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讀后感1
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被李老師的愛心與耐心感動著,更被李老師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一、巧抓時機,建設班級輿論的智慧
健康的班級輿論可以增強學生行為的自覺性,增強教育的力度和說服力,對個人的不良行為有很好的制約作用,有利于學生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集體榮譽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zhì),改正不良的作風。
李老師在對“后進生”進行教育時,善于抓住一切時機促進良好班級輿論的形成。用力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善于巧妙地把自己對學生表揚和批評轉(zhuǎn)化為集體輿論的褒貶”。萬同作弊后李老師沒有采取簡單的批評、處分,而是不動聲色的對全班同學進行了一次深入心靈的集體主義教育:先發(fā)動同學們組成“幫助萬同小組”幫助腳骨折的萬同去看話劇,以及萬同平常遇到的困難:像上樓進教室、課間上廁所、放學回家等,全包給“幫助萬同小組”了。還號召其他同學尋找機會隨時向萬同提供全方位的優(yōu)質(zhì)服務。讓萬同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安排好這些事,李老師巧妙地把萬同的作弊放到影響班級榮譽的高度,讓全班同學每人給萬同寫一封信談談對萬同作弊的看法。大家從集體主義的高度,用真誠的話語批評了萬通的作弊行為,并勸說萬同改進缺點。通過這些做法已經(jīng)促進了團結(jié)友愛、積極向上的班級輿論的形成。但是李老師利用此事進行班級輿論建設的活動還沒有結(jié)束,在萬同傷好后,李老師又組織全班同學討論關于萬同作弊的處理辦法。同學發(fā)言非常積極,他們在發(fā)言中充分肯定了萬同這段時間的進步,也誠懇地指出了他還存在的一些不足。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希望再原諒一次萬同,不再給他處分,可以看出同學們團結(jié)友愛、扶持正氣、伸張正義、制止錯誤思想、阻止不道德現(xiàn)象的班級輿論已初步形成。
我們做班主任的都應該學習李老師,在看似平常的“小事”中挖掘教育的契機,促進良好班級輿論的建設。
二、巧用班級輿論教育“后進生”的智慧
李老師在教育“后進生”時,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巧妙地利用班級輿論,使他們揚善棄惡,在班級輿論的軌道上健康的成長。
萬同由于脫離了昔日的“兄弟伙”而被“兄弟”們暴打,在這個可能使萬同動搖決心的時刻,李老師發(fā)動全班同學給萬同寫信,安慰萬同、鼓勵萬同堅決與“兄弟伙”決裂,回到集體中來。在這種正氣、溫暖的,來自整個班集體的真誠關懷中萬同堅定地回到了班集體中。
最讓我佩服的是李老師為了轉(zhuǎn)化萬同,提前兩個月布置期中考試作文題《我為萬同的進步而高興!》或《我為萬同的退步而痛心!》,巧妙地把萬同置身于全班同學的監(jiān)督之中,又讓每一位同學有意識的關注萬同的表現(xiàn)。別出心裁的作文題目成功的讓萬同的成長搭上了集體輿論的快車,使他不得不成長。
每個“后進生”都有向善的一面,只是缺少動力。巧妙利用班級輿論可以給他們改進缺點、積極向上的動力。
三、慧眼看問題的智慧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很多容易被忽視的細節(jié)都沒有逃離李老師的思索。經(jīng)常被我們當成無可救藥的、不可改變的“雜癥”,經(jīng)過李老師的分析都找到了“解藥”。萬同上進后的一次反復——上英語課時往同學生身上貼了一張?zhí)羌。這種現(xiàn)象在大多數(shù)老師看來,是很正常的,像萬同這樣“頑劣”的學生能取得那么大的進步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這些做小動作的毛病是改不了的。可是李老師卻看著這張?zhí)羌埼虺隽舜蟮览恚喝绻蛔屓f同在學習上產(chǎn)生愉悅感,僅靠意志來維持紀律是不可能的!
萬同在當學!凹m察員”期間,對一位批評他的'初一班主任進行了“報復行動”星期六,學校沒有上課,他一人溜進學校,到初一年級辦公室。一腳把門踢開,進去以后,在初一2班班主任老師的辦公桌抽屜里亂翻,把幾本書撕碎了,把墨水瓶砸碎了……最后,偷了一支圓珠筆、兩瓶沒吃完的咖啡和三袋土豆片,揚長而去!遇到這種情況,很多老師都會對萬同失望的。真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呀,遇到這樣反復犯錯的學生,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會放棄,覺得這樣的學生無可救藥。李老師卻對萬同的所有表現(xiàn)進行分析,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萬同的反復是因為脫離了班級輿論的監(jiān)督!
教育是個平凡的事業(yè),在這平凡的工作中,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中,李老師總是能智慧的掀起驚天動地教育的浪花,凈化學生的心靈,堅定學生的意志。我們每個肩負教育重任的班主任,都應該學習李老師的這種用不平凡的思維分析平凡事情的精神,學習李老師用個案促進班級良好輿論形成,又用班級輿論糾正每個學生行為的智慧,做個智慧的班主任!
教育讀后感2
“愛”,可以大至國家、社會、民族;“愛”可以小至父母、師長、朋友。
而這本書中的主人公,一位和我同齡的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他出生在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家庭里。他的父母是安利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利柯父親在十二月寫給他的一封信:學會感謝親。安利柯那天對父親說老師情緒不好,看起來心煩意亂的。父親寫到他已聽出安利柯不耐煩的語氣,讓安利柯一定要去愛老師,“老師”一詞在父親看來,是除了父母名字外,一個人能給予他最崇高、最親切的稱呼。
在學校里,也有許多同學是安利柯的'榜樣:如體格強壯,富有狹義精神,樂于助人,幫助弱小的卡隆;品學兼優(yōu),具有博愛精神的代洛西等等。
在我們生活中,學校里也有許多“愛”伴隨著我們。如一次我們班有位同學腳扭傷了,班主任王老師就一把抱起他去了醫(yī)務室;當晨跑時,一些同學跟不上時,跑得快的人便給他們加油,退他們一把……
“愛”是令人尊敬、愛戴的,若它是一盞明燈,那這盞指明燈引導出來的人定會走向輝煌。
教育讀后感3
《生命教育》讓我們學習擁有一顆寬容大度的心,并給予它責任感,讓它學會感恩的同時讓我們學會自我情緒調(diào)整、注意身體健康、處理各種意外傷害因為身體是一個人的根本;還讓我們了解離家出走的害處及預防校園 ,在災難后自我調(diào)整,武裝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大家都珍愛生命、珍惜生活,健康茁壯的成長!
假期,我讀了《生命教育》這本書,人生最珍貴的是什么?有人會說,是聰明與智慧,有人會說,是家財萬貫,其實人生最珍貴的是生命。
而在我們的生命中,有著特別的',豐富的情感。哭,笑?既然你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感覺,那么,就應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但是,哭與笑不同。眼淚真的很奇怪,它會使人們擁有多種復雜的情緒,讓人們難以揣摩與分辨。幸福?痛苦?其實,眼淚也是一種幸福!哭泣不一定就是軟弱、無能、可憐的表現(xiàn);微笑也不一定就是快樂、開心、幸福的標志。自己的心境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再怎樣說,也不會代替自己。所以,不要掩飾我們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難受就難受,開心就開心!流自己的淚,讓別人說去吧!
人再怎樣說,也不會代替自己。所以,不要掩飾我們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難受就難受,開心就開心!流自己的淚,讓別人說去吧!
仔細想來,我已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痛痛快快地哭過了。不該哭,不能哭,也不敢哭,為了種種理由,我最多讓眼淚在眼眶里打幾轉(zhuǎn),然后讓它們自然蒸發(fā),我常問自己:“我還會哭嗎?”哭,究竟是不是壞事?哭是情緒宣泄的重要方式,但大人們卻總是說:哭,是無能的表現(xiàn);哭,是心胸狹義的證明?荚嚳荚伊,不能哭,要尋找失敗的原因,爭取下回考好;生活中遇到困難,不能哭,生活不相信眼淚,只要努力,方法總是會有的;和同學相處中受了委屈,不能哭,不是說忍一時 ,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可是,我想,哭不也是一種心情嗎?既然快樂時能笑,為什么痛苦時不能哭呢?哭也是一種率真,哭,也是一種享受。于是,我暗暗地告訴自己,想哭就哭吧!假設明天遇上可哭的事情,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哪怕哭得天崩地裂,哪怕哭得乾坤扭轉(zhuǎn)。讓淚水沖去所有的憂傷,所有的委屈。那時,自己的心情一定能會重新明朗起來的。
書中也說到,流淚,其實也是一種特別的幸福,因為它宣泄了心中的不快,讓心靈重獲溫暖。學會流淚!對自己,何必太過苛刻。讓自己或微笑,或流淚,隨心而動,那樣,我們會更加的成熟,快樂。
雨過天晴,天會更藍;淚水過后,心情會更舒暢。生命,就要活得與別人不同,要快樂,要滿足。
幸福的時候,我喜極而泣;傷心的時候,我淚流滿面。 生命,就要與眾不同,就要 自在,就要活得精彩! 在寒假里,我讀了《生命教育讀本》。因為學校有要求在假期閱讀,在開家長會時也推薦家長看這本,就拿起書,泛泛的翻了一幾頁,后來卻是越看越覺得不錯,就干脆坐下來細細品讀,認真體會。
教育讀后感4
《愛的教育》是(意)亞米契斯的杰作。我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初看到《愛的'教育》這個特別的題目時,我滿腹狐疑:“太可笑了,人本來就有愛,哪兒還需要再去教學。俊庇谑,我懷著疑惑的心情急切地看了起來。
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恩里科的一個學年紀事與真實的“每月故事”。學生有著純潔的心靈,他們?nèi)诵陨屏寂c樸實,有著謳歌祖國、愛祖國的精神!
讀完書后,我不禁贊嘆他們彼此間友情,師生之情、父子之愛……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和他們一樣,那么世界會更美好,祖國也會更強大的。從中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人心中都有愛,但不能把愛藏在內(nèi)心深處,要用愛來幫助關愛他人,愛才會更有愛更強大。
教育讀后感5
愛是隱形的,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為它的意義已融入生命。例如父母的愛,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等等,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感。
《愛的教育》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巨著,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寫的,原名《心》是他的代表作。是以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愛的教育》引導我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味、思考生活。埃·德·阿米琪斯不但寫出了愛與被愛的感受,還把一個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純真善良的安利柯,愛保護弱小的卡隆,品學兼優(yōu)的'代洛西,學習用功的潑來可西,待人友善的克萊諦,愛讀書的斯帶地……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描述著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書中處處散發(fā)著愛的氣息,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親子之間的母愛父愛,也有師生之間的關愛。書中把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一些發(fā)生在我們?nèi)粘I钪械男∈,在作者的筆下,添上了愛的翅膀,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書中還用父母書信的形式教導我們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父母的信中說的雖然都是一些極其平常的小事,卻常常讓我深思……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日記就是《爸爸的教誨》了。是爸爸告訴“我”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苦難,而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失去媽媽,媽媽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是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如果人生是一場戲,我覺得應該給這些平凡而又難忘的瞬間一個特寫。盡管我知道時間不會給我多余膠卷,這些瞬間也許會成為我們心中無足輕重的片段,被時間剪掉,那些瞬間,永遠是我們波瀾壯闊人生歷程中的一朵朵小花。
《愛的教育》更讓我明白: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永遠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就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教育讀后感6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問題,我和一個意大利的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詢一個未知的答案。愛,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因為它無影無形就被我們給忽略了。其實它的意義早已融入生命。父母的愛,不單是為我們操勞奔波。在書架上放置一本我們愛看的書是愛;當我們生病時,遞上一片藥片是愛;在我們睡覺時,來看看我們被子有沒有蓋好也是愛。愛,于平凡生活中處處都有,只要你靜靜的去享受。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在日記上還扣著一把小鎖,將事情埋藏于心中,不愿意與人交流。
最簡單的東西被忽視了,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無法感受到。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我覺得愛是沒有盡頭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是一據(jù)枷鎖,那么我們就會感到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是旅游,走走玩玩,因而就會很輕松,生活也就會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不在乎它能維持多久。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動的心靈。那么,我認為是對國家崇敬的愛。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該牢牢的烙印在我們的`心中。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在槍林彈雨中誓死保衛(wèi)祖國的精神。由此也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鮮血。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我們同樣可以將個人情感置身是外。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感動了。我們現(xiàn)在不需要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許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和情緒。《愛的教育》中,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而愛不僅僅如此。
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確切的定義,但我已經(jīng)完成了對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教育讀后感7
今年寒假中,我在家里讀了幾本課外必讀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shù)《愛的教育》了。
在《愛的教育》中,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有愛的故事。這些不同的愛,讓我也感受到了不少的教育。比如《爸爸的小看護》,這個故事中有一位小男孩,他從鄉(xiāng)下趕到城市中尋找生病的爸爸,結(jié)果誤將別人當成自己的爸爸。當他知道后并沒有離開,而是選擇繼續(xù)照顧先前的“爸爸”。我體會到小男孩十分善良,樂于助人,他的舉動令人萬分感動。
在《撒丁島的小鼓手》中,見證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鼓手是如何成為一位大英雄的,在我軍傷亡慘重的時候,就是這位小鼓手帶著軍令奮力沖回部隊報告情況,才得到援軍救助。小鼓手雖然身負重傷,但他依然堅持頑強地完成了任務。在他面前,所有的`困難都會黯然失色。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令人萬分感動的故事太多了,建議大家一定要好好的讀一讀噢!
教育讀后感8
我比較贊同作者所講的”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確實是這樣,教育不應該僅僅是意味著科學文化知識,而是對人的靈魂產(chǎn)生影響,讓人更加認識自我,清楚地去追求真實的自我和思想的自由,追求內(nèi)心的安寧和高層次的`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
所以一直很喜歡那種會把人生經(jīng)驗、見解在講課過程中滲透給學生的老師。作為教師這個職業(yè)應當是教書育人的,尤其是學前教育這一塊,兒童不是給他們多少的數(shù)學之類的知識,更多前是一些生活習慣和最初的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什么是教育》后面講到的大學教育讓我很有感觸。我理想中的大學就是如他所說的那樣,大學應該是自由的,通過大學教育可以喚起我們的自我意識。師生和學生的之間是平等的,互相文流的對話式的環(huán)境。有時候在思考為什么我們國家的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依然是刻板的,照本宣科的,學生依然是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
學前教育要發(fā)展好是必須的,一個人在最初的幾年是很重要的。那時候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天數(shù)種可能性,只是很多的潛能在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被一些條條框框給抹殺了。如果說能夠培養(yǎng)出一代有知識、有思想的公民,那么他們的子女也會是伏秀的,這樣不就是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
教育讀后感9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本教育我終生的書!看了這本風行全世界的'書,那如春風般的故事,我的心被震撼了,仿拂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
這是其中的一個故事:安利柯的朋友一不細心把一位老人打傷了,那位朋友在教師和同學的支持和鼓勵下去向老人道歉,并把自我最心愛的郵票冊送給了他,過了幾天老人的病好了后,他不僅僅親自去學校看砸傷自我的人,還把郵冊還給了他。
這就是愛,是愛使他勇敢承認錯誤,是愛使教師同學給予他鼓勵,是愛使老人原諒了他。沒有愛就沒有這一切。這一霎那,我忽然覺得愛深不可測,高尚無比,似乎“愛”這個字的每一筆劃都是一個愛的哲理,她們也像一個拉環(huán)把每一個人的距離拉近,讓他們相互愛護;愛讓世界更精彩。
教育讀后感10
聽老師們說,《愛的教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它是真的十分精彩還是徒有虛名呢?因此,我利用暑假,將這本書看了一遍。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他講述了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的所見所聞,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恩利科在日記中寫了這樣一件小事,他讓我感到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一天早晨,三四個男孩正在捉弄可憐的科羅西。說他可憐,是因為科羅西家境貧寒,又廢了一條胳膊?屏_西憤怒了,抓起一只墨水瓶用盡全力朝其中一個人的頭上扔過去。那個同學躲過了,墨水瓶擊中了這時正走進來的`老師,在老師胸口上打個正著。當老師調(diào)查清楚后,沒有埋怨科羅西。并嚴肅地對侮辱科羅西的那幾位同學說:“侮辱了一位沒有招惹你們的同學,嘲弄了一個不幸的孩子,你們襲擊了一個無力自衛(wèi)的弱者。你們干下了一樁人類可以用來進行自我玷污的最為低級的、最為可恥的事情!边@位老師是偉大的,我由衷地敬佩,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老師。
在我的班上有一個特別調(diào)皮的同學,長得很壯,平時愛打鬧,和同學的關系總不太好,常常有同學到老師那里去告狀。老師總是對他愛護有加,用鼓勵的方式告訴同學們應該和他友好相處,還告訴我們,平時他不是在打我們,是想和我們一起玩,但他的交流方式和別人不太一樣,只是力量比較大才引起了很多的誤會。
老師對每一個同學都充滿了愛,對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而且她能了解我們的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脾氣和愛好,并能讓我們和解,使我們之間的誤會能降低到最小。現(xiàn)在我們班的同學在一起非常和睦,大家彼此之間能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我們之間沒有什么矛盾,特別是老師對我們每個同學的信任,讓我們也能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
這本書中,我看到了愛的教育方式,從生活中,讓我感受到了真實的愛的教育,這樣的生活無比幸福,我也將用我的愛的方式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教育讀后感11
《我們怎樣教育孩子》是好久好久以前學校發(fā)的一本書,當時順手放在了辦公桌里,一直沒有再翻出來。這學期無意間翻出來,就順便看了看,結(jié)果就被里面那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和撥出問題看實質(zhì)的質(zhì)樸的語言吸引了。
《我們怎樣教育孩子》是張廣利校長結(jié)合他在學校管理和教育工作中,對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思考的文字呈現(xiàn)。其“社會即學校,家庭即學校,父母即教師”的觀點,是我伴隨著教育工作年限的增長,感觸越來越深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原本就是一個整體,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基礎,學校和家庭應形成合力,共同承擔起培育孩子的責任,為孩子的一生發(fā)展負責。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談舉止、處世態(tài)度、生活方式及對每一件事、每一個問題的看法都會對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在孩子的心中打下烙印!霸诤⒆佑仔〉男奶锢镌摬シN些什么”使我更加清晰的`知道:讓孩子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合作、學會共處、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比學習書本的知識更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該播種些什么,教育孩子從小該崇尚什么,反對什么,珍惜什么,愛護什么……是值得我們做父母和老師應該注意和深思的問題。
“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偉大卻不期而至。”這是汪中求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我想,從這句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不要期望自己的孩子未來多么偉大,關鍵是要關注孩子成長的當下,讓孩子在平凡的生活和學習中成長,從小事做起,從腳踏實地地做事中體驗成功,從平凡的經(jīng)歷中發(fā)現(xiàn)偉大,成就孩子真實而豐碩的人生。
一篇一篇細細品讀下,再與自己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所做的一切相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對孩子的某些教育行為是不恰當?shù)。或許,我們早就知道,或許,我們才發(fā)現(xiàn),但這需要我們改變!耙敫淖兒⒆,首先應該改變自己”。這是一句非常簡單好記的話,但做起來卻相當困難。就像教我們家的小姑娘識字,發(fā)現(xiàn)就是簡單的“東南西北”這四個字,她在學習時卻東張西望,一遍一遍記不住,在那里胡猜。大怒,訓斥一頓之后,孩子一邊哭,一邊嚇得往大人懷里鉆,還得一邊繼續(xù)胡猜;蛟S,冷靜之后想一想,讓孩子休息一下,等她能精力集中時再來認,效果一定比邊哭邊學習的效果要好。但當時盛怒之下,知道是錯的,卻還在和孩子,也和自己較著那個勁。
掌握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做個智慧的父母和老師,我想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追求的。為此,我們都要努力呀!
教育讀后感12
這幾天,我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里的故事很感人,篇篇催人淚下。最讓我感動的是《告別》。這是作者在小學升級后和同學、老師告別時憂傷的感受。作者在校園里有過挫折,有過歡樂,也有過苦惱;
作者回想起和同學老師相處的一年,非常傷感;
他真誠地祝福她的同學和老師。
還有《雪球事件》和《訪問傷員》,我也很喜歡。說的是作者的朋友卡羅菲和別人打雪仗時,一個雪球砸傷了一位老人的眼睛,老人趴在地上非常痛苦地呻吟、叫喊?_菲有害怕,不敢承認。但最后在卡隆的勸說下,卡羅菲還是撲到老人的懷里,用斷斷續(xù)續(xù)的話語給老人賠禮道歉,還把最珍貴的郵冊送給了老人。讀了這兩篇文章后,我已經(jīng)喜歡上卡羅菲那誠實勇敢、心地善良、大方的好性格。我更欣賞卡隆不僅自己光明磊落,而且?guī)椭瑢W勇敢承認錯誤,做同學的堅強后盾。還有這位受傷的老人,雖然自己眼睛受到傷害,但在卡羅菲承認了錯誤后,非但沒有責備他,而且還安慰他。
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人間真正的愛和人間真正的友情、真情。
我現(xiàn)在總是感到媽媽對我的愛少了,我對媽媽的愛戴也少了。但自從讀了《愛的教育》后,我發(fā)現(xiàn)媽媽原來在暗暗的疼愛我。讀了《愛的教育》中的《千里尋母》,我深有感觸。它寫的是一位母親為了全家的幸福,為了讓她的兒子能上學,這位母親去了離家很遠的芝加哥當保姆。她兒子喬治由于想讓母親回到身邊,便開始尋找母親。歷經(jīng)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母親。但由于干活太累,被送進醫(yī)院。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在喬治母親的身邊,直至喬治來到母親的身邊。當母親看到自己的兒子后,萬分激動,垂危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動力。
讀到這兒我非常感動。這位母親為了家人的幸福,到別的地方當保姆;
為了多拿報酬生了重病也不說一聲,直到暈過去。而我母親呢?也為了工作而擔憂,所以不愛別人打擾她的工作?晌覅s一直煩她,因此剛想出的辦法被我一攪和就忘了,因此工作、稿子常常比別人晚那么一、兩拍才交,也常常被老板批評。我真是太對不起媽媽了。
“xx,該吃飯了”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淚便流了下來。
通過讀《愛的教育》我總算讀懂了媽媽對我的'那份暗暗的愛……
讀了《愛的教育》之后,讓我感觸很深,正如前言說的,這本書包含了世界所有高尚的愛:親情、友情——————這里有生動有趣、耐人尋味的每月故事,有稀奇古怪、情節(jié)豐富的日記,還有主人公父母親的諄諄教導,這一切的一切正在無形中給我以深深地教育。其中,我最喜歡每月故事中的《尋母記》和主人公恩里科的父親。
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只身一人去尋找遠在天邊的母親,在路上遇到了種種艱難困苦,而不動搖尋母決心,終于找到了自已親愛的母親的故事。我看后,心情即高興又慚愧。我高興“好人總有好報”,慚愧自已對母親的種種態(tài)度和行為——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不愁吃,不愁穿,爸爸、媽媽又非常的疼愛我。在我第一次接觸學習,第一次開始步入知識的殿堂的時候,我退卻了,我害怕了,有可能是那時候年少,不懂事,習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對于學習,我根本沒有興趣。但是每位家長都一樣,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tài),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
其實,書中主人公恩里科的父親和我的父母親都一樣,都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從小就開始教孩子怎樣做人,看了這本書,讓我讀懂了父母的心,也讓我更懂事了。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是一個小書迷,我忠心地希望世界上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書出版,希望每一本好書都伴隨著每一個少年快樂成長!
愛,一個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后,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這本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之間的愛對祖國之間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fā)現(xiàn),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它里面有悲傷的、高興的、催人淚下的、發(fā)人生省的。但是讓我最難忘的還是那篇《災難》主要說:上學的路上,一位一年級的小學生在過馬路的途中摔倒了,這時,一輛車駛過來正好被佩羅蒂看到,他跑過去救起了小學生,然而,他的雙腿被車壓傷。他為了救人不惜自己受傷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的敬佩嗎?
是愛,使我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是愛,給予我們內(nèi)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后的日子里,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
教育讀后感13
我的老師推薦我們一本書《愛的教育》我很感興趣,便去買了,一看,嘿!還真是好看呀!
書的前言里說道:“這里洋溢著父母兒女的親情,老師學生間的深情,同學朋友間的友誼,小小少年的`愛國之心!闭f的沒錯,的確是這樣的,下面我就來講一個令我深受教育的故事吧!
說是一個小孩子,家里很窮,有時爸爸為了補貼家用,就找來一些文件來抄寫,每次都抄到深夜,孩子心疼爸爸,就半夜起來,幫著爸爸抄寫訂單。有一次,被爸爸發(fā)現(xiàn)了,他連忙抱起孩子,眼睛里充滿著說不出的愛意,親了親孩子。
這是多么動人的一篇文章啊,她讓我明白,我們一定要孝敬自己的親人,學著幫助他們,關愛他們,讓他們開心高興!
書里有許多數(shù)不清的道理,總之,它滋養(yǎng)了我的心靈,凈化了我的靈魂,讓我得到無限的快樂!
教育讀后感14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每一篇就是一篇日記。而這一本書有五十一篇,作者用一篇篇日記來講述一個學期的故事。
每一篇日記都記錄著主人公安利柯對社會的感觸,他的身邊總有各種各樣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兄弟姐妹的愛,朋友,老師,甚至是一些陌生人。
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像安利柯一樣多的.愛,只是我們,沒有這樣一雙眼睛,沒有認真觀察這個世界。扶起倒地老人的青年,對學生投來鼓勵眼神的老師,帶走隔壁奶奶垃圾的小朋友......這些都是愛,即使這些事微不足道,也要有愛才能做出。也只有一雙有愛的眼睛才能發(fā)現(xiàn),安利柯是多么善良!
愛雖然是不可以教育的,但可以用心去感悟,最后,你會被它所感動。
教育讀后感15
“師生共讀”是每個四小人長期堅持的一種讀書方式。今年寒假期間,學校推薦教師的必讀書目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因此,在假期,我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再次拜讀了這本書。讀后,我的心被濃濃的愛意久久地包圍著……
《愛的教育》是一本凈化心靈的書籍。整部小說,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沒有感人的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她吸引我的是那平實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軻曾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確,孔子有“仁愛”思想;墨子有“兼愛”思想;陶行知有“愛滿天下”的思想。那么,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我應該如何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踐行“愛”呢?這讓我想起了安利珂二年級的女老師,她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
《愛的教育》中這樣寫到:她已經(jīng)病了很久,如果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應該還可以多支撐一段時間?墒撬偛豢蟻G下學生,她把全部的精力和愛全都奉獻給了她的學生。她在去世的前兩天還囑咐校長,不要讓那些小孩子參加她的葬禮,免得他們傷心。正因為老師這份無私的愛,所以她才贏得了家長和孩子們的敬重。愛心是火種,能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愛心是石級,能幫助學生攀登理想的高峰;愛心是春雨,能滋潤學生干涸的心田。這就是愛的教育,這就是愛的力量。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老師每個月都會給孩子們講述一個有關“高尚少年”的故事。正是這一個個故事,讓這群孩子懂得了要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師長、愛同學……這種愛無法用價值來衡量,卻又可以超越一切。令人欣喜的是,這種愛在我們四小也得到了延續(xù):在德育教育中,學校每月一個大主題,每周一個小習慣,讓孩子每天有點小進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四小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個心中有愛的好少年。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繼續(xù)踐行愛的教育,讓祖國的花朵在愛的百花園中盡情綻放!
【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讀后感04-30
《 愛的教育 》讀后感01-16
愛的教育讀后感01-17
《愛的教育》的讀后感11-02
美麗的教育讀后感01-20
教育書籍讀后感12-30
《新教育》讀后感01-04
《什么是教育》讀后感11-08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08-03
《教育奇跡》讀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