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觀后感 ,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
華麗的屏幕映在我的心中,為他們的事跡感動。
在這些人群里,有的是為了國家事業(yè)而忘我工作,直到自己的生命結(jié)束,令人敬佩,有的為家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有的為了孩子,失去雙腳,但她卻擁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
高淑珍今年56歲,是河北灤縣司各莊鎮(zhèn)洼里村的一名普通農(nóng)村婦女。因為她的兒子王立國4歲那年落下了殘疾,不能上學,便想在家里辦個小學堂,后來她發(fā)現(xiàn)也有一些因殘疾不能上學的孩子,便在家里舉辦了學校,自己的.女兒王國光是老師。
這學校一開就是14年。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她收了近百名得殘疾孩子,但卻未收過一分錢。接受的孩子越來越多,雖然高淑珍精力有限,負債累累,但她卻從未對那些慕名而來的孩子們說“不"字。無論有多困苦,她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只為能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點些!拔乙惶斐鋈晔畨K二十塊,給孩子們買點好吃的,我心里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彼f。
像高淑珍那樣的人還有很多:林俊德、陳斌強、何玥、高秉涵、陳家順、張麗莉、李文波、周月華、艾起、羅陽。記住這些名字吧,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才讓我們的家園,這個世界,充滿光明,充滿濃濃的,甜蜜的,感動人心的愛。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2
今天,我在學校里觀看了“2011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偉,原因之一是他和我的堂哥名字一模一樣,原因之二是他的堅強。
劉偉,10歲時因觸電意外失去了雙臂。傷愈后,他每天花7小時的.時間,練習以腳代手的動作。他能用腳穿衣服,吃飯,游泳,后又加入北京市殘疾人的游泳隊,曾三次獲得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蛙泳項目的冠軍。19歲時,成績優(yōu)秀的他放棄了高考,確立了做音樂人的目標,開始學習鋼琴。在達人秀舞臺上,當他十個腳趾頭靈活自如地在琴鍵上跳躍,優(yōu)美的旋律從他腳趾下流出,全場全體起立,給予長時間般的掌聲。
劉偉的堅強深深打動了我,他是我永遠的偶像!我因為生病,手和腳也落下了殘疾,所以寫起字來很慢,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我有時會因為跟不上別人而灰心喪氣,跟媽媽發(fā)脾氣。現(xiàn)在,我要以劉偉哥哥為榜樣,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相信自己可以趕上大家,甚至超過別人!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3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是個令人熟悉的數(shù)字,這一年里,一個個真實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和它們背后所包含的精神,曾感動了整個中國,讓無數(shù)中國人記憶猶新。
在,發(fā)生了震動神州大地的一次大地震——汶川大地震。13位來自唐山的農(nóng)民,他們與汶川的受難者們素不相識,卻從千里之外不顧一切感到這里,感到地震的前線救助受難者。當人們問起他們:為何如此做時? 他們樸實的話語卻感動了無數(shù)人!耙驗樘粕揭苍l(fā)生過大地震,我們也感受過別人對我們幫助的溫暖。所以我們想讓這份愛傳遞下去。”
多么簡單的話語,多么淳樸的行動,而這一切讓那些地震中的`受難者們倍感溫暖。
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素不相識,慷慨救助。他們用淳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同胞”的含義。
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次受傷后的救助是一朵花,能為別人生活得絢麗而付出是不尋常的人。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他們的行動為我們,為全中國寫下了生命的意義。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4
吳天一是我國著名低氧生理學與高原醫(yī)學專家、高原醫(yī)學事業(yè)的開拓者,也是青海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工作,曾讓他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后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患白內(nèi)障……
扎根高原六十載,他常年奔走為牧民群眾送健康,每到一個地方就問“哪里海拔最高?”被牧民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好曼巴”。
青藏鐵路建設(shè)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chuàng)造了鐵路建設(shè)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這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著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斗的'足跡。1958年,經(jīng)歷了朝鮮戰(zhàn)場洗禮的吳天一跟隨部隊調(diào)防到青海,在這里他見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設(shè)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軍的戰(zhàn)友尤其讓他印象深刻。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5
我們生活在愛的世界里,我們因愛而感動,世界因愛而更美麗!經(jīng)過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我了解到在祖國的各個角落發(fā)生著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跡。比如說,在短片中年紀最小的何玥,在自己生命結(jié)束的時候捐出自己的生命器官,用平凡生命的最后閃光,為別人照亮生活!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陳斌強用一根布帶!連接著身患殘疾的母親!不,連接著他們的不只是這根布帶,而是他們母子間那感人的深情。
世界上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跡,而這是這些讓人感動的瞬間,才讓世界變得更美麗與和諧!我,作為華夏兒女,雖然我的力量微薄,但是我愿意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每一位人!讓感動聚集,讓愛無處不在!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6
昨天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靜靜的看完《感動中國》,看完欄目,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引起我久久的思索。是什么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走進他們,叩問自我,在感動中找尋本真。
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艷、秦艷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們開始關(guān)注尋親信息,并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07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wǎng)站,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2009年,張寶艷提出的“關(guān)于建立打擊拐賣的兒童DNA數(shù)據(jù)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shù)據(jù)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shù)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不斷壯大,志愿者發(fā)展到15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wǎng)站,截至2015年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xié)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后,去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的感動!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7
一個星期六的早晨,我早早的起床觀看《感動中國》。
這個欄目主要講了兩件事:其中,有一位叫陳斌強的老師,這件事主要講了陳老師五年如一日地帶著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癥的母親上班,他每天五點起床,再喊媽媽起床,然后再給媽媽洗臉,他再做飯,先喂媽媽吃,再自己吃。
每當做完這些就七點多了,每次出門,陳老師就拿著一條布條,系著媽媽。有一次,電視節(jié)目采訪,他說“雖然母親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她也不認識我了,但我知道,她是一定知道的,有一個人一直對她好,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笨吹竭@里,我留下了眼淚,想想我自己平常不怎么關(guān)心媽媽,但媽媽還是對我很好。我以后要多陪陪媽媽,多關(guān)心媽媽。
電視上采訪了一些陳老師的.學生,一位同學說:“陳老師扶著他媽媽去大小便的時候,有時候偶爾會弄上一些大小便,只有我們前排的高訴老師,老師才知道,老師問我們臟不臟,我們說不臟,這是愛的印跡!”看到這里,我再次留下了眼淚。
陳老師的事跡會教育我們一生,這就是有孝心的陳老師!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8
星期六上午,我觀看了一個叫《感動中國》的節(jié)目,故事情節(jié)非常感人,好幾次我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他們的故事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感動中國》一共講述了十位令人感動的的人發(fā)生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老師。他九歲時,父親出車禍死去了,只有母親和他相依為命,F(xiàn)在,他的母親患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癥,陳老師就用小時候母親背他的布帶來背著他的母親去教學,陳老師凌晨一點要叫母親起來大小便,早晨五點還要起床為母親梳洗打扮,然后再去上課。他每天都要照顧母親,喂母親吃飯,喂母親喝水,給母親洗腳......陳老師還做了一個照顧母親的一個時間安排表,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他什么時間為母親做什么事情。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便情不自禁的流了出來。這時我想起了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要什么父母就給什么,有的還要父母喂飯,有的讓父母給洗腳.......反正我們什么都需要父母的照顧。想到這些,我打算長大以后也要向陳老師一樣,做一個大孝子,回報父母、孝順父母。
《感動中國》中,陳斌強老師的故事真感人!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學會感恩,孝敬老人,孝順父母。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9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看了《感動中國》,一共看了4個人物,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這些偉大的人物,雖然他們不是很有名,但他們默默無聞地做了很多貢獻。第一位老人以磨刀為生磨一次刀才4元錢!五角錢!他卻把自己苦苦掙來的幾千元錢默默地捐給了災區(qū),泥石流地區(qū)等!多么讓人感動呀!第二位是張寶艷和秦艷友,他們建立了寶貝回家的網(wǎng)站免費幫助家長們找自己丟失的`孩子,讓許多家庭團聚。第三位郎平,她至少做了十多次手術(shù)!為什么呢?因為她曾是中國女排的一名主力,為中國女排贏得了多次冠軍!現(xiàn)已經(jīng)50多歲了!她為中國的體育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最后一位是屠呦呦,她廢寢忘食,她廢寢忘食是為什么?是因為她要讓更多的人得日瘧和惡性瘧的疾病,,最后她終于研究出了青蒿素,因此她也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獎,讓更多人遠離疾病。這些人多么偉大,我要向他們學習!看了《感動中國》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終生受益!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們在學校看了一部影片,名字叫《感動中國》。主要講了幾位感動全國人民的偉大人物。
其中最讓我深刻感動的是劉盛蘭爺爺。劉爺爺今年90多歲了,但是很有精神。他很熱心,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十多年都沒吃過一塊肉。要問他為什么這么艱苦,是因為他把所有積蓄都捐給了貧困兒童。十年來,他捐助的錢共有十多萬元,而自己的花銷每年才一千元,其中大部分錢都用來買報紙,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哪些地區(qū)有貧困兒童需要資助。他每天還要撿瓶子,廢品。在城市里賣5分,村子里3分錢都不要。走進他的.屋子,只有簡單的床鋪,破舊的桌子,上面放著他資助的學生的照片。他收集的廢品堆得到處都是,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有多艱苦。
他很有魯迅那種“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木瘛4謇锏娜私(jīng)常嘲笑他,但他從不理會,堅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做個好人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人,劉爺爺就做到了這點,,他資助了100多名孩子,這些孩子都深深的記住了這位可敬的老人,F(xiàn)在劉爺爺已躺在了病床上,每天都有七八個孩子來看他,都會給他錢,但是他堅決不收。
劉盛蘭老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精神值得我們?nèi)W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 篇11
觀看感動中國后,我認為有一個特質(zhì)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钙鹨环葚熑,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nèi)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感動人物的事跡或境界。
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女排精神”。她們展示了我們國家一路走過來的`頑強和寬闊度。而我們在看到她們繼承和發(fā)揚老女排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集體主義精神的同時,還看到郎平“國家需要我,我就回來了”的愛國主義情懷,看到女排隊員在臥薪嘗膽中走出低谷的堅守精神,看到科學化、職業(yè)化、國際化的先進訓練理念。
今天,行進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征程上,我們更加需要繼承和弘揚女排精神,團結(jié)起來、頑強拼搏,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去譜寫一曲曲壯懷激情、不懈奮斗的新的華彩樂章。
【感動中國觀后感 】相關(guān)文章: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06-20
感動中國觀后感04-03
《感動中國》觀后感01-09
《感動中國》觀后感01-05
感動中國的觀后感09-20
感動中國觀后感04-04
《感動中國》觀后感05-24
關(guān)于《感動中國》觀后感01-07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06-12
感動中國觀后感(12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