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都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都導游詞1
總體來說,寬窄巷子的修護過程中,街巷形態(tài)進行了空間上的梳理調(diào)整,精心保留了原有的街道肌理尺度。只是小心翼翼地做了適度的“減法”,拆除片區(qū)內(nèi)與歷史風貌不符的現(xiàn)代建筑。
我們知道寬窄巷子一共只有45座建筑,所以說可以進駐寬窄巷子的商家都是非常幸運的。
現(xiàn)在呢,我們是在寬巷子。寬巷子在清朝宣統(tǒng)年間的名叫興仁胡同。據(jù)說這里所駐的是鑲紅旗的清軍,寬巷子中一位懂蒙語的滿族人介紹,胡同是蒙語的音譯,關(guān)于胡同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扎起的蒙古包之間的.通道。而到了民國年間,在中國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風氣下,清朝的叫法“興仁胡同”改名為“寬巷子”。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是寬巷子20號院,據(jù)說很多人一旦來到這里就拔不開腳,現(xiàn)在我們進去看看吧。主人老段是一個做設(shè)計的行家,例如一品天下等景觀設(shè)計都是他的手筆。傳統(tǒng)文化既是他的心頭所好,也是玩得最精彩的看家絕活。
寬巷子20號這個兩進院落,是按照民國風格重建,保留著民國年間雕工細膩的木質(zhì)門頭。象征大吉大利的獅子滾繡球,寓意得福的佛手,這些精美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換作別人最多只能原汁原味的存留。而天趣滿漢樓讓人最驚喜的是,在絲毫沒有對原建筑做改動的前提下,僅從細節(jié)和擺件下筆,便濃墨重彩的凸現(xiàn)出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魅力。天井院落里,龍脈池對應(yīng)著鴻運泉,文房四寶對應(yīng)著清澈的古箏琴聲;古畫青花,孔雀錦鯉,老段的天趣滿漢樓像是一幅華麗細膩的蜀錦。在寬窄巷子的熱鬧喧嘩里,保留著深宅大院、大戶人家的古老情調(diào)。
成都導游詞2
推薦聞酥園的椒鹽酥,蔥油酥,桃酥,千層酥,貓耳朵,綠豆糕,涼卷,酥皮蛋糕,泡芙,蛋撻,肉松卷,云腿月餅(后5個不容易買到,去晚了就賣完了。最好現(xiàn)買現(xiàn)吃)【我是吃貨= =】
其實最資格的`四川美食是帶不走的。像什么四川廖排骨,夫妻肺片,韓包子,龍抄手,鐘水餃,蛋烘糕,樂來鍋盔,傷心涼粉,二姐兔丁、賴湯圓、擔擔面、富順豆花、鹽邊牛肉,三大炮,糖油果子,擔擔面,酸辣粉,麻婆豆腐,宮保雞丁,熊掌豆腐、各種回鍋肉,紅燒肉,雙流兔頭,各種干鍋、火鍋(推薦麻辣空間)、串串香、冒菜、廖記棒棒雞,紫燕百味雞,蕎面,雞絲涼面、雞絲涼粉、老麻抄手、牙簽牛肉、跳水蛙兔、鐵板燒、白家肥腸粉、缽缽雞、泡椒兔……不說了,說得我要流口水了
成都導游詞3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在這里,我謹代表成都旅行社歡迎大家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來到我們美麗的蓉城,F(xiàn)在站在各位面前的這個帥小伙(美麗大方的姑娘)便是大家今后幾天旅程中的導游,那就是我,我姓,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姓,師傅將會和我一起,謁誠的為大家服務(wù),希望能與大家合作的愉快。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大家盡可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便我能回去后認真總結(jié),爭取將來做的更好。最后,祝愿大家在即將到來的幾天旅途中能玩的愉快,游的盡興。用我們四川話說就是耍得安逸,玩的巴拾。
相信在座的'各位中大部份或全部人都是第一次來成都吧,那么你是否對現(xiàn)在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陌生,對即將看到和聽到的一切充滿好奇呢?那么,首先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后幾天的行程以及成都市的概況吧(行程略)。記得剛才歡迎大家時我提到一個詞——蓉城。為什么我不是歡迎大家來成都,而是說蓉城呢,因為蓉城是成都市的一個別名。那么,這個別名是怎么得來的呢?先不要急,讓我們從四川省的概況一步步來了解吧。
四川省面積近48.5萬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居全國第5位。其中耕地面積約6萬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十二,居全國第4位。四川不僅是祖國西南的大糧倉,還是全國四大林區(qū)之一,四大藥材生產(chǎn)基地之一,五大畜牧區(qū)之一。農(nóng)副產(chǎn)品中,蠶繭,柑桔,油菜和中藥材的產(chǎn)量居全國首位。四川人口8329萬,占全國總?cè)丝诘慕种,是人口最多的省。四川還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除漢族外,還有藏、彝、羌、苗、回、壯、白、滿、土家、納西、布依等14個少數(shù)民族。
四川地處內(nèi)陸腹地,地勢險要,西邊是青藏高原,北邊有秦嶺和大巴山,南面是云貴高原,惟有長江水將西邊的巫山?jīng)_開一道缺口。四川由東部的盆地和西面的高原山區(qū)組成,成都處于盆地中心,盆地面積約17萬方面軍公里,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地均海拔4000米,是我國第一級階梯的組成部份,其最高峰貢嘎山達7556米,是我國第二高峰,世界第八高峰。
四川盆地的氣候特征可以用12個字來形容: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日照少。年均氣溫17度左右,夏季一般為35度,七八月最高時可達39度。夏季雨水較多,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四川盆地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qū)之一,全年日照數(shù)1000——1400小時,均每天只有3小時左右。
四川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加上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使之自古便有了“水旱從人,不知饑謹”的美譽。
成都導游詞4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于,大家可以叫我“于導”。
別以為成都可只有火鍋,好吃的東西可多著呢!有鮮辣肉多的兔頭,有勁道無比的擔擔面,還有香醇可口的.米酒……成都還有兩條美食街,是錦里和寬窄巷子,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
前方便來到了青城山。青城山坐落于四川都江堰西南,又名“丈人山”,面積125平方千米,海拔1600米。36峰形若城廓,環(huán)列一體,因為林木蒼翠,終年常綠,因而得名,被譽為“青城天下幽”。青城前山、后山兩部分組成了景區(qū)。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山上有道觀70余座,被稱為“第五洞天”。主要景點有108處,其中以天師洞、上清宮、金鞭巖、雙泉水簾洞最為出名。大家可以自行參觀。
青城山景區(qū)內(nèi)有豐富的資源,其中的瑞圣花、枯枝牡丹、青城茶等奇花名茶更是著稱于世。洞天貢茶、洞天乳酒、道家泡菜、白果燉雞被譽為“青城四絕”。唐代大詩人杜甫游青城山時,曾留下“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钡拿。
如果要問天下哪個水利工程最古老,非都江堰莫屬。都江堰創(chuàng)建于公元前300年的秦昭襄王時代,由蜀郡守李冰父子修建。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個部分組成了整個工程。
為了變水害為水利,李冰根據(jù)川西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在勞動人民的支持下,鑿開玉壘山,引水灌良田。在岷江江心筑堤分水,堤的前端是把岷江分為內(nèi)外二江的“分水魚嘴”,外江是經(jīng)都江堰、樂山至宜賓入長江的岷江正流,全長700多千米;內(nèi)江是人工渠道,在“寶瓶口”的節(jié)制下,流入成都平原。同時,在分水堤口段修建了“飛沙堰”,以防止更多的洪水和泥沙流入內(nèi)江,從而使洪水、泥沙自動地泄歸外江,有效地控制了內(nèi)江的流量,從而變水害為水利。
后人為了紀念李冰父子,便在附近建造了二王廟、伏龍觀。觀內(nèi)有塑造于東漢建寧元年(公元168年)的李冰父子大型石像,以及制于唐代的飛龍鼎等。大家如有空可以參觀。
目前,都江堰灌溉面積達800萬畝,可謂是千古受益的偉大工程。它也是中華民族改造自然的奇跡之一。
成都還有許多有名的景點,如樂山大佛、杜甫草堂、金沙遺址、九寨溝、青羊?qū)m、武侯祠……我們今天只游覽了一小部分,希望大家能細細游賞。
成都導游詞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黃龍溪鎮(zhèn)東臨府河,北靠牧馬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鎮(zhèn)上的居民就生活在這幽靜古樸的環(huán)境中。最早系統(tǒng)地將黃龍溪鎮(zhèn)推出亮相的,當數(shù)中國貿(mào)易總公司。1990年,該公司在向全國贈閱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鎮(zhèn)黃龍溪一瞥》為題,詳細介紹了古鎮(zhèn)的歷史,諸葛亮兵屯牧馬山,以及古鎮(zhèn)中醫(yī)后繼有人等情況。并用大量的古廟、古樹、古街巷、古浮橋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黃龍溪“古鎮(zhèn)風光好,古鎮(zhèn)民風淳”的景象。同年,《中國民航》、《西南航空》等雜志開始不惜版面介紹黃龍溪古鎮(zhèn)風情。在’92中國友好觀光年”中,省旅游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聯(lián)合將黃龍溪古鎮(zhèn)推為8條精選旅游線路之一。黃龍溪古鎮(zhèn)現(xiàn)存的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鋪就,兩旁是飛檐翹角桿欄式吊腳樓。黃龍溪,到處彌漫著氤氳的青霧,幽深的街道,彎彎曲曲,兩旁是木結(jié)構(gòu)的兩層樓房,一家挨一家,樓下臨街的大都是店鋪,騎樓式的建筑,門前飄著一面藍底白字的小旗,什么“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二樓的.房子,靠近內(nèi)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邊的用來做生意。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發(fā)亮的門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著濃濃古意。
黃龍溪的古文化旅游景點多如璀璨的珍珠,從景區(qū)上可以分為三個以水相連的古景區(qū)域,分別核心景區(qū)、擴散景區(qū)和延伸景區(qū)。
黃龍溪的核心景區(qū)是以古鎮(zhèn)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她以古街、古樹、古廟、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碼頭、古戰(zhàn)場、古崖墓和古衙門的“十古”著稱。古鎮(zhèn)上還擁有的“一街三寺廟”,“三縣一衙門”,“千年古樹伴古鎮(zhèn)”等都嘆為全國奇觀,古鎮(zhèn)鎮(zhèn)江寺對面是錦江與鹿溪河的交匯口,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見“黃龍渡清江,真龍內(nèi)中藏”的景觀,泛舟水上,空靈飄逸,吟詩品茗,如夢如歌。從鹿溪河口泛舟而上三公里,即到了黃龍溪的擴散景區(qū),該景區(qū)有著名的“大佛寺” 和“觀音寺”,兩寺坐落在兩山之上,遙遙相望。北岸邊即為“大佛寺”大佛寺原建于明代,鑿刻在象冊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余,史稱為“蜀中第二”的小樂山大佛。觀音寺,坐落觀音山上,普渡人間。從鹿溪河口沿錦江上游二公里是陳家小島,是“黃龍五島”之一,小島現(xiàn)存川西僅有一座不沖古磨水碾-“陳家水碾”,當車行近水碾島時,遠聞吱吱啞啞的古碾聲,引起了人們幾多農(nóng)耕文化的甜蜜回憶......
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眾多影視界朋友,成為古裝影視片外影拍攝理想之地,先后有《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海燈法師》、《秦淮世家》等100余部影視片在此拍攝。
成都導游詞6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成都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
文殊院坐落于天府之國成都市中心,占地90余畝,四川著名佛寺,全國佛教重點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禪宗四大修持場所之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后毀于兵災(zāi)。傳說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xiàn),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稱文殊院。
1988年新建一座千佛和平塔(鐵塔)初建于隋朝,原名信相寺,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明朝末年,該寺毀于戰(zhàn)火,康熙年間,慈篤禪是由在廢墟中結(jié)茅打坐,誦經(jīng)修持,于禪定中出現(xiàn)紅光,化出文殊菩薩形象,謂其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因此改名為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西北角,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它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后毀于兵災(zāi)。傳說清代有人夜見紅光出現(xiàn),官府派人探視,見紅光中有文殊菩薩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稱文殊院。
康熙帝御筆“空林”二字,欽賜“敕賜空林”御印一方?滴醯勰E至今仍存院內(nèi)。丈殊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積11600平方米。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殿、說法堂、藏經(jīng)樓莊嚴肅穆,古樸宏敞,為典型的清代建筑。兩旁配以禪、觀、客、齋、戒和念佛堂、職事房,形成一個封閉的四合院。兩相對峙的`三檐式鐘鼓樓,鐘樓里懸有4500多公斤的銅鑄大鐘一口。觀音大士像為青銅鑄造,可稱雕塑精品。護法神韋馱像,為清道光九年(1829年)第七代方丈本圓用青銅翻砂而成,工藝精細,童顏神態(tài),體現(xiàn)了“童子相貌,將軍威儀”的風度。還有一尊列為“空林八觀之一”的緬甸玉佛,是院僧性鱗和尚于民國11年(1922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
成都導游詞7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在商周時期,四川地區(qū)建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在今川西地區(qū),由古蜀族為中心建立的蜀國;另一個是在今川東地區(qū)(包括今重慶市),由古巴族為中心建立的巴國。所以,四川地區(qū)古稱“巴蜀”。公元前320___年,秦滅巴蜀,置巴蜀二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及山南東、西等道,宋置川陜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總稱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設(shè)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轄區(qū)內(nèi)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云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清為四川省,并對川、滇、黔3省省界進行較大調(diào)整,基本確定了現(xiàn)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國時期,今四川西部分治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劃歸四川。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轄18個市,3個民族自治州。
自古以來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經(jīng)濟條件,使四川成為中國經(jīng)濟開發(fā)最早的地區(qū)之一。據(jù)考古證明,舊石器時期今四川境內(nèi)就有人類活動,在距今4000~5020___年,成都平原地區(qū)是長江上游區(qū)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廣漢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遺址,是古蜀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農(nóng)業(yè)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興起,歷史上四川的農(nóng)業(yè)、冶金、絲織、建筑等都得到一定發(fā)展。
截至20___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27915271戶,88151705人。平均每戶3。16人,總?cè)丝跀?shù)比20___年增加926481人,年增長率1。15%,比上年上升0。22個百分點。總?cè)丝谥校耗行?5664212人,占51。80%;女性42487493人,占48。20%。男女性別比為107。5∶100??cè)丝谥校?8歲以下的18018603人,占20。44%;18歲~35歲的.23883744人,占27。09%;35歲~60歲的33126976人,占37。58%;60歲以上的13122382人,占14。89%。
。ù速Y料由四川年鑒社提供,詳細內(nèi)容請查看《四川年鑒》20___卷)
城市化進程進展加快,但低于全國水平。四川的城市化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進入加速發(fā)展的階段,至20___年底,四川共有32個城市,其中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17個、縣級市14個,全省人口城鎮(zhèn)化率為35。6%,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城市和建制鎮(zhèn)的等級規(guī)模變化較大,除成都、自貢、攀枝花、綿陽、德陽等中心城市進一步做大做強外,城鎮(zhèn)化率超過30%的還有遂寧、樂山、內(nèi)江等市。逐步形成了以成都為特大城市,綿陽、攀枝花、德陽、自貢等大城市,廣元、遂寧、達州等中等城市,廣漢、江油、閬中等小城市4個層次的城市體系格局。
盡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城市規(guī)模體系不完善。在32個城市中,200萬人以上的城市有1個,其余以中小城市居多。城市規(guī)模在100萬人~200萬人、50萬人~100萬人檔次的城市缺乏或不足,形成明顯的斷層效應(yīng)。城市空間分布體系也不甚合理,城市布局明顯東多西少,東部占全省城市數(shù)的93。75%,東部地區(qū)和重慶地區(qū)一起構(gòu)成中國西部城市群最密集的地區(qū),也是中國僅次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的第四大城市群地區(qū)。四川西部只有攀枝花和西昌2個城市。
中心城市地位突出。成都是省會城市,也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為全省最大的經(jīng)濟、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及交通通訊樞紐。四川省域內(nèi)的人口、產(chǎn)業(yè)、資本、技術(shù)、信息與人才向成都高度集中,極化效應(yīng)十分明顯,成都市的國土面積僅占全省的2。6%,而人口與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卻分別占到全省的15。48%和31。64%。成都在四川的作用舉足輕重,在西部地區(qū)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中心城市。
地方城市各具特色。除了成都這一綜合性特大城市外,其它城市功能各有特點。綿陽為“西部科技城”,西昌是“科學衛(wèi)星城”,攀枝花是“鋼城”,自貢是“鹽都”,南充是“絲綢之府”,德陽是制造業(yè)重鎮(zhèn),宜賓、瀘州不僅是“酒城”,還是水陸交通樞紐。樂山、都江堰、峨眉山、閬中等是聞名的旅游城市。
成都導游詞8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您仰光臨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雙擁"模范城。近幾年,她又以城市建設(sh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成就,先后榮獲聯(lián)合國頒發(fā)的"人居獎"和"最佳范例獎"兩項殊譽。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于一體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寶大熊貓的故鄉(xiāng),也是天府之國的中心和"窗口"。她以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風光絢麗多姿和名勝古跡眾多而聞名于世。"錦城""蓉城"是成都的別名。芙蓉、銀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樹。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間,西部地勢較高,中部和東南部是廣闊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內(nèi)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攝氏16度上下,降水量約1000毫米,素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之譽,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進,物產(chǎn)十分富饒,歷來被稱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總面積12。39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诔^1000萬人,轄區(qū)劃為7區(qū)4市(縣級市)、8縣。我們一般說的成都市區(qū)則指市中心部位的五個區(qū),簡稱為"五城區(qū)"。其余的統(tǒng)稱"市郊縣"。
成都早在一萬多年前就已成為蜀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和舞臺。在市區(qū)和廣漢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們就用自己辛勤勞動的雙手,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約2500年前,古蜀國開明王朝把國都從樊鄉(xiāng)(今彭州市、新都縣交界處)遷到此處,取周太王遷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這一典故,定名"成都"。這時的成都已經(jīng)成為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城市。
成都有著悠久而燦爛的工商發(fā)展歷史,特別是絲織業(yè)的發(fā)達,名冠中華,遠銷國外。西漢時期,成都因經(jīng)濟繁榮成為當時中國的"五都"之一,織錦業(yè)已成為漢朝的重要國庫收入來源。成都是蜀錦織造的中心,朝廷在此設(shè)置了"錦官城",派有"錦官"進行管理。這也是成都又稱為"錦城"、繞城而過的府南河又稱為"錦江"的原因。蜀漢時期,諸葛亮在四川實行休養(yǎng)生息,扶持農(nóng)商的經(jīng)濟政策,成都作為蜀漢首都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從晉代左思《蜀都賦》的敘述可見當時盛況。他說"市虞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里,羅肆萬千,墮賄山積,纖麗星繁……"
好一幅百貨云集、萬頭攢動的市場交易圖!唐代,成都有"揚一益二"之譽,說她的繁華僅次于江南的揚州。到北宋時期,成都已成為僅次于汴京的大都會。這時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紛爭中處于相對安定的情況下,工農(nóng)商業(yè)都有所發(fā)展,商市貿(mào)易突破了傳統(tǒng)的坊市格局,發(fā)展了專門的交易市場,不僅有城內(nèi)東南西北的綜合市場,也有了專營產(chǎn)品的市場,如草市、糠市、鹽市、騾馬市等,鬧市區(qū)還有夜市"。此后的成都歷經(jīng)元、明、清諸朝和民國時期,其間雖有多次的興衰起落,但她作為四川省經(jīng)濟中心的地位并無變化。
成都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工藝之鄉(xiāng)。蜀繡、蜀錦名滿天下,列入中華四大名繡、四大名錦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藝獨特,為歷代傳世名品,近代漢墓出土的文物中許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證;唐代成都出產(chǎn)的"雷琴",載譽全國,被聲樂界視同珍寶;成都的印刷業(yè)在宋代是全國三大印刷業(yè)基地之一,有"宋時蜀刻甲天下"的贊譽,倫敦博物館所藏敦煌文書中有五代時期成都的木歷書",為世界最早的木刻歷書印本;成都的造紙業(yè)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紙"是官方規(guī)定的詔書、冊令用紙;女詩人薛濤制作的"薛濤箋"被文人詩客視為上品。成都的金銀絲制品、竹編、草編、也都有數(shù)百上千年的歷史。
成都是燦爛的蜀漢文化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擁有輝煌的文明歷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興學,開辦了中國第一所正規(guī)的官辦學堂、為四川的文化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漢賦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馬相如、揚雄兩位,晉代史學家《華陽國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詩人薛濤、音樂家段安節(jié)、五代詞人歐陽炯、繪畫大師黃筌、宋代學者《資治通鑒》副主編范祖禹、理學家魏了翁、醫(yī)學家唐慎微、明代文學家楊升魔、清代著名儒將"岳鐘祺,加上現(xiàn)代文學巨子巴金、艾蕪、李力人、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當然,造就成都文明史的還有歷史上眾多的外來名臣、文士的巨大貢獻,成都是歷史上文化名流匯集之地。大詩人李白、杜甫、岑參、高適、韋莊、陸游、大文豪蘇軾等人都曾寓居這里,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遺產(chǎn),使成都的發(fā)達文化享譽國內(nèi)外。
今日成都,可以說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寧又繁榮,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決策的大好形勢下,正揚起風帆,向著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目標邁進。
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成都煥發(fā)了青春。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都有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特型是60年代前期,國家大力進行的"三線"建設(shè),使成都基本上形成以機械、電子、冶金、化工和輕紡工業(yè)為主體的工業(yè)體系,成為四川和中國西部新興的工業(yè)基地。1978年以來,成都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新的歷史時期,憑藉其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地處中西部結(jié)合處的區(qū)位優(yōu)勢,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間,己進一步發(fā)展成為中國西南地區(qū)重要的科技、商貿(mào)、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中國的特大城市之一。
今日的成都,干道縱橫、街市寬整、高樓林立、綠樹成蔭,市容美麗,商業(yè)服務(wù)行業(yè)網(wǎng)點遍布全市,城市綜合服務(wù)功能日益增強;繞城而過的府南河,經(jīng)過全市人民的五年奮斗,全面整治告捷,如今的府南河水質(zhì)變得清亮,兩岸的花木、草坪、雕塑、亭榭與櫛比鱗次的現(xiàn)代化民居高樓相映爭輝,猶如在城市的脖子上系了一條"翡翠項鏈",它不僅具有防洪、環(huán)保和交通運輸?shù)墓δ埽成了市民和游人最喜愛的休閑觀光好去處。
成都作為西南地區(qū)的交通通信樞紐,鐵路有成渝、寶成、成昆和達成鐵路交匯于此;公路除成渝、成綿、成樂、成雅、成灌高速公路外,還有3條國道通過,形成了以川陜、川藏、川甘和成渝、成阿等23條省級以上公路為骨干的放射型公路網(wǎng)絡(luò),成都市是全國公路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航空港。雙流國際機場是全國四大空港之一,現(xiàn)已開通了國際國內(nèi)航線170多條。成都又是西南地區(qū)郵電通訊樞紐,已發(fā)展成為全國8個郵政通信一級處理中心和全國6個通訊交換中心之一,并先后與16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通信聯(lián)系。便捷的交通,發(fā)達的通訊,把成都與全國各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架起了成都通向世界各地的橋梁。
作為第一批獲得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稱號的成都,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最突出的是"蜀漢文化"、"熊貓故鄉(xiāng)""天府風光"三大特色。下面,請讓我分別簡述一下:
成都是蜀漢文化的發(fā)源地。蜀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溫江縣魚鳧城、郫縣三道堰、新津龍馬古城和附近的廣漢三星堆等遺址說明,蜀漢文化有悠久的歷史。成都作為數(shù)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區(qū)的首府,孕育了歷代多少風流人物,擁有許多的歷史遺跡和文化瑰寶,僅以各級政府明令公布保護的重點文物單位全市就有11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
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構(gòu)思之巧妙,計算之精確,手段之高明,工程之宏偉,功能之完善,管理之科學,效益之長遠,無不讓到此的中外游客為之傾倒,她使成都平原成?"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給四川帶來了富裕和繁榮,被譽為"獨奇千古的天府銀河"和"鎮(zhèn)川之寶",是人類文明的不朽杰作。
武侯祠座落在成都市南郊的一片森森翠柏之中,公元五世紀,為紀念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而建。這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侯祠,是中國眾多三國遺跡中唯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的單位。館藏極其豐富的成都武侯祠,與周邊其他州、市、縣豐富的蜀漢文化景觀構(gòu)成的"三國遺跡尋蹤"黃金旅游線,不僅為研究蜀漢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且深受海內(nèi)外旅游者的歡迎。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在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上建成的紀念性古典園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杜甫的詩歌,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被后人譽?"詩史",他本人被尊為"詩圣"。草堂現(xiàn)存各種杜詩版本、多種文字譯本、杜詩書法作品及其他有關(guān)資料3000余冊,文物2000余件。
成都市的.宗教文物也很豐富。全市現(xiàn)有佛寺、道觀、教堂近百處。大邑縣的鶴鳴山是中國道教的發(fā)源地和后世道徒十分尊崇的道教祖庭。青城山是中國道教天師道的發(fā)祥地,并以"青城天下幽"的景觀名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市區(qū)內(nèi)的青羊?qū)m規(guī)模宏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太上老君"(即老子)坐臺傳授道法之處。成都佛寺眾多,其中最負盛名的有寶光寺、石經(jīng)寺、大慈寺、昭覺寺、文殊院等。寶光寺相傳建于東漢,被譽為長江流域四大叢林之一。
其他的文物古跡,諸如望叢祠、望江樓、明僖王陵、永陵、東漢墓、觀音寺壁畫、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等,就不再一一列述了。
成都是大熊貓的故鄉(xiāng)。成都近郊有國家森林公園4處,大熊貓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3處。全世界僅存的一千余只大熊貓,80%左右分布在成都及其鄰近地區(qū)。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也建在成都。成都動物園是世界上大熊貓最多的城市動物園。到成都旅游您不但可以了解到大熊貓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與大熊貓有關(guān)的背景和文化。您還可以去成都鞍子河、大邑黑水河、都江堰市虹口,以及寶興蜂桶寨、臥龍保護區(qū)等大熊貓棲息地和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領(lǐng)略大自然的風光,追尋大熊貓的蹤跡。
天府風光是吸引大量中外游人來成都觀光游覽的又一大特色資源。天府樂土,成都寶地,獨特的地型地貌,造就了成都多姿多彩,獨特有序的天府風光:田園、丘陵、河渠、湖泊、峽谷、奇峰各具魅力,而且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濃郁的民俗風情融為一體,秀色美景,匯成大觀。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贊美成都,真是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人畫圖","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邊天下稀","繁華盛麗天下無。"
除開剛才已說過的都江堰——青城山景區(qū)之外,還有以原始森林,飛瀑流泉、高山天景和雪山草場為特色的大邑西嶺雪山;奇險深幽,生態(tài)原始的彭州九峰山景區(qū);凝幽滴翠,美自天然的崇州九龍溝;湖山澄碧、曲折幽靜的蒲江朝陽湖;丹霞山景,世外仙原般的邛崍?zhí)炫_山,以及金堂的沈江風光、龍池的山林奇觀等等,都是愛好游山玩水的旅游者觀光游覽,享受自然的理想之地。
成都平原的農(nóng)村田園風光富饒美麗,民俗民風,遺存豐富,別具情趣,是天府風光中令人矚目的一大勝景。大邑縣的劉氏莊園、郫縣的友愛鄉(xiāng),龍泉河帶房村,是開展"農(nóng)家樂"和田園風光游的好去處。
親愛的朋友,不管您喜歡什么,在成都您都可以找到滿意的去處。想觀花,這里有龍泉驛的桃花節(jié)、彭州的牡丹節(jié)、新都的桂花節(jié);想游湖,這里有風景秀麗的朝陽湖、龍泉湖、桂湖和白塔湖;要登山,這里有奇峰怪石的龍門山,險峻雄奇的天臺山、花果飄香的龍泉山;要游園,這里有濃縮世界主要景觀的世界樂園,望江公園和人民公園;想感受成都傳流的民居文化的韻味,您可以走進一條條由無數(shù)四合院連接起來的大街小巷;想領(lǐng)略鄉(xiāng)間小鎮(zhèn)質(zhì)樸、寧靜的自然風光,您可以到雙流黃龍溪古鎮(zhèn)、那里古街、古樹、古廟、古水陸碼頭、古戰(zhàn)場、古建筑、古文化融為一體,還是"中國火龍之鄉(xiāng)";想觀戲,您可以步人戲院欣賞川戲、聽那委婉動聽的高腔,看那變幻莫測的"變臉"、"吐火"等川劇絕技表演;想品茶,您可以到一間間各具風格的茶館、茶樓。
四川茶館的特殊氛圍,蓋碗茶具和高超的摻茶技藝,會使您感受到濃濃的成都茶文化的氣息;想吃川菜,成都是正宗川菜發(fā)祥地,川菜館遍布全市,名師薈萃,品味正宗;想吃小吃,成都"小吃"馳名中外,品種繁多,色鮮味佳,物美價廉,擔擔面、鐘水餃、龍抄手、賴湯園、韓包子、夫妻肺片等都是成小吃"的傳統(tǒng)名品,而近年崛起的"火鍋"正后來居上,風靡一時?傊痪湓,"吃在成都、玩在成都、游在成都"已成為旅游愛好者的共識。
朋友們,近幾年來,成都旅游業(yè)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大開發(fā),使成都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前景更加廣闊。成都將以更豐富的旅游產(chǎn)品,更良好的旅游環(huán)境,更優(yōu)質(zhì)的旅游服務(wù),迎接祖國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們的到來,我們相信大家的成都之旅一定能獲得圓滿和愉快的感受。
謝謝大家。
成都導游詞9
游客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寬窄巷子了。從酒店出發(fā),沿總府路、蜀都大道,途經(jīng)天府廣場、人民公園,最后抵達成都寬窄巷子,行程約20分鐘,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過了天府廣場,正行駛在蜀都大道上,蜀都大道是貫穿成都市區(qū)東西部的一條交通大動脈。
現(xiàn)在我想問一下,在大家眼里,成都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沒錯,安逸(川話)。李白有詩云:“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在詩圣杜甫眼里,“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詩人陸游又以“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qū)m到浣花溪”的詩句,真切道出當年成都的優(yōu)美環(huán)境與休閑生活。近年來,成都又先后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上個月,國內(nèi)首個休閑城市排名公布,成都因其“幸福度高、人情味濃、包容性強、好逸不惡勞,既享受生活,更創(chuàng)造生活”而獲得“最佳休閑城市”稱號。
美國時代周刊曾經(jīng)這樣評價成都:china’s china——最中國。那我們今天要去的`寬窄巷子堪稱是最成都。
寬窄巷子可以說是最能體現(xiàn)成都人對于休閑生活的理解和表達的地方。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有規(guī)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qū)。它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條平行的巷子組成。寬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滴跷迨吣(1718年),準噶爾部進兵騷擾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亂。1721年,康熙皇帝應(yīng)川人之情,派旗兵駐防成都。當時的四川總督年羹堯下令在秦代少城遺址上修建“滿城”,給旗兵居住。清制規(guī)定森嚴,滿蒙官兵一律不得擅自離開少城接觸商務(wù)買賣,他們只靠每年少城公園,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園春秋兩季的比武大會,論成績優(yōu)異領(lǐng)取皇糧過日子。然而風雨飄零,如今的少城只剩下了寬窄兩條巷子。那時,寬巷子住的是文武官員,窄巷子住的是士兵,等級森嚴。其后,寬窄巷子的人員結(jié)構(gòu)也就這樣延續(xù)下來了,寬巷子多為達官顯貴,窄巷子聚居的則是平民。但其實從街道的結(jié)構(gòu)和規(guī)模來說,寬巷子與窄巷子并無太大差異,只是顯貴們住的地方當然“寬”,平民住的地方自然就“窄”。所以民間便有了“寬巷子不寬,窄巷子不窄”的說法。
成都導游詞10
各位朋友:歡迎大家游覽杜甫草堂,我是你們的導游小李。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1961年,國務(wù)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草堂的正門,眼前這條波光翻翻的河流就是杜甫詩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說到“浣花溪”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呢。相傳唐時溪邊住著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來一位渾身瘡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遠遠的,唯有這位任姑娘不避讓。于是那和尚脫下沾滿膿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時滿溪泛起蓮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卻早已不知去向。人們十分驚異,就把這條河命名為浣花溪了。
步入正門,我們看到整個庭園竹樹成蔭,綠水縈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這正體現(xiàn)出杜甫的詩意:“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
廳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術(shù)學院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的杰作。
參觀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還有紅墻夾道、修竹掩映的花徑,碎瓷鑲嵌、古雅別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風景秀麗、獨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體會,就不用我一一介紹了。
謝謝大家的參觀。
成都導游詞11
各位游客們,那里是諸葛亮殿。殿的門楣楹柱上掛滿了前人留下的匾聯(lián)。其中最有名是懸掛在諸葛亮殿正中的一聯(lián),即“能功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之后治蜀要深思”。聯(lián)文是清末云南劍川人趙藩撰書。
上聯(lián)說,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戰(zhàn)術(shù),如南征時對孟獲七擒七縱,使其心悅誠服,以此稱贊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戰(zhàn)的軍事家。
下聯(lián)稱頌諸葛亮能審時度勢,制定出寬嚴得宜法度,收到良好效果,提醒之后治理四川的人從中汲取教益。這幅對聯(lián)對諸葛亮用兵和施政作出了客觀評價,提出“攻心”和“審勢”兩個很有啟發(fā)性問題,是武侯祠匾聯(lián)中上品,也是我國名聯(lián)之一。
諸葛亮殿內(nèi),供奉著諸葛亮和他的兒子、孫子的貼金泥塑像。諸葛亮像在正中龕臺上,他羽扇綸巾,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其憂國憂民,深謀遠慮的`神采,顯示出一代儒相風儀。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東沂南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年輕時隱居于襄樊隆中,因才智超群,刻苦好學,胸懷大志,得“臥龍”美稱。經(jīng)劉備三顧之請,出山鋪佐劉備,建立蜀漢;劉備死后,受托孤之重任,輔佐其子劉禪,執(zhí)掌朝政,治蜀達20多年;他施行教化,嚴明賞罰,選賢任能,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chǎn),南征南中,北伐祁山,以忠貞、勤勉、廉潔和才智,換來了蜀地的安定和繁榮。史學家陳壽評論說,當時的蜀國,政治清明,民風淳正,田野開辟,倉廩充實,到處是升平景象。由于過度辛勞,他54歲時,病逝于北伐前線五丈原軍中,埋葬在陜西勉縣定軍山下,墳?zāi)怪两裆写妗?/p>
諸葛亮一生做不少勤政愛民和有益于社會進步的好事,他死之后,人們十分懷念他,對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十分敬重。于是,人們便修起了一座又一座武侯祠來紀念他,還把他作為忠臣賢相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而加以崇拜。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在蜀漢面臨存亡之時,率部與魏軍在綿竹決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為國捐軀。
諸葛亮殿內(nèi)陳列有一面銅鼓,是公元五、六世紀時文物。銅鼓,原是西南少數(shù)民族古代炊具,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之后銅鼓逐漸演變成一種樂器、禮器,在集會、慶典時使用,也是財富和權(quán)力的象征。相傳諸葛亮南征時,曾使用過這種銅鼓,白天用來煮飯,晚上當鼓,用來報警,一物多用。所以,又稱為諸葛鼓。
在殿外的兩側(cè)廂房內(nèi),陳列著木刻詩文。西廂有毛澤東、董必武、張愛萍、方毅、周谷成、楚圖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寶共12幅,東廂為木刻的《隆中對》和《出師表》。
三義廟:
出諸葛亮殿往后,就是三義廟。三義廟因祭祀桃園三結(jié)義的劉、關(guān)、張而得名。廟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原有四進五殿,規(guī)模宏大,F(xiàn)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義廟本在市區(qū)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設(shè)的需要,1997年遷建于此。遷建工程嚴格按照國家文物法規(guī),將原建筑構(gòu)件編號拆下,運至新址按編號搭建,恢復(fù)原貌。
恢復(fù)重建的三義廟巍峨聳立,其建筑形制與劉備殿一致。屋頂為單檐硬山式,青色簡瓦覆蓋其上,結(jié)構(gòu)為木石結(jié)構(gòu),抬梁式木構(gòu)架,立柱及柱礎(chǔ)均為石質(zhì)。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圓形立柱,柱徑米。有24根石柱上刻對聯(lián)12副,聯(lián)文描金。正殿恢復(fù)了劉、關(guān)、張的泥塑坐像,廊房兩壁新增加十幅三國故事線描石刻畫。畫稿取自明代《三國演義》版本。這些畫的資料是:桃園三結(jié)義、三英戰(zhàn)呂布、張飛鞭打督郵、劉備招親、關(guān)公刮骨療毒等。
劉備墓:
出了三義廟西行,過小橋,經(jīng)過桂荷樓、琴亭,進入翠竹簇擁的紅墻夾道。夾道盡處,是劉備墓。劉備墓土冢高12米,墓上綠蔭覆蓋。有一道180米長的磚墻環(huán)護著陵墓,墓前有碑和寢殿。
劉備伐吳失敗后,退駐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諸葛亮扶靈樞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稱“惠陵”;萘晔且蛔蚱藓显崮。同時下葬的還有后主劉禪的母親甘夫人。20年后,劉備的另一位夫人吳夫人穆皇后去世,也葬于此。此墓距今1700多年,沒有發(fā)現(xiàn)被盜,墓中狀況不詳。
在唐代段成式所作的《酉陽雜俎》中曾經(jīng)記載這么一則故事:一伙盜墓賊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打洞進入劉備惠陵,當他們進入墓室后,看見里面燈火輝煌,劉備正與一人下棋,十名武士侍立一側(cè)。賊人嚇得魂不附體,紛紛下跪求饒,劉備揮手示意衛(wèi)士賜予玉帶和瓊漿。他們喝了瓊漿,系上玉帶,驚慌爬出洞來,回頭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帶變成了大蛇,纏住了腰,瓊漿變成膠粘住了嘴巴。據(jù)說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動劉備墓了。
出了劉備墓照壁,就來到新建的“三國文化陳列”展區(qū)。該展區(qū)由展廳和外環(huán)境兩部分組成。外環(huán)境神獸天祿、辟邪、漢宮殘柱、兵爭社稷、殘壁石刻明楊慎《臨江仙》、石刻序言等組成。展廳內(nèi)分五個展區(qū),分別是戰(zhàn)爭風云、農(nóng)桑一瞥、民俗采風、藝林擷英、流風遺韻等。共展出文物、資料、圖片數(shù)百件。資料豐富多彩,藝術(shù)手法形象直觀,集知識性、觀賞性為一體,很值得細觀。
看完陳列,順道還可以去“聽鸝館”參觀。那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的盆景值得觀賞,臨時舉辦的各種展出也很有文化品味。
成都導游詞12
離開“元古谷”上行,我們就進入了香飄千里的芬芳世界——“桂花林”。千畝古桂,十萬余株,常年郁郁蔥蔥遍布山嶺,人間大概難找這樣的“桂花公園”吧。傳說原來月宮中有大片的桂花林,吳剛嫌它擋住了練武,就一棵棵地拔起來拋下凡間。桂花仙子憐惜這些桂樹,用清風把它們送到這深山老林,生根開花,自在生長。這也就難怪這些桂樹奇特無比,樹干呈高大灌木狀,一樹的枝干多達30余支,枝枝掛滿苔蘚,古老翠綠,盤根錯節(jié)。
杜鵑林
經(jīng)過一道天然石門——大山門,我們又進入了另一個五彩斑斕的新天地,眼前數(shù)十里的杜鵑花海,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每年三至八月,杜鵑花從低山區(qū)向高山區(qū)次第開放、花期長達五月之久,而這里是最集中的;ㄩ_枝頭,少則數(shù)朵,多則數(shù)十朵,相互偶依成一個個的花盤,紅的似火,白的如雪。更奇的是一株數(shù)色,鮮艷絕倫。樹大者高達10米,徑圍幾十厘米,枝干交錯,或彎曲盤旋,或互寄而生,或裹藤而長。誰也不知它們在這山中已度過多少春秋。
奇峰怪石景區(qū)
來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到了海拔2700米到3000米的高度。這一帶峰回路轉(zhuǎn),山勢更加巍峨險峻,所以大家在欣賞自然景觀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怪石林
大家看眼前的這一座龐大的“怪石迷宮”,這里叫怪石林。方園幾百畝,翠林莽莽,一派云杉掩蓋的群群怪石,各式各樣,又多被厚厚的苔蘚緊裹著,眾石之上又生長著大小不同的云杉、冷杉和杜鵑,組成了一個林夾石,石生林的“林石共生”奇觀,就好像不加雕琢的系列天然盆景,多姿多彩。
紅石尖景區(qū)
這里叫做紅石尖,我們走到了這里,海拔已經(jīng)升到了3310米處。紅石尖是由300~400個柱狀紅色花崗巖組成的三座山峰,分別被稱為上、中、下紅石尖。這數(shù)百座奇石組成的峰林高低嵯峨、錯落有致、身姿各異,有的像獅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猴子,還有的像手指、像筆架,總之奇麗壯美,形態(tài)萬千,引人入勝。
登臨紅石尖眺望,大家來看西邊的大雪山,氣勢磅礴,有如世外仙境。旭日東升之際,雪山變成金碧輝煌的世界,稱為“日照金山”,為西嶺雪山一大奇觀。而東邊是遼闊的成都平原,隱現(xiàn)在輕煙薄霧之中,就像一幅絕妙的潑墨山水畫,美不勝收。
大家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大自然的力量實在難測,把世間的風景雕刻成各種模樣,有的賞心悅目,有的驚心動魄。好了,關(guān)于西嶺雪山的景點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在景區(qū)內(nèi)盡情的玩耍吧,不過還是一句話,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成都導游詞13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這里,我謹代表成都xx旅行社歡迎大家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來到我們美麗的蓉城,我姓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姓x,x師傅將會和我一起,謁誠的為大家服務(wù),希望能與大家合作的愉快。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大家盡可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便我能回去后認真總結(jié),爭取將來做的更好。
那么我來介紹一下行程,今天的.行程就從武侯祠開始吧!武侯祠似乎是唯一一個君臣合祀祠廟了,雖不明、但覺厲!錦里小吃很多,還是照相的好地方,吃貨們聽到是不是很帶感!文殊院和大慈寺都是燒香拜佛祈福不錯的場所,就算什么都不懂打個醬油也不錯嘛!晚上就去春熙路吧,趁著晚霞,吹著微風,坐在木椅上看著來來往往的美女們,這才是生活啊
最后,祝愿大家在即將到來的幾天旅途中能玩的愉快,游得盡興。
謝謝大家
成都導游詞14
Ladies and Gentlemen,
On behalf of our travel agency , I would like to extend a welcome to you .Wish you have a pleasant stay in chengdu .There is a saying that “once you come to chengdu ,you do not want to leave ” Which reveal the charming of this city .
The splendid chengdu city is renowned for its fertile land and agricultural wealth .It is the ca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center of its economy culture ,politics and information .With many images , Chengdu is a colorful and charming city .City of brocade ,city of leisure and Eden of the east are several of its widely spread names.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chengdu was built into a city with one year’s effort .And then ,it became the capital the next year ” in Chinese ,chengdu literally means ” the becoming capital”
The total area of chengdu is about 12600 square kilometers , and the city proper occupies an area of 87 square kilometers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population census ,chengdu ‘s entire population was close to 11000 million ,of which 1/6 live in the urban area .
Lyi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engdu plain ,chengdu is strategically situated in 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province by the mingjiang River . It extends about 166 kilometers from east to west about 192 kilometers from north to south.
Chengdu enjoys a generally subtropical and monsoon climate .therefore ,warm and moist weather dominate most days of a year .The four seasons are clearly demarcated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is around 16’C ,while the rainfall is about 997.6million meters.
Topographically speaking , chengdu is high on the relief map in the northwest but low in the southeast .The highest elevation is 5364 meters and the lowest 387 meters .The average elevation of the city is 500 meters .36.4 percent of the land area of chengdu is occupied by plains while 63 percent is hilly lands and moun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administration ,chengdu is divided into 7 urban districts , and 12 suburban counties.
The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s the legislative body which enacts all the local laws and supervises their execution is the supreme organ through which the citizens exercise their power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chengdu is the executive body of the highest organ of administration .The city flower is the hibiscus and the ginkgo tree is the city tree.
Chengdu is honored as a city of lights ,a sea of flowers ,and a home of delicacies .In downtown area ,long and wide avenues dotted with green trees ,and pretty flowers are flanked by high-building .Chengdu is a beautiful city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Besides drinking tea in the local teahouse ,and tasting local snacks in some special restaurants ,one can either taste the typical Sichuan cuisine local wine and find out some local special products like shu embroidery ,bamboo-woven porcelain ware and lacquer ware ,you would be pleased to immerse into the local chengdu people’s slow pace of live.
The excavated remains from yangzi mount proved that there were human beings inhabited in chengdu as early as the later stone age
Around 4000-5000 years BC ,in the news stone age ,people began to live in a much lager scale area ,their foot prints can be found in chengdu proper、xinjin chongzhou and many other counties .
Around 400 years BC ,the king of the kaiming Dynasty moved its capital to chengdu .Since then ,chengdu has been the capital of Sichuan area for more than 20xx years .what is more ,chengdu as a name for this city has never been changed.
In 316 BC LiBing built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By the mi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first public school in china was established by Wen Weng, a magistrate to the Shu prefecture. Thanks to Wen weng’s promotion to education ,literati and scholars since then.
Chengdu has been a city that many rebels fighting for during the war time .About 7 separated sovereigns were established wh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as too weak to control this encircled mountainous area .In 24AD ,chengjia state was established in chengdu bu gongsun shu .In 221 AD ,the shuhan kingdom was built by liubei .IN 907 Ad ,Mangjian established the former shu state in chengdu .In 934AD ,Meng zhixiang established the later shu state in chengdu.IN 994AD li shun established the da shun state in chengdu .IN 1644AD ,zhang xianzhong had the DAxi peasant sovereignty established in chengdu.
As we known ,that chengdu has been the formal name for this city since its born ,there are also many given nicknames, which tells us the history of chengdu city in a special way .The first city in chengdu built in Qin dynasty was nicknamed as “the tortoise city ” , for people followed a big tortoise ‘crawling to build the wall.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ith booming economy , chengdu was a highly famed for brocade .the silk and brocade was sold for the overseas . So ,it was called “the city of brocade ”
As meng chang ,the king of the shu state ,ordered that the hibiscus planted along the city wall ,which made the forty kilometers of the wall as beautiful as brocade ,chengdu was known as “the city of hibiscus .”
Nowadays , chengdu as a metropolitan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famous for its booming economy .In fact ,its glory could be traced back long ago .as early as western han dynasty ,chengdu with the population of 350000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most flourishing cities together with luoyang linzi handan yuan .It was in tang dynasty that yanghzou was the most prosperous city while chengdu was in the second place .At that time , the long famed brocade in chengdu was booming with the developed economy together with paper ,silk, porcelain and the lacquer ware production.In 1023 Ad in the song dynasty , a special administration was set in chengdu to regulate jiaozi the earliest currency issued in china .when Marco polo ,an Italian businessman , arrived in chengdu in yuan dynasty ,he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prosperity and richness, which had been described vividly in his book ,travels.
With its flourishing economy , talented scholars were born in chengdu area . Sima xiangru and Yang xiong were the most prominent scholars in the han dynasty . IN the following dynasty ,many of the talents either were native of chengdu or had certain romance with chengdu city .That all poets under heaven came to chengdu was the slogan at the tang dynasty .Li bai ,dufu, and xuetao ,shushi and luyou just named a few .And zhangdaqian ,xu beihong ,guo moruo and marshal chengyi were the proud of chengdu city .
Chengdu is proud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scenic beauties .we can see a clear history with all the sites and evidence that exists. On the vast and fertile chengdu plain ,There are many historic remains that reveals the past of this city .Sangxingdui museum displays the ancient city ,ancient kingdom, and ancient shu ,which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ten most valuable discoveries in china . The Jinsha ruin is anther important remain that has been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Th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built about 20xx years age contributes to the fertile land and agricultural wealth of Chengdu . In chengdu city , we can visit the royal tomb of wangjian ,the wuhou temple ,the dufu’thatched cottage ,the river viewing pavilion park ,and qingyang temple .
Around chengdu sity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and impressive natural scenery sports .Such as Mt Emei , Mt Qingcheng ,Mt xilingxueshan Etc .Those are the best choices to smell the fresh air.
The famous cultural city ,chengdu ,is not only known for her history of more than 2300 years ,but also noted for its leisure life style .chengdu portrays itself as the eden of the east ,for it is associated with leisure affluence and romance ,just like the orifinal garden of eden of biblical reputation ,leisure is definitely the true color of the city.
On a fine day , one can go to a plain tea house ,find a bamboo chair ,lie on it in the most comfortable position and order a cup of tea .You can half a dozen newspapers and flip through the pages as you like .You might doze off in all the comfort .You might slop tea while watching tea art or various performances ,such as the breathing of fire or acrobatics.
The leisure and idleness of chengdu is also reflected in various local snacks .The snacks are delicious yet inexpensive ,and a food break is a good way to kill time .After dusk in the summer, the native like to go out to sit on the dikes of the funan river to drink beer ,eat snacks ,and enjoy the slow pace of life.
成都導游詞15
女士們、先生們:
在我們國家不勝枚舉的風光勝地,往往都蒙著一層神秘的色彩。當大自然的美使人心醉神迷的時候,人們常會展開想像的翅膀去創(chuàng)造一個個神奇的故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山林河流美的寄托、道德的升華和正義的伸張。四姑娘山當然也不能例外。
相傳很久以前,西方一位山神有四個美麗的女兒,人們俗稱"四姑娘"。鄰近有個惡魔想霸占四位姑娘為妻妾。山神與惡魔展開了生死搏斗,不幸被惡魔殺死。含恨的姑娘們不甘屈辱,連夜逃走。那天夜里風雪交加,可憐的姑娘們被凍死在逃亡途中小金縣日隆關(guān)外的.長坪溝里。當?shù)氐泥l(xiāng)親們感動于姑娘們的堅貞,深情地掩埋了四位姑娘。為了報答鄉(xiāng)親們的情義,姑娘們的墳塋化成了四座山峰。她們的英靈時常顯化,保佑著一方平安。四姑娘山從此成了當?shù)氐纳裆。姑娘堅貞不屈的性格和血肉鑄造的風光,既含有女性的陰柔之美,又具有男兒的陽剛之氣。她們剪下長發(fā)育成了山林,扯下衣裙化成了鮮花,摘下了項鏈變成了貝母,用動情的歌聲喚來了百鳥啼鳴。
各位朋友,我手上有一張景區(qū)示意圖。大家看,這的確是一片原始而神奇的風光勝地。四姑娘山是由從此向南逶迤并列的四座山峰組成。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四姑娘,以主峰四姑娘為最高。她海拔6250米,是橫斷山脈東部邊緣邛崍山系的最高峰,也因與被稱為"蜀山之王"7556米的貢嘎山遙遙相對,而被人們稱作"蜀山之后"。
作為王后,四姑娘有極其嫵媚動人的風韻,尤其是朝暉夕彩的時候,山巒中飄出的一層淡淡的云霧,悠然地纏繞在四姑娘修長的脖子上,宛若一段彩虹般的紗繩,映襯得姑娘萬般迷人。凝目久視,還真能看出一些王后般的高貴和白雪美人般的矜持。
【成都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成都美食的導游詞09-23
成都景點導游詞11-05
成都武侯祠導游詞02-23
成都武侯祠導游詞優(yōu)秀09-19
四川成都導游詞5篇08-18
四川成都導游詞7篇12-09
成都的作文02-17
成都大運會口號08-03
成都的秋天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