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
父母的心始終念著孩子,孩子從小的一顰一笑一直印在他們的腦海里。他們渴望孩子能時刻相伴左右,但又希望孩子能在國外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大的發(fā)展。面對這樣的矛盾,他們的內心是復雜的。
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可謂嘔心瀝血,讓我佩服。有人說,傅雷對兒子是“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笨戳艘环庥忠环鈺牛_實如此。這樣用心,讓人潸然淚下。
書信里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這種感情,撥動著我心中的漣漪,讓我不時想起爸媽對我的愛。
《傅雷家書》是一本很特殊的書,他不是跟市面上的大多數書籍一樣,《傅雷家書》收錄的是一位父親對于教育子女的語言,總的來說,就是一封封的信構建自己對于子女的諄諄教誨,體現了作為爸爸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
《傅雷家書》中傅雷沒有用華麗的語言來傳達自己的人生經歷,自己的總告。他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真誠的心來和自己的兒子進行心靈的交流。
每一位父親對于教育自己的子女都會很用心,而傅雷更是對于兒子在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傅雷對于孩子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看出了傅雷與兒子之間的友好關系。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2
一封封家書,透露著濃濃的深情。母愛似海,父愛如山,在這一封封家書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待人要謙遜,做事要嚴謹,遇事不逃避,戒驕戒躁。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后是做鋼琴家!斑@是傅雷對傅聰的.諄諄教誨。他教育傅聰先成人,后成才。一個人只有履行做人之道,才能取得成功。
傅雷其實是一個為人果斷,做事嚴厲的一個人?稍谒o兒子傅聰寫的一封封家書中,我們能讀到含情脈脈的話語。也許這就是為人父母對孩子遠在他鄉(xiāng)的思念,這種思念甚至于可以改變人的性格。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3
在暑假里我讀過很多本書,有《草房子》、《動物與昆蟲》、《小淘氣尼古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傅雷家書》。
大多數人都知道傅雷這個名字是通過那些幾十年來被無數次加印的暢銷書——《傅雷家書》。在我看來,傅雷家書不是一本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更是一部優(yōu)秀的藝術修養(yǎng)讀物。傅雷既是一名稱職的父親,也是老師、朋友和知己,他除了關心兒子生活瑣事還和他談人生、藝術,具有一個藝術家的高尚品質。
通過這本書,我想到自己的父親,平時總是少言少語,對我要求嚴格,雖然很少管我的生活和學習,但是對我的愛是真誠的,是藏在心底的。傅雷先生多次告誡傅聰要做一個大寫的“人”,培養(yǎng)正直、剛強、有毅力等優(yōu)秀的品質。這些品質體現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比如到別人家做客的禮貌,對長輩的尊重等,還包括愛祖國愛人民的大情懷。在生活中我的父親也是這樣要求我的,為人誠懇,禮貌待人等等。傅雷先生不僅是兒子傅聰的楷模,更是我的好榜樣。
他告訴我讀書并不是提高修養(yǎng)的唯一途徑,既使讀書也不能只偏重某一學科,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一味的用功,要懂得適量的.放松精神,和人交住的時候要禮尚往來,要時刻為祖國報效……
傅雷先生就像生活在書中的父親,老師,他苦口婆心的教育我,在他的影響下,我開始反省自己,越來越認真地對待生活。人們都說,一本好書能夠影響著讀者的一生。而傅雷家書就是這樣一本好書,一本適合青少年的閱讀的優(yōu)秀讀物。希望大家讀過這本書能像我一樣收獲非常多的正能量。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4
《傅雷家書》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的愛。
傅雷寫給兒子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對傅聰的愛,整整一本書信寫下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對兒子的期盼與思念。
傅雷呢,可以說是一位嚴父,傅聰從小就被傅雷嚴格的管教著,但是從出發(fā)點來說,他只是希望子女成才。事實上父親的嚴厲對傅聰今后的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傅聰在出國學習的那段日子里,傅雷以寫信的方式與傅聰交流,讓他有一種父母與他天涯若比鄰之感。傅雷說他和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父子之間的關系能好成這樣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傅雷在兒子的教育上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將大兒子傅聰培養(yǎng)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鋼琴家,在傅聰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后毫不吝嗇自己的夸獎,在生活中也時常給兒子談心,為他排憂解難,教給他寶貴的人生,這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合格,優(yōu)秀,成功的父母。
金庸也曾這樣評價過這本書:“這是一本中國君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成為中國君子的一本書。”我想這也就是這本書為何到現在還如此暢銷的原因吧!
他告誡兒子:到別人家里進了屋子脫了大衣越留著絲圍巾,把手常常插在口袋或衣褲袋這都是不禮貌的行為。他教育兒子要懂得尊重他人,要注意個人禮儀,由此可見傅雷先生是一個謹慎、注意細節(jié)的人,令人肅然起敬。
傅雷是一位好的翻譯家,但他更是一位好的父親,他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也在不斷提高。高尚的父親培養(yǎng)出成功的兒子,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愛。
濃濃的舔犢之情。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5
《傅雷家書》,是八下的必讀書目。一開始聽說《傅雷家書》的時候,以為挺有意思的,就買了一本看,可是里面的內容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只是傅雷夫婦寫給他們的孩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而已,沒有什么吸引人的。但是當我把整本書看完后,我發(fā)現書信中包含著傅雷先生及夫人對兩個孩子深厚的愛。
每個人都感受過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誨,可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后,感到的卻是另一種不同于大多數家庭的愛與教導。或許是因為傅雷兒時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的性格發(fā)生了變化,讓他作為人父時也變得如此嚴厲,但在《傅雷家書》中那一封封書信中,無一不表現出他對兒子的愛。
《傅雷家書》不僅僅只是一本表達父母對遠在他鄉(xiāng)的兒子的`思念的書,它更是一本教育之術。眾所周知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和藝術評論家,但在這本《傅雷家書》中,他是一名知識淵博的教育家,或者說,他更像是一位稱職的父親。傅雷先生與其他人的教育方式不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應是深深的烙印在傅雷心中的。傅雷在兒子傅聰幼時,便是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的虐待”。別人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傅雷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后來傅聰出國離別之時,傅雷自責自己對兒子童年時的管教太嚴。
在傅雷給傅聰的信中,表現出傅雷對傅聰的關心與思念,但同時也不忘對傅聰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傅雷和傅聰兩人對學問的追求是無比的執(zhí)著和熱愛,有一次傅雷和傅聰因一首曲子中的一個片段的重要性而大吵一架,后來傅聰離家出走。在書信中傅雷也對傅聰叮囑到:“在我一生任何時期,也沒有忘卻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梢,傅雷對學問的追求是如此熱愛,也可以知道,傅雷是一個真正教育孩子的好父親。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是家人之間傳遞愛的文字,同時也是親子教育的典范。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6
樓適夷評價它為“這是-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紙家書百鎰輕,傅雷先生通過書信的方式對其愛子傅聰的生活和藝術追求進行悉心指導,對于他對其愛子的教育,我要真心地贊嘆一聲,太偉大了。施蟄存先生曾說過“他的家教如此之嚴格,望子成龍的心情如此之熱烈。他要把他的兒子塑造成符合他的理想的人物。這種家庭教育是非常危險的,沒有幾個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于我而言,我對書中的先生認為如何做人的問題和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感觸較深。
傅雷先生認為,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書中第一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我十分贊成先生的這個觀點。正是如此,不論做任何事情,做人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頭等大事。
如果一個人他連最基本的禮義廉恥,尊重,道德都沒有的話,那么我想這樣的人還不具備能成功的能力。先生提出的:待人要謙虛,做人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民族和國家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等觀點,這對于我們的成長是非常好的教育。我們現在的缺少的或者說是正在流失的寶貴品質,正是先生口中這些,不可或缺的美好品質,F在的素質化教育也正是提倡這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單單只在看中成績這一-小方面了。
先生還在一段家信中說道“人--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正是如此,人生便如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我們的這一輩子殊不知會遇到多少的起起落落,殊不知會遇到多少的挫折,困境,迷茫而無所適從的時候,但正是生活如死水一般時,我們仍不氣餒,不放棄自我救贖,相信否極泰來,相信只要再堅持一點點就能上岸,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不被現實擊垮,那么這樣一個人才是強大的。苦難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我們唯一需要記取的,是能否配得上所受的這些苦難。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綻放。不要因為難過,就忘了散發(fā)芳香。辛夷塢曾說過“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脫胎于最深的黑暗!毙了岬难蹨I是培養(yǎng)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嘗試在泥濘中抬腳,總好過深陷此中不愿自拔。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傅雷夫婦與愛子間的真誠情感流露的載體,它更是-部富有藝術性的作品。傅雷雖已去,但家書仍在,思想仍在,它帶給我們的愛與精神和力量是永在的。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7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無論是在戰(zhàn)亂時期還是在和平年代里,家書都是無比珍貴的。在薄薄的信封里,裝著的不僅是一行行充滿親情的字,更承載了難以丈量的愛。
在信中,傅雷與傅聰談人生,談藝術,談生活中的瑣事,談傅聰的終身大事……他向傅聰毫無保留地講述他的經驗,他的建議,傅雷對孩子的.關愛展現在每一個字里行間中。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我非常喜歡這句話中的三個孩子,一聲比一聲強烈,一聲比一聲思念。
傅雷一直在向自己的孩子灌輸一個藝術家該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要做一個人格高尚,追求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家書》中每一句自然流露的語言都給今天的我們極大的啟發(fā),不僅僅是至于我們,而也有對家庭教育的滲透,F在家庭也許最缺少的就是父母真正的關愛,父母每天的“工作忙,為了你好”,使孩子喪失了多少被愛的感覺,那么多的留守兒童,其實想要的就是父母的關愛而已。
一個好的家庭熏陶出來的是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感謝《傅雷家書》,讓我了解傅雷一家愛的故事。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8
《傅雷家書》收錄了傅雷夫婦從1954年開始寄給在海外留學的兒子傅聰百余封家書。我很羨慕他們父子之間的那種對話。健康挺拔的高山精神的指引,摯友桌上的平等對弈和探討。有人說傅雷先生的教育方式過于嚴厲刻板,但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的是小心翼翼,是尊重,是聆聽,是對孩子毫不吝嗇的愛意的洋灑,是負重前行的精神抵柱。這是怎樣的一位父親啊!
在家書中傅雷經常和兒子探討藝術相關的問題。在兒子成名之前,傅雷向兒子強調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性和感性的結合,他覺得如果想成為真正的藝術家,除了在彈鋼琴時苦練技巧是必須的,還需要在音樂里注入最真摯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聽眾。而在兒子成名之后,傅雷又告誡傅聰要不忘初心,很多藝術家在成名之后容易迷失方向,開始為了金錢而創(chuàng)作,作為父親的傅雷很是擔心這一點,時不時在家書中詢問兒子的理財狀況,了解兒子收支情況,希望兒子在藝術的創(chuàng)作上是純粹的。由此可以看出傅雷一直秉承著一種樸素的人生觀,以此教育著自己的子女。他在家書中寫到:“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起,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煩惱而煩惱,為你的缺點操心!勇敢些,孩子!再勇敢些,克服大大小小的毛病,努力前進!”
傅雷也經常給兒子提供為人處事方面建議。他經常在家書中強調要堅持大我,拋棄小我,切勿對個人的名利和得失太過計較。人生總是充滿了矛盾和苦悶,當我們熱衷于個人名利而又不得名利的時候必定會因為嫉妒和仇恨變得無比痛苦。相反如果我們堅持大我,不是只為個人而打算而是為社會福利和人類前途而感到苦悶時,我們就可以避免憤世嫉俗。傅雷在家書中提醒兒子“既要闊氣,也要有分寸”,如果要給與幫助最好是要幫在刀刃上,幫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千萬不要讓自己最終成為難以拒絕別人任何請求的老好人。他時刻教育兒子尊重長輩,他在家書中寫到:“站立著跟長輩說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若把手抄在褲袋里,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則更不禮貌。”
除了人生觀和為人處世,傅雷先生在感情方面也給了兒子很多建議。兒子結婚之前,他告誡兒子要自愛,反復的沒有結果的戀愛會讓人對愛情變得麻木。當兒子進入婚姻之后,傅雷先生將自己和妻子數年間的和諧相處之道傳授給兒子,夫妻之間應相敬如賓,只有平靜、含蓄和溫和的感情才能長久。傅雷先生還提醒兒子不能為了藝術而疏忽妻子和家庭,在兩個人的漫長道路上,要記得時時拉妻子一把,別讓妻子掉隊,這樣才能維持長久和諧的婚姻。
讓我為之震撼的是,就算是身為著名翻譯家的傅雷也總是試圖為兒子安排好一切,甚至是各種生活的細節(jié),他在家書中寫到:“進屋脫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摘掉!痹趦鹤用媲,他展現的永遠只是一個普通父親的形象。就像我們的父母總是盡力為我們安排好一切,給予我們最好的一切,就算是我們從未讓他們感到驕傲,而他們卻始終視我們如珍寶。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9
傅雷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法國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近40種,較具代表性的有丹納的《藝術哲學》,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臺》等。他為中法之間的.文化、學術交流做出了卓越貢獻。
傅雷先生還是一名優(yōu)秀的父親。從《傅雷家書》中,可以看出他很關心兒子的成長。在近200封家信中,他多次教導兒子:禮儀需得體,做事需嚴謹,待人需謙虛……
因為長子傅聰遠離故土,對祖國日益陌生,傅雷先生堅持給愛子郵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三百首》《元曲集》。在信中,他多次與兒子探討民族文化、藝術與哲學,不斷糾正兒子信中不妥的字詞!白鳛橐粋中國人,老祖宗的財富是不能丟的!彼麑⒆拥膼鄄皇呛唵蔚臏厍槊}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
當傅聰在信中抱怨自己忙于演出、練習,時常熬夜時,傅雷先生勸道,“精力有限,人壽亦有限,要從長遠著眼、勞逸結合,馬拉松才能跑得好!背酥猓道紫壬多次在信中談及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理財,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他告誡兒子:“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他還鼓勵兒子多從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1966年9月3日,傅雷先生因無法忍受迫害,在家中服毒自殺,其夫人朱梅馥亦自縊身亡。
傅雷先生平反后,傅聰回國,開始在全國各高校講課。若傅雷先生及夫人能看到,也許會有些許寬慰吧。
合上書,我想起傅雷先生曾寫下的話:藝術、人格的尊嚴都沒丟掉,民族、國家的榮辱之心都沒有愧對的人,才稱得上是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先生以他的一生完美詮釋了這段話。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0
暑假里雖然作業(yè)極多,還要補課,但我還是忙里偷閑地讀了《傅雷家書》。起初只因是語文老師的推薦,擔心他開學時來抽查我們的讀書情況,但真正翻開認真品讀時,才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傅雷先生對于兒子傅聰的那份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深切父愛……
傅雷老先生是一位翻譯巨匠,一生譯著宏富,對于外國作品的翻譯更是要求自己用字準確豐富,并且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等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自然地,對待兒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嚴格中透著深深的關切。
傅雷先生自己沒有從事過音樂實踐,但卻培養(yǎng)出了飲譽海外的音樂家兒子傅聰。在那一封封寄給兒子的信中,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他對于一位音樂家在藝術生活中所遭到的心靈的歷程,是體會的多么細致,多么深刻。兒子在數萬里之外,正準備一場重要的演奏,爸爸卻好像對即將赴考的身邊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視著他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的預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設計應如何對待,陪著兒子一起緊張,一起興奮。也讓我們讀者被這顆崇高的.父親的心所感動。
深刻地記得傅老先生在某一封信中,對兒子說道“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而社會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訓使我們不敢真誠,真誠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作后盾的。所以做藝術家先要學做人。他勸導兒子,作為一名藝術家,而不是演奏家,一定要比別人更真誠,更敏感,更虛心,更勇敢,更堅韌。假如一個人永遠能開墾自己心中的園地,了解任何藝術品都不應該有問題的。這也是傅雷先生自己為人坦蕩的做人原則。
書中自然還有傅聰給父母的回信,里面有自己對藝術的不解,對生活寂寞枯燥的抱怨,對家里人的強烈思念,但都在親愛的爸爸媽媽那里獲得了解答,父母的愛總像春風化雨般的化解孩子心頭的一絲焦躁與不安,那份父與子的深情同我們常人家庭是沒什么兩樣的。
讀了此書,突然有一種想給父母寫信的沖動,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們,總覺得與父母沒什么共同語言,甚至有很深的代溝,自以為父母不會懂得了解年輕人的世界而拒他們于千里之外,殊不知父母正用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包容著我們的自以為是;蛟S我們也應換一種方式與父母相處,比如鋪開一張潔凈的白紙,在首行寫上“親愛的爸爸媽媽”,讓彼此的心更加接近呢?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1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從古至今,天底下流傳了多少父母對子女的文章、圖片、事物。父母不論何形式,對孩子的愛一直在他們的心中。今天讓我們一起閱讀一個書香世家,與在外留學的孩子的一封封書信往來吧,讓我們一起感悟信中父母用千言萬語表達的關心和掛念,以及孩子對父母的尊敬和體貼吧!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在外他是聲名遠揚文學家,在家他卻是個節(jié)儉嚴肅又慈祥和智慧的父親,俗話說得好“望子成龍”。而他的大兒子則真的是人中龍鳳,是世界樂壇中活躍的`音樂家。這樣的家庭怎會不談論藝術呢?在來來往往的幾百封信中有大量的信都在談論藝術。每一句都把美學詮釋的一清二楚,并進行了深度的見解,從中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智慧和對孩子的細心教導。在大兒子傅聰結婚的時候,他們并沒有任何不滿和勸阻之情,也顯現出了傅雷一家的清高和不攀炎附勢,也顯現出父母對孩子的選擇和自由有信心,對孩子的做法都持有認同,也說明孩子的選擇是正確的,說明“名師出高徒”,一個好的家長教出來的孩子也是體貼人意,優(yōu)秀的。
在傅雷的最后一封信中,傅雷本人面對年幼的孫子流露出了喜愛之情,看著兒子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當父母的怎么不會開心呢?雖未見到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孫子,但對于家人的關愛絲毫不減,這才是一個稱職的家人。
可憐天下父母心。多年未見遠方的骨肉,但對家人的愛是永恒不變的。父母永遠是我們孩子堅實的后盾,讓我們對父母心存感激,過好每一天,讓我們無愧父母。
家人永遠是最重要的。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2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對人生的認真和子女的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嚴格的人,由此方面甚至有些苛刻自己的味道。
傅雷給自己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它國國籍愛子的精神令人感動,從書中我也體會到了我的'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精神養(yǎng)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為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嚴格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傅雷說過:“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而且他謙虛誠懇地說:“我與兒子的相處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教會我們如何和孩子相處,以怎樣的一種姿勢交往”。
回想起生活中與父親的點點滴滴,我用心去感受。那堅實的愛是風雨所不能剝蝕的,是它物所不能替代的,唯有母愛才能與之媲美,我總是不懂道理,不顧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讓父母操碎了心,今后我要像傅雷的兒子一樣孝順父母,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3
《傅雷家書》不僅是文學中的寶典,更是家庭中日常的表現。每一封信中無時無刻不書寫著傅雷對于兒子的關懷和教育,其中傅雷對兒子讀書求學的教育非常的顯著。
傅雷非常重視對傅聰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經常在書信中對中國古典詩詞進行透徹精辟的分析,由此來培養(yǎng)傅聰感受力,傅雷深厚的知識儲備,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精準把握以及對藝術的理解,都為負沖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傅雷希望兒子可以認識到禮儀習慣的重要性,并教育傅聰要從小事做起,在行為、態(tài)度、處事方面,吸取別人的長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加快學習的步伐。傅聰通過書信來鼓勵兒子,并非只是一味的.去責備,而是引導付聰在生活中尋找與感悟,去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還從寫作的方面去啟發(fā)兒子,從寫作中感悟是大量的積累,最后是自己的知識得到升華。傅雷知道兒子將藝術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不斷的去學習,但他也同樣知道學習不可操之過急,一直處于學習中會使精神超負荷運作的,所以有時傅雷也會找很多休閑的話題,這樣可以使傅聰在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下更有效的去學習,傅雷在傅聰的學習道路上為他指明道路,他不僅是一位好父親,更是一位好老師。
讀《傅雷家書》有感 篇14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一封家書,凝聚多少詩人的情才,讓他如此反復的“拆“封”?一紙紙留言又聚集多少深沉的愛,才讓這零碎的傅雷家書編訂成冊?答案很簡單:深似海,寬如天的深情。
傅雷,一個偉大的翻譯家,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位苦心孤詣的父親。這樣深的印象不僅源于他對兒子傅聰成功欣喜的同時教導兒子謙虛為本,更表露在:兒子身處低潮,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去勸誡兒子在困難中學會堅強。當一封封家書的字眼映入我的眼底中時,傅雷嚴父的形象便在腦海里種下種子,慢慢發(fā)芽,發(fā)芽的不是嚴父的“嚴”,而是嚴父的“慈”,嚴父的“情”。
“父愛如山”,這句話用在傅雷身上,絲毫也不為過,傅雷的愛確是如山沉重。為什么?因為里面包含的太多,有期盼,有欣喜,有憂愁,而更多的則是對兒子永恒不變的“情”與“愛”!爸豢蛛p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本是李清照抒發(fā)內心憂愁之句。但倘若將“愁”字替換成“情”字,用在傅聰身上,倒也押韻。但給傅聰的“情”卻不似李清照的愁,而是厚望與自豪之感了。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若傅雷的家書不是凝于情,恐使我覺得乏而無味,有了情,自然給人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受,但是我還得說說。
“情”一個簡單的筆畫,卻可以擬出很多詞,“親情”,“友情”,也包括當下最敏感的話題------“愛情”,但眾情之中,惟“親情”令我覺得可敬可佩。“血濃于水”,眾所周知,其實是古人驗證是否為親生子女的一種方式,雖無科學依據,但這詞確確實實體現出親情的“濃,厚,重”了。
汶川大地震,是汶川人永遠抹不去的傷心記憶,其中感人的畫面很多,很多。但我要說的是一個母親的行為。大地憤怒地吼叫,不幸的她被掩埋在瓦礫下,但她卻做了一個令我永生難忘的`姿勢,她用那柔弱的脊背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了一片天!最令人淚如雨下的是:當救援人員發(fā)現他們時,母親已然歸去,而熟睡的孩子的搖籃的手機中,有一封未發(fā)出的信息印在屏幕上--------寶貝,記住,媽媽愛你。正是這句簡單的話語讓我潸然淚下。這封信息是用母親有限的生命和無限的愛換來的。它凝聚著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情”,所以變得珍貴無比。短短數字的一封“家書”不亞于傅雷的《傅雷家書》,換而言之,同樣是以“情”相聚,哪有好壞之分?
無論是簡單的幾個字,還是苦心孤詣的長篇家書,只要是凝于情,就足以讓天地萬物為他鼓掌歡呼,足以感動天地!這樣偉大的愛不是深似海,寬如天,又是什么呢?這份愛,這份情,銘記于心!
【讀《傅雷家書》有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的好句01-04
傅雷家書摘抄02-09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3-03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4-15
讀傅雷家書有感12-02
讀《傅雷家書》有感12-30
讀《傅雷家書》有感06-02
讀傅雷家書有感06-02
傅雷家書的好句14篇01-05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