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感動中國》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感動中國》有感1
殘疾,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或許這便意味著人生的一大挫折。但殘疾對于潘娜威,這個感動中國的女中學生來說,這是她人生的一大挑戰(zhàn),并且她還戰(zhàn)勝了殘疾所給她帶來的不幸。
讀了她的故事,我只能說上天在她的身上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一個天真可愛,充滿愛心的女孩卻因為先天性的'原因而導致雙手殘疾。但她不但沒有自卑,而且憑借著自己的兩個手指干出了一番讓全中國人感動的事情_____撿廢舊電池。正因為她知道一個電池便可以污染60噸水,她就不分晝夜,無時無刻地去撿電池,她還因為這樣做而吃了不少苦。甚至曾經(jīng)有過3000個電池堆放在她的家里?梢哉f,潘娜威把她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環(huán)保事業(yè)上,并且她還會鍥而不舍地堅持下去。
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累累的創(chuàng)傷,就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創(chuàng)傷上面都標志著前進的一步。”是的,人只有懂得從挫折中爬起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才會取得進步。而你奮斗的過程就是你在進步的最好的見證。因此,一個只有兩個手指的潘娜威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也應該能做到。但是,在當今這個社會中,不要說去撿那么多的廢舊電池,連能做到垃圾分類的人都不多。難道,人一定要等到地球無藥可就的地步的時候,才會醒悟,才開始行動嗎?其實,不知道你們是否感覺到現(xiàn)在的天氣非常奇怪,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陰霾的天氣。除此以外,還有溫室效應。從種種跡象看出我們的地球可能就快負荷不了了。潘娜威的做法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要趕快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其實另一方面,媽媽的鼓勵與支持給了潘娜威許多的動力。沒有了媽媽的鼓勵,或許她并不能堅持下去。媽媽覺得自己欠她很多,但潘娜威很懂事,她并沒有讓媽媽擔心,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她都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
請記住,只要孩子懂事,天下得孩子都幸福!
讀《感動中國》有感2
讀完《感動中國》后我感慨萬千,“雙百”人物以自身的種種事跡催人淚下、令人振奮。張海迪和史光柱無疑是自己生命的設(shè)計師,白芳禮和叢飛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愛”的內(nèi)涵,詮釋了奉獻的真諦。文花枝讓我懂得了責任重于泰山,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辭……在眾多英雄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譚千秋老師與歌手叢飛。
譚千秋老師,和別的老師相比,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卻變成了一只令世界仰慕的雄鷹。他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手臂上傷痕累累,腦袋后部被樓板砸得凹了下去。4個學生都獲救了,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永遠地離開了他所深愛的學生們。譚千秋老師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摘下我的翅膀,讓它助你飛翔”,詮釋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教師的默默奉獻的品格!他在災難來臨時的瞬間,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
摯愛無聲,大愛無痕,在生活中總會有像譚千秋老師一樣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他們用真愛傳遞著人世間最美的真情,用真情譜寫著人世間最華美的樂章。叢飛——183個孩子的父親,觀眾喜愛的歌手,就在他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在為美好未來憧憬的時候,一場慈善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從1995年正式認養(yǎng)第一批輟學兒童開始,在長達11年的時間里為了能給孩子們及時地交上學費,叢飛玩命一樣地瘋狂演出,直至一頭倒在后臺。2006年4月20日,年僅37歲的叢飛永遠地離開了他愛著和愛他的'人們!叢飛,這個硬漢,平生捐資300多萬元,而臨終之時卻只留給自己6個月大的女兒一本相冊。
雙百人物的至善至愛感動著你我,這些人的事例點燃了我們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了我們的終身發(fā)展之路,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從小就應該像他們一樣,在奉獻中體現(xiàn)人生的價值,讓生命得到升華,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讀《感動中國》有感3
我無意中翻起了感動這本書,里面的一篇文章題目吸引了我,使我有想看下去的想法。它三輪車上有大愛的翁——白芳禮。 74 歲的白發(fā)老人,為還要去蹬三輪車呢?是他沒有生活來源,兒女不孝順?都。白用他蹬三輪車的錢去支助貧困山孩子。白一共捐了 35 萬。這可小數(shù)目。 1994 年,白又做了驚人的舉動,他賣掉了家里的兩間老房子,了一萬多元,又向銀行貸了些款,在天津火車站旁成立了自己的“支教公司,并自己每月為需要支助的貧困學生捐款 8000 元,達就自己去蹬三輪,借錢也要! 5 年后天津火車站整改,白的“支教公司”轉(zhuǎn)眼了廢墟,老人留下了眼淚。而他也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輪了。辦?給孩子掙錢讀書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給人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一角,兩角,一元,兩元,就湊足了 500 元,當他把 錢交給 老師時,老人很無奈的說:“我干不動了,以后再給孩子支助了。我最后錢!崩蠋熌弥X哭了。 20xx 年 9 月 23 日 早晨, 93 歲的他靜靜的。天津幾千名師生和市民自發(fā)來為他送行。 想想貧困山孩子,再想想我們自己,好的條件不去學習,而吃穿上講究。我們何不將用在吃和穿的錢省,將錢用來支助貧困的孩子呢?為社會做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呢?
讀《感動中國》有感4
《感動中國》教會了我很多好品質(zhì)、好精神,有葉欣的勇于獻身,有徐虎的一心為民,有羅映珍的堅持不懈,還有方紅霄的無私無畏……這些人無時無刻在感動著我的心。在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物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shù)“草原上的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榮。她們在為達茂聯(lián)合旗新寶力格公社那仁格日勒生產(chǎn)大隊放牧384只羊時,遇到了一場特大的、罕見的暴風雪,鵝毛大雪夾雜著狂風“呼呼”地吹向姐妹倆和羊群,狂風,暴雪鋪天蓋地,氣溫降至零下37攝氏度,西北風越刮越猛,但姐妹倆沒有畏懼,趕著迷路的'羊群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尋找回家的路,但是暴風雪卻已擋住了歸路,她倆心里時刻謹記父親的教誨:“羊群是集體財產(chǎn),一只也不能丟。”最后,牧民哈斯朝祿父子倆發(fā)現(xiàn)了她們,經(jīng)搶救,姐姐龍梅失去了左腳拇指,而玉榮的雙腿被截肢,落下了終身殘疾,可是她們放牧的羊群卻安然無恙。小姐妹為了集體的財產(chǎn),不顧自己的安危,不顧一切的精神讓我感動。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象草原小姐妹一樣,為了一種責任,不顧自己的安危,甚至付出生命的事例。如在5.12地震中母親為救自己的孩子而撐起的一小片空間;老師為救自己的學生而撐住沉重的樓板;校長為學生為安危長期堅持安全演練,最終使災難發(fā)生時一個都不少地站到了操場上。在玉樹地震發(fā)生時,胡錦濤總理正在國事訪問,一聽到這個消息,連坐50小時的飛機,回到中國,慰問他的人民,年僅10歲的才仁旦舟也來做志愿者,巨星趙本山捐了200萬,這些都是一種責任,讓人感動,讓上肅然起敬。在當今社會上,特別令我感動的是解放軍叔叔。哪里有災難,哪里有我們的解放軍。南方雪災,疏通連接救災的是解放軍;汶川地震,第一個到達現(xiàn)場的是解放軍,他們盡全力救出被困人民,有的索性用手扒,扒得滿手是血也不停止,有的,沒日沒夜得尋找,目的只是要抓緊時間,不讓任何一個生命落入死神的手中;玉樹地震,老百姓又重新見到了解放軍。不怕苦,不怕難,不顧家人,難道他們不怕死嗎?不是,那是他們肩上有一種責任,一種責任重于泰山的信念。責任是一個人的品質(zhì),責任能歷練一個人的毅力,責任能使人懂追求和擁有生活的幸福!
我為之感動,我一定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讀《感動中國》有感5
在這豐富多彩的寒假里,我認真地讀完了《感動中國英雄人物讀本》這本書,看完后,我受益匪淺,使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主要講了中國英雄人物的感動事例,當人民群眾受到危險的重要關(guān)頭,他們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人民群眾,為人民服務(wù)。他們一心只想為人民服務(wù),為國家減輕負擔,卻從沒想過自己的安危;自己的疼痛;自己的家庭……使人民感受到了世界的溫暖,黨的關(guān)懷。
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那舍己救人的孟祥斌。20xx年11月30日,孟祥斌帶著妻子和女兒到金華市區(qū)購物。在經(jīng)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多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一邊沖向橋邊,一邊脫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鐘后,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沉入水中,28歲的年輕生命隕落了。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xiàn)。
在實際生活中也有一位令我們敬佩的人物,她是我們班上一只勤勞的小蜜蜂,每當我們舉行活動,地板都十分地臟,到處都是我們帶來吃的零食包裝袋,但沒有一個人愿意去掃,大家都在盡情地玩耍中,沒有注意到教室的地板干不干凈。就在這時,我們的小蜜蜂馬上停了下來,獨自拿著掃把、垃圾斗與垃圾大戰(zhàn)起來,不一會兒教室里的垃圾被打敗了,都乖乖地進了“監(jiān)獄”—垃圾筒。直到活動結(jié)束后,大家才發(fā)現(xiàn)了她所做的事情,我們深受感動。在她的努力下,我們被評為了“文明模范班” ,我們十分感動,而她卻一旁推辭說:“不用謝,這是我該做的!薄
紅旗在陽光下自由的飄揚,我們胸前的紅領(lǐng)巾是紅旗的一角?粗怯L飄揚的'紅旗,我仿佛感覺我們我胸前的紅領(lǐng)巾也在迎風招展,告訴我要在共產(chǎn)黨如陽光般的照耀下快樂地成長。每一次升旗,我總是思緒萬千,長輩們經(jīng)常對我說沒有先輩們的熱血揮灑,哪有我們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沒有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哪有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
我們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將來報答祖國,報答父母,讓災區(qū)不再是災區(qū),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溫暖!
讀《感動中國》有感6
讀《感動中國》有感這幾天我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受益匪淺。特別是霍金的故事激勵我應該把磨難變成鍛煉自己的好機會。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shù)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終身教授,可是,在他21歲的時候,患上了肌萎縮性脊髓側(cè)索硬化癥,逐步喪失了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成了一個動不了,也不能說話的殘疾人。但是霍金并不氣餒,他憑著自身的努力,成功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認識到:生活中的不幸,是無法改變的,失去一些美好的東西,同時也會使我們對生活有更多的體驗。小時受點兒苦,有利于我們的成長。正所謂“天將將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我曾經(jīng)在課外讀過一個故事,講述的是愛因斯坦九歲前說話困難,別人向他提問時,他要考慮很長時間才能回答,為此他父母曾擔心他是否存在智力障礙。可是最后經(jīng)過愛因斯坦不懈地努力,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讀了這兩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成就輝煌的人,他們走過的路無不伴隨著一連串的挫折與坎坷,可他們勇敢地面對了挫折和失敗,才有了最后的成功!
這幾天我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受益匪淺。特別是霍金的故事激勵我應該把磨難變成鍛煉自己的好機會。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shù)學和理論物理系的終身教授,可是,在他21歲的時候,患上了肌萎縮性脊髓側(cè)索硬化癥,逐步喪失了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成了一個動不了,也不能說話的.殘疾人。但是霍金并不氣餒,他憑著自身的努力,成功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認識到:生活中的不幸,是無法改變的,失去一些美好的東西,同時也會使我們對生活有更多的體驗。小時受點兒苦,有利于我們的成長。正所謂“天將將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我曾經(jīng)在課外讀過一個故事,講述的是愛因斯坦九歲前說話困難,別人向他提問時,他要考慮很長時間才能回答,為此他父母曾擔心他是否存在智力障礙?墒亲詈蠼(jīng)過愛因斯坦不懈地努力,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讀了這兩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成就輝煌的人,他們走過的路無不伴隨著一連串的挫折與坎坷,可他們勇敢地面對了挫折和失敗,才有了最后的成功!
讀《感動中國》有感7
春天是一個收獲感動的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里,我們可以收獲許多讓我們?yōu)橹袆拥娜撕褪隆?/p>
最近,我看了《感動中國》。書里講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人物。他們有的是杰出的運動員,有的是著名的科學家,有的`是無私奉獻的老師,有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干部,有的僅僅是樸實無華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用他們高尚的品質(zhì)、感人的事跡感動你我,感動大家,感動中國。他們中有的人仍然堅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默默的無私奉獻著;有的人與死神擦肩而過,至今仍然生活在生死邊緣,堅強的活著;有的人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在這些人物中,袁隆平爺爺?shù)氖论E給我的印象最深。袁爺爺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看到父母辛辛苦苦種的水稻產(chǎn)量很低,每年收獲的糧食還不夠全家吃飽飯,他就立志“要研制出一種產(chǎn)量高的水稻,解決吃飯的問題!彼髮W畢業(yè)后就一直在研究稻子,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袁隆平爺爺終于研制出了雜交水稻,讓水稻的產(chǎn)量大大提高了,給農(nóng)民帶來了福音,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帶來了無價的財富。
這些人物偉大的事跡將永遠感動著我,激勵著我。雖然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出名,但是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讀《感動中國》有感8
今天,我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我讀了以后特別感動。這本書有四章,我感動的就在第三章;我選擇我精彩中責任重于泰山里草原上的英雄小姐妹。
歷史的鏡頭回放到四十多年前的內(nèi)蒙古草原。11歲的`龍梅與9歲的玉榮是生活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一對小姐妹。一天早晨阿爸幫另一個生產(chǎn)大隊接生羔羊,放公社384只羊的任務(wù)就落到了龍梅和玉榮姐妹倆肩上。中午時分,天空突然變暗,狂風大作,鵝毛大雪紛紛揚揚,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風雪正在逼近,狂風、暴雪鋪天蓋地,似乎要吞沒草原上的一切。氣溫降至零下37攝氏度,西北風越括越猛,羊群開始順風狂奔。姐倆急忙攔住羊群往回趕,但是暴風雪卻擋住了歸路。姐妹倆前遮后攔,拼命聚攏左沖右突、四散逃命的羊群。龍梅和玉榮牢牢記得阿爸平日里的教誨:“羊是集體的財產(chǎn),一只也不能丟!”
為了不讓一只羊掉隊,她們一邊聚攏四處亂竄的羊羔,一邊拼命地追趕羊群。漸漸地,天黑了下來,積雪已近一尺厚。汗水和雪水在她們脖子四周和胸部、背部結(jié)成了厚厚的冰甲,腳下越來越沉重。玉榮的氈靴已經(jīng)和腳結(jié)結(jié)實實地凍在了一起。姐妹倆相互攙扶著,趕著羊群,一步步挪向鐵道。從中午開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倆整整奮斗了20個小時。寒冷、恐懼、饑餓、疲勞、責任感全部集中在了兩個小姑娘身上。終于玉榮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龍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撐著跟在羊群后面。幸好牧民哈斯朝祿父子倆及時趕到并發(fā)現(xiàn),叫鐵路工人和趕來尋找她們的公社書記等人,將姐妹倆送往醫(yī)院搶救。
讀《感動中國》有感9
感動無處不在,因為令人感動的人無處不在。他們?yōu)槲覀儷I上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姚明,這位中華擎天柱,我們再熟悉不過了。他在美國NBA掀起了“明王朝”,被稱為“移動長城”。2.26米高的巨人剛到NBA的時候卻被說成是一個傻大個,確實姚明在黑皮膚與白皮膚的人群中顯得特別扎眼。但經(jīng)過長時間的苦練,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成為了其中的一個佼佼者。他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時到田徑場訓練體能,下午與隊友們進行對抗訓練,晚上則在運動房內(nèi)揮汗如雨。勤奮再加上先天的身體條件,你說姚明怎么會不成功呢?
姚明雖然在美國打球,但他同時也不錯過中國國家隊的任何一次大賽。如2003年他回國參加亞洲男籃錦標賽,決賽中姚明以30分、15個籃板、5個蓋帽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幫助中國隊取得勝利。姚明作為NBA的超級球星有著巨額的廣告合約,收入自然相當可觀。但他在富起來的同時,也始終不忘回報社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爆發(fā)。地震震動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同樣也震動了姚明的心。他聽到這一消息,第一時間就向災區(qū)捐出了50萬人民幣,后來又增加了21.4萬美元,總計達到200萬人民幣。一個個令人感動的數(shù)字,一件件令人感動的事情,姚明這個名字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心頭。祖國也給了這位優(yōu)秀兒女很高的'榮譽。2008年8月8日,姚明作為旗手與小林浩一起帶領(lǐng)中國奧運代表團緩緩進入鳥巢,那一瞬被永遠載入了奧運史冊。
體壇“巨人”姚明給我們帶來了感動,而我們身邊也不乏令人感動的人和事。在我們小區(qū)的路對面有一個店面很小的修車鋪,店主是一個殘疾人叔叔。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就打開店門開始營業(yè)。每當有人去他店中修車,他都是異常認真。那真是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干得活比健全人還要好。而且他一點都不自卑,對人親切而自然。每次路過他的小店時,我的鼻子都有些發(fā)酸,我想這就是感動吧。同時我也在想,一個殘疾人都這么自強不息,又何況我們呢?
感動需要傳遞,他感動了我,我就要努力去感動你。生活中需要感動,讓我們發(fā)現(xiàn)感動,并感動他人。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立60周年之際,讓我們向感動我們的人學習,并努力去感動他人,去感動中國。
讀《感動中國》有感10
我讀了《感動中國》,他講述的是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他們的事跡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他們的身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是當代青少年當之無愧的.學習楷模。
其中,最讓人震撼的就是田世國的事跡了。他講的是田世國的媽媽患上了尿毒癥晚期,他為媽媽獻出了自己的腎。一位醫(yī)生得知后,說:“如果患尿毒癥的老人們都有你這樣的子女,超碼每年有三五十萬這樣的病人活下去。”三五十萬,多么龐大的一個數(shù)字。≈灰幸粋感恩的心就能換來。
我想到了自己,平時經(jīng)常跟媽媽為一些小事而鬧別扭,在我心情不好時會故意拗著她,她讓我學習,我就偷偷看書,他讓我看書,我就偷偷玩。現(xiàn)在想起來,我很后悔,比起田世國,我像一粒沙子,他像一個巨人;我像一棵稚嫩的小草,他像一棵挺拔的大樹。雖然我不能像田世國一樣做一件那么偉大的事,但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古人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雖然做不到古人所說,但媽媽說得對的我一定要聽,媽媽為我好的事情,我盡量去做,我要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也要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媽媽可以依靠的大樹。
讀《感動中國》有感11
也許這本書的題目有點長,但其中的關(guān)鍵詞很容易就能找到——“感動”,對!就是這兩個字。感動是什么?它能融化那些心如堅冰一樣的人,它能使人激動得流下熱淚……
這本書一共有100篇故事,即使那些故事有長有短,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令人感動,母親與女兒之間的親情,哥哥和弟弟的手足之情,朋友與朋友的友誼……
當我看到了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我就被它迷住了,并不是因為那精美的插畫,而是那些文章讓我震撼了即使是生活中的`細節(jié),也充滿著愛。
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
“我”和弟弟去沙池玩,一個比“我”大的孩子說我們占了他的位置把“我”推倒了,弟弟立即站在“我”的面前,張開雙手,大喊:“不許傷害我哥哥!”一個只有幾歲大的小孩子,竟然做出了這番舉動,可見他是多么愛他的哥哥,即使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那種能力去保護哥哥,這也許是人的內(nèi)心最純真的地方。
看著看著,不知何時,自己的眼眶開始有些濕潤,那并不是因為眼睛累了,而是我感動了。
也許你不知道,就連平日母親為我們做飯、洗衣、掃地……也是在愛我們,父母的訓斥也是在愛我們,而我們卻回報了他們什么?對飯菜的挑三揀四,對于他們的訓斥加以還擊……妹妹年紀小,爸媽給予多一份的關(guān)愛,就覺得爸媽偏心,不愛我了,而心存叛逆,甚至由此不喜歡自己唯一的親妹妹。多傻,多幼稚啊!
看完這本書,我真有一種想擁抱父母、擁抱妹妹的沖動。
讀《感動中國》有感12
我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深受感動。這本書主要寫了有一些人為了別人而犧牲了自己。其中,我最敬佩的人是葉欣。
在2003年春節(jié)前后,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廣州一些地區(qū)流行,葉欣開始收治“非典”病人。她就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zhuǎn)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里奪了回來。一個“非典”重癥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著許多醫(yī)護人員的倒下。面對生命危險,葉欣總是斬釘截鐵地對年輕的醫(yī)護人員說:“這里危險,讓我來!彼钪,自己也許有一天可能倒下,但能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巡視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離病房……勞累了一上午,連水都沒喝一口,只覺得全身困乏疼痛,中午剛過,葉欣開始出現(xiàn)發(fā)熱癥狀,病魔最終沒有放過她。經(jīng)過檢查,葉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她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
記得有一次,中午放學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雨,因為車壞掉了,所以只能步行回家。才跑一段路身上就已經(jīng)全部被雨水淋濕了。這時,我身后出現(xiàn)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仡^一看,原來是老師。她親切地問我:“你的自行車呢?”“我的自行車壞了,正在修呢!”我回答道。剛說完,她把雨傘遞給了我,自己淋著雨回家了。
過了十幾二十天后,那天中午剛好又下了一場大雨。老師因為出門忘了帶傘,而被雨淋感冒了。到了中午放學的時間,她把所有的學生送出去之后,自己又快步跑回家。我見老師每走幾步就打一個噴嚏。就走上前去把雨傘遞給老師。頓時,老師的眼眶里涌出了淚花。她先把我送回家,然后,自己撐著傘回家了。
我們既要學習老師那種樂于助人的精神,也要學習葉欣那種臨危不懼、舍已為人、身先士卒的精神。
讀《感動中國》有感13
我曾經(jīng)埋怨過自己不是名門出身,我曾經(jīng)苦惱過自己命運中的波折,我曾經(jīng)也嘆惋過自己行程中的坎坷?墒钱斘易x完,《感動中國》這本書里的第二章《欣賞自己的美》時,我的觀念全變了。
書中的主人公邰麗華,2歲時因為高燒注射鏈霉素而失去了聽力,從此她便進入了一個無聲的世界里。5歲時,她喜愛上了舞蹈。舞蹈的無聲美深深地吸引著她,也正是這種獨特的美,引領(lǐng)她走上了藝術(shù)的'顛峰。
邰麗華被武漢市的一位舞蹈老師看中了,這位老師想栽培邰麗華。于是這位老師便考驗了一下邰麗華。老師考驗她的第一個舞蹈是《雀之靈》,這么優(yōu)秀的作品對于一個根本沒有舞蹈基礎(chǔ)的邰麗華來講,無疑是非常嚴峻的挑戰(zhàn)。她劈叉不到位﹑踢腿不精確﹑手的姿勢不協(xié)調(diào),老師對她有點兒失望了。盡管如此,邰麗華并沒有氣餒,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邰麗華把自己當作成了一個陀螺,一天中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都用來練習舞蹈。功夫不負有心人,邰麗華從剛開始的幾個圈到后來的幾百個圈,這種質(zhì)的飛躍讓老師們敬佩不已。
讀《感動中國》有感14
拿起《感動中國》這本書,我隨手翻開了71頁,這是一位爸爸的故事。
爸爸的名字叫叢飛,生于1969年,一個平凡人擁有著不平凡的故事。我?guī)е闷嫘目戳讼氯,這個故事十分動人。
故事是這樣的:
叢飛原是一名深受觀眾喜愛的歌手,開始,一場慈善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
當年,四川成都舉行了“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活動中,叢飛也趕到了現(xiàn)場,看見那幾百名失學兒童,他當場捐出所帶全部現(xiàn)金——2400元,這些錢在當時可以讓20多個學生完成2年學業(yè)。
從此,他以各種形式幫助貧困兒童,而且每次都把掙來的錢全部捐出去。孩子們稱他“爸爸”,朋友們叫他“叢飛大哥”。
11年里,他資助了183名貧困兒童。為了及時交上學費,他玩命一樣演出,收到一筆錢,寄出一筆錢,自己身無分文。05年1月,叢飛已是肺癌晚期了!可他卻不治,因為只有1000多元。當人們捐錢時,他又堅持從中取2萬元捐給山區(qū)。
叢飛,20xx年4月20日,37歲的他永遠地離開了他愛著和愛他的人們。叢飛,這個硬漢,平生捐資300多萬元,也沒什么可以留給女兒的,卻只留下一本相冊個六月大的女兒做個紀念。
大家可能聽這個故事可能會哭泣,才37歲,就這樣離開了人世。但是他平生幫助了無數(shù)個貧困兒童重返校園,他一定覺得值!這讓我想起蒙田曾說過的一句話:“生命的'用途并不在于長短,兒在我們怎樣去利用它,許多人短暫的生命卻永久地銘刻在人們的心間!
叢飛,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愛”的內(nèi)涵,詮釋了“奉獻”的真諦,他默默無聞的至善至愛感動著你我,記錄著一段歷史的痕跡。
我想:叢飛,你資助了無數(shù)個兒童,是多么的偉大呀!只可惜,你走了,卻也留下了很多遺憾。你為了讓貧困兒童上學,把自己變成窮光蛋,自己的病都不治,不能去陪伴自己女兒成長。但我相信,等你女兒長大了,她會認為:幫助更多人比陪伴她一個人一生更有價值、意義,因此她會理解爸爸的。同時,爸爸的精神值得大家去學習,她也會為此而驕傲的。讓我們從他身上汲取無窮的精神力量,積極行動起來倡導奉獻,樂于奉獻,自覺地把生命匯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在奉獻中體現(xiàn)人生的價值,讓生命得到升華。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少吃一包零食,少喝一杯酒,少買一件衣服,少抽一盒煙,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所有貧困兒童回到校園。好嗎?
從今天起,我要把所有零花錢節(jié)省下來,就我所能地去幫助山區(qū)里那貧困的兒童。
讀《感動中國》有感15
在星期六,我打開電腦查看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其中有一個叫何玥的小女孩令人深懷感動,更令人敬佩。
何玥12歲得了腫瘤,在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當何玥告訴父母要捐贈自己的器官,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后尸體被剖開無異于大逆不道。可何玥哭著說: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后,她的父母含淚同意了。
一個人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是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她的這種精神,我相信世界的許多患者聽了后,一定對自己更有信心了。有著愛心的何玥,她在天上看見那些因為她而恢復了健康的患者,一定會很高興的。何玥那充滿愛的心,我一定要向她學習。
在我們身邊一定也有不少有著愛心的.人!在我家樓下有一位為人正直的保安,每天上學放學我都會看見他樂于助人的事。有一天,我正要去超市買東西,前面站著兩位老爺爺和老奶奶,不知他們停在前面干什么。這是,王叔叔——保安從遠處跑來,按了一下開門按鍵,老奶奶看見了,高興的說:謝謝你!我這才明白,原來老爺爺和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有點迷糊,看不見按鍵,王叔叔就跑來幫忙。
這一個事例,雖然沒有像何玥捐贈器官那么偉大,但這是一個懷有愛心的行動。我們一定要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因為在幫助別人時自己也會很快樂。
【讀《感動中國》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感動中國有感03-29
讀感動中國有感15篇11-04
《感動中國》讀后感04-23
感動中國讀后感15篇12-07
《感動中國》讀后感15篇04-24
讀《走向世界的中國》有感:飛躍的中國06-09
看《感動中國》有感02-03
感動中國人物作文06-12
讀《英雄中國》有感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