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樂于為游客排憂解難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借助導游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游客觀光游覽。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明湖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明湖導游詞 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王,今日我要帶領大家游玩美麗的大明湖景區(qū)。人都到齊了嗎好的,跟我來吧。
看,路邊的柳樹長著長長的辮子,辮子垂進湖中,大家看是否有幾分與江南相似呢
來吧,讓我們坐上船去鐵公祠吧。
好了,到了,大家下船吧!
鐵公祠是為了紀念鐵鉉所建的`,鐵鉉是明朝一個保衛(wèi)濟南的大英雄,幾次打贏燕軍,可是最終被俘,朱棣親自審他,鐵鉉坐在地上,大罵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頭、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鍋,死時年僅37歲。后人稱鐵鉉為鐵公,為了紀念他,特意建了這座鐵公祠。
我們再坐上船,去中心小島吧!
下船了,游客們!
這島上有三古,第一古是古樹,這棵古樹是一棵枯木逢春的柳樹,它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了;第二古是古亭,古亭名為歷下亭,它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建立了;第三古是古詩,是唐朝大詩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上半句寫的就是歷下亭。好了,游客們,大家請隨意拍照,10分鐘后請到小船那里集合,我在那里等著。
好了,三點了。我們該結束這次歡樂的大明湖景區(qū)之游了,期望能再次為大家服務,再見!
大明湖導游詞 2
大明湖景區(qū)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景區(qū),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逼湮恢迷诮裎妪?zhí)兑粠。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景區(qū)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此刻的大明湖景區(qū)、五龍?zhí)逗捅眻@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唐時又名“歷水波”,宋代稱“西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景區(qū)兩大獨特之處。
南門牌坊
南門在南岸中部,門前矗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民族形式牌坊,即南門牌坊。牌坊匾額“大明湖景區(qū)”三個字,就是據于書佃碑刻手跡復制的.。牌坊原系明代建筑,為木結構五間七彩重昂單檐式,飛檐起脊,坊脊及檐角飾有吻獸,坊頂覆以黃色琉璃瓦,斗拱下額枋彩繪“旭日云鶴”、“金龍戲珠”、“西番蓮”等圖案,線條流暢,色彩艷麗,牌坊正中匾額,書“大明湖景區(qū)”三個鎦金大字,蒼勁渾厚。12根斜柱,支撐著三階式山形坊頂,柱礎由石鼓夾抱。
遐園
這是大明湖景區(qū)公園的園中之園,被譽為“濟南第一標準庭院”的遐園。
遐園始建于清代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是由山東提學使、湖南湘潭人羅正鈞倡議并主持建造的圖書館,因館址在原科舉考場貢院附近,所以羅正鈞取《詩經?小雅?白駒》中“毋金玉爾音,而又遐心”意,為圖書館起名“遐園”,期望能在那里大興學風,培養(yǎng)人才。
遐園仿照浙江寧波天一閣的設計,當時有“南閣(天一閣)北園(遐園)”之譽,稱“歷下風物,以此為盛”。
此刻的遐園,典廊環(huán)護,大門朝東,門外北側柳蔭之下,立一石碣,上有篆書“遐園”二字,為羅正鈞親題,原鑲嵌在大門門額之上。
大明湖導游詞 3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中,隋唐時名"歷水陂"、"蓮子湖",宋時又稱"西湖",金代又稱"大明湖"。其水來源于珍珠、濯纓、芙蓉諸泉,有"眾泉匯流"之說。"恒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yōu)點,并具"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tài)之謎。現(xiàn)今大明湖位于濟南舊城區(qū)內,公園面積86公頃,湖面46公頃,水深平均2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游人如織。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
西南門位于大明湖公園西南隅,是大明湖公園四門中客流量最大的一個。初建于1963年,2000年重建。西南門坐北朝南,由大門入口、票房、連廊、花架、曲橋、水榭、服務廳七部分組成,是一組功能齊全的園林仿古建筑。另有內外廣場,平面布置構成開敞式外廣場和半圍合式的內庭院布局。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東西長60米,南北進深40米;炷窘Y構,紅柱綠瓦,彩繪西蕃蓮、二龍戲珠等圖案。大門之門樓為二層單檐,高12米,建筑構成為卷棚歇山頂,前有花崗石抱柱,四周以花式木花窗圍合。二層檐下懸一橫匾,上書“大明湖”三個貼金大字,為郭沫若書。門樓內側匾額“湖光山色”,乃當代書法家武中奇先生書。二層樓西面,內側懸“迎旭”匾額,東面則蜿蜓入湖內,由花架廊將舫式水榭引入水面。花架廊和水榭上分別懸有“涵清”和“藕香榭”匾額,給人端莊大氣、優(yōu)雅宜人的感覺。
龍泉池
北行約百米,是一黑色大理石詩詞碑,狀如影壁,上鐫毛澤東詞作《卜算子·重陽》。碑后是一片松林,一棵棵高大的雪松,亭亭如蓋,蓊郁蔥蘢,遮蔽出大片濃蔭。濃蔭之中,五泓凈池自西向東迤邐排列。最東一池,直達湖岸。清澈的泉水從西池溢出,向東依次流入其余四池,并由東池注入湖中。池岸以自然石疊綴而成;池與池連接處,則修置平橋,臥水拱橋、汀步橋跨水以及自然滾水壩,以便游人觀賞、戲水;池中有小島,小島植花卉,花香沁人,可遠觀不可褻玩。這樣一處渾樸天然,兼饒泉林之勝的優(yōu)美景致,其實全由人設。泉水引自五龍?zhí),由地下管道至此涌出池底,名為龍泉池?/p>
由龍泉池沿湖岸北行,就到游樂場了。
游樂場
由龍泉池沿湖岸北行約200米就到游樂場了。游樂場總面積9200平方米。那里有一系列的現(xiàn)代游樂設施,既有小巧趣味的兒童玩具,又有大型的現(xiàn)代游樂設施。游樂場南端有“海盜船”,船形若龍,采用液壓控制,可有空中擺蕩成160°角,一次可乘坐24人。驚險刺激,頗為青年人喜愛。Disco健身車可健身,可自娛,隨著音樂輕快滑動,富有情趣。五爪章魚是大型游樂設施,它有五條巨大的鐵爪,直徑約20米,每只巨爪下有4個座椅,每椅可坐2人。巨爪可轉動,可升降,乘坐者也就在巨爪掌握中旋轉升降。游樂場中部,有時空穿梭機,這是一臺高科技游樂設施。其主體是能夠上下左右前后六度搖動的液壓動力系統(tǒng),采用3D動畫、數碼遙控、電子模擬等先進仿真技術。隨著立體畫面的移動,乘坐者可體驗太空旅行、海底探險、陸地疾馳等種種驚心動魄的感受。東面湖中,有摩托快艇,游客可享受湖上沖浪的樂趣。另外,還可由湖上進入“海底世界”,一覽海洋生物自由自在的生存狀態(tài)。游樂場中部還有觀覽車(摩天輪),高62米,轉輪直徑60米,有48個觀覽廂,每廂乘坐4人,旋轉一周約需13分鐘。乘坐其中,視野開闊,泉城美景盡收眼底。游樂場北部,是現(xiàn)代大型游樂設施過山車,建成于2001年3月。軌道總長434米,高19米,由立環(huán)、平環(huán)、螺旋環(huán)三部分組成,是國內第一個采用立體環(huán)繞和螺旋環(huán)繞相結合的過山車。車廂為紅色,共4節(jié),每節(jié)可乘4人,一次可乘坐16人。最高時速70公里,駛完全程約需2分鐘。或翻轉,或飛滑,或倒立,或騰空,驚險刺激,樂趣無窮。游樂場對面是供您休憩的鴛鴦亭。在這兒您可應對湖水,稍事休息。
沿游樂場北行,再沿湖岸折而東行,便是明湖觀景最佳處——鐵公祠。
鐵公祠
鐵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為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長方形,占地6386平方米(近10畝地)。四周環(huán)以曲廊,南臨湖岸。院內有鐵公祠、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覽樓、小滄浪等建筑,是大明湖公園的園中之園。鐵公祠是為紀念鐵鉉而建的祠堂。
鐵鉉(公元1366~1402年),鄧州(今河南鄧縣)人。他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賞識,賜字為“鼎石”,任都督府斷事。朱元璋死后,長孫朱允炆登基,任鐵弦為山東參政。燕王朱棣為與侄子爭奪帝王,以討伐主張削藩的大臣齊泰等人為借口,從北京發(fā)兵南下“靖難”。兵至濟南時,鐵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師,抵抗燕軍南下,幾次挫敗燕軍,并焚毀他們的攻城器械。當燕軍炮火攻城時,鐵鉉令人在城上豎起朱元璋的牌位,使燕軍不能開炮,還設計詐降,在城門上預設鐵板,待朱棣領軍進城,鐵板驟落,差點把朱棣砸死。朱棣久攻不下,只好撤兵,建文帝朱允炆聞報,擢升鐵鉉為兵部尚書。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朱棣再次興兵,繞過濟南,攻下南京,自立為明成祖。然后發(fā)兵復取濟南。鐵鉉兵敗被俘,朱棣親審鐵鉉,鐵鉉坐在地上,大罵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頭、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鍋,死時年僅37歲。鐵鉉的`父母兒子全部被殺,妻子楊氏和兩個女兒被發(fā)配教坊司。在這場叔奪侄位的宮闈之爭中,鐵鉉愚忠如此,令人扼腕。然而他守土一方,竭盡職守,橫逆加身,剛烈如鐵,又令人敬佩。加之統(tǒng)治階級又提倡忠君報國,所以自明代中葉起,濟南人就開始塑像建祠紀念鐵鉉。
鐵公祠東大門為鎖殼式門樓,朱紅大門,迎門有太湖石,屹立于松蔭之中。大門以北是半壁曲廊,廊壁上辟有花窗,框成幅幅小景。曲廊北即佛公祠和鐵公祠了。佛公祠居東,是為紀念山東巡撫佛倫而修建的。
佛倫,姓舒穆祿氏,滿族正白旗人?滴醵四(公元1689年)任山東巡撫,后官至內閣大學士。此處現(xiàn)名為“明湖齋”,為旅游紀念品商店。鐵公祠居西,中間有石碑相隔。兩祠都是三間,坐北朝南,前檐出廈,歇山起脊,紅柱青瓦,顯得古樸而肅穆。鐵公祠西為“湖山一覽樓”,中間由游廊相連。樓高二層,各五間,登樓可觀賞碧波蕩漾的大明湖全景,遠眺城南染煙含黛的群山,F(xiàn)今,湖山一覽樓是大明湖公園的一處飯店,名“荷香村”。登樓宴飲,湖山一覽,更添幾分雅興。
出湖山一覽樓向南,又是一半壁長廊,中間有圓形洞門及兩個長方形洞門,這一帶多有文人題刻,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石刻對聯(lián)“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副對聯(lián),因為準確概括了古城濟南柳綠荷香,湖山掩映的獨特風貌,成為千古名句和濟南的驕傲。對聯(lián)由清嘉慶年間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撰,山東巡撫、大書法家鐵保書。對聯(lián)石刻至今仍嵌在西廊壁圓形洞門兩側。從洞門南向東,就是大明湖公園最為秀麗的所在小滄浪了。
大明湖導游詞 4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日我要帶大家游覽的是濟南的大明湖景區(qū)。大家此刻看到的大門,就是大明湖景區(qū)的北門。這座大門叫北渚。大門上還有石刻北渚兩個字。
走進大明湖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銅器,這就是大明湖景區(qū)的九鼎。這鼎是古代祭拜時燒香用的。繼續(xù)往前走,就能看到一盆泉水姑娘的盆景。
看前面的指路標。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一段時間,就能到匯波樓了。匯波樓高大約十米,很是壯觀。匯波樓還十分古老,帶著古色古香的濟南氣息。站在匯波樓的高處向下望,能看到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水面上,湖中的'小島一片蔥綠,僅有湖面上有時會有一些游船靜靜地劃過,所過之處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漣漪。這就是濟南八景之匯波晚照和佛山倒影。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一大片草地。這片草地上有很多奇石,有的像是兩只烏龜在草地的旁邊,就是剛開通的船票的售票點,能夠一向到趵突泉。
拐過彎來,我們就來到了長廊。長廊的左右兩旁種著鐵樹和榕樹。你看這榕樹,別以為它是很多株,其實僅有一株。走過長廊,就來到了鐵公祠。大家看鐵公祠前的鼎石不就是名將鐵鉉寧死不屈的體現(xiàn)嗎
長廊走完了,再往前走一會兒,就來到了兒童游樂園,以后我們會再來玩的。休息區(qū)到了,大家肯定累了,在這兒休息一下,一會兒我們就要從西南門準備出去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對濟南大明湖景區(qū)的贊美,不明白大家從今日的游覽中感受到了沒有如果乘船游覽大明湖景區(qū),會是別樣的一番感受。寬闊的湖面,靜靜的湖水;蛇不見,蛙不鳴的情致欣賞著美麗的景色,不僅僅陶醉其中!
(此刻集合!)看了這么長的時間,大家是不是很想明白它的水源呢那下頭可要認真聽了!他的水源來自濟南的七十二泉的泉水,水質清冽并且水量十分充足,固有久旱不干的特點。
大家此刻的位置是大明湖景區(qū)新區(qū),新區(qū)的景色也是很不錯。大家低頭看,五彩的花兒扭弄著嬌嫩的身體,綠色的草兒也歪著頭享受著溫和的陽光與涼爽的清風。大家再抬起頭來,在我們眼前的正是超然樓。那里可是個欣賞木雕的好地方,迎門處有一副老濟南的縮畫,看呀,以往的老濟南是多么熱鬧,泉水不停地涌出;芙蓉街上也是干什么的都有,熱鬧非凡。別處的木雕也很有代表性。大家解散,去欣賞木雕吧!
集合!今日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大明湖景區(qū)很美麗,壯觀,氣魄和雄偉有一些游客是不是沒游覽夠呀,沒關系,下次我還帶你玩轉大明湖景區(qū)!
大明湖導游詞 5
各位團友,你必須聽說過這樣一首詩吧:“濟南人說勝江南,菱葉荷花互有參。無數聲光收不盡,欲明染得水波藍”。這首古人的贊美詩形象地描繪出大明湖碧波瀲滟,翠柳煙籠,荷花飄香的美麗景色,大明湖這顆鑲嵌在泉城濟南王冠上的明珠,古往今來,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到此暢游。
大明湖歷史悠久,至今已經歷了1400多個春秋。早在北魏之前,就是未被命名的天然湖泊,那時的水面比此刻大數十倍,所謂:“湖闊數十里,波光搖碧山”。眾多泉水不分晝夜地噴涌,汩汩的泉水向地勢低洼的北邊流去,無涯無際的匯聚在那里,便構成湖泊。歷史上就有:“眾泉匯流,平吞濟濼”之說。明朝時,那里就具備了游覽的價值,舊《歷城縣志》中寫道:“湖光浩渺,山色遙連。冬泛冰天,夏揖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揚煙。鼓枻其中,如游香園。鷗鷺點乎清波,簫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矣!笔前!這片湛湛綠波,如在江南水鄉(xiāng),自然是不足為異。但它卻是在華北地區(qū),又偏偏位于繁華鬧市之中,透出一派自然天簌之美,因而就彌足珍貴了。之后具有必須審美眼光的文人們發(fā)現(xiàn)了那里的美景,常來游覽,為方便游覽,逐漸地修些堤橋、亭臺、樓閣,以便休憩、宴飲和雅集。明清時期,大明湖已成為名揚天下的游覽勝地,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名流士家,傾倒了千萬文人墨客?墒窃诮夥徘暗拇竺骱饔偃、亭榭傾頹、草木荒蕪,哪有什么風光景色可言“物換星移幾度秋”,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的大力疏浚、修繕、擴建,對大明湖進行全面綜合治理,1958年辟建為公園,才使得古老的明湖重放光彩。目前的大明湖水面面積為46公頃,湖濱游覽面積為35公頃,名勝景點20多個,歷代碑刻50多方,是一座南北方園林特點兼具、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相融、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設施結合的大型園林公園。
踏入公園,湖水碧波蕩漾、湖中荷花飄香、湖岸楊柳翠綠,還有樓臺亭閣、長廊曲橋、名勝古跡點綴其間,一派古老、典雅、恬靜、秀麗的風景,猶如一幅巨大的充滿詩意的畫卷。
各位團友,我們的游覽將從大明湖公園的正門——南大門開始。大家看,前面這座造型精美、色彩艷麗的民族形式的牌坊,就是大名湖南門。這座牌坊最早是明代建筑的,后經歷代數次修復,保存至今。牌坊頂為黃色琉璃瓦覆蓋,檐下由云頭斗拱承托。拱下的額枋彩繪是旭日云鶴、金龍戲珠等細膩優(yōu)美的圖案。牌坊匾額“大明湖”三個鎏金大字,是清代著名書法家于書佃書寫的,蒼勁有力,渾厚敦莊,為此大門增色非淺。
入大明湖南門,沿曲水橋西行,便是遐園了。這座具有江南風格的庭園建筑,是1909年山東提學使羅正鈞創(chuàng)辦省立圖書館時建筑的。遐園的設計造型參考了浙江寧波“天一閣”的樣式,其宏麗優(yōu)雅不比天一閣遜色,故有“南閣北園”之譽。據建筑學家說,濟南的遐園、蘇州的獅子林、寧波的天一閣有同工異曲之妙,三者又各具風采。
遐園正門外石碣上篆書“遐園”二字,是羅正鈞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年)親筆題書。遐者,意味深遠也。遐園的構筑,布局得體,使有限的地面,容納了不少東西。面臨遼闊的湖面,建筑依托自然,從外窺望,似深奧莫測。園內古木蒼藤、曲徑回廊、假山亭閣、泉流瀠回。景物遠近高低、錯落有致,幽曲深邃,置身其中,則有無限空闊而無擁塞之感,是合乎我國庭院設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它雖不及蘇州挫政園的柳暗花明、含蘊多姿,卻也贏得濟南第一標準庭院的稱譽。向里跨過一座拱橋,迎來了一古雅小院,那里的宏雅閣、海岳樓里珍藏著許多名貴的金石、嘉祥漢畫像石、北齊古業(yè)寺造像、北魏正光年間李璧墓志、隋開皇時造像殘石、唐天寶時元載造像。還有岳飛手書、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刻工精細,狂草飛舞。這些藝術精品,堪稱國寶,閃爍著齊魯古國文化之光,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給遐園平添了文化色彩。遐園回廊盡頭,假山之巔,巧立一座尖頂四面涼亭——浩然亭。登上亭子,能夠縱覽湖光景色,回味遐園深奧的意趣,頓覺心曠神怡。
出遐園西行,湖南岸這座古代官暑型建筑,就是南宋愛國英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紀念祠。
辛棄疾,號稼軒,濟南人。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北宋最慘痛的靖康之難,中原淪于金人,家鄉(xiāng)被占,百姓倍受涂炭,而南宋小朝庭寧棄中原,換取暫時茍安。辛棄疾自幼受愛國主義教育,立志抗金復國。二十一歲時在家鄉(xiāng)起兵抗金,并與耿京起義軍匯合,屢破頑敵。之后叛徒張安國謀害了耿京而投敵,義軍潰散。辛棄疾憤恨之下,率五十多人闖入金營,活捉叛徒,驚破敵膽,伸張了正義。南歸后,他眼看南宋小朝廷茍且偷安,不思抗戰(zhàn),憂心如焚,遂上書《美芹十論》、《九議》等,卻被棄置不顧。他一生躍馬橫戈,“氣吞萬里如虎”,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報國無門的悲憤心境可想而知。辛棄疾是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他的詞作沉郁雄奇、氣勢恢宏、憂怨悲壯,是中國文學史上開創(chuàng)豪放派詞風的代表之一。辛棄疾屢經坎坷,晚年還終以祖國為念,寫下了很多的詩詞,抒發(fā)了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情懷。
歷史是公正的,人民對歷史上的愛國者和賣國賊從來都是愛憎分明。這座稼軒祠的舊址是“李公祠”,人民痛恨賣國賊李鴻章,把他的`塑像早就搗毀扔入湖中;人民懷念愛國詞人李辛棄疾,所以在1961年把這座舊祠改成稼軒祠。
稼軒祠占地約1400平方米,前后兩進院落,結構緊揍、布局嚴謹、青磚灰瓦、古樸典雅。大門正中高懸的“辛棄疾紀念祠”金字匾額是陳毅元帥的手書。正廳前的抱柱楹聯(lián)為1961年郭沫若先生的題詞:“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上聯(lián)概括出辛棄疾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藝術成就;下聯(lián)展示了辛棄疾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愛國情懷。該聯(lián)與辛祠一樣豪放雄闊,言簡語驚,道出了我們的心聲。來濟南游覽的人,都會想到大明湖的稼軒祠和趵突泉的李清朝故居,垂念濟南的這兩位杰出的大詞人。
從明湖南巖可乘船去歷下亭。乘坐雅致宜人的畫舫,泛舟湖上,一路魚躍荷塘,蓮葉濺珠,如游香園,真可謂“舟行著色屏風里,人在回文錦字中”,令人欣然陶醉。歷下亭位于湖心島上,掩映在蔥蘢的綠蔭之中,碧波環(huán)抱,風景佳麗。明湖中央有了歷下亭。好似畫家“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使湖面這個若大的空間,有了層次,更有了神韻。
歷下亭是因為位于歷山之下而得名。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即北魏的“客亭”。自那以后歷下亭數易其地,宋代遷至今大明湖畔,到了清代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重建于湖心島上。
此刻的歷下亭,基本上堅持了清代的規(guī)模,亭高9米,寬7米,紅柱碧瓦、八角重檐、古意盎然,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木結構建筑。亭前回廊臨水,兩側東西長廊,東接臨湖閣,西連小四面亭,構成回廊之勢。歷下亭上高懸乾隆皇帝手書“歷下亭”匾額。亭北有五間大廳,正廳襲用了曾鞏在州衙齋中的題名——名士軒。廳前抱廈柱上有郭沫若的楹聯(lián):“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此聯(lián)中的“楊柳”、“芙蕖”均為大明湖獨特之景觀,“萬方”、“一片”亦正切合大明湖湖面開閣、碧波蕩漾之狀,尤其是聯(lián)中溶入大明湖的名字,更為巧妙。
歷下亭是古往今來文人志士匯集的地方,李白、杜甫、蒲松齡、郭沫若、王盡美、老舍、臧克家等都曾在那里揮毫詠嘆,題詩作文、論古道今,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華章妙句,珍貴黑跡。其中亭前楹聯(lián)“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千萬年來,不知贏得了多少游人的品評和贊嘆。唐天寶四年(745年),詩人杜甫來到濟南,與當時任北海太守的李邕相遇,兩人早就彼此仰慕,此次相見分外驚喜。李邕遂設宴于歷下亭招待杜甫,并邀濟南名士、學者、好友同聚一堂,即席酬答,談古論今,氣氛熱烈。席間,杜甫寫下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的著名詩篇。其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詩句由清代書清家何紹基書寫,鐫刻在亭前楹柱之上,流傳至今,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句。令濟南人引為榮耀,也使得歷下亭名傳天下。名士軒內西墻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線描畫像,神態(tài)自然、栩栩如生。東壁嵌有何紹基寫的《歷下亭詩碑》,還有清代書法家張祥河,清末濟南名畫家松小夢的書法刻石,都為古代珍品,為古亭增添了詩情畫意。
從歷下亭劃船向北,就到了北極閣。北極閣始建于元代初年(1200年),是濟南地區(qū)最大的道教廟宇。為什么要在風景秀麗的大明湖畔建造北極廟呢北極閣又名真武廟。真武即玄武,因避帝諱改“玄”為“真”。玄武是我國古代北天星區(qū)的象征,在神話傳說中它是一個龜蛇合體的動物,其后道教奉尊為“真武大帝”。玄武是代表北方的水神,在大明湖北岸,奉祠北方星區(qū)的主水之神,建筑北極廟,以道教的眼光來看是順理成章的。金元之際,濟南道教盛行,所以,真武廟也就在元代創(chuàng)立了。
北極閣巍峨矗立于明湖北岸高臺之上。閣門三重雕梁畫棟,是一組綠瓦紅柱的古建筑群。這組建筑由鐘樓、鼓樓、前殿、后殿、東西配房組成,雖然規(guī)模不龐大,卻也氣派非凡。前殿正中為真武帝君像,高2.5米,上有“位極天樞”匾,兩旁塑龜蛇二將和金童玉女以及風伯、雷公、雨師、電母等十二余尊彩塑。尤其是龜蛇二將造型獨特,栩栩如生,令人驚嘆。那突起的肌肉和微微跳動的脈管,表現(xiàn)了武士威風凜凜征服邪惡的正義之美,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北極閣原有一名聯(lián):“作湖山一日主人看萬脈爭流諸峰羅列;歷唐宋百年過客有少陵詩筆曾鞏文章”。寫登閣所見,發(fā)無限感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頗具氣勢,此聯(lián)雖題于北極閣,卻毫無宗教色彩,而是以自豪的語氣來稱頌大明湖。
站在北極閣高臺之上,南望群山連綿,低瞰明湖如鏡。青山碧水,花樹搖映。滿湖荷花,四面垂柳,令人心曠神怡。此時更覺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詩句何等絕妙!
我們此刻來到的地方是鐵公祠,鐵公祠是為紀念明代建文帝時兵部尚書山東布政使鐵鉉而建。
明朝建文帝時,燕王朱棣自北京揮戈南下,要奪其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兵臨濟南時,遭到山東布政使鐵鉉的頑強抵抗,嚴防死守,屢挫燕兵。燕兵圍攻不下,只得繞城而走。朱棣奪取皇位后,回兵復攻濟南。因寡不敵眾,城終失守,鐵鉉被俘,仍不屈服,遭酷形慘死,并珠連九族。后人敬其忠烈行為,建祠祭祀。
鐵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后廢圮不存,此刻的鐵公祠是1996年重建的。這是一組仿古式建筑,青瓦紅柱,古樸典雅。正廳置鐵公銅鑄坐像,像高2.3米,重1.8噸。造型威武,神態(tài)凜然,游人到此不禁評說歷史,指點興亡,真乃“大節(jié)凜東藩四百載至今如昨,崇祠留北渚萬千動雖死猶生!
鐵公祠的西南側,有一處獨立的景區(qū),它由八角亭榭、湖濱曲廊、小石橋和荷花池等組成。清幽脫俗,別有情趣。這就是著名的“小滄浪亭”,為什么叫“小滄浪”呢原先這組建筑是仿照蘇州著名園林滄浪亭的風格而建造的。蘇州滄浪亭將園外的水與園內的亭臺、假山、花木聯(lián)成一起,借以擴大園景。那里的建筑,也是采用了借景法,借用了大明湖的粼粼碧波綠水,所以這個園中之園的南面不筑圍墻,而設臨水的長廊。西面是漏墻花窗,這樣就把湖光山色引進園景中來,讓碧波蕩漾的湖水和巖上的亭榭、假山連為一體,獲得了無限的外景。所以題名為“小滄浪”。園中有園,借景擴景的中國造園藝術的高明手法在大明湖也得到了證明。
小滄浪亭西墻廊下嵌有若干石刻詩文,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真是要言不煩,絕妙地概括出濟南湖光山影的特色,并且用語又是那么簡潔清麗。這幅聯(lián)語是清代學者劉鳳誥創(chuàng)作的,由時任山東巡撫的鐵保書寫。清嘉慶九年,鐵保在那里宴請其僚友山東提學劉鳳浩。席間,劉鳳誥士分贊賞小滄浪亭的精巧別致。明湖夏夜,風輕月朗,柳翠荷香,劉鳳誥觸景生情,才思頓開,吟得此聯(lián),鐵保即席揮毫,為泉城明珠再添一筆光彩。該聯(lián)將大明湖荷花鋪面、楊柳抱岸、山罩泉城、湖映藍天的勝景展現(xiàn)于眼前,成為后人贊美濟南的絕句。
各位團友,大家此刻能夠在這兒劃船游湖,當你泛舟湖上,就會從另一角度去領略大明湖無限風光和萬種風情了。
大明湖導游詞 6
嗨!大家好,這就是聞名濟南的大明湖景區(qū)。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講述的正是今日的主角大明湖景區(qū)。
這一顆泉城明珠大明湖景區(qū)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為八十四公頃,其中的湖面面積為四十六公頃。他是一九八五年正式建好的,因為自古以來濟南就是齊魯文體交匯之地,所以文人薈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景區(qū)風景絕佳,更受到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文士名流的鐘愛,吟詩作賦在那里,留有很多的`遺跡,歷史文人也都有詩文在大明湖景區(qū)。
好啦,我也不多說了,大家去欣賞著美麗的湖風景吧!(此刻解散!)
大明湖導游詞 7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日我?guī)ьI大家游覽濟南著名的大明湖景區(qū)。大明湖景區(qū)是濟南的三大名勝,擁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進了大明湖景區(qū)的西南門,我們就會看到那里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然后直直往前走就會一眼看到大明湖景區(qū),大明湖景區(qū)水面波光粼粼,十分漂亮,在堤岸上有一排排柳樹,柳樹隨風飄蕩,像一個小姑娘在跳舞。大明湖景區(qū)十分寬闊,湖上經常有船經過,所過之處會濺起雪白色的水花是十分漂亮的,大家能夠隨便觀賞。
我們再往前走會看到一個售票處,大家能夠在那里買票坐船到湖心島。湖心島上有一個歷下亭,歷下亭有紅紅的`柱子,青黑的瓦片。大家能夠在那里參觀,然后回到到船上。到了岸上往前走大家就會看到一個游樂場,大家能夠在那里玩一玩,一小時后集合。那里還有一個海豹表演館,里面有精彩的海豹表演看完表演后再往前走會看到海底世界,海底世界有很多五彩斑斕的魚請大家參觀一下,自由拍照
還有大明湖景區(qū)是蛇不出沒,蛙不鳴的。因為大明湖景區(qū)地質堅硬,蛇沒法挖洞,所以就沒有蛇了。而蛙不鳴是因為青蛙只會在水溫到達21C以上時,才會鳴叫,而我們明白大明湖景區(qū)的水溫常年在18C左右,所以大家是聽不到青蛙叫的。
好了,我就給大家解說到那里了,大家有什么問題就問我吧,沒有問題的就在附近參觀游覽一下吧。
大明湖導游詞 8
明湖樓在鐵公祠東,建成于1983年,是一座二層仿古建筑。歇山式房頂覆以黑色筒瓦,飛檐出廈。二層檐下,懸掛“明湖樓”金字黑底匾額,為藝術大師劉海粟88歲時題寫。明湖樓建在約1米高的石砌平臺上,平臺周以石欄。整個建筑古樸端莊,大氣威嚴。樓之四周,植松柏榆槐以掩映樓閣,疊嵯岈自然石以求山林野趣,砌花壇以為點綴,環(huán)境十分優(yōu)雅。明湖樓的興建,使北岸鐵公祠、天香園、明湖樓、奇石館、月下亭、北極閣一線景點,分布得疏密有致,渾然天成。
明湖樓現(xiàn)為公園飯店,主營魯菜,其特色菜為以大明湖水產為原料的“全魚宴”、鍋塌蒲菜、水晶藕等。游客在盡覽明湖風光后,還可來明湖樓一品“歷下風味”。
明湖樓東北,是大明湖北門。
明湖寶鼎
明湖寶鼎位于大明湖北門內的.北渚臺上。臺為二層石砌方臺,底層雕為須彌座,一二層均圍以雕花石欄。寶鼎為雙足圓形鐵鼎,高2.3米,直徑1.5米,重3.5噸,通體金黃,造型古雅。上頭飾以鳳紋,鑄有晁補之《北渚亭賦并序》一文,共1068字。晁補之字無咎,齊州巨野(今屬山東)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進士,于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出任齊州知州!侗变就べx》追憶了曾鞏守齊州的功績,詠贊了大明湖的秀麗風光。清代文壇盟主王漁洋極為贊賞,以為“吾郡遺文惟晃無咎《北渚亭賦》最為瑰麗”。
明湖寶鼎之北,有城墻及城門洞,是在原舊城墻的遺址處復建的。全長約六七十米。仿照舊制,修舊如舊。城墻西側有石砌臺階,可登城墻,城墻之上筑女墻,令人有攻城拔寨,金戈鐵馬之思。寶鼎之南,是曾公畫壁。畫壁長25.8米,高6.2米,壁頂斜覆綠色琉璃筒瓦,下有石雕須彌座,壁上嵌白色花崗石浮雕,面積71平方米,資料為頌揚曾鞏知齊州時興修水利、整頓治安、改革教育、獎勵農耕等政績,以及曾鞏離任時齊州人民絕橋閉門挽留他的感人場面。畫壁兩側有徐北文教授撰書的對聯(lián):“北渚云飛,濼水歷山迎帝子;明湖波凈,蓮歌漁唱念曾公”。
寶鼎立于北渚臺上,與城墻、畫壁相互映襯,呈現(xiàn)出一派莊重典雅而又悠遠古樸的風貌。
明湖寶鼎之東,是天然奇石館。
大明湖導游詞 9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泉城明珠大明湖景區(qū),我是你們的導游紀xx。
大明湖景區(qū)位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于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景區(qū)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景區(qū),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zhí)兑粠。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景區(qū)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此刻的大明湖景區(qū)、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游憩之地。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景區(qū)。明代重修城墻,大明湖景區(qū)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景區(qū)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景區(qū)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跡爭輝。沿湖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xiàn),似仙境一般。
好,游客朋友們,大明湖景區(qū)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多謝各位的支持!
大明湖導游詞 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月下亭、蘭圃、稼軒祠、遐園、鵲華煙雨、明湖牌坊。
由北極廟下來,西鄰有一座橋亭,叫月下亭,因四周花木繁多,取“花間月下”之意。亭立于池中小橋上,造型優(yōu)美,玲瓏別致,游人還可憑欄觀魚,過橋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廳,這座大廳可不象表面上這么普通。大廳原名成仁祠,建于民國二十六年,廳下有地下室,1978年9月濟南戰(zhàn)役時,第二綏靖區(qū)司令、山東省政府主席王躍武在外城失守之時撤至此處。破城之時,躍武從地下道逃走,至濰坊壽光被俘獲。作為歷史的見證,月下亭更有特殊的好處。
鐵公祠的背后竟然別有洞天,眼前這座優(yōu)美小巧的園林是我省最大的蘭花基地。因為蘭花花香淡雅悠遠,素有“國香”,“王者香”的美名,所以這蘭圃又得名“天香園”,貼合了蘭花高潔的品質。蘭圃也修得清新別致,以翠“竹”扎成的籬笆環(huán)繞,門上是綠色琉璃瓦,簡潔明快。園內主要有仿竹苑,園林小品,仿木苑三個景區(qū),分別用來展出蘭花、盆景和各種稀有樹木,錯落起伏,各有韻味。游人走在里面只聽見山澗小溪淙淙流淌,花木撫疏,如臨仙境,不知身在何處。
大明湖的南岸原本也是景物繁多,可是幾經風雨,大多都荒廢了,比起北岸的繁華勝景,這邊必須不會忘記一位濟南著名的詞人,抗金英雄辛棄疾,辛棄疾的作品思想資料和藝術成就為兩宋詞壇之冠,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詞風豪放雄健,更令人景仰的還是他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他的詞抒發(fā)了抗金恢復中原的大志,抨擊朝廷大臣的畏敵無能,詠頌祖國河山秀美,都是其心志的真實表露。辛棄疾年輕有為,在金人南下入侵之時,堅持主張抗金救國,表現(xiàn)出非凡的英勇和杰出的軍事才干。后遭群臣排擠,閑居山林,這期間他也絲毫未放抗金救國之志,上書朝廷“美芹十論”,“九議”等。稼軒祠原是清光緒年間為李鴻章所建生祠,當地人稱李公祠,六一年改建為稼軒祠,共三進院落,前院東西廂房展出名人字畫都是對稼軒先生的詠頌。二址北大廳是辛棄疾紀念堂,抱柱楹聯(lián)是郭沫若先生的題字“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大廳壁上有辛棄疾的生平簡介、書畫作品及行跡路線圖。
再往東去,就是被譽為“濟南第一標準庭院”的遐園。園內假山奇石林立,古木參差,環(huán)境優(yōu)雅、清靜。遐園建于清代。由山東提學使羅正鈞主持建造,原為山東省圖書館的一部分,羅正鈞取《詩經小雅》中“皎皎白駒,在彼深谷”詩意命句,期望能在那里大興學風,造就人才,并以幽雅的環(huán)境,激發(fā)人們的讀書情趣。遐園的`布局設計是仿照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格式,假山為屏,園內溪水碧流,落英繽紛,蜂飛蝶蝶,綠樹蔥蘢,與園內曲廊樓閣相互呼應。人們到這美妙的人工創(chuàng)造的自然環(huán)境中,或游或居,悠然自得,享受清靜淡泊的林泉之樂,表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宇宙觀。那里還珍藏著許多名貴的歷代石嘉祥漢畫像石,北齊古業(yè)寺造像,北魏李璧墓志,隋開皇造像殘石。還有鑲嵌在海棠廳西北半壁廊上的岳飛手寫書諸葛亮的前后出師表,筆力遒勁豪放,字如其人,據說《出師表》是從河南南陽諸葛武侯祠拓來的。圖書館還藏有元代散曲家張養(yǎng)浩的《云莊記》,這些藝術珍品,閃爍著古國文化之光,給遐園增添了不少姿色。遐園回廊盡頭,假山之巔建有“浩然亭”。登亭能夠縱覽湖光山色,領略遐園幽深的意境。
大明湖真不愧是勝景云集,濟南八景中四景都在那里,前邊三個我們都已提到了,這最終一處是哪兒呢曾吸引多少文人墨客,如今卻已不復存在了。鵲華橋的舊址在百花洲和大明湖的中間,東西向單孔拱形石橋,高數丈,與道同寬,橋下可乘畫舫由百花洲駛入大明湖。橋四周水草青青,花木扶疏,站在橋上極目遠眺能夠看見北郊鵲、華二山幽靜清麗,含黛呈秀,兩山相對并峙,如一雙綠裳仙人遙遙對舞。青山碧野,村舍寥寂,煙霧迷漫,朦朧如紗,這便是“鵲華煙雨”。抗戰(zhàn)勝利后王躍武盤踞在濟南,糧倉建在鵲華橋西,把山東圖書館做為庫,為運輸糧草方便,下令拆橋。從此,這一勝景也不復存在了。
最終我們到了大明湖的南門牌坊。在濟南人心目中,這座牌坊可是大明湖的標志,坊高8.38米,寬147.7米,為“五間七踩重昂單檐”式,坊頂呈“三階錯落”式,覆金黃色琉璃瓦,富麗堂皇,飛檐起背,造型優(yōu)美。牌坊由六根朱紅大柱支撐,另有十二根朱紅柱為斜撐,整體造型雄偉狀觀,極有氣勢。上頭匾額上有“大明湖”三個鎏金大字,陽光映照,熠熠生輝,是山東登州人于書佃所書。最奇怪的就是大明湖的明字竟寫錯了,大家看看究竟錯在哪……對了,就是左邊的“日”字多了一橫,這是為什么呢原因還要從趵突泉說起,傳說趵突泉的三股泉水涌出地面,沿著河道向前流,最之后到了大明湖,看到那里風光秀麗,十分喜愛,再也不愿回去,就偷偷地爬上來,躲在了這個“日”字里面,不仔細還真瞧不出來。從此,大明湖的“明”字就多了一筆。
大明湖導游詞 11
大家好!我是“泉城五日游”的導游。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楊導。今天我們游玩的第一站是美麗的大明湖公園。我們的司機師傅會把車停在公園南門旁邊,如果有人迷了路,請直接出門到車上等候,我們的車牌號是:xxx。
走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花壇,它一年四季都會擺滿五顏六色的花。繼續(xù)向里走,我們就能看到湖了。大明湖水溫常年在18°C左右,在嚴寒的冬季,人們有時會看到一縷薄霧,仿佛那是一條淡白的紗巾。下面我?guī)Т蠹胰プ。(船上)大家看,在船上看大明湖是不是非常好看?在微風的吹拂下,湖水泛起層層波浪,加上陽光的'照射,湖水波光粼粼,好看極了。
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大明湖的湖心島。這上面有一個很有名的亭子——歷下亭。請大家過來參觀。這就是歷下亭,它有紅紅的柱子,青黑的瓦片,還有一些彩色琉璃窗。請大家合影留念,然后返回船上。
(回到岸上)大家是不是覺得大明湖少了些什么呢?對了,大明湖是蛇不出沒,蛙不鳴的。因為大明湖地質堅硬,蛇沒法挖洞,所以就沒有蛇了。而蛙不鳴是因為青蛙只會在水溫達到21°C以上時,才會鳴叫,而我們知道大明湖的水溫常年在18°C左右,所以大家是聽不到青蛙叫的。
瞧,前面是游樂場,請大家注意安全自行游玩,三小時候集合。
大明湖導游詞 12
在這個熱鬧的季節(jié)里,歡迎各位來到美麗的泉城濟南游玩。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
清風吹醒楊柳,水波搖曳荷花。陣陣的清風吹拂在我們的臉上,就像是在歡迎各位的到來。大明湖。這個歷久彌新,盛名遠播的地方,正用它豐富的人文內涵,為我們游客講述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用它美麗的風景,為我們帶來心胸的愉悅。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個影壁,大家知道為什么要在這里建一個影壁么?一說是這是古代造園的一種手法,叫做“障景法”為了使園內的景物不至于一覽無余,所以就在這里建一個影壁,增加園林的幽靜與曲折,給人帶來更多美好的享受。還有一種說法呢是說這是為了阻擋妖魔鬼怪用的,妖魔鬼怪走直路,遇到影壁的話被檔在了墻外,就無法去傷害人了。它上面提有毛澤東同志的《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今又重陽,歲歲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后的這個“霜”字寫的很像是一個“霸”字呢?當時也有人問過,毛主席當時告訴大家說,他是希望革命的戰(zhàn)火,燒便祖國的大江南北。
在往前走,大家看這座提有“大明湖”三個字的石碑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么?注意一下,這個“明”字是不是多了一“點”?一說是趵突泉的水勢太大,把趵突泉的突字沖去一點,那一點跑到了大明湖里來了,所以這“明”字上就多了一點。還有就是說,清代的皇帝到大明湖來游玩,因為避諱“明”所以就在“明”字上多加了一點。
大家在岸邊行走,有沒有想起一句詩?柳詠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贝蠹疫有印象么?這一排排的柳樹在清風的出動下,柔枝輕搖。遠處的荷花也隨波蕩漾,送來陣陣荷香。這如此美麗的景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荷花,楊柳)。泉城人民喜愛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濁清廉而不妖,迎驕陽而不懼。所以呢,將荷花定為濟南的市花,并把與荷花相映相和的柳樹定為市樹。
大家知道大明湖是怎樣形成的'么?相傳(又是故事)形成原因……….蛇不現(xiàn),蛙不鳴…..
歷城周郭十二里,大名湖乃居其半。這是乾隆皇帝在來大明湖游玩的時候,寫下的動人的詩句,F(xiàn)在的大明湖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沒有以前的大了,可還是擁有著四十六公頃的水域,占據了大明湖公園的一半還要多。在往前走就到了小滄浪亭了,一起去欣賞一下美麗的湖廣山色吧。小滄浪亭是一座一面臨湖,三面荷花環(huán)繞的軒亭,四周游廊環(huán)繞,在秋高氣爽,陽光照射合適的時候,可在此觀賞濟南八景之一的“佛山倒影”。
別致的景色吸引了歷代文人騷客前來乘涼賞荷,也就有了在這美景之中留下的眾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其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堪稱一絕,這是當年著名的書法家鐵保在此宴請劉鳳誥的時,劉鳳誥處景生情,吟詠成詩,鐵保揮筆寫了下來,成為描寫大明湖的最佳詩句。大明湖中還盛產蒲菜、茭白還有鯉魚。她就像是一位即美麗又有才藝的女子,時時刻刻都討人歡心。
(鐵公祠)大家看到前面的美麗的草地了么?經常有人在這里拍婚紗照,不光是因為這草地,還因為大明湖的美麗山色。在往前走就到了明湖樓,這里經常舉行婚禮,而且來小吃——有空晚上出去走走,看看)介紹當年活捉王耀武的地下室也是當年共產黨的一個指揮所。(北極閣)臺階,獅子,四神,黑水,鎮(zhèn)壓水妖在此建閣。修煉,成仙。父母殿。
大明湖導游詞 13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泉城明珠大明湖。我是吉順康,你的導游。
大明湖位于濟南市中心的東北部。公園占地86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46公頃,約占總面積的53%。湖水來自市內的珍珠泉、卓營泉、王府池等泉水。它是繁華都市中難得的天然湖泊,因為它的水源豐富,有“水泉匯聚”的說法。
大明湖歷史悠久,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早在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李道元就注意到了水的.經典。據《吉水筆記》記載,大明湖在北面,大明寺在西面。寺廟的東北側有湖泊。它位于今天的烏龍?zhí)兜貐^(qū)。據其他史書記載,當時的大明湖叫李或李,南至湖,北至確山和花卜湛山。也就是說,大明湖宋代著名作家曾鞏曾經寫過一句詩:問我何處避炎蒸,西湖十頃明?梢钥闯,這個地方已經是夏季娛樂的地方了。直到晉代,詩人元好問才開始在《濟南筆記》中稱大明湖。明朝重修城墻,大明湖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
蛇不看,青蛙不唱;大明湖的兩大特色是雨不漲,旱不旱久。
大明湖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湖邊垂柳環(huán)繞,曲徑虹橋,花木錯落,草坪翠綠,荷花盛開,時而魚兒躍上浪花,時而鳶鳥掃水。在綠色植物之間,曲朗秀亭和橋梁和橋梁就像仙境。
好了,游客朋友們,大明湖到此為止。感謝大家的支持!
大明湖導游詞 14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將帶領你們暢游濟南遠近聞名的大明湖中的一處景點。
請大家跟隨我一起游覽吧!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荷花亭”?矗@里的亭子是由純木刻成的,亭子里有“橫木凳”,是供游客休息的。剛出亭子就是一座木橋,扶著橋上的扶手,向下望,就是一大池的荷花。
荷花的顏色有很多:有梨黃的`、有粉紅的,甚至還有純白色的呢!一池的荷花在清澈見底的河水里顯得更美了。它們在水中亭亭玉立著,如同仙女下凡。池里有幾條小金魚,歡快的游來游去,還有幾片碧綠的荷葉隨波飄蕩。
請大家向遠處瞭望,是不是隱隱約約能看見幾座大山?現(xiàn)在看它們好像是光禿禿的,其實走近一看,上面生長著樹木和花草。
好了,我已經介紹完畢。接下來的壯麗景觀,就請大家細細游賞,希望你們會永遠記住這有山有水的大明湖。
大明湖導游詞 15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帶你去看濟南的大明湖。你現(xiàn)在看到的大門是大明湖的北門。這個門叫朱蓓。大門上也有石雕。朱蓓兩個字。
走進大明湖,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大青銅器,這是大明湖的主導地位。這個鼎在古代是用來燒香的。繼續(xù),你會看到一個春天女孩的盆景。
看前面的路標。沿著這條路走一會兒,你就可以到達匯博大廈。匯博大廈大約十米高,非常壯觀。匯博大廈還是很老的,有一股濟南古風。站在匯博大廈的高度往下看,可以看到水面上倒映著千佛山的'倒影,湖中小島碧綠。只是有的游船有時候會在湖上悄無聲息的經過,經過的地方總會有長長的漣漪。這是濟南八景的后期照片,佛山的倒影。
再往前走,你會來到一大片草地。這片草原上有許多奇怪的石頭,有些像兩只烏龜。草地旁邊,是新開船票的售票點,可以到趵突泉。
拐過街角,我們來到了長廊。長廊的左右兩側種著鐵樹和榕樹?催@棵榕樹,不要以為很多,其實只有一棵。走過長廊,你來到鐵公廟?纯词﹄y道不是著名的鐵選寧死不屈的化身嗎?
沿著長廊走完,我們就來到兒童游樂園,以后再來玩。休息區(qū)到了,大家肯定都累了。在這里休息一下,一會就準備從西南門出去了。
四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半城湖。是對濟南大明湖的褒獎。我想知道你是否從今天的參觀中感受到了。如果乘船游覽大明湖,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湖寬,湖靜;蛇看不見青蛙也不唱歌的愛。欣賞美麗的風景,而不僅僅是陶醉其中!
大明湖導游詞 16
大家好!我是你的導游小王,今天我將帶領你參觀美麗的大明湖。大家都到齊了嗎?好,跟我來。
看,路邊的柳樹有長長的'辮子,垂到湖里。你看他們和江南有沒有幾分相似?
來吧,我們上船去鐵公廟。
好了,我們到了。我們下船吧!
鐵公廟是為了紀念鐵宣而建的。鐵軒是明朝保衛(wèi)濟南的大英雄。他幾次贏得嚴俊,但最后還是被俘虜了。朱迪親自檢查了他。鐵宣坐在地上詛咒朱迪叛國。朱迪割下他的舌頭、耳朵和鼻子,然后把它們放進油鍋里。他37歲去世。后來,鐵宣被稱為鐵工。為了紀念他,特意修建了這座鐵公廟。
我們再上船去中心島吧!
游客們,下船!
這個島上有三個古代。第一個古的是一棵古樹。這棵古樹是一棵春天有枯木的柳樹。有170多年的歷史;第二古是古亭,叫麗霞亭,建于唐代;第三古是古詩詞,是唐代大詩人,海游,濟南名人很多。前半句是關于麗霞館的。好了,游客們,請隨意拍照。請10分鐘后在船上集合。我會在那里等。
好了,三點了。是我們結束這次大明湖快樂之旅的時候了,希望能再次為大家服務。再見!
大明湖導游詞 17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guī)ьI大家游覽濟南著名的大明湖。大明湖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擁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其坐落于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其中湖面面積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大明湖的湖水來源于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昂阌瓴粷q,久旱不涸”是大明湖的一大優(yōu)點,并具有“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tài)之謎!八拿婧苫ㄈ媪怀巧缴氤呛笔谴竺骱L景特色的寫照。湖上的`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游人如織。 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一年舉辦多種游園活動,有春節(jié)文化廟會、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動和花卉盆景展覽、奇石展等。
大明湖現(xiàn)在有一坊、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這一些建筑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命名俱雅,風格各異,向人們展示了巧奪天工的園林藝術。
大明湖公園特色紀念品豐富多彩,金箔畫有明湖全景、歷下亭、牌坊、鐵公祠等5種圖案,工藝精美,別致有趣,具有收藏價值。其它紀念品還有明湖風光的工藝看盤、精美的絹制荷花、銅制大明湖紀念徽章、北極廟供奉的真武大帝化身“龜蛇銅鑄像”等。
公園接待服務功能齊全,有各種游船300多只和展室、飯店、茶社、工藝品店和游樂場等,能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多種需求。
大明湖導游詞 18
各位來自北京的游客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美麗的泉城——濟南。我是這次團隊的導游,我叫畢雅楠,大家可以叫我小畢或者畢導。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大明湖是一處風景名勝。這里不僅風光秀麗,人文薈萃,更是受到古今名士的鐘愛,有許多詩文都留在了大明湖。今天,我們將用半天的時間瀏覽大明湖新區(qū)的東湖。希望大家能帶好充足的水和食物,保管好貴重物品,注意安全,積極配合好我的工作。請各位游客隨我向前走,開始我們今天的游覽。
大明湖公園是1958年建成的,位于濟南市區(qū)中心的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大約有86公頃,其中湖面的'面積大約有46公頃,它的水源是來自濟南的七十二名泉,水質清澈,水量充足,有“久旱不干”的特點,最深的地方有四米多深。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地方是大明湖的南門門口,首先我們看到的是這個大牌坊,上面寫有“大明湖”三個字,仔細看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大明湖的“明”字是不是寫錯了?為什么左邊的“日”字多了一橫了呢?原因還要從趵突泉說起,傳說趵突泉的三股泉水涌出了地面,沿著河道向前流,最后來到了大明湖,看到這里風光秀麗,非常喜歡,就再也不愿回去,就偷偷地爬上牌坊,躲在了“日”字里面,從此,大明湖的“明”字就多了一筆。
接下來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大明湖的新景區(qū)——超然樓。超然樓始建于元代,原樓已不存在,新樓是2007年新建的,建筑面積約5673平方米,共有層,大約高,游人登高望遠,泉城的美景一覽無余。歷下亭:如果說大明湖是姑娘的美目,那歷下亭說是美目中的眸子了,目前小島上亭子就是大明湖的點睛之筆——歷下亭。它年代久遠,在唐朝的時候位置在五龍?zhí)陡浇,到了清朝的時候移到了大明湖中,著名的詩人杜甫曾經在此寫詩一首,詩中的名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就題在游廊的門上,郭沫若先生寫的對聯(lián)“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蕖秋月一片大明”說貼在門上......
結束:好了,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里,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拍照留念,建議大家也可以租一條小船到湖上去領略湖光山色,體會一下畫中游的感覺,我們將于一小時后在大門口集合。
【大明湖導游詞】相關文章:
大明湖的導游詞01-13
大明湖導游詞05-02
濟南大明湖導游詞07-19
關于大明湖導游詞05-15
大明湖導游詞(14篇)01-09
山東大明湖導游詞08-03
大明湖導游詞14篇08-14
大明湖導游詞(13篇)08-14
大明湖導游詞15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