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花非花·紫砂藝人蔣蓉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栩栩如生的南瓜壺、枇杷壺、荷葉壺…… 蔣蓉奶奶正坐在工作臺前精雕細琢著每件作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從11歲開始學做茶壺,直至八十歲還在創(chuàng)作壺。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紫砂,像春蠶吐絲那樣不斷創(chuàng)新做壺。無論寒冬酷暑,她都能一坐十幾個小時,嘔心瀝血,全身心地投入創(chuàng)作。她不想墨守成規(guī),永遠做那些傳統(tǒng)作品,所以在65歲高齡時,還依然去中央美院辦的培訓班學習,開闊思路和眼界。她還知道一個紫砂藝人想要走得更遠,必須對大自然中的飛禽走獸、魚蟲鳥草認真觀察和高度提煉。于是她精心飼養(yǎng)了一些小動物、昆蟲,細致入微地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捕食方式,以便于壺藝創(chuàng)作。她用畢生精力潛心鉆研,開創(chuàng)了獨具風格的“蔣氏陶藝”,被譽為“紫砂圣母”。
讀了這本傳記,我被蔣奶奶深深感動了。她的一些事例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心間。她在中國當代紫砂史上絕無僅有的成就是自己善于觀察,注重思考,勤奮努力得來的呀!
過去達爾文如癡如醉地考察動植物,發(fā)現(xiàn)人與類人猿肌體結(jié)構(gòu)上有相似之處,最終提出了生物進化論;伽利略懷疑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思考了許多運動現(xiàn)象,奠定了動力學的基礎。他們的成就也都是通過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取得的。因為不觀察,沒思考就不能透徹理解所學的知識,不能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現(xiàn)。
以我書法培訓班為例,同學們剛進去時,都不會寫,每次上課都同樣學習,可二年下來,成績卻很懸殊,這是為什么呢?主要就是有些同學不認真讀帖、背帖,不善于思考的緣故。而好學的同學呢,上課對老師講的內(nèi)容細心體會,勤學苦練,回家還看名家名帖,仔細分析。長期下去,好同學的字寫得當然超過了那些懶于思考,又不努力的同學了。
所以說,會觀察,會思考,就會使自己的腦子越來越聰明,觀察思考得越深,收獲就越大。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蔽以趯W習上一定也要像他們那樣認真觀察,善于思考,再加上執(zhí)著努力,爭取結(jié)出成功之花。
【《花非花·紫砂藝人蔣蓉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花非花》古詩鑒賞11-07
擊鼓傳花作文03-14
有趣的擊鼓傳花作文03-04
關于擊鼓傳花的作文07-21
擊鼓傳花作文(精選51篇)10-19
擊鼓傳花作文15篇12-31
擊鼓傳花游戲作文(精選46篇)02-28
記一次擊鼓傳花作文03-03
精選擊鼓傳花作文500字4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