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經意間,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周的時間,一定有不少感想,現(xiàn)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周記,就是在準備寫周記吧。那么好的周記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數(shù)學周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數(shù)學周記1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我們要學習數(shù)學呢?數(shù)學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爸爸大聲說:”數(shù)學的作用可大啦!比如說在我們用的人民幣上就有數(shù)字,還有……我知道還有時鐘,電話,日歷上都有現(xiàn)在我終于知道數(shù)字的作用有多大了!哈哈!我們開心的.笑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組織去公園游玩到了公園,游玩到了公園,門牌上寫著:“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的團體票可以優(yōu)惠百分之十。我們有37人,怎樣買最合算呢?媽媽問我說:“當然買團體票合算啰!個人票每張票要5元,而團體票每人只要3元!我們可以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媽媽說:”不對!買4張團體票更合算,只花30×4=120元!而你的要花3×30﹢5×7=125元!爸爸說。我靈機一動說:”我們可以請其他的幾位游客一起來買票呀!30×5×9/10﹣3×13×9/10≈100元!皩ρ!”爸爸說著便請了13位游客,一起買了票。開開心心的玩了公園。
還有一次,我們全家一起烙餅吃,要烙3塊,一人一個,:”爸爸,我們最少要多長時間才能烙完3塊餅呢?每塊餅要烙2分鐘!鞍职肿砸詾槭堑恼f:”當然是6分鐘啰!這是難不到我的!“是嗎?”媽媽說:”應該是3分鐘吧!怎么可能?2×3=6分!蔽掖蠼。“不信,我弄給你看!”只見媽媽先放進二塊餅烙一分鐘,再放第三塊和第一塊烙1分鐘,最后再放第二塊和第三塊烙1分鐘,”好了,完成!媽媽大聲歡呼。只見3個金燦燦的大餅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我忍不住口水直流,我拿了一塊,哇!“好吃!我們大喊。我們三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了。
經過了這幾件事后,我更加熱愛數(shù)學了,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只要你用心去發(fā)現(xiàn)并感受數(shù)學,數(shù)學的快樂就展現(xiàn)在你的眼前!
關于數(shù)學周記2
1、米的來歷
人們在文化發(fā)展的最初階段,是從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選取計量單位的。這樣確定計量單位顯然缺乏合理性,各國各地的計量制度也很不統(tǒng)一,不便于交往。1790年,法國國會提出創(chuàng)立新的十進計量制度的建議,以統(tǒng)一計量制度,1795年,他們確定以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的基本單位,命名為“米突",簡稱“米”,即“公尺”。
我明白了,這就是米的'來歷!
2、面積
本周我們學習了面積,以前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分米、米等長度單位。認識周長并能計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對于面積的含義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生活積累,如家中的面積,我國領土的面積等。
首先,理解物體表面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通過觀察我們知道,物體既有長短之分,也有大小之分,如黑板、書本、課桌、文具盒等都可以叫物體。物體都有表面,有的物體表面大,有的物體表面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叫面積。
再理解封閉圖形的面積,平面圖形也有大小,可以讓學生在紙上畫出一些平面圖形,用顏色涂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
所以說:“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面積。”
3、數(shù)學周記
星期天我和媽媽在家玩數(shù)學游戲,我們,我們每個人手上都拿著1—9的數(shù)字卡,我們隨手拿一個數(shù)字卡,我們隨手拿一個數(shù)字用乘法相碰,比如我拿的是7媽媽拿的是9,那就是7乘于9等于63,如果回答對了媽媽就給我一朵小花,如果錯了就讓我讀3遍,我拿對了11朵花,也錯了6題,一共做了17題。11+6=17。
關于數(shù)學周記3
春天到了,我來到了鄉(xiāng)下外婆家,那里風景可美了,到處是鮮艷的野花,綠毯似的草地,茂盛的大樹、清澈的小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公外婆精心培育的那一片綠油油的菜地。
當我正被這如詩如畫的景色迷住時,外婆走了過來,說道:“這是我和你外公最驕傲的地方,思嘉,你幫外婆算一算這塊菜地的面積吧!”我爽快地說:“嗯,好的!蔽夷脕砹司沓撸屯馄乓黄鹆苛诉@塊長方形菜地的長和寬。這塊菜地的長是25米,寬是20米。我按照張老師教給我們的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非常輕松地算出了長方形菜地的面積就是25×20=500平方米。我對外婆說,我還能算出這塊菜地中的白菜和蘿卜各有多少棵呢。我數(shù)了數(shù),白菜共種了16行,每一行種了60棵,蘿卜共種了12行,每行種了90棵。數(shù)完以后,我不假思索,立即報出了白菜的棵數(shù)是60×16=960棵,蘿卜的棵數(shù)是90×12=1080棵。外婆對我的.計算能力贊不絕口。
中飯過后,我看見外公正仔細地端詳著那塊菜地,我走上前,問道:“外公,你怎么了?”外公愁眉苦臉地回答:“菜地里的菜總是被雞鴨糟蹋,所以我準備圍上籬笆,可是我不知道要用多少米的木材呀?”聽了外公的話,我胸有成竹地說:“外公,包在我身上!”于是我一溜煙似的跑進屋,拿出了筆和本子,當我正準備動筆解答時,忽然記起菜地的一邊是靠墻的。我心想:既然菜地的一條長邊是靠墻的,這條邊就不需要再裝籬笆,那么我就可以先算出菜地的周長,再減掉靠著墻的那一邊吧!不一會兒,我就算好了。25×2+20×2-25=65米。外公笑了,撫摸著我的頭,還使勁地夸我是個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外婆的菜地給了我無限的樂趣,讓我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感受到了農村勞動人民的勤勞,更能讓我的知識學以致用,解決了許多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真是受益無窮。
關于數(shù)學周記4
今天,數(shù)學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班要上一節(jié)與以往不同的數(shù)學課。教室里像立刻炸開了鍋似的,等到班上終于安靜了下來,數(shù)學老師才說:不要著急,第三節(jié)才上數(shù)學課呢!
就這樣,我們班上的同學們第一、二節(jié)課都坐立不安,一直在不停地看著手表,又好像有什么東西扎到了他們的屁股似的,嘴里還嘟囔著:怎么還不下課啊!那樣子,好笑極了!
時間過得真慢!學老師終于來了,大家一陣歡呼,就連我也不例外,有擺造型的,又互相擁抱的,這場面,真是熱鬧極了!終于要上課了。鈴聲一響,全班立刻變得鴉雀無聲,仿佛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到。
向老師問過好后,全班一起整齊地坐下,誰都不例外。今天老師要講的是分數(shù)加減法中的第二課——通分。數(shù)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兩個異分母分數(shù):三分之二和六分之四后,又寫下一個問題:這兩個數(shù)相等嗎?為什么?全班都陷入了沉思。三分鐘后,終于有一個同學舉起了手,說:相等。因為如果把三分之二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二,那就等于六分之四,反之,把六分之四的分子和分母同時除以二,那就等于三分之二。
數(shù)學老師問:是嗎 那位同學肯定地回答,是的!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分數(shù)加減法第二課——通分。老師既不說對也不說不對,而是邊說邊在黑板上寫下了板書。請同學們拿出課堂練習本,算一算,到底是不是?如果是,能舉幾個例子嗎?如果不是,能說說你的看法嗎?老師像連珠炮一般說了好幾個問題。又過了三分鐘,很多人都舉起了手,包括我在內。答案出來了,確實相等,另外還有二分之一及四分之二等等。而那個首先回答問題的同學,則帶著勝利的`微笑坐下了。
叮鈴鈴——熟悉的下課鈴聲響了,仍然意猶未盡的我們戀戀不舍地走出了教室。
這可真是一節(jié)難忘的數(shù)學課!
【數(shù)學周記】相關文章:
數(shù)學的周記12-28
關于數(shù)學的周記12-29
數(shù)學周記五年級11-17
寒假周記_小學周記01-10
五年級數(shù)學周記12-28
關于數(shù)學周記五年級05-05
數(shù)學周記三年級04-28
六年級的數(shù)學周記01-26
數(shù)學周記六年級01-26