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由勤儉敗由奢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由勤儉敗由奢作文1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古人有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和財富來之不易,因此我們都應該做到勤儉節(jié)約,而不是盲目浪費。
周恩來總理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踐行勤儉節(jié)約,以身作則,告誡世人要勤儉節(jié)約。他的襯衣多處打補丁,領子和袖口因破爛換過幾次;一件睡衣本來是藍格的,他穿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磨得像紗一樣薄,也不肯買一件新的。夫人鄧穎超看到這一團衣服時,忍不住熱淚盈眶,嗔怪警衛(wèi)員們:“原來你們就這樣照顧總理啊?”殊不知,是周總理本人一直堅持穿,哪怕是警衛(wèi)員看不過,偷偷換成新的.,他也要厲聲要求找回原來的破舊衣服。
歷覽前賢,他們無不把勤儉作為自己的持家根本,可有一些人卻把它丟在腦后,害人害己。
西晉時有個荊州刺史叫石崇,劫商致富后不知天高地厚,竟與皇帝司馬炎的舅舅王愷斗富,“絲竹盡當時之精,庖膳窮水陸之珍”,妻妾成群,驕奢淫逸,醉生夢死,忘記了勤儉的傳統(tǒng)美德,終被人彈劾,淪為階下囚,不但不義之財被沒收,而且禍及九族。
現(xiàn)在有些人,手中有點錢便露富炫富,將多少年中華勤儉的傳統(tǒng)美德置之腦后,我想最終的結局定是后悔莫及。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這句話又何嘗不是對我們的告誡呢?中華五千年來奉行的勤儉美德不能丟,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用行動踐行這一美德。
成由勤儉敗由奢作文2
如果要選擇一項美德作為我們一家的家規(guī),可能一家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勤儉節(jié)約!”
我對兒時最深刻的記憶,莫不過因為碗底剩了幾粒米而被痛罵了一頓。
打那以來,我一直都無法理解家里老人的執(zhí)著。吃飯的時候,哪怕有一粒小米粒掉在地上或桌上,他們都會飛快地撿起來吃下去。我不知道說過多少次,告訴他們地上和桌子上有很多細菌,被細菌污染過的食物不要吃,吃了容易壞肚子。每次說的時候,他們都會“嗯嗯”的答應,但看著他們敷衍的眼神,我就知道下次如果再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他們依舊會這么做。
后來,直到我聽我媽媽講述了那個故事后,我才理解了老一輩人的做法。
在老人的小時候,或許更久遠的時候,在這片土地上,饑荒從未斷過。
他有五個兄弟姐妹。每天全家的伙食,只有一盆淺淺的小米粥,里面有著能數(shù)的清米粒,一眼便能望到盆底。倒出來的米湯,像清水,干澀無味。他的父母每天只能給六個孩子一人倒了小小的一份小米粥,剛好能沒過碗底。倒完粥后,往剩下的那些小米粥里,撒點堿。這樣,粥涼了之后,表面便會結上一層膜。
畢竟是孩子,本來嘴也貪,而且還正處干長身體的時候,不抗餓,肚子里只有兌水過粥,還少得可憐。沒過一會兒,就餓得前胸貼后背,餓得不得不另想法子。于是,他就去偷喝了兩小口粥。無論他行事多么小心,那一層結出來的膜還是被捅破了。
再之后,他就被當眾用泡過鹽水的柳條揍了一頓。他大哭,家人也不禁落淚。實在無法想象過這樣的日子。當聽到這個故事時,我的心里陡然生出一種悲涼和一絲慶幸,幸好自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也決心要好好對待每一粒糧食。
【成由勤儉敗由奢作文】相關文章:
成由勤儉敗由奢作文05-09
成由節(jié)儉敗由奢演講稿11-20
由小草想到的作文03-08
由什么想到的作文12-11
關于戒奢節(jié)儉的名言警句10-20
由圖窮匕見想到的01-08
外賣輕奢餐品牌宣傳詞12-28
【薦】關于戒奢節(jié)儉的名言警句12-20
境由心生作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