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dāng)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朝花夕拾》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
《朝花夕拾》,聽這個名字就覺得韻味無窮,也鑒于它是出自魯迅這位名家之手,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細細品味。
一開始覺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但讀著讀著,我漸漸感受到魯迅兒時的無憂無慮,童真童趣,歡樂的生活蕩漾在繽紛的百草園中,沉醉在描繪《山海經(jīng)》中,關(guān)上精彩的五猖會中。偶爾會因為長媽媽的嘮叨顯得不耐煩,但都給童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記憶最深的是《阿長與<山海經(jīng)>》。魯迅對長媽媽有著深厚的感情,也許是因為她的淳樸善良,也許是因為她一肚子繁瑣的道理,總之是個純粹的老好人。過元旦的清晨,長媽媽“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只見她惶急的看著我”這一連串的動作神態(tài),鮮明的刻畫了她因受封建思想而急切的要求“我”做個古怪的儀式,魯迅是很討厭封建思想的,但這并不是長媽媽的過錯,而是她的'不幸。
童年漸漸向遠方駛?cè),留下的只有如繁星似的點點記憶。讀了這本書,我對童年的理解不僅僅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也許很多年后,我已是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我或許同樣會像魯迅那樣,將兒時的歡樂書寫在紙上,熱愛自然,品味生活,變成永恒的,獨一無二的回憶。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2
朝花夕拾》是現(xiàn)代文學(xué)家魯迅寫的一部散文集,收錄了魯迅的十篇散文,回憶了魯迅過往的種種人事經(jīng)歷。讀過《朝花夕拾》讓我受益匪淺。
在《朝花夕拾》里,我看到了丑惡的封建迷信,“郭巨埋兒”“臥冰求鯉”等的迷信思想,嚴(yán)重損害了人們進步思想。我們現(xiàn)在先進的思想不知道是多少代人付出了多少才換來的。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人們都在被封建主義所壓迫。這個時候,傳播新思想成為了一種偉大的責(zé)任。先進的思想可以使人類進步。魯迅在書中痛斥了灰暗的封建思想,并積極地傳播新思想,而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饋贈。
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這篇文章,讓我認識到了老師對學(xué)生真摯的情誼。這種真誠的付出,跨越了國家之間的隔閡,跨越了種族之間的沖突。老師的無私奉獻,不在于金錢名利,而在于對知識以及文明的傳遞。這讓我進一步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日復(fù)一日地陪伴著我們用功讀書,汲取知識,明了道德,對我們恩重如山。如果沒有老師,那知識的甘泉又怎會滋潤頭腦?如果沒有老師,那文明的薪火又怎會傳遞世間?無論在任何地方,我們都不能辜負老師的'厚望,都不能忘記老師的恩澤。
我們現(xiàn)今的生活源于思想與知識的進步。未來的我們將是國家的棟梁!冻ㄏκ啊纷屛叶昧怂枷脒M步的重要性以及老師無私付出。它宛如一絲柔潤的陽光,讓我的思想從迷惘中走出。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3
《朝花夕拾》是魯迅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初次見到這本書是在我姐姐書桌上那看到的,因為媽媽讓我去找一本姐姐的書看一下,一眼我就看到了《朝花夕拾》,大概翻了一下,我就發(fā)現(xiàn)這本書中有很多的故事,心想:這么勢薄一本書,還有這么多的故喜,一定寫的得不詳細。于是我就放下了這本書。第二次看到這本書已經(jīng)被我買了,因為老師說是一本好書,可以買回來看看。可自從買回來后,就放在那落灰了。
第三次再看它時,我已經(jīng)愛上了它。一天中午,我覺得閑著無聊,就拿起了積滿灰塵的它,靜下心來認真的地讀了起來。剛讀第一篇就被這本書的故事吸引了,即使有很多故事,但內(nèi)容依然講的得有詳有略,魯迅的語言也生動有趣,讓我一讀就停不下來了,后悔沒早點看。
這本書最讓我深刻的是《父親的病》,這一章讓我看到父子之間的親情,也看到了某些中醫(yī)的古故作高深。通過家庭的變故,表達對庸醫(yī)誤人的痛恨,在這一章中,父親生病后,“我”便到處求醫(yī),每次父親放棄時“我”都會鼓勵他,每次聽到有好的醫(yī)生,就不顧一切的'去為父親求醫(yī)。為了使父親的病有好轉(zhuǎn),“我”甚至于還要拼了性命,跑進深山里去采藥,這里我感到了濃濃的父子情。讓我懂得了要相信科學(xué),不要迷信,要以正常的,科學(xué)的渠道,來解決疑難困惑,不能忙了半天卻是白忙活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4
《朝花夕拾》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dāng)時社會的重要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攜永,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中最經(jīng)典的作品,而《吶喊》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之作,是中國小說現(xiàn)代化的卓越開端。他開創(chuàng)了新現(xiàn)實主義,以“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深入地描寫了社會的一切丑惡、罪惡和病根。
《朝花夕拾》總共收入十篇作品,有《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二十四孝經(jīng)》、《五猖會》、《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共收了小說十四篇,作于1918——1922年間,這十四篇小說中,作者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前“五四”時期的社會和社會生活。
讀了《朝花夕拾》,我可以體會到作者大增大愛、愛憎分明的心靈世界。
讀了《吶喊》,我可以領(lǐng)悟到作品的背后深刻的啟示與警醒:現(xiàn)代中國要有希望,必須從政治上、思想上、精神和心理結(jié)構(gòu)等方面,徹徹底底毀壞這“吃人的筵席”。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5
童年就像一杯濃郁可口的咖啡,品味時很甜美,但甜美中帶有一點苦澀;而成長則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許很苦,那是因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堅持的勇氣,失去了一份心靈依慰,但隨后你就能品出這茶的醇美、香甜,讓人回味無窮,我在成長道路中學(xué)到、懂得了許多。
清晨開放的花到傍晚才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艷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fēng)韻,使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我看著,陷入了沉思。
進了初中,發(fā)現(xiàn)每本語文書上都有魯迅的文章,幾乎每一篇文章都選自一個好聽的`名字《朝花夕拾》。一遇到魯迅的文章,老師都會細細地講,課文下邊的注釋也總是密密麻麻。《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本應(yīng)該快樂美麗的童年,因為籠罩在那個封建社會,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要批評,批評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魯迅先生以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孩子的視點,敘述了這沉悶的一切。
百草園是少年魯迅的樂園,百草園里長著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有在樹葉里長吟鳴蟬,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黃蜂,有忽然從草間直竄云霄里去輕捷地叫天子。在園子里的少年魯迅經(jīng)常搬來凳子,爬上大樹,在樹杈上坐下,尋找著鳥蛋,大人來了,他又到草叢里去趴著,在青草的掩護下與大人捉迷藏。冬天,下了雪,他又會照著閏土爹的方法,玩雪和捕鳥,無奈每次所捕的的鳥少之又少。
《朝花夕拾》中,給我影響很深的是《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篇文章。阿長是魯迅家給他請的保姆,這個鄉(xiāng)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檢點:總之在私底下對別人指指點點;給魯迅講長毛的故事來嚇唬他;還害死了魯迅的隱鼠;睡覺擺人字形,差不多要霸占整張床鋪。但就是這樣的阿長卻給魯迅買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經(jīng)》,滿足了他的愿望。
童年的回憶就像一本令人難忘的日記,不經(jīng)意一翻會讓你感到流連忘返,哭笑不得,但更多的還是歡愉與喜悅。當(dāng)我們有空時,不妨品品成長這杯茶,翻翻這本“日記”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了許多。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6
我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著從字里行間透漏出的年少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那些曾經(jīng)屬于我們的逍遙日子。
《朝花夕拾》這本膾炙人口的巨作,正同于它的名字一樣,是魯迅先生在中年寫下的回憶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dāng)初的味道,想必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艷,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艷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fēng)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fēng)的導(dǎo)送下讓人浮想聯(lián)翩,像是在嘗一道佳肴,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現(xiàn)實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動物為伍,仿佛這樣的童年才夠精彩。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速度鉆進百草園。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也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生活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十分無趣。這就是讀《朝花夕拾》有感。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7
趁著暑假的時間,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得著作,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頗深。魯迅的作品是非常有特色的。也是他開啟了白話文體。他的作品光明磊落,不含蓄,易懂,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原因,書中并沒有追求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是心情氣和的讓你走進屬于魯迅的內(nèi)心世界。
《朝花夕拾》內(nèi)容引人深思,它和《吶喊》一樣,都反映了封建社會的不堪,想要喚醒國民的思想。魯迅在書中寫到:“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這些書中出現(xiàn)的鮮血淋淋的辭藻讓讀者感受到了魯迅對封建迷信的厭惡。在書中魯迅對這些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當(dāng)我再次讀到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卻可以感受魯迅先生的恬靜生活愿望,眼前也浮現(xiàn)那純真童趣的他。在這一篇中,魯迅先生回憶了自己的童年,正如讀著發(fā)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秀遍g,我似乎看到了幼年的.魯迅。他在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鉆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yán)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xué)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dāng)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fā)現(xiàn)他的學(xué)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yōu)質(zhì)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我喜歡小時候時候魯迅天真活潑的,敬佩青年的魯迅熱愛國家。我們要做向魯迅先生一樣的人。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8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正與它超凡脫俗的名字一樣。魯迅先生在晚年時回味著自己童年時的點點滴滴,想必那味道會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吧?猶如清晨的鮮花在陽光的點綴下悄然聲息的綻放著它絢麗無比的美,待到夕陽時分去摘取,花亦那花,但卻失去了晨時的艷麗與芬芳。夕陽便賦予它一種令人浮想聯(lián)翩,回味無窮的力量。
魯迅先生是一位眾所周知的大作家,其作品不遮掩、不用華麗的文字去渲染,書中從未有過一個壞形象,但卻能簡潔的表現(xiàn)出封建社會的丑惡與對人們的殘忍。因此,我更加喜愛他的作品。
他童年并不絢麗,同時也并不乏味。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百草園無憂無慮的兒時生活甚是讓我羨慕,可是待我讀到三味書屋中私塾先生的嚴(yán)厲讓我感到忽如一陣寒風(fēng)襲過。兒童喜歡玩樂的`天性與封建式私塾教育的束縛。充分表明了魯迅先生對舊社會私塾教育給予極其不滿的態(tài)度!白尯⒆于A在起跑線上”——是的,但是這樣做,不就是讓孩子在起跑線上沒了信心嗎?所以應(yīng)當(dāng)讓孩子健康活潑成長。
《朝花夕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富有飽滿內(nèi)涵的童年故事,抨擊著監(jiān)獄般囚禁人們的舊社會。一切的感受,都是這么天真,都是這么的爛漫。最值得贊嘆的是,作者以一個小孩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讀起來讓我感到無比的親切,時不時還會引起我心中的共鳴。
時間的推移,童年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些朦朧不堪的記憶。細細的品味著《朝花夕拾》感受著那段不同年代的童年夢,與魯迅先生一起熱愛自然,向往自由吧!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9
魯迅生前在東京學(xué)醫(yī)時,常受當(dāng)?shù)氐膶W(xué)生貶低,可是藤野不幫助日本學(xué)生,而是站在魯迅先生這邊,幫他訓(xùn)斥那些可惡的學(xué)生。事后藤野先生還細心地幫魯迅包扎傷口。這可看出藤野先生是多么地重視、關(guān)心,還把魯迅看待成親人一樣呵護。
在魯迅先生決定不在東京學(xué)醫(yī),想回家時,藤野先生面帶悲傷,眼里閃著淚光。這也可看出藤野先生不舍魯迅先生離開。
之后他將手緩緩地伸進口袋里,掏出了一張照片,這是魯迅入學(xué)的時候,他與魯迅先生拍的。我想藤野先生是希望魯迅能夠記住他吧,這也是唯一的.紀(jì)念。
這篇文章讓我體會到了兩人之間的關(guān)心和親情。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0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每一段回憶中都包含“喜、怒、哀、樂”四種味道。
給我留下最深記憶的是《瑣記》。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提到:美女蛇的故事使他覺得做人之險。世事險惡,而最可怕的不是流血破頭,而是人心的黑暗!暗钡浆F(xiàn)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濒斞刚娴臎]見過嗎,其實他早已見過了,衍太太不正是披著人皮的美女蛇嗎?
讓大家都喜歡的衍太太,外表看似善良,內(nèi)心卻是如此的陰暗!八龑ψ约旱'兒子雖然狠,對別家的孩子卻好的,無論鬧出什么亂子來,也決不去告訴各人的父母”,“衍太太卻決不如此。假如她看見我們吃冰,一定和藹地笑著說,‘好,再吃一塊。我記著,看誰吃的多。’”慫恿小魯迅偷東西,傳播流言。而那時年幼的魯迅,天真地認為衍太太是好人。那時的他,沒有看透暗中使壞的衍太太的心計。幾年后,隨著年齡漸長,閱歷漸豐,魯迅脫去稚氣,回想衍太太的種種行為,終于慢慢曉得衍太太的為人;貞浲轮皇菚囊恍Γ钭岕斞鸽y以釋懷的是父親的逝世!熬ǘY節(jié)”的衍太太慫恿小魯迅在父親臨終彌留之際反復(fù)呼喚父親,讓父親走得不安心,最后父親是帶著痛苦離世的,這讓魯迅感到非常愧疚。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出現(xiàn)過許多“衍太太”。放縱我們貪玩、慫恿我們做壞事、引誘我們接觸不良信息,比如電腦、手機、一些狐朋狗友、還有一些不懷好意的陌生人,這使我深感做人之險,同時,我也更能理解和感激父母和老師的教導(dǎo),也許嚴(yán)厲了些,但都是為了讓我健康成長。成長之路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時有泥沼、時有岔路,我們要保持一顆明辨是非的心去分辨善惡,警惕“衍太太”。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1
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百草園”
——題記
從《少年閏土》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到《阿長與<山海經(jīng)>》,學(xué)過了許許多多的經(jīng)典文章,了解了一個黑暗而又真實存在過的時代,也認識了一個偉大的作家——魯迅。
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對中國近代文學(xué)史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的一生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深刻而又真實地揭露了舊中國社會的黑暗,被譽為“民族魂”。
魯迅一生著作很多,大部分以雜文為主,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也在文學(xué)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這部作品以追憶兒時往事為主,平易曉暢,風(fēng)趣生動,多個篇幅都入選我們的語文課本教材,深為我們所熟悉。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這一句句樸素自然得語句,現(xiàn)在想來,自然是非常容易走入人的心里的。但在我小學(xué)的時候,馬馬虎虎粗讀《朝花夕拾》中,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借由常媽媽之口講出的“美女蛇”的故事。相信我,那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講,絕對不是什么好的體驗,只記得當(dāng)時確確實實驚出了一身冷汗,現(xiàn)在想來,也蠻好笑的。
對于幼年的魯迅來說,百草園是自由快樂的天地。其實,哪個孩子的心中沒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百草園?
記得小時候,奶奶家的后面有一條小河,河里有著數(shù)不盡的魚和蝦,在清澈的河水里“咕嚕!蓖轮荨N医(jīng)常到那里去玩,跟著爺爺靜坐釣魚,隨著父親去撿拾各種漂亮的石子兒。河邊的快樂幾乎占據(jù)了我兒時一半的記憶。
現(xiàn)在,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每一天,城市鄉(xiāng)村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鋼筋水泥一片又一片地參天而立,工廠也在一夜之間多了許多。當(dāng)我再一次來到故鄉(xiāng)的這條小河邊時,兒時的記憶早已蕩然無存:清澈的河水已經(jīng)變得渾濁,閑暇的小魚兒也不見了蹤影,河邊嬌翠的綠意已經(jīng)被柏油馬路取代。當(dāng)安靜的記憶突然變得繁華,我的“百草園”就此失去了蹤影。
自由快樂的百草園之后,便是壽鏡吾老先生那嚴(yán)厲里透著些許枯燥的三味書屋。魯迅先生的幼年學(xué)習(xí)生活,基本上都是在這三味書屋中度過。
枯燥無味的書屋,嚴(yán)厲的壽鏡吾老先生依然也無法阻止一個少年活潑的心性。估計他也不曾想到過,在他讀書忘己的時候,他的學(xué)生耐不住玩耍的心思,正在底下用紙糊的盔甲做戲,用荊川紙作畫兒。
現(xiàn)在看來,多少有些幽默風(fēng)趣,但從魯迅先生的.字里行間里,也無時不透露出對舊中國封建教育的不滿與批判。
而看看我們現(xiàn)在學(xué)習(xí)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多元化的教育體系,快樂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我們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xué)習(xí)興趣,報名參加豐富多彩的選修課,再也不用像魯迅先生幼年時一樣,躲在私底下用紙糊的盔甲做戲了!
魯迅先生的文章,并沒有多少華麗的修飾,洗去了所有的鉛華,就是這么平淡無奇樸素至極的語言,在讀者的心中,構(gòu)建出一個個充滿童真童趣的世界。
魯迅先生的百草園永遠失去了,而我們相信,在加重建設(shè)綠水青山的今天,我們的“百草園”不久就會失而復(fù)得的!
閑暇之時,不妨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坐著翻開那本名為《朝花夕拾》的書籍,在那充滿童年味道的樸素文字間,返璞歸真。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2
當(dāng)我們閱讀《朝花夕拾》這本書的時候,不難發(fā)現(xiàn),魯迅用筆墨最多的人物就要數(shù)“長媽媽”了?赡苁且驗槭艿椒饨ㄋ枷胗绊懙脑虬,在新年的早上她會要求魯迅吃福橘,平時總愛告狀,更是踩死了魯迅最心愛的隱鼠。魯迅也因此對她懷恨在心。相信大家讀到這一段的時候,腦海中一定會浮現(xiàn)出一個舊社會的,世俗的女人的形象,但其實“長媽媽”也有自己“可愛”的地方,如,她知道魯迅喜歡《山海經(jīng)》,便跑了很多地方,給魯迅買來了《山海經(jīng)》,這時魯迅便感嘆她“有著偉大的神力”。再《阿長與山海經(jīng)》的結(jié)尾,魯迅也是表達了自己對他無限的愛和思念,并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除去“長媽媽”那些世俗的思想以及行為,她不就像是我們身邊的親人一樣嗎?雖然他們有時會做我們不喜歡或是厭惡的事情,但他們不都是希望我們能更好的'成長,以后更好的生活嗎?就像“長媽媽”在新年的早晨要魯迅說吃福橘一樣,也是想要為他祈福,希望他有福氣。后面因為魯迅喜歡《山海經(jīng)》,“長媽媽”更是二話不說,跑了很多路,終于買回了這本書。這不也正像我們的親人一樣嗎?,我們想要擁有的東西,他們總是盡量滿足我們,可能在生活中我們并不會感受到,但是當(dāng)你有時靜下心來細細想想的時候,便會發(fā)現(xiàn)他們是多么愛我們,如同在“阿長”去世之后魯迅表達對她無盡的愛和思戀一樣,我們只有在最親的親人去世之后才會發(fā)覺他們原來是如此愛我們,我們卻從來沒有報答過他們,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xué)會感恩,學(xué)會孝順父母及親人。
感受親人的愛吧,不要在失去之后再追悔莫及!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3
相信大家對魯迅先生不陌生吧?他棄醫(yī)從文,以筆為武器與社會作斗爭,以尖銳又具批判性的文字,喚醒了眾多青年人麻木的心。然而,在他所寫的眾多文章中,有一些卻是以溫和的筆墨,觸及內(nèi)心最溫暖美好的回憶。這,是魯迅對親人,對曾經(jīng)的好友、老師深深的懷念與感恩。這本書有一個令人無盡遐想的名字——《朝花夕拾》。
我曾經(jīng)對這書名有疑惑,魯迅為何把“舊事重提”改為“朝花夕拾”?也許是暗喻,曾經(jīng)如花一般美好的往事,現(xiàn)雖已枯落,卻滋潤了魯迅的回憶。他便把這些往事重新?lián)炱穑曰貞浀男问,流暢的文筆,雋永的思念,向我們娓娓道來。
文章有不少細節(jié),都讓我難以忘懷:篇目《狗貓鼠》,講述了小時候的魯迅,因為自己心愛萬分的隱鼠“被貓捉去吃了”,便對貓實行廣泛的報復(fù)計劃;看《二十四孝圖》后害怕父母像郭巨一樣,掘深坑將自己埋起;《五猖會》一文,提到因被父親在五猖會前叫去背枯燥乏味的《鑒略》而感到困惑不解……這些事情,對于年幼的魯迅,或是氣憤,或是憂心,或是疑惑。
無常懲罰惡貫滿盈的人……這些人物,這些細節(jié),都帶著當(dāng)然,這本書更多時候記敘的是魯迅溫暖而又特別的童年:兒時的樂園不得不提百草園,那里除了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還有美女蛇故事;“三味書屋”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頑皮學(xué)子與陶醉于古籍而搖頭晃腦的`嚴(yán)厲老先生一起讀書的畫面滑稽可笑;藤野先生,雖是日本人,卻毫不吝嗇地傳授醫(yī)學(xué)的知識;可怖而可愛的墨香躍然紙上,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
也許,“朝花夕拾”,魯迅拾起的不僅僅是回憶,更是孩提時代回不去的單純與美好。
讀《朝花夕拾》有感 篇14
今天我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本文寫了魯迅先生的兒時到老了的事。本文寫出了寫出了一個以筆代槍,同惡勢力不屈抗?fàn)幍膫ゴ蠖肥浚丝坛闪艘粋遠游歸來的慈愛溫和的長者,在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和心靈的家園中輕輕拂去歲月的.積塵,而后,氣定神閑地娓娓道出一個個生動清晰的故事,一個個鮮活形象的人物——長媽媽、衍四太太、五猖會上的無常、百草園中的美女蛇……
本文中還多次寫出了魯迅先生在國外的教師,如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yī)學(xué)導(dǎo)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lǐng)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xué)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xué)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xué)生對中國學(xué)生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用自己那有沒的筆法,寫出了自己兒時的見解與感悟。
【讀《朝花夕拾》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朝花夕拾》有感01-08
讀朝花夕拾有感02-15
讀《朝花夕拾》有感06-14
讀《朝花夕拾》有感07-07
讀朝花夕拾有感04-03
【熱門】讀《朝花夕拾》有感01-23
讀《朝花夕拾》有感【薦】01-24
讀朝花夕拾有感30篇03-27
讀《朝花夕拾》有感(精選22篇)10-25
讀《朝花夕拾》有感(精選24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