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滸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水滸傳》讀后感 篇1
我有許多很喜歡的書。其中一本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劇情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他們除壞蛋的時候,我為他們加油。當他他們被捉時,我為他們擔心。當他們上梁山泊時,我為他們高興。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刻在我的腦海里,我仿佛身臨其境和他們在一起。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人在梁山伯聚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zhàn)的故事。他形象的描繪了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接起了起義失敗內(nèi)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中人物各有各的特點。宋江領(lǐng)導能力強。吳用機智聰明,魯智深扶危濟困。林沖武藝高強,張順熟識水性。因為梁山伯聚集了各種好漢的`優(yōu)點,才使得梁山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但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行者武松,他著名的景陽岡打虎事件使我喜歡的不得了。武松一口氣喝了18碗酒,然后不聽店家的勸告,獨自亮相上崗。后來便遇到老虎,面對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他沉著冷靜的躲閃,赤手空拳的把老虎打死了。
在現(xiàn)在的這個和諧社會中,我們雖然不會遇到老虎,但是當我們在學習上遇到攔路虎時,我們也要像武松那樣勇敢面對,并且解決困難。
《水滸傳》讀后感 篇2
《水滸傳》是一部以宋朝為年的農(nóng)民起義作為創(chuàng)作主題的著名長篇小說,因奇特的藝術(shù)價值和地理地位被列為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全書以梁山泊108將上山起義為線索,去束了農(nóng)民反封建斗爭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的全過程。小說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巧以及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本質(zhì),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同時,《水滸傳》用如同一幅悠長的歷史畫卷,為后人世詳盡地展現(xiàn)了宋朝政治文化及警示風情,使后人有機會了解他的部分原貌。
在藝術(shù)上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表達風格上,作者通過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了出眾的多個鮮明、千古不衰的梁山英雄形象,同時文中人物語言以及民間口語作為基礎(chǔ),經(jīng)過作者的.藝術(shù)加工而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表達方式,使人讀起來感覺明快、凝練、準確、生動。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十分靈動而傳神。
《水滸傳》以宋江上山為界,前面部分以林沖、楊志、晁蓋等人物上山落草為主要故事結(jié)構(gòu),也是最能表現(xiàn)梁山好漢個人性格特點部分。比如空有正直、性格剛烈,但等到星系的武松;智勇雙全、除暴安良,卻漢或是為救人或是為報仇,或是為御敵這幾件事主要是為了故事構(gòu)架。以三打祝家莊、三達北京成……故事內(nèi)容
《水滸傳》教會了我對待好朋友、對待家人要盡孝盡忠!
《水滸傳》讀后感 篇3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等,寫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令我有感而發(fā)。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108位英雄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人陷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只有兩個字:忠;義!爸摇焙袑髦艺\、敬重之意!傲x”便是仗義疏財而不見利忘義。宋江歷來是《水滸傳》中為人所推崇的最具“忠義”的人。
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做到忠義兩全的人又有多少呢?舉兩個例子,對比對比就知道了。
我爸爸有兩個朋友,一個是:有一天,他親眼目睹一個人做錯事的'全過程,他走過來對那個人說:“你要是給我十萬元我就不報警。”后來打官司的時候,怕自己被抓,就把真相說了出來。另一個人是:有一天,朋友被人抓住把柄,抓到的人說:“你如果幫我做件事情,我不僅不說出,而且還給你五萬元!”朋友毫不思考便說:“你就算給我無數(shù)元,我也不要,何況是傷天害理之事!
這兩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要學習第二個人的“忠義”,做一個忠義兩全的人。這樣才會和你的親人的關(guān)系更加深厚。
《水滸傳》讀后感 篇4
假期里讀的第二本書,叫《水滸傳》。它記錄了梁山108位英雄好漢的動人事跡。
《水滸傳》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其中最吸引我的章節(jié)就是“景陽岡武松打虎”。文段里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個詞語是:平生之力。一個句子是:“老虎吃人,全仗著這一撲、一掀、一掃,三般功夫用完,力氣已用去一半!
故事大意:武松在去看哥哥的途中路過景陽岡,飽餐一頓后,酒力發(fā)作,躺在大青石上睡覺。不久,一只老虎將他驚醒,一場人虎之斗開始了。開始武松用蠻力,結(jié)果把哨棒打斷了。赤手空拳的武松與老虎斗智斗勇,在耗盡了老虎的體力之后,武松奮力騎在了老虎的背上,用盡平生力氣連續(xù)擊打老虎的頭部,終于打死了老虎。
讀了小說,我非常佩服武松的智勇雙全,頭腦冷靜而沉著。俗話說:藝高人膽大。。他在與強敵斗爭時,一不畏懼,二能夠運用智慧,避開對手的長處,利用對手的弱點。先防御,后進攻,以己之長,克敵之短。這正是我從小說和故事里得到的啟發(fā)和收獲。
《水滸傳》讀后感 篇5
在上周周六早晨,我起得比較早,天氣晴朗,我順手拿起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它就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水滸傳》中前80回寫了梁山泊108位好漢經(jīng)歷各種波折后,反抗官府壓迫上梁山。后40回寫梁山好漢以宋江為首,108位梁山好漢在宋江的帶領(lǐng)下接受天子召安,為朝廷效力,收復國土,踏平遼邦,平定叛亂?墒潜瘋氖撬麄冏詈蟊桓哔,蔡金,童貫,楊戩四個奸臣所害。前后共140回,每讀到梁山好漢們的`豪情壯志,英雄氣概,我都被他們深深折服。
108位好漢,個個個性鮮明,本領(lǐng)高超。宋江忠心報國,吳用足智多謀,李逵魯莽剛猛,林沖集武藝膽略、風度、智謀、大氣于一身,關(guān)勝又勇猛無敵,這些英雄的鮮明品質(zhì)和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都讓我難以忘懷。
文中景物的描寫,作者也是細致入微,對于市井風俗,三教九流,宮觀四院,官府衙門,作者用盡華麗的詞藻去描繪。就拿宮觀寺院來說吧,作者描寫上清宮時用了”獻香臺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瑙”。當然也有寫官府衙門的官僚守正戒石上刻:“卸至四行,令吏謹嚴,漆牌中書低聲二字”。
施耐庵用他的筆塑造了這些人物,給了他們靈魂,仿佛要在讀者內(nèi)心深處扎根一般,在讀者的心里揮之不去僅這一點,值得我去細細品味。
不品《水滸傳》,不知世界之奇,《水滸傳》值得我用一生去讀、去體會他們的人生。
《水滸傳》讀后感 篇6
《水滸傳》講述了108條好漢為了天下太平而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經(jīng)過,讓我仿佛身臨其境,體會到了那雄壯場應對我的震撼?墒,那108條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及時雨”宋江。
宋江,一位普通官員,卻成為了這群好漢的領(lǐng)頭,著實讓人欽佩。他那揮金如土,對朋友有情有義的豪爽性格,也才是他成為領(lǐng)頭的重要因素。
記得宋江和戴宗來到了酒樓碰見李逵,李逵開口就是借錢。宋江一問不問,便拿出十兩銀子給了李逵。在戴宗看來,這分明就是送錢。十兩銀子,什么概念按當時情景。吳用拉攏三兄弟當晚,擺了一桌酒席,用一兩銀子就買了一大壇酒,二十斤牛肉,兩只大雞,還有一些小菜。吳用是來拉攏他們的,應當不會太小氣?梢膊乓粌摄y子,在生活中也差不多要500元,十兩銀子5000元。
宋江就是這樣的疏財,才使李逵等人對他忠心耿耿。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這樣,錢再多也是沒用的,并不能買來一切?墒且粋朋友,才是人生中絕對的`財富,使用金錢買不到的。
就像我哥哥,他有了錢就和朋友聚在一齊,也就是這樣,他有了好多朋友。
金錢,不是最重要的,一個朋友才是人生最好的財富。
《水滸傳》讀后感 篇7
我讀過許多中國古典小說,我喜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三國演義》中的趙子龍、諸葛亮,但我更喜歡《水滸傳》中的李逵。
一提到李逵,大家一定都知道他是《水滸傳》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的一員,他的綽號叫黑旋風,他能使兩把板斧,又會拳棒。
《水滸傳》中李逵從酒樓會宋江出場,到劫法場、上梁山、回家探母、從宋江而受招安、被毒死,李逵始終是這個李逵。在小說中,作者沒有特別著意描寫過他,至于他性格的表現(xiàn),也總是交織在描寫別人的故事中。
從李逵一出場,就突出的顯示了他的性格特征。見宋江時的魯莽、堵場的'賴帳、江邊的搶魚、酒樓上的闖禍,生動地反映出他純真、敦厚的性格。李逵毫不虛偽,即使一時“猴急”做出不直的事,也正反映出他的真誠和直爽。他胸中永遠燃燒著對不公平社會仇恨的怒火隨時都付之于行動,不能忍受任何壓迫和欺侮。他絕對忠實于山寨,忠實于義軍的利益。為了山寨,任何事情他都走在前面,不怕困難,出生入死。他不能容忍敵人,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兄弟做違反“替天行道”的事情。在“元夜鬧東京”之后,他和宋江的小誤會,就生動地表現(xiàn)了他這方面的性格特點。
李逵是一個不矯揉造作、大膽坦誠的好漢,我喜歡他,佩服他,更希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多一些像他這樣的朋友,不虛偽,不偽裝,愛憎分明,肝膽相照,有一副俠義心腸。
《水滸傳》讀后感 篇8
今天,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第七回,題名是“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走白虎堂”;ê蜕兄傅氖菤⒘巳颂幼咦龊蜕械聂斨巧睿宇^指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
這一回的主要內(nèi)容是:魯智深在吃飯時聽到門外烏鴉叫個不停,便生氣了,聽說柳樹上有一個老鴉巢,他便把那柳樹輕松地連根拔起,路人都連聲叫好。此時,他遇到了林沖,倆人便結(jié)為兄弟。殿帥府高俅的義子看上了林沖的妻子,便設(shè)了一計,讓林沖帶上買來的好刀到白虎堂和高俅比刀。白虎堂是禁地,不能隨便進入,結(jié)果林沖被抓起來了。
當我讀到林沖要到白虎堂和高俅比刀的時候,不禁提心吊膽,白虎堂是禁地,一般人是不能隨便進入的,更不能帶刀進去。林沖帶刀進去會不會被抓起來?果真,當林沖到白虎堂后面遇到高俅的時候,高俅以林沖想要刺殺太尉的罪名把林沖抓起來了。我覺得林沖好可憐,就這樣被小人給算計了,真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讀了這一回,我對高俅的`義子印象很深。我覺得他很花心,只要看到長得漂亮的女人都想要,也不管她愿不愿意,成家沒成家,即使成家了,也要陷害她的丈夫,簡直壞透了,真是一個十足的花花太歲。
在這一回中,我覺得有一首描寫林沖的小詩寫得很好:
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后兩個小白玉圈連珠鬢環(huán)。身穿領(lǐng)單綠羅團花戰(zhàn)袍,腰系一條雙搭尾鬼背銀帶。穿一對磕爪頭朝樣皂靴,手中執(zhí)一把折疊紙西川扇子。
《水滸傳》讀后感 篇9
《水滸傳》講述了北宋末年農(nóng)民因不滿社會的黑暗而揭竿起義的故事。
試想在封建王朝,人人都尊天子為圣,造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究竟要被逼成什么樣子才會去做造反這種為天下人所不齒的事啊!
林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本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因為娘子被高衙內(nèi)看中,高衙內(nèi)和高俅多次陷害,他一忍再忍,但高俅多次想置他于死地,最終被逼上梁山。
在歷史的長河中,暴權(quán)幾乎在每個國家都存在過,腐敗的官僚集團,被剝削壓迫的百姓。但如今已不復存在,因為有反抗,因為有斗爭。
公元前209年,在秦王的暴政之下,百姓民不聊生,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雖然最后失敗了,但它是我國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為推翻秦王朝奠定基礎(chǔ)。
無獨有偶,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兩次武裝起義。這兩次起義讓法國無產(chǎn)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做出了極大貢獻。
除此之外,世界上的'起義事件數(shù)之不盡。每一次起義,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一定都是正義的,一定都是為了百姓的大利益。
因為有反抗,所以有平等;因為有斗爭,所以有公平;因為有起義,所以有進步;因為有革命,所以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就是因為這種勇于反抗的斗爭精神,制度才有進一步改革,社會才有進步,世界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反抗是一種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水滸傳》讀后感 篇10
最近,我觀看了《水滸傳》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與原著基本相符,它講述了宋徽宗時期梁山泊起義,直到轟轟烈烈結(jié)束的事,以宋江為核心人物,演繹了一出悲劇。
宋江本是小吏,因怒殺閻婆惜而逼上梁山。他不是第一個上梁山的人,為什么當上了梁山的首領(lǐng)呢?這是因為他有領(lǐng)導才能,而且為人樂善好施,意氣深重,是婦孺皆知的“及時雨”。但梁山上有領(lǐng)導才能的人有很多,為何只有宋江才能擔此重任呢?我想是因為后者。例如柴進和宋江對待武松的不同態(tài)度,柴進是把武松當成看火的,而宋江卻始終把武松當兄弟看待,宋江有此二勝,眾人有此二敗,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江的愚忠,卻讓我對他的敬佩大打折扣。
他的愚忠,害死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漢頃刻間變?yōu)槠呤䝼冤魂,斷送了一百零八位英豪的.前程。他應該意識到,朝廷在招降他們之后,都沒讓他們進京,就把他們派去征討反賊,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漁翁之利呀!吳用、林沖等人曾屢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他的固執(zhí),釀出一場悲劇,害死了自己,也害了眾英雄。
但不管怎么說,《水滸傳》也是我喜愛的片子。
《水滸傳》讀后感 篇11
讀了《水滸傳》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的英雄們的豪情壯義,忠義兩全!端疂G傳》一書記敘了以宋江為首的108條好漢從被逼無奈聚義梁山泊,到被朝廷招安,再到為宋大破遼兵,最終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在我腦海中印下了兩個字:忠、義。
一個“忠”字就包含了對自我的國家、親人、朋友的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宋江在重重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只效忠于自我的國家,可謂是忠心耿耿;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應對高俅之子的調(diào)戲、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的表現(xiàn)。
“義”字包含了很多資料,108個好漢為兄弟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就是義;為人民、國家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義。在108個英雄中,我認為最能做到“義”的是一個黑大漢,他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jīng)常為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可是他路見不平就拔“斧”相助的精神,令那些喪盡天良的.惡人們聞風喪膽。他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yè)游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fā)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jié)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可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昌盛。所以,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們也應當有義氣,擁有強烈的正義感,為了正義,為了真理能奮不顧身。
《水滸傳》讀后感 篇12
要說水滸傳里最仗義的人,肯定是魯智深。
魯智深原名魯達,自身也會些功夫,一次喝酒,遇到了金老并女,聽到他們是被受自己提拔的殺豬鄭屠威脅,便為自己瞎了眼提拔鄭屠感到懊悔,要找鄭屠算賬。
從這里,能看出魯智深對恃強凌弱的鄭屠憎恨,厭惡。
在這種憎恨下,他去找鄭屠,鄭屠亳不知道自已所作所為被魯智深知道得一清二楚,魯智深早看透了他這種兩面派,借要鄭屠給豬肉的理由,拿起豬肉劈了過去。
鄭屠也怒了,認為魯智深無端端來砸場子,兩人便糾纏在一塊,但鄭屠完全打不過魯智深,被魯智深三拳打到魂歸西天。
魯智深原本只想解心頭之恨,但卻無意中打死了鄭屠。
假如沒把鄭屠打死,那魯智深完全有理,可一旦把鄭屠打死,畢竟人命關(guān)天,又豈能是仗義能免得了罪的。
魯智深畏罪潛逃,可到處都貼著他的`通緝單,他正愁沒地方逃,忽然看見了一座寺廟,他知到這是自己唯一的去路,便當了一個花和尚。
后來,他成為了梁山好漢,最終得以善終。
仗義固然是好的,但同時也要把握好分寸,只要別人改過自新,就且放他一馬。
《水滸傳》讀后感 篇13
我爺爺經(jīng)常在我看書的時候引用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原因是小時候看水滸就有可能學梁山好漢造反,老了看,勾心斗角的三國會讓人心累。當時我認為有一點道理,所以一開始有一點排斥,可到了后來,觀點變了。
我覺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逵這個兩面人,我是為什么說他是兩面人呢,聽我分析一下
李逵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坐,跳起來,把兩個指頭去那女娘子額頭上一點,那女子大聽一聲,暮然倒地。(第三十八回)
那漢哪里肯應,輪著大斧,只顧砍人……當下去十字口,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推倒顛翻的,不計其數(shù)。(第四十回)
放著我們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殺去了東京,奪了鳥位,在那里快活不好。ǖ谒氖换兀
從這三句話可見李逵是個粗魯,暴躁,屠殺成性,野蠻殘忍,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一時間我對這個人十分厭惡,這么個血性之人是什么人教出來的,李逵這個人一定很沒有良心,多半他父母也慘死在他手上,可我讀到這里時,一下子對它的認識有不一樣了“我特地來去娘,卻倒了一個養(yǎng)娘的人……我饒了你這廝的.性命!崩铄拥馈澳阌行㈨樦模遗c你十兩銀子做本錢便去改業(yè)。”這又讓我見到了他善良,有孝心的一面,可見施耐庵的手法高超。
【《水滸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水滸傳的好句01-29
水滸傳好句12-03
水滸傳的好句06-18
《水滸傳》好句01-06
《水滸傳》好句04-13
《水滸傳》讀后感11-27
水滸傳的讀后感02-02
《水滸傳》經(jīng)典讀后感07-29
《水滸傳》讀后感12-16
(精選)《水滸傳》讀后感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