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我們觀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時,你有什么總結呢?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fā)現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鐵道英雄》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鐵道英雄》觀后感1
歷時兩個多小時的電影《鐵道英雄》再一次地把我的視線拉向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那段永遠讓國人銘記在心的歷史就像夢魘一樣,每每看到這樣體裁的電影都會讓我傷心、難過與悲慟。
日寇的兇殘、貪婪對我中華民族的凌辱、蹂躪、侵略罄竹難書。從1931年日軍在東北發(fā)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侵華,霸占東三省,接著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掀開日軍全面侵華,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前后共經歷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死傷慘重,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其中死亡1800萬人,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南京大屠殺中,被日軍殘酷殺害的中國同胞達30萬人以上。這組數字過于冰冷,冰冷的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絕人寰的一幕,使人類文明的恥辱,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即便再多的影視也難以呈現,這也是我們今天看這部片子的意義所在。
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當然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更多的是讓我們從歷史上得到一些啟示。日軍的殘暴對我赤裸裸的凌辱、侵略與趕盡殺絕,固然可恨,但有兩個重要原因我們必須汲。阂皇钱敃r我們太落后,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禁錮了國人的思想也封鎖了科技交流溝通的渠道,當我們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時代時,國門之外特別是我們一衣帶水的近鄰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明治維新之后,他們抓住了發(fā)展的良好契機,在科技大發(fā)展的背景下努力發(fā)展壯大了自己,早已對我垂涎三尺找準機會伺機而動,于是我們成了他們最艷羨的侵略目標。我們資源充沛,既有豐富的礦藏、又有天然的區(qū)位優(yōu)勢、地理優(yōu)勢,而且我們的國力不濟,于是他們就開始大肆侵略,用較小的代價換回巨額的財富。
自古至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被人類演繹得出神入化,即便進入十九世紀。日本國土面積小、物產匱乏,而自己的近鄰中國就成了侵略的首選,再加上我們當時國力衰微,工業(yè)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稍帶點科技含量的我們更是望塵莫及,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抵抗日軍的侵略我們的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鐵道英雄》觀后感2
電影《鐵道英雄》根據發(fā)生在1935年-1945年間,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魯南鐵道隊”抗戰(zhàn)英雄的真實事跡改編,將于20xx年國慶正式上映。
“魯南鐵道隊”是抗戰(zhàn)時期活躍在魯南地區(qū)非常重要的武裝力量,他們面對壓迫,與侵略者浴血奮戰(zhàn)。為了更好的展現這支在槍火中前行的隊伍,電影《鐵道英雄》在籌備時,導演楊楓便長途跋涉,多次參觀鐵道相關博物館和查證相關資料,同時采訪相關人員了解隊員們日常細節(jié)。影片在美術方面則有著獨特的創(chuàng)新,將依據歷史資料為藍本,結合三十年代的中國北方工業(yè)風格,還原一個工業(yè)氣質厚重的舊時代工業(yè)小城畫卷,給大家?guī)砣碌囊曈X感受。
電影《鐵道英雄》故事圍繞著“運輸生命線”火車展開,有一群人,面對侵略者的壓迫他們沒有選擇沉默下去,而是選擇挺身而出,正面硬“剛”。在這群人中,老洪(張涵予飾)沉著冷靜,運籌帷幄間行動果決,飛扒火車來去自如;老王(范偉飾)行走在敵人內部,暗流涌動中傳遞出情報;“槍械達人”亓順(魏晨飾)血氣方剛,百步之外面對敵人手起槍落彈無虛發(fā);衛(wèi)生員莊妍(周也飾)柔中帶剛,她用瘦弱的身軀擔負起救援重任;游擊隊員林棟(俞灝明飾)匍匐在車頂身手矯健。他們一次次瓦解敵人的詭計,一次次破壞敵人的行動,一次次摧毀敵人的陣地。
電影希望借此用全新方式重塑這群平凡英雄。“硬菜,就得硬著吃”代表了他們“強硬”的反擊態(tài)度,面對拷打問詢毫不畏縮“剛硬”回復“講你奶奶個腿”。跳火車、雪中臥軌、正面狙擊,戒備森嚴的城中炸毀目標則展露了他們驚人的英勇作戰(zhàn)能力。此外,他們的'身份更加貼近老百姓生活,他們都是在車站、在貨場、在車間工作的普通平民,他們從群眾中來,毅然選擇為保衛(wèi)國家而戰(zhàn),也為保護自己而戰(zhàn)。
被問及出演《鐵道英雄》的感受時,張涵予坦言作為演員能夠出演這部電影是圓自己小時候的一個夢。范偉則表露這個故事一直鼓勵我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能夠出演這個電影感到十分自豪。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將這一事跡再次搬上大銀幕是對抗戰(zhàn)精神的一種紀念,也是一種傳承,希望這種不懼危險,抗擊敵人的精神能永遠流傳下去。
《鐵道英雄》觀后感3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日軍肆虐橫行的魯南地區(qū),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穿鐵軌、扒火車,截取武器和物資,用膽識和智慧與敵人斗爭到底,殊死捍衛(wèi)國家,為抗戰(zhàn)勝利作出突出貢獻。
《鐵道英雄》是根據發(fā)生在1935年-1945年間,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鐵道隊”隊員的真實事跡改編,最大限度的還原“鐵道隊”的英雄故事。從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間,中國一半國土被日本侵略者踐踏,超3500萬同胞傷亡……舊時山河破碎,同胞逝去之殤不能忘。“血淚成就歷史,熱血曾灑沙場”記住的是歷史帶給我們的傷痛,記住的是那些為勝利勇敢抗戰(zhàn)的革命先烈。
面對瘋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無數中華有志之士勇敢站出來保衛(wèi)祖國,隸屬于八路軍第一一師的魯南鐵道隊亦是其中一股強大的抗日力量,他們以鐵道和火車為主要陣地,機智靈活地打擊日寇,屢建奇功,電影《鐵道英雄》便是在他們故事基礎上全新創(chuàng)作而成。
電影里的雪從頭下到尾,漫天的大雪給殘酷現實帶來一絲浪漫,肅殺和懸疑氛圍拉滿,張涵予、范偉兩位影帝的演繹十分出色。張涵予在影片中飾演老洪,被賦予了一種全新的形象,令人想到了《獨行殺手》中的阿蘭·德龍,即使內心有這波瀾壯闊的起伏,從外部看來,卻總是被包裹在黑衣和檐帽之中,沉默寡言,冷靜凝重。范偉出彩的演繹甚至超越了《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的丁務源。沒有兒女情長,只有戰(zhàn)友情誼、對侵略者的恨、對人民的愛、對崇高信仰的追求。
當那首經典的《鐵道游擊隊》主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響起時,詮釋了本片向經典作品和抗日先烈的致敬,雖然電影的形式一直在進步,但一代代觀眾對歷史的記憶和傳承則是永遠不變的。從緊張嚴肅的電影,到緊張嚴肅的現實,形式依然嚴峻,英雄步履不停。
【《鐵道英雄》觀后感】相關文章: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03-03
鐵道游擊隊觀后感11篇06-27
《鐵道飛虎》觀后感(通用9篇)09-20
《英雄》觀后感07-04
英雄觀后感02-17
鐵道游擊隊又被稱為04-03
《鐵道游擊隊》讀書筆記03-14
烈火英雄觀后感06-13
《烈火英雄》觀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