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03-18
《蘇霍姆林斯基》讀書心得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