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拿到這本書后我反復看了兩遍,感動于高美霞老師的孩子之多卻仍能在工作之余寫出這么好的日記,感動于她對課程的思考,對幼兒教師地位的思考,感動于她每一次用心的上課,每一次有創(chuàng)意的拓展,所以摘記了一些,覺得對自己的工作很有借鑒意義,也觸發(fā)了一些感想。下面談一下自己感觸最深的幾點。
一、對教育的理解
“很喜歡這句話:生活的上品,往往不著痕跡,將自己融入生活,將生活融入自然。因此把它演繹成:教育的上品,往往不著痕跡,將自己融入教育,將教育融入自然。”“作為老師,我要做一個自然的人,讓所有的東西熔化成自己的內質,成為生命的一部分!蔽蚁敫呃蠋熕f的應該是對孩子的教育信手拈來,自然而不做作,孩子沒有感覺到是在上課、受教育,教育已經融入到了孩子的心里。這種境界真的很好,雖然難達到,但值得我們嘗試。
教育是日復一日的堅持。教育不是一個偶爾的靈感頓生而成的論文,教育是一種日復一日的堅持。我想到了幼兒園每天要堅持的晨練、早操、飯前洗手等等,哪一樣不是日復一日堅持的結果呢?只有堅持才會形成習慣,只有堅持才會讓習慣穩(wěn)固,從而影響孩子一生。
二、對教研的理解
高老師認為教研的課題應該從一線中來。因為一線老師在一線工作中所得來的經驗是珍貴的,更值得討論、研究并提升,繼而進行推廣。那么理論工作者又該起什么樣的作用呢?用平等的觀念來說,理論工作者應該負責將各處的的教育理論、教育觀念進行闡述交流并推廣,比如介紹國外的理論以供國內的一線工作者參考。高老師指出一線老師不應跟在理論工作者的后面,一線老師應該有自己的風格和模式,如何在自己這種定性的模式中更成熟、更快樂地工作、生活,才是應該追求的目標。
三、對主題活動的理解
主題活動中的主題應由老師和孩子的感情、思維,活動中的困惑、難題而引領、而深入,形成一系列思維緊緊聯(liá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環(huán)深入的探究活動。在主題活動中,老師和孩子是平等的感悟者、體驗者,通過互相的感悟、體驗的交叉與融合,讓對方得到認識和提升,互相感悟對方的思維方式,以獲得終身受益的品質。不強調教師的權威,不強加灌輸給孩子,讓孩子在這種平等的氛圍中學會聆聽,辯證地吸收,這大概就是靈動的教育吧!
四、對幼兒教師地位的理解
好的教師培訓機構要幫助教師找到自己工作的價值感、成就感,讓教師從根本上對這個工作有一份使命感、責任感,尤其是對自己生命的責任心。懂得怎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是幼兒教師迫切需要清醒認識的命題,人只有學會對自己負責,自然才會對別人負責,這對教育者來說更重要。這樣許許多幼兒教師工作的狀態(tài)就會改變。如果學會了真真切切地活著,就會說真真切切的話,做真真切切的事。
五、與同事聊天
與同事聊天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尤其是聊教育,在爭辯中可以找到共同的東西,在不同的觀點中可以受到啟發(fā)。只有同事最了解你的工作,因此同事會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爬上豆蔓看自己,高美霞老師將一個真實的自己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思想、有責任、有愛心的幼兒教師,她是我們的幼兒教師的驕傲,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
【《爬上豆蔓看自己》讀后感】相關文章:
爬上豆蔓看自己讀書筆記范文05-29
夢到爬上屋頂01-07
爬上山頂看日落的朋友圈文案 收藏01-01
夢見蜈蚣爬上身05-29
怪味豆作文11-22
《自己花是讓別人看》說課稿01-02
形容爬上長城后心情的朋友圈文案12-15
剝豆的感悟作文02-16
夏日愛豆文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