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軾的作文6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軾的作文600字 篇1
蘇東坡十一歲時,進入中等學校,認真準備科舉考試。為應付考試,學生必須讀經(jīng)史詩文,經(jīng)典古籍必須熟讀至能背誦,在班上背誦時,學生必須背向老師而立,以免偷看敞開在老師桌子上的。肯發(fā)奮努力的學生則把歷史書上的文字整篇背過。背書時不僅僅注重的內(nèi)容、知識,連文字措辭也不可忽略,因為用的字匯就是從此學來的。用著名的詞語與典故而不明言其出處,飽學之士讀來,便有高雅不凡之樂。這是一種癖好相投者的共同語言。讀者對作者之能寫此等,心懷敬佩,自己讀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與讀者所獲得的快樂,是由觀念的暗示與觀念的聯(lián)想而來,此種暗示比明白直說更為有力動人,因為一語道破,暗示的魅力便妙不可得矣。
這種背誦記憶實在是艱難而費力的.苦事。傳統(tǒng)的老方法則是要學生背一整本書,書未加標點,要學習予以標點,用以測驗學生是否徹底了解。最努力苦讀的學生竟會將經(jīng)書和正史抄寫一遍。蘇東坡讀書時也就是用這種方法。若對中國詩文樸質(zhì)的經(jīng)典,以及正史中常見的名稱事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這種讀書方法,自有其優(yōu)點。因為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后,對那本書所知的深刻,絕非僅僅閱讀多次所能比。這樣用功方法,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因為每當他向皇帝進諫或替皇帝草擬圣旨之際,或在引用歷史往例之時,他決不會茫無頭緒,就如同現(xiàn)代律師之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書之時,他正好可以練習書法。
由此可見,蘇軾的天賦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發(fā)掘并逐漸充分展示出來的。他的見識、胸襟一方面又祖輩的影響,更多的應該是讀書帶來的吧。
蘇軾的作文600字 篇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找到了你。
你曾經(jīng)站在長江邊,觀亂石穿空,望驚濤拍岸,在滾滾浪濤中憶起周郎雄姿,感仕途之艱辛,嘆人生之苦短,卻又樂享清風與明月。
青年時的你,心中定有滿腔豪情吧!但造化弄人,你被一貶再貶,心中不免有些沮喪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你獨自一人邀月飲酒,在月圓人團圓的時刻忍受著思念同胞的煎熬。
你說高處不勝寒,但在被貶之后卻又悲傷不能居高臨下一睹萬山巍峨。在你的言語中,哪一句才是出自肺腑?
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看似自在,內(nèi)心的苦悶又能與何人說?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你對天對地,訴說人生苦短。誰都知道你內(nèi)心的悲苦,可忽然之間,你似乎已看開一切,明白了天地之間,物各有主,非汝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處身自然,聞風聲,觀險山,感謝造物者之無盡藏。
這是真的嗎?你真已看到官場外的這片大千世界?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我不得不佩服你的樂觀與豁達。
你的詩文獨領風騷。在你的文章中,總能看到高山明月流水行云,自然被完美地畫在你的筆下。每一個你曾駐足的地方,都能感受到你的'豪邁。你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gǔ)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明江山不可復識。你華美的語言與豪邁的情感交相輝映,演奏出一曲激昂的旋律,再用清江皓月作背景,怎能不教人心醉神迷?
逝者如斯,終不復返,瞬之間,千年已去。江水翻騰著黃沙,歷史在眼前不斷演繹。滔滔江水卷走了一場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卷走了周郎的雄姿英發(fā)、諸葛亮的才貌與智慧;也卷走了鼎盛繁榮的唐宋文明、持續(xù)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還卷走了前一秒的我們。這一切都已被刻在歷史的沙石上隨著時間的河流慢慢遠去。
我站在這里,在滾滾江水面前,與一千年前的你對話。
蘇軾的作文600字 篇3
一盞光線微弱的燈,一杯醇厚而清香的茶,一卷早已被韋編三絕的詞卷,腦海中還有一個令我又敬又愛的他。他,既有“千里共嬋娟”的愿望,又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灑脫與豪放;他既是一位有著枯木之蒼勁的偉大詞人,又是一位有著竹墨之淡雅的書畫家,同時還是書法家、美食家,他就是我的.偶像——蘇軾。
還記得《水調(diào)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嗎?還記得《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嗎?還記得《浣溪沙》中“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積極樂觀嗎?蘇軾雖然豪壯,但他的心里卻有著家人,在仕途上雖然屢次被貶,但他仍有樂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雪萊曾說過“冬天已經(jīng)到來,春天還會遠嗎?”或許,在被貶之時,是有一絲惆悵與不滿的,也會有怨恨的,可是我們所見的蘇軾并沒有那樣,我們能看到的他是微笑的。進退自如,寵辱不驚,這便是他。反觀今人,有多少人能感受到豪邁壯闊,洶涌澎湃?即使有,那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不能持久。人的心情可以隨身邊實事而變化,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有距離的!叭擞斜瘹g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的一生,不得不看到的兩個字—貶謫,是的,憑借文學進入官場,對于蘇軾來講,也許不是什么難事,但為人正直,愛憎分明,不隨波逐流的性格,卻注定了他的坎坷與艱辛,在被貶黃州時,他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在狼狽的人生中,重新找到人生合適的定位。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笔前。∪松L雨處處在,風雨人生在所難免,何不樂觀面對!
蘇軾的一生真是“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一般,在多舛的命運和人生路途的風雨中,他仍再向前堅挺地走著,永不倒下,而他就是我的偶像。
蘇軾的作文600字 篇4
蘇軾,蘇東坡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有極高的造詣。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和比喻,獨具風格;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他手中的筆,如有神助,寫下一首首不朽的詩篇。
蘇東坡是中國文化歷史上的一座豐碑,更是一位十足的“樂天派”!在21歲時考中進士,仕途很坎坷,一生多次被貶,甚至一次比一次遠。可是,蘇東坡仿佛是傲然于三九寒風中的梅花,生存于懸崖峭壁中的'蒼松,是一介文弱書生的他,卻有還勝于武將三分的頑強與豪氣。因為吃不起羊肉了,便買來豬肉,一展廚藝,成就了美味東坡肉;去西湖游玩,大雨突降,沒想到我們的蘇軾詩興大發(fā),《飲湖上初晴后雨》就此誕生!而這兩節(jié)課上隨著白雪課堂的學習,通過蘇軾的詩詞,我更加窺視到了他的才華橫溢和萬丈豪氣,看那《江城子·密州出獵》,上闋寫出了傾城出獵,老夫不“老”的恢弘氣象,“親射虎,看孫郎”一句狂氣外漏。下闋委婉的抒發(fā)胸臆,以云中魏尚自比,寫出了渴望報效朝廷的豪邁。結(jié)尾又抒發(fā)了愿殺敵報國的慷慨激憤之情!這是詞中的一首豪放代表,一掃兒女情長,霸氣十足!再看《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以月起興,借七分醉意,與弟弟七年未見之情涌上心頭,綻開了想象和思考的花朵,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思念親人的感情,但又展現(xiàn)出了作者熱愛生活和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上闋教會我們執(zhí)著人生,下闋教會我們善處人生。全文落筆瀟灑,舒卷自如,充滿哲理。結(jié)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成為千古名句!
蘇軾,一介宋代才子,才華橫溢,又有滿滿豪情,只惜報國無門。十分樂觀,充滿希望,心中是一片汪洋,可以海納百川。真正的是笑看人生,下筆如神!
【蘇軾的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蘇軾的作文02-27
品讀蘇軾的作文04-06
描寫《蘇軾》的作文04-04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12-18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04-14
有關蘇軾的詩詞11-02
描寫蘇軾的詩詞05-26
蘇軾的作文400字八篇02-01
蘇軾的作文400字三篇04-12
蘇軾的詩(精選50首)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