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鴩酒恼率切【帪榇蠹覝蕚涞脑鴩裱哉Z錄,一起來看一下吧。
1、人亦不可閑慣,閑慣則些小事便不可耐。
2、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
3、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4、一個忍字,消了無窮禍患,一個足字,省了無限營求。
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6、弟處在這種百事都不順利的時候,也只有采取逆來順受的法子,依舊不外乎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7、總是必須腳踏實地,能勤于做好小事,才可能日日有起色而見功效。
8、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人之好勝,誰不如我,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強恕之事也。一日強恕,日日強;一事強恕,事事強恕,久之則漸近自然。以之修身,則順而安;以之涉世,則諧而詳。——《曾國藩書信》。
9、勛位并隆,務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对鴩獣拧。
10、位愈高則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則責之者多,恕之者少!对鴩獣拧贰
11、君臣之知,須積誠以相感,而動疑主恩之義薄。——《曾國藩書信》。
12、帶勇之法,以體察人才為第一!对鴩獣拧贰
13、揀選將材,必求智略深之入。又須號令嚴明,能耐勞苦,三者兼全,乃為上選!对鴩獣拧贰
14、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勞,而臨敵忽能習勞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饑耐寒,而臨敵能忍饑耐寒者。——《曾國藩書信》。
15、成軍以出,要須臥薪嘗膽,勤操苦練,養(yǎng)成艱難百戰(zhàn)之卒,預為東征不歸之計。若草率從事,驅(qū)不教之士,執(zhí)蠱脆之器,行三千里之遠,以當虎狼百萬之賊,未與交鋒而軍士之氣固已餒矣,雖有一二主者忠義奮發(fā),亦無以作其眾而貞于久也!对鴩獣拧。
16、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強,而后有振興之象;必使人悅神欽,而后有駢集之祥。——《曾國藩家書》
17、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煨氖聛恚幹缘,方不為快心所惑!对鴩視
18、存心,則緝熙光明,如日之升;修容,則正位凝命,如鼎之鎮(zhèn)。內(nèi)外交養(yǎng),敬義夾持,何患無上達!对鴩視
19、少剛勁之氣,須用一番工夫,切莫把天分自棄了。——《曾國藩家書》
20、常守"花未全開月未圓滿"之戒,不稍涉驕矜之氣,則名位日隆矣!对鴩視
21、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对鴩視
22、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对鴩視
23、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对鴩視贰
24、至于強毅之氣,決不可無,然強毅與剛愎有別。——《曾國藩家書》。
25、一一一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曾國藩日記》。
26、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jié)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对鴩視。
27、柔靡不能成一事!对鴩視。
28、以誠換誠,無人不誠。——《曾國藩書信》。
29、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客氣,不挾私見,終可為人共諒!对鴩視。
30、自其外者學之而得于內(nèi)者謂之明,自其內(nèi)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鴩
31、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jié)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鴩
32、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鴩
33、凡人無不可為圣賢,絕不系乎讀書之多寡。——曾國藩
34、家和則福自生!鴩
35、口腹不節(jié),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曾國藩
36、兵為民之衛(wèi),民無兵不固 ——曾國藩
37、求業(yè)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若志在窮經(jīng),則須專守一經(jīng);志在作古文,則須?匆患椅募。萬不可兼營并鶩,兼營則必一無所能矣。 ——曾國藩
38、好談己長只是淺!鴩
39、讀書不獨是變?nèi)藲赓|(zhì),且是能養(yǎng)人精神,蓋是理義收攝!鴩
40、讀經(jīng)、讀史、讀專集、講義理之學,此有志者萬不可易者也。圣人復起,必從吾言矣。然此亦僅為有大志者言之。
41、凡人氣質(zhì)各有偏處,自知其偏而矯制之,久則自然,所以宋儒以變化氣質(zhì)為學問急務也。
42、古來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惟數(shù)萬人困于堅城之下,最易暗銷銳氣。弟能養(yǎng)數(shù)萬人之剛氣而久不銷損,此是過人之處,更宜從此加功。
43、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為無慚神鬼;休預怕后來災禍,只要暮年心氣感召吉祥。
44、五千里秦樹蜀山,我原過客;一萬頃荷花秋水,中有詩人。
45、蓮香入座清,筆底當描成這般花樣;湖水連天靜,眼前可悟到斯道源頭。
46、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吾曹同講補過盡忠之道,凜心箴即是官箴。
47、大筆高名海內(nèi)外;君來我去天東南。
48、遇事讓三分,天空海闊;心田留一點,子種心耕。
49、廣其識則天下大。——曾國藩
50、水道曲折,立岸者見而操舟者迷。棋勢勝負,對奕者惑而傍觀者審。非智有明暗,蓋靜可以觀動也。人能不為利害所汩,則事物至前,如數(shù)一二,故君子養(yǎng)心以靜也。——曾國藩
51、待人以誠,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無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將,俱要好師、好友、好榜樣。","吾輩總以誠求之,虛心處之。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廢,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動客氣,不挾私見,終可以為人共諒。"
52、不可輕率評譏古人。
53、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对恼窝遭n》
54、圣賢領要之語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微者,理義之心,如帷之映燈,見之難而晦之易也。 ——曾國藩
55、我在軍中多年,難道沒有一點可取,只因一個傲字,百無一成,所以諄諄教各位弟弟引以為戒。
56、亂世之名,以少取為貴。 —— 曾國藩
57、知己之過失,即自為承認之地,改去毫無吝惜之心,此最難之事。
58、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蔀橹,當盡力為之,此謂盡興;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
59、曾國藩平時再忙,都要堅持每天早上臨帖,讀十頁史書給兒子做出榜樣,紀澤在他的影響下課業(yè)大進,他還用自己讀書幾十年的切身體會,對兒子的課業(yè)做詳盡的指導,啟發(fā),那份耐心,細心,完全不像出兵打仗的將領,而更像孜孜不倦的先生。
60、想到三十多年前,自己本是荷葉塘鄉(xiāng)下一個農(nóng)家子弟,如今貴為中候,權綰兩江,節(jié)制四省,名重五岳,這固然與自己的努力息息相關,卻也是源于皇家,借助它得到了一些之后,又去背叛它,良心何在呢。失敗了,遺臭萬年,就算成功了,過去自己所說的那些忠誠敬上的話,都成了欺天瞞地的謊言假話。
61、惟柔以制剛狠之氣,惟誠以化頑梗之民。
62、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人之心責己,是謂大勇。——曾國藩
63、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與人以易窺,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而未嘗輕于一發(fā)。君子欲有所樹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古人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yè)長進之時,其功在于胸懷坦夷,其效在于身體康健。圣賢之所以為圣賢,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經(jīng)皆在大難摩難之日,將此心放得實,養(yǎng)得靈,有活潑之胸襟,有坦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必不至于內(nèi)傷。
64、凡仁心之發(fā),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zhuǎn)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則輕重乖發(fā)。
65、人人料必勝者,中即伏敗機,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朝氣。
66、故意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
67、無實而享臺甫者必有奇禍。
68、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行恭然自餒也。
69、蓋世人念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財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
70、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紛歧日千里?
【曾國藩格言語錄】相關文章:
曾國藩格言語錄(精選60句)04-10
曾國藩格言語錄匯總60句04-11
曾國藩格言語錄大全50句精選04-07
曾國藩格言30句05-05
曾國藩格言50句05-08
曾國藩格言語錄匯總(通用90句)04-27
關于曾國藩格言語錄大全(精選60句)04-09
關于曾國藩格言語錄匯總90句04-14
曾國藩名人格言語錄30句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