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yīng)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廬山奇景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廬山奇景作文1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籠四百旋!睆]山位于江酉省北部九江市附近,東臨潘陽湖,北瀕長江,在寬闊的九江平原之中,拔地而起。山勢之險峻,氣勢之磅礴,為世人所稱贊不已。 廬山是在中生代一次劇烈的造山運動中成形的。由于廬山的地貌發(fā)育十分活躍和復(fù)雜,加之流水及寒凍冰雪的作用,山體受到強烈切割,直至今日,廬山的斷裂卜升仍在進(jìn)行,于是山上怪石林立,險峻的山峰插人天空,大有不凡的氣勢。 人們對年輕廬山的開發(fā)有很長的歷史了,在東晉。南北朝之際它就被辟為游覽勝地。如今,平坦的環(huán)山公路仲向云霄,途中優(yōu)雅的山間別墅常?梢钥吹,尤其是眾多的風(fēng)景點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游人。
在這里有惟妙維肖的“五老峰”,有俯看郡陽湖煙波浩渺的“含挪口”,更有白居易詠桃花的“花徑”,李白賦詩的“廬山瀑布”,呂洞賓成仙的“仙人洞”…… 廬山瀑布最著名的四五處,各有各的特點:“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秀峰瀑布,呈階梯狀的“三疊泉”,“好似龍涎” 的黃龍泉……其中數(shù)“三疊泉”最為奇特。 一是奇在獨特的觀賞角度:它不像有些瀑布,游人只能站在對面山峰嘆惋不已。而它,游人可以直至泉下,親曰寧受它的甘甜和清涼,就近觀賞那拋珠濺玉,洋洋飄灑的壯麗。 二是奇在獨特的“流程”:有些瀑布“一瀉千尺”的轟轟隆降直至山腳下的.大潭中。
而它,上面流下的水先蓄在半山腰的小池間,然后流成若干山澗,最后“叮咚”匯于山腳。 第三,也是它最奇特的一點,這正是它名冠廬山瀑布的緣由:“三疊泉”顧名思義,就是它的結(jié)構(gòu)呈階梯狀三級。這三級的形狀也是有先后的,一次山體斷裂抬升便呈一級,依次類推,三次斷裂抬升,便呈三級,很是漂亮。 廬山氣候獨特,白居易曾寫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名句。為何會有這種現(xiàn)象呢?這是因為廬山聳立于平原之中,垂直起落距離變化大,因此,山下雖是盛夏,山上卻春意正濃,于是廬山歷來是人們避暑的勝地。 由于空氣對流的加劇,廬山上雨水很多,剛才還是紅日當(dāng)空,不一會兒就下起雨來,享受雨水恩惠的便是那些植物,廬山植物園內(nèi)集中外植物三四千種。 廬山,之所以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正是因為它有那深峽邃谷、重巒疊嶂的奇景,更有那飛珠濺玉、晶瑩透澈的瀑布。廬山,祝你永;盍,永放光彩。
廬山奇景作文2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早在唐朝時期,大詩人李白就親自去游覽了廬山,并寫出了這首流傳于世的《望廬山瀑布》。哎,可我至今也沒親自去游覽這壯觀的廬山瀑布。這個暑假,媽媽終于答應(yīng)我去廬山了,我高興的不得了。
一大早,我們就到了九江市,看到了那雄偉壯麗的廬山。我們到了廬山腳下,看看天上,太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遠(yuǎn)遠(yuǎn)望去,高聳入云的廬山屹立在薄霧之中,我們不由得發(fā)出贊嘆。我們沿著濕滑的臺階向山上走去,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恐怕摔倒。終于來到了一片平地,總算可以松口氣了,我抬頭望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來到了半山腰,淡淡的霧氣環(huán)繞在我的周圍,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了神仙住的地方。我突然聽見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又過了一會,那響聲變成了雷鳴般的巨響。我忍不住心中的好奇,跑了過去,順著彎彎曲曲的石徑,來到了瀑布對面的觀瀑亭。這時,媽媽也來了,我問媽媽這是什么瀑布,媽媽說這是碧龍?zhí)镀俨。我們坐在觀景亭上,憑欄眺望,但見巨瀑似布似帛,洶涌澎湃。瀑水由懸崖直瀉潭中,氣勢磅礴。濺起的水珠高六丈,閃銀亮玉,極為壯觀,仿佛那是無數(shù)晶瑩透亮的珍珠在陽光下跳躍。順著彎彎曲曲的石徑,我們又來到了瀑布腳下。從下往上看,瀑布就像一塊巨大的白紗披在廬山少女的肩上,又似老人雪白的銀發(fā)一落千丈。瀑布那很強有力的節(jié)奏,如同一支交響曲在我耳邊回蕩。它的美是無法形容的,它是一顆未經(jīng)雕琢的鉆石,那樣晶瑩,那樣純樸。接著,我們又游覽了烏龍?zhí)、神龍(zhí)、黃龍?zhí)逗腿B泉等著名景觀。
啊!廬山你是如此美麗,真是美如畫。我以后一定還要再來游覽這人間仙境——廬山。
【廬山奇景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奇景的作文02-26
奇景作文400字三篇06-22
廬山的作文03-18
奇景作文600字十篇05-24
有關(guān)奇景作文600字4篇07-11
關(guān)于奇景作文600字三篇04-15
廬山的云霧作文05-06
廬山之旅作文11-01
關(guān)于廬山的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