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認(rèn)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么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上鋼琴師》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
一直以來,都很羨慕會彈奏鋼琴的人,覺得那在琴鍵上靈活躍動的手指像活潑的的精靈一樣,那悅耳的音樂更讓人癡迷不已。于是在高中畢業(yè)之后,懷著對鋼琴的熱衷,我也開始學(xué)習(xí)鋼琴,但學(xué)習(xí)的過程讓我很失望。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家長送到老師面前,然后開始無止盡的練習(xí),這些孩子不是極其厭倦彈琴就是在期待一次在世人面前炫耀的機會。很多家長送孩子去學(xué)琴只是為了拿那個所謂的等級證書,而老師也只要求學(xué)生把考級的樂曲彈好就行了。沒有真實的感情,沒有耐心的聆聽,一切只是機械。于是我悄然退出這個潮流,不是因為我的毅力不夠堅強,而是我沒有看到我所期望的場景。
這樣的失望纏繞了我很久,直到我遇到他——1900,那個天才海上鋼琴師。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僅僅為了他如行云流水般的琴聲而折服,為他的驚人的技巧而贊嘆不已?墒钱(dāng)我一遍遍再次觀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尤其是關(guān)于鋼琴,我好像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場景,雖然是在電影里。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名為1900的天才鋼琴師從出生到死亡始終沒有踏上過陸地的故事。整部影片與《天堂電影院》一樣,都采用回憶的方式講述了1900傳奇的一生。
很多人稱其為天才鋼琴師,在我看來卻不是這樣。因為鋼琴不是他獲取榮譽的工具,而是他靈魂的寄托,是他抒發(fā)自我的方式。1900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憂郁和單純,長期漂流于海上使他不善與人交流,他不知道如何像心愛女孩表達(dá)的愛意,他所有的只有那鋼琴,那隨他心意轉(zhuǎn)換的曲調(diào),就是他的語言,也是他最大的快樂。 隨著歲月的流逝,1900變得更敏銳和優(yōu)雅,也變得越來越多愁善感,他給船上所有的人演奏,從富商貴胄,到販夫走卒,穿越歲月,穿越過所有的甲板和船艙,他走到哪里,便是人們忘卻痛苦憂傷的一刻,人們忘情的沉醉在他的琴聲中,跟隨他的節(jié)拍歡樂起舞。他不需要任何琴譜,他隨意彈奏的音符就是他的述說,手在琴上,心靈卻神游大地,無所不至。沒有任何羈絆,即使在波濤洶涌的時候,他依然自如地隨著跌宕的輪船自如地演奏鋼琴,這些都不是他的技巧,而是他的靈魂已經(jīng)與鋼琴融為一體,他只是任自己的靈魂自由飛舞而已。在那不大的輪船上,他擁有了最大的快樂。
當(dāng)1900成功的擊敗來自陸上的鋼琴大師時,他本有機會去到更廣闊的空間,一展自己的才華。可以在即將踏上陸地的時候,他放棄了。他放棄了并不是因為他畏懼了,而是因為他意識到陸地上也許有無止境的新奇,但卻不是他所追求。他不在乎這個世界是否認(rèn)可他的存在,他在乎是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最真實的感受,于是他在船上安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直到船被炸毀,他也沒有離開。他始終都忠誠于自己靈魂,他像個不沾人間煙火的天使一樣,悄然飛入天堂。他原本可以成為垂名青史的鋼琴家,但他卻愿意一輩子做一個在海上油輪上彈奏的鋼琴師。這也是我最欣賞他的地方,他讓我看到了一種對鋼琴、對音樂,最單純、最忠誠的感情,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靈魂與鋼琴的融合。我想這是時下鋼琴學(xué)習(xí)者最缺乏的東西了。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2
1900——看過朱塞佩·托納托雷這部電影后最能激起我心跳動的數(shù)字了!整部電影都象是賦予生命的海的訴說,低沉而又平靜,深邃而又執(zhí)著。我似乎能聽到大海在呼喊:讓音樂奏起來吧……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雖然有點小資,雖然有著遺憾,但是更多的是感嘆。我怕文字的表達(dá)破壞了心底的美感,一直小心不敢敲打鍵盤。電影中飽含的東西真的很多,可以輕松地看成是講述一個人的故事,可以略感煩惱地看成是選擇的深度問題,也可以讀出里面關(guān)乎著人生確定與否的惆悵感。但這里我只想輕松點,說一說我喜歡的音樂問題。
一、傳奇:
生于船、長于船、死于船這樣的經(jīng)歷本就是一個傳奇,更不用說一生中充滿了諸多傳奇色彩:沒人教他彈琴,卻沒有踏上陸地半步,但能身臨其境般演奏任何一個地方的任何一種音樂,似乎與生俱來。
1900是孤獨的。雖然幸運地找到了自己一生都鐘愛的東西——音樂,可是再美的音樂都有落幕的時候。當(dāng)音樂聲戛然而止的時候,聚攏的人群散去了的時候,他還是有點小小的失落感。從他半夜偷偷地溜進操作室,隨意翻找著電話簿上的號碼,并認(rèn)真撥打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想要與人交流。當(dāng)然這種舉動會被“自認(rèn)為正常的人”認(rèn)為不正常,可交流的愿望真的不愿意得到這樣的結(jié)果。
二、愛情:
是怎樣的回眸看到了一個清新的笑顏,手指靈動著跳躍,舒緩的.音符肆意流淌,流淌出愛的旋律。時間把握的剛剛好,從前奏到尾音都隨著女孩身影的移動而變化,那么恰如其分。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更沒有一絲一毫費盡心思的做作,只是剛剛好渲染了當(dāng)時的心境,用手指來表達(dá),這音樂讓時間仿佛都忘記了前行。
是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要有個明確的結(jié)果呢?不,只要心里曾經(jīng)有愛就好。你也許會認(rèn)為1900是膽小怯懦的,所謂幸福不都是要自己去全力爭取的嘛?可他只傻傻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間中,幸福只能與之擦肩而過了。但我一點都不認(rèn)為這種選擇有什么不妥,距離就是有一種固然的美感。在每每彈奏音樂的時候,你又怎能知道1900的心里沒有在想念某個人呢?當(dāng)然,不選擇其實也是一種選擇,愛可以有不同的表達(dá)方式。
三、純真:
1900是純真的。在別人意氣風(fēng)發(fā)地想要揮灑炫耀自己音樂才能的時候,他竟然被感動地哭了?措娪暗臅r候我也在很認(rèn)真地聆聽這段激烈的音樂,可我聽到的只是跳躍的音符和張揚的琴法,那種技法我很佩服而已。
對“孤兒院”這個詞的解釋,讓我倍感到溫暖。丹尼真的是個好爸爸,寬松的愛著這個被人丟棄的孩子,并小心呵護著他。誰說孩子是孤獨的,孤兒院就是收留那些沒有小孩的大人的。純真的美好永遠(yuǎn)在他的腦中。
面對自己喜歡的女孩,1900是害羞而青澀的,對著鏡子一個人傻傻地練臺詞只為了見面說話時更得體一些,可是話終究還是沒說出口。半夜偷偷地溜到三等倉,一個個身影地尋找,只是想要自己白日的勇敢也能那么率真,像小賊一樣偷偷地吻了睡夢中的女孩并轉(zhuǎn)身就跑。在唱片沒來及送出去后,自己一個人懊惱得把唱片像掰一大塊巧克力一樣掰了粉碎。這個時候的1900就像個孩子。
四、生命:
如果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種說明,那么1900的生命就是音樂,用生命在演奏音樂,用音樂來演繹生命。雖然電影給我們呈現(xiàn)的似乎就是悲劇,讓人心痛于1900自我率真而又略顯偏執(zhí)的執(zhí)著所必然的結(jié)局,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排才是完美的。因為尼采說過“如果沒有音樂,生命就是一個錯誤!鄙趺茨芎鸵魳贩珠_呢?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3
思緒太多,如亂麻在腦中糾纏,許多情節(jié)都很煽情,對于我這種一看電影就看哭的人來說,要理性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似乎是極為困難的。首先說說我看這部電影的初衷。我很小就在表姐的推薦下看過《亂世佳人》,對于美國懷舊的電影有一種癡迷的情懷,喜歡里面動人的音樂,喜歡里面人的服裝,喜歡里面人說話的語氣,喜歡英國似的強調(diào),看到這部排在top250的電影,以及像人物傳記的電影,覺得對上我的口味,果然這部電影我一口氣看下來。
電影很長,遺憾的是中間1900長大的部分描述得比較粗略,但是他的身世背景也算是了解得比較清楚了。首先他從小就在船上生活成長,擁有無私自通的鋼琴天賦。我每每會想如果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還會一輩子待在船上嗎?他會不會也想去改變自己的人生呢?其中有一個父親,他的命運可以用十分悲慘來形容,他似乎是非常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也有許多的擔(dān)心,但是當(dāng)他看到大海,他開朗遼闊了,他可以放下一切從頭再來,那是因為他已經(jīng)很慘了,他為了他的女兒,他有自己要去奮斗的初衷,這是人性,人性就是為了讓自己生命得以延續(xù),就是為了哺育下一代,他可以走出去。
相比之下,鋼琴師最終還是沒有走出去,因為他的人性沒有那么強烈,其中有一段與一個黑人鋼琴師決斗的片段也充分地說明他不明白競爭是什么,但是這對于黑人鋼琴師是再正常不過,因為他是在另外一個環(huán)境中成長的,他懂得世俗的世界,他是具有非常貪婪和欲望的人性的。
1900缺乏人性的,但是確是非常理性的,他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瞬間(一個女孩的美,確信他發(fā)現(xiàn)美的.時候并不是人性的欲望在作祟),也可以記住美的音符,他對人性看得十分通透。他至始至終沒有參與世俗的世界,他是一個看客,這也是他為什么不敢走下船舷的原因,不敢走進充滿著人性的世界,他害怕,他無法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生存。他的出生背景,他的天賦,他的才華,他的理性使他最終選擇了以這樣的方式來度過自己的人生。這也是必然的選擇。
從哲學(xué)上來講,我們都沒有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這很像道家的無為而治,但是1900并沒有虛度一生,他一生為了別人而彈奏美妙的音符,不曾覺得厭煩,他在做他最擅長的事情,一直在做,這卻不是無為,而是堅持,堅韌,這也許正是道家所說的無為的精神。現(xiàn)今社會,技術(shù)上的革新使得我們感覺似乎是有許多的可能性,整天蠅營狗茍,把時間浪費在了鉆營,投機,取巧上,這正好與無為的精神相反,甚至是亂為。
這部電影也讓我想起叔本華的哲學(xué)觀點:人的意志太強大使得我們不斷地競爭,自私自利,使得生活總是充滿苦難,世間的痛苦總是多于幸福,幸福是短暫的,痛苦卻是持久的。對于幸福和痛苦的論述在這部電影中也得到充分地印證:1900似乎是超脫的,但是也有痛苦的時候,因為他突然感到了快樂(愛情的快樂),所以他體驗到了失去愛情時的痛苦,快樂是短暫的,而痛苦卻是漫長的,最終一切歸于平靜,然后亦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叔本華也提倡,美學(xué)上的體驗才是終極的快樂,這也印證了1900最終的選擇:鋼琴,在鋼琴中體驗美,體驗悲傷和快樂的美。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海上鋼琴師影評(精選15篇)01-21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39條07-18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36句09-07
海上鋼琴師的語錄集合39條09-04
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06-17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2-12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1-05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1-10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6-13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熱】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