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幼兒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1
在活動前我認真的分析了活動教案,我覺得最后畫畫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也許能說、會表達,但是不一定能把自己說的用畫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所以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我把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改成了在教室里下一場糖果雨,我想小班孩子的天真和童趣,會更喜歡這種有趣的情景體驗,也更容易讓他們感受故事中人們的快樂狀態(tài)。
在整個活動的執(zhí)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當我拋出第一個開放性問題,如果那么多好看的糖果從天上像下雨一樣落下來,你會怎么做時,一下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象的空間。有人說拿一把傘打開,把糖果接住;有人說伸出雙手接。挥腥苏f快去撿;還有人說拿個網(wǎng)把它們網(wǎng)住。孩子們的回答讓我覺得欣喜不已,沒想到他們的小腦瓜里有這么多的鬼點子。通過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基本能在老師的提問中,加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開放性的提問如果你是天空里的魔法師,你會下一場什么雨?又一次為幼兒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人說下一場蜜蜂雨;有人說下一場傘雨;有人說下一場蝌蚪雨等,最后我變成了魔法師,在教室里下了一場糖果雨(撒糖果),孩子們看到那么多五顏六色的糖果激動不已,都想去撿來吃了,在快樂的氛圍中結(jié)束了此次的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不足的地方?jīng)]有在分段講述后完整講述一遍故事,讓孩子們有一個對故事整體的欣賞。從家長的反饋來看,她們覺得這樣的活動孩子的思維活躍了,想象力得到了培養(yǎng),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了一些知識。當然我也會認真聽取有些家長的意見,如要多關注那些不主動舉手發(fā)言的孩子,調(diào)動他們思考和回答的積極性。
細致體現(xiàn)重點——藝術活動《鵝卵石小路》之后
自王老師調(diào)研這次藝術活動后,我受啟發(fā)良多。首先反思下這次的活動。
一、思目標。
活動共有兩條目標:1.認識公園里的鵝卵石小路,愿意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xiàn)。2.能用圓點表示鵝卵石小路。從目標上來看,此次活動的重點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而我在活動中預設的重點是能用相近色表現(xiàn)鵝卵石,能間隔不重復地繪畫鵝卵石。雖然重點在活動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了,但是目標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在目標的預設上,我應該更加細致些,也需結(jié)合我班幼兒的繪畫能力進行預設,這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思重難點。
根據(jù)原有范畫中的繪畫表現(xiàn)方式,我將重點預設成了能用相近色表現(xiàn)鵝卵石,能間隔不重復地繪畫鵝卵石。而經(jīng)過王老師的指導后,本活動的重點應預設成能運用寬窄不一的曲線表現(xiàn)小路,能用深淺不一的顏色表現(xiàn)鵝卵石,能間隔不重復地繪畫鵝卵石。這樣就能細致地把活動中的重點體現(xiàn)出來了。
三、思準備。
在活動中,我準備了三張鵝卵石小路的圖片,以及兩張繪畫形式不一樣的范畫,當然還有活動中的繪畫材料。對于繪畫材料中的水粉顏料,我每組準備兩種顏色相近的顏料以及多只黑色油畫棒,并將這三個盒子捆綁在一起,以防顏料因為插多只毛筆而翻到。
對于準備的小路圖片,我只在活動導入過程中出示了,引導時我也只是簡單地通過提問引導幼兒了解鵝卵石的樣子,而這圖片在總的環(huán)節(jié)中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若想準備的圖片能很好的發(fā)揮其作用,我可以根據(jù)圖片提問:1.誰來說說圖片里有什么?2.圖片里有個美麗的公園,公園里有美麗的景色……,那想不想來鋪一條鵝卵石小路?這兩個問題就很有針對性,能將活動的主要過程和延伸環(huán)節(jié)都容納進去。
因此,活動準備中的細致也能體現(xiàn)活動的重點。
四、思過程。
(一)引導
其實這部分的內(nèi)容在思準備中也提到過了。為引導中的提問能有較好的引入效果,需針對已準備好的圖片進行這樣的.提問:1.誰來說說圖片里有什么?2.圖片里有個美麗的公園,公園里有美麗的景色……,那想不想來鋪一條鵝卵石小路?這樣,引導部分能有較好的效果。
。ǘ┲v解
1.路
在幼兒的繪畫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小路的彎曲繪畫較隨意,主要由于我在講解過程中并沒有特意去提醒講解。我只是注意提到了小路需按進門的方向(左邊)從繪畫紙的邊邊開始繪畫,直到另一邊。而小路的彎曲效果沒有提到。其實在講解時,我并不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講解這部分的。我可以直接在示范繪畫時說一說:“這里彎一彎,越來越……,接下來我們還可以畫什么呢?”或者是“都直直的好不好看?轉(zhuǎn)了彎的小路也很好看。路還很長……”(其中也可以滲透“透視”的認識)相信在這樣的示范講解后,幼兒對小路的認識會更廣更多。
2.鵝卵石
同樣的,在觀察幼兒繪畫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只用毛筆在繪畫紙上落筆一點,再一點,再一點…鵝卵石出來了,并沒有按照我在示范講解中畫圓的方式畫鵝卵石。而我其實可以在示范時,就先從小路的最左邊開始鋪,鋪一小段。其中可以引導幼兒:“鵝卵石是什么形狀的呀?如果有了尖角,那小動物會怎么樣?”引出鵝卵石該是光滑的,圓圓的……后繼續(xù)引導:“這一塊鋪好了,誰愿意來繼續(xù)鋪?”這樣的引導相信幼兒的繪畫積極性肯定會我原來活動中的高昂。
。ㄈ┲v評
我在講評時套用了最普通的疑問式。而在有重點的美術活動中,我應該針對重點進行講評,可以這么提問:“你喜歡哪條小路?這條小路鋪得怎么樣?”引導幼兒針對活動中主要的繪畫點進行自主評講。
。ㄋ模┭由
延伸環(huán)節(jié)也是這次藝術活動中一個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這個活動有后半個添畫活動。因此我在最后還需帶到一句:“在小路旁邊還有什么呢?”使這個活動更加的完整了。
。ㄎ澹┱Z言
藝術活動要求教師的遣詞應該優(yōu)美一些,這樣能引導幼兒更加喜愛藝術活動。生硬的語言是帶動不了幼兒的積極性的。在這方面,我還需更多的積累。
以上便是我針對這次的活動,結(jié)合王老師的建議進行的反思。接下來便是我針對以后類似活動的開展進行地思考。
后在美術活動的設計中,我努力針對活動的重點,運用細致的提問,細致的準備,細致的講解……進行設計。在活動重點的把握上,我還需多問多思考。認真根據(jù)思考后的重點進行每個環(huán)節(jié)上的把握。本學期我著重引導幼兒進行水粉畫的練習。在水粉畫方面,顏色的類型、顏色的調(diào)試、顏色運用的方式等等都可能是一個重點。因此開展一次好的美術活動,總結(jié)一句:細致體現(xiàn)重點。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2
數(shù)學活動《區(qū)別里外》是小班階段的孩子應該掌握的方位概念,要會正確地辨別某物在某物的里面或者外面。因為“里外”這個詞在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到,所以孩子們對此并不陌生,但是并不代表著孩子對這些方位掌握了。通過實物的演示操作,讓孩子初步感受了里外是有參照物的,隨著參照物的改變,里外也會改變,是相對應的。這個其實對小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比較難的,通過操作,部分的孩子有所了解,但很多的孩子還是處于茫然的階段。
我想,數(shù)學活動本就存在著很明顯的個體差異,如果只是整齊劃一地進行集體教學是不能讓每一個孩子了解的,所以個體的操作還是很有必要的`,對于這個內(nèi)容,我采用了“藏東西”和“找東西”的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再次體驗“里外”。 平時就喜歡躲躲藏藏的小班孩子,對于這個游戲很喜歡,大部分孩子在多次躲藏中,了解了這一知識點。
在小結(jié)的時候,我想著用數(shù)學的術語來告訴孩子這一對方位詞是相對的?墒窃谥v出來的時候,又覺得很生硬,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聽懂。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3
《綱要》中的科學領域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焙汀澳苓\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今天的活動內(nèi)容是認識我身上的1和2。如何讓孩子們感知1和2的數(shù)量呢?我采取了找一找的方法。一開始,我就用了吸引孩子們的`口氣“我每天帶著1和2的東西上幼兒園,這些東西有的想給大家講故事,有的能看見你買的笑臉,有的能聽見你們的聲音,還有的能緊緊擁抱你們。這些東西就在我的小腦袋上,你們知道是什么嗎?”隨著我的有效而又針對性的提問,孩子們紛紛開始回答了。墨墨說1張小嘴巴和2只眼睛;阿寶說1個小臉蛋和2只小辮子;朵朵說1個小鼻子和2只耳朵;洲洲說1個下巴和2條眉毛。
隨著孩子們的小腦袋開始思考,我就把孩子們的思考點從局部到全身,“找找你的小身體上哪里有1和2呢?也可以在小朋友的身上找一找!庇谑,小琪琪說1件衣服和2只手;大奇奇說1條褲子和2個褲袋等等。
接著,再拓寬思維吧!在教室里找找哪里有1和2呢?多多說1架鋼琴和2個老師;阿寶說1臺電腦和2個小音箱;小寶說1臺電視機和2個電風扇開關等等,孩子們的思維撞擊出火花,一直興致勃勃地在參與中。
孩子們看著我根據(jù)他們所說的畫下來的圖示再次進行一一感知,孩子們舉起食指,跟著圖示說“一張小嘴巴111,兩只眼睛222;一個小臉蛋111,兩只小辮子222……”
最后,還請孩子們?nèi)ゼ依镎乙徽夷睦镉?和2?馬上就有小朋友說1張床和2只枕頭,呵呵,我們的小朋友是不是很聰明呢!
這個活動,我始終將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結(jié)合在一起,讓幼兒能夠從自己的小腦袋上觀察到身體上,再到教室里的由小及大,從局部到整體的有序觀察,孩子們都能感知到了1和2的數(shù)量關系,也就達成了這個活動目標。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4
幼兒喜歡聽故事,通過聽故事,能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fā)展語言。
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jié)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講故事時,要換方式多講幾遍,激發(fā)幼兒傾聽的積極性。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掛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xiàn)在來看,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可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提問中,要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只能提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忽視了到小班的水平,提了一些不容易或者說根本回答不上的問題,其實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請智力較高的`幼兒示范,再讓幼兒按順序聯(lián)系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愿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fā)和提示,盡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5
這次教學比武,我們小班組的主題是《我愛幼兒園》,為了挑戰(zhàn)自我,我選擇了從來沒上過的,也是我的弱項——美術課。
我們班的孩子,已經(jīng)用水彩筆畫過直線、曲線,為了讓孩子們體驗用不同工具作畫的樂趣,我讓孩子們嘗試用棉簽和顏料來作畫。
這次活動,總的來說,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
首先,用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導入,引起幼兒興趣,為棉簽畫做鋪墊。
課前,我與別的美術老師討論過要不要示范的問題。示范,怕抑制了孩子的思維。但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棉簽畫,我還是請了一名幼兒示范,老師邊講解,讓孩子們掌握棉簽畫的技能。
不足的.是孩子示范的時間太長,忽略了其他的孩子,可以多請幾個孩子,畫不同的小草。之前的談話環(huán)節(jié)應引導孩子說一說自己想畫什么樣的花草。棉簽也應該準備更大的,作畫時可以放一點輕音樂。
因為是第一次嘗試美術課,存在很多不足,以后,我會多鉆研教材,努力把弱項——美術課上得更好!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6
一天早晨,一個小朋友的家長問我:“教師,孩子說有個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某某某。這兩天我們孩子都不愿意來幼兒園了!蔽衣牶竺枺骸昂⒆诱f打到哪里了?因為什么打的?”
“我們孩子那么小,他怎樣說得清楚反正你們教師給我多注意著點就是了,另外別讓他們挨著坐了。”我說:“好的,我會關注的!
這時某某某的媽媽正好送孩子來幼兒園,為了不引起家長之間的矛盾,我連忙說:“又來了一個乖寶寶,快和媽媽再見吧!我們?nèi)ハ词。?/p>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這件事我一向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會故意打人嗎?我想對家長們說:“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想法去評價孩子,他們是那么的善良、純真,在他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的!闭袢纸(jīng)里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痹诤⒆觽兊乃枷胧澜缋铮瑳]有仇恨、嫉妒、報復、虛偽、欺騙。僅有真實情感的表達,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歡就是喜歡,生氣就是生氣,但過后立刻又會忘記,所以我一向覺得這是我最該向孩子們學習的優(yōu)點。比如:“幼兒園里經(jīng)常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兩個孩子打架了,跑過來告狀,相互埋怨十分生氣,教師有時會說:好吧,你們兩個人就不要在一齊玩了,免得再打架?墒鞘虑檫^去不到五分鐘,他們又在一齊興高采烈的玩起來了。并且還是的朋友,越不讓他們在一齊玩,他們會越好!彼哉f:“孩子們都不計較我們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于懷呢?”
再說,小班孩子規(guī)則意識還不強,需要我們做教師的正確引導,比如:在入廁這個環(huán)節(jié),剛開始孩子們不懂的排隊,一到廁所就往前面擠,時常聽見孩子們說:“教師某某某小朋友推我,某某某小朋友打我。”如果我們教師不正確分析,盲目批評指責,勢必會誤會孩子。如果家長偏聽偏信,生怕自我的孩子吃虧,錯誤誘導勢必會使孩子犯錯誤。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本事不夠,他們只關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現(xiàn)實與想象還分不清,有時會把想象中的事情說出來,使得家長誤以為真。還有的家長會使用一些誘導性的語言,來對幼兒發(fā)問,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教師厲害不厲害?教師今日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打你了嗎?”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7
在《切水果》此次活動中,我們選擇的水果都是一些幼兒十分熟悉的水果。在這次活動中,經(jīng)過讓幼兒觀察各種水果的外形特征以及教師的引導,使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游戲,并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奔跑、追逐的樂趣,所以,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征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盡可能的為幼兒供給思考、嘗試的機會,不斷開展他們的想象空間,發(fā)展他們的.智力水平。
孩子們玩得很盡興,運動量也到達了小班年齡段的標準,在游戲中孩子們玩的興致很高,活動目標完成得比較順利。
在活動中部分孩子有點放飛自我,沒有遵守必須的游戲規(guī)則,這對體育活動而言是很危險的,幼兒沒有必須的規(guī)則意識,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加強幼兒對這方面的引導滲透。讓幼兒明明白做任何事都有必須的規(guī)則。使的以后進行其它游戲活動也更順利安全。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8
目前,大部分每個家庭中都只有一個孩子,受著兩代甚至三代人的恩寵,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事都有人為他們包辦代替,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從而導致孩子失去很多自己做事的機會。剛?cè)雸@的小班幼兒由于以前家長過多地包辦代替,養(yǎng)成事事依賴大人的習慣,沒有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識。因此對于剛?cè)胗變簣@的小班幼兒培養(yǎng)她們的自理能力很關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一、利用兒歌,使幼兒愿意自己動手來做事
小班幼兒年齡小,各種能力本來就弱,再加上在家里事事都有別人為他們包辦代替,失去了許多做事的機會,小朋友們也養(yǎng)成了習慣,根本不愿意動手做事情。每當午睡后起床的時候,小朋友會喊,“老師、老師幫我穿衣服。”“老師、老師幫我穿鞋子”……有的小朋友本來自己會做的,聽見別的小朋友再叫,也不愿意動手了,就坐在床上等老師來幫他?墒切“嗟挠變禾貏e喜歡邊讀邊做事,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編一些好聽的.兒歌,上完廁所后,就教幼兒念“毛衣卷起來,秋衣塞進褲子里,前面塞一塞,后面塞一塞,左面塞一塞,右面塞一塞,小褲子提一提,毛衣放下來.”幼兒邊念兒歌邊自己動手提褲子,一周下來,幼兒基本上都會提褲子了。比如穿衣時,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后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刮大風啰!”將衣服甩在身后,搭在身上;接著繼續(xù)說、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里”。讓幼兒手里拿著衣服喊著、笑著、做著,非常開心。讓幼兒在提褲子、洗手、進餐、脫衣服、穿衣服、穿鞋子時都非常開心的念著兒歌去練習,培養(yǎng)她們樂意自己動手做事的意識和本領
二、利用各種游戲,讓幼兒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設計各種游戲,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在區(qū)角活動中我們投放“喂猴子吃香蕉,的材料,讓幼兒再給猴子喂食時不僅鍛煉了小肌肉的發(fā)展,還學會了使用筷子的方法,在娃娃家,讓幼兒在給娃娃換衣服時,學會了穿衣服、扣扣子的方法?傊覀冊O計了許多有趣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得到生活體驗,得到生活能力鍛煉。
三、利用一日活動,讓幼兒進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練習
為了使幼兒熟練掌握生活技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反復練習。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學習途徑。比如來園自己擺放自帶物品、喝牛奶時自己插吸管、有鼻涕了自己去拿面巾紙擦干凈、中午吃飯是自己動手吃完飯和菜……以不同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參與、動手實踐,從而多維立體的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9
《標準》強調(diào)數(shù)學學習要貼近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本節(jié)課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體驗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這些游戲都是經(jīng)過“猜測—實踐—驗證”的探索過程完成的,教學是成功的'
本節(jié)課學生是在對事情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來進一步學習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
對于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認識,我在課堂中一定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中感悟、體會、認識,基于這樣的理念,因此設計了一個個游戲,讓學生去動手實踐。
首先我是喚起學生舊知的回憶游戲,師生共同做,教師演示,讓學生猜,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因為這是學生玩過的游戲,所以教師組織的速度放得快些,不讓學生再親自去實驗。
沿著學生對“事情的發(fā)生可能是這樣也可能是那樣”的認識,我改變條件,再讓學生猜測,然后通過游戲?qū)嶒炄ヲ炞C猜測,通過這樣的“猜測—實驗—驗證”的親歷過程,學生就在游戲活動中對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了感性的認識!霸囈辉嚒钡挠螒蜻M一步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情況可能性大,什么情況可能性小。
課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現(xiàn)了可能性的大小,但是如何使可能性變大,或變小,學生卻很模糊,這也是個逆向思維,如果再設計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得會更牢。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10
本次活動目標源自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及主題目標。通過活動達到預先制定的教學目標。幼兒在活動中能感受到秋天是一個很美的'季節(jié)。在學習過程中,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幼兒能大膽回答,也知道了小蟲、螞蟻、小魚、小燕子都把落葉當做自己需要的東西。在活動中幼兒也能根據(jù)動物的大小、樹葉的大小、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大膽想象。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引導模仿小動物角色,達到目標,大家都爭先恐后的舉手想來體驗小動物的智慧和可愛。我覺得在閱讀圖畫后,引導幼兒講述課文時,還是有很多幼兒不能大膽回答,但是到了表演游戲時,請幼兒復述相關段落時,還是有很多幼兒大膽舉手的。還有一點,在小燕子看到落葉時,幼兒還是猜不到落葉會像信,說明幼兒對“信”還是缺乏一定的了解的,所以,還要加強對信的認識。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11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資料時出現(xiàn)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zhuǎn)可是彎來,總是圍繞自我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lián)想不到自我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為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潛力,之后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才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那里能夠很清楚地明白:啟發(fā)孩子的思維務必借助具體事物來進行,采用直觀教具,幫忙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透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12
小班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述時,習慣于看圖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體,特別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進行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時,我就關注到了孩子們的這一特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看圖片。圖一,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幾個小朋友。于是,我就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小朋友怎么了?注意觀察小朋友的表情,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了?他們在做什么動作?你在什么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以后,就馬上能明白,原來是恐龍在發(fā)出不好聽的聲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覺得聲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后一幅圖,孩子們只是說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頂上,可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們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們想想,結(jié)合前面發(fā)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會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悅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說:大恐龍,你的聲音太響了,請你輕點吧!
這個活動孩子們說的特別棒,我也很輕松、快樂的參與著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關注整體,同時要結(jié)合其他的圖片去發(fā)現(xiàn)圖畫背后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只要合適的引導,小班孩子的看圖講述一樣會很出彩的。
從孩子都畫西瓜想藝術活動的“示范”
繪畫活動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前些日子在聽隨堂課,藝術活動“有趣的圓”引發(fā)了對此問題的思考!坝腥さ膱A”是讓幼兒對圓進行想象添畫。導入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有的說圓是泡泡,有的說是蓋子,有的說是西瓜,有的說是太陽……圓可以變成小豬、小雞、太陽、花……孩子們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過程中,老師讓兩個孩子進行了一個想象的“示范”畫,一個孩子把圓添畫成西瓜,另一個孩子把圓添畫成小雞。由于孩子的經(jīng)驗問題,“示范”小雞時出現(xiàn)了一只小雞兩張嘴的現(xiàn)象。接下來在幼兒的添畫中,發(fā)現(xiàn)了幾乎每個孩子都畫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畫了小雞,而且翻版了兩張嘴的小雞呢。
我想,假如今天的活動不讓孩子來“示范”畫西瓜,那么會不會每個孩子的作品都出現(xiàn)西瓜呢?假如老師能利用兩張嘴的小雞“示范畫”,引導孩子明白正面小雞的眼、嘴的畫法及側(cè)面小雞的眼、嘴的畫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許就不會再出現(xiàn)兩張嘴的小雞了。孩子們個個畫西瓜,說明了示范確實存在著框住孩子思維的現(xiàn)象,孩子們照畫兩張嘴的小雞,說明了示范是孩子積累作畫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徑。那美術活動到底要不要“示范”呢?
從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方面來說,盡量不要示范作畫,通過欣賞等其他途徑來讓幼兒感受,以期待不出現(xiàn)統(tǒng)一模式的幼兒作品。從積累繪畫技能方面來說,一定的示范畫是要的,美術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這是孩子創(chuàng)新作畫的基礎,只有肚中有“貨”,才能創(chuàng)新。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個人認為,簡單的就不要示范。示范是要讓孩子學新的技能,要與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示范是為了讓孩子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創(chuàng)新。
不知大家怎么認為呢?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13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于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涂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涂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guī)范,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xiàn)他們內(nèi)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于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涂亂抹,來體現(xiàn)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于教孩子畫些什么,也不必強調(diào)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涂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只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盡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簽、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diào)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繪畫工具的多
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干,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桿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桿、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四、用兒歌、故事內(nèi)容導入,調(diào)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于理解,易于掌握。
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布置在室內(nèi),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币虼,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后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fā)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么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升華。
海電幼兒園 溫麗
20xx-12-4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
怎樣培養(yǎng)小班幼兒繪畫興趣
海電幼兒園
溫 麗
20xx.12.4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 篇14
《我上幼兒園》是一個有趣的語言活動。它用兒歌的`形式形象的講述了孩子們上幼兒園第一天和適應幼兒園生活后的情況,以此來鼓勵孩子們熱愛上幼兒園。
在本次活動中,我先讓孩子們看圖,來猜測故事內(nèi)容。然后,教師講述兒歌內(nèi)容。在講述兒歌內(nèi)容的過程中,教師利用肢體動作來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并記憶兒歌內(nèi)容。例如,“縮在椅子上”就雙手抱住膝蓋;“飛來又飛去”就伸開兩手臂做蝴蝶飛的狀態(tài)。孩子們看到老師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覺得很有趣,自覺地就和老師一起學起來了。
通過肢體動作、圖畫內(nèi)容,以及教師的引導,孩子們在記憶兒歌的過程中表現(xiàn)良好,絕大多數(shù)幼兒能將兒歌邊做動作邊完整念誦出來。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體驗了“我上幼兒園”的快樂情緒,知道了在幼兒園可以找到許多好朋友。孩子們上幼兒園的情緒也變得積極了許多。
【小班幼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04-03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02-02
幼兒小班教學反思15篇04-10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09-24
幼兒園小班教學活動反思07-26
小班教學反思03-10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5篇06-13
小班美術教學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