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報告1
生活不是筆直通暢的走廊,能讓我們在其中輕松自在地行走,我們時常會陷入迷茫。但我們依然能堅定地走下去,因為我們的親人、朋友和師長,甚至還有一些后來連名字都不記得的人一直在支撐著我們。總體上看,生活給予我們的遠遠超出了我們所能回報的。所以,我們應當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親友,向需要幫助的人給出我們鼓勵的微笑、貼心的話語或用實際行動支持他們?上Р恢螘r感恩竟已成為一種失落的情懷,“辛酸父親的來信”終于醍醐灌頂般地震活了大家冷漠而塵封的心。
感恩何止只在感恩節(jié),當我們在大學的校園里快樂的馳騁而忙的不亦樂乎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到在家辛苦勞累的父母在干什么?當我們在每一個地方隨意揮霍錢財?shù)臅r候,你是否會想起父母為你準備生活費而節(jié)約每一分錢的精打細算?當我們一次次沉浸在花前月下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到父母的滿臉的希冀期盼?
面對當代大學生對親情的冷漠,對父母的疏忽,我們進行了這次大學親情問卷調查,這次調查共有水環(huán),理學院,核工,化生材,軟件等十幾個學院參加,共發(fā)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6份。通過這次親情調查,來號召在校大學生學會去了解父母的心,和父母溝通,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呼吁大學生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把握住自己的方向。為了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學習進步。親情,我們心靈深處最醇厚的元素,它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給我們寶貴財富。
一.對父母的了解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對父母缺少關心。
在這次調查中有42%的大學生略知父母的生活和身體狀況,有58%的大學生非常清楚地了解。
有36%的大學生清楚地記得父母的生日,并且會及時祝;蚨Y物;而有45%的大學生知道他們的生日,但會經(jīng)常會忘記生日那天給父母祝福;更有15%的大學生不記得,令我們驚訝的是居然有3%的大學生沒去了解過。一二十年了,可能你沒有給父母慶祝過生日,沒有給父母買過生日禮物,然而同學們可能會經(jīng)常為同學過生日,給他們送禮物,為何我們不嘗試在父母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生日禮物,并說上一聲“生日快樂”呢?可見,大學生在爸爸媽媽生日那天很少買禮物什么的,這可能跟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有關系:大家都不習慣給父母買禮物。但是,我們建議大家還是在父母生日那天呈上一份生日禮物,哪怕是一件普通的禮物,父母收到后都會無比高興。
當然,在我們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72%的同學對待家人的關心還是心存感激的,同時希望這一部分同學能將他們的所想付諸于行動,讓父母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但是,有23%的同學認為家人的關心是天經(jīng)地義的,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恰恰是因為有些同學的這些想法才使得他們對親情觀的淡漠!此外,我們還發(fā)現(xiàn)存在3%的同學在家人對自己的關心基本上沒什么感覺,雖然僅僅是3%,但這至少反映出了一些問題:現(xiàn)在存在這樣一些大學生,他們越來越?jīng)]有了親情觀念,也很少去關注身邊的親人。“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尚知感恩,更何況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呢?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呢?難道我們只有被家人關心的權力,就沒有去關心家人的義務嗎?作為子女我們是否應該去關心一下長輩,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與父母的溝通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人們互相交流的通信工具變的更加快捷方便。的確,在我們的`調查中,大學生聯(lián)系父母的方式主要還是打電話。
但是,只有4%的大學生與父母打電話時間超過四十分鐘,而5分鐘之內的居然占了23%,可見大部分學生與父母打電話時間在二十分鐘上下。我們對這調查結果不是很滿意。應該說我們需要經(jīng)常與父母聯(lián)系,讓父母對自己在學校的情況有一個相對透徹的了解,對遠在他鄉(xiāng)的子女安心,同時我們要去了解遠方父母的身體狀況,父母工作情況,這是我們子女應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其實,經(jīng)常與家人聯(lián)系也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打個電話那三兩分鐘的時間總是能抽出來的,而現(xiàn)在的大學生因為忙著讀書而沒時間打電話問候父母的還是比較少。也許我們有些同學說這些小事沒有必要,但請大家認真考慮一下,我們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是靠什么來支撐的?不可否認,其中之一便是互相溝通。
調查中,有36%的同學把假期的時間用來陪父母度過;還有56%的同學也會抽出一些時間與父母共同分享;然而卻有8%的同學連假期都沒有抽出一點時間是用來陪伴父母的。或許一些同學想回家卻回不了,但是也有同學不愿意回家,只顧自己在外面玩得開心。
在與父母的談論的話題中,有55%的同學表示與父母談論最多的話題是自己的學習或生活情況;31%的同學與父母經(jīng)常談論的話題是家里的情況;有7%的同學與父母談論的話題竟然大多是向家人要生活費!相信大家都知道父母的錢是一分一分積攢下來的,很多父母為了子女,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子女要多少錢,他們也只能給,不愿多說一句,擔心兒女受委屈,為了子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心甘情愿付出。但極個別同學表現(xiàn)出一幅“花花公子”或“花花小姐”的臉孔,對父母的錢沒有一絲節(jié)省的想法,不會有絲毫的負罪感,認為父母就是給子女掙錢就是應該的,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除了要錢就再也沒有其他的話題與父母說了。當然我們大多數(shù)同學是能夠理解的,但這極個別的現(xiàn)象我們也是不容忽視的。父母的錢來之不易,他們?yōu)槲覀兊某砷L付出了太多,因此我們花錢應適度而行,該花時花,不該花的盡量不要花,學會節(jié)儉,才能為父母減輕負擔,才能學會做人的道理,又能讓勞苦的父母得到欣慰。我們只要能夠做到,花每一分錢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可以了,希望這些花錢手大的同學能夠收斂一些吧!尤其是來自農村和城市貧困家庭的同學,希望你們能夠對得起自己的父母,更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報告2
作為情感心理學的親情觀調查小組的一員,我也積極的參加到當代大學生親情觀的調查中,調查成功的完成,調查結果也令我們很滿意的。
首先談談大學生親情觀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家庭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的,家庭的和諧幸福程度是衡量社會和諧的重要指標。而我們大學生歷來是備受關注的群體,大學生的親情觀問題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關于大學生親情觀的爭論也持續(xù)不斷的,一方指責我們大學生親情觀極度缺乏的,對父母漠不關心;當然還有另一方堅持大學生還是十分重視親情的。所以調查大學生親情觀是很必要的,可以了解大學生親情觀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便于更好的找出解決的辦法。
這次調查我們共發(fā)放200份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71份,F(xiàn)根據(jù)調查結果,談談自己對當代大學生親情觀現(xiàn)狀的感想:
首先說說積極的方面:
1、 大部分同學經(jīng)常聯(lián)系父母的,關心父母的身體狀況,也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父親的生日大部分都清楚,也經(jīng)常送祝福、禮物給自己的父母親,在對父母親的身體狀況的調查選項中,有74%的同學選擇“非常關注”。
2、 大部分同學都心懷感恩的,重視親情的,能夠理解父母的。在調查是否因為矛盾怨恨過父母的,80%都表示能理解。另外調查上大學得目的,有60%都選擇的“報
答父母”這個選項的。這表明當代大學生仍然有著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表現(xiàn)出重孝道,感恩的品質。
3、 大部分同學表達出要用行動報答自己的父母的。調查顯示,90%大學生工作后都會經(jīng);丶铱锤改傅。
消極的方面也肯定又的:
1、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的功利性日益明顯,物質需求日益強烈,超過了對感情精神的需求,當代大學生虛榮心也很足的,包括我也在內,喜歡跟同學攀比,而對父母的感恩之心稍微淡化,調查顯示58%的.同學一個月乃至更久才聯(lián)系自己的父母,一般都是為了生活費才聯(lián)系自己的父母。而且一旦家人寄錢不夠及時,有些同學就好發(fā)脾氣的。父母親被當成了搖錢樹。
2、 另外調查也顯示很多同學與自己父母親缺乏真正的溝通,彼此互不了解。調查中“當你不開心的時候選擇誰作為傾訴對象的”極少數(shù)人選擇自己的父母。盡管絕大部分大學生在校讀書期間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給家里寫信、打電話, 但是普遍存在著大學生與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 談心太少, 彼此互不了解的情況。部分同學上網(wǎng)與陌生人聊天的時間比與家人聊天的時間要長得多, 也經(jīng)常得多。在大學生的家書、電話中, 大多數(shù)要么報喜不報憂, 要么泛泛而談, 只講些生活瑣事, 絕少涉及思想和靈魂。
3、 另外不得不說的,不少同學對親情回饋說的多,做的少的。調查中有一項關于父母親的生日的調查,另外, 如何在現(xiàn)實的大學生活中回饋親情, 他們有的想得很少, 有的想到了一些, 例如節(jié)儉、關懷等, 也往往說得多, 做得少,難以落到實處。通過對一系列數(shù)據(jù)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初略的了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親情觀,發(fā)現(xiàn)大學生與家長之間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注意,要將這些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不可任其滋長,否則將會破壞家庭來之不易的和諧局面。這需要我們和家長一起努力的。而我們小組也討論關于如何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的?偨Y出了幾個方面:
1、 學校應給予一定的重視。我們覺得學校也開展一些感恩教育課程,幫助我們樹立更好的親情觀。
2、 創(chuàng)新開展親情教育的方式。創(chuàng)新的親情教育方式,有利于同學們更好的接受和實踐親情教育,同時也可以采取角色互換,讓雙方更加的了解。
【大學生親情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09-17
大學生就業(yè)觀調查報告01-30
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最新10-13
【薦】大學生就業(yè)觀調查報告06-24
在校大學生愛情觀的調查報告06-28
(實用)大學生就業(yè)觀調查報告06-28
大學生愛情觀調查報告(通用9篇)04-18
價值觀調查報告03-10
關于大學生就業(yè)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